分节阅读93
露头角拿下首战的却是东玄曾经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副将——原天耀组统领、现东玄常胜军副将军常裴。
东玄北堂昂手下悍勇干将常裴,率领七万常胜军依靠兵力的绝对优势和闪电战术,三战三捷,连克西楚边防三座城池,声势浩大,势如破竹。
就在常裴拿下第三座城池之时,耀帝陛下亲手所书的嘉奖任命已经下达了,正式提拔常副将为将军,独领一军。
相对于东玄的节节胜利,反观西楚,却是一副外强中干的模样,根本没有组织什么有力的抵抗,举国上下皆是一片诡异的沉默。
面对这样似乎大好一片的形势,萧王爷忽而想起一句经典名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至于西楚将会是爆发还是灭亡,萧初楼只是挑眉一笑,就算爆发那也只是过程,结局依然是走向灭亡。
这就是所谓的大势所趋——东玄蜀川加起来,就算只是一人踩上一脚,也能把西楚给踏死了。
但是身为军略部署最高指挥官,萧王爷和北堂元帅自然不可能单靠着满满的信心去打仗。
果不其然,一路大唱凯歌的常裴在第四座城城墙下终于惨遭挫折。
号称西楚内地第一门户的铁琅堡,宛如一头披着刺猬皮的大象盘踞在这片丘陵平原之间。
铁琅堡内住户大约就有将近三十万,其中守备军足有五万余人,北面门和西面门恰好靠着丘陵,通路狭窄,不可能用来攻城,否则就只能看见成千上万士兵挤在城门口下,城楼上的守备军连瞄准都不用、闭着眼睛都能一射一大片的割麦子般壮观景象了。
五万守军大部分挡在南门和东门口,那还不是绰绰有余?何况还有两架巨型箭台仿佛门神一样耸立在两座城门上,巨大的攻击力顿时让东玄军陷入了进退不得的尴尬境地。
总之,铁琅堡就是任你狂风暴雨,我自岿然不动,冷不丁还踩你一脚、刺你一下!
这样一个硬骨头,生生将东玄大将给卡住了,动弹不得。
蜀历泓初年三月一十八日,蜀川十万大军百年间头一次出动出击,踏上了西楚的广博领土。
大军取道吉城,直接越过蜀道关口,进入西楚地界,一路如入无人之境,直奔铁琅堡而去。
当蜀军到达铁琅堡之时,常裴已经在那座巨大的乌龟壳门外耗了整整十日,除了给对方造成一些不痛不痒地骚扰之外,就只在城门外留下数千具东玄儿郎未寒的尸骨。
天策三年三月二十一日,蜀川十万大军与东玄五万先遣军汇合于铁琅堡之下,其时,玄军就克不下,双方僵持,蜀川强援到来,耀帝亲至,对峙形势终转折。
——《大玄野史》
正是傍晚,夕阳将沉未沉,顽固地坠在天边。
铁琅堡高高的城头上,一个中年将士模样的男子专注地眺望远处的平原,那如潮水般滚滚奔腾而来的绵延黑浪,一波一波迅速而有序地汇集,黑压压的东玄大营。
此人正是铁琅堡的守将钟劲,为人沉稳而保守,亦是西楚军方中出了名的赤胆忠心将领,何况守着这样一座雄城,东玄想要劝降那是不可能的。
钟劲一身暗色铠甲,一手按在历经五十余载风风雨雨而屹立至今的城垛上,沉默地凝视着那片黑潮铁流,久久不语。
原本依仗守方的优势,凭借东玄区区一个新近提拔的将军、率领的五、六万士兵根本不可能是自己的对手,若非某些原因只能呆在铁琅堡内死守,他早就杀出城屠戮一遍东玄军出一口恶气了!
可如今倒好,蜀川军倾巢而出,一下就来了十万。
若是一般援军还好说,毕竟攻打铁琅堡这样的坚城,战损比一比五以上也不在话下,然而对方偏偏却是蜀川军——而且据说还是由蜀川王和东玄耀帝亲自率领!
得知这个消息让钟劲将军有一瞬间的错愕,继而苦笑——这两位玄蜀联军最为尊贵的人物都亲自来了,看来真是对铁琅堡势在必得了。
明显就是专门挑的自己这块硬骨头,以最强硬的姿态打击西楚,既是抢占军略要地、又是从心理上以势压人。
——倒还真是看得起他啊!
三万终结者骑兵的铁蹄践踏大地,灰蒙蒙的尘土被震得漫天飞扬,宛如一场沙风暴般遮天蔽日,几乎挡住了垂垂暮日。
轰隆隆的擂鼓和马蹄声,令钟劲忽然有种脚下堡垒都在震颤的错觉。
他不由回头望了一眼身后坚韧巍峨的雄城,来来往往的优秀士兵们,还有城门上那两架无往不利的巨型箭台,心中才算回复了些许底气,安下心来。
不一会儿,传令兵哒哒哒地跑上来,恭敬道:“大人有何吩咐?”
钟劲这才回过神来,从怀里摸出一封折起来的信递过去,严肃道:“眼下形势不容乐观,派人立刻送去帝都,务必送到陛下手上,越快越好!”
传令兵一愣,却没有接信,支支吾吾道:“陛下不是已经”
钟劲眼皮重重跳了一下,沉着脸,叹口气道:“啊,是本将说错了,送到——送到大王子手上罢。”他犹豫一会,终究没有把国师大人四个字说出口。
小小传令兵自然不懂乱七八糟的政治,得了令大声应答一声,转身匆匆跑了。
目送小兵离开,钟劲又把目光转回敌方阵营,暗自喃喃道:“传说中的蜀川王,到底配不配得上天下第一人的名号呢?哼!如今的西楚可不是八年前那莽夫样子了”
就在钟劲守将在为玄蜀强援烦恼忧心之时,一里外的敌方大营却是混合了焦躁和平静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
不消说,焦躁的当然是连克四城的天大功劳半路被迫夭折的常裴将军。
原本得知蜀川王和耀帝陛下率大军一同到来,常裴几乎兴奋地三日没睡着,可自从发现萧王爷完全没有立刻出兵的意思之时,这股子兴奋劲也渐渐化为了焦躁。
尤其是当他瞧见那传说中的“神话军团”——一个个仿佛来春游似的、欢天喜地地在大营里开所谓“联欢晚会”的时候。
入夜,主营帅帐。
西北的初春还有些寒意,营帐外冷风呼号。
桌上烛台烛火摇曳,一杆翡翠玉烟杆伸过来,靠在旁边点火,顷刻便袅袅带起一缕青烟。
轻飘飘吐出一口烟圈,萧初楼眯着双眼,背靠椅背,双腿交叠搭在矮凳脚垫上,拎着一支狼毫笔随手在地图上勾勒着看似杂乱的线条。
蜀川王爷身上披了暖暖的披风,桌边温着上好的碧螺春,窝在椅上软垫里,实在舒服极了。
正好与一团旋风般冲进来的常裴将军那憔悴的脸色,和深深黑眼圈形成鲜明的对比。
“萧王爷——”
常裴轻咳一声,正要开口。
帐子外的冷风随着他一同窜了进来,望见对方蹭在地毯上湿嗒嗒的泥土,萧初楼动也不动,只微挑了一边眉毛,淡淡道:“常将军,帐帘放下来,脱了鞋再进来。”
常裴偏头愣了愣,见他神色不似玩笑,只好愁眉苦脸地蹲在地上开始脱鞋。
才脱下一只靴子,余光却见一双赤足踏在洁白的毛毯上,在自己身前站定。
他下意识顺着往上瞧去——
“皇上!”
常裴骇了一跳,也顾不得自己形象不佳,光着一只脚丫子老老实实跪在地上请安:“微臣叩见皇上安好!”
“不必多礼,起来罢。”玄凌耀一摆手,低头看着面前年轻气盛的将军,淡淡微笑道,“什么事能让常将军急成这样?连身干净衣裳也来不及换。”
原以为他在军营里摸爬滚打些时候,能学着独挡一面,现下看来才能是有了,但沉着与冷静却还远远不够嘛,耀帝陛下暗自无奈地摇摇头。
陛下的语气里虽没有不悦,但带着些微的揶揄,常裴窘然,只觉得仿佛回到从前呆在陛□边做天耀卫的日子,整日里神经高度紧张,生怕出了一丁点儿差漏。
当下头埋得更低了,常裴恭恭敬敬地站得一丝不苟,低声应道:“微臣无状,还请陛下恕罪。也并非急事,只是”
“只是眼看着大军压境,却只能在一旁干瞪眼,看得到吃不到,所以着急得连自个儿都没心思打理,”桌后泰然坐着的萧王爷不知何时已经绕过来,双手负在身后,慢吞吞接过话茬道,“常将军,本王说的可对?”
被说中心思的常裴越发窘迫了,只好苦笑道:“王爷,可是卑职实在想不明白,为何不趁现在我军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攻下铁琅堡?我十五万大军,对方不过五万,要是再晚些,铁琅堡也等到了西楚援军,那我等可就麻烦了。”
不光如此,常裴还有其他一些想法,如今北堂元帅正领着另一路军队朝玄楚交界的北渔山打开通道,若是自己这边能够一路凯歌,那么两军能齐头并进,促使西楚顾此失彼,要是西楚胆敢分兵,那敢情好——直接以多欺少,逐个击破!
可是萧王爷明显不愿尽快出击,虽说铁琅堡难攻易守,强攻定会有所损失,可是放眼大局,这一点损失也将是微不足道的。
——当然,这“微不足道”是建立在东玄加上蜀川兵力总数来看的。
然而以蜀川王的眼光自然不会看不出来,那么也就是说——萧王爷莫非是怕蜀川损伤太大,想趁机保存实力
常裴犹豫地皱了皱眉,偷眼瞅了陛下和萧王爷一眼,暗地里摇摇头打消了这个大逆不道的荒唐念头。
帅帐里挂着一张巨大的军事地图,上面密密麻麻绘制了三国战略要地的地形以及重镇。
现在大军所在的铁琅堡被划上一个硕大的圆圈,北方用朱砂笔勾勒了一条蜿蜒的曲线——那正是北堂元帅从东玄一路往西的行军路线。
那支细长的毛笔在萧初楼手指间把玩翻转,他抬起头来朝常裴望了一眼,口中平静地吐出惊人的话语:“呵呵,我们最不怕的就是等,因为铁琅堡是不会有援军的!”
“什么?”
失声叫这一句的当然是常裴,玄凌耀已经坐在桌旁软椅上,神色如常,分明是早已知晓了。
常裴眼中充满着不可置信的疑惑:“王爷何出此言?”
但听“咄”的一声——萧初楼手中狼毫毛笔飞掠而出、竟仿佛化为一支钢针直直钉在那张巨大的地图上——正是标注着西楚帝都之处!
小试了一下略有精进的功力,萧初楼轻笑道:“自然是因为这里面的那把椅子。”
常裴眼看那原本柔软纤细的狼毫,瞬间被汹涌的劲气凝固为尖锐的倒锥,刺进厚实的地图里,简直惊骇地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要是那玩意刺在人身上
他下意识地缩了缩发寒脖子,气势上不由弱了几分,犹不甘心道:“王爷的意思是西楚先帝驾崩以后,几个王子会因为王位继承而大打出手?可是眼下我军大军压境,目前对西楚而言,难道我等不是最大的敌人?”
一直静静坐在旁边一言不发的耀帝陛下,此时突然出声道:“不,对西楚的王子们而言,倘若被敌国亡国,顶多就是做个阶下之囚,运气好还能封个子爵之类,然而万一在王位争夺战中失败了,那才是真正的万劫不复。便是——”
陛下忽而一顿,垂下目光冷冷道:“便是想要做阶下囚,怕也是奢求了”
此言一出,帐内旋即一阵尴尬的沉默——谁都知道几年前那场帝都血夜发生动乱的原因。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