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7

  晚吗?她一点都不觉得晚啊!元玉仪冷笑:“叫你去你就去!”
  “……是。”
  终究还是败在她的冷眼之下。红莲迅速退去,很快便找来一张真人长短的绢纸。展开了,发现纸上画着一个慈眉善目的老者,他穿着一身明黄的便服,衣服上一条五爪金龙威风凛凛。一手背在身后,一手往前伸去,唇瓣微张,似乎在对对面的人说着什么,远远看去,栩栩如生。
  然而,一见到这个人,元玉仪便气不打一处来。
  “龙昌!你个老混蛋!老混蛋!”
  破口大骂还不够,她又转过头,焦急问道:“飞镖呢?飞镖在哪里?快给哀家拿过来,哀家要射死他!”
  “太后,飞镖在此!”一名太监赶紧将一只精致的玉盘呈上。
  连忙伸手,抓起一把飞镖,用力往前一掷,飞镖便稳稳插在挂在墙上的画上人伸出的右手上。
  “哈哈哈!”
  见状,元玉仪得意大笑起来。
  “老不死的,我看你还怎么对我毛手毛脚!”
  然后,又抓起两把飞镖,分别往他左右两边眼睛扔过去——
  “叫你还色迷迷的看着我!我叫你看!”
  接着,嗖的一声,飞镖射中他的嘴角——
  “害得我沦落到这般田地,你还笑得出来!”
  继续,飞镖对准他的心窝,猛力一扔——
  “我射死你个黑心肝的!为了你的混蛋儿子,居然拖我下水。现在好了,我爬不出去了,你高兴了吧?”
  自此,嗖嗖嗖,纯银的飞镖不断掷出,在夜空中闪出一道靓丽的风景。和它一样靓丽的,还有元玉仪气急败坏的怒骂。
  “老不死的!老混蛋!你敢坑我害我?我射死你射死你!”
  ……
  殿内殿外,除了她的叫骂,以及飞镖飞掠乃至着陆的声音,竟一点人声不闻。大家全都敛气摒声,将头垂得低低的,不敢去看,也不敢去劝。
  此等情形持续了差不多一盏茶的功夫,终于,玉盘里的飞镖扔完了,元玉仪的叫骂也告一段落。
  呼!
  好累。
  扔飞镖扔得手软,骂人骂得嘴软,元玉仪长出口气,一屁股坐回去。
  “太后!”
  月儿等这才敢抬头上前,给她揉肩的揉肩,奉茶的奉茶。
  “呵~”
  发泄过了,心里爽了,困意也在此时冒出头来。元玉仪闭上眼打个大大的哈欠,把空杯子交还到红莲手上:“好了,哀家舒服了,快去铺床,哀家要就寝了。”
  “是。”
  她可算是消停了!
  一众人等喜不自禁,连忙一个人跑去收拾床铺,月儿和红莲扶着她回去,给她宽衣解带。
  “对了!”往回走了几步,忽然想起什么,元玉仪猛然回头,“这老不死的,让他留在那里,身上的飞镖不许给我卸了!哀家要折磨他一晚上,明天早上起来再好好看看他这幅模样,然后再去上早朝!”
  “啊?太后,这……”
  “就这么说了!你们都下去吧!”
  “……是。”
  原还打算尽快将可怜的先帝从飞镖下解救出来的,可谁曾想,她在自己动手之前便冒出这么一句,高庆不得已收回手,无奈低叹口气。
  可怜的先帝,您也真是的,明知道太后娘娘恨您恨得要死,却还留下这么多画像给她,这手飞镖还是您亲手教会她的!您这不是明摆着自寻死路吗?现在倒好,太后娘娘每日一生气便拿了您的画像出来泄愤。才短短三年时间,您留给她的一屋子画像就已经硬生生少了将近一半了!而消失的那半屋子,无一例外都和现在这张一样,千疮百孔,惨不忍睹,而且被镖到的全都是重点部位!
  哎!
  太后娘娘也是。明知道先帝都已经驾崩三年了,可还是一口一个老不死的叫得欢腾。不过,若是先帝在世,听到她这么叫他,他一定还会乐呵呵的答应,厚着脸皮迎上去吧!
  哎哎哎!
  受不了了。这两个人,可真是天生的一对地设的一双。只可惜,生不逢时,只短短相处一年便天人永隔。那便可怜了现在的皇上,他……
  “哼,那个小混蛋,他别以为就他有点本事!敢背着本宫耍这点小心思,看明天下朝之后本宫如何收拾他!”
  才想到那个人身上,便又听见里间传来元玉仪恨恨的低喝。高庆肩膀一抖,无力摇头。
  可怜的皇上,你又惹到太后娘娘了。你……
  算了,你还是自求多福吧!不得不说,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你还真是自找的。只是乖乖听从太后娘娘的话,有那么难吗?若是三年前你不偷偷加以反抗,现在你早该大权独握,做上你名正言顺的皇帝了。所以……
  哎!他若是太后,也早被他们父子逼疯了。那还真不怪她。
  再摇摇头,看一眼那个容貌尽毁却还笑得愉悦的慈爱老者,低叹口气,摇着头走出大殿外。
  第007朝堂昏倒
  翌日,晨光熹微之时,皇城内部,朝堂之上早人满为患。
  例行公事过后,高春站在台阶上高声喊道:“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启奏陛下,微臣有本要奏。”
  立即,一位年约四十,穿着大红官服的男子手持象笏站出队伍,毕恭毕敬的道。
  闻听此言,龙逸连忙抬手:“国舅有话请讲。”
  “启禀皇上,微臣以为,距离端敬皇后辞世已逾半年,后宫无主,实为不妥。所以,皇上应早日从后宫三千佳丽中择选品貌端贤者,立为新后,料理后宫,也便为太后娘娘分担重担才是。”
  “这个……”
  闻言,龙逸一愣,连忙转头,悄悄往身后的一排珠帘处看了一眼。
  男子见到,连忙又道:“太后娘娘宅心仁厚,三年来常为国事奔波,肩上负担已然沉重。想必这半年来,更是夜不能寐。早日选拔新后,也是为太后娘娘分忧解劳,太后娘娘必定也会同意的。”
  “嗯,李国舅说得很有道理。”立即,稳坐珠帘后的元玉仪轻轻笑了,故意便问,“只是不知,李国舅心中可有中意人选?”
  “这个……”男子一顿,忙不迭低下头,“微臣惶恐。不过,朝中老臣众多,对后宫佳丽也颇为了解,若有他们举荐,想必此女的品德必是极好的,太后娘娘也会满意才是。”
  “是吗?”元玉仪笑着,便往台阶下一众臣子身上轻轻扫过,“不知诸位大人对此事有何看法?”
  朝堂上霎时沉静,许久,才有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上前道:“启禀太后娘娘,微臣以为,李氏淑妃,性格温婉,才貌双全,堪当重任。”
  淑妃?可不就是这位李国舅的亲生女儿?他们一伙人还真是迫不及待呢,这么快就露了马脚。
  元玉仪冷笑:“那么,诸位爱卿,你们可认同李府丞的看法?”
  “太后娘娘,微臣以为,淑妃性格温婉有余,大气不足,立她为后,恐不能统摄后宫。依臣看来,元氏贵妃,与太后娘娘同出一宗,个性自然也秉承太后娘娘一脉。倘若立她为后,后宫佳丽莫敢不从,还望皇上和太后娘娘明鉴!”
  我靠!
  听到这话,元玉仪霎时震惊。这位也太明显的在拍她马屁了吧?不过,显然拍马屁的火候还不够炉火纯青。等着吧,敢说这话,不马上被人骂死才怪!
  果然,马上便又有一位白胡子长及胸口的老臣战战巍巍的过来了,握着象笏哽咽大声喊道:“皇上,此事万万不可啊!元贵妃虽与太后娘娘同出一宗,但她们实系同辈姐妹。姐妹分侍我皇父子,此事已然滑天下之大稽。现如今,元太后已然贵为太后,倘若再立元贵妃为后……此等丑事,传扬出去,岂不沦为他国笑柄?我凤凰王朝的颜面何存?”
  说着,两行浊泪从眼角流下,最后的声音早已悲痛不堪。
  左右大臣连忙来扶,便又有一位大臣下跪,大声呼喝:“皇上,李太傅此言有理。我凤凰王朝本为礼仪之邦,太后姐妹分侍我皇父子,已是我朝千古笑柄。若是再立元贵妃为后……若是皇上真有此意,微臣宁愿一头撞死在眼前这根柱子上,也不忍苟活于世,看人将我堂堂礼仪之邦与远族蛮夷相提并论!”
  “皇上,微臣亦是此意。如若皇上立元贵妃为后,臣等立即撞柱而死,绝不再在世上苟活一日!”
  随后,又有三四位大臣一起跪地,齐声高喝。
  龙逸顿时慌了,竟不顾身份站起身来,焦急低叫:“李大人王大人从大人,你们这是做什么呢?朕还并未决议如此啊!”
  “那就请皇上不要有此打算,此生此世,绝对不能有!”赶紧磕头,为首的老臣高声喊道。
  其他几人跟着磕头:“请皇上不要有此打算,此生此世,绝对不能有!”
  “这个,朕……”
  面上有几分为难,龙逸没有立即给出答案,而是又往身侧的珠帘那边看了好几眼。
  好小子,在这个时候,又想着把皮球踢给她。
  元玉仪冷笑,便大声开口:“你们都起来吧!哀家何曾说过要将后位封给元贵妃么?她才新近入宫,年纪尚小,许多宫规都不懂,哀家也不至于刚愎自用到这个地步,连一点规矩都不懂吧?”
  那就好,那就好。
  几位臣子连忙松了口气。
  不过……听她的意思,她也就是说现在不会封元贵妃为后。那以后呢?等她长大了,熟悉宫规了,那又该如何?哎,想想就头大。
  呵,一群老八股,不用去看,都知道他们又在担心些有的没的了。元玉仪嘴角轻扯,继续大声道:“既然如此,元贵妃李淑妃都不够资格封为新后,不知诸位爱卿还有何满意人选举荐么?”
  朝堂之下便又是一阵宁静。
  许久,许久之后,一位大臣慢慢走了出来,垂头低声道:“皇上,微臣以为,王氏宸妃,自幼聪慧,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且自从皇上受封琅琊王之时便跟随在您左右,更是您的知己良伴。封她为后,大势所趋,不知皇上和太后娘娘以为如何?”
  “这个……”龙逸照例又是一顿,看向元玉仪这边。
  元玉仪冷笑,还未开口,又一位大臣连忙又站了出来:“这可不行!宸妃虽然跟随圣上已久,但是她出身低微,不足服众。封她为宸妃已是皇恩浩荡,但是立为皇后……万万不可!”
  提议宸妃的大臣立马便问:“那不知邱大人认为哪位后妃堪当此任?”
  “下官认为,后宫佳丽虽多,但各有缺憾,皇上不如在京城闺秀之中再觅出身高贵、贤良淑德者,立为皇后,此举定能服众!”
  元玉仪听到,嘴角噙着一抹冷笑,一边看着龙逸的反应,一边故作赞同的道:“嗯,张太保提议不错。只是,不知京城闺秀之中,又有哪家小姐才貌能与皇上相配?”
  意见受到肯定,张太保连忙便道:“微臣知道,赵御史家中有一小女,年方及笄,尚未婚配,相貌端庄,性情温和,自小习文断字,与皇上堪称绝配。”
  “皇上,微臣心中也有人选!微臣大伯家中长女,年方二八,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若是能陪伴在皇上身侧,那必定能辅佐我君兼济天下,稳固社稷!”
  “不,皇上,微臣以为,还是李淑妃堪当此任。她出身不俗,又与皇上系嫡亲表兄妹,从小与皇上一同长大,感情亲厚,若不立她,何理只有?”
  “皇上,微臣以为,若非立李淑妃为后,那还不如改立元贵妃。毕竟,她出身元氏一族,容貌秀丽,性情大气,堪为统帅后宫之绝佳人选。”
  “但元贵妃与太后娘娘同属一辈,这怎么行!还是立宸妃吧!”
  “宸妃出身低贱,不可!还是从京城闺秀中另行选拔吧!”
  “不,淑妃就已经够好了!”
  “与其立淑妃,还不如立贵妃!”
  “淑妃!”
  “贵妃!”
  “宸妃!”
  “我看,还是从京城闺秀中选拔吧!”
  “选拔个什么呀?就立淑妃!”
  “不行!贵妃!”
  ……
  一来二去,台下许多臣子争相发表意见,竟开始争执起来。
  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