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逸读阁小说>书库>轻小说の>微弦> 第一百六十四章 金色公式

第一百六十四章 金色公式

  几乎与此同时,滕济慈也报告道:“首席,刚收到原型信标实验室发来的消息,他们监测到来自圆盘的疑似第七相位光模信标,监测报告摘要已经发送给你。”
  宋嘉心下一凛,原型信标实验室位于地下深处,且经过极其严格的防辐射处理,以免外来射线干扰实验数据,一般的射线根本不可能穿透实验室,连中微子都被基本屏蔽,更何况是光线。
  立即打开滕济慈发来的摘要,宋嘉第一眼看到的是时间栏,其中有2项正与之前ròu眼所见闪光相吻合,但其他几次目击则不在其中,另有数次就发生在不久前,而这些,其他仪器都无反应也无人察觉…
  “第七相位?!”目光这时掠过摘要上的一段标红文字,宋嘉不由大奇,他之前下意识地就把滕济慈的话听成“第一相位”,当时还有点奇怪,为何老同学会说到这一点,因为这从来就是省略不提的,在这个宇宙中只存在“第一相位光模信标”,至于其他相位,所有人一直以来都认为那是母小伟又一个超越天际的物理假想,至少在这个宇宙中是不可能找到实验证据的,即便当时在制造仪器时,本也并没把其他相位的检测功能做进去,只是由于从来都好脾气的母小伟前所未见的强硬坚持才在最后勉强加的塞,之后也从没有人觉得有一天会用到这些功能…
  “是的,疑似第七相位。”滕济慈特意加重了肯定语气,“疑似”两字显然只是为这本不可能出现的情况留一点表述上的余地。
  第一相位下的光模信标是这个宇宙中一切电磁波的微弦性基本指征之一,是可以用能量与维度等经典物理概念描述的,但第七相位下则完全不同,简单来说,那已不属于这个宇宙——包括暗物质在内——的范畴…
  面对这前所未见的情况,宋嘉也不免有些发懵,当年第一次看到这个概念时,刚开始还有点明白,可很快就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力和理解力,由于无从下手因此那会儿也没多问小伟,而就算问到,小伟也常常语焉不详或干脆嘿嘿两声就应付过去,他似乎知道就算说了别人也不会明白。
  可现在自己却不得不面对这本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既然不知道它的真正含义,那就只能从一般角度来考虑了,这有没有可能是那圆盘在发送某种信号?
  显然无法排除这种可能。
  但,如果真是这样,也不能确定这不明航天器和圆盘是否与“达努特”有关,因为以这样的传输方式不可能超过光速,如果“格米洛”少年的情报属实,那么用这种方式传送信息对目前还远在2200万光年以外的“达努特”文明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可如果不是传送信息,那还会是什么?宋嘉的脑海中开始飞速排摸...
  “上校,你快看那是什么?”盛少将忽然在天宫传来的实时画面中无意瞥到了什么,他立刻叫住正要离开密闭实验隔舱的黄上校。
  黄上校听到少将的声音第一反应便是看向圆盘,却见它并没有什么异样。
  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异样”,那在它也只是一种常态:这晶莹无比的圆盘在阳光照射下并没有熠熠生辉,而是纯净透明依旧,日光从其中通通透透地穿过,没有留下任何别的痕迹。
  “在你右下方。”见上校没有发现,少将赶忙又提醒一句。
  这下,不但黄上校,在地面观看着前方画面的人们也同时发现就在少将所说的那个位置,空气中出现了一些金色的光波凝聚。
  原本透过圆盘后均匀散布在这片空间中的阳光,在那里发生了某种前所未见的变化,氤氲间集束为了一些越来越清晰的金色线条。
  “那...像是字母。”离得最近的黄上校首先看出了些端倪。
  “另外那些,像不像是数字?”就在大多数人试图从这仍游移不定的线条中辨认出某种语句时,滕济慈又给出了另一条提示。
  宋嘉将画面放大后仔细观察了片刻,“好像是某种数学公式...”
  正说着,太空舱里一下暗了下来,那些凭空显现的金色线条也随之瞬间消失,原来是又一次日落了。
  众人还没从刚才那神奇的一幕中回过神,就听宋嘉道,“我们来看一下回放吧。”
  可就在相关工作人员将要按下回放键时,“慢着!”宋嘉突然制止了她。
  原来此时就在刚才那些金色线条缭绕的地方——离舱底约8厘米的空中出现了几串无比清晰稳定的字符,就好像直接印刷在那里。
  人们还没来得及去想这种空气印刷是怎么实现的,身为物理学家的宋嘉和滕济慈,同时意识到了这些字符的含义:那是几条数学算式,关于核聚变。
  “谁是国内核聚变方面的顶级科学家?”宋嘉立刻向信息支援组询问。
  “钱慧宁教授,CFETR(天朝聚变工程实验堆)负责人。”一位组员很快回复道。
  “马上将这些数学表达式发送给他,向他请教这些表达式的确切意义。”毕竟术业有专攻,宋嘉、滕济慈以及“盘古计划”中的大多数物理学家们虽然知道这些方程所指,但并不十分清楚它们在核聚变领域内的具体意义,而这些由那圆盘给出的算式,其干系不言而喻,宋嘉必须第一时间了解清楚它们到底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还是以‘中科院’的名义?”信息支援组的那位组员向首席确认。
  “是的。”
  “盘古计划”是国家的最高机密,当它需要与外界交流时会用各种其他的公开身份作为掩护,在与科学界联络时,最常用的就是“中科院”。
  “收到。”
  “加急。”宋嘉又补充了一句。
  “明白。”
  这是那圆盘和不明航天器以人类所知符号给出的第一条直接信息,人们暗暗激动的同时,心底也愈发忐忑:这已经很明显,对方不但有超越人类的未知能力,且对我们的科学文明恐怕也了如指掌。在这种情况下,它给出这些算式,意欲何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