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顶尖高手的境界
接下来的两场比赛倒是让日本的武士在演主角而且还是爽快度的击溃了对手完美的战绩令山口裕仁忘记了之前的几场屈辱笑得合不拢嘴不停的向左右的裁判夸耀好像是他自己上场击败了对手一样。这种小人得志的嘴脸不要说其余的人就连道德修养极佳的孙禄堂都感到恶心。
在场的中国观众们倒没有感到有多难过因为这两个日本人击败的对手都是洋人武师跟中国人无关。不过他们还是这两个日本人的表现感到有点惊讶特别是第二十一场比赛的四十一号选手武田惚角。
虽然之前的比赛中有不少的中国拳师以小搏大并轻松取胜的例子比如第一场的王至道一招击昏俄国力士波洛夫第十场的王子平轻松力敌重相扑手小花太郎以及第十九场的陈学轻取美国巨人摔跤手池旺。但是这三场比赛却没有武田惚角的比赛更令人惊讶因为无论是王至道还是王子平与陈学都算是个正常人而且还是身体强壮结实的人但是这个武田惚角却是个侏儒。
身高不到一米五体重更加不到五十公斤比武大郎还要矮小这样的人无论走到那儿都不会让人觉得有威胁只会心生轻视。但是就这样的一个侏儒面对他的对手来自荷兰的怪物身高接近二米体重达一百五十公斤绰号“棕熊”的卡奥巴仅仅用一只手就将对方摔得晕头转向最后直接的掉下擂台而昏迷了。这个体重是他三倍以上的“棕熊”倒是像他的玩具不能自主的让他玩弄在手掌中。
王至道在擂台外围远远的观看过这个日本历史上有名的大东流合气柔术大师的表演他现这个武田惚角所使用地大东流合气柔术。倒是跟中国太极拳的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的原理有点相似只不过大东流合气柔术更偏重于牵引之术与杠杆摔技。招式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武田惚角却总能看到对方的力量的方向与弱点一触一拨之下轻易的破坏对方的平衡令对方无法收住势头脸朝下的直接摔倒。
不知道这个日本地柔术大师。要是对阵中国的太极拳大师陈学会是怎么样的情况呢?王至道对此倒是很好奇。
相比于武田惚角第二十二场拓本雄一的比赛虽然也抢眼但是却逊色多了。拓本雄一是拓本雄二的孪生哥哥长相跟拓本雄二有百分之九十九的相似唯一不同的是他的眼神比拓本雄二更凶狠更阴森。当他穿着与拓本雄二一模一样的武士服上擂台时倒令大部份观众们吓了一跳误以为是拓本雄二的鬼魂跑到擂台上了。
拓本雄一上擂台之前专门跑到圣母教堂找到陈真当着王至道等人地面前恶狠狠地对陈真道:“陈真。你听着。我是拓本雄二的哥哥你杀了我的弟弟这个仇我不会不报!等我解决了对手晋级之后。我们会在比赛中撞上地到时候我一定会取你的人头来祭奠我弟弟的在天之灵!”
陈真还没有回答一旁的王至道即忍不住道:“别做梦了你们日本人为什么爱做白日梦呢?做人要现实一点你根本就不可能跟我五师兄在比赛中撞上的。”
见拓本雄一一脸恼怒的瞪着他王至道无辜的道:“本来就是吗你就算能在这一场比赛中击败对手下一回合就要对阵你的同胞武田惚角了你认为你能打得过那个小矮子吗?”
拓本雄一愣了一下顿时无语。对于这个小矮子同胞他早已经领教过这个小矮子似乎是他天生的克星一样以他凌厉的身手却连这小矮子地衣角都没有摸到即让对方摔得晕头转向。从那时起拓本雄一就已经明白就算自己再练十年也不可能是武田惚角的对手。想到这儿拓本雄一不由在心中感叹:自己的运气为什么这么差偏偏要与这个小矮子撞在一块了呢?难道真的没有机会替弟弟报仇了?
见拓本雄一的表情忽青忽白。陈真即道:“拓本雄一你要给你弟弟报仇我可以给你一个机会。
如果你晋级失败了不论何时何地你都可以来找我报仇我一定会奉陪到底。”
拓本雄一闻言冷哼了一声也不答话即离开了圣母教堂。
回到擂台上的拓本雄一大概是撇了一肚子的火将他的对手来自法国的拳手当成杀弟仇人陈真了比赛一开始就如疯子一样猛攻狂打倒将对手打得心慌意乱很快就落在下风连招架之力都没有了。
要不是山口裕仁担心拓本雄一会控制不住打死法国拳手令法国与日本结下仇出声阻止了拓本雄一只怕这个倒霉地法国拳手会让拓本雄一当成杀弟仇人打死了。
当一直在圣母教堂陪伴着山口雪子的陈真问刚才出去观看了比赛的王至道拓本雄一的实力如何时。王至道很巧妙的回答道:“还不错比他弟弟拓本雄二强一点大概可以挨得起五师兄两拳吧至于能不能挨得起第三拳那我就不能保证了!”
此语一出陈真不由哑然失笑。
接下来的比赛王至道倒是没有再去观看而是在圣母教堂找了个安静之处修炼自己的“至道拳学”并认真的回忆这一天半来所欣赏到的精彩比赛将其分解消化并思索破解之道。在他看来已经参赛的拳手之中真正值得自己重视的高手只有杀手阿残、张士杰、大哥王子平、陈真、陈学、乃蓬东以及日本合气柔术大师武田惚角这些人之中杀手阿残与张士杰与自己对阵的机会最大其余的人除非打到最后两个回合才有机会对上。至于下一回合的对手德国的夺冠热门鲁士顿王至道只是思考了几秒钟就将他给过滤了。在他看来这个鲁士顿虽然看似非常强但实际上只怕也跟自己第一个对手俄国力士波洛夫一样。只是个四肢达、头脑简单的蛮汉而已。这样的对手王至道在二十一世纪时就不知道解决了多少个到现在已经让他的头脑产生了这么一个理论:外相看似越高大、凶狠、强壮似乎不可战胜的对手实际上是最好打、最容易对付地。
实事也证明了他这个理论没有错在二十一世纪打拳时他所遇到的真正强敌一般都是体格跟他差不多甚至是小一号的反之那些体格比他大上几号的对手。
基本上会让他在第一回合就直接打昏过去或是给他瞬间秒杀掉。
来到这个时代之后这个理论仍然得以继续这时代王至道所遇到的对手包括体格如神话时代巨人般的五形杀手巨虎都没有令他感到有所威胁。反之一个体格比自己还要小一点年纪比自己更老几十岁的李叙文却差点要了他的命。就是到现在王至道也不愿意跟李叙文这个绝世凶人打一场。
经过武圣塔地磨炼王至道的武功。无论是技艺。还是身体素质都已经到了瓶颈要想继续突破。除非心灵得到升华精神驾驭在**之上。
对于武术中“心”的修炼说一千道一万也不过是平常心的修炼而已当心灵如明镜止水不受任何的事物所影响时本身的技艺即会完美的挥达到令人难以想象的高度。举个例子来说:当一个武师在教自己徒弟功夫与徒弟过招时他此时的状态基本上接近平常心的状态。心灵不受影响本身地技艺挥很完美与徒弟过招从容不迫进退有度。但是当他遇到一个实力跟自己徒弟不相上下甚至是比他徒弟还差劲一点地敌人来杀他时他即会心神失守判断出错出招散乱结果有可能被实力远不如自己的敌人给干掉。
之所以会生这种事情。就是因为这位武师在遇到敌人时失去了平常心导致技艺的挥受到限制。而他在教导徒弟时心中却只有一个念头:这个人是我地徒弟!我能轻易的制服他。就是因为有这个念头所以这个武师教导徒弟才能从容不迫挥完美。换成敌人却反而不行了。这个武师就是没能好好的修炼“心”让自己的平常心在遇到危险时也不受影响的缘故。
武术界中常有句俗话说:乱拳打死老师傅。这倒不是夸张因为这世上的确有练武多年的老师傅被一个不懂武功的普通人乱拳给打倒的实事。这样的老师傅可以说是实战经验缺乏也可以说是被突来地乱拳打得失去平常心乱了方寸才会顾此失彼。
武术中的平常心的修炼基本是是“动”与“静”两方面结合。所谓“动”即是多打实战。经常打实战会令恐惧心慢慢的消失克服掉遇敌来袭时不由自主眨眼后退腿软肢体颤的毛病只有这些毛病克服了才真正的进入实战武术的殿堂。而所谓“静”却是通过冥想、静坐、苦禅等方式提升自己精神的力量比如意识力对痛苦的忍耐力高度集中地注意力等等;这种“静”的修心法还包括自我催眠比如冥想自己是个战无不胜的巨人精神的自我放大等等。当这种精神自我放**修炼到一定程度时所谓的气势、霸气、杀气或是网络流行中所说的虎躯一震散出令人心怵的“王霸之气”就会出来了。
武术展到这个时代对于心的修炼大多数的武师都选择了“静”的修炼对“动”修炼反而不怎么重视或是碍于身份面子不愿意进行实战训练。这样一来即失去了修炼武术的根本意义。大师们个个只会说教吹牛皮能说不能打的比比皆是。甚至是因为修炼“静”而精神失常、胡言乱语的也大有人在。于是“走火入魔”这个本来是属于修道炼丹人的词即出现在武术界了。
王至道的“至道武学”修炼的顺序是:基本技艺——身体素质——实战积累——身体极限的突破——精神修炼。
“静”的精神修炼只是王至道“至道武学”中最后才练习的内容。
而王至道目前所修炼的是是他最看重的注意力地修炼。
关于注意力也许有人觉得并不重要练不练都无所谓而目前所知的武术流派之中大部份都是没有专门的注意力修炼的。但是王至道却知道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实战高手注意力修炼是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内容。
所谓的注意力修炼。是由静到动的过渡。静地修炼需要你的注意力能高度的集中比如武术界中常见的“目视烛火”的修炼法。要求练习都在黑暗的静室中长时间不眨眼的盯着点燃的烟头或是烛火。很多人以为这是训练眼功目的是克服在实战中眨眼的毛病。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这种目视烛火地训练法真正地目的是为了训练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有过实战训练地练武者都知道要想克服眨眼戴上拳套每天打五到十分钟的实战坚持半个月。最多一个月就能不眨眼的直视着对方击来的拳头。
根本就不需要花上大量的时间在幽静的房间盯着点燃的烟头流眼泪。
“目视烛火”是修炼高度注意力其理跟战国时代的一个神箭手每日盯着吊起来的蜘蛛是同一个原理。据说那个神箭手为了练成百百中的神箭每日盯着一只吊着地小蜘蛛看三年之后在他眼中的小蜘蛛变得有如车轮般巨大。一箭射去即能命中目标蜘蛛的心。
这种说法倒不是夸张当注意力修炼到一定的境界不但能视细小之物如巨大。而且还能视快之物如缓慢。比如说。一个武术高手在常人看来快如闪电般的拳脚在高度的注意力之下变得有如蜗牛爬行一样缓慢。好像在这个修炼者的眼中所看到的一切都给放慢了。是以他能从容不迫的躲闪并反击。
一个练武人平日通过凝视目标基本上在两三年时间都能修成看细小如巨大快如缓慢地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但是想将这种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运用到武术实战之中成为一个真正的实战高手却需要将其过渡到“动”的训练方法。即是说要求在全神贯注时才出现令细小如巨大快如缓慢的高度集中注意力在电光石火的打斗中也能出现。这种注意力叫做“生死关头的注意力”是一个真正的武术高手才能具备的能力。
拥有这种注意力的人。就算在刀剑加体的生死关头也能清楚无误的看到敌人每一个动作、攻击方向、以薄弱之处从容不迫的躲闪反击将对方瞬间秒杀掉。所谓的在实战中能“料敌先机”实际上即是拥有了这种“生死关头注意力”的高手。
这种“生死关头注意力”的修炼方法有很多种但大都是大同小异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将修炼者放到生死关头的环境中去。比如跳崖求生与猛兽搏杀等等。而王至道的修炼方法是——空手入白刃。
即是让陪练拿把极锋利的刀对自己乱砍乱劈(必务要砍真劈不能留手)自己所要做的是赤手空拳去抓住刀身将刀夺回来。如果注意力不高度集中就有可能被砍掉手或者是脑袋的可能。
所以说这种“生死关头的注意力”是种极危险的训练方式是想突破瓶颈的高手最后才会考虑的内容。普通的练武者根本就不敢轻易尝试。不过这并不表示这种训练方法会失传实际上有不少的邪恶势力比如杀手集团或是日本的忍者。为了训练一个优秀的杀手或是上忍通常会逼迫训练者采用这种方式训练。结果可想而知通常上百上千人参与训练能过关获得“生死关头的注意力”的优秀杀手不到两三个人而忍者集团中能通过此方式成为顶极忍者上忍的更是少之又少其余的不是变成残废就是在训练中丢掉了性命。
王至道在二十一世纪时因为从没有遇到过能给他造成生死威胁的对手故倒没有将注意力修炼到这种程度。但是来到这个时代先是李叙文继又是武圣塔再加上得罪的敌人太多想要他死的人更是多。
这让王至道迫切的想获得这种能力让实力大增好方便应付日后的危机。所以自从在武圣岛回来之后他即开始训练这种“生死关头的注意力”。
刚开始他选择的是邬心兰做他的陪练对手可惜邬心兰怕真的伤了他挥起刀来有点缩手缩脚并没有真正的全力劈砍。结果王至道完全感觉不到死亡的威胁虽然也能空手入白刃夺去邬心兰的刀剑但只是训练了灵捷性与反应度而已离那种生死关头的境界还差得远。
所以这一次王至道决心换个对手修炼他选择的训练对手是——神智大条的张保仔。
也只有张保仔这个大大咧咧神智不太清醒的蛮汉才会无所顾虑的对自己挥刀。(全本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