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逸读阁小说>书库>玄幻奇幻>督公> 第140章 时移世易

第140章 时移世易

  第140章 时移世易
  慈寧宫。
  一片欢声笑语。
  周太后斜倚在紫檀雕凤榻上,李平安坐在塌边儿,荣公公站在右排头,躬身捧著珐瑯彩的痰盒。
  四下里站著一圈儿宫女太监,个个瞪著眼睛、伸著脖子。
  仔细听著太后与总管敘话,听到感动的要流泪,听到有趣的要发笑。
  眼泪说收就收,笑声说放就放。
  听错了,要人命。
  周太后年过古稀,就爱热闹情景,更爱有人围著、陪著、捧著。
  这是孝道,也是威荣。
  李平安按住太后手腕,真气循著经脉浸入臟腑,笑著讲述宫外发生的趣事。
  “那福威鏢局的少东家平日里颇为囂张,敢蔑视官府,自詡浑身是胆,然而进了查逆司地牢,第一个招供认罪,竟比寻常鏢师还不如……”
  周太后鬢髮如银,面容慈祥,笑盈盈说道。
  “俗话说咬人的狗不叫,那些叫的欢的,反而最是胆小怕事,难堪大用。”
  “娘娘说得对。”
  李平安连声赞同,咱家要害人时从来不嚷嚷,反而拉拢威胁时叫的欢。
  “娘娘,您猜这少东家姓什么?”
  周太后摇头道:“哀家又不是神算子,哪能算到那廝姓氏?”
  李平安看向周围眾太监宫女:“你们来猜猜,说对了太后有赏!”
  周太后说道:“你这廝出难题,倒是要哀家赏赐。”
  眾太监宫女闻言,忙不迭的思索,有嘴慢的怕別人抢先,百家姓里先选个常见姓氏。
  百一机会得赏在宫里是大好事。
  “奴婢猜姓钱。”
  “是不是姓孙?”
  “姓吴。”
  “姓王……”
  有小聪明的太监故意说慢,等別人將错误排除了,他猜对的机会就大多了。
  奈何眾人运气不佳,没哪个猜对。
  直到站在末尾的小太监说道:“奴婢猜姓张,囂张狂妄的张。”
  李平安问道:“咱家记得你叫小澈子怎么猜到姓张?”
  “奴婢琢磨著,区区一个罪人能让娘娘赏赐,定然是与他宗族有关。”
  小澈子说话声有条不紊:“其二安总管刚刚有说过张字,其三大家已经排除了不少姓氏。”
  “不错不错。”
  李平安頷首道:“咱家听许公公说过你,性子过於稳重,今日看果然如此。”
  小澈子明明直接就推测出姓张,还要分给安公公以及其他太监宫女功劳,委实过於小心谨慎。
  周太后问道:“可是那训诫新太监的许玄真?”
  “娘娘还听过许公公名號?”
  李平安面露诧异,似许公公、周公公这等宫中老怪,並不热衷於爭权夺势,而是依靠宫中物资功法,一心追求先天境界。
  “哀家听先皇说起过。”
  周太后讲述道:“这个许玄真出身地方望族,自幼家境富裕,由於痴迷武道,为修行宝典自愿入宫。”
  李平安嘖嘖称奇,许公公竟不是贫苦出身。
  念及至此,瞥了眼荣公公。
  这廝在內武堂时,明显与诸多小太监不同,不止识文断字,还精通穴道经脉。
  寻常地主家的孩子,都没这般见识。
  荣公公这些年寧静安稳哪怕干爷爷在位时都没向上爬,莫非也是痴迷武道?
  李平安琢磨著,得机会好生问问,若真是个武痴,便將先天之秘告诉小荣子。
  “娘娘,小澈子猜对姓氏,该给赏了。”
  “確实该赏。”
  周太后听到姓张的倒霉,恨屋及乌,心情很是舒畅,隨手从拇指捋下来个扳指。
  “这扳指赏你了,往后好生当差。”
  小澈子接过扳指,连忙跪下咚咚咚磕头。
  “奴婢拜谢娘娘赏赐。”
  李平安说道:“小郎子升官了,咱家值房外恰好缺个门子,你莫要嫌弃无品无级。”
  小澈子转过来继续磕头:“拜谢总管提携。”
  李平安满意点头,这般性子不好向上爬,却也不会轻易犯错,正適合迎来送往。
  “起来吧。”
  周太后挥挥手,迫不及待的追问:“那姓张的与慈庆宫是一家人?”
  李平安说道:“確实是亲戚,只是出了五服。”
  “那就太可惜了。”
  周太后嘆息一声:“否则谋反大罪,牵连九族,定然可以攀扯一二。”
  李平安说道:“娘娘放心,咱家已经向陛下请旨,扩大侦查范畴。”
  罪名只要查,就一定会有。
  譬如鏢师出身北疆军伍,同袍是不是同伙帮凶,上司將领是否对朝廷不满,全都查一查、筛一筛。
  “如此甚好。”
  周太后抚掌称快,年岁、地位到了她这境地,除了向慈庆宫復仇,已经別无他求了。
  “娘娘,慈庆宫能屹立至今,就是仗著北疆兵权,咱家追查福威鏢局,乃是先剪其羽翼。”
  李平安说道:“待时机成熟,未必不能推倒大山!”
  周太后听到“军权”二字,火热心思顿时冷了下来,瞥了眼左右,太监宫女识趣躬身退下。
  “小安子,北疆关乎国朝安稳……”
  周太后顿了顿,幽幽说道:“哀家虽恨不得慈庆宫九族诛绝,但是小安子你不要冒险行事。
  哀家已经老了,有些仇能报便报,不能报就算了。”
  这话绝对称得上肺腑之言,有周太后安逸享乐,也有真切关怀安公公前程。
  李平安双目微红,感动道:“娘娘放心,如今时移世易,陛下、百官对北疆心思已生变化。”
  周太后好奇道:“为何如此?”
  过去朝廷对北疆睁只眼闭只眼,为了维持国朝安稳,不得不默认镇北王割据一方。
  只要镇北王不摆明车马造反,朝廷还会给三十万两军餉。
  宛如岁贡,年年不断。
  李平安解释道:“现如今户部有三千万两白银,府库充盈,连最安稳的袁阁老都不提唯稳了。”
  永寧帝休养生息四载,坚持轻徭薄赋,已经卓见成效。
  北疆同样在休养生息,筑城积粮养兵,然而慢慢积攒哪有抢劫来得快。
  李平安劫掠世家千年积累,直接让朝廷多了数年税赋。
  朝廷不缺银子了,自然会心態变化。
  周太后眼含泪,小安子冒天下之大不韙屠戮江南世家,竟然是为了替哀家报仇,当真是亲孙儿、好孙儿。
  “小安子办事,哀家放心。”
  “咱家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娘娘!”
  李平安说话时,没停下感应太后脉象,果然从听到復仇有望,原本虚弱的脉搏变得强劲有力。
  心病还须心药医,只吃补药治標不治本。
  李平安甚是欣慰福威鏢局数十口人死得不冤,既增长了咱家权势,又治好了娘娘心病。
  “死得其所,莫不如此。”
  (本章完)
  李平安琢磨著,得机会好生问问,若真是个武痴,便將先天之秘告诉小荣子。
  “娘娘,小澈子猜对姓氏,该给赏了。”
  “確实该赏。”
  周太后听到姓张的倒霉,恨屋及乌,心情很是舒畅,隨手从拇指捋下来个扳指。
  “这扳指赏你了,往后好生当差。”
  小澈子接过扳指,连忙跪下咚咚咚磕头。
  “奴婢拜谢娘娘赏赐。”
  李平安说道:“小郎子升官了,咱家值房外恰好缺个门子,你莫要嫌弃无品无级。”
  小澈子转过来继续磕头:“拜谢总管提携。”
  李平安满意点头,这般性子不好向上爬,却也不会轻易犯错,正適合迎来送往。
  “起来吧。”
  周太后挥挥手,迫不及待的追问:“那姓张的与慈庆宫是一家人?”
  李平安说道:“確实是亲戚,只是出了五服。”
  “那就太可惜了。”
  周太后嘆息一声:“否则谋反大罪,牵连九族,定然可以攀扯一二。”
  李平安说道:“娘娘放心,咱家已经向陛下请旨,扩大侦查范畴。”
  罪名只要查,就一定会有。
  譬如鏢师出身北疆军伍,同袍是不是同伙帮凶,上司將领是否对朝廷不满,全都查一查、筛一筛。
  “如此甚好。”
  周太后抚掌称快,年岁、地位到了她这境地,除了向慈庆宫復仇,已经別无他求了。
  “娘娘,慈庆宫能屹立至今,就是仗著北疆兵权,咱家追查福威鏢局,乃是先剪其羽翼。”
  李平安说道:“待时机成熟,未必不能推倒大山!”
  周太后听到“军权”二字,火热心思顿时冷了下来,瞥了眼左右,太监宫女识趣躬身退下。
  “小安子,北疆关乎国朝安稳……”
  周太后顿了顿,幽幽说道:“哀家虽恨不得慈庆宫九族诛绝,但是小安子你不要冒险行事。
  哀家已经老了,有些仇能报便报,不能报就算了。”
  这话绝对称得上肺腑之言,有周太后安逸享乐,也有真切关怀安公公前程。
  李平安双目微红,感动道:“娘娘放心,如今时移世易,陛下、百官对北疆心思已生变化。”
  周太后好奇道:“为何如此?”
  过去朝廷对北疆睁只眼闭只眼,为了维持国朝安稳,不得不默认镇北王割据一方。
  只要镇北王不摆明车马造反,朝廷还会给三十万两军餉。
  宛如岁贡,年年不断。
  李平安解释道:“现如今户部有三千万两白银,府库充盈,连最安稳的袁阁老都不提唯稳了。”
  永寧帝休养生息四载,坚持轻徭薄赋,已经卓见成效。
  北疆同样在休养生息,筑城积粮养兵,然而慢慢积攒哪有抢劫来得快。
  李平安劫掠世家千年积累,直接让朝廷多了数年税赋。
  朝廷不缺银子了,自然会心態变化。
  周太后眼含泪,小安子冒天下之大不韙屠戮江南世家,竟然是为了替哀家报仇,当真是亲孙儿、好孙儿。
  “小安子办事,哀家放心。”
  “咱家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娘娘!”
  李平安说话时,没停下感应太后脉象,果然从听到復仇有望,原本虚弱的脉搏变得强劲有力。
  心病还须心药医,只吃补药治標不治本。
  李平安甚是欣慰福威鏢局数十口人死得不冤,既增长了咱家权势,又治好了娘娘心病。
  “死得其所,莫不如此。”
  (本章完)
  李平安琢磨著,得机会好生问问,若真是个武痴,便將先天之秘告诉小荣子。
  “娘娘,小澈子猜对姓氏,该给赏了。”
  “確实该赏。”
  周太后听到姓张的倒霉,恨屋及乌,心情很是舒畅,隨手从拇指捋下来个扳指。
  “这扳指赏你了,往后好生当差。”
  小澈子接过扳指,连忙跪下咚咚咚磕头。
  “奴婢拜谢娘娘赏赐。”
  李平安说道:“小郎子升官了,咱家值房外恰好缺个门子,你莫要嫌弃无品无级。”
  小澈子转过来继续磕头:“拜谢总管提携。”
  李平安满意点头,这般性子不好向上爬,却也不会轻易犯错,正適合迎来送往。
  “起来吧。”
  周太后挥挥手,迫不及待的追问:“那姓张的与慈庆宫是一家人?”
  李平安说道:“確实是亲戚,只是出了五服。”
  “那就太可惜了。”
  周太后嘆息一声:“否则谋反大罪,牵连九族,定然可以攀扯一二。”
  李平安说道:“娘娘放心,咱家已经向陛下请旨,扩大侦查范畴。”
  罪名只要查,就一定会有。
  譬如鏢师出身北疆军伍,同袍是不是同伙帮凶,上司將领是否对朝廷不满,全都查一查、筛一筛。
  “如此甚好。”
  周太后抚掌称快,年岁、地位到了她这境地,除了向慈庆宫復仇,已经別无他求了。
  “娘娘,慈庆宫能屹立至今,就是仗著北疆兵权,咱家追查福威鏢局,乃是先剪其羽翼。”
  李平安说道:“待时机成熟,未必不能推倒大山!”
  周太后听到“军权”二字,火热心思顿时冷了下来,瞥了眼左右,太监宫女识趣躬身退下。
  “小安子,北疆关乎国朝安稳……”
  周太后顿了顿,幽幽说道:“哀家虽恨不得慈庆宫九族诛绝,但是小安子你不要冒险行事。
  哀家已经老了,有些仇能报便报,不能报就算了。”
  这话绝对称得上肺腑之言,有周太后安逸享乐,也有真切关怀安公公前程。
  李平安双目微红,感动道:“娘娘放心,如今时移世易,陛下、百官对北疆心思已生变化。”
  周太后好奇道:“为何如此?”
  过去朝廷对北疆睁只眼闭只眼,为了维持国朝安稳,不得不默认镇北王割据一方。
  只要镇北王不摆明车马造反,朝廷还会给三十万两军餉。
  宛如岁贡,年年不断。
  李平安解释道:“现如今户部有三千万两白银,府库充盈,连最安稳的袁阁老都不提唯稳了。”
  永寧帝休养生息四载,坚持轻徭薄赋,已经卓见成效。
  北疆同样在休养生息,筑城积粮养兵,然而慢慢积攒哪有抢劫来得快。
  李平安劫掠世家千年积累,直接让朝廷多了数年税赋。
  朝廷不缺银子了,自然会心態变化。
  周太后眼含泪,小安子冒天下之大不韙屠戮江南世家,竟然是为了替哀家报仇,当真是亲孙儿、好孙儿。
  “小安子办事,哀家放心。”
  “咱家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娘娘!”
  李平安说话时,没停下感应太后脉象,果然从听到復仇有望,原本虚弱的脉搏变得强劲有力。
  心病还须心药医,只吃补药治標不治本。
  李平安甚是欣慰福威鏢局数十口人死得不冤,既增长了咱家权势,又治好了娘娘心病。
  “死得其所,莫不如此。”
  (本章完)
  李平安琢磨著,得机会好生问问,若真是个武痴,便將先天之秘告诉小荣子。
  “娘娘,小澈子猜对姓氏,该给赏了。”
  “確实该赏。”
  周太后听到姓张的倒霉,恨屋及乌,心情很是舒畅,隨手从拇指捋下来个扳指。
  “这扳指赏你了,往后好生当差。”
  小澈子接过扳指,连忙跪下咚咚咚磕头。
  “奴婢拜谢娘娘赏赐。”
  李平安说道:“小郎子升官了,咱家值房外恰好缺个门子,你莫要嫌弃无品无级。”
  小澈子转过来继续磕头:“拜谢总管提携。”
  李平安满意点头,这般性子不好向上爬,却也不会轻易犯错,正適合迎来送往。
  “起来吧。”
  周太后挥挥手,迫不及待的追问:“那姓张的与慈庆宫是一家人?”
  李平安说道:“確实是亲戚,只是出了五服。”
  “那就太可惜了。”
  周太后嘆息一声:“否则谋反大罪,牵连九族,定然可以攀扯一二。”
  李平安说道:“娘娘放心,咱家已经向陛下请旨,扩大侦查范畴。”
  罪名只要查,就一定会有。
  譬如鏢师出身北疆军伍,同袍是不是同伙帮凶,上司將领是否对朝廷不满,全都查一查、筛一筛。
  “如此甚好。”
  周太后抚掌称快,年岁、地位到了她这境地,除了向慈庆宫復仇,已经別无他求了。
  “娘娘,慈庆宫能屹立至今,就是仗著北疆兵权,咱家追查福威鏢局,乃是先剪其羽翼。”
  李平安说道:“待时机成熟,未必不能推倒大山!”
  周太后听到“军权”二字,火热心思顿时冷了下来,瞥了眼左右,太监宫女识趣躬身退下。
  “小安子,北疆关乎国朝安稳……”
  周太后顿了顿,幽幽说道:“哀家虽恨不得慈庆宫九族诛绝,但是小安子你不要冒险行事。
  哀家已经老了,有些仇能报便报,不能报就算了。”
  这话绝对称得上肺腑之言,有周太后安逸享乐,也有真切关怀安公公前程。
  李平安双目微红,感动道:“娘娘放心,如今时移世易,陛下、百官对北疆心思已生变化。”
  周太后好奇道:“为何如此?”
  过去朝廷对北疆睁只眼闭只眼,为了维持国朝安稳,不得不默认镇北王割据一方。
  只要镇北王不摆明车马造反,朝廷还会给三十万两军餉。
  宛如岁贡,年年不断。
  李平安解释道:“现如今户部有三千万两白银,府库充盈,连最安稳的袁阁老都不提唯稳了。”
  永寧帝休养生息四载,坚持轻徭薄赋,已经卓见成效。
  北疆同样在休养生息,筑城积粮养兵,然而慢慢积攒哪有抢劫来得快。
  李平安劫掠世家千年积累,直接让朝廷多了数年税赋。
  朝廷不缺银子了,自然会心態变化。
  周太后眼含泪,小安子冒天下之大不韙屠戮江南世家,竟然是为了替哀家报仇,当真是亲孙儿、好孙儿。
  “小安子办事,哀家放心。”
  “咱家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娘娘!”
  李平安说话时,没停下感应太后脉象,果然从听到復仇有望,原本虚弱的脉搏变得强劲有力。
  心病还须心药医,只吃补药治標不治本。
  李平安甚是欣慰福威鏢局数十口人死得不冤,既增长了咱家权势,又治好了娘娘心病。
  “死得其所,莫不如此。”
  (本章完)
  李平安琢磨著,得机会好生问问,若真是个武痴,便將先天之秘告诉小荣子。
  “娘娘,小澈子猜对姓氏,该给赏了。”
  “確实该赏。”
  周太后听到姓张的倒霉,恨屋及乌,心情很是舒畅,隨手从拇指捋下来个扳指。
  “这扳指赏你了,往后好生当差。”
  小澈子接过扳指,连忙跪下咚咚咚磕头。
  “奴婢拜谢娘娘赏赐。”
  李平安说道:“小郎子升官了,咱家值房外恰好缺个门子,你莫要嫌弃无品无级。”
  小澈子转过来继续磕头:“拜谢总管提携。”
  李平安满意点头,这般性子不好向上爬,却也不会轻易犯错,正適合迎来送往。
  “起来吧。”
  周太后挥挥手,迫不及待的追问:“那姓张的与慈庆宫是一家人?”
  李平安说道:“確实是亲戚,只是出了五服。”
  “那就太可惜了。”
  周太后嘆息一声:“否则谋反大罪,牵连九族,定然可以攀扯一二。”
  李平安说道:“娘娘放心,咱家已经向陛下请旨,扩大侦查范畴。”
  罪名只要查,就一定会有。
  譬如鏢师出身北疆军伍,同袍是不是同伙帮凶,上司將领是否对朝廷不满,全都查一查、筛一筛。
  “如此甚好。”
  周太后抚掌称快,年岁、地位到了她这境地,除了向慈庆宫復仇,已经別无他求了。
  “娘娘,慈庆宫能屹立至今,就是仗著北疆兵权,咱家追查福威鏢局,乃是先剪其羽翼。”
  李平安说道:“待时机成熟,未必不能推倒大山!”
  周太后听到“军权”二字,火热心思顿时冷了下来,瞥了眼左右,太监宫女识趣躬身退下。
  “小安子,北疆关乎国朝安稳……”
  周太后顿了顿,幽幽说道:“哀家虽恨不得慈庆宫九族诛绝,但是小安子你不要冒险行事。
  哀家已经老了,有些仇能报便报,不能报就算了。”
  这话绝对称得上肺腑之言,有周太后安逸享乐,也有真切关怀安公公前程。
  李平安双目微红,感动道:“娘娘放心,如今时移世易,陛下、百官对北疆心思已生变化。”
  周太后好奇道:“为何如此?”
  过去朝廷对北疆睁只眼闭只眼,为了维持国朝安稳,不得不默认镇北王割据一方。
  只要镇北王不摆明车马造反,朝廷还会给三十万两军餉。
  宛如岁贡,年年不断。
  李平安解释道:“现如今户部有三千万两白银,府库充盈,连最安稳的袁阁老都不提唯稳了。”
  永寧帝休养生息四载,坚持轻徭薄赋,已经卓见成效。
  北疆同样在休养生息,筑城积粮养兵,然而慢慢积攒哪有抢劫来得快。
  李平安劫掠世家千年积累,直接让朝廷多了数年税赋。
  朝廷不缺银子了,自然会心態变化。
  周太后眼含泪,小安子冒天下之大不韙屠戮江南世家,竟然是为了替哀家报仇,当真是亲孙儿、好孙儿。
  “小安子办事,哀家放心。”
  “咱家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娘娘!”
  李平安说话时,没停下感应太后脉象,果然从听到復仇有望,原本虚弱的脉搏变得强劲有力。
  心病还须心药医,只吃补药治標不治本。
  李平安甚是欣慰福威鏢局数十口人死得不冤,既增长了咱家权势,又治好了娘娘心病。
  “死得其所,莫不如此。”
  (本章完)
  李平安琢磨著,得机会好生问问,若真是个武痴,便將先天之秘告诉小荣子。
  “娘娘,小澈子猜对姓氏,该给赏了。”
  “確实该赏。”
  周太后听到姓张的倒霉,恨屋及乌,心情很是舒畅,隨手从拇指捋下来个扳指。
  “这扳指赏你了,往后好生当差。”
  小澈子接过扳指,连忙跪下咚咚咚磕头。
  “奴婢拜谢娘娘赏赐。”
  李平安说道:“小郎子升官了,咱家值房外恰好缺个门子,你莫要嫌弃无品无级。”
  小澈子转过来继续磕头:“拜谢总管提携。”
  李平安满意点头,这般性子不好向上爬,却也不会轻易犯错,正適合迎来送往。
  “起来吧。”
  周太后挥挥手,迫不及待的追问:“那姓张的与慈庆宫是一家人?”
  李平安说道:“確实是亲戚,只是出了五服。”
  “那就太可惜了。”
  周太后嘆息一声:“否则谋反大罪,牵连九族,定然可以攀扯一二。”
  李平安说道:“娘娘放心,咱家已经向陛下请旨,扩大侦查范畴。”
  罪名只要查,就一定会有。
  譬如鏢师出身北疆军伍,同袍是不是同伙帮凶,上司將领是否对朝廷不满,全都查一查、筛一筛。
  “如此甚好。”
  周太后抚掌称快,年岁、地位到了她这境地,除了向慈庆宫復仇,已经別无他求了。
  “娘娘,慈庆宫能屹立至今,就是仗著北疆兵权,咱家追查福威鏢局,乃是先剪其羽翼。”
  李平安说道:“待时机成熟,未必不能推倒大山!”
  周太后听到“军权”二字,火热心思顿时冷了下来,瞥了眼左右,太监宫女识趣躬身退下。
  “小安子,北疆关乎国朝安稳……”
  周太后顿了顿,幽幽说道:“哀家虽恨不得慈庆宫九族诛绝,但是小安子你不要冒险行事。
  哀家已经老了,有些仇能报便报,不能报就算了。”
  这话绝对称得上肺腑之言,有周太后安逸享乐,也有真切关怀安公公前程。
  李平安双目微红,感动道:“娘娘放心,如今时移世易,陛下、百官对北疆心思已生变化。”
  周太后好奇道:“为何如此?”
  过去朝廷对北疆睁只眼闭只眼,为了维持国朝安稳,不得不默认镇北王割据一方。
  只要镇北王不摆明车马造反,朝廷还会给三十万两军餉。
  宛如岁贡,年年不断。
  李平安解释道:“现如今户部有三千万两白银,府库充盈,连最安稳的袁阁老都不提唯稳了。”
  永寧帝休养生息四载,坚持轻徭薄赋,已经卓见成效。
  北疆同样在休养生息,筑城积粮养兵,然而慢慢积攒哪有抢劫来得快。
  李平安劫掠世家千年积累,直接让朝廷多了数年税赋。
  朝廷不缺银子了,自然会心態变化。
  周太后眼含泪,小安子冒天下之大不韙屠戮江南世家,竟然是为了替哀家报仇,当真是亲孙儿、好孙儿。
  “小安子办事,哀家放心。”
  “咱家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娘娘!”
  李平安说话时,没停下感应太后脉象,果然从听到復仇有望,原本虚弱的脉搏变得强劲有力。
  心病还须心药医,只吃补药治標不治本。
  李平安甚是欣慰福威鏢局数十口人死得不冤,既增长了咱家权势,又治好了娘娘心病。
  “死得其所,莫不如此。”
  (本章完)
  李平安琢磨著,得机会好生问问,若真是个武痴,便將先天之秘告诉小荣子。
  “娘娘,小澈子猜对姓氏,该给赏了。”
  “確实该赏。”
  周太后听到姓张的倒霉,恨屋及乌,心情很是舒畅,隨手从拇指捋下来个扳指。
  “这扳指赏你了,往后好生当差。”
  小澈子接过扳指,连忙跪下咚咚咚磕头。
  “奴婢拜谢娘娘赏赐。”
  李平安说道:“小郎子升官了,咱家值房外恰好缺个门子,你莫要嫌弃无品无级。”
  小澈子转过来继续磕头:“拜谢总管提携。”
  李平安满意点头,这般性子不好向上爬,却也不会轻易犯错,正適合迎来送往。
  “起来吧。”
  周太后挥挥手,迫不及待的追问:“那姓张的与慈庆宫是一家人?”
  李平安说道:“確实是亲戚,只是出了五服。”
  “那就太可惜了。”
  周太后嘆息一声:“否则谋反大罪,牵连九族,定然可以攀扯一二。”
  李平安说道:“娘娘放心,咱家已经向陛下请旨,扩大侦查范畴。”
  罪名只要查,就一定会有。
  譬如鏢师出身北疆军伍,同袍是不是同伙帮凶,上司將领是否对朝廷不满,全都查一查、筛一筛。
  “如此甚好。”
  周太后抚掌称快,年岁、地位到了她这境地,除了向慈庆宫復仇,已经別无他求了。
  “娘娘,慈庆宫能屹立至今,就是仗著北疆兵权,咱家追查福威鏢局,乃是先剪其羽翼。”
  李平安说道:“待时机成熟,未必不能推倒大山!”
  周太后听到“军权”二字,火热心思顿时冷了下来,瞥了眼左右,太监宫女识趣躬身退下。
  “小安子,北疆关乎国朝安稳……”
  周太后顿了顿,幽幽说道:“哀家虽恨不得慈庆宫九族诛绝,但是小安子你不要冒险行事。
  哀家已经老了,有些仇能报便报,不能报就算了。”
  这话绝对称得上肺腑之言,有周太后安逸享乐,也有真切关怀安公公前程。
  李平安双目微红,感动道:“娘娘放心,如今时移世易,陛下、百官对北疆心思已生变化。”
  周太后好奇道:“为何如此?”
  过去朝廷对北疆睁只眼闭只眼,为了维持国朝安稳,不得不默认镇北王割据一方。
  只要镇北王不摆明车马造反,朝廷还会给三十万两军餉。
  宛如岁贡,年年不断。
  李平安解释道:“现如今户部有三千万两白银,府库充盈,连最安稳的袁阁老都不提唯稳了。”
  永寧帝休养生息四载,坚持轻徭薄赋,已经卓见成效。
  北疆同样在休养生息,筑城积粮养兵,然而慢慢积攒哪有抢劫来得快。
  李平安劫掠世家千年积累,直接让朝廷多了数年税赋。
  朝廷不缺银子了,自然会心態变化。
  周太后眼含泪,小安子冒天下之大不韙屠戮江南世家,竟然是为了替哀家报仇,当真是亲孙儿、好孙儿。
  “小安子办事,哀家放心。”
  “咱家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娘娘!”
  李平安说话时,没停下感应太后脉象,果然从听到復仇有望,原本虚弱的脉搏变得强劲有力。
  心病还须心药医,只吃补药治標不治本。
  李平安甚是欣慰福威鏢局数十口人死得不冤,既增长了咱家权势,又治好了娘娘心病。
  “死得其所,莫不如此。”
  (本章完)
  李平安琢磨著,得机会好生问问,若真是个武痴,便將先天之秘告诉小荣子。
  “娘娘,小澈子猜对姓氏,该给赏了。”
  “確实该赏。”
  周太后听到姓张的倒霉,恨屋及乌,心情很是舒畅,隨手从拇指捋下来个扳指。
  “这扳指赏你了,往后好生当差。”
  小澈子接过扳指,连忙跪下咚咚咚磕头。
  “奴婢拜谢娘娘赏赐。”
  李平安说道:“小郎子升官了,咱家值房外恰好缺个门子,你莫要嫌弃无品无级。”
  小澈子转过来继续磕头:“拜谢总管提携。”
  李平安满意点头,这般性子不好向上爬,却也不会轻易犯错,正適合迎来送往。
  “起来吧。”
  周太后挥挥手,迫不及待的追问:“那姓张的与慈庆宫是一家人?”
  李平安说道:“確实是亲戚,只是出了五服。”
  “那就太可惜了。”
  周太后嘆息一声:“否则谋反大罪,牵连九族,定然可以攀扯一二。”
  李平安说道:“娘娘放心,咱家已经向陛下请旨,扩大侦查范畴。”
  罪名只要查,就一定会有。
  譬如鏢师出身北疆军伍,同袍是不是同伙帮凶,上司將领是否对朝廷不满,全都查一查、筛一筛。
  “如此甚好。”
  周太后抚掌称快,年岁、地位到了她这境地,除了向慈庆宫復仇,已经別无他求了。
  “娘娘,慈庆宫能屹立至今,就是仗著北疆兵权,咱家追查福威鏢局,乃是先剪其羽翼。”
  李平安说道:“待时机成熟,未必不能推倒大山!”
  周太后听到“军权”二字,火热心思顿时冷了下来,瞥了眼左右,太监宫女识趣躬身退下。
  “小安子,北疆关乎国朝安稳……”
  周太后顿了顿,幽幽说道:“哀家虽恨不得慈庆宫九族诛绝,但是小安子你不要冒险行事。
  哀家已经老了,有些仇能报便报,不能报就算了。”
  这话绝对称得上肺腑之言,有周太后安逸享乐,也有真切关怀安公公前程。
  李平安双目微红,感动道:“娘娘放心,如今时移世易,陛下、百官对北疆心思已生变化。”
  周太后好奇道:“为何如此?”
  过去朝廷对北疆睁只眼闭只眼,为了维持国朝安稳,不得不默认镇北王割据一方。
  只要镇北王不摆明车马造反,朝廷还会给三十万两军餉。
  宛如岁贡,年年不断。
  李平安解释道:“现如今户部有三千万两白银,府库充盈,连最安稳的袁阁老都不提唯稳了。”
  永寧帝休养生息四载,坚持轻徭薄赋,已经卓见成效。
  北疆同样在休养生息,筑城积粮养兵,然而慢慢积攒哪有抢劫来得快。
  李平安劫掠世家千年积累,直接让朝廷多了数年税赋。
  朝廷不缺银子了,自然会心態变化。
  周太后眼含泪,小安子冒天下之大不韙屠戮江南世家,竟然是为了替哀家报仇,当真是亲孙儿、好孙儿。
  “小安子办事,哀家放心。”
  “咱家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娘娘!”
  李平安说话时,没停下感应太后脉象,果然从听到復仇有望,原本虚弱的脉搏变得强劲有力。
  心病还须心药医,只吃补药治標不治本。
  李平安甚是欣慰福威鏢局数十口人死得不冤,既增长了咱家权势,又治好了娘娘心病。
  “死得其所,莫不如此。”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