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逸读阁小说>书库>都市青春>天子宁有种> 第53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第53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第53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奕哥儿和瑀哥儿回来了!”
  村子里,一名孩童从村口穿过整个村子,一边跑着嘴里还一边大声嚷嚷着。
  一瞬间,几乎所有的屋子里都有人跑出来观望。
  “王二狗子,你这小娃儿还不回家吃饭,在这乱喊什么?”
  有人忍不住叫住那孩童臭骂了一句。
  名叫王二狗子的孩童,看上去不过六七岁,使劲吸溜了一下鼻涕,奶声奶气道:“村口来了好些人,都骑着大马,他们给我好几个大钱,让我去东头喊刘大呢。”
  说着,小家伙还显摆了手里攥着的几枚铜板。
  一枚枚都是足色足两的新钱。
  那人闻言一愣,接着突然反应过来,连忙追问道:“你刚才喊的什么?奕哥儿和瑀哥儿?”
  “对哩!不跟你说了,俺要去喊刘大了。”
  那孩童一溜烟的往东头跑去。
  过了好半天,那人才神色复杂的感叹道:“刘大一家的好日子要来喽!”
  就这样。
  村落的平静被突然闯入的二十多名骑马的汉子给打破。
  不多时,奕哥儿和瑀哥儿回来了的消息,已经传遍了不算大的村子。
  ……
  李奕骑马行在村中,两侧的屋舍前站满了围观的人。
  或许已经有人认出了他和马仁瑀两人。
  但却没有人敢主动上前打招呼。
  不仅是因为两人身后跟着二十名如狼似虎的壮汉。
  更是因为双方之间身份地位的差距已是天壤之别。
  李奕仔细打量着周围,记忆里的一切似乎没有太大的变化。
  最大的不同,或许是村子里多了一些陌生孩童的面孔。
  这些孩童要么是他离开后降生的,要么就是离开时还在襁褓中,现在却已满村子乱跑了,他自然不认识。
  “奕哥儿回来了!”
  不远处,一位满脸沧桑的中年汉子小跑着过来,脸上涌现出激动之色。
  这汉子正是李奕的舅舅刘大。
  乍一听这名字像个外号,但实则就是本名本姓,穷苦人家起名没那么多讲究。
  若不是李奕出生时,他娘是郭氏的奶娘,郭家阿郎顺便给他起了名,或许他现在也会被人喊做“李二”。
  “舅舅——”
  李奕翻身下马,同样也很高兴,迅速迎了上去。
  “好啊,奕哥儿有出息了!有出息了啊!”
  “阿姐她要是还活着,能看到她的奕哥儿,有这般大的出息,她该有……唉!”
  刘大紧紧握住李奕的手,忍不住上下打量着他,眼神中隐隐可见泪光。
  对于自己的舅舅,李奕是心怀感激的。
  当年若不是舅舅收留他母子几人,或许也就没有如今的他。
  人要学会知恩图报,所以李奕如今发达了,自然也会让舅舅一家跟着享福。
  说话间,李奕将目光越过舅舅,投向跟在他身后的几人……舅母、表兄表嫂、表外甥外甥女,还有表弟表妹。
  “勋儿,萍儿,快点给你叔舅磕几个响头,还有大娘二郎,也来给你们表兄一起磕头。”
  舅母陈氏连忙拽着李奕的表外甥外甥女,以及表弟表妹给他磕头。
  “给叔舅磕头了!”
  外甥和外甥女倒是实诚,头磕在地上嘭嘭作响。
  “表兄……”
  表弟表妹年纪稍大些,但也老老实实跪下磕了一遍。
  眼见这种场面,李奕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表外甥外甥女也就罢了,两个小家伙都不超过十岁,作为表舅受他俩几个响头,倒也没什么问题。
  可表弟表妹是他同辈的,年纪也都十来岁了,给自己磕头算什么事?不过李奕倒也能猜到自己舅母的小心思。
  当年,李奕的母亲带着郭氏和他兄弟二人返回夏津投奔舅舅。
  舅母其实是颇有微词的,平日里难免显得有些抠搜。
  如今李奕今非昔比,已身居高位坐享富贵。
  他舅母自然是诚惶诚恐,生怕哪些方面做的不够恭敬。
  李奕轻笑一声,道:“都起来吧,自家人有什么好跪的。”
  随后,李奕轻扶舅舅的胳膊往村东头的屋舍走去。
  舅妈等一家人连忙跟上。
  但与此同时。
  跟李奕这边和舅舅一家见面的温馨场面不同。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马仁瑀站在家门口,正被他老爹拿着扫帚一通招呼呢。
  “你这小子,还知道回来,看我不打死你!”
  他老爹一边打还一边骂道,“偷跑去投军这几年,也不回来一趟,妻儿老小都不要了是吧,只顾自己在外快活……”
  面对自己的老爹,马仁瑀只能咬着牙受着打,脸上的表情颇为滑稽。
  他如今好歹也是内殿直都虞侯,算是禁军的中高级武将,除了皇帝之外,没人敢这么对待他。
  只不过动手的是自己亲爹,马仁瑀也没什么话说。
  毕竟君父臣子,皇帝是父,亲爹也是父,都有资格打他这个内殿直都虞候。
  ……
  “舅舅,你这是新盖了房子?”
  李奕望着眼前面目全非的旧房所在,下意识扭头看向自己舅舅。
  “这是咱们夏津的张县尊派来工匠劳役帮忙翻修的……没收一分钱。”
  “修的可快了,好些个人,三五天就成了。”
  听闻此言,李奕心下慨叹,自己才立下大功不久,夏津老家就有人开始来巴结自己亲人了。
  难怪世人都说“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紧接着,舅舅刘大想到什么,连忙从怀里抽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小心翼翼递给了李奕。
  “那天张县尊也一并遣人送来这个,说是奕哥儿你跟官家御驾亲征,立下了天大的功劳。”
  “我也不识得上面写了啥,便去找马场上认字的书吏给我读了一遍呢……”
  李奕接过纸张,展开一看,映入眼帘的是两个大字:邸报。
  这邸报算是古代的“官方报纸”,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以及政治情报、各类大事的新闻文抄。
  李奕继续浏览下去,果真在邸报上找到关于自己的要闻:
  “李奕,夏津人士,幼居漳河以东马场村,高平一役阵斩汉军骁将张元徽,力挫汉军之锐气,乃首功。”
  “又于忻口一役大破辽军步骑,击退辽国政事令耶律敌禄、及南院大王耶律挞烈所率援军,扬我大周国威。”
  “……擢升内殿直都指挥使,兼乾州刺史,职并如故。”
  随便扫了一眼日期,六月中旬的时候抄送的。
  正好是李奕在忻口击退辽军后不久。
  他倒是没想到自己现在的影响力有这么大。
  竟能在邸报中占据这么大篇的重要位置。
  “小人马场村的里长徐顺福,特来拜见李将军。”
  就在这时,一道谄媚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回头一看,李奕并不认识来人。
  随即在舅舅的介绍下,他才知道此人是负责马场村以及周边村落的新任里长。
  昨天那章修改好重发了。
  明天忙完就回合肥,应该正常恢复两更。
  (本章完)
  表外甥外甥女也就罢了,两个小家伙都不超过十岁,作为表舅受他俩几个响头,倒也没什么问题。
  可表弟表妹是他同辈的,年纪也都十来岁了,给自己磕头算什么事?不过李奕倒也能猜到自己舅母的小心思。
  当年,李奕的母亲带着郭氏和他兄弟二人返回夏津投奔舅舅。
  舅母其实是颇有微词的,平日里难免显得有些抠搜。
  如今李奕今非昔比,已身居高位坐享富贵。
  他舅母自然是诚惶诚恐,生怕哪些方面做的不够恭敬。
  李奕轻笑一声,道:“都起来吧,自家人有什么好跪的。”
  随后,李奕轻扶舅舅的胳膊往村东头的屋舍走去。
  舅妈等一家人连忙跟上。
  但与此同时。
  跟李奕这边和舅舅一家见面的温馨场面不同。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马仁瑀站在家门口,正被他老爹拿着扫帚一通招呼呢。
  “你这小子,还知道回来,看我不打死你!”
  他老爹一边打还一边骂道,“偷跑去投军这几年,也不回来一趟,妻儿老小都不要了是吧,只顾自己在外快活……”
  面对自己的老爹,马仁瑀只能咬着牙受着打,脸上的表情颇为滑稽。
  他如今好歹也是内殿直都虞侯,算是禁军的中高级武将,除了皇帝之外,没人敢这么对待他。
  只不过动手的是自己亲爹,马仁瑀也没什么话说。
  毕竟君父臣子,皇帝是父,亲爹也是父,都有资格打他这个内殿直都虞候。
  ……
  “舅舅,你这是新盖了房子?”
  李奕望着眼前面目全非的旧房所在,下意识扭头看向自己舅舅。
  “这是咱们夏津的张县尊派来工匠劳役帮忙翻修的……没收一分钱。”
  “修的可快了,好些个人,三五天就成了。”
  听闻此言,李奕心下慨叹,自己才立下大功不久,夏津老家就有人开始来巴结自己亲人了。
  难怪世人都说“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紧接着,舅舅刘大想到什么,连忙从怀里抽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小心翼翼递给了李奕。
  “那天张县尊也一并遣人送来这个,说是奕哥儿你跟官家御驾亲征,立下了天大的功劳。”
  “我也不识得上面写了啥,便去找马场上认字的书吏给我读了一遍呢……”
  李奕接过纸张,展开一看,映入眼帘的是两个大字:邸报。
  这邸报算是古代的“官方报纸”,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以及政治情报、各类大事的新闻文抄。
  李奕继续浏览下去,果真在邸报上找到关于自己的要闻:
  “李奕,夏津人士,幼居漳河以东马场村,高平一役阵斩汉军骁将张元徽,力挫汉军之锐气,乃首功。”
  “又于忻口一役大破辽军步骑,击退辽国政事令耶律敌禄、及南院大王耶律挞烈所率援军,扬我大周国威。”
  “……擢升内殿直都指挥使,兼乾州刺史,职并如故。”
  随便扫了一眼日期,六月中旬的时候抄送的。
  正好是李奕在忻口击退辽军后不久。
  他倒是没想到自己现在的影响力有这么大。
  竟能在邸报中占据这么大篇的重要位置。
  “小人马场村的里长徐顺福,特来拜见李将军。”
  就在这时,一道谄媚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回头一看,李奕并不认识来人。
  随即在舅舅的介绍下,他才知道此人是负责马场村以及周边村落的新任里长。
  昨天那章修改好重发了。
  明天忙完就回合肥,应该正常恢复两更。
  (本章完)
  表外甥外甥女也就罢了,两个小家伙都不超过十岁,作为表舅受他俩几个响头,倒也没什么问题。
  可表弟表妹是他同辈的,年纪也都十来岁了,给自己磕头算什么事?不过李奕倒也能猜到自己舅母的小心思。
  当年,李奕的母亲带着郭氏和他兄弟二人返回夏津投奔舅舅。
  舅母其实是颇有微词的,平日里难免显得有些抠搜。
  如今李奕今非昔比,已身居高位坐享富贵。
  他舅母自然是诚惶诚恐,生怕哪些方面做的不够恭敬。
  李奕轻笑一声,道:“都起来吧,自家人有什么好跪的。”
  随后,李奕轻扶舅舅的胳膊往村东头的屋舍走去。
  舅妈等一家人连忙跟上。
  但与此同时。
  跟李奕这边和舅舅一家见面的温馨场面不同。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马仁瑀站在家门口,正被他老爹拿着扫帚一通招呼呢。
  “你这小子,还知道回来,看我不打死你!”
  他老爹一边打还一边骂道,“偷跑去投军这几年,也不回来一趟,妻儿老小都不要了是吧,只顾自己在外快活……”
  面对自己的老爹,马仁瑀只能咬着牙受着打,脸上的表情颇为滑稽。
  他如今好歹也是内殿直都虞侯,算是禁军的中高级武将,除了皇帝之外,没人敢这么对待他。
  只不过动手的是自己亲爹,马仁瑀也没什么话说。
  毕竟君父臣子,皇帝是父,亲爹也是父,都有资格打他这个内殿直都虞候。
  ……
  “舅舅,你这是新盖了房子?”
  李奕望着眼前面目全非的旧房所在,下意识扭头看向自己舅舅。
  “这是咱们夏津的张县尊派来工匠劳役帮忙翻修的……没收一分钱。”
  “修的可快了,好些个人,三五天就成了。”
  听闻此言,李奕心下慨叹,自己才立下大功不久,夏津老家就有人开始来巴结自己亲人了。
  难怪世人都说“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紧接着,舅舅刘大想到什么,连忙从怀里抽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小心翼翼递给了李奕。
  “那天张县尊也一并遣人送来这个,说是奕哥儿你跟官家御驾亲征,立下了天大的功劳。”
  “我也不识得上面写了啥,便去找马场上认字的书吏给我读了一遍呢……”
  李奕接过纸张,展开一看,映入眼帘的是两个大字:邸报。
  这邸报算是古代的“官方报纸”,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以及政治情报、各类大事的新闻文抄。
  李奕继续浏览下去,果真在邸报上找到关于自己的要闻:
  “李奕,夏津人士,幼居漳河以东马场村,高平一役阵斩汉军骁将张元徽,力挫汉军之锐气,乃首功。”
  “又于忻口一役大破辽军步骑,击退辽国政事令耶律敌禄、及南院大王耶律挞烈所率援军,扬我大周国威。”
  “……擢升内殿直都指挥使,兼乾州刺史,职并如故。”
  随便扫了一眼日期,六月中旬的时候抄送的。
  正好是李奕在忻口击退辽军后不久。
  他倒是没想到自己现在的影响力有这么大。
  竟能在邸报中占据这么大篇的重要位置。
  “小人马场村的里长徐顺福,特来拜见李将军。”
  就在这时,一道谄媚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回头一看,李奕并不认识来人。
  随即在舅舅的介绍下,他才知道此人是负责马场村以及周边村落的新任里长。
  昨天那章修改好重发了。
  明天忙完就回合肥,应该正常恢复两更。
  (本章完)
  表外甥外甥女也就罢了,两个小家伙都不超过十岁,作为表舅受他俩几个响头,倒也没什么问题。
  可表弟表妹是他同辈的,年纪也都十来岁了,给自己磕头算什么事?不过李奕倒也能猜到自己舅母的小心思。
  当年,李奕的母亲带着郭氏和他兄弟二人返回夏津投奔舅舅。
  舅母其实是颇有微词的,平日里难免显得有些抠搜。
  如今李奕今非昔比,已身居高位坐享富贵。
  他舅母自然是诚惶诚恐,生怕哪些方面做的不够恭敬。
  李奕轻笑一声,道:“都起来吧,自家人有什么好跪的。”
  随后,李奕轻扶舅舅的胳膊往村东头的屋舍走去。
  舅妈等一家人连忙跟上。
  但与此同时。
  跟李奕这边和舅舅一家见面的温馨场面不同。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马仁瑀站在家门口,正被他老爹拿着扫帚一通招呼呢。
  “你这小子,还知道回来,看我不打死你!”
  他老爹一边打还一边骂道,“偷跑去投军这几年,也不回来一趟,妻儿老小都不要了是吧,只顾自己在外快活……”
  面对自己的老爹,马仁瑀只能咬着牙受着打,脸上的表情颇为滑稽。
  他如今好歹也是内殿直都虞侯,算是禁军的中高级武将,除了皇帝之外,没人敢这么对待他。
  只不过动手的是自己亲爹,马仁瑀也没什么话说。
  毕竟君父臣子,皇帝是父,亲爹也是父,都有资格打他这个内殿直都虞候。
  ……
  “舅舅,你这是新盖了房子?”
  李奕望着眼前面目全非的旧房所在,下意识扭头看向自己舅舅。
  “这是咱们夏津的张县尊派来工匠劳役帮忙翻修的……没收一分钱。”
  “修的可快了,好些个人,三五天就成了。”
  听闻此言,李奕心下慨叹,自己才立下大功不久,夏津老家就有人开始来巴结自己亲人了。
  难怪世人都说“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紧接着,舅舅刘大想到什么,连忙从怀里抽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小心翼翼递给了李奕。
  “那天张县尊也一并遣人送来这个,说是奕哥儿你跟官家御驾亲征,立下了天大的功劳。”
  “我也不识得上面写了啥,便去找马场上认字的书吏给我读了一遍呢……”
  李奕接过纸张,展开一看,映入眼帘的是两个大字:邸报。
  这邸报算是古代的“官方报纸”,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以及政治情报、各类大事的新闻文抄。
  李奕继续浏览下去,果真在邸报上找到关于自己的要闻:
  “李奕,夏津人士,幼居漳河以东马场村,高平一役阵斩汉军骁将张元徽,力挫汉军之锐气,乃首功。”
  “又于忻口一役大破辽军步骑,击退辽国政事令耶律敌禄、及南院大王耶律挞烈所率援军,扬我大周国威。”
  “……擢升内殿直都指挥使,兼乾州刺史,职并如故。”
  随便扫了一眼日期,六月中旬的时候抄送的。
  正好是李奕在忻口击退辽军后不久。
  他倒是没想到自己现在的影响力有这么大。
  竟能在邸报中占据这么大篇的重要位置。
  “小人马场村的里长徐顺福,特来拜见李将军。”
  就在这时,一道谄媚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回头一看,李奕并不认识来人。
  随即在舅舅的介绍下,他才知道此人是负责马场村以及周边村落的新任里长。
  昨天那章修改好重发了。
  明天忙完就回合肥,应该正常恢复两更。
  (本章完)
  表外甥外甥女也就罢了,两个小家伙都不超过十岁,作为表舅受他俩几个响头,倒也没什么问题。
  可表弟表妹是他同辈的,年纪也都十来岁了,给自己磕头算什么事?不过李奕倒也能猜到自己舅母的小心思。
  当年,李奕的母亲带着郭氏和他兄弟二人返回夏津投奔舅舅。
  舅母其实是颇有微词的,平日里难免显得有些抠搜。
  如今李奕今非昔比,已身居高位坐享富贵。
  他舅母自然是诚惶诚恐,生怕哪些方面做的不够恭敬。
  李奕轻笑一声,道:“都起来吧,自家人有什么好跪的。”
  随后,李奕轻扶舅舅的胳膊往村东头的屋舍走去。
  舅妈等一家人连忙跟上。
  但与此同时。
  跟李奕这边和舅舅一家见面的温馨场面不同。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马仁瑀站在家门口,正被他老爹拿着扫帚一通招呼呢。
  “你这小子,还知道回来,看我不打死你!”
  他老爹一边打还一边骂道,“偷跑去投军这几年,也不回来一趟,妻儿老小都不要了是吧,只顾自己在外快活……”
  面对自己的老爹,马仁瑀只能咬着牙受着打,脸上的表情颇为滑稽。
  他如今好歹也是内殿直都虞侯,算是禁军的中高级武将,除了皇帝之外,没人敢这么对待他。
  只不过动手的是自己亲爹,马仁瑀也没什么话说。
  毕竟君父臣子,皇帝是父,亲爹也是父,都有资格打他这个内殿直都虞候。
  ……
  “舅舅,你这是新盖了房子?”
  李奕望着眼前面目全非的旧房所在,下意识扭头看向自己舅舅。
  “这是咱们夏津的张县尊派来工匠劳役帮忙翻修的……没收一分钱。”
  “修的可快了,好些个人,三五天就成了。”
  听闻此言,李奕心下慨叹,自己才立下大功不久,夏津老家就有人开始来巴结自己亲人了。
  难怪世人都说“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紧接着,舅舅刘大想到什么,连忙从怀里抽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小心翼翼递给了李奕。
  “那天张县尊也一并遣人送来这个,说是奕哥儿你跟官家御驾亲征,立下了天大的功劳。”
  “我也不识得上面写了啥,便去找马场上认字的书吏给我读了一遍呢……”
  李奕接过纸张,展开一看,映入眼帘的是两个大字:邸报。
  这邸报算是古代的“官方报纸”,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以及政治情报、各类大事的新闻文抄。
  李奕继续浏览下去,果真在邸报上找到关于自己的要闻:
  “李奕,夏津人士,幼居漳河以东马场村,高平一役阵斩汉军骁将张元徽,力挫汉军之锐气,乃首功。”
  “又于忻口一役大破辽军步骑,击退辽国政事令耶律敌禄、及南院大王耶律挞烈所率援军,扬我大周国威。”
  “……擢升内殿直都指挥使,兼乾州刺史,职并如故。”
  随便扫了一眼日期,六月中旬的时候抄送的。
  正好是李奕在忻口击退辽军后不久。
  他倒是没想到自己现在的影响力有这么大。
  竟能在邸报中占据这么大篇的重要位置。
  “小人马场村的里长徐顺福,特来拜见李将军。”
  就在这时,一道谄媚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回头一看,李奕并不认识来人。
  随即在舅舅的介绍下,他才知道此人是负责马场村以及周边村落的新任里长。
  昨天那章修改好重发了。
  明天忙完就回合肥,应该正常恢复两更。
  (本章完)
  表外甥外甥女也就罢了,两个小家伙都不超过十岁,作为表舅受他俩几个响头,倒也没什么问题。
  可表弟表妹是他同辈的,年纪也都十来岁了,给自己磕头算什么事?不过李奕倒也能猜到自己舅母的小心思。
  当年,李奕的母亲带着郭氏和他兄弟二人返回夏津投奔舅舅。
  舅母其实是颇有微词的,平日里难免显得有些抠搜。
  如今李奕今非昔比,已身居高位坐享富贵。
  他舅母自然是诚惶诚恐,生怕哪些方面做的不够恭敬。
  李奕轻笑一声,道:“都起来吧,自家人有什么好跪的。”
  随后,李奕轻扶舅舅的胳膊往村东头的屋舍走去。
  舅妈等一家人连忙跟上。
  但与此同时。
  跟李奕这边和舅舅一家见面的温馨场面不同。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马仁瑀站在家门口,正被他老爹拿着扫帚一通招呼呢。
  “你这小子,还知道回来,看我不打死你!”
  他老爹一边打还一边骂道,“偷跑去投军这几年,也不回来一趟,妻儿老小都不要了是吧,只顾自己在外快活……”
  面对自己的老爹,马仁瑀只能咬着牙受着打,脸上的表情颇为滑稽。
  他如今好歹也是内殿直都虞侯,算是禁军的中高级武将,除了皇帝之外,没人敢这么对待他。
  只不过动手的是自己亲爹,马仁瑀也没什么话说。
  毕竟君父臣子,皇帝是父,亲爹也是父,都有资格打他这个内殿直都虞候。
  ……
  “舅舅,你这是新盖了房子?”
  李奕望着眼前面目全非的旧房所在,下意识扭头看向自己舅舅。
  “这是咱们夏津的张县尊派来工匠劳役帮忙翻修的……没收一分钱。”
  “修的可快了,好些个人,三五天就成了。”
  听闻此言,李奕心下慨叹,自己才立下大功不久,夏津老家就有人开始来巴结自己亲人了。
  难怪世人都说“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紧接着,舅舅刘大想到什么,连忙从怀里抽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小心翼翼递给了李奕。
  “那天张县尊也一并遣人送来这个,说是奕哥儿你跟官家御驾亲征,立下了天大的功劳。”
  “我也不识得上面写了啥,便去找马场上认字的书吏给我读了一遍呢……”
  李奕接过纸张,展开一看,映入眼帘的是两个大字:邸报。
  这邸报算是古代的“官方报纸”,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以及政治情报、各类大事的新闻文抄。
  李奕继续浏览下去,果真在邸报上找到关于自己的要闻:
  “李奕,夏津人士,幼居漳河以东马场村,高平一役阵斩汉军骁将张元徽,力挫汉军之锐气,乃首功。”
  “又于忻口一役大破辽军步骑,击退辽国政事令耶律敌禄、及南院大王耶律挞烈所率援军,扬我大周国威。”
  “……擢升内殿直都指挥使,兼乾州刺史,职并如故。”
  随便扫了一眼日期,六月中旬的时候抄送的。
  正好是李奕在忻口击退辽军后不久。
  他倒是没想到自己现在的影响力有这么大。
  竟能在邸报中占据这么大篇的重要位置。
  “小人马场村的里长徐顺福,特来拜见李将军。”
  就在这时,一道谄媚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回头一看,李奕并不认识来人。
  随即在舅舅的介绍下,他才知道此人是负责马场村以及周边村落的新任里长。
  昨天那章修改好重发了。
  明天忙完就回合肥,应该正常恢复两更。
  (本章完)
  表外甥外甥女也就罢了,两个小家伙都不超过十岁,作为表舅受他俩几个响头,倒也没什么问题。
  可表弟表妹是他同辈的,年纪也都十来岁了,给自己磕头算什么事?不过李奕倒也能猜到自己舅母的小心思。
  当年,李奕的母亲带着郭氏和他兄弟二人返回夏津投奔舅舅。
  舅母其实是颇有微词的,平日里难免显得有些抠搜。
  如今李奕今非昔比,已身居高位坐享富贵。
  他舅母自然是诚惶诚恐,生怕哪些方面做的不够恭敬。
  李奕轻笑一声,道:“都起来吧,自家人有什么好跪的。”
  随后,李奕轻扶舅舅的胳膊往村东头的屋舍走去。
  舅妈等一家人连忙跟上。
  但与此同时。
  跟李奕这边和舅舅一家见面的温馨场面不同。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马仁瑀站在家门口,正被他老爹拿着扫帚一通招呼呢。
  “你这小子,还知道回来,看我不打死你!”
  他老爹一边打还一边骂道,“偷跑去投军这几年,也不回来一趟,妻儿老小都不要了是吧,只顾自己在外快活……”
  面对自己的老爹,马仁瑀只能咬着牙受着打,脸上的表情颇为滑稽。
  他如今好歹也是内殿直都虞侯,算是禁军的中高级武将,除了皇帝之外,没人敢这么对待他。
  只不过动手的是自己亲爹,马仁瑀也没什么话说。
  毕竟君父臣子,皇帝是父,亲爹也是父,都有资格打他这个内殿直都虞候。
  ……
  “舅舅,你这是新盖了房子?”
  李奕望着眼前面目全非的旧房所在,下意识扭头看向自己舅舅。
  “这是咱们夏津的张县尊派来工匠劳役帮忙翻修的……没收一分钱。”
  “修的可快了,好些个人,三五天就成了。”
  听闻此言,李奕心下慨叹,自己才立下大功不久,夏津老家就有人开始来巴结自己亲人了。
  难怪世人都说“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紧接着,舅舅刘大想到什么,连忙从怀里抽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小心翼翼递给了李奕。
  “那天张县尊也一并遣人送来这个,说是奕哥儿你跟官家御驾亲征,立下了天大的功劳。”
  “我也不识得上面写了啥,便去找马场上认字的书吏给我读了一遍呢……”
  李奕接过纸张,展开一看,映入眼帘的是两个大字:邸报。
  这邸报算是古代的“官方报纸”,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以及政治情报、各类大事的新闻文抄。
  李奕继续浏览下去,果真在邸报上找到关于自己的要闻:
  “李奕,夏津人士,幼居漳河以东马场村,高平一役阵斩汉军骁将张元徽,力挫汉军之锐气,乃首功。”
  “又于忻口一役大破辽军步骑,击退辽国政事令耶律敌禄、及南院大王耶律挞烈所率援军,扬我大周国威。”
  “……擢升内殿直都指挥使,兼乾州刺史,职并如故。”
  随便扫了一眼日期,六月中旬的时候抄送的。
  正好是李奕在忻口击退辽军后不久。
  他倒是没想到自己现在的影响力有这么大。
  竟能在邸报中占据这么大篇的重要位置。
  “小人马场村的里长徐顺福,特来拜见李将军。”
  就在这时,一道谄媚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回头一看,李奕并不认识来人。
  随即在舅舅的介绍下,他才知道此人是负责马场村以及周边村落的新任里长。
  昨天那章修改好重发了。
  明天忙完就回合肥,应该正常恢复两更。
  (本章完)
  表外甥外甥女也就罢了,两个小家伙都不超过十岁,作为表舅受他俩几个响头,倒也没什么问题。
  可表弟表妹是他同辈的,年纪也都十来岁了,给自己磕头算什么事?不过李奕倒也能猜到自己舅母的小心思。
  当年,李奕的母亲带着郭氏和他兄弟二人返回夏津投奔舅舅。
  舅母其实是颇有微词的,平日里难免显得有些抠搜。
  如今李奕今非昔比,已身居高位坐享富贵。
  他舅母自然是诚惶诚恐,生怕哪些方面做的不够恭敬。
  李奕轻笑一声,道:“都起来吧,自家人有什么好跪的。”
  随后,李奕轻扶舅舅的胳膊往村东头的屋舍走去。
  舅妈等一家人连忙跟上。
  但与此同时。
  跟李奕这边和舅舅一家见面的温馨场面不同。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马仁瑀站在家门口,正被他老爹拿着扫帚一通招呼呢。
  “你这小子,还知道回来,看我不打死你!”
  他老爹一边打还一边骂道,“偷跑去投军这几年,也不回来一趟,妻儿老小都不要了是吧,只顾自己在外快活……”
  面对自己的老爹,马仁瑀只能咬着牙受着打,脸上的表情颇为滑稽。
  他如今好歹也是内殿直都虞侯,算是禁军的中高级武将,除了皇帝之外,没人敢这么对待他。
  只不过动手的是自己亲爹,马仁瑀也没什么话说。
  毕竟君父臣子,皇帝是父,亲爹也是父,都有资格打他这个内殿直都虞候。
  ……
  “舅舅,你这是新盖了房子?”
  李奕望着眼前面目全非的旧房所在,下意识扭头看向自己舅舅。
  “这是咱们夏津的张县尊派来工匠劳役帮忙翻修的……没收一分钱。”
  “修的可快了,好些个人,三五天就成了。”
  听闻此言,李奕心下慨叹,自己才立下大功不久,夏津老家就有人开始来巴结自己亲人了。
  难怪世人都说“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紧接着,舅舅刘大想到什么,连忙从怀里抽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小心翼翼递给了李奕。
  “那天张县尊也一并遣人送来这个,说是奕哥儿你跟官家御驾亲征,立下了天大的功劳。”
  “我也不识得上面写了啥,便去找马场上认字的书吏给我读了一遍呢……”
  李奕接过纸张,展开一看,映入眼帘的是两个大字:邸报。
  这邸报算是古代的“官方报纸”,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以及政治情报、各类大事的新闻文抄。
  李奕继续浏览下去,果真在邸报上找到关于自己的要闻:
  “李奕,夏津人士,幼居漳河以东马场村,高平一役阵斩汉军骁将张元徽,力挫汉军之锐气,乃首功。”
  “又于忻口一役大破辽军步骑,击退辽国政事令耶律敌禄、及南院大王耶律挞烈所率援军,扬我大周国威。”
  “……擢升内殿直都指挥使,兼乾州刺史,职并如故。”
  随便扫了一眼日期,六月中旬的时候抄送的。
  正好是李奕在忻口击退辽军后不久。
  他倒是没想到自己现在的影响力有这么大。
  竟能在邸报中占据这么大篇的重要位置。
  “小人马场村的里长徐顺福,特来拜见李将军。”
  就在这时,一道谄媚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回头一看,李奕并不认识来人。
  随即在舅舅的介绍下,他才知道此人是负责马场村以及周边村落的新任里长。
  昨天那章修改好重发了。
  明天忙完就回合肥,应该正常恢复两更。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