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别来无恙
两人听到这里,大概知道了明天重华找林奚请脉的目的。两人轻身一跃,已回到大街之上……平旌叹道,当初还真是冤枉了重华郡主,毕竟按照原计划,如果和谈顺利,重华就会留在大梁当王妃,这样她这辈子也不可能回到北燕帮助现在的皇室去对付其他部族了。而惠王意外遇刺,重华成了凶手,这虽然出乎拓跋宇的预料,但效果却更好——重华如果回国后被处决,那么皇室就彻底断了这条有力的臂膀,重华与惠王兄妹情深,但她跟拓跋宇说话时从来都是冷冰冰的。拓跋宇也是北燕贵族子弟,级别上并不比重华低到哪里去,重华为何对他如此态度呢?重华是武人出身,再加上女人的直觉,她或许早已看出拓跋家族的野心,只是没有证据,但出于从小习武的率直性格,重华宁愿与其冷眼相对也不愿故作表面和气。因此,琅琊阁的纸条上写的那句“北燕使团并非齐心”,有可能是在暗示拓跋宇才是那个离心离德之人。而刺死惠王的那一剑纯属意外。至于重华在大殿上两次提出要处置我,那只是一个女孩子突然看到哥哥遇刺之后的一种冲动情绪罢了。
林奚也点头说道,明天我会答应重华长公主所请,虽说有违于医者本心,但也算是不违正直仁心之举。
两人正准备回济风堂去,突然一个商人打扮的男人鬼鬼祟祟的往城中方向走去,平旌觉得这身打扮有些眼熟,林奚说道,这是不是运硝石的那些人的装扮,于是两人一路尾随,那人进了城中的一处宅院,两人又是纵身一跃,原来这竟是拓跋宇的府邸……那人跪着向拓跋宇说道,公子,咱们运送的硝石在甘州让大梁军队给扣下了,拓跋宇气急败坏的说,怎么会这样,是不是你们在路上走漏了消息,那人回道,我们一路上都很小心,基本上都是夜间赶路,一路上并未遭到盘查,只是一到甘州境地,各路关卡特别严格,实在是没法将硝石运出来……听到这里,平旌和林奚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因拓跋宇也是琅琊榜上的高手,两人不便久留,就赶紧离开了。
回到济风堂,平旌说道,看来拓跋宇真得准备向北燕皇帝下手,我估计下手的时机就是他和重华长公主的大婚之期,还好硝石没有运到,重华长公主又有所察觉……明天咱们正好顺水推舟,成全了重华长公主所请,再暗中提醒她,要小心拓跋宇……林奚打趣他说,没想到,你竟怎么关心重华长公主,平旌急忙解释,说,一是当初冤枉了她,心存歉疚,二是,现在的北燕皇帝,秉承他的惠王兄遗志,整治朝政,安抚民心,重视民生,以和为贵,这对两国百姓有利,而拓跋氏一向尚武好战,我怕拓跋宇一旦登上大位,又会挑起事端,我大梁北境不得安宁。
第二天早上,果然有长公主府的管事来请林奚前去请脉,林奚和平旌一道来了长公主府,重华亲自在门口迎接,看见平旌只说了一句,萧公子,别来无恙,平旌也只是拱手还礼,重华又热情的对林奚说道,林大夫,我本无意刁难贵堂同仁,只因事出有因,还望多多海涵,林奚也慢慢答道,长公主客气了。重华拱手施礼,说道,我有个不情之请,还忘林大夫成全,其实我根本没病,想必这北燕朝中局势两位也略知一二,我希望林大夫能帮我写一个病重不宜出门的诊断书,并配以药方,林大夫乃济风堂少堂主,这诊断书必然能瞒过拓跋宇的眼睛……我知道这有违医家准则,就当是萧夫人为令夫君当年冤枉我的事,做出一点点补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