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44

  原本他以为腊她早在战乱中死去,没想到还活着并生了一个儿子,还与太元真人结为金兰姐妹,许以平妻之位!对于他这种说法,若是有心人一查便知,不过此时涉及太元,众人也就当这样了,反正又不敢自己的事,管他呢?对于腊梅来说,理由无所谓,只要承认就好,对于女子来说,孤儿寡母的因为这事生气又能怎么样呢,反而惹得丈夫生气,不如装的贤惠点儿,原本太元也说过让她喝小小虎到观中居住,凭太元的威望,小小虎长大后定也能某个一官半职,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腊梅实在不想再的太元帮助,终是不肯!反正不管是张虎原来的妻子还是众命妇知道她是太元的姐姐都不敢瞧不起她是村妇,就算有时生气了拿小妾发发威就是了,所以说腊梅这小日子过得还是挺滋润的。
  迎仙宫在太元来入住之前,虽有几个仆人收拾打扫,可加上太元明心守易明月总共不过四人,却是冷清许多,加上其香火鼎盛,明心有时还真忙不过来。
  这日,太元在宫中与皇后聊天。
  说来唐皇总共有五个儿子四个女儿,皇后出一男两女,贵妃出两个儿子与一个女儿,其他子女母亲身份低下,不足为虑!最近几年,皇后越来越不得宠,反而贵妃深得龙心,也就是最近几天,太元的到来时的皇后的日子才好过点儿,唐皇才多去了皇后的寝宫,毕竟皇后与太元相识,也是太元曾说过她有母仪天下的命格的。
  “真人,我想请你一件事,不知您能答应否?”皇后小心翼翼地对太元说道,生怕惹太元不高兴,毕竟她的后位与儿子的将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与太元息息相关。
  “娘娘请说,只要贫道所及,贫道一定会帮的!”太元见皇后除了自己来的那天心情大好之外,这几天却总是愁眉不展的。她想想,皇宫之中也不过就是争宠之事,只要不是请她杀人,太元还是蛮同情的,能帮就半点儿反正对自己也无碍。
  皇后看了看四周,似是怕人偷听,甚为谨慎。
  “娘娘放心说吧,宫殿百米之内没有一人!”
  皇后一听,也就放开了说道:“真人你也知道宫中生活的艰难,当年陛下还没当皇上时,我就嫁过来了,但是陛下早有长子,不过幸好我一年之后生了嫡长子,我也就放心了。那长子是贵妃所生,贵妃最近几年十分得宠几乎快压过我这皇后了,她日日就想杀害我们母子好夺取皇后之位,再让他儿子当太子,真人也知道皇上一直对立太子之事犹豫不决,我想他肯定是想立贵妃的儿子为太子!”皇后一直说着,似要流出眼泪来。
  “无量天尊!”太元道一声尊号,言道:“娘娘尽管放心,陛下是不会另立皇后的,至于太子,这贫道就不清楚了。”唐皇现在虽然有些厌倦了皇后,而且皇后一直每天端着脸没有其他嫔妃娇俏可人,失宠也是必然的。但她毕竟是太元选的,而且灵芸当了皇后之后,他确实是扶摇直上,他定不会因为宠一个妃子就废了皇后。
  “真人,我倒是无所谓,关键是我儿啊!我每天都要防着贵妃下毒毒害我儿,还请真人收我儿为徒!”皇后顿时就要跪下,泪水从眼角喷涌而出。
  太元连忙上前拦住,心想不管皇后此时是打算界自己之势让她儿子能够安全长大,或是由此将来更有利于夺皇位,她都是一个好母亲。要说太元什么时候心最软,那就是面对一位慈母之时,就算皇后是装的,也不例外。
  “娘娘还是快起来吧,贫道不打算收徒,”皇后眼泪流的更凶了,“真人……”!
  “你听贫道说完,贫道虽不收徒,但他可以拜在明心门下,都是一样的。”
  实际上对于收徒来说,太元并不难做,现在迎仙宫人少,有为将来可能是唐国皇帝的人拜在明心门下,那将来她走了之后,也就无后顾之忧了。
  “谢谢真人,不过陛下他……”,皇后犹豫道。
  “陛下已经来了!”太元自语道。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支持!拜谢!
  第 76 章
  真身法相,清静妙法
  太元刚说完只听得一声阴柔尖细的嗓音喊道:“皇上驾到!”
  皇后连忙擦干眼泪,站起身来,来到殿门口等候。
  “皇上!”
  “嗯,原来真人也在这儿呢!”唐皇应了一声,便对着站在一旁静静看着的太元柔声说道。
  “娘娘这几天心情烦闷,贫道特来与她说法!”太元稽首道。
  “哦?皇后怎么了?生病了?”唐皇疑惑道。
  “谢陛下关心,臣妾无大碍,只是这几天为了皇儿的事操心罢了!”皇后躬身强颜笑道。皇后说到此,不住地想太远挤眉弄眼。
  “皇儿怎么了?”
  “陛下,臣妾想请真人收皇儿入门。”
  唐皇望了皇后一眼,道:“真人博文强知,乃当世高道大德,若是能收皇儿为徒当然是好,不过……”。
  “陛下,贫道是不会收徒的,当世明心可以,明心一得我真传,当时无碍!”
  不说明心只是太元童子,但说他至今也没做出什么大功之事,唐皇打心眼里还是有些看不起明心的,岂能让他收皇儿为徒,在说自己与太元同辈,若是明心收了皇儿为徒,那自己不就矮了一辈了吗!这他可不当!可又听太元说明心已得真传,最近倒也听说了,这迎仙宫之事都是他一人在管理,或许有点儿本事!可这还是不能让唐皇放心。
  “明心真人,朕自是信任的,不过若是明心收徒,那朕岂不是矮上一辈,不妥不妥。”唐皇摆手道。
  皇后听此仿佛一下子陷入了黑暗,身体顿时无力,只得双手死命地支撑扶手才不是自己瘫软在地。
  太元看唐皇犹豫的样子,决定在加一把火,她就不信唐皇不动心。实际上按道理来说,收皇子为徒本来就是唐皇求之不得的事情,可皇帝嘛有时就要面子,总不能一开始就满口答应。
  “陛下,贫道预感不久之后,贫道会白日飞升,皆是贫道将把一切凡俗事物交给明心,天下玄门尽归明心所管!”
  看你还答不答应!太元说飞升实际上却是过了,她也只不过是去修真界,但这些对什么都不懂的凡人来说不是飞升又是什么!太元淡淡地背手而立,突地,脚底祥云滚滚,将太元托起,太元盘坐其上,脑后功德金轮,信仰白轮高高挂起,口中念念有词,不断说着玄门大道,真言法咒,太元犹如神女般,圣洁高贵,说不出的仙风道骨。
  唐皇震惊了,他真的震惊了,他还从没见过真有人能飞升成仙,现在有这一尊仙人再其盘面,他不淡定了,他撸撸袖口,就要施大礼,太元适时收了法相,衣袖一挥,托起唐皇与早已跪在地上的皇后。
  “陛下不必行此大礼,今日之事不可对外人所说!”
  “是是是”,唐皇连声答道。
  “皇后,此时已办成,你今后要多多照应我玄门!”太元传音道。
  太元不在看他们,几个踏步,消失在帝后眼中!
  太元心道,果然还是实力决定一切,现了法相,唐皇二话不说连声答应就连反抗的念头都不敢升起,而好好的和他说理,自己明明心里也想答应却推三阻四的,人有时候还真是复杂。
  不过令太元没有想到的是,她这一现法身,唐皇方如梦方醒,以前他虽也觉得太元神通广大,但也没有超出凡人所限,今次见了太元神通,让他对玄门敬仰万分,由此导致的就是,今后没代唐国皇帝都拜明心的徒子徒孙为徒,太元所传的玄门终风靡整个唐国。不提。
  几天之后,皇帝皇后亲自把皇子送到迎仙宫,小灵山迎仙宫再一次在唐国出名了,渐渐的百官闻风而动,把自己的嫡子庶子什么的也都送到了迎仙宫,当然有的是真是来当道士的,这些一般都是庶子,但大多数都是和皇子一样来学习武学儒典的。太元见这风波似有加大的趋势,连忙叫明心对外宣称迎仙宫不在收徒,这事情才结束了。现在小灵山迎仙宫可以说是个名门子弟的集中营,那些晚了一步的都懊悔非常,迎仙宫成为京城子弟的向往之地,与之而来的是,参观游览小灵山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不过令太元意外的是,上官文博的三公子也被送到了迎仙宫,这小子不过十岁,整天在迎仙宫中称王称霸,整个就是无法无天,不过这皇子倒还好,有礼有据的,不过一个五岁的小孩整天这样就像个小大人似的。
  “你们这些贱民快放我进去,我要见真人,你们知道我是谁吗,竟敢这样对我,太元真人可是我姐姐,你们快放开我,要不然我就……”,上官三公子上官俊驰被门口的童子拦住,不让他进来。这些童子是明心从穷人之中找来的所以对太元他们十分忠心,自是不会把上官小公子的话放在眼里。
  不过众人听到太元真人是他姐姐这句,不由地有些嗤笑,只当他是胡言乱语。实际上,太元是上官文博的女儿这件事在百官中早已传开,一般像这样机密的事,百官最多也只和家族嫡长子说,从不对其他人透露一分。现在这上官俊驰却在这大声吼叫,唯恐众人不知似的,虽然大家都不相信一个十岁小孩的话,但是这听在太元耳中就不是那么滋味了!
  从这点儿就可以看出,上官家家教不严,竟把这种事跟一个小孩说。不过话又说回来,把这件事说的世人皆知,对太元一点影响都没有,但是她却怕由于这样,上官家壮大,宰相之位已无法满足其胃口,将来恐怕伸出谋逆之心,这确实她不想看见的,到时必定刀兵相见受苦的还是百姓。所以太元显露法身,收皇子入门,未尝没有平衡上官家与皇家之意。
  厢房之中,太元真坐于蒲团之上,与明心守易明月说法,正言道:“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但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突然被人打断,又听得此人胡言乱语,太元气上心来,道:“谁在大声喧哗!”
  明心叩首道:“是宰相府的三公子!”对于太元身世,明心当然知道,所以他对上官俊驰的管教松了一点儿,未尝不是看在太元的面上,而其他的家族子弟早被明心管得服服帖帖,不敢有有半分不敬。
  太元看了明心一眼,起身走到门口,拂尘一挥,大门吱呀打开,两边的小童上前一礼,道声真人就站立两旁。
  “姐姐,这些贱民欺负我!”上官俊驰上前就要恶人先告状。
  第 77 章
  张虎失态,故人变心
  “哼,不叫祖师,却喊姐姐,贫道何时有过弟弟,如此无礼,上官家教的好儿子!来人把上官俊驰关进厢房,抄写弟子规千遍,孝经百遍,没抄完不准他出来。”
  众人听到此,心道果然,他胡说,要是他真是真人弟弟,真人岂会罚他。
  太元如此惩罚有三重意思,一是让不知道的人相信,上官骏驰胡说八道,虽然大家从来没相信过;二是让知道的人相信,她并不会偏袒上官家多少!最后当然是她看到如此不知礼数的小孩生气了,欲要管教一番。
  “不要啊,祖师,弟子还有是要说!”上官小公子这回才知道大了,只得口称祖师,可众人不停,还是拉着他往他的厢房走去,“弟子有请帖!”
  太远手一凌空一伸,请帖瞬间飞到她手中,“还不把他待下去!”
  “是!”
  太元打开一看,请柬上说,上官文博过半个月后四十大寿,!想请她莅临,太元心中好笑,这上官府是不是没人了,怎么会叫一个黄口小儿送请柬,难道上官文博愧疚与我不敢前来,所以正好就叫上官骏驰顺手送来了?不过要是让他们知道上官骏驰因为送这请柬而得一场处罚,不知是何感受。
  “宫主,上官大人请您做什么?”明心有些疑惑,不由地问道。
  太元拎着大红请柬,随意笑道:“上官文博过寿邀请我过去!你说我是去还是不去?”。
  “弟子认为还是去的好,毕竟是……别人嘴上虽不说,但心中难免说您!”
  “贫道岂是会在意外人言语的,不过正好趁这次机会了解因果,好追求那无极大道。”又道:
  “我先去闭关,经文今天就讲到这,半个月之后你们随我前去!”
  “是!”明心明月守易稽首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