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47

  这无用的事情之上,我们相亲相爱,你工作,我管家,你挑水我织布,这种快活似神仙的日子,难道你就不想吗?”上官慕青越说眼神越是向往,不由地嘴角张开,裂出一抹微笑,好像自己已经和明心过上这种人羡仁爱的日子。
  明心被她说得还似也动了情感,眼睛望着远方喃喃道:“我以前也是向往这种日子的,曾几何时自己变了,是被道迷惑了,还是自己迷惘了!”
  “明心难道你就甘愿做一辈子凡人,忍受生老病死之苦,受爱恨离别之恨?凡人终究只有百年寿命,这百年瞬间而逝,悟道成仙,享受长生无极大道,从此逍遥于世间,但看人间苦乐爱欲,超脱轮回,这难道你就不向往,不迷恋吗?这难道不比情爱重要吗?你想想你这十年的修道是为了什么,你愿意为了情爱就此放弃吗?情爱虽是阴阳轮回大道,但对凡人来说终归只是欲望只是形式繁衍人类的职责罢了,无欲的爱才是真爱,世间哪有真正爱情?爱情瞬息而变,大道亘古玄妙!”
  “明心,我们凡间有句话说得好,只羡鸳鸯不羡仙!仙有什么好的哪有人间快活,坐仙有如此多的规矩还不如不做!”
  “哼,黄口小儿,竟说如此疯话,仙有甚规矩,只是成仙的路途之上有规矩罢了,这也只是上天对修道人的考验罢了,罢了说这么多你也不明白。不过话又说回来,你那句‘只羡鸳鸯不羡仙’可真好笑!”
  “有什么好笑的?”慕青一脸怪异地看着太元。太元现在在她眼中就是灭绝师太啊!
  “只羡鸳鸯不羡仙不过就是一句笑话罢了!凡人最看重的是生命而不是情爱!这句最有欺骗性的话你也信!贫道不与你多说,贫道现在只问明心,你是选择长生大道还是你心中的所谓的只羡鸳鸯不羡仙的□!”
  明心早在太元说凡人与仙人的区别时就已醒悟,是啊,凡人区区百年,百年之后变化为泥土,哪有仙人自在,仙人亘古不灭,现在有机会修仙却因为所谓的爱情而停下了前进的脚步,自己真是太傻了,而且自己做多只是对慕青比别的女子多了一点儿好奇罢了,哪有所谓的爱情,自己的爱情早就献身给了大道,大道就是陪伴自己终身的伴侣!想通这些,明心终于放下自己心中的执着,放下了所谓的爱情,选择了真正对他有益的修道成仙之路!
  明心恢复常态,脸上淡薄更加深厚浑身上下看不出一丝凡尘俗气,他对着太元躬身拜道:“多谢宫主费心为弟子度情劫!”
  太元对明心的选择从来就没有怀疑过虽然过程之中有过羁绊,她欣慰地低了低头,“果然是我教导出来的!”她此时心里虽欣慰,但她却觉得自己对人又失望一分,对情爱男子又看淡一分!
  “不,不,我不相信,我不相信!”
  看着慕青发疯似的吼叫,太元心里也不好受,太元此次看似是在助明心,看似是在拆散他们,可是又有什么不能说成是在帮助慕青让她看清世间真正的东西,那些所谓的爱情有些人注定是得不到的!太元现在只能镇定,她冷言道:“你不相信,你有什么不相信的,不说明心从没真正爱过你,就算真正爱过又能怎么样,在长生与情爱之间最终也会选择长生!”
  “不,不,我还是不相信,”慕青跪在地上,双手捂着脸流下了痛苦的泪水,“城南那张书生整天对她妻子说只羡鸳鸯不羡仙,他们的感情是最深的,若是他也选择长生,我就相信!”
  “好,贫道就让你认清事实!”太元知道她现在很苛刻,很无情,但她只能这样,不管是对明心还是对慕青都好,让慕青死心免得她以后受到别人伤害!
  作者有话要说:我有跑到邻居家上传的,我真想9到10时传!
  第 80 章
  度化慕青仁善传世
  上次说到太元助明心度情劫,而上官慕青痴情坚信人间有真情,太元不忍其堕入情网,欲待他一看究竟!
  太元一把抓住上官慕青的肩膀,在众人的眼中消失在花园之中,转瞬之间,她们便来到城南张府!
  “进去之后你看到什么都不能对其他人说否则你知道贫道手段的!”慕青被太远这一番飞天遁地之术惊得早已不知所措,若不是心中有坚持早已跪地叩拜,哪敢违背太元所嘱,连忙点头称是。
  太元散出神识,使其环绕周身,已神识隔住凡人目光,让凡人视之不见,她领着慕青走到府门前也不敲门,手中浮尘挥动几下,之间白光萦绕闪动太元与慕青透门而入,此术名为穿墙术,有道之士皆会使用不值一提!不过慕青却被她这番举动吓得不轻,至此她才知道自己与太元之间的差距,太元要想拆散她与明心可谓是轻而易举,而她却费如此口舌与之教导,可想而知太元轻易不会动用武力解决问题,她心中对太元的钦佩由此上升一阶。
  无视小厮丫鬟,太元领着慕青如过无人之路般淡定地穿过,来到一间书房,张书生与其妻正红袖添香,郎书写,女研墨,两眼相对,情意深深,好一对人间至诚夫妻,真是羡煞旁人!慕青见此亦露出向往之色,眼神之间更加坚定,坚信自己的选择一定是对的!
  太元见此恩爱夫妻也是心神一振,郎才女貌果真是一对璧人!也不知这对夫妻能否赢得考验!打心眼里,太元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考验,至少这还能让他相信凡人之间的情爱并非欲望与传宗接代那么简单,那么她或许也能对爱情充满希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是太元不相信爱情,而是她修道至今早已看透了爱情,人间情爱不过是权利与利益的牺牲品,而修真界情爱,从那私逃出来的男女中可以看出,不过是修为力量丹药法器功法的代名词!见此种种,太元虽没有爱过,但她却不屑于情爱,大道无处不在,情爱自然也在其中,领悟大道自然知晓情爱真谛又何须亲自试验!
  一阵微风吹过,书房的大门砰地打开,太元叮嘱慕青道:“你隐匿在此观看即可!”慕青微微应了一声。
  “长生大道无处寻,道在身边亦不在,若问大道如何修,普渡有缘真妙玄!”太元现出真身法相,身披五彩霞披,脚踏祥云,脑后功德光轮照耀诸空,手持如意宝莲,圣洁非常,不惹尘埃,那形象要多拉风有多拉风,要多唬人有多唬人!
  禅意真言在书生耳旁回响,道道大道真意玄之又玄刹那间书生陷入无边大道,身心愉悦空灵至境,满身的快感充彻全身,以往的疑惑与迷茫从道中皆有所答,书生时而陷入至理名言之中,时而不如暖香美人之中,时而进入庙阁殿堂之中,以往所不能得的,所不敢想的,所不能做的,在道中皆能做到,欲望在无知与无畏中被无限放大。
  太元感受到张生的情感思想略微皱了皱眉,微微叹了口气,心道又是毅力不坚之人,这考验连第一关都没过,不过这幻景慕青可看不到所以她还需把这戏演下去!
  “张生,你与仙道有缘,吾遇度你成仙,你可愿意?”空灵圣洁的声音在书房中想起,张生瞬间从幻景中醒悟,见一天仙娘娘在前,连忙跪倒在地,叩首三遍,他从没想到这天大的好事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兴奋的脸都红了,道:“小生自是愿意,自是愿意!”
  空冷的声音继续响起,“不过凡事有得必有失,你如仙门乃无上大机缘,需抛弃妻子与你妻子腹中胎儿,夫妻分离,情爱不在,归隐山林,方可享长生久视大道,从此无灾无劫,顺心如意,心想事成!你真可愿意!”
  张生原本听到妻子竟然已经怀有身孕心中小小地高兴了一下,不过想到要成仙,就连想都不在想了,一门心思地扑在了心想事成上,抢着答道:“弟子愿意,弟子愿意从此抛弃妻儿,不在见他们一面!”
  张生妻子知道相公有仙缘原本还未自家相公高兴,又听的仙人娘娘说自己已经怀有身孕欣喜异常,可接下来听到仙人说要抛弃妻儿,她自是了解自家相公的,他定不肯离开自己,自己一定要好好说服他,让他和仙人离去,可她竟无半点挽留之意,一口答应,完全无视以前的情感,张生妻子瘫软在地,不哭也不闹只是静静地望着兴奋异常的张生。
  慕青原本看着这对情比金坚的夫妻就更加坚定了自己心中所想,可见张生不过略微愣了一下就满口答应,她大为失望,眼神无神,呆立一旁。
  太元心生怒气,不觉对所谓的情爱更看淡一分,世间男子大都以事业利益为重,情爱只是排在第二第三位,当自身利益受损定会抛弃情爱选择利益,太元赢了,她本应为此而高兴,这说明她所想的是正确的,人间根本不存在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爱情,可是她一点都不高兴,反而有些失望。她声音更加清冷,语言更加空洞,毫无感情道:“贫道刚才一算,天意运转,命数已改,你之仙缘已尽!”
  不用说那张生听此言顿时无声流泪起来,用几近哀求的语气对太元道:“仙子,您……您是不是算错了!”
  太元闻言假装一怒道:“放肆,小小凡人竟敢妄言天意之错,难道你就不怕天罚!”
  “小人知错,小人知错!”
  看着张生从兴奋到失落颓废,又极尽丑态,太元心中说不出的快慰,嘴角不觉也微微上翘,又道:“不过贫道刚才又算了一算,你妻子腹中婴儿与仙道有缘,你需好好照料你之妻儿,成与不成皆看机缘!”
  张生一听,虽还在未自己失去仙缘而伤感,这又听自家孩子有仙缘,不觉又喜上眉梢,可是又有些担心,小小翼翼地问道:“那天意是否还有变化?”
  太元瞅了他一眼,道:“贫道只说他有仙缘成与不成看其造化,孩子满七岁你送其去妙玄观修道,他自有机缘!”
  实际上太元此举实乃为张生妻考虑,张生妻已明白张生对其感情带有功利,可就算她知道又能怎么样,这是女子都已丈夫为天,她还得过日子生活不是,要说这两人之间的感情多少都有被太元破坏的成分,若无太元前来试探,说不定他们一辈子也这样’恩爱’,却是太元的到来打破了夫妻之间的感情,太元心中愧疚,只得说仙缘已转嫁到她孩子身上,所谓母凭子贵,想必张生将来定会好好待她,至于那还未出生的孩子太元只需和明心说一声果真有造化传他大道又有何不可!
  京城街道上,太元与慕青毫无目的地走着,此时已至傍晚街上人烟稀少,慕青眼神无神,目光空洞,人的信仰一旦变得不再是信仰,那心中的感受可想而知,那是一种孤独寂寞,失去人生的方向与目的的情感。
  “你今后准备怎样?”太元关心道。
  “能怎样,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凡事为自己多想就好了!”声音一点儿温度也无,完全是一副看淡人世间喜怒哀乐的样子。
  “看来你已懂得如何更好的保护自己,我祝你一生顺心如意!”太元说完便消失了。
  此后慕青一直按自己所说的,‘凡事为自己多想‘的原则处事,没过几年她被招入宫中晋升为九嫔之一,随后几年唐皇遇刺身亡,太子接任,慕青又依靠自己的努力攀上太子,并且逐步高深最终成为皇后,母仪天下!不提。
  京城小灵山迎仙宫大殿。
  殿前太元坐于上位,仪态清灵,淡泊慈悲,两旁分别坐着明心与明月,明心下手坐着守易,底下坐着一排七到十五六岁的弟子,有从妙玄宫来的,有明心新收的,有童子,有执事,这些人都是对太元对妙玄宫忠心耿耿之人。
  自太元从宰相府回来已有五日,这些天太元不是为这些人讲法讲经讲武,就是独自修炼,皇帝,宰相,高官,大儒名士,前来瞻仰,她都婉拒不见任何人,只安心悟道,或是掐算自己离开凡尘之日。而明心自经历过那事之后,更加沉稳淡然,处事云淡风轻,干净利落,为人慈悲心更甚,道心更坚,深得众弟子信服。
  这日太元召集明心及其弟子,太元道:“先前贫道以往见过斋蘸科仪,戒律法规,祈福纳寿,超度亡灵,仁善之道等众多经文法事,今次贫道宣讲明心之道!尔等需静心听讲,能得多少全看尔等机缘!不可强求!”
  众人除了明心明月守易之外,揭露出迷惘之色,这是因为太元除了这三人至今也为讲过真正大道,就连道德经,易经他们也从未看过,这倒不是太元藏艺,皆是因为刑然因看一眼清静经之后,灵力大增,此事一直在她脑海萦绕,让她始终不敢把真正大道经书讲解给众人传播给众生,她现今实力底下,难免有修士为了自身修为牺牲太元!道士们现今传阅的经典是明心记录太元十余年间的一言一行整理而成,名为《仁善经》,为当今唐国道士必读之经,被封为道德圣经!百姓间流传悟通此经能成仙了道!以后《仁善经》被广泛流传,亦有原是凡人的修士,或是一般修士无意之间翻阅过但都从未从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