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逸读阁小说>书库>玄幻奇幻>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第436章 ,热气球的意外用途与日本的以小事

第436章 ,热气球的意外用途与日本的以小事

  第436章 ,热气球的意外用途与日本的以小事大
  在京城第一纺织厂住了一晚上之后,徐晨坐马车离开,前往城外的靶场,视察新式的武器。
  靶场位於京城外一片开阔的平原地带,平日里是士兵们练习步枪射击之所,今日却显得格外不同。
  场地中央,一个巨大的球体正半瘫在地上,数十名工兵和工匠正在周围紧张地忙碌著。
  王二、贺六、朱治、周晓珊等大同社的核心成员已先行抵达,正远远驻足观望。那巨大的球体对他们而言,是前所未见的奇观,既令人好奇,又带著一丝难以置信。
  “朱兄,那丝绸缝製的巨囊,如此庞大,真能如元首所言,御风而行?”王二摸著下巴,粗獷的脸上写满了怀疑。他身经百战,见过无数阵仗,但对这种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造物,仍感困惑。
  朱治他捻著鬍鬚,想了想道:“古籍有载,孔明灯可升空,其理相通。若燃料足够,热力充盈,或有可能。只是如此巨物,所需热力恐非比寻常。”
  贺六眼神热切道:“此物能载人飞天,这不和神仙的法器一样。”
  周晓珊並未立即发表看法,只是静静观察著那不断鼓胀的球体,以及下方吊篮中正在调试那个喷吐著猛烈火焰的“汽油喷嘴”的工匠们。火焰发出骇人的“呼呼”声,灼热的气浪即使相隔一段距离也能感受到。
  就在这时,徐晨的马车抵达了。他刚一下车,王二眼尖,第一个瞧见,立刻带著眾人迎了上去。
  “元首!”几人纷纷拱手招呼。
  王二迫不及待地指向那已经变得圆滚、似乎蠢蠢欲动的热气球,声音都提高了些许:“元首,您可算来了!这大傢伙,真能飞起来?俺这心里还是直打鼓。”
  徐晨晨看著眼前逐渐饱满的热气球,儘量用他们能解释语言道:“原理並不复杂。王二哥,你见过孔明灯吧?其能升空,皆是因灯內热气较冷空气轻,產生升力。我们將这道理放大千万倍,用更结实的丝绸蒙皮,用能量更大的汽油燃料持续提供热空气,自然也能將这巨大的球体和吊篮带起来。关键在於材料、密封和热源控制,这些难关,工匠已经逐一攻克了。”
  就在这时,负责指挥升空的工兵队长高声喊道:“报告元首!实验前准备已完成,请示下!”
  果然刚刚还没有完全膨胀起来的热气球,此时却像一个庞然大物一样掛在半空当中,下面吊著一个隨风飘荡的竹篮,竹篮外围还有几个装满石块的布袋吊在外面,但即便已经增加了如此多的负,重固定热气球的绳索依然崩的紧直。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固定索逐步释放,缓升!”徐晨晨下令。
  绳索缓缓鬆开,那巨大的热气球仿佛一头从沉睡中甦醒的巨兽,带著下方摇曳的吊篮,平稳地向上攀升!虽然有多根粗绳索將其牢牢系在地面,防止它飞走,但那確確实实的升空景象,强烈地衝击著在场每一个人的视觉和认知。
  “升起来了!老天爷!真飞起来了!”王二张大了嘴,仰头望著那离地已有数丈高的热气球,脸上的怀疑彻底被震惊所取代,甚至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仿佛怕被这“怪物”带走,载人飞天对他的三观衝击极大。
  朱治同样目露精光,捻须的手都停了下来,喃喃自语道:“此物若悬於战场之上,配合望远镜,方圆数十里山川地貌、敌军动向皆可尽收眼底,於大军调度、情报搜集而言,价值连城!”
  贺六想了想道:“若在吊篮中装载火药包,点燃后投下,敌人军阵再严整也只能被动挨打,我军不就立於不败之地。”
  徐晨晨却摇了摇头,及时给眾人火热的想像降了降温道:“热气球的確有点军事潜能,但它的缺陷也是很明显,没办法控制行进的方向只能隨风飘荡,想要轰炸敌人,需要风向支持,光这一点就极大的削弱了军事价值,而且即便是进攻了,热气球很快也会飘走,与其大代价製造一个热气球,还不如多造几门迫击炮,现阶段,它最重要的用途,並非攻击,而是侦察。为统帅提供实时敌情,为炮兵校正弹著点。”
  其实徐晨更想製造飞艇,只可惜飞艇的骨架需要轻的铝合金,而想製造铝却又要点开电力科技,现阶段大同社根本做不到,用化学的方式弄出一些铝,也很难在短时间办到,更重要的是即便是办到了,这种方式得到的铝,成本会比黄金还高,所以徐晨也只能弄出热气球,用於军事侦察。
  朱治、王二等人闻言,露出些许惋惜之情,这等神物居然有如此多的缺陷,太可惜了。
  周晓珊此时开口道:“元首,即便热气球实战尚有局限,但其『存在』本身,即为巨大威慑,可达到意料之外的效果。”
  他顿了顿,看向徐晨晨:“大壮兄弟他们在西南清剿负隅顽抗的土司,进展缓慢,皆因地形复杂,土司据寨而守,意志顽固。
  然其部眾多闭塞迷信,若见如此庞然巨物升於天际,喷火吐烟,他们会作何想?很可能视其为天神下凡、天罚將至。或许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极大动摇其军心士气,甚至促使部分土司不战而降。”
  即便大同社和南明达成交换土地的协议,但战斗却依旧没有停止,西南的土司又不是忠心南明才和大同社战斗,而是因为大同社要摧毁土司制度。
  所以即便现在西南地区还在和当地的土司战斗,只是没有南明他们没有一个主心骨,只能各自为战。
  徐晨晨眼睛一亮道:“晓珊所言极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这热气球带来的心理震撼,有时却比其实际战术价值更大。立即抽调两架热气球及操作人员,火速支援西南方面军,交由高大壮和田见秀使用,配合政治攻势,儘快打开局面!”
  確定了热气球的使用方向后,眾人的话题又转向了其他战线。
  “元首,杨秀头那边进展顺利。琉球的岛津势力已被肃清,我军已在琉球站稳脚跟。此外,在攻略九州时,我军於元城一带,意外解救並接纳了一股当地的起义军。”
  王二脸上露出一丝觉得有趣的神情:“说来也奇,这股起义军的领袖,竟是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郎,名叫天草四郎时贞。但其人虽年少,却极富號召力,信奉一种融合了基督教和本地信仰的教义,带领不少农民和浪人对抗德川幕府的苛政。”
  “天草四郎?”徐晨晨在记忆中搜索著这个名號,知道这是日本歷史上一次农民军起义领袖,这算是比较早古的网际网路记忆了。他没想到因为大同社的介入,这场起义以另一种形式提前並关联发生了。
  朱治插言道:“此乃好事。有本土义军响应,更能证明我等乃是『诛暴虐、均贫富』王者之师,而非寻常侵略者。有利於我等爭取日本平民之心。”
  再怎么说人家是小日本,但真实的情况却是日本的人口过了千万,只算人口,日本算是世界前三的大国,所有的日本人都把大同军当侵略者,那他们迟早还是被赶出来的,徐晨也不想打一场侵略战爭,此战他的目的一直很明確,就是对准了以德川幕府为首的日本贵族势力。
  徐晨晨点头並指示道:“通知杨秀头,要好好团结和利用这支义军力量。但核心必须掌握在我们手中。要以天草四郎的义军为基础,用我们大同社的理念进行改造和整合。
  帮助他们建立真正的大同社组织,推行均田政策,组建由贫苦农民和浪人组成的民兵武装。我们要依靠日本百姓自身的力量,去推翻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而不是单纯依靠我们的军队去征服。”
  日本就是个岛国,而且还处於环太平洋地震带,天灾不断。徐晨对其土地並无太大野心,但推动其內部建立一个亲大同社的新政权,瓦解旧有的封建锁国体系,则符合大同社的战略利益。
  天空之上,热气球在绳索的牵引下缓缓下降,完成了它的首次展示。
  大同歷十四年(公元1638年)3月5日,京城,元首府。
  元首府的接待厅,德川幕府的使者,恭恭敬敬的坐在招待用的椅子上,他们神色庄重,一动不动,就像木偶一般,倒是引起了元首府內工作人员的好奇。
  原城溃败震动了整个日本,对德川幕府更是如同天塌了一般,德川幕府统治日本也就这几十年的时间,地方上有大量的大名对他们不满,只是忌惮於德川幕府强大的军事力量,这才臣服。
  同时日本战国刚刚结束不久,有大量的大名武士都是战国时期的人,他们的思维还没从乱世当中改变过来。而这场溃败重创了德川幕府的军事力量,也动摇了幕府统治的合法,让日本其他的大名,有了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
  日本大名不满德川幕府对他们的压榨,武士把自己失业的怨恨,全部都加注在德川幕府身上。加上小冰河时期的天灾,对日本的影响也是极其重,粮食大量减產,加之大同社前几年又不断的从日本购买粮食,导致日本本土的粮食价格暴涨,此时的日本可以说是如同一个高压锅一样,所以才会爆发天草地区的起义。
  而大同军登入登陆日本本土,並且直接击溃了幕府的主力军,直接炸开日本这个高压锅。
  这次保佑他们的神风没了。大同军登陆日本就击溃了德川幕府的主力,一时间德川幕府统治摇摇欲坠,大有倾倒之势。
  而德川家光,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梟雄,知道现在幕府最重要的是,平息大同军的怒火,让大同军不再进攻德川幕府。於是他马上派遣使者,来到了京城,向大同军认输求饶。
  土井利胜此刻正襟危坐,试图维持幕府重臣最后的体面,但他微微颤抖的手指和额角不断渗出的细密汗珠,暴露了他內心的恐慌。
  土井利胜追隨德川家康平定日本,而后辅佐德川秀忠,德川家光是德川家的三代老臣,知道德川家的危机。原城之战的溃败,如同一声惊雷,彻底炸碎了德川幕府根基,如果不能和大同社达成和解,幕府能不能存在下去都是个未知之数。
  “元首到!”门外卫兵一声通报,所有日本使节如同触电般,猛地从沙发上弹起来,深深地鞠躬,几乎將身体折成九十度,行了一个无比恭敬甚至显得卑微的“下座”礼。
  徐晨迈步走入,他身著大同社常服,没有多余的装饰,看著这些行礼恭敬的日本使者,隨意地摆了摆手。“起来吧,坐下说话。”
  其他人看到这一幕可能觉得日本人重视礼节。但徐晨在后世见多了日本人的骚操作,知道这只是日本人的表面功夫,所以也没有太在意。
  使团成员们依言,小心翼翼地退回座椅边缘,半个屁股虚坐著,身体紧绷。一方面是因为在日本的会议上都是跪坐。这种坐在椅子上的动作,让他们觉得不够正式又感到彆扭,另一方面他们也知道此次谈判的重要性,所以显得极其紧张。
  土井利胜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他再次起身,从怀中取出一个精美的漆盒,双手高高捧起,用极其谦卑的语气说道:“尊敬的元首阁下,外臣土井利胜,奉征夷大將军德川家光公之命,特来呈上国书。家光公对日前之误会深表歉意,愿重修旧好,永世奉天朝为宗主。”
  黄宗羲上前接过漆盒,检查后转呈给徐晨。
  徐晨打开国书,快速瀏览。文字极尽谦卑,德川家光自称“日本將军”,称民朝为“天朝上国”,通篇充斥著“撮尔小邦”、“冒犯天威”、“惶惧不已”等词句,以此来表达天朝军队的强大与自己惶恐和臣服之心。
  並引经据典,希望大同社能秉持儒家“以大事小”的仁德,而日本必將恪守“以小事大”的信义。对於大同社先前提出的赔款,释放商人,开埠、自由贸易等要求,国书一概应允,只是在2500万两白银的战爭赔款上,恳请“天朝体恤下情”,允许分期支付。
  徐晨看到上面的条款和其中卑微的语气,內心也不得不感慨,这不愧是德川家康的孙子,这手乌龟流的本事,果然厉害。
  口气卑微,態度诚恳,对能做到的条约一口答应,对不能做到的条约也没有完全拒绝,而是陈述自己的难处,要是一般的封建君王还就真放过了他们。
  徐晨看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隨手將国书放在了身旁的茶几上。这个动作让土井利胜的心猛地一沉。
  这是一份近乎乞降的文书。条约上那些巨额赔款、开放国门、准许大同社在各藩设商馆並享有法外权,每一条都足以让他土井利胜在史书上留下千古骂名。但这个黑锅,他必须背,为了给摇摇欲坠的幕府爭取一丝喘息之机,却没想到幕府將军已经卑微到尘土当中了,大同社的元首居然还不满足。
  “德川將军的诚意,我看到了。”徐晨缓缓开口,他的目光平静地落在土井利胜身上,“但是,这封国书,来得太晚了。”
  “太,太晚了?”土井利胜一愣,一股巨大的不祥预感瞬间攫住了他,“元首阁下,您的意思是?”
  徐晨身体微微前倾,语气依旧平淡,却带著判决般的冷酷道:“现在,我大同社承认九州天草义军为日本国的合法代表政权。关於日本的未来,我们將与能代表日本人民利益的政权谈,而不是与一个压迫人民、挑起战端后又无力承担后果的旧式幕府谈判。”
  “义,义军!”
  土井利胜如遭雷击,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身后的使团成员们也发出一阵压抑的惊呼和骚动。
  他们想到了割地、想到了赔款、甚至想到了最屈辱的条件,但他们万万没想到,对方根本不屑於与他们谈!幕府已经愿意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几乎是屈膝求饶,对方却连谈判的资格都要彻底剥夺!
  “元首阁下!不可啊!”土井利胜失態地急声道,声音都带上了颤抖,“那些所谓义军,不过是一群啸聚山林的乱民、邪教徒!他们如何能代表日本国?幕府才是日本正统的统治者!我们愿意接受所有条件,只求天朝宽恕!请元首三思!”
  徐晨看著他嘲讽道:“正统?谁的力量源於百姓,谁才能代表正统。德川幕府的统治建立在压榨和恐惧之上,如今连战连败,威信扫地,还有什么资格自称正统?”
  他顿了顿语气更冷:“在我看来,不顾民生疾苦,一味锁国自守,將国家带入死路的德川家,才是最大的『乱』源。
  土井先生,请回吧。告诉德川將军,如果他真的为日本百姓著想,或许应该考虑一下,如何和平地將权力移交给更能代表这个国家未来的人。”
  这句话,如同最后的丧钟,在土井利胜耳边轰鸣。他浑身一软,几乎瘫倒在沙发上,所有的侥倖、所有的期望,在这一刻彻底粉碎。大同社不仅要幕府的钱和地,更要彻底顛覆德川家的天下!
  厅內死一般的寂静,只剩下日本使节们粗重而绝望的喘息声。
  (本章完)
  日本就是个岛国,而且还处於环太平洋地震带,天灾不断。徐晨对其土地並无太大野心,但推动其內部建立一个亲大同社的新政权,瓦解旧有的封建锁国体系,则符合大同社的战略利益。
  天空之上,热气球在绳索的牵引下缓缓下降,完成了它的首次展示。
  大同歷十四年(公元1638年)3月5日,京城,元首府。
  元首府的接待厅,德川幕府的使者,恭恭敬敬的坐在招待用的椅子上,他们神色庄重,一动不动,就像木偶一般,倒是引起了元首府內工作人员的好奇。
  原城溃败震动了整个日本,对德川幕府更是如同天塌了一般,德川幕府统治日本也就这几十年的时间,地方上有大量的大名对他们不满,只是忌惮於德川幕府强大的军事力量,这才臣服。
  同时日本战国刚刚结束不久,有大量的大名武士都是战国时期的人,他们的思维还没从乱世当中改变过来。而这场溃败重创了德川幕府的军事力量,也动摇了幕府统治的合法,让日本其他的大名,有了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
  日本大名不满德川幕府对他们的压榨,武士把自己失业的怨恨,全部都加注在德川幕府身上。加上小冰河时期的天灾,对日本的影响也是极其重,粮食大量减產,加之大同社前几年又不断的从日本购买粮食,导致日本本土的粮食价格暴涨,此时的日本可以说是如同一个高压锅一样,所以才会爆发天草地区的起义。
  而大同军登入登陆日本本土,並且直接击溃了幕府的主力军,直接炸开日本这个高压锅。
  这次保佑他们的神风没了。大同军登陆日本就击溃了德川幕府的主力,一时间德川幕府统治摇摇欲坠,大有倾倒之势。
  而德川家光,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梟雄,知道现在幕府最重要的是,平息大同军的怒火,让大同军不再进攻德川幕府。於是他马上派遣使者,来到了京城,向大同军认输求饶。
  土井利胜此刻正襟危坐,试图维持幕府重臣最后的体面,但他微微颤抖的手指和额角不断渗出的细密汗珠,暴露了他內心的恐慌。
  土井利胜追隨德川家康平定日本,而后辅佐德川秀忠,德川家光是德川家的三代老臣,知道德川家的危机。原城之战的溃败,如同一声惊雷,彻底炸碎了德川幕府根基,如果不能和大同社达成和解,幕府能不能存在下去都是个未知之数。
  “元首到!”门外卫兵一声通报,所有日本使节如同触电般,猛地从沙发上弹起来,深深地鞠躬,几乎將身体折成九十度,行了一个无比恭敬甚至显得卑微的“下座”礼。
  徐晨迈步走入,他身著大同社常服,没有多余的装饰,看著这些行礼恭敬的日本使者,隨意地摆了摆手。“起来吧,坐下说话。”
  其他人看到这一幕可能觉得日本人重视礼节。但徐晨在后世见多了日本人的骚操作,知道这只是日本人的表面功夫,所以也没有太在意。
  使团成员们依言,小心翼翼地退回座椅边缘,半个屁股虚坐著,身体紧绷。一方面是因为在日本的会议上都是跪坐。这种坐在椅子上的动作,让他们觉得不够正式又感到彆扭,另一方面他们也知道此次谈判的重要性,所以显得极其紧张。
  土井利胜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他再次起身,从怀中取出一个精美的漆盒,双手高高捧起,用极其谦卑的语气说道:“尊敬的元首阁下,外臣土井利胜,奉征夷大將军德川家光公之命,特来呈上国书。家光公对日前之误会深表歉意,愿重修旧好,永世奉天朝为宗主。”
  黄宗羲上前接过漆盒,检查后转呈给徐晨。
  徐晨打开国书,快速瀏览。文字极尽谦卑,德川家光自称“日本將军”,称民朝为“天朝上国”,通篇充斥著“撮尔小邦”、“冒犯天威”、“惶惧不已”等词句,以此来表达天朝军队的强大与自己惶恐和臣服之心。
  並引经据典,希望大同社能秉持儒家“以大事小”的仁德,而日本必將恪守“以小事大”的信义。对於大同社先前提出的赔款,释放商人,开埠、自由贸易等要求,国书一概应允,只是在2500万两白银的战爭赔款上,恳请“天朝体恤下情”,允许分期支付。
  徐晨看到上面的条款和其中卑微的语气,內心也不得不感慨,这不愧是德川家康的孙子,这手乌龟流的本事,果然厉害。
  口气卑微,態度诚恳,对能做到的条约一口答应,对不能做到的条约也没有完全拒绝,而是陈述自己的难处,要是一般的封建君王还就真放过了他们。
  徐晨看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隨手將国书放在了身旁的茶几上。这个动作让土井利胜的心猛地一沉。
  这是一份近乎乞降的文书。条约上那些巨额赔款、开放国门、准许大同社在各藩设商馆並享有法外权,每一条都足以让他土井利胜在史书上留下千古骂名。但这个黑锅,他必须背,为了给摇摇欲坠的幕府爭取一丝喘息之机,却没想到幕府將军已经卑微到尘土当中了,大同社的元首居然还不满足。
  “德川將军的诚意,我看到了。”徐晨缓缓开口,他的目光平静地落在土井利胜身上,“但是,这封国书,来得太晚了。”
  “太,太晚了?”土井利胜一愣,一股巨大的不祥预感瞬间攫住了他,“元首阁下,您的意思是?”
  徐晨身体微微前倾,语气依旧平淡,却带著判决般的冷酷道:“现在,我大同社承认九州天草义军为日本国的合法代表政权。关於日本的未来,我们將与能代表日本人民利益的政权谈,而不是与一个压迫人民、挑起战端后又无力承担后果的旧式幕府谈判。”
  “义,义军!”
  土井利胜如遭雷击,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身后的使团成员们也发出一阵压抑的惊呼和骚动。
  他们想到了割地、想到了赔款、甚至想到了最屈辱的条件,但他们万万没想到,对方根本不屑於与他们谈!幕府已经愿意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几乎是屈膝求饶,对方却连谈判的资格都要彻底剥夺!
  “元首阁下!不可啊!”土井利胜失態地急声道,声音都带上了颤抖,“那些所谓义军,不过是一群啸聚山林的乱民、邪教徒!他们如何能代表日本国?幕府才是日本正统的统治者!我们愿意接受所有条件,只求天朝宽恕!请元首三思!”
  徐晨看著他嘲讽道:“正统?谁的力量源於百姓,谁才能代表正统。德川幕府的统治建立在压榨和恐惧之上,如今连战连败,威信扫地,还有什么资格自称正统?”
  他顿了顿语气更冷:“在我看来,不顾民生疾苦,一味锁国自守,將国家带入死路的德川家,才是最大的『乱』源。
  土井先生,请回吧。告诉德川將军,如果他真的为日本百姓著想,或许应该考虑一下,如何和平地將权力移交给更能代表这个国家未来的人。”
  这句话,如同最后的丧钟,在土井利胜耳边轰鸣。他浑身一软,几乎瘫倒在沙发上,所有的侥倖、所有的期望,在这一刻彻底粉碎。大同社不仅要幕府的钱和地,更要彻底顛覆德川家的天下!
  厅內死一般的寂静,只剩下日本使节们粗重而绝望的喘息声。
  (本章完)
  日本就是个岛国,而且还处於环太平洋地震带,天灾不断。徐晨对其土地並无太大野心,但推动其內部建立一个亲大同社的新政权,瓦解旧有的封建锁国体系,则符合大同社的战略利益。
  天空之上,热气球在绳索的牵引下缓缓下降,完成了它的首次展示。
  大同歷十四年(公元1638年)3月5日,京城,元首府。
  元首府的接待厅,德川幕府的使者,恭恭敬敬的坐在招待用的椅子上,他们神色庄重,一动不动,就像木偶一般,倒是引起了元首府內工作人员的好奇。
  原城溃败震动了整个日本,对德川幕府更是如同天塌了一般,德川幕府统治日本也就这几十年的时间,地方上有大量的大名对他们不满,只是忌惮於德川幕府强大的军事力量,这才臣服。
  同时日本战国刚刚结束不久,有大量的大名武士都是战国时期的人,他们的思维还没从乱世当中改变过来。而这场溃败重创了德川幕府的军事力量,也动摇了幕府统治的合法,让日本其他的大名,有了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
  日本大名不满德川幕府对他们的压榨,武士把自己失业的怨恨,全部都加注在德川幕府身上。加上小冰河时期的天灾,对日本的影响也是极其重,粮食大量减產,加之大同社前几年又不断的从日本购买粮食,导致日本本土的粮食价格暴涨,此时的日本可以说是如同一个高压锅一样,所以才会爆发天草地区的起义。
  而大同军登入登陆日本本土,並且直接击溃了幕府的主力军,直接炸开日本这个高压锅。
  这次保佑他们的神风没了。大同军登陆日本就击溃了德川幕府的主力,一时间德川幕府统治摇摇欲坠,大有倾倒之势。
  而德川家光,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梟雄,知道现在幕府最重要的是,平息大同军的怒火,让大同军不再进攻德川幕府。於是他马上派遣使者,来到了京城,向大同军认输求饶。
  土井利胜此刻正襟危坐,试图维持幕府重臣最后的体面,但他微微颤抖的手指和额角不断渗出的细密汗珠,暴露了他內心的恐慌。
  土井利胜追隨德川家康平定日本,而后辅佐德川秀忠,德川家光是德川家的三代老臣,知道德川家的危机。原城之战的溃败,如同一声惊雷,彻底炸碎了德川幕府根基,如果不能和大同社达成和解,幕府能不能存在下去都是个未知之数。
  “元首到!”门外卫兵一声通报,所有日本使节如同触电般,猛地从沙发上弹起来,深深地鞠躬,几乎將身体折成九十度,行了一个无比恭敬甚至显得卑微的“下座”礼。
  徐晨迈步走入,他身著大同社常服,没有多余的装饰,看著这些行礼恭敬的日本使者,隨意地摆了摆手。“起来吧,坐下说话。”
  其他人看到这一幕可能觉得日本人重视礼节。但徐晨在后世见多了日本人的骚操作,知道这只是日本人的表面功夫,所以也没有太在意。
  使团成员们依言,小心翼翼地退回座椅边缘,半个屁股虚坐著,身体紧绷。一方面是因为在日本的会议上都是跪坐。这种坐在椅子上的动作,让他们觉得不够正式又感到彆扭,另一方面他们也知道此次谈判的重要性,所以显得极其紧张。
  土井利胜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他再次起身,从怀中取出一个精美的漆盒,双手高高捧起,用极其谦卑的语气说道:“尊敬的元首阁下,外臣土井利胜,奉征夷大將军德川家光公之命,特来呈上国书。家光公对日前之误会深表歉意,愿重修旧好,永世奉天朝为宗主。”
  黄宗羲上前接过漆盒,检查后转呈给徐晨。
  徐晨打开国书,快速瀏览。文字极尽谦卑,德川家光自称“日本將军”,称民朝为“天朝上国”,通篇充斥著“撮尔小邦”、“冒犯天威”、“惶惧不已”等词句,以此来表达天朝军队的强大与自己惶恐和臣服之心。
  並引经据典,希望大同社能秉持儒家“以大事小”的仁德,而日本必將恪守“以小事大”的信义。对於大同社先前提出的赔款,释放商人,开埠、自由贸易等要求,国书一概应允,只是在2500万两白银的战爭赔款上,恳请“天朝体恤下情”,允许分期支付。
  徐晨看到上面的条款和其中卑微的语气,內心也不得不感慨,这不愧是德川家康的孙子,这手乌龟流的本事,果然厉害。
  口气卑微,態度诚恳,对能做到的条约一口答应,对不能做到的条约也没有完全拒绝,而是陈述自己的难处,要是一般的封建君王还就真放过了他们。
  徐晨看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隨手將国书放在了身旁的茶几上。这个动作让土井利胜的心猛地一沉。
  这是一份近乎乞降的文书。条约上那些巨额赔款、开放国门、准许大同社在各藩设商馆並享有法外权,每一条都足以让他土井利胜在史书上留下千古骂名。但这个黑锅,他必须背,为了给摇摇欲坠的幕府爭取一丝喘息之机,却没想到幕府將军已经卑微到尘土当中了,大同社的元首居然还不满足。
  “德川將军的诚意,我看到了。”徐晨缓缓开口,他的目光平静地落在土井利胜身上,“但是,这封国书,来得太晚了。”
  “太,太晚了?”土井利胜一愣,一股巨大的不祥预感瞬间攫住了他,“元首阁下,您的意思是?”
  徐晨身体微微前倾,语气依旧平淡,却带著判决般的冷酷道:“现在,我大同社承认九州天草义军为日本国的合法代表政权。关於日本的未来,我们將与能代表日本人民利益的政权谈,而不是与一个压迫人民、挑起战端后又无力承担后果的旧式幕府谈判。”
  “义,义军!”
  土井利胜如遭雷击,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身后的使团成员们也发出一阵压抑的惊呼和骚动。
  他们想到了割地、想到了赔款、甚至想到了最屈辱的条件,但他们万万没想到,对方根本不屑於与他们谈!幕府已经愿意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几乎是屈膝求饶,对方却连谈判的资格都要彻底剥夺!
  “元首阁下!不可啊!”土井利胜失態地急声道,声音都带上了颤抖,“那些所谓义军,不过是一群啸聚山林的乱民、邪教徒!他们如何能代表日本国?幕府才是日本正统的统治者!我们愿意接受所有条件,只求天朝宽恕!请元首三思!”
  徐晨看著他嘲讽道:“正统?谁的力量源於百姓,谁才能代表正统。德川幕府的统治建立在压榨和恐惧之上,如今连战连败,威信扫地,还有什么资格自称正统?”
  他顿了顿语气更冷:“在我看来,不顾民生疾苦,一味锁国自守,將国家带入死路的德川家,才是最大的『乱』源。
  土井先生,请回吧。告诉德川將军,如果他真的为日本百姓著想,或许应该考虑一下,如何和平地將权力移交给更能代表这个国家未来的人。”
  这句话,如同最后的丧钟,在土井利胜耳边轰鸣。他浑身一软,几乎瘫倒在沙发上,所有的侥倖、所有的期望,在这一刻彻底粉碎。大同社不仅要幕府的钱和地,更要彻底顛覆德川家的天下!
  厅內死一般的寂静,只剩下日本使节们粗重而绝望的喘息声。
  (本章完)
  日本就是个岛国,而且还处於环太平洋地震带,天灾不断。徐晨对其土地並无太大野心,但推动其內部建立一个亲大同社的新政权,瓦解旧有的封建锁国体系,则符合大同社的战略利益。
  天空之上,热气球在绳索的牵引下缓缓下降,完成了它的首次展示。
  大同歷十四年(公元1638年)3月5日,京城,元首府。
  元首府的接待厅,德川幕府的使者,恭恭敬敬的坐在招待用的椅子上,他们神色庄重,一动不动,就像木偶一般,倒是引起了元首府內工作人员的好奇。
  原城溃败震动了整个日本,对德川幕府更是如同天塌了一般,德川幕府统治日本也就这几十年的时间,地方上有大量的大名对他们不满,只是忌惮於德川幕府强大的军事力量,这才臣服。
  同时日本战国刚刚结束不久,有大量的大名武士都是战国时期的人,他们的思维还没从乱世当中改变过来。而这场溃败重创了德川幕府的军事力量,也动摇了幕府统治的合法,让日本其他的大名,有了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
  日本大名不满德川幕府对他们的压榨,武士把自己失业的怨恨,全部都加注在德川幕府身上。加上小冰河时期的天灾,对日本的影响也是极其重,粮食大量减產,加之大同社前几年又不断的从日本购买粮食,导致日本本土的粮食价格暴涨,此时的日本可以说是如同一个高压锅一样,所以才会爆发天草地区的起义。
  而大同军登入登陆日本本土,並且直接击溃了幕府的主力军,直接炸开日本这个高压锅。
  这次保佑他们的神风没了。大同军登陆日本就击溃了德川幕府的主力,一时间德川幕府统治摇摇欲坠,大有倾倒之势。
  而德川家光,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梟雄,知道现在幕府最重要的是,平息大同军的怒火,让大同军不再进攻德川幕府。於是他马上派遣使者,来到了京城,向大同军认输求饶。
  土井利胜此刻正襟危坐,试图维持幕府重臣最后的体面,但他微微颤抖的手指和额角不断渗出的细密汗珠,暴露了他內心的恐慌。
  土井利胜追隨德川家康平定日本,而后辅佐德川秀忠,德川家光是德川家的三代老臣,知道德川家的危机。原城之战的溃败,如同一声惊雷,彻底炸碎了德川幕府根基,如果不能和大同社达成和解,幕府能不能存在下去都是个未知之数。
  “元首到!”门外卫兵一声通报,所有日本使节如同触电般,猛地从沙发上弹起来,深深地鞠躬,几乎將身体折成九十度,行了一个无比恭敬甚至显得卑微的“下座”礼。
  徐晨迈步走入,他身著大同社常服,没有多余的装饰,看著这些行礼恭敬的日本使者,隨意地摆了摆手。“起来吧,坐下说话。”
  其他人看到这一幕可能觉得日本人重视礼节。但徐晨在后世见多了日本人的骚操作,知道这只是日本人的表面功夫,所以也没有太在意。
  使团成员们依言,小心翼翼地退回座椅边缘,半个屁股虚坐著,身体紧绷。一方面是因为在日本的会议上都是跪坐。这种坐在椅子上的动作,让他们觉得不够正式又感到彆扭,另一方面他们也知道此次谈判的重要性,所以显得极其紧张。
  土井利胜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他再次起身,从怀中取出一个精美的漆盒,双手高高捧起,用极其谦卑的语气说道:“尊敬的元首阁下,外臣土井利胜,奉征夷大將军德川家光公之命,特来呈上国书。家光公对日前之误会深表歉意,愿重修旧好,永世奉天朝为宗主。”
  黄宗羲上前接过漆盒,检查后转呈给徐晨。
  徐晨打开国书,快速瀏览。文字极尽谦卑,德川家光自称“日本將军”,称民朝为“天朝上国”,通篇充斥著“撮尔小邦”、“冒犯天威”、“惶惧不已”等词句,以此来表达天朝军队的强大与自己惶恐和臣服之心。
  並引经据典,希望大同社能秉持儒家“以大事小”的仁德,而日本必將恪守“以小事大”的信义。对於大同社先前提出的赔款,释放商人,开埠、自由贸易等要求,国书一概应允,只是在2500万两白银的战爭赔款上,恳请“天朝体恤下情”,允许分期支付。
  徐晨看到上面的条款和其中卑微的语气,內心也不得不感慨,这不愧是德川家康的孙子,这手乌龟流的本事,果然厉害。
  口气卑微,態度诚恳,对能做到的条约一口答应,对不能做到的条约也没有完全拒绝,而是陈述自己的难处,要是一般的封建君王还就真放过了他们。
  徐晨看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隨手將国书放在了身旁的茶几上。这个动作让土井利胜的心猛地一沉。
  这是一份近乎乞降的文书。条约上那些巨额赔款、开放国门、准许大同社在各藩设商馆並享有法外权,每一条都足以让他土井利胜在史书上留下千古骂名。但这个黑锅,他必须背,为了给摇摇欲坠的幕府爭取一丝喘息之机,却没想到幕府將军已经卑微到尘土当中了,大同社的元首居然还不满足。
  “德川將军的诚意,我看到了。”徐晨缓缓开口,他的目光平静地落在土井利胜身上,“但是,这封国书,来得太晚了。”
  “太,太晚了?”土井利胜一愣,一股巨大的不祥预感瞬间攫住了他,“元首阁下,您的意思是?”
  徐晨身体微微前倾,语气依旧平淡,却带著判决般的冷酷道:“现在,我大同社承认九州天草义军为日本国的合法代表政权。关於日本的未来,我们將与能代表日本人民利益的政权谈,而不是与一个压迫人民、挑起战端后又无力承担后果的旧式幕府谈判。”
  “义,义军!”
  土井利胜如遭雷击,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身后的使团成员们也发出一阵压抑的惊呼和骚动。
  他们想到了割地、想到了赔款、甚至想到了最屈辱的条件,但他们万万没想到,对方根本不屑於与他们谈!幕府已经愿意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几乎是屈膝求饶,对方却连谈判的资格都要彻底剥夺!
  “元首阁下!不可啊!”土井利胜失態地急声道,声音都带上了颤抖,“那些所谓义军,不过是一群啸聚山林的乱民、邪教徒!他们如何能代表日本国?幕府才是日本正统的统治者!我们愿意接受所有条件,只求天朝宽恕!请元首三思!”
  徐晨看著他嘲讽道:“正统?谁的力量源於百姓,谁才能代表正统。德川幕府的统治建立在压榨和恐惧之上,如今连战连败,威信扫地,还有什么资格自称正统?”
  他顿了顿语气更冷:“在我看来,不顾民生疾苦,一味锁国自守,將国家带入死路的德川家,才是最大的『乱』源。
  土井先生,请回吧。告诉德川將军,如果他真的为日本百姓著想,或许应该考虑一下,如何和平地將权力移交给更能代表这个国家未来的人。”
  这句话,如同最后的丧钟,在土井利胜耳边轰鸣。他浑身一软,几乎瘫倒在沙发上,所有的侥倖、所有的期望,在这一刻彻底粉碎。大同社不仅要幕府的钱和地,更要彻底顛覆德川家的天下!
  厅內死一般的寂静,只剩下日本使节们粗重而绝望的喘息声。
  (本章完)
  日本就是个岛国,而且还处於环太平洋地震带,天灾不断。徐晨对其土地並无太大野心,但推动其內部建立一个亲大同社的新政权,瓦解旧有的封建锁国体系,则符合大同社的战略利益。
  天空之上,热气球在绳索的牵引下缓缓下降,完成了它的首次展示。
  大同歷十四年(公元1638年)3月5日,京城,元首府。
  元首府的接待厅,德川幕府的使者,恭恭敬敬的坐在招待用的椅子上,他们神色庄重,一动不动,就像木偶一般,倒是引起了元首府內工作人员的好奇。
  原城溃败震动了整个日本,对德川幕府更是如同天塌了一般,德川幕府统治日本也就这几十年的时间,地方上有大量的大名对他们不满,只是忌惮於德川幕府强大的军事力量,这才臣服。
  同时日本战国刚刚结束不久,有大量的大名武士都是战国时期的人,他们的思维还没从乱世当中改变过来。而这场溃败重创了德川幕府的军事力量,也动摇了幕府统治的合法,让日本其他的大名,有了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
  日本大名不满德川幕府对他们的压榨,武士把自己失业的怨恨,全部都加注在德川幕府身上。加上小冰河时期的天灾,对日本的影响也是极其重,粮食大量减產,加之大同社前几年又不断的从日本购买粮食,导致日本本土的粮食价格暴涨,此时的日本可以说是如同一个高压锅一样,所以才会爆发天草地区的起义。
  而大同军登入登陆日本本土,並且直接击溃了幕府的主力军,直接炸开日本这个高压锅。
  这次保佑他们的神风没了。大同军登陆日本就击溃了德川幕府的主力,一时间德川幕府统治摇摇欲坠,大有倾倒之势。
  而德川家光,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梟雄,知道现在幕府最重要的是,平息大同军的怒火,让大同军不再进攻德川幕府。於是他马上派遣使者,来到了京城,向大同军认输求饶。
  土井利胜此刻正襟危坐,试图维持幕府重臣最后的体面,但他微微颤抖的手指和额角不断渗出的细密汗珠,暴露了他內心的恐慌。
  土井利胜追隨德川家康平定日本,而后辅佐德川秀忠,德川家光是德川家的三代老臣,知道德川家的危机。原城之战的溃败,如同一声惊雷,彻底炸碎了德川幕府根基,如果不能和大同社达成和解,幕府能不能存在下去都是个未知之数。
  “元首到!”门外卫兵一声通报,所有日本使节如同触电般,猛地从沙发上弹起来,深深地鞠躬,几乎將身体折成九十度,行了一个无比恭敬甚至显得卑微的“下座”礼。
  徐晨迈步走入,他身著大同社常服,没有多余的装饰,看著这些行礼恭敬的日本使者,隨意地摆了摆手。“起来吧,坐下说话。”
  其他人看到这一幕可能觉得日本人重视礼节。但徐晨在后世见多了日本人的骚操作,知道这只是日本人的表面功夫,所以也没有太在意。
  使团成员们依言,小心翼翼地退回座椅边缘,半个屁股虚坐著,身体紧绷。一方面是因为在日本的会议上都是跪坐。这种坐在椅子上的动作,让他们觉得不够正式又感到彆扭,另一方面他们也知道此次谈判的重要性,所以显得极其紧张。
  土井利胜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他再次起身,从怀中取出一个精美的漆盒,双手高高捧起,用极其谦卑的语气说道:“尊敬的元首阁下,外臣土井利胜,奉征夷大將军德川家光公之命,特来呈上国书。家光公对日前之误会深表歉意,愿重修旧好,永世奉天朝为宗主。”
  黄宗羲上前接过漆盒,检查后转呈给徐晨。
  徐晨打开国书,快速瀏览。文字极尽谦卑,德川家光自称“日本將军”,称民朝为“天朝上国”,通篇充斥著“撮尔小邦”、“冒犯天威”、“惶惧不已”等词句,以此来表达天朝军队的强大与自己惶恐和臣服之心。
  並引经据典,希望大同社能秉持儒家“以大事小”的仁德,而日本必將恪守“以小事大”的信义。对於大同社先前提出的赔款,释放商人,开埠、自由贸易等要求,国书一概应允,只是在2500万两白银的战爭赔款上,恳请“天朝体恤下情”,允许分期支付。
  徐晨看到上面的条款和其中卑微的语气,內心也不得不感慨,这不愧是德川家康的孙子,这手乌龟流的本事,果然厉害。
  口气卑微,態度诚恳,对能做到的条约一口答应,对不能做到的条约也没有完全拒绝,而是陈述自己的难处,要是一般的封建君王还就真放过了他们。
  徐晨看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隨手將国书放在了身旁的茶几上。这个动作让土井利胜的心猛地一沉。
  这是一份近乎乞降的文书。条约上那些巨额赔款、开放国门、准许大同社在各藩设商馆並享有法外权,每一条都足以让他土井利胜在史书上留下千古骂名。但这个黑锅,他必须背,为了给摇摇欲坠的幕府爭取一丝喘息之机,却没想到幕府將军已经卑微到尘土当中了,大同社的元首居然还不满足。
  “德川將军的诚意,我看到了。”徐晨缓缓开口,他的目光平静地落在土井利胜身上,“但是,这封国书,来得太晚了。”
  “太,太晚了?”土井利胜一愣,一股巨大的不祥预感瞬间攫住了他,“元首阁下,您的意思是?”
  徐晨身体微微前倾,语气依旧平淡,却带著判决般的冷酷道:“现在,我大同社承认九州天草义军为日本国的合法代表政权。关於日本的未来,我们將与能代表日本人民利益的政权谈,而不是与一个压迫人民、挑起战端后又无力承担后果的旧式幕府谈判。”
  “义,义军!”
  土井利胜如遭雷击,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身后的使团成员们也发出一阵压抑的惊呼和骚动。
  他们想到了割地、想到了赔款、甚至想到了最屈辱的条件,但他们万万没想到,对方根本不屑於与他们谈!幕府已经愿意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几乎是屈膝求饶,对方却连谈判的资格都要彻底剥夺!
  “元首阁下!不可啊!”土井利胜失態地急声道,声音都带上了颤抖,“那些所谓义军,不过是一群啸聚山林的乱民、邪教徒!他们如何能代表日本国?幕府才是日本正统的统治者!我们愿意接受所有条件,只求天朝宽恕!请元首三思!”
  徐晨看著他嘲讽道:“正统?谁的力量源於百姓,谁才能代表正统。德川幕府的统治建立在压榨和恐惧之上,如今连战连败,威信扫地,还有什么资格自称正统?”
  他顿了顿语气更冷:“在我看来,不顾民生疾苦,一味锁国自守,將国家带入死路的德川家,才是最大的『乱』源。
  土井先生,请回吧。告诉德川將军,如果他真的为日本百姓著想,或许应该考虑一下,如何和平地將权力移交给更能代表这个国家未来的人。”
  这句话,如同最后的丧钟,在土井利胜耳边轰鸣。他浑身一软,几乎瘫倒在沙发上,所有的侥倖、所有的期望,在这一刻彻底粉碎。大同社不仅要幕府的钱和地,更要彻底顛覆德川家的天下!
  厅內死一般的寂静,只剩下日本使节们粗重而绝望的喘息声。
  (本章完)
  日本就是个岛国,而且还处於环太平洋地震带,天灾不断。徐晨对其土地並无太大野心,但推动其內部建立一个亲大同社的新政权,瓦解旧有的封建锁国体系,则符合大同社的战略利益。
  天空之上,热气球在绳索的牵引下缓缓下降,完成了它的首次展示。
  大同歷十四年(公元1638年)3月5日,京城,元首府。
  元首府的接待厅,德川幕府的使者,恭恭敬敬的坐在招待用的椅子上,他们神色庄重,一动不动,就像木偶一般,倒是引起了元首府內工作人员的好奇。
  原城溃败震动了整个日本,对德川幕府更是如同天塌了一般,德川幕府统治日本也就这几十年的时间,地方上有大量的大名对他们不满,只是忌惮於德川幕府强大的军事力量,这才臣服。
  同时日本战国刚刚结束不久,有大量的大名武士都是战国时期的人,他们的思维还没从乱世当中改变过来。而这场溃败重创了德川幕府的军事力量,也动摇了幕府统治的合法,让日本其他的大名,有了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
  日本大名不满德川幕府对他们的压榨,武士把自己失业的怨恨,全部都加注在德川幕府身上。加上小冰河时期的天灾,对日本的影响也是极其重,粮食大量减產,加之大同社前几年又不断的从日本购买粮食,导致日本本土的粮食价格暴涨,此时的日本可以说是如同一个高压锅一样,所以才会爆发天草地区的起义。
  而大同军登入登陆日本本土,並且直接击溃了幕府的主力军,直接炸开日本这个高压锅。
  这次保佑他们的神风没了。大同军登陆日本就击溃了德川幕府的主力,一时间德川幕府统治摇摇欲坠,大有倾倒之势。
  而德川家光,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梟雄,知道现在幕府最重要的是,平息大同军的怒火,让大同军不再进攻德川幕府。於是他马上派遣使者,来到了京城,向大同军认输求饶。
  土井利胜此刻正襟危坐,试图维持幕府重臣最后的体面,但他微微颤抖的手指和额角不断渗出的细密汗珠,暴露了他內心的恐慌。
  土井利胜追隨德川家康平定日本,而后辅佐德川秀忠,德川家光是德川家的三代老臣,知道德川家的危机。原城之战的溃败,如同一声惊雷,彻底炸碎了德川幕府根基,如果不能和大同社达成和解,幕府能不能存在下去都是个未知之数。
  “元首到!”门外卫兵一声通报,所有日本使节如同触电般,猛地从沙发上弹起来,深深地鞠躬,几乎將身体折成九十度,行了一个无比恭敬甚至显得卑微的“下座”礼。
  徐晨迈步走入,他身著大同社常服,没有多余的装饰,看著这些行礼恭敬的日本使者,隨意地摆了摆手。“起来吧,坐下说话。”
  其他人看到这一幕可能觉得日本人重视礼节。但徐晨在后世见多了日本人的骚操作,知道这只是日本人的表面功夫,所以也没有太在意。
  使团成员们依言,小心翼翼地退回座椅边缘,半个屁股虚坐著,身体紧绷。一方面是因为在日本的会议上都是跪坐。这种坐在椅子上的动作,让他们觉得不够正式又感到彆扭,另一方面他们也知道此次谈判的重要性,所以显得极其紧张。
  土井利胜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他再次起身,从怀中取出一个精美的漆盒,双手高高捧起,用极其谦卑的语气说道:“尊敬的元首阁下,外臣土井利胜,奉征夷大將军德川家光公之命,特来呈上国书。家光公对日前之误会深表歉意,愿重修旧好,永世奉天朝为宗主。”
  黄宗羲上前接过漆盒,检查后转呈给徐晨。
  徐晨打开国书,快速瀏览。文字极尽谦卑,德川家光自称“日本將军”,称民朝为“天朝上国”,通篇充斥著“撮尔小邦”、“冒犯天威”、“惶惧不已”等词句,以此来表达天朝军队的强大与自己惶恐和臣服之心。
  並引经据典,希望大同社能秉持儒家“以大事小”的仁德,而日本必將恪守“以小事大”的信义。对於大同社先前提出的赔款,释放商人,开埠、自由贸易等要求,国书一概应允,只是在2500万两白银的战爭赔款上,恳请“天朝体恤下情”,允许分期支付。
  徐晨看到上面的条款和其中卑微的语气,內心也不得不感慨,这不愧是德川家康的孙子,这手乌龟流的本事,果然厉害。
  口气卑微,態度诚恳,对能做到的条约一口答应,对不能做到的条约也没有完全拒绝,而是陈述自己的难处,要是一般的封建君王还就真放过了他们。
  徐晨看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隨手將国书放在了身旁的茶几上。这个动作让土井利胜的心猛地一沉。
  这是一份近乎乞降的文书。条约上那些巨额赔款、开放国门、准许大同社在各藩设商馆並享有法外权,每一条都足以让他土井利胜在史书上留下千古骂名。但这个黑锅,他必须背,为了给摇摇欲坠的幕府爭取一丝喘息之机,却没想到幕府將军已经卑微到尘土当中了,大同社的元首居然还不满足。
  “德川將军的诚意,我看到了。”徐晨缓缓开口,他的目光平静地落在土井利胜身上,“但是,这封国书,来得太晚了。”
  “太,太晚了?”土井利胜一愣,一股巨大的不祥预感瞬间攫住了他,“元首阁下,您的意思是?”
  徐晨身体微微前倾,语气依旧平淡,却带著判决般的冷酷道:“现在,我大同社承认九州天草义军为日本国的合法代表政权。关於日本的未来,我们將与能代表日本人民利益的政权谈,而不是与一个压迫人民、挑起战端后又无力承担后果的旧式幕府谈判。”
  “义,义军!”
  土井利胜如遭雷击,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身后的使团成员们也发出一阵压抑的惊呼和骚动。
  他们想到了割地、想到了赔款、甚至想到了最屈辱的条件,但他们万万没想到,对方根本不屑於与他们谈!幕府已经愿意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几乎是屈膝求饶,对方却连谈判的资格都要彻底剥夺!
  “元首阁下!不可啊!”土井利胜失態地急声道,声音都带上了颤抖,“那些所谓义军,不过是一群啸聚山林的乱民、邪教徒!他们如何能代表日本国?幕府才是日本正统的统治者!我们愿意接受所有条件,只求天朝宽恕!请元首三思!”
  徐晨看著他嘲讽道:“正统?谁的力量源於百姓,谁才能代表正统。德川幕府的统治建立在压榨和恐惧之上,如今连战连败,威信扫地,还有什么资格自称正统?”
  他顿了顿语气更冷:“在我看来,不顾民生疾苦,一味锁国自守,將国家带入死路的德川家,才是最大的『乱』源。
  土井先生,请回吧。告诉德川將军,如果他真的为日本百姓著想,或许应该考虑一下,如何和平地將权力移交给更能代表这个国家未来的人。”
  这句话,如同最后的丧钟,在土井利胜耳边轰鸣。他浑身一软,几乎瘫倒在沙发上,所有的侥倖、所有的期望,在这一刻彻底粉碎。大同社不仅要幕府的钱和地,更要彻底顛覆德川家的天下!
  厅內死一般的寂静,只剩下日本使节们粗重而绝望的喘息声。
  (本章完)
  日本就是个岛国,而且还处於环太平洋地震带,天灾不断。徐晨对其土地並无太大野心,但推动其內部建立一个亲大同社的新政权,瓦解旧有的封建锁国体系,则符合大同社的战略利益。
  天空之上,热气球在绳索的牵引下缓缓下降,完成了它的首次展示。
  大同歷十四年(公元1638年)3月5日,京城,元首府。
  元首府的接待厅,德川幕府的使者,恭恭敬敬的坐在招待用的椅子上,他们神色庄重,一动不动,就像木偶一般,倒是引起了元首府內工作人员的好奇。
  原城溃败震动了整个日本,对德川幕府更是如同天塌了一般,德川幕府统治日本也就这几十年的时间,地方上有大量的大名对他们不满,只是忌惮於德川幕府强大的军事力量,这才臣服。
  同时日本战国刚刚结束不久,有大量的大名武士都是战国时期的人,他们的思维还没从乱世当中改变过来。而这场溃败重创了德川幕府的军事力量,也动摇了幕府统治的合法,让日本其他的大名,有了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
  日本大名不满德川幕府对他们的压榨,武士把自己失业的怨恨,全部都加注在德川幕府身上。加上小冰河时期的天灾,对日本的影响也是极其重,粮食大量减產,加之大同社前几年又不断的从日本购买粮食,导致日本本土的粮食价格暴涨,此时的日本可以说是如同一个高压锅一样,所以才会爆发天草地区的起义。
  而大同军登入登陆日本本土,並且直接击溃了幕府的主力军,直接炸开日本这个高压锅。
  这次保佑他们的神风没了。大同军登陆日本就击溃了德川幕府的主力,一时间德川幕府统治摇摇欲坠,大有倾倒之势。
  而德川家光,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梟雄,知道现在幕府最重要的是,平息大同军的怒火,让大同军不再进攻德川幕府。於是他马上派遣使者,来到了京城,向大同军认输求饶。
  土井利胜此刻正襟危坐,试图维持幕府重臣最后的体面,但他微微颤抖的手指和额角不断渗出的细密汗珠,暴露了他內心的恐慌。
  土井利胜追隨德川家康平定日本,而后辅佐德川秀忠,德川家光是德川家的三代老臣,知道德川家的危机。原城之战的溃败,如同一声惊雷,彻底炸碎了德川幕府根基,如果不能和大同社达成和解,幕府能不能存在下去都是个未知之数。
  “元首到!”门外卫兵一声通报,所有日本使节如同触电般,猛地从沙发上弹起来,深深地鞠躬,几乎將身体折成九十度,行了一个无比恭敬甚至显得卑微的“下座”礼。
  徐晨迈步走入,他身著大同社常服,没有多余的装饰,看著这些行礼恭敬的日本使者,隨意地摆了摆手。“起来吧,坐下说话。”
  其他人看到这一幕可能觉得日本人重视礼节。但徐晨在后世见多了日本人的骚操作,知道这只是日本人的表面功夫,所以也没有太在意。
  使团成员们依言,小心翼翼地退回座椅边缘,半个屁股虚坐著,身体紧绷。一方面是因为在日本的会议上都是跪坐。这种坐在椅子上的动作,让他们觉得不够正式又感到彆扭,另一方面他们也知道此次谈判的重要性,所以显得极其紧张。
  土井利胜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他再次起身,从怀中取出一个精美的漆盒,双手高高捧起,用极其谦卑的语气说道:“尊敬的元首阁下,外臣土井利胜,奉征夷大將军德川家光公之命,特来呈上国书。家光公对日前之误会深表歉意,愿重修旧好,永世奉天朝为宗主。”
  黄宗羲上前接过漆盒,检查后转呈给徐晨。
  徐晨打开国书,快速瀏览。文字极尽谦卑,德川家光自称“日本將军”,称民朝为“天朝上国”,通篇充斥著“撮尔小邦”、“冒犯天威”、“惶惧不已”等词句,以此来表达天朝军队的强大与自己惶恐和臣服之心。
  並引经据典,希望大同社能秉持儒家“以大事小”的仁德,而日本必將恪守“以小事大”的信义。对於大同社先前提出的赔款,释放商人,开埠、自由贸易等要求,国书一概应允,只是在2500万两白银的战爭赔款上,恳请“天朝体恤下情”,允许分期支付。
  徐晨看到上面的条款和其中卑微的语气,內心也不得不感慨,这不愧是德川家康的孙子,这手乌龟流的本事,果然厉害。
  口气卑微,態度诚恳,对能做到的条约一口答应,对不能做到的条约也没有完全拒绝,而是陈述自己的难处,要是一般的封建君王还就真放过了他们。
  徐晨看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隨手將国书放在了身旁的茶几上。这个动作让土井利胜的心猛地一沉。
  这是一份近乎乞降的文书。条约上那些巨额赔款、开放国门、准许大同社在各藩设商馆並享有法外权,每一条都足以让他土井利胜在史书上留下千古骂名。但这个黑锅,他必须背,为了给摇摇欲坠的幕府爭取一丝喘息之机,却没想到幕府將军已经卑微到尘土当中了,大同社的元首居然还不满足。
  “德川將军的诚意,我看到了。”徐晨缓缓开口,他的目光平静地落在土井利胜身上,“但是,这封国书,来得太晚了。”
  “太,太晚了?”土井利胜一愣,一股巨大的不祥预感瞬间攫住了他,“元首阁下,您的意思是?”
  徐晨身体微微前倾,语气依旧平淡,却带著判决般的冷酷道:“现在,我大同社承认九州天草义军为日本国的合法代表政权。关於日本的未来,我们將与能代表日本人民利益的政权谈,而不是与一个压迫人民、挑起战端后又无力承担后果的旧式幕府谈判。”
  “义,义军!”
  土井利胜如遭雷击,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身后的使团成员们也发出一阵压抑的惊呼和骚动。
  他们想到了割地、想到了赔款、甚至想到了最屈辱的条件,但他们万万没想到,对方根本不屑於与他们谈!幕府已经愿意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几乎是屈膝求饶,对方却连谈判的资格都要彻底剥夺!
  “元首阁下!不可啊!”土井利胜失態地急声道,声音都带上了颤抖,“那些所谓义军,不过是一群啸聚山林的乱民、邪教徒!他们如何能代表日本国?幕府才是日本正统的统治者!我们愿意接受所有条件,只求天朝宽恕!请元首三思!”
  徐晨看著他嘲讽道:“正统?谁的力量源於百姓,谁才能代表正统。德川幕府的统治建立在压榨和恐惧之上,如今连战连败,威信扫地,还有什么资格自称正统?”
  他顿了顿语气更冷:“在我看来,不顾民生疾苦,一味锁国自守,將国家带入死路的德川家,才是最大的『乱』源。
  土井先生,请回吧。告诉德川將军,如果他真的为日本百姓著想,或许应该考虑一下,如何和平地將权力移交给更能代表这个国家未来的人。”
  这句话,如同最后的丧钟,在土井利胜耳边轰鸣。他浑身一软,几乎瘫倒在沙发上,所有的侥倖、所有的期望,在这一刻彻底粉碎。大同社不仅要幕府的钱和地,更要彻底顛覆德川家的天下!
  厅內死一般的寂静,只剩下日本使节们粗重而绝望的喘息声。
  (本章完)
  日本就是个岛国,而且还处於环太平洋地震带,天灾不断。徐晨对其土地並无太大野心,但推动其內部建立一个亲大同社的新政权,瓦解旧有的封建锁国体系,则符合大同社的战略利益。
  天空之上,热气球在绳索的牵引下缓缓下降,完成了它的首次展示。
  大同歷十四年(公元1638年)3月5日,京城,元首府。
  元首府的接待厅,德川幕府的使者,恭恭敬敬的坐在招待用的椅子上,他们神色庄重,一动不动,就像木偶一般,倒是引起了元首府內工作人员的好奇。
  原城溃败震动了整个日本,对德川幕府更是如同天塌了一般,德川幕府统治日本也就这几十年的时间,地方上有大量的大名对他们不满,只是忌惮於德川幕府强大的军事力量,这才臣服。
  同时日本战国刚刚结束不久,有大量的大名武士都是战国时期的人,他们的思维还没从乱世当中改变过来。而这场溃败重创了德川幕府的军事力量,也动摇了幕府统治的合法,让日本其他的大名,有了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
  日本大名不满德川幕府对他们的压榨,武士把自己失业的怨恨,全部都加注在德川幕府身上。加上小冰河时期的天灾,对日本的影响也是极其重,粮食大量减產,加之大同社前几年又不断的从日本购买粮食,导致日本本土的粮食价格暴涨,此时的日本可以说是如同一个高压锅一样,所以才会爆发天草地区的起义。
  而大同军登入登陆日本本土,並且直接击溃了幕府的主力军,直接炸开日本这个高压锅。
  这次保佑他们的神风没了。大同军登陆日本就击溃了德川幕府的主力,一时间德川幕府统治摇摇欲坠,大有倾倒之势。
  而德川家光,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梟雄,知道现在幕府最重要的是,平息大同军的怒火,让大同军不再进攻德川幕府。於是他马上派遣使者,来到了京城,向大同军认输求饶。
  土井利胜此刻正襟危坐,试图维持幕府重臣最后的体面,但他微微颤抖的手指和额角不断渗出的细密汗珠,暴露了他內心的恐慌。
  土井利胜追隨德川家康平定日本,而后辅佐德川秀忠,德川家光是德川家的三代老臣,知道德川家的危机。原城之战的溃败,如同一声惊雷,彻底炸碎了德川幕府根基,如果不能和大同社达成和解,幕府能不能存在下去都是个未知之数。
  “元首到!”门外卫兵一声通报,所有日本使节如同触电般,猛地从沙发上弹起来,深深地鞠躬,几乎將身体折成九十度,行了一个无比恭敬甚至显得卑微的“下座”礼。
  徐晨迈步走入,他身著大同社常服,没有多余的装饰,看著这些行礼恭敬的日本使者,隨意地摆了摆手。“起来吧,坐下说话。”
  其他人看到这一幕可能觉得日本人重视礼节。但徐晨在后世见多了日本人的骚操作,知道这只是日本人的表面功夫,所以也没有太在意。
  使团成员们依言,小心翼翼地退回座椅边缘,半个屁股虚坐著,身体紧绷。一方面是因为在日本的会议上都是跪坐。这种坐在椅子上的动作,让他们觉得不够正式又感到彆扭,另一方面他们也知道此次谈判的重要性,所以显得极其紧张。
  土井利胜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他再次起身,从怀中取出一个精美的漆盒,双手高高捧起,用极其谦卑的语气说道:“尊敬的元首阁下,外臣土井利胜,奉征夷大將军德川家光公之命,特来呈上国书。家光公对日前之误会深表歉意,愿重修旧好,永世奉天朝为宗主。”
  黄宗羲上前接过漆盒,检查后转呈给徐晨。
  徐晨打开国书,快速瀏览。文字极尽谦卑,德川家光自称“日本將军”,称民朝为“天朝上国”,通篇充斥著“撮尔小邦”、“冒犯天威”、“惶惧不已”等词句,以此来表达天朝军队的强大与自己惶恐和臣服之心。
  並引经据典,希望大同社能秉持儒家“以大事小”的仁德,而日本必將恪守“以小事大”的信义。对於大同社先前提出的赔款,释放商人,开埠、自由贸易等要求,国书一概应允,只是在2500万两白银的战爭赔款上,恳请“天朝体恤下情”,允许分期支付。
  徐晨看到上面的条款和其中卑微的语气,內心也不得不感慨,这不愧是德川家康的孙子,这手乌龟流的本事,果然厉害。
  口气卑微,態度诚恳,对能做到的条约一口答应,对不能做到的条约也没有完全拒绝,而是陈述自己的难处,要是一般的封建君王还就真放过了他们。
  徐晨看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隨手將国书放在了身旁的茶几上。这个动作让土井利胜的心猛地一沉。
  这是一份近乎乞降的文书。条约上那些巨额赔款、开放国门、准许大同社在各藩设商馆並享有法外权,每一条都足以让他土井利胜在史书上留下千古骂名。但这个黑锅,他必须背,为了给摇摇欲坠的幕府爭取一丝喘息之机,却没想到幕府將军已经卑微到尘土当中了,大同社的元首居然还不满足。
  “德川將军的诚意,我看到了。”徐晨缓缓开口,他的目光平静地落在土井利胜身上,“但是,这封国书,来得太晚了。”
  “太,太晚了?”土井利胜一愣,一股巨大的不祥预感瞬间攫住了他,“元首阁下,您的意思是?”
  徐晨身体微微前倾,语气依旧平淡,却带著判决般的冷酷道:“现在,我大同社承认九州天草义军为日本国的合法代表政权。关於日本的未来,我们將与能代表日本人民利益的政权谈,而不是与一个压迫人民、挑起战端后又无力承担后果的旧式幕府谈判。”
  “义,义军!”
  土井利胜如遭雷击,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身后的使团成员们也发出一阵压抑的惊呼和骚动。
  他们想到了割地、想到了赔款、甚至想到了最屈辱的条件,但他们万万没想到,对方根本不屑於与他们谈!幕府已经愿意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几乎是屈膝求饶,对方却连谈判的资格都要彻底剥夺!
  “元首阁下!不可啊!”土井利胜失態地急声道,声音都带上了颤抖,“那些所谓义军,不过是一群啸聚山林的乱民、邪教徒!他们如何能代表日本国?幕府才是日本正统的统治者!我们愿意接受所有条件,只求天朝宽恕!请元首三思!”
  徐晨看著他嘲讽道:“正统?谁的力量源於百姓,谁才能代表正统。德川幕府的统治建立在压榨和恐惧之上,如今连战连败,威信扫地,还有什么资格自称正统?”
  他顿了顿语气更冷:“在我看来,不顾民生疾苦,一味锁国自守,將国家带入死路的德川家,才是最大的『乱』源。
  土井先生,请回吧。告诉德川將军,如果他真的为日本百姓著想,或许应该考虑一下,如何和平地將权力移交给更能代表这个国家未来的人。”
  这句话,如同最后的丧钟,在土井利胜耳边轰鸣。他浑身一软,几乎瘫倒在沙发上,所有的侥倖、所有的期望,在这一刻彻底粉碎。大同社不仅要幕府的钱和地,更要彻底顛覆德川家的天下!
  厅內死一般的寂静,只剩下日本使节们粗重而绝望的喘息声。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