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逸读阁小说>书库>都市青春>创业在晚唐> 第282章 刁吏

第282章 刁吏

  第282章 刁吏
  之后的日子,赵怀安就留在汴州开始坐镇缴获和丁口转运往光州的事宜。
  他自己倒是没忙什么,主要是他手下的度支杜宗器和宣武这边的度支使裴迪来负责。
  以现在赵怀安和杨復光的关係,保义军从宣武军借了大量的船只来帮忙转运,甚至帐都走的是平叛,按照安置一项来计。
  一开始赵怀安还觉得不合適,但人杨復光说了个更过分的,像长安那边的田令孜都已经开始卖官了,一个刺史六千贯,一个节度使万贯。
  这倒不是说谁这个钱都能当,而是合適的人,你跑田令孜的关係,他就给你办,明码標价。
  所以,这点假公济私算得了什么?
  听完后赵怀安傻眼,没想到你们这些人都已经这样玩了?好好好,那他更得为自己著想了。
  於是这几天他都是带著裴十三娘一起乱逛,颇有点乐不思蜀的样子。
  不过今天,他正要带著一眾人出门约会,然后在门口就被杜宗器给拦住了。
  死活要把最近的销给赵怀安过一下,赵怀安让他晚上回来报,他偏不。
  没办法,赵怀安只能被杜宗器拉到了边厢的房间里,那里已经坐满了各曹的书吏,手里都还捧著一堆帐册。
  赵怀安一看这个架势就晓得轻重了,让裴德盛回去给他妹妹说一下,改日再约,然后就坐到了马扎前,笑道:
  “好好好,给咱三堂会审咯!”
  赵怀安坐下,杜宗器就递上来一册帐本,说道:
  “使君,这一本是口粮本,上面记著咱们保义军和一眾俘虏、丁口、牲畜的粮秣消耗。”
  赵怀安接过,隨手翻了几页,看了数据,然后又將帐本放在了案几上,望了一圈这段时间熬夜得面色发黄的度支、后勤的下属,心里也有点不好意思。
  看著杜宗器他们眼巴巴地看著自己,甚至还有点哀怨,赵怀安笑道:
  “行了,別都跟苦命媳妇一样看著我,咱也是为了我们保义军的大事!这段时间玩得有点多了,今个咱们就好好处理公务,不过会不能这么开。”
  说完赵怀安指著面前那本《钱粮簿》,摇头道:
  “这些细帐我就不看了,今个就討论大事、急事,再细的,你们自己討论完后,给我一个纪要就行。好了,现在开始,谁先来?”
  他看了一圈,直接点了度支下面的度支巡官,刘茂。他是杜宗器的副手,分管的就是粮米这一部分入帐、出帐。
  “老刘,我看你就很急,来,你先说说。”
  然后一名看起来有四十多岁,蓄著山羊鬍的中年佐吏就站了起来,然后躬身说道:
  “使君,我这边重要的事是,如今我军採购汴州粮,现在已经到了每石五百文的价格,而且价格还在越来越高。”
  此时他旁边的杜宗器为手下补充了下背景,担心赵怀安忘了这个事:
  “使君,咱们回了汴州后,当时西门思恭就锁了河仓,不允许一粒米再供征剿军,因为本年的春运漕米开始了,他担心完不成任务。所以回来后,咱们就开始在市面上购买。”
  赵怀安点头,这事他晓得。
  杨復光还专门和自己说了这个事,他说之前西门思恭从长安过来,就专门守著汴州今年的漕运,那会战事急,宣武军、忠武军、保义军都在外征战,所以当时杨復光还能以军情为重,从漕粮中分拨出军粮出来。
  但现在王仙芝已死,草军烟消云散,各军也都回来了,所以这漕米就不能再白吃了。
  当时杨復光说的一点还蛮直接的,他说自己不可能为了让俘虏吃饭就让长安人饿著肚子,不然他以后回长安岂不是要被人骂死?
  赵怀安想到这个就腹誹,就你长安人是人,其他人不是人?他们就不会饿肚子?
  但赵怀安也晓得百吃朝廷的好日子结束了,不过他自己也缴获了大批粮食,剩下的再从汴州市场上购买,也足够应付这段时间的转运工作了。
  他主要解决的就是俘虏和丁口的口粮,保义军的口粮依旧是按照三倍出界粮的规矩,由宣武军这边负担。
  但现在听来,这市面上买粮还买出了个事来了?
  於是,赵怀安让刘茂继续说,
  刘茂点头,然后开始说了他和汴州这边对接官吏的过程:
  “使君,这粮价升,我去和汴州的官仓吏聊过,他们的意思是,咱们最近在市面上买的粮食太多,所以价格就涨了。”
  “但下吏晓得,这不过是个託词。如果是別的地方,粮食有数,咱们在市面够粮的行为確实会引起粮食的较大波动,但汴州不同。”
  “汴州作为中原漕运枢纽,粮食流通量极大。我们度支曾经估算过数字,如果我们购买的粮食占了汴州市场供应的三成,那將会引起市面上的粮食短期短缺,粮价是会上涨一半或一倍。”
  “但这只会是短期,因为汴州作为漕运枢纽,一旦这里的粮食价格过高,那周边的粮商就会带著本地粮食来卖,毕竟这样更有利可图,最后粮食的供应上升,最后的价格甚至还会下跌到比之前还低。”
  这里刘茂担心赵怀安不理解,还专门又解释了一句:
  “这是因为消息传递的问题。比如宋州、郑州那边离汴州近,消息传得快,所以最先把粮食运过来,然后把钱挣了。而如果是淮南那边,也听到了这个消息,等他们把粮食运过来后,汴州这里的粮食已经不缺了,最后他们要想再处理大批粮食,就只能以更低的价格甩卖。
  赵怀安明白,让刘茂继续。
  “除了汴州外的粮食会过来,汴州本身的官储也是很庞大的。汴州向来有平制度,一旦粮价过高,就会释放仓粮,稳定价格。”
  “但我们度支的人自己去走访过,实际上这段时间官仓一直没放过粮,而市面上早就出现了囤积的私人粮商,两相一叠加,所以城內粮价一日一个样,仅仅五日不到,粮价翻了一倍。”
  说到这里,刘茂小心措辞道:
  “现在城內粮价腾贵,百姓怨声载道,而且现在都在说,是咱们把粮食都买了去了,给那些草寇吃。”
  赵怀安一听这句话,眉头就皱起来了,他问刘茂:
  “咱们这段时间在市面上买了多少粮?能引起这么大的波动吗?”
  不等刘茂说,杜宗器先解释:
  “自咱们进汴州城的七日来,一共从市面上购买粮食七千三百二十四石,这点粮食在汴州市面上根本不算什么。此外,如今粮价这么高,却没有外地粮食来卖粮,这就更不寻常了。”
  赵怀安听完,冷笑道:
  “所以这是有人要害咱保义军?又或者是晓得咱们保义军一定要买那么多粮,然后逼著粮食涨价,把咱们当肥猪宰?”
  没人说话,但大伙之所以一大早就拦在赵怀安门口,不就是因为他们也是这么猜测的?
  正常的粮食波动也就算了,可要是被人针对,那就有的说了。
  赵怀安叩著案几,思考了一下,然后问刘茂:
  “咱们现在的存量还能支应多久?”
  刘茂心里记著数字,直接回復道:
  “这个数字是动態的,因为咱们每日都在转运丁口回光州,而这个数字又不定,所以只能给个大概的时间。我们內部统算过,如果停止在市面上购买,咱们存量不出二十日便会告罄。”
  “现在民怨这么大,我们要不先暂停购买?”
  赵怀安直接摇头拒绝:
  “粮食是稳定人心的定海神针,也是我保义军的底气。存量都用光,到时候不仅俘虏和丁口要闹,我保义军自己也要仰人鼻息。”
  “咱们现在吃汴州的粮,但为何能有独立行动的权力?就是因为我们自己手里有粮,嘴巴不会被人扣著,所以我才能在宣武军节度使面前挺起腰板。难道后面人家给个什么理由扣发,你要咱赵大著脸去求人家放粮?”
  刘茂被骂了句,脸色发白,正要解释,然后被旁边的杜宗器给拽住了。
  杜宗器晓得使君没在说他,这会多解释,反倒是把火惹在自己头上了。
  赵怀安说完,就开始把手掌往案几上一摊,发了狠:
  “这是有人惦记我腰包呢!这事我自己来办,你们负责三件事。”
  “其一是调度一部分运力去郑州、宋州去买粮,既然人家不过来,咱们就开过去。到了地方后,也不要直接在市面上上买,我会让十三叔托关係去找大粮商接洽,总之,这事要隱蔽,不能让人晓得我们保义军在外头买粮。”
  “其二,你们让人下去到市面上摸查,看到底是哪些粮商在囤积居奇,到时候我给他来个狠的!”
  赵怀安说这个“狠”字的时候,是真的杀气腾腾。
  最后,赵怀安对杜宗器说道:
  “老杜,你后面去找宣武军的十三叔,將咱们这边的事情说给他听,他应该晓得怎么办。”
  一连三道命令,乾脆利落,相关佐吏连忙將事情应下,坐回去奋笔疾书。
  这事没完,赵怀安默默在心中骂了句。
  然后问道:
  “下一个!军器来说。”
  一名年轻些的司官立即站起:
  “使君,咱们接到光州工坊的几个大匠的反馈,说咱们这一次从俘虏中甄別出的各类工匠共一千三百余人,其中铜铁匠、木匠、漆工等人数眾多。他们表示,现在战爭结束,再吸纳如此多的人手,各工坊的压力都很大。”
  赵怀安打断:
  “什么压力?”
  这司吏心一抖,回道:
  “说钱粮压力比较大。”
  赵怀安直接拍了桌子,骂道:
  “我看这几个大匠都是欠收拾!被我从西川救出来才多久呢?就想著当人上人了?什么时候他们需要管钱粮了?还不是自己吃完饭,就想砸锅?嫌这些俘口也来吃他们这碗饭了!”
  赵怀安直接点了这个司吏,骂道:
  “说这话的大匠都记下名字,先警告一次,扣一个月的俸禄,再有下次,都给我从小工重新干!我明白告诉他们,工坊就是看手艺,別整那套论资排辈!想端掉別人然后在厂里养老的,都给我滚蛋!”
  赵怀安什么人?他上辈子就是厂子弟,对於这种厂工人的心態是一清二楚。
  这些人啊,就是什么都圈起来吃独食,外人想进来,门都別想有。
  现在赵怀安把如此多的匠人聚集在一起设立各工坊,可不是让这些人圈地吃子弟饭的,现在就开始排斥俘虏过来的工匠了,以后还了得?
  打倒!
  他现在摊子还没铺开,等后面做了节度使,光兵马就要扩充到三万,这背后需要无数熟练工匠,更不用说后面对外征战,对於物资消耗更是海了去了。
  这几个大匠现在要搞排斥,那就是站在了赵怀安的对立面,不是这几个的確有手艺,他非得杀鸡做猴。
  想到这里,赵怀安气都不顺,索性站了起来,在马扎前了两步,直接给杜宗器下令:
  “老杜,这事你亲自去抓一下。这次咱们俘虏的工匠,要一个不拉,全部安排下去,每三个,
  必须要有一个咱们的熟手带著,让这些人儘快融入到咱们的工坊。”
  “另外,这些工匠要是有家眷,也一併安置在厂院,要让他们吃饱穿暖,家人有著落,心里就踏实,这活才干得细!咱们兄弟们才不会在前线用劣质甲械!这事必须要重视!”
  杜宗器连忙起身说道:
  “是!属下亲自办这个!”
  赵怀安点了点头,示意杜宗器坐下。
  但他人是坐下了,可心里已经將那个不懂事的军械司的小子骂了一遍,这事他之前就和这人说过,那些个大匠的匯报根本不用理会,他直接一张条子就能摆平这些人。
  可这小子被使君一点,脑子一热就把这事给禿嚕出来。
  现在事还是他办,然后整个幕院都跟著被骂,果然,年轻人就是靠不住。
  然后赵怀安顺著,点了既曹的参军,说到:
  “小曹,你来说说战马的事情。”
  既曹参军曹彦,起身回道:
  “下吏这边有个急事,需要使君定夺。”
  见赵怀安点头,曹彦说道:
  “昨日泰寧军那边来人,想要回康怀贞、阎宝两部的战马,说人他们不要了,但马是泰寧军的,要咱们还回去。”
  赵怀安听了这个话,愣了一下,然后对右侧的转输说了句:
  “你把康怀贞、阎宝两部安排在第一批回光州的名单,连人带马一併回。”
  然后他就对曹彦道:
  “你带著泰寧军的人在汴州逛逛,费都算咱们的。后面再问,你就说咱们这没有泰寧军的战马,他不信的话,可以到我们营里去看。”
  各军战马都有自己的马印,如康怀贞、阎宝两人带来的七百多匹战马,就在马屁股上有“充海”二字。
  所以赵怀安的確没有说错,他的確没有泰寧军的战马。
  曹彦心里佩服,对赵怀安应了后,就坐下了,心里想著后面得空问问豆卢押衙,问汴州城里有什么好玩的。
  说来也是忧伤,来汴州两次了,他们这些佐吏都是闷在屋子里算帐,这会让他曹彦去哪玩他都找不到。
  见没人再说急事了,赵怀安便又重新坐下,说道:
  “还有什么要討论的?”
  杜宗器连忙接过话,翻开一本册子,说道:
  “使君,咱们已经编制好返回光州的顺序。除了前期运输回去的物资和人口,这是各部的名单。”
  说完,杜宗器將册子递给了赵怀安,
  赵怀安翻完,点了点头:
  “就按这个顺序撤军,大部队赶紧撤,现在狗太监那边眼红著呢,动不动就要割咱们肉!咱们也不好和田令孜翻脸。这样,留飞虎、背鬼两个都在汴州,后面帐下都隨我去长安,剩下的就按照这个顺序撤吧!”
  杜宗器连忙应声。
  接著,赵怀安自己开了个话题“现在咱们的伤员也送回去了,我这里要提一下你们下发抚恤的进度。大原则就是,按照义保制发钱。此外,有突出贡献的,让他们下到地方做巡检、都指挥。这些都是隨我一起在中原流血的兄弟,绝不能亏待!”
  “此外,他们退伍后的兵额就从附兵、大別山都兵中补充。两边各一半。”
  “还有,里面哪些是跟咱们从西川回来的老兄弟,也给我一个名单,后面我要亲自去看他们。”
  一番话说完,堂中一片寂静,只有书吏们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赵怀安以雷霆之势,在短短一个时辰內,將最棘手的几桩大事尽数剖析处置,条理清晰,恩威並施,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悦诚服。
  本该要討论一天的会,就这样提纲契领的解决了。
  眾幕僚们抱著帐册退去后,那边赵六、豆胖子走了进来,笑道:
  “大郎,那咱们去见裴娘子去?”
  却不想赵怀安直接骂道:
  “去什么去?整天就晓得玩,男人就得搞事业,晓得?”
  说完,赵怀安抬腿跨出门,看到赵六和豆胖子还楞在那里,又骂了句:
  “还愣著干啥,去见十三叔去!我倒要看看,是哪个刁吏要害咱赵大!”
  赵六和豆胖子互相看了一眼,不用说,就晓得对方的想法。
  “不还是去见裴娘子?”
  二人嘟嘧了句,然后就急忙去追脚步如风的赵大了。
  赵怀安说这个“狠”字的时候,是真的杀气腾腾。
  最后,赵怀安对杜宗器说道:
  “老杜,你后面去找宣武军的十三叔,將咱们这边的事情说给他听,他应该晓得怎么办。”
  一连三道命令,乾脆利落,相关佐吏连忙將事情应下,坐回去奋笔疾书。
  这事没完,赵怀安默默在心中骂了句。
  然后问道:
  “下一个!军器来说。”
  一名年轻些的司官立即站起:
  “使君,咱们接到光州工坊的几个大匠的反馈,说咱们这一次从俘虏中甄別出的各类工匠共一千三百余人,其中铜铁匠、木匠、漆工等人数眾多。他们表示,现在战爭结束,再吸纳如此多的人手,各工坊的压力都很大。”
  赵怀安打断:
  “什么压力?”
  这司吏心一抖,回道:
  “说钱粮压力比较大。”
  赵怀安直接拍了桌子,骂道:
  “我看这几个大匠都是欠收拾!被我从西川救出来才多久呢?就想著当人上人了?什么时候他们需要管钱粮了?还不是自己吃完饭,就想砸锅?嫌这些俘口也来吃他们这碗饭了!”
  赵怀安直接点了这个司吏,骂道:
  “说这话的大匠都记下名字,先警告一次,扣一个月的俸禄,再有下次,都给我从小工重新干!我明白告诉他们,工坊就是看手艺,別整那套论资排辈!想端掉別人然后在厂里养老的,都给我滚蛋!”
  赵怀安什么人?他上辈子就是厂子弟,对於这种厂工人的心態是一清二楚。
  这些人啊,就是什么都圈起来吃独食,外人想进来,门都別想有。
  现在赵怀安把如此多的匠人聚集在一起设立各工坊,可不是让这些人圈地吃子弟饭的,现在就开始排斥俘虏过来的工匠了,以后还了得?
  打倒!
  他现在摊子还没铺开,等后面做了节度使,光兵马就要扩充到三万,这背后需要无数熟练工匠,更不用说后面对外征战,对於物资消耗更是海了去了。
  这几个大匠现在要搞排斥,那就是站在了赵怀安的对立面,不是这几个的確有手艺,他非得杀鸡做猴。
  想到这里,赵怀安气都不顺,索性站了起来,在马扎前了两步,直接给杜宗器下令:
  “老杜,这事你亲自去抓一下。这次咱们俘虏的工匠,要一个不拉,全部安排下去,每三个,
  必须要有一个咱们的熟手带著,让这些人儘快融入到咱们的工坊。”
  “另外,这些工匠要是有家眷,也一併安置在厂院,要让他们吃饱穿暖,家人有著落,心里就踏实,这活才干得细!咱们兄弟们才不会在前线用劣质甲械!这事必须要重视!”
  杜宗器连忙起身说道:
  “是!属下亲自办这个!”
  赵怀安点了点头,示意杜宗器坐下。
  但他人是坐下了,可心里已经將那个不懂事的军械司的小子骂了一遍,这事他之前就和这人说过,那些个大匠的匯报根本不用理会,他直接一张条子就能摆平这些人。
  可这小子被使君一点,脑子一热就把这事给禿嚕出来。
  现在事还是他办,然后整个幕院都跟著被骂,果然,年轻人就是靠不住。
  然后赵怀安顺著,点了既曹的参军,说到:
  “小曹,你来说说战马的事情。”
  既曹参军曹彦,起身回道:
  “下吏这边有个急事,需要使君定夺。”
  见赵怀安点头,曹彦说道:
  “昨日泰寧军那边来人,想要回康怀贞、阎宝两部的战马,说人他们不要了,但马是泰寧军的,要咱们还回去。”
  赵怀安听了这个话,愣了一下,然后对右侧的转输说了句:
  “你把康怀贞、阎宝两部安排在第一批回光州的名单,连人带马一併回。”
  然后他就对曹彦道:
  “你带著泰寧军的人在汴州逛逛,费都算咱们的。后面再问,你就说咱们这没有泰寧军的战马,他不信的话,可以到我们营里去看。”
  各军战马都有自己的马印,如康怀贞、阎宝两人带来的七百多匹战马,就在马屁股上有“充海”二字。
  所以赵怀安的確没有说错,他的確没有泰寧军的战马。
  曹彦心里佩服,对赵怀安应了后,就坐下了,心里想著后面得空问问豆卢押衙,问汴州城里有什么好玩的。
  说来也是忧伤,来汴州两次了,他们这些佐吏都是闷在屋子里算帐,这会让他曹彦去哪玩他都找不到。
  见没人再说急事了,赵怀安便又重新坐下,说道:
  “还有什么要討论的?”
  杜宗器连忙接过话,翻开一本册子,说道:
  “使君,咱们已经编制好返回光州的顺序。除了前期运输回去的物资和人口,这是各部的名单。”
  说完,杜宗器將册子递给了赵怀安,
  赵怀安翻完,点了点头:
  “就按这个顺序撤军,大部队赶紧撤,现在狗太监那边眼红著呢,动不动就要割咱们肉!咱们也不好和田令孜翻脸。这样,留飞虎、背鬼两个都在汴州,后面帐下都隨我去长安,剩下的就按照这个顺序撤吧!”
  杜宗器连忙应声。
  接著,赵怀安自己开了个话题“现在咱们的伤员也送回去了,我这里要提一下你们下发抚恤的进度。大原则就是,按照义保制发钱。此外,有突出贡献的,让他们下到地方做巡检、都指挥。这些都是隨我一起在中原流血的兄弟,绝不能亏待!”
  “此外,他们退伍后的兵额就从附兵、大別山都兵中补充。两边各一半。”
  “还有,里面哪些是跟咱们从西川回来的老兄弟,也给我一个名单,后面我要亲自去看他们。”
  一番话说完,堂中一片寂静,只有书吏们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赵怀安以雷霆之势,在短短一个时辰內,將最棘手的几桩大事尽数剖析处置,条理清晰,恩威並施,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悦诚服。
  本该要討论一天的会,就这样提纲契领的解决了。
  眾幕僚们抱著帐册退去后,那边赵六、豆胖子走了进来,笑道:
  “大郎,那咱们去见裴娘子去?”
  却不想赵怀安直接骂道:
  “去什么去?整天就晓得玩,男人就得搞事业,晓得?”
  说完,赵怀安抬腿跨出门,看到赵六和豆胖子还楞在那里,又骂了句:
  “还愣著干啥,去见十三叔去!我倒要看看,是哪个刁吏要害咱赵大!”
  赵六和豆胖子互相看了一眼,不用说,就晓得对方的想法。
  “不还是去见裴娘子?”
  二人嘟嘧了句,然后就急忙去追脚步如风的赵大了。
  赵怀安说这个“狠”字的时候,是真的杀气腾腾。
  最后,赵怀安对杜宗器说道:
  “老杜,你后面去找宣武军的十三叔,將咱们这边的事情说给他听,他应该晓得怎么办。”
  一连三道命令,乾脆利落,相关佐吏连忙將事情应下,坐回去奋笔疾书。
  这事没完,赵怀安默默在心中骂了句。
  然后问道:
  “下一个!军器来说。”
  一名年轻些的司官立即站起:
  “使君,咱们接到光州工坊的几个大匠的反馈,说咱们这一次从俘虏中甄別出的各类工匠共一千三百余人,其中铜铁匠、木匠、漆工等人数眾多。他们表示,现在战爭结束,再吸纳如此多的人手,各工坊的压力都很大。”
  赵怀安打断:
  “什么压力?”
  这司吏心一抖,回道:
  “说钱粮压力比较大。”
  赵怀安直接拍了桌子,骂道:
  “我看这几个大匠都是欠收拾!被我从西川救出来才多久呢?就想著当人上人了?什么时候他们需要管钱粮了?还不是自己吃完饭,就想砸锅?嫌这些俘口也来吃他们这碗饭了!”
  赵怀安直接点了这个司吏,骂道:
  “说这话的大匠都记下名字,先警告一次,扣一个月的俸禄,再有下次,都给我从小工重新干!我明白告诉他们,工坊就是看手艺,別整那套论资排辈!想端掉別人然后在厂里养老的,都给我滚蛋!”
  赵怀安什么人?他上辈子就是厂子弟,对於这种厂工人的心態是一清二楚。
  这些人啊,就是什么都圈起来吃独食,外人想进来,门都別想有。
  现在赵怀安把如此多的匠人聚集在一起设立各工坊,可不是让这些人圈地吃子弟饭的,现在就开始排斥俘虏过来的工匠了,以后还了得?
  打倒!
  他现在摊子还没铺开,等后面做了节度使,光兵马就要扩充到三万,这背后需要无数熟练工匠,更不用说后面对外征战,对於物资消耗更是海了去了。
  这几个大匠现在要搞排斥,那就是站在了赵怀安的对立面,不是这几个的確有手艺,他非得杀鸡做猴。
  想到这里,赵怀安气都不顺,索性站了起来,在马扎前了两步,直接给杜宗器下令:
  “老杜,这事你亲自去抓一下。这次咱们俘虏的工匠,要一个不拉,全部安排下去,每三个,
  必须要有一个咱们的熟手带著,让这些人儘快融入到咱们的工坊。”
  “另外,这些工匠要是有家眷,也一併安置在厂院,要让他们吃饱穿暖,家人有著落,心里就踏实,这活才干得细!咱们兄弟们才不会在前线用劣质甲械!这事必须要重视!”
  杜宗器连忙起身说道:
  “是!属下亲自办这个!”
  赵怀安点了点头,示意杜宗器坐下。
  但他人是坐下了,可心里已经將那个不懂事的军械司的小子骂了一遍,这事他之前就和这人说过,那些个大匠的匯报根本不用理会,他直接一张条子就能摆平这些人。
  可这小子被使君一点,脑子一热就把这事给禿嚕出来。
  现在事还是他办,然后整个幕院都跟著被骂,果然,年轻人就是靠不住。
  然后赵怀安顺著,点了既曹的参军,说到:
  “小曹,你来说说战马的事情。”
  既曹参军曹彦,起身回道:
  “下吏这边有个急事,需要使君定夺。”
  见赵怀安点头,曹彦说道:
  “昨日泰寧军那边来人,想要回康怀贞、阎宝两部的战马,说人他们不要了,但马是泰寧军的,要咱们还回去。”
  赵怀安听了这个话,愣了一下,然后对右侧的转输说了句:
  “你把康怀贞、阎宝两部安排在第一批回光州的名单,连人带马一併回。”
  然后他就对曹彦道:
  “你带著泰寧军的人在汴州逛逛,费都算咱们的。后面再问,你就说咱们这没有泰寧军的战马,他不信的话,可以到我们营里去看。”
  各军战马都有自己的马印,如康怀贞、阎宝两人带来的七百多匹战马,就在马屁股上有“充海”二字。
  所以赵怀安的確没有说错,他的確没有泰寧军的战马。
  曹彦心里佩服,对赵怀安应了后,就坐下了,心里想著后面得空问问豆卢押衙,问汴州城里有什么好玩的。
  说来也是忧伤,来汴州两次了,他们这些佐吏都是闷在屋子里算帐,这会让他曹彦去哪玩他都找不到。
  见没人再说急事了,赵怀安便又重新坐下,说道:
  “还有什么要討论的?”
  杜宗器连忙接过话,翻开一本册子,说道:
  “使君,咱们已经编制好返回光州的顺序。除了前期运输回去的物资和人口,这是各部的名单。”
  说完,杜宗器將册子递给了赵怀安,
  赵怀安翻完,点了点头:
  “就按这个顺序撤军,大部队赶紧撤,现在狗太监那边眼红著呢,动不动就要割咱们肉!咱们也不好和田令孜翻脸。这样,留飞虎、背鬼两个都在汴州,后面帐下都隨我去长安,剩下的就按照这个顺序撤吧!”
  杜宗器连忙应声。
  接著,赵怀安自己开了个话题“现在咱们的伤员也送回去了,我这里要提一下你们下发抚恤的进度。大原则就是,按照义保制发钱。此外,有突出贡献的,让他们下到地方做巡检、都指挥。这些都是隨我一起在中原流血的兄弟,绝不能亏待!”
  “此外,他们退伍后的兵额就从附兵、大別山都兵中补充。两边各一半。”
  “还有,里面哪些是跟咱们从西川回来的老兄弟,也给我一个名单,后面我要亲自去看他们。”
  一番话说完,堂中一片寂静,只有书吏们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赵怀安以雷霆之势,在短短一个时辰內,將最棘手的几桩大事尽数剖析处置,条理清晰,恩威並施,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悦诚服。
  本该要討论一天的会,就这样提纲契领的解决了。
  眾幕僚们抱著帐册退去后,那边赵六、豆胖子走了进来,笑道:
  “大郎,那咱们去见裴娘子去?”
  却不想赵怀安直接骂道:
  “去什么去?整天就晓得玩,男人就得搞事业,晓得?”
  说完,赵怀安抬腿跨出门,看到赵六和豆胖子还楞在那里,又骂了句:
  “还愣著干啥,去见十三叔去!我倒要看看,是哪个刁吏要害咱赵大!”
  赵六和豆胖子互相看了一眼,不用说,就晓得对方的想法。
  “不还是去见裴娘子?”
  二人嘟嘧了句,然后就急忙去追脚步如风的赵大了。
  赵怀安说这个“狠”字的时候,是真的杀气腾腾。
  最后,赵怀安对杜宗器说道:
  “老杜,你后面去找宣武军的十三叔,將咱们这边的事情说给他听,他应该晓得怎么办。”
  一连三道命令,乾脆利落,相关佐吏连忙將事情应下,坐回去奋笔疾书。
  这事没完,赵怀安默默在心中骂了句。
  然后问道:
  “下一个!军器来说。”
  一名年轻些的司官立即站起:
  “使君,咱们接到光州工坊的几个大匠的反馈,说咱们这一次从俘虏中甄別出的各类工匠共一千三百余人,其中铜铁匠、木匠、漆工等人数眾多。他们表示,现在战爭结束,再吸纳如此多的人手,各工坊的压力都很大。”
  赵怀安打断:
  “什么压力?”
  这司吏心一抖,回道:
  “说钱粮压力比较大。”
  赵怀安直接拍了桌子,骂道:
  “我看这几个大匠都是欠收拾!被我从西川救出来才多久呢?就想著当人上人了?什么时候他们需要管钱粮了?还不是自己吃完饭,就想砸锅?嫌这些俘口也来吃他们这碗饭了!”
  赵怀安直接点了这个司吏,骂道:
  “说这话的大匠都记下名字,先警告一次,扣一个月的俸禄,再有下次,都给我从小工重新干!我明白告诉他们,工坊就是看手艺,別整那套论资排辈!想端掉別人然后在厂里养老的,都给我滚蛋!”
  赵怀安什么人?他上辈子就是厂子弟,对於这种厂工人的心態是一清二楚。
  这些人啊,就是什么都圈起来吃独食,外人想进来,门都別想有。
  现在赵怀安把如此多的匠人聚集在一起设立各工坊,可不是让这些人圈地吃子弟饭的,现在就开始排斥俘虏过来的工匠了,以后还了得?
  打倒!
  他现在摊子还没铺开,等后面做了节度使,光兵马就要扩充到三万,这背后需要无数熟练工匠,更不用说后面对外征战,对於物资消耗更是海了去了。
  这几个大匠现在要搞排斥,那就是站在了赵怀安的对立面,不是这几个的確有手艺,他非得杀鸡做猴。
  想到这里,赵怀安气都不顺,索性站了起来,在马扎前了两步,直接给杜宗器下令:
  “老杜,这事你亲自去抓一下。这次咱们俘虏的工匠,要一个不拉,全部安排下去,每三个,
  必须要有一个咱们的熟手带著,让这些人儘快融入到咱们的工坊。”
  “另外,这些工匠要是有家眷,也一併安置在厂院,要让他们吃饱穿暖,家人有著落,心里就踏实,这活才干得细!咱们兄弟们才不会在前线用劣质甲械!这事必须要重视!”
  杜宗器连忙起身说道:
  “是!属下亲自办这个!”
  赵怀安点了点头,示意杜宗器坐下。
  但他人是坐下了,可心里已经將那个不懂事的军械司的小子骂了一遍,这事他之前就和这人说过,那些个大匠的匯报根本不用理会,他直接一张条子就能摆平这些人。
  可这小子被使君一点,脑子一热就把这事给禿嚕出来。
  现在事还是他办,然后整个幕院都跟著被骂,果然,年轻人就是靠不住。
  然后赵怀安顺著,点了既曹的参军,说到:
  “小曹,你来说说战马的事情。”
  既曹参军曹彦,起身回道:
  “下吏这边有个急事,需要使君定夺。”
  见赵怀安点头,曹彦说道:
  “昨日泰寧军那边来人,想要回康怀贞、阎宝两部的战马,说人他们不要了,但马是泰寧军的,要咱们还回去。”
  赵怀安听了这个话,愣了一下,然后对右侧的转输说了句:
  “你把康怀贞、阎宝两部安排在第一批回光州的名单,连人带马一併回。”
  然后他就对曹彦道:
  “你带著泰寧军的人在汴州逛逛,费都算咱们的。后面再问,你就说咱们这没有泰寧军的战马,他不信的话,可以到我们营里去看。”
  各军战马都有自己的马印,如康怀贞、阎宝两人带来的七百多匹战马,就在马屁股上有“充海”二字。
  所以赵怀安的確没有说错,他的確没有泰寧军的战马。
  曹彦心里佩服,对赵怀安应了后,就坐下了,心里想著后面得空问问豆卢押衙,问汴州城里有什么好玩的。
  说来也是忧伤,来汴州两次了,他们这些佐吏都是闷在屋子里算帐,这会让他曹彦去哪玩他都找不到。
  见没人再说急事了,赵怀安便又重新坐下,说道:
  “还有什么要討论的?”
  杜宗器连忙接过话,翻开一本册子,说道:
  “使君,咱们已经编制好返回光州的顺序。除了前期运输回去的物资和人口,这是各部的名单。”
  说完,杜宗器將册子递给了赵怀安,
  赵怀安翻完,点了点头:
  “就按这个顺序撤军,大部队赶紧撤,现在狗太监那边眼红著呢,动不动就要割咱们肉!咱们也不好和田令孜翻脸。这样,留飞虎、背鬼两个都在汴州,后面帐下都隨我去长安,剩下的就按照这个顺序撤吧!”
  杜宗器连忙应声。
  接著,赵怀安自己开了个话题“现在咱们的伤员也送回去了,我这里要提一下你们下发抚恤的进度。大原则就是,按照义保制发钱。此外,有突出贡献的,让他们下到地方做巡检、都指挥。这些都是隨我一起在中原流血的兄弟,绝不能亏待!”
  “此外,他们退伍后的兵额就从附兵、大別山都兵中补充。两边各一半。”
  “还有,里面哪些是跟咱们从西川回来的老兄弟,也给我一个名单,后面我要亲自去看他们。”
  一番话说完,堂中一片寂静,只有书吏们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赵怀安以雷霆之势,在短短一个时辰內,將最棘手的几桩大事尽数剖析处置,条理清晰,恩威並施,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悦诚服。
  本该要討论一天的会,就这样提纲契领的解决了。
  眾幕僚们抱著帐册退去后,那边赵六、豆胖子走了进来,笑道:
  “大郎,那咱们去见裴娘子去?”
  却不想赵怀安直接骂道:
  “去什么去?整天就晓得玩,男人就得搞事业,晓得?”
  说完,赵怀安抬腿跨出门,看到赵六和豆胖子还楞在那里,又骂了句:
  “还愣著干啥,去见十三叔去!我倒要看看,是哪个刁吏要害咱赵大!”
  赵六和豆胖子互相看了一眼,不用说,就晓得对方的想法。
  “不还是去见裴娘子?”
  二人嘟嘧了句,然后就急忙去追脚步如风的赵大了。
  赵怀安说这个“狠”字的时候,是真的杀气腾腾。
  最后,赵怀安对杜宗器说道:
  “老杜,你后面去找宣武军的十三叔,將咱们这边的事情说给他听,他应该晓得怎么办。”
  一连三道命令,乾脆利落,相关佐吏连忙將事情应下,坐回去奋笔疾书。
  这事没完,赵怀安默默在心中骂了句。
  然后问道:
  “下一个!军器来说。”
  一名年轻些的司官立即站起:
  “使君,咱们接到光州工坊的几个大匠的反馈,说咱们这一次从俘虏中甄別出的各类工匠共一千三百余人,其中铜铁匠、木匠、漆工等人数眾多。他们表示,现在战爭结束,再吸纳如此多的人手,各工坊的压力都很大。”
  赵怀安打断:
  “什么压力?”
  这司吏心一抖,回道:
  “说钱粮压力比较大。”
  赵怀安直接拍了桌子,骂道:
  “我看这几个大匠都是欠收拾!被我从西川救出来才多久呢?就想著当人上人了?什么时候他们需要管钱粮了?还不是自己吃完饭,就想砸锅?嫌这些俘口也来吃他们这碗饭了!”
  赵怀安直接点了这个司吏,骂道:
  “说这话的大匠都记下名字,先警告一次,扣一个月的俸禄,再有下次,都给我从小工重新干!我明白告诉他们,工坊就是看手艺,別整那套论资排辈!想端掉別人然后在厂里养老的,都给我滚蛋!”
  赵怀安什么人?他上辈子就是厂子弟,对於这种厂工人的心態是一清二楚。
  这些人啊,就是什么都圈起来吃独食,外人想进来,门都別想有。
  现在赵怀安把如此多的匠人聚集在一起设立各工坊,可不是让这些人圈地吃子弟饭的,现在就开始排斥俘虏过来的工匠了,以后还了得?
  打倒!
  他现在摊子还没铺开,等后面做了节度使,光兵马就要扩充到三万,这背后需要无数熟练工匠,更不用说后面对外征战,对於物资消耗更是海了去了。
  这几个大匠现在要搞排斥,那就是站在了赵怀安的对立面,不是这几个的確有手艺,他非得杀鸡做猴。
  想到这里,赵怀安气都不顺,索性站了起来,在马扎前了两步,直接给杜宗器下令:
  “老杜,这事你亲自去抓一下。这次咱们俘虏的工匠,要一个不拉,全部安排下去,每三个,
  必须要有一个咱们的熟手带著,让这些人儘快融入到咱们的工坊。”
  “另外,这些工匠要是有家眷,也一併安置在厂院,要让他们吃饱穿暖,家人有著落,心里就踏实,这活才干得细!咱们兄弟们才不会在前线用劣质甲械!这事必须要重视!”
  杜宗器连忙起身说道:
  “是!属下亲自办这个!”
  赵怀安点了点头,示意杜宗器坐下。
  但他人是坐下了,可心里已经將那个不懂事的军械司的小子骂了一遍,这事他之前就和这人说过,那些个大匠的匯报根本不用理会,他直接一张条子就能摆平这些人。
  可这小子被使君一点,脑子一热就把这事给禿嚕出来。
  现在事还是他办,然后整个幕院都跟著被骂,果然,年轻人就是靠不住。
  然后赵怀安顺著,点了既曹的参军,说到:
  “小曹,你来说说战马的事情。”
  既曹参军曹彦,起身回道:
  “下吏这边有个急事,需要使君定夺。”
  见赵怀安点头,曹彦说道:
  “昨日泰寧军那边来人,想要回康怀贞、阎宝两部的战马,说人他们不要了,但马是泰寧军的,要咱们还回去。”
  赵怀安听了这个话,愣了一下,然后对右侧的转输说了句:
  “你把康怀贞、阎宝两部安排在第一批回光州的名单,连人带马一併回。”
  然后他就对曹彦道:
  “你带著泰寧军的人在汴州逛逛,费都算咱们的。后面再问,你就说咱们这没有泰寧军的战马,他不信的话,可以到我们营里去看。”
  各军战马都有自己的马印,如康怀贞、阎宝两人带来的七百多匹战马,就在马屁股上有“充海”二字。
  所以赵怀安的確没有说错,他的確没有泰寧军的战马。
  曹彦心里佩服,对赵怀安应了后,就坐下了,心里想著后面得空问问豆卢押衙,问汴州城里有什么好玩的。
  说来也是忧伤,来汴州两次了,他们这些佐吏都是闷在屋子里算帐,这会让他曹彦去哪玩他都找不到。
  见没人再说急事了,赵怀安便又重新坐下,说道:
  “还有什么要討论的?”
  杜宗器连忙接过话,翻开一本册子,说道:
  “使君,咱们已经编制好返回光州的顺序。除了前期运输回去的物资和人口,这是各部的名单。”
  说完,杜宗器將册子递给了赵怀安,
  赵怀安翻完,点了点头:
  “就按这个顺序撤军,大部队赶紧撤,现在狗太监那边眼红著呢,动不动就要割咱们肉!咱们也不好和田令孜翻脸。这样,留飞虎、背鬼两个都在汴州,后面帐下都隨我去长安,剩下的就按照这个顺序撤吧!”
  杜宗器连忙应声。
  接著,赵怀安自己开了个话题“现在咱们的伤员也送回去了,我这里要提一下你们下发抚恤的进度。大原则就是,按照义保制发钱。此外,有突出贡献的,让他们下到地方做巡检、都指挥。这些都是隨我一起在中原流血的兄弟,绝不能亏待!”
  “此外,他们退伍后的兵额就从附兵、大別山都兵中补充。两边各一半。”
  “还有,里面哪些是跟咱们从西川回来的老兄弟,也给我一个名单,后面我要亲自去看他们。”
  一番话说完,堂中一片寂静,只有书吏们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赵怀安以雷霆之势,在短短一个时辰內,將最棘手的几桩大事尽数剖析处置,条理清晰,恩威並施,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悦诚服。
  本该要討论一天的会,就这样提纲契领的解决了。
  眾幕僚们抱著帐册退去后,那边赵六、豆胖子走了进来,笑道:
  “大郎,那咱们去见裴娘子去?”
  却不想赵怀安直接骂道:
  “去什么去?整天就晓得玩,男人就得搞事业,晓得?”
  说完,赵怀安抬腿跨出门,看到赵六和豆胖子还楞在那里,又骂了句:
  “还愣著干啥,去见十三叔去!我倒要看看,是哪个刁吏要害咱赵大!”
  赵六和豆胖子互相看了一眼,不用说,就晓得对方的想法。
  “不还是去见裴娘子?”
  二人嘟嘧了句,然后就急忙去追脚步如风的赵大了。
  赵怀安说这个“狠”字的时候,是真的杀气腾腾。
  最后,赵怀安对杜宗器说道:
  “老杜,你后面去找宣武军的十三叔,將咱们这边的事情说给他听,他应该晓得怎么办。”
  一连三道命令,乾脆利落,相关佐吏连忙將事情应下,坐回去奋笔疾书。
  这事没完,赵怀安默默在心中骂了句。
  然后问道:
  “下一个!军器来说。”
  一名年轻些的司官立即站起:
  “使君,咱们接到光州工坊的几个大匠的反馈,说咱们这一次从俘虏中甄別出的各类工匠共一千三百余人,其中铜铁匠、木匠、漆工等人数眾多。他们表示,现在战爭结束,再吸纳如此多的人手,各工坊的压力都很大。”
  赵怀安打断:
  “什么压力?”
  这司吏心一抖,回道:
  “说钱粮压力比较大。”
  赵怀安直接拍了桌子,骂道:
  “我看这几个大匠都是欠收拾!被我从西川救出来才多久呢?就想著当人上人了?什么时候他们需要管钱粮了?还不是自己吃完饭,就想砸锅?嫌这些俘口也来吃他们这碗饭了!”
  赵怀安直接点了这个司吏,骂道:
  “说这话的大匠都记下名字,先警告一次,扣一个月的俸禄,再有下次,都给我从小工重新干!我明白告诉他们,工坊就是看手艺,別整那套论资排辈!想端掉別人然后在厂里养老的,都给我滚蛋!”
  赵怀安什么人?他上辈子就是厂子弟,对於这种厂工人的心態是一清二楚。
  这些人啊,就是什么都圈起来吃独食,外人想进来,门都別想有。
  现在赵怀安把如此多的匠人聚集在一起设立各工坊,可不是让这些人圈地吃子弟饭的,现在就开始排斥俘虏过来的工匠了,以后还了得?
  打倒!
  他现在摊子还没铺开,等后面做了节度使,光兵马就要扩充到三万,这背后需要无数熟练工匠,更不用说后面对外征战,对於物资消耗更是海了去了。
  这几个大匠现在要搞排斥,那就是站在了赵怀安的对立面,不是这几个的確有手艺,他非得杀鸡做猴。
  想到这里,赵怀安气都不顺,索性站了起来,在马扎前了两步,直接给杜宗器下令:
  “老杜,这事你亲自去抓一下。这次咱们俘虏的工匠,要一个不拉,全部安排下去,每三个,
  必须要有一个咱们的熟手带著,让这些人儘快融入到咱们的工坊。”
  “另外,这些工匠要是有家眷,也一併安置在厂院,要让他们吃饱穿暖,家人有著落,心里就踏实,这活才干得细!咱们兄弟们才不会在前线用劣质甲械!这事必须要重视!”
  杜宗器连忙起身说道:
  “是!属下亲自办这个!”
  赵怀安点了点头,示意杜宗器坐下。
  但他人是坐下了,可心里已经將那个不懂事的军械司的小子骂了一遍,这事他之前就和这人说过,那些个大匠的匯报根本不用理会,他直接一张条子就能摆平这些人。
  可这小子被使君一点,脑子一热就把这事给禿嚕出来。
  现在事还是他办,然后整个幕院都跟著被骂,果然,年轻人就是靠不住。
  然后赵怀安顺著,点了既曹的参军,说到:
  “小曹,你来说说战马的事情。”
  既曹参军曹彦,起身回道:
  “下吏这边有个急事,需要使君定夺。”
  见赵怀安点头,曹彦说道:
  “昨日泰寧军那边来人,想要回康怀贞、阎宝两部的战马,说人他们不要了,但马是泰寧军的,要咱们还回去。”
  赵怀安听了这个话,愣了一下,然后对右侧的转输说了句:
  “你把康怀贞、阎宝两部安排在第一批回光州的名单,连人带马一併回。”
  然后他就对曹彦道:
  “你带著泰寧军的人在汴州逛逛,费都算咱们的。后面再问,你就说咱们这没有泰寧军的战马,他不信的话,可以到我们营里去看。”
  各军战马都有自己的马印,如康怀贞、阎宝两人带来的七百多匹战马,就在马屁股上有“充海”二字。
  所以赵怀安的確没有说错,他的確没有泰寧军的战马。
  曹彦心里佩服,对赵怀安应了后,就坐下了,心里想著后面得空问问豆卢押衙,问汴州城里有什么好玩的。
  说来也是忧伤,来汴州两次了,他们这些佐吏都是闷在屋子里算帐,这会让他曹彦去哪玩他都找不到。
  见没人再说急事了,赵怀安便又重新坐下,说道:
  “还有什么要討论的?”
  杜宗器连忙接过话,翻开一本册子,说道:
  “使君,咱们已经编制好返回光州的顺序。除了前期运输回去的物资和人口,这是各部的名单。”
  说完,杜宗器將册子递给了赵怀安,
  赵怀安翻完,点了点头:
  “就按这个顺序撤军,大部队赶紧撤,现在狗太监那边眼红著呢,动不动就要割咱们肉!咱们也不好和田令孜翻脸。这样,留飞虎、背鬼两个都在汴州,后面帐下都隨我去长安,剩下的就按照这个顺序撤吧!”
  杜宗器连忙应声。
  接著,赵怀安自己开了个话题“现在咱们的伤员也送回去了,我这里要提一下你们下发抚恤的进度。大原则就是,按照义保制发钱。此外,有突出贡献的,让他们下到地方做巡检、都指挥。这些都是隨我一起在中原流血的兄弟,绝不能亏待!”
  “此外,他们退伍后的兵额就从附兵、大別山都兵中补充。两边各一半。”
  “还有,里面哪些是跟咱们从西川回来的老兄弟,也给我一个名单,后面我要亲自去看他们。”
  一番话说完,堂中一片寂静,只有书吏们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赵怀安以雷霆之势,在短短一个时辰內,將最棘手的几桩大事尽数剖析处置,条理清晰,恩威並施,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悦诚服。
  本该要討论一天的会,就这样提纲契领的解决了。
  眾幕僚们抱著帐册退去后,那边赵六、豆胖子走了进来,笑道:
  “大郎,那咱们去见裴娘子去?”
  却不想赵怀安直接骂道:
  “去什么去?整天就晓得玩,男人就得搞事业,晓得?”
  说完,赵怀安抬腿跨出门,看到赵六和豆胖子还楞在那里,又骂了句:
  “还愣著干啥,去见十三叔去!我倒要看看,是哪个刁吏要害咱赵大!”
  赵六和豆胖子互相看了一眼,不用说,就晓得对方的想法。
  “不还是去见裴娘子?”
  二人嘟嘧了句,然后就急忙去追脚步如风的赵大了。
  赵怀安说这个“狠”字的时候,是真的杀气腾腾。
  最后,赵怀安对杜宗器说道:
  “老杜,你后面去找宣武军的十三叔,將咱们这边的事情说给他听,他应该晓得怎么办。”
  一连三道命令,乾脆利落,相关佐吏连忙將事情应下,坐回去奋笔疾书。
  这事没完,赵怀安默默在心中骂了句。
  然后问道:
  “下一个!军器来说。”
  一名年轻些的司官立即站起:
  “使君,咱们接到光州工坊的几个大匠的反馈,说咱们这一次从俘虏中甄別出的各类工匠共一千三百余人,其中铜铁匠、木匠、漆工等人数眾多。他们表示,现在战爭结束,再吸纳如此多的人手,各工坊的压力都很大。”
  赵怀安打断:
  “什么压力?”
  这司吏心一抖,回道:
  “说钱粮压力比较大。”
  赵怀安直接拍了桌子,骂道:
  “我看这几个大匠都是欠收拾!被我从西川救出来才多久呢?就想著当人上人了?什么时候他们需要管钱粮了?还不是自己吃完饭,就想砸锅?嫌这些俘口也来吃他们这碗饭了!”
  赵怀安直接点了这个司吏,骂道:
  “说这话的大匠都记下名字,先警告一次,扣一个月的俸禄,再有下次,都给我从小工重新干!我明白告诉他们,工坊就是看手艺,別整那套论资排辈!想端掉別人然后在厂里养老的,都给我滚蛋!”
  赵怀安什么人?他上辈子就是厂子弟,对於这种厂工人的心態是一清二楚。
  这些人啊,就是什么都圈起来吃独食,外人想进来,门都別想有。
  现在赵怀安把如此多的匠人聚集在一起设立各工坊,可不是让这些人圈地吃子弟饭的,现在就开始排斥俘虏过来的工匠了,以后还了得?
  打倒!
  他现在摊子还没铺开,等后面做了节度使,光兵马就要扩充到三万,这背后需要无数熟练工匠,更不用说后面对外征战,对於物资消耗更是海了去了。
  这几个大匠现在要搞排斥,那就是站在了赵怀安的对立面,不是这几个的確有手艺,他非得杀鸡做猴。
  想到这里,赵怀安气都不顺,索性站了起来,在马扎前了两步,直接给杜宗器下令:
  “老杜,这事你亲自去抓一下。这次咱们俘虏的工匠,要一个不拉,全部安排下去,每三个,
  必须要有一个咱们的熟手带著,让这些人儘快融入到咱们的工坊。”
  “另外,这些工匠要是有家眷,也一併安置在厂院,要让他们吃饱穿暖,家人有著落,心里就踏实,这活才干得细!咱们兄弟们才不会在前线用劣质甲械!这事必须要重视!”
  杜宗器连忙起身说道:
  “是!属下亲自办这个!”
  赵怀安点了点头,示意杜宗器坐下。
  但他人是坐下了,可心里已经將那个不懂事的军械司的小子骂了一遍,这事他之前就和这人说过,那些个大匠的匯报根本不用理会,他直接一张条子就能摆平这些人。
  可这小子被使君一点,脑子一热就把这事给禿嚕出来。
  现在事还是他办,然后整个幕院都跟著被骂,果然,年轻人就是靠不住。
  然后赵怀安顺著,点了既曹的参军,说到:
  “小曹,你来说说战马的事情。”
  既曹参军曹彦,起身回道:
  “下吏这边有个急事,需要使君定夺。”
  见赵怀安点头,曹彦说道:
  “昨日泰寧军那边来人,想要回康怀贞、阎宝两部的战马,说人他们不要了,但马是泰寧军的,要咱们还回去。”
  赵怀安听了这个话,愣了一下,然后对右侧的转输说了句:
  “你把康怀贞、阎宝两部安排在第一批回光州的名单,连人带马一併回。”
  然后他就对曹彦道:
  “你带著泰寧军的人在汴州逛逛,费都算咱们的。后面再问,你就说咱们这没有泰寧军的战马,他不信的话,可以到我们营里去看。”
  各军战马都有自己的马印,如康怀贞、阎宝两人带来的七百多匹战马,就在马屁股上有“充海”二字。
  所以赵怀安的確没有说错,他的確没有泰寧军的战马。
  曹彦心里佩服,对赵怀安应了后,就坐下了,心里想著后面得空问问豆卢押衙,问汴州城里有什么好玩的。
  说来也是忧伤,来汴州两次了,他们这些佐吏都是闷在屋子里算帐,这会让他曹彦去哪玩他都找不到。
  见没人再说急事了,赵怀安便又重新坐下,说道:
  “还有什么要討论的?”
  杜宗器连忙接过话,翻开一本册子,说道:
  “使君,咱们已经编制好返回光州的顺序。除了前期运输回去的物资和人口,这是各部的名单。”
  说完,杜宗器將册子递给了赵怀安,
  赵怀安翻完,点了点头:
  “就按这个顺序撤军,大部队赶紧撤,现在狗太监那边眼红著呢,动不动就要割咱们肉!咱们也不好和田令孜翻脸。这样,留飞虎、背鬼两个都在汴州,后面帐下都隨我去长安,剩下的就按照这个顺序撤吧!”
  杜宗器连忙应声。
  接著,赵怀安自己开了个话题“现在咱们的伤员也送回去了,我这里要提一下你们下发抚恤的进度。大原则就是,按照义保制发钱。此外,有突出贡献的,让他们下到地方做巡检、都指挥。这些都是隨我一起在中原流血的兄弟,绝不能亏待!”
  “此外,他们退伍后的兵额就从附兵、大別山都兵中补充。两边各一半。”
  “还有,里面哪些是跟咱们从西川回来的老兄弟,也给我一个名单,后面我要亲自去看他们。”
  一番话说完,堂中一片寂静,只有书吏们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赵怀安以雷霆之势,在短短一个时辰內,將最棘手的几桩大事尽数剖析处置,条理清晰,恩威並施,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悦诚服。
  本该要討论一天的会,就这样提纲契领的解决了。
  眾幕僚们抱著帐册退去后,那边赵六、豆胖子走了进来,笑道:
  “大郎,那咱们去见裴娘子去?”
  却不想赵怀安直接骂道:
  “去什么去?整天就晓得玩,男人就得搞事业,晓得?”
  说完,赵怀安抬腿跨出门,看到赵六和豆胖子还楞在那里,又骂了句:
  “还愣著干啥,去见十三叔去!我倒要看看,是哪个刁吏要害咱赵大!”
  赵六和豆胖子互相看了一眼,不用说,就晓得对方的想法。
  “不还是去见裴娘子?”
  二人嘟嘧了句,然后就急忙去追脚步如风的赵大了。
  赵怀安说这个“狠”字的时候,是真的杀气腾腾。
  最后,赵怀安对杜宗器说道:
  “老杜,你后面去找宣武军的十三叔,將咱们这边的事情说给他听,他应该晓得怎么办。”
  一连三道命令,乾脆利落,相关佐吏连忙將事情应下,坐回去奋笔疾书。
  这事没完,赵怀安默默在心中骂了句。
  然后问道:
  “下一个!军器来说。”
  一名年轻些的司官立即站起:
  “使君,咱们接到光州工坊的几个大匠的反馈,说咱们这一次从俘虏中甄別出的各类工匠共一千三百余人,其中铜铁匠、木匠、漆工等人数眾多。他们表示,现在战爭结束,再吸纳如此多的人手,各工坊的压力都很大。”
  赵怀安打断:
  “什么压力?”
  这司吏心一抖,回道:
  “说钱粮压力比较大。”
  赵怀安直接拍了桌子,骂道:
  “我看这几个大匠都是欠收拾!被我从西川救出来才多久呢?就想著当人上人了?什么时候他们需要管钱粮了?还不是自己吃完饭,就想砸锅?嫌这些俘口也来吃他们这碗饭了!”
  赵怀安直接点了这个司吏,骂道:
  “说这话的大匠都记下名字,先警告一次,扣一个月的俸禄,再有下次,都给我从小工重新干!我明白告诉他们,工坊就是看手艺,別整那套论资排辈!想端掉別人然后在厂里养老的,都给我滚蛋!”
  赵怀安什么人?他上辈子就是厂子弟,对於这种厂工人的心態是一清二楚。
  这些人啊,就是什么都圈起来吃独食,外人想进来,门都別想有。
  现在赵怀安把如此多的匠人聚集在一起设立各工坊,可不是让这些人圈地吃子弟饭的,现在就开始排斥俘虏过来的工匠了,以后还了得?
  打倒!
  他现在摊子还没铺开,等后面做了节度使,光兵马就要扩充到三万,这背后需要无数熟练工匠,更不用说后面对外征战,对於物资消耗更是海了去了。
  这几个大匠现在要搞排斥,那就是站在了赵怀安的对立面,不是这几个的確有手艺,他非得杀鸡做猴。
  想到这里,赵怀安气都不顺,索性站了起来,在马扎前了两步,直接给杜宗器下令:
  “老杜,这事你亲自去抓一下。这次咱们俘虏的工匠,要一个不拉,全部安排下去,每三个,
  必须要有一个咱们的熟手带著,让这些人儘快融入到咱们的工坊。”
  “另外,这些工匠要是有家眷,也一併安置在厂院,要让他们吃饱穿暖,家人有著落,心里就踏实,这活才干得细!咱们兄弟们才不会在前线用劣质甲械!这事必须要重视!”
  杜宗器连忙起身说道:
  “是!属下亲自办这个!”
  赵怀安点了点头,示意杜宗器坐下。
  但他人是坐下了,可心里已经將那个不懂事的军械司的小子骂了一遍,这事他之前就和这人说过,那些个大匠的匯报根本不用理会,他直接一张条子就能摆平这些人。
  可这小子被使君一点,脑子一热就把这事给禿嚕出来。
  现在事还是他办,然后整个幕院都跟著被骂,果然,年轻人就是靠不住。
  然后赵怀安顺著,点了既曹的参军,说到:
  “小曹,你来说说战马的事情。”
  既曹参军曹彦,起身回道:
  “下吏这边有个急事,需要使君定夺。”
  见赵怀安点头,曹彦说道:
  “昨日泰寧军那边来人,想要回康怀贞、阎宝两部的战马,说人他们不要了,但马是泰寧军的,要咱们还回去。”
  赵怀安听了这个话,愣了一下,然后对右侧的转输说了句:
  “你把康怀贞、阎宝两部安排在第一批回光州的名单,连人带马一併回。”
  然后他就对曹彦道:
  “你带著泰寧军的人在汴州逛逛,费都算咱们的。后面再问,你就说咱们这没有泰寧军的战马,他不信的话,可以到我们营里去看。”
  各军战马都有自己的马印,如康怀贞、阎宝两人带来的七百多匹战马,就在马屁股上有“充海”二字。
  所以赵怀安的確没有说错,他的確没有泰寧军的战马。
  曹彦心里佩服,对赵怀安应了后,就坐下了,心里想著后面得空问问豆卢押衙,问汴州城里有什么好玩的。
  说来也是忧伤,来汴州两次了,他们这些佐吏都是闷在屋子里算帐,这会让他曹彦去哪玩他都找不到。
  见没人再说急事了,赵怀安便又重新坐下,说道:
  “还有什么要討论的?”
  杜宗器连忙接过话,翻开一本册子,说道:
  “使君,咱们已经编制好返回光州的顺序。除了前期运输回去的物资和人口,这是各部的名单。”
  说完,杜宗器將册子递给了赵怀安,
  赵怀安翻完,点了点头:
  “就按这个顺序撤军,大部队赶紧撤,现在狗太监那边眼红著呢,动不动就要割咱们肉!咱们也不好和田令孜翻脸。这样,留飞虎、背鬼两个都在汴州,后面帐下都隨我去长安,剩下的就按照这个顺序撤吧!”
  杜宗器连忙应声。
  接著,赵怀安自己开了个话题“现在咱们的伤员也送回去了,我这里要提一下你们下发抚恤的进度。大原则就是,按照义保制发钱。此外,有突出贡献的,让他们下到地方做巡检、都指挥。这些都是隨我一起在中原流血的兄弟,绝不能亏待!”
  “此外,他们退伍后的兵额就从附兵、大別山都兵中补充。两边各一半。”
  “还有,里面哪些是跟咱们从西川回来的老兄弟,也给我一个名单,后面我要亲自去看他们。”
  一番话说完,堂中一片寂静,只有书吏们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赵怀安以雷霆之势,在短短一个时辰內,將最棘手的几桩大事尽数剖析处置,条理清晰,恩威並施,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悦诚服。
  本该要討论一天的会,就这样提纲契领的解决了。
  眾幕僚们抱著帐册退去后,那边赵六、豆胖子走了进来,笑道:
  “大郎,那咱们去见裴娘子去?”
  却不想赵怀安直接骂道:
  “去什么去?整天就晓得玩,男人就得搞事业,晓得?”
  说完,赵怀安抬腿跨出门,看到赵六和豆胖子还楞在那里,又骂了句:
  “还愣著干啥,去见十三叔去!我倒要看看,是哪个刁吏要害咱赵大!”
  赵六和豆胖子互相看了一眼,不用说,就晓得对方的想法。
  “不还是去见裴娘子?”
  二人嘟嘧了句,然后就急忙去追脚步如风的赵大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