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危机
第285章 危机
翌日,夜。
宣武军幕府偏房后门,赵怀安对张龟年点了点头,然后赵六提著灯笼送他上前,即门三下。
“咯吱”一声,门开了一面,钻出一个人,然后赶紧示意赵怀安他们赶紧进来。
別说,这黑灯瞎火的,搞得赵怀安也有的噗噗跳。
这半夜送礼的事情,他也是第一次做呢,
要不是明天那韩全诲就要返回长安了,他也不会晚上来送。
韩全诲这边走后,他和杨復光也要启程上京。
到时候先坐船沿著汴洛运河到洛阳,然后从洛阳向西,沿著黄河经陕州,灵宝、阅乡、潼关、
华阴、渭南,沿著渭水直到长安,最早七日,最迟十日就能到。
现在老杨整天在和长安那边联络,前几天还因为个什么事出了城,搞得赵怀安连个商量行程的人都没有。
所以他也是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在这段时间把各方事情都打点完。
这一次赵怀安除了送来了之前张龟年答应的另外两万贯钱,还送了两盒光州今年才摘的小罐茶作为见面礼。
这两万贯钱都是长安大慈恩寺的柜票,一共二十张,每张背后都有千贯的財货质押在大慈恩寺。
这二十张柜票还不是很好弄,赵怀安喊了好些个西市的大胡商,才从他们手里换出来的。
以前在西川的时候,他大兄鲜于岳曾和自己说,这种寺庙柜票是为了方便丝路上的货物结算。
但经过这么一遭后,赵怀安却觉得,这分明是为了打点才弄得这么好的。
经过寺庙这一质押,钱都不用送到人家府里,就完成了转手。
而那韩全诲这人也真有意思,本来赵怀安是打算直接把三万贯一併兑给他,但他却非要將那礼单上的一万贯的实物,而偏偏剩下的两万贯却要这种隱秘的柜票。
后面还是张龟年和他解释了一遍,说这就是长安的风气。
外派出去的宦官要是不捞到钱,那不仅中央会对地方產生误判,甚至宦官系统內容也会排斥你要不就是你下去不愿意捞,假清高,那你就是不合群。要不就是下去了,捞不到,那就是铁废物,丟了宦官们的脸面,那就更瞧不起你。
所以往往外出的官官们都会大张旗鼓带著財货回京,你捞得越多,同僚们只会给你竖个大拇指,夸你真有本事。
所以这就是韩全诲要拉一万贯实物財货回去的原因,
可剩下的两万贯就不能如此了,你捞的多是你好本事,可你要是捞的超出想像,那你这事不对劲了,你这肯定是把灵魂都给卖了呀。
赵怀安当时听了后也是喷喷称奇,也是晓得长安的风气了。
果然万般只向钱看。
不过这也並不意外,因为王朝之所以到了末世,不是因为它叫末世,而是因为它各项都走到了结尾,所以这会长安官场和晚清官场风气如此相似,也没什么不能理解的,毕竟人性都一样嘛。
赵怀安这边一进来,那边一盏灯笼举起,露出一张敷粉的脸,还衝自已笑著,这景象直接把他嚇得跳起,正要挥拳,那边就传来笑声:
“赵大,上次在酒会上见你,就感觉我两会有缘。你看现在不就成了朋友?”
听到这个声音,赵怀安才反应过来,原来这人竟是韩全诲。
原来,这一次晓得赵怀安是亲自来,韩全诲为了表示重视,不仅让自己最亲信的小使开门迎接,就他自己也在门口候著。
险些弄出事的赵怀安,连忙將手握了过去,摸著水腻腻的手,赵大笑道:
“韩宣慰,实不相瞒啊,我亦是有同感啊!我曾经听哪个大和尚说过,说人和人的缘分啊,是上辈子带来的,就是上辈子关係特別好,然后这辈子就是一见如故。”
韩全诲嘿嘿笑看,摸著手里厚达达的柜票,感嘆这赵大做事果然讲究。
那他也不能差事了,咱们宦官们没了根,但不代表不讲操守,拿了钱就给人家办事,这才能细水长流嘛。
不然把名声做坏了,这辈子难道就挣这一道钱?这也太小瞧自己了。
所以,韩全诲二话不说,带著赵怀安来到了旁边的一处厢房,就他二人进去,其他人包括赵六、豆胖子、张龟年几个都候在外面。
韩全诲点起油灯,示意赵怀安坐下,然后自己就坐在了一边。
黔黑的室內只有一点油灯照亮,拉著韩全诲的影子斑斑驳驳。
赵怀安只感觉到这一幕好似他在和这个韩全诲在密室搞什么阴谋诡计一样,所以打定主意,寒暄一会就走。
可当赵怀安坐下,这韩全诲竟然就直接开始讲起白天的一桩事来,只听韩全诲一副討教的样子,笑道:
“赵大,你怎么看今日宋公下发的遣返诸藩兵马各回本镇这件事?”
赵怀安倒是奇怪,怎么眼前这个一门心思捞钱的宣慰忽然对战事这么感兴趣了?不过这事他也的確有几分说道,想了下,便摇头:
“从原因来看,宋公此举是应有之义。如今草军已散,各藩兵马再继续云集在汴、沂二州,且不说军了,就是这每日消耗的粮草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早日遣返各藩兵马回本镇,既能为朝廷节约开支,也能让將士们荣归故里,是安抚人心之举。”
韩全诲並没有意外,他晓得这只是赵大说的场面话,毕竟谁都能看出这点来,所以他只是听著,脸上依旧掛著笑,但眼神却示意赵怀安继续说下去。
赵怀安见韩全诲的样子,心里转了一圈。
这韩全诲不会是打其他藩的主意吧?弄不到我保义军,就去弄其他藩?
赵怀安自然不会多这个事,直接话锋一转,说道:
“但这是给外行人看的,实际上咱们军中的,都多少晓得这里面宋公的无奈。”
“不得不说,宋公的確是朝廷宿將,相忍为国。就我所知,宋公之所以一直被动守在沂州,固然有草军势力愈发大,但更重要的,还是他魔下各藩兵马名为助剿,但基本不听宋公调令。”
“宋公名为行营大帅,但真正可调动的不过就是他本藩的平卢军,甚至我听说后面,到了草军兵入齐州后,连平卢军都要鼓譟回藩。这种情况下,宋公仍可以守住沂州防线,不使草军威胁江淮漕运,甚至还能对局面洞察细微,调令我军直袭王仙芝,这才是国家的名宿啊!我赵大和宋公一比,那真的什么都不是。”
这边赵怀安在韩全诲面前是把宋威好一顿吹,不过这里面一半说的也是实话,他后面也对东线的情况有了解,在那种情况下,宋威还能稳住局面不丟,的確是水准之上了。
韩全诲倒是第一次了解到这个,此时听赵怀安如此说,脑海里也勾勒出一个为国忍辱,宵衣旺食的苍老师臣的模样,这会也忍不住感嘆了句:
“宋公的確不易啊,我大唐一路走来,风风雨雨经歷不少,但每次都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正是有无数宋公这样的名宿力挽狂澜,我这次回去,非要给宋公好好说几句公道话。”
然后韩全诲对赵怀安说道:
“赵大,我也不瞒你,朝廷这段时间对宋公的確有不满,觉得他巡不前,劳民伤財,只想坐守沂州,不求进取。而现在看,说这些话的,是真的良心坏了。”
赵怀安忍不住颳了下鼻子,连忙说下面的话,他怕再吹宋威,没准把人家给吹死了,於是点头说道:
“所以呀,东线各藩哪个不是各怀心思?而如此多的骄兵悍將聚在一起,那简直就是悬在头上的一柄利剑。如今大功告成,正是划分缴获、战利品的时候,这里面万一有什么有心人搞串联,那宋公就危了。所以与其让这些人留著生事端,不如將这些藩兵拆了,遣回去。这样一来,就算有人想闹事,也掀不起大浪。”
韩全诲听了猛猛点头,忍不住自己还接茬道:
“明白,明白,这就是原先的一个拳头,现在瓣开五根手指。哪怕其中一根再有变故,宋公都可以分而治之。”
这韩全诲不愧是从长安出来的,其他东西听不懂,这爭权夺利倒是一点就会。
赵怀安给韩全诲竖了大拇指,意思是还得是宣慰,一语点破。
但赵怀安这里还是说了个但是,不然怕后面真出了意外,自己把话说的满了,倒將自己也搭进去。
他小声对韩全诲说道:
“不过哦,宣慰,这里就只有你我,所以我赵大也和宣慰说几句掏心窝的话,出了这门我可什么都不认的。”
韩全诲皱眉:
“赵大,什么事你说来了,你这朋友我交了,有何事不能说的?”
赵怀安这才点头,忧虑道“就是嘛,宋公还是有点太著急了,太托大了,这一步棋太险。这里面但凡出个紕漏,那都是山崩海啸的大事。”
见韩全诲不理解,赵怀安也把话说得更直白一点。
“宣慰,宋公遣返诸道兵,在我看来有二危。一危在草军,二危就在这诸道藩兵。”
“虽然这阵斩王仙芝是咱赵大打的,但实话实话,这仗打得侥倖,而且並未竟全功,草军诸多票帅和贼贰魁黄巢都还活著。有这些草贼骨干,我军要说已经平灭草贼了,这事怕是说早了。”
“而现在,宋公陆续收復失陷各州,形势一片大好,好像草寇就已经如霜雪一样消散了,是,
按过往剿贼的经验,贼首一死,余党皆四散奔逃。可万一呢?万一这些草贼它不一样,他偏偏还能选出第二个魁首,或者直接就再拉一个容貌似王仙芝的,再打著他的旗號整合各票帅,再杀出来,
那是什么个情况。”
韩全诲听得入神,下意识隨了一句:
“会是什么情况?”
赵怀安嘆了一口气,说道:
“此时平卢军分散各州县,已经难以短时间集结成军,而现在宋公又让诸藩兵散兵回藩,那正好是手里没兵,藩里也是空虚。这种情况下,草军猛然跳出泰山,向兵力空虚的宋州、陈州、许州一带进攻,那整盘剿贼方略都將毁於一旦。”
而这还不是唯一的风险,宋公遣返诸道兵,真就那么容易?没这么简单的,本来感化军、宋州兵、宿州兵都向称跋扈,现在正是收穫的时候,然后被宋公一纸军令给遣返了,这能甘心?到时候怕也是要有事端出来。”
韩全诲已经听得入神了,他没想到赵怀安竟然能从这个局面中分析出这么多,而且每一件都说得煞有介事的,他一个不知兵的,都觉得有很大的可能会应验。
他本来就是想问问赵怀安接触的这些诸藩兵,哪一支实力强劲的,他也好给明年抽队防秋做个准备。
他这两天也反覆琢磨了,中尉田令孜也没见过保义军,不过就是看保义军在捷报上出现的次数多,就动了补充自己势力的心思。
但就其根本,这田令孜不过就是想要有一支精兵,而且是从他做中尉开始才进入神策军的,这样才方便他藉此控制神策军。
如果是这样,那自己从其他地方调来精兵,不就把这事解决了?
到时候自己对中尉和赵大都有交待,两人也都满意,这不是皆大欢喜?
可现在听赵大这么一说,这原先大好的局面,难道因为宋威的遣散诸藩兵马,就直接崩坏逆转了?
此时,韩全诲再忍不住,问道:
“既然有此二危,难道赵大你没有给宋公书信一封,將其中利害讲清楚?”
听了这话,赵怀安连连嘆气,说道:
“宣慰啊,哪里没有写呀,我不也是白日才收到这军令?要晓得,这个遣返回藩,也有我保义军的。所以,我知道这事不比宣慰你早的。但就是这样,我得令后,立即就写了书信,將其中利害都讲了一遍,让传驛快马送往瑕丘。”
“但说实话,我是对此不报希望的。宣慰你也晓得的,我这也是瓜田李下,有些事情我纵然是出於公心,但还是没用的。”
“宣慰你想呀,我这书信送到宋公那里会如何?哦,就是你赵大吃得满嘴流油了,现在剩下那么点残寇,你就觉得我老宋办不定,会不会太目中无人?”
此时赵怀安扮演著宋威的样子,活灵活现,倒让韩全诲哈哈一笑。
笑完了,韩全诲深表认同,晓得这事赵怀安的確是改变不了。
想到这里,他望向赵怀安,指著自己,问道:
“所以,赵大你是想要让我来说?”
赵怀安猛点头,认真道:
“宣慰你本就有救书各军的权力,在了解这些情况后,给宋公措辞一封忧虑的书信,正合適。
想宋公不会不听的。”
这边韩全诲在思考著,计较里面的利害。
不得不说,这的確是个立功的机会。
如果这事真就发生了,不管那宋威最后听没听劝,他都是有功无过。听了,那是自己高屋建领,为下面查漏补缺,当功。
不听?那他也有说道,是你宋威独断专行,才使得局面败坏如此。
我韩全诲也就是个宣慰,顶多有个建议之权,也是尽心尽责了,出了这么大的事,总不能是我没做工作吧。
而如果赵怀安说的这事没发生,那对自己也没损失,反倒是还能在军中彰显一下自己的存在感,毕竟这宣慰也就是个临时差遣,明个都要回长安了,这有权不用,过期浪费。
仔细盘算了一番,韩全诲竟然发现,他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
於是笑著对赵怀安道:
“赵大啊赵大,莫不是你今夜来此,就是为了说这个的吧,喷喷,不得不说,论公心,你真是这个!怪不得高公就是去职在京,数次酒会中都提及你赵大,一片公心,实在少有。”
赵怀安愣了一下,他倒不是意外高会夸自己,毕竟这事也正常。
他现在是不断立功,高作为自己曾经的老领导,肯定说这些话,不然如何能表现自己为国选才的功劳呢?
赵怀安真正愣的是,老高这会没蹲牢子,竟然还能参加长安的高级宴会。
要晓得这高可是在南詔丟了小两万的精锐啊,最后屁股一拍回长安了,然后啥事没有?
乖乖,这狗脚朝廷是真该死。
而那边韩全诲也在感嘆,他说赵怀安公心一片也不是假的,在他看来,这赵大纯是个憨的,半夜送两方贯过来,半句不说自己的事,全部聊得的是国家的剿贼方略。
还让自己给宋威擦屁股,这赵大对领导是真算可以的了。
只是此时的韩全诲似乎忽略了,开这个话题的可是他自己啊!
想到这里,韩全诲倒是有几分真心喜欢赵怀安了,毕竟他们这些宦官其实最怕的是什么事呢?
就是中央权威丧尽,或者大唐整个崩盘,那他们这些依附在大树上的藤蔓也会一起隨之陪葬。
所以像赵怀安这样能御外辱,能平內贼的,还公心为国,那不是宦官们妥妥的、好刀子?韩全诲作为宦官集团的一份子,能不喜欢?
於是,他也有心提点赵怀安几句,便压低声音,说道:
“赵大这一次回长安是好事。”
一听这话,赵怀安晓得自己钱的真正地方,来了。於是恭敬对韩全诲道:
“宣慰,赵大是从霍山沟里走出来的莽撞人,不瞒宣慰,朝廷让我去长安,我这心里还真有点不安稳,生怕弄出什么笑话来。”
韩全诲摆摆手,笑道:
“赵大你这是想多了,你能靠上杨家的船,你去长安能有什么笑话?说实在的,我都羡慕得紧啊!”
“这几日是不是都没怎么见到杨监军使?这就对啦!这一次啊,杨公是真要一飞冲天啦!而你这个功臣,还担心什么?”
赵怀安却摇头,认真道:
“宣慰,监军使再上一重楼,我们这些做下属的,定然欢喜。可人的前途运道,固然要有人提携,但也要自己爭气啊!现在不晓得多少人眼红咱,背地里要看咱的笑话。这都还是在汴州,去了长安,那不更是如此?都指望杨老公照料,怕也是照料不来呀。”
韩全诲惊讶地看著赵怀安,没想到这个年轻的武夫竟然出人意料的成熟,竟然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保持冷静。
不错,这赵怀安是真发现了自己身上的大危机啊。
而这背后的根源不在他,全在杨復光身上。
有太多的人都不希望杨復光回去了,但现在杨復光军功在,朝里又有他兄长死撑,明面上没人好反对的。
但杨復光没软肋吗?有!而且就在赵怀安身上。
杨復光送回长安的捷报,里面最核心的人物就是赵怀安,而他杨復光的军功也是因此人而有。
在上面的大佬们都不好明面针对杨復光的情况下,对赵怀安下黑手几乎就成了必然。
实际上,刚刚赵怀安说的事,韩全诲就晓得,说的就是汴州城內因粮价暴涨而暗流涌动。
虽然韩全诲来了汴州后就没出过幕府,但实际上心明眼亮,而且他比更多人都清楚,这事就是拉赵怀安下水,如果赵怀安因这事而闹出民乱,他还能不栽?
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赵怀安倒了,那杨復光还能置身事外?
不过这事,韩全诲晓得,但他不说。
而现在看来,这个赵大是个精明人,至少不是表面那么土锤,这人也看出了事情的关键来了。
而这人不去找杨復光,而是来找自己,这就更有意思了。
想了想,韩全诲笑了一下:
“赵大,会打马球吗?”
赵怀安愣了一下,老实说道:
“这个真不会,以前在西川的时候,见高使相魔下的射鵰都打过,看著蛮激烈的。”
韩全诲没说什么,拍拍赵怀安:
“赵大,你武夫来著,不会打马球如何和长安人熟络?没事就练练,你有骑马的底子,这东西很快就能上手。记著哈!日后因这事有了大运道,你可得好好谢我哦!”
赵怀安看著韩全诲的笑脸,脑子急速飞转,猛然站了起来,给韩全诲拜道:
“宣慰,你可是真帮了我赵大的大忙啊!啥也不说,我们到了长安再吃酒,且在看看谁是那酒中仙!”
韩全诲哈哈大笑,最后拍了拍赵怀安的手臂,感嘆道:
“说实话,赵大你这脑子就是去了长安也是锦绣前程,这里就再送一句话吧,我羡慕你是真话,杨家是条好船,不过上了船了不代表就一路顺风了,能不能起航,路上能不能抗住风暴,都要看你自己了!多留心吧。”
“这番话就当我送你的吧!不收钱!”
赵怀安抱了抱拳,最后没让韩全诲再送,就带著赵六他们原路返回了。
回去的一路,自有打点好的坊丁开了门,赵怀安等人直奔西城的保义军营地。
一路上,赵怀安都在消化韩全诲的话。
这韩全诲是个讲究人,给钱就办事,还送自己几个重要信息,尤其是那句让自己多练练马球,
更是有讲究。
毫不夸张的说,就这一句话就能顶得上他送出去的三万贯。
如此,等走到营门口,赵怀安对旁边的张龟年感嘆了一句:
“老张啊,记著,礼以后就得这么送!这次是真值了!等后面咱们去了长安,要和这老韩再敘敘,交这个朋友不容易。”
张龟年点头,明白使君的意思是让自己后面继续送。
而那边,一直带兵守在壁后的郭从云,见到赵怀安他们终於回来后,连忙开壁迎他们进来。
而等赵怀安一进来,郭从云就悄声说道:
“使君,那李七郎来了,说事办好了。”
赵怀安眉毛一扬,忍不住笑道:
“给了他三天,这第二天就把事办了?果然啊,这李七郎是真的太想进步了!”
而一笑完,赵怀安看了一下今晚的月亮,摇了摇头:
“天是亮了点,但咱们杀人也不分时候!走,去问问这李七郎,看看到底是谁想和咱赵大过不去!”
到时候自己对中尉和赵大都有交待,两人也都满意,这不是皆大欢喜?
可现在听赵大这么一说,这原先大好的局面,难道因为宋威的遣散诸藩兵马,就直接崩坏逆转了?
此时,韩全诲再忍不住,问道:
“既然有此二危,难道赵大你没有给宋公书信一封,將其中利害讲清楚?”
听了这话,赵怀安连连嘆气,说道:
“宣慰啊,哪里没有写呀,我不也是白日才收到这军令?要晓得,这个遣返回藩,也有我保义军的。所以,我知道这事不比宣慰你早的。但就是这样,我得令后,立即就写了书信,將其中利害都讲了一遍,让传驛快马送往瑕丘。”
“但说实话,我是对此不报希望的。宣慰你也晓得的,我这也是瓜田李下,有些事情我纵然是出於公心,但还是没用的。”
“宣慰你想呀,我这书信送到宋公那里会如何?哦,就是你赵大吃得满嘴流油了,现在剩下那么点残寇,你就觉得我老宋办不定,会不会太目中无人?”
此时赵怀安扮演著宋威的样子,活灵活现,倒让韩全诲哈哈一笑。
笑完了,韩全诲深表认同,晓得这事赵怀安的確是改变不了。
想到这里,他望向赵怀安,指著自己,问道:
“所以,赵大你是想要让我来说?”
赵怀安猛点头,认真道:
“宣慰你本就有救书各军的权力,在了解这些情况后,给宋公措辞一封忧虑的书信,正合適。
想宋公不会不听的。”
这边韩全诲在思考著,计较里面的利害。
不得不说,这的確是个立功的机会。
如果这事真就发生了,不管那宋威最后听没听劝,他都是有功无过。听了,那是自己高屋建领,为下面查漏补缺,当功。
不听?那他也有说道,是你宋威独断专行,才使得局面败坏如此。
我韩全诲也就是个宣慰,顶多有个建议之权,也是尽心尽责了,出了这么大的事,总不能是我没做工作吧。
而如果赵怀安说的这事没发生,那对自己也没损失,反倒是还能在军中彰显一下自己的存在感,毕竟这宣慰也就是个临时差遣,明个都要回长安了,这有权不用,过期浪费。
仔细盘算了一番,韩全诲竟然发现,他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
於是笑著对赵怀安道:
“赵大啊赵大,莫不是你今夜来此,就是为了说这个的吧,喷喷,不得不说,论公心,你真是这个!怪不得高公就是去职在京,数次酒会中都提及你赵大,一片公心,实在少有。”
赵怀安愣了一下,他倒不是意外高会夸自己,毕竟这事也正常。
他现在是不断立功,高作为自己曾经的老领导,肯定说这些话,不然如何能表现自己为国选才的功劳呢?
赵怀安真正愣的是,老高这会没蹲牢子,竟然还能参加长安的高级宴会。
要晓得这高可是在南詔丟了小两万的精锐啊,最后屁股一拍回长安了,然后啥事没有?
乖乖,这狗脚朝廷是真该死。
而那边韩全诲也在感嘆,他说赵怀安公心一片也不是假的,在他看来,这赵大纯是个憨的,半夜送两方贯过来,半句不说自己的事,全部聊得的是国家的剿贼方略。
还让自己给宋威擦屁股,这赵大对领导是真算可以的了。
只是此时的韩全诲似乎忽略了,开这个话题的可是他自己啊!
想到这里,韩全诲倒是有几分真心喜欢赵怀安了,毕竟他们这些宦官其实最怕的是什么事呢?
就是中央权威丧尽,或者大唐整个崩盘,那他们这些依附在大树上的藤蔓也会一起隨之陪葬。
所以像赵怀安这样能御外辱,能平內贼的,还公心为国,那不是宦官们妥妥的、好刀子?韩全诲作为宦官集团的一份子,能不喜欢?
於是,他也有心提点赵怀安几句,便压低声音,说道:
“赵大这一次回长安是好事。”
一听这话,赵怀安晓得自己钱的真正地方,来了。於是恭敬对韩全诲道:
“宣慰,赵大是从霍山沟里走出来的莽撞人,不瞒宣慰,朝廷让我去长安,我这心里还真有点不安稳,生怕弄出什么笑话来。”
韩全诲摆摆手,笑道:
“赵大你这是想多了,你能靠上杨家的船,你去长安能有什么笑话?说实在的,我都羡慕得紧啊!”
“这几日是不是都没怎么见到杨监军使?这就对啦!这一次啊,杨公是真要一飞冲天啦!而你这个功臣,还担心什么?”
赵怀安却摇头,认真道:
“宣慰,监军使再上一重楼,我们这些做下属的,定然欢喜。可人的前途运道,固然要有人提携,但也要自己爭气啊!现在不晓得多少人眼红咱,背地里要看咱的笑话。这都还是在汴州,去了长安,那不更是如此?都指望杨老公照料,怕也是照料不来呀。”
韩全诲惊讶地看著赵怀安,没想到这个年轻的武夫竟然出人意料的成熟,竟然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保持冷静。
不错,这赵怀安是真发现了自己身上的大危机啊。
而这背后的根源不在他,全在杨復光身上。
有太多的人都不希望杨復光回去了,但现在杨復光军功在,朝里又有他兄长死撑,明面上没人好反对的。
但杨復光没软肋吗?有!而且就在赵怀安身上。
杨復光送回长安的捷报,里面最核心的人物就是赵怀安,而他杨復光的军功也是因此人而有。
在上面的大佬们都不好明面针对杨復光的情况下,对赵怀安下黑手几乎就成了必然。
实际上,刚刚赵怀安说的事,韩全诲就晓得,说的就是汴州城內因粮价暴涨而暗流涌动。
虽然韩全诲来了汴州后就没出过幕府,但实际上心明眼亮,而且他比更多人都清楚,这事就是拉赵怀安下水,如果赵怀安因这事而闹出民乱,他还能不栽?
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赵怀安倒了,那杨復光还能置身事外?
不过这事,韩全诲晓得,但他不说。
而现在看来,这个赵大是个精明人,至少不是表面那么土锤,这人也看出了事情的关键来了。
而这人不去找杨復光,而是来找自己,这就更有意思了。
想了想,韩全诲笑了一下:
“赵大,会打马球吗?”
赵怀安愣了一下,老实说道:
“这个真不会,以前在西川的时候,见高使相魔下的射鵰都打过,看著蛮激烈的。”
韩全诲没说什么,拍拍赵怀安:
“赵大,你武夫来著,不会打马球如何和长安人熟络?没事就练练,你有骑马的底子,这东西很快就能上手。记著哈!日后因这事有了大运道,你可得好好谢我哦!”
赵怀安看著韩全诲的笑脸,脑子急速飞转,猛然站了起来,给韩全诲拜道:
“宣慰,你可是真帮了我赵大的大忙啊!啥也不说,我们到了长安再吃酒,且在看看谁是那酒中仙!”
韩全诲哈哈大笑,最后拍了拍赵怀安的手臂,感嘆道:
“说实话,赵大你这脑子就是去了长安也是锦绣前程,这里就再送一句话吧,我羡慕你是真话,杨家是条好船,不过上了船了不代表就一路顺风了,能不能起航,路上能不能抗住风暴,都要看你自己了!多留心吧。”
“这番话就当我送你的吧!不收钱!”
赵怀安抱了抱拳,最后没让韩全诲再送,就带著赵六他们原路返回了。
回去的一路,自有打点好的坊丁开了门,赵怀安等人直奔西城的保义军营地。
一路上,赵怀安都在消化韩全诲的话。
这韩全诲是个讲究人,给钱就办事,还送自己几个重要信息,尤其是那句让自己多练练马球,
更是有讲究。
毫不夸张的说,就这一句话就能顶得上他送出去的三万贯。
如此,等走到营门口,赵怀安对旁边的张龟年感嘆了一句:
“老张啊,记著,礼以后就得这么送!这次是真值了!等后面咱们去了长安,要和这老韩再敘敘,交这个朋友不容易。”
张龟年点头,明白使君的意思是让自己后面继续送。
而那边,一直带兵守在壁后的郭从云,见到赵怀安他们终於回来后,连忙开壁迎他们进来。
而等赵怀安一进来,郭从云就悄声说道:
“使君,那李七郎来了,说事办好了。”
赵怀安眉毛一扬,忍不住笑道:
“给了他三天,这第二天就把事办了?果然啊,这李七郎是真的太想进步了!”
而一笑完,赵怀安看了一下今晚的月亮,摇了摇头:
“天是亮了点,但咱们杀人也不分时候!走,去问问这李七郎,看看到底是谁想和咱赵大过不去!”
到时候自己对中尉和赵大都有交待,两人也都满意,这不是皆大欢喜?
可现在听赵大这么一说,这原先大好的局面,难道因为宋威的遣散诸藩兵马,就直接崩坏逆转了?
此时,韩全诲再忍不住,问道:
“既然有此二危,难道赵大你没有给宋公书信一封,將其中利害讲清楚?”
听了这话,赵怀安连连嘆气,说道:
“宣慰啊,哪里没有写呀,我不也是白日才收到这军令?要晓得,这个遣返回藩,也有我保义军的。所以,我知道这事不比宣慰你早的。但就是这样,我得令后,立即就写了书信,將其中利害都讲了一遍,让传驛快马送往瑕丘。”
“但说实话,我是对此不报希望的。宣慰你也晓得的,我这也是瓜田李下,有些事情我纵然是出於公心,但还是没用的。”
“宣慰你想呀,我这书信送到宋公那里会如何?哦,就是你赵大吃得满嘴流油了,现在剩下那么点残寇,你就觉得我老宋办不定,会不会太目中无人?”
此时赵怀安扮演著宋威的样子,活灵活现,倒让韩全诲哈哈一笑。
笑完了,韩全诲深表认同,晓得这事赵怀安的確是改变不了。
想到这里,他望向赵怀安,指著自己,问道:
“所以,赵大你是想要让我来说?”
赵怀安猛点头,认真道:
“宣慰你本就有救书各军的权力,在了解这些情况后,给宋公措辞一封忧虑的书信,正合適。
想宋公不会不听的。”
这边韩全诲在思考著,计较里面的利害。
不得不说,这的確是个立功的机会。
如果这事真就发生了,不管那宋威最后听没听劝,他都是有功无过。听了,那是自己高屋建领,为下面查漏补缺,当功。
不听?那他也有说道,是你宋威独断专行,才使得局面败坏如此。
我韩全诲也就是个宣慰,顶多有个建议之权,也是尽心尽责了,出了这么大的事,总不能是我没做工作吧。
而如果赵怀安说的这事没发生,那对自己也没损失,反倒是还能在军中彰显一下自己的存在感,毕竟这宣慰也就是个临时差遣,明个都要回长安了,这有权不用,过期浪费。
仔细盘算了一番,韩全诲竟然发现,他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
於是笑著对赵怀安道:
“赵大啊赵大,莫不是你今夜来此,就是为了说这个的吧,喷喷,不得不说,论公心,你真是这个!怪不得高公就是去职在京,数次酒会中都提及你赵大,一片公心,实在少有。”
赵怀安愣了一下,他倒不是意外高会夸自己,毕竟这事也正常。
他现在是不断立功,高作为自己曾经的老领导,肯定说这些话,不然如何能表现自己为国选才的功劳呢?
赵怀安真正愣的是,老高这会没蹲牢子,竟然还能参加长安的高级宴会。
要晓得这高可是在南詔丟了小两万的精锐啊,最后屁股一拍回长安了,然后啥事没有?
乖乖,这狗脚朝廷是真该死。
而那边韩全诲也在感嘆,他说赵怀安公心一片也不是假的,在他看来,这赵大纯是个憨的,半夜送两方贯过来,半句不说自己的事,全部聊得的是国家的剿贼方略。
还让自己给宋威擦屁股,这赵大对领导是真算可以的了。
只是此时的韩全诲似乎忽略了,开这个话题的可是他自己啊!
想到这里,韩全诲倒是有几分真心喜欢赵怀安了,毕竟他们这些宦官其实最怕的是什么事呢?
就是中央权威丧尽,或者大唐整个崩盘,那他们这些依附在大树上的藤蔓也会一起隨之陪葬。
所以像赵怀安这样能御外辱,能平內贼的,还公心为国,那不是宦官们妥妥的、好刀子?韩全诲作为宦官集团的一份子,能不喜欢?
於是,他也有心提点赵怀安几句,便压低声音,说道:
“赵大这一次回长安是好事。”
一听这话,赵怀安晓得自己钱的真正地方,来了。於是恭敬对韩全诲道:
“宣慰,赵大是从霍山沟里走出来的莽撞人,不瞒宣慰,朝廷让我去长安,我这心里还真有点不安稳,生怕弄出什么笑话来。”
韩全诲摆摆手,笑道:
“赵大你这是想多了,你能靠上杨家的船,你去长安能有什么笑话?说实在的,我都羡慕得紧啊!”
“这几日是不是都没怎么见到杨监军使?这就对啦!这一次啊,杨公是真要一飞冲天啦!而你这个功臣,还担心什么?”
赵怀安却摇头,认真道:
“宣慰,监军使再上一重楼,我们这些做下属的,定然欢喜。可人的前途运道,固然要有人提携,但也要自己爭气啊!现在不晓得多少人眼红咱,背地里要看咱的笑话。这都还是在汴州,去了长安,那不更是如此?都指望杨老公照料,怕也是照料不来呀。”
韩全诲惊讶地看著赵怀安,没想到这个年轻的武夫竟然出人意料的成熟,竟然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保持冷静。
不错,这赵怀安是真发现了自己身上的大危机啊。
而这背后的根源不在他,全在杨復光身上。
有太多的人都不希望杨復光回去了,但现在杨復光军功在,朝里又有他兄长死撑,明面上没人好反对的。
但杨復光没软肋吗?有!而且就在赵怀安身上。
杨復光送回长安的捷报,里面最核心的人物就是赵怀安,而他杨復光的军功也是因此人而有。
在上面的大佬们都不好明面针对杨復光的情况下,对赵怀安下黑手几乎就成了必然。
实际上,刚刚赵怀安说的事,韩全诲就晓得,说的就是汴州城內因粮价暴涨而暗流涌动。
虽然韩全诲来了汴州后就没出过幕府,但实际上心明眼亮,而且他比更多人都清楚,这事就是拉赵怀安下水,如果赵怀安因这事而闹出民乱,他还能不栽?
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赵怀安倒了,那杨復光还能置身事外?
不过这事,韩全诲晓得,但他不说。
而现在看来,这个赵大是个精明人,至少不是表面那么土锤,这人也看出了事情的关键来了。
而这人不去找杨復光,而是来找自己,这就更有意思了。
想了想,韩全诲笑了一下:
“赵大,会打马球吗?”
赵怀安愣了一下,老实说道:
“这个真不会,以前在西川的时候,见高使相魔下的射鵰都打过,看著蛮激烈的。”
韩全诲没说什么,拍拍赵怀安:
“赵大,你武夫来著,不会打马球如何和长安人熟络?没事就练练,你有骑马的底子,这东西很快就能上手。记著哈!日后因这事有了大运道,你可得好好谢我哦!”
赵怀安看著韩全诲的笑脸,脑子急速飞转,猛然站了起来,给韩全诲拜道:
“宣慰,你可是真帮了我赵大的大忙啊!啥也不说,我们到了长安再吃酒,且在看看谁是那酒中仙!”
韩全诲哈哈大笑,最后拍了拍赵怀安的手臂,感嘆道:
“说实话,赵大你这脑子就是去了长安也是锦绣前程,这里就再送一句话吧,我羡慕你是真话,杨家是条好船,不过上了船了不代表就一路顺风了,能不能起航,路上能不能抗住风暴,都要看你自己了!多留心吧。”
“这番话就当我送你的吧!不收钱!”
赵怀安抱了抱拳,最后没让韩全诲再送,就带著赵六他们原路返回了。
回去的一路,自有打点好的坊丁开了门,赵怀安等人直奔西城的保义军营地。
一路上,赵怀安都在消化韩全诲的话。
这韩全诲是个讲究人,给钱就办事,还送自己几个重要信息,尤其是那句让自己多练练马球,
更是有讲究。
毫不夸张的说,就这一句话就能顶得上他送出去的三万贯。
如此,等走到营门口,赵怀安对旁边的张龟年感嘆了一句:
“老张啊,记著,礼以后就得这么送!这次是真值了!等后面咱们去了长安,要和这老韩再敘敘,交这个朋友不容易。”
张龟年点头,明白使君的意思是让自己后面继续送。
而那边,一直带兵守在壁后的郭从云,见到赵怀安他们终於回来后,连忙开壁迎他们进来。
而等赵怀安一进来,郭从云就悄声说道:
“使君,那李七郎来了,说事办好了。”
赵怀安眉毛一扬,忍不住笑道:
“给了他三天,这第二天就把事办了?果然啊,这李七郎是真的太想进步了!”
而一笑完,赵怀安看了一下今晚的月亮,摇了摇头:
“天是亮了点,但咱们杀人也不分时候!走,去问问这李七郎,看看到底是谁想和咱赵大过不去!”
到时候自己对中尉和赵大都有交待,两人也都满意,这不是皆大欢喜?
可现在听赵大这么一说,这原先大好的局面,难道因为宋威的遣散诸藩兵马,就直接崩坏逆转了?
此时,韩全诲再忍不住,问道:
“既然有此二危,难道赵大你没有给宋公书信一封,將其中利害讲清楚?”
听了这话,赵怀安连连嘆气,说道:
“宣慰啊,哪里没有写呀,我不也是白日才收到这军令?要晓得,这个遣返回藩,也有我保义军的。所以,我知道这事不比宣慰你早的。但就是这样,我得令后,立即就写了书信,將其中利害都讲了一遍,让传驛快马送往瑕丘。”
“但说实话,我是对此不报希望的。宣慰你也晓得的,我这也是瓜田李下,有些事情我纵然是出於公心,但还是没用的。”
“宣慰你想呀,我这书信送到宋公那里会如何?哦,就是你赵大吃得满嘴流油了,现在剩下那么点残寇,你就觉得我老宋办不定,会不会太目中无人?”
此时赵怀安扮演著宋威的样子,活灵活现,倒让韩全诲哈哈一笑。
笑完了,韩全诲深表认同,晓得这事赵怀安的確是改变不了。
想到这里,他望向赵怀安,指著自己,问道:
“所以,赵大你是想要让我来说?”
赵怀安猛点头,认真道:
“宣慰你本就有救书各军的权力,在了解这些情况后,给宋公措辞一封忧虑的书信,正合適。
想宋公不会不听的。”
这边韩全诲在思考著,计较里面的利害。
不得不说,这的確是个立功的机会。
如果这事真就发生了,不管那宋威最后听没听劝,他都是有功无过。听了,那是自己高屋建领,为下面查漏补缺,当功。
不听?那他也有说道,是你宋威独断专行,才使得局面败坏如此。
我韩全诲也就是个宣慰,顶多有个建议之权,也是尽心尽责了,出了这么大的事,总不能是我没做工作吧。
而如果赵怀安说的这事没发生,那对自己也没损失,反倒是还能在军中彰显一下自己的存在感,毕竟这宣慰也就是个临时差遣,明个都要回长安了,这有权不用,过期浪费。
仔细盘算了一番,韩全诲竟然发现,他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
於是笑著对赵怀安道:
“赵大啊赵大,莫不是你今夜来此,就是为了说这个的吧,喷喷,不得不说,论公心,你真是这个!怪不得高公就是去职在京,数次酒会中都提及你赵大,一片公心,实在少有。”
赵怀安愣了一下,他倒不是意外高会夸自己,毕竟这事也正常。
他现在是不断立功,高作为自己曾经的老领导,肯定说这些话,不然如何能表现自己为国选才的功劳呢?
赵怀安真正愣的是,老高这会没蹲牢子,竟然还能参加长安的高级宴会。
要晓得这高可是在南詔丟了小两万的精锐啊,最后屁股一拍回长安了,然后啥事没有?
乖乖,这狗脚朝廷是真该死。
而那边韩全诲也在感嘆,他说赵怀安公心一片也不是假的,在他看来,这赵大纯是个憨的,半夜送两方贯过来,半句不说自己的事,全部聊得的是国家的剿贼方略。
还让自己给宋威擦屁股,这赵大对领导是真算可以的了。
只是此时的韩全诲似乎忽略了,开这个话题的可是他自己啊!
想到这里,韩全诲倒是有几分真心喜欢赵怀安了,毕竟他们这些宦官其实最怕的是什么事呢?
就是中央权威丧尽,或者大唐整个崩盘,那他们这些依附在大树上的藤蔓也会一起隨之陪葬。
所以像赵怀安这样能御外辱,能平內贼的,还公心为国,那不是宦官们妥妥的、好刀子?韩全诲作为宦官集团的一份子,能不喜欢?
於是,他也有心提点赵怀安几句,便压低声音,说道:
“赵大这一次回长安是好事。”
一听这话,赵怀安晓得自己钱的真正地方,来了。於是恭敬对韩全诲道:
“宣慰,赵大是从霍山沟里走出来的莽撞人,不瞒宣慰,朝廷让我去长安,我这心里还真有点不安稳,生怕弄出什么笑话来。”
韩全诲摆摆手,笑道:
“赵大你这是想多了,你能靠上杨家的船,你去长安能有什么笑话?说实在的,我都羡慕得紧啊!”
“这几日是不是都没怎么见到杨监军使?这就对啦!这一次啊,杨公是真要一飞冲天啦!而你这个功臣,还担心什么?”
赵怀安却摇头,认真道:
“宣慰,监军使再上一重楼,我们这些做下属的,定然欢喜。可人的前途运道,固然要有人提携,但也要自己爭气啊!现在不晓得多少人眼红咱,背地里要看咱的笑话。这都还是在汴州,去了长安,那不更是如此?都指望杨老公照料,怕也是照料不来呀。”
韩全诲惊讶地看著赵怀安,没想到这个年轻的武夫竟然出人意料的成熟,竟然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保持冷静。
不错,这赵怀安是真发现了自己身上的大危机啊。
而这背后的根源不在他,全在杨復光身上。
有太多的人都不希望杨復光回去了,但现在杨復光军功在,朝里又有他兄长死撑,明面上没人好反对的。
但杨復光没软肋吗?有!而且就在赵怀安身上。
杨復光送回长安的捷报,里面最核心的人物就是赵怀安,而他杨復光的军功也是因此人而有。
在上面的大佬们都不好明面针对杨復光的情况下,对赵怀安下黑手几乎就成了必然。
实际上,刚刚赵怀安说的事,韩全诲就晓得,说的就是汴州城內因粮价暴涨而暗流涌动。
虽然韩全诲来了汴州后就没出过幕府,但实际上心明眼亮,而且他比更多人都清楚,这事就是拉赵怀安下水,如果赵怀安因这事而闹出民乱,他还能不栽?
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赵怀安倒了,那杨復光还能置身事外?
不过这事,韩全诲晓得,但他不说。
而现在看来,这个赵大是个精明人,至少不是表面那么土锤,这人也看出了事情的关键来了。
而这人不去找杨復光,而是来找自己,这就更有意思了。
想了想,韩全诲笑了一下:
“赵大,会打马球吗?”
赵怀安愣了一下,老实说道:
“这个真不会,以前在西川的时候,见高使相魔下的射鵰都打过,看著蛮激烈的。”
韩全诲没说什么,拍拍赵怀安:
“赵大,你武夫来著,不会打马球如何和长安人熟络?没事就练练,你有骑马的底子,这东西很快就能上手。记著哈!日后因这事有了大运道,你可得好好谢我哦!”
赵怀安看著韩全诲的笑脸,脑子急速飞转,猛然站了起来,给韩全诲拜道:
“宣慰,你可是真帮了我赵大的大忙啊!啥也不说,我们到了长安再吃酒,且在看看谁是那酒中仙!”
韩全诲哈哈大笑,最后拍了拍赵怀安的手臂,感嘆道:
“说实话,赵大你这脑子就是去了长安也是锦绣前程,这里就再送一句话吧,我羡慕你是真话,杨家是条好船,不过上了船了不代表就一路顺风了,能不能起航,路上能不能抗住风暴,都要看你自己了!多留心吧。”
“这番话就当我送你的吧!不收钱!”
赵怀安抱了抱拳,最后没让韩全诲再送,就带著赵六他们原路返回了。
回去的一路,自有打点好的坊丁开了门,赵怀安等人直奔西城的保义军营地。
一路上,赵怀安都在消化韩全诲的话。
这韩全诲是个讲究人,给钱就办事,还送自己几个重要信息,尤其是那句让自己多练练马球,
更是有讲究。
毫不夸张的说,就这一句话就能顶得上他送出去的三万贯。
如此,等走到营门口,赵怀安对旁边的张龟年感嘆了一句:
“老张啊,记著,礼以后就得这么送!这次是真值了!等后面咱们去了长安,要和这老韩再敘敘,交这个朋友不容易。”
张龟年点头,明白使君的意思是让自己后面继续送。
而那边,一直带兵守在壁后的郭从云,见到赵怀安他们终於回来后,连忙开壁迎他们进来。
而等赵怀安一进来,郭从云就悄声说道:
“使君,那李七郎来了,说事办好了。”
赵怀安眉毛一扬,忍不住笑道:
“给了他三天,这第二天就把事办了?果然啊,这李七郎是真的太想进步了!”
而一笑完,赵怀安看了一下今晚的月亮,摇了摇头:
“天是亮了点,但咱们杀人也不分时候!走,去问问这李七郎,看看到底是谁想和咱赵大过不去!”
到时候自己对中尉和赵大都有交待,两人也都满意,这不是皆大欢喜?
可现在听赵大这么一说,这原先大好的局面,难道因为宋威的遣散诸藩兵马,就直接崩坏逆转了?
此时,韩全诲再忍不住,问道:
“既然有此二危,难道赵大你没有给宋公书信一封,將其中利害讲清楚?”
听了这话,赵怀安连连嘆气,说道:
“宣慰啊,哪里没有写呀,我不也是白日才收到这军令?要晓得,这个遣返回藩,也有我保义军的。所以,我知道这事不比宣慰你早的。但就是这样,我得令后,立即就写了书信,將其中利害都讲了一遍,让传驛快马送往瑕丘。”
“但说实话,我是对此不报希望的。宣慰你也晓得的,我这也是瓜田李下,有些事情我纵然是出於公心,但还是没用的。”
“宣慰你想呀,我这书信送到宋公那里会如何?哦,就是你赵大吃得满嘴流油了,现在剩下那么点残寇,你就觉得我老宋办不定,会不会太目中无人?”
此时赵怀安扮演著宋威的样子,活灵活现,倒让韩全诲哈哈一笑。
笑完了,韩全诲深表认同,晓得这事赵怀安的確是改变不了。
想到这里,他望向赵怀安,指著自己,问道:
“所以,赵大你是想要让我来说?”
赵怀安猛点头,认真道:
“宣慰你本就有救书各军的权力,在了解这些情况后,给宋公措辞一封忧虑的书信,正合適。
想宋公不会不听的。”
这边韩全诲在思考著,计较里面的利害。
不得不说,这的確是个立功的机会。
如果这事真就发生了,不管那宋威最后听没听劝,他都是有功无过。听了,那是自己高屋建领,为下面查漏补缺,当功。
不听?那他也有说道,是你宋威独断专行,才使得局面败坏如此。
我韩全诲也就是个宣慰,顶多有个建议之权,也是尽心尽责了,出了这么大的事,总不能是我没做工作吧。
而如果赵怀安说的这事没发生,那对自己也没损失,反倒是还能在军中彰显一下自己的存在感,毕竟这宣慰也就是个临时差遣,明个都要回长安了,这有权不用,过期浪费。
仔细盘算了一番,韩全诲竟然发现,他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
於是笑著对赵怀安道:
“赵大啊赵大,莫不是你今夜来此,就是为了说这个的吧,喷喷,不得不说,论公心,你真是这个!怪不得高公就是去职在京,数次酒会中都提及你赵大,一片公心,实在少有。”
赵怀安愣了一下,他倒不是意外高会夸自己,毕竟这事也正常。
他现在是不断立功,高作为自己曾经的老领导,肯定说这些话,不然如何能表现自己为国选才的功劳呢?
赵怀安真正愣的是,老高这会没蹲牢子,竟然还能参加长安的高级宴会。
要晓得这高可是在南詔丟了小两万的精锐啊,最后屁股一拍回长安了,然后啥事没有?
乖乖,这狗脚朝廷是真该死。
而那边韩全诲也在感嘆,他说赵怀安公心一片也不是假的,在他看来,这赵大纯是个憨的,半夜送两方贯过来,半句不说自己的事,全部聊得的是国家的剿贼方略。
还让自己给宋威擦屁股,这赵大对领导是真算可以的了。
只是此时的韩全诲似乎忽略了,开这个话题的可是他自己啊!
想到这里,韩全诲倒是有几分真心喜欢赵怀安了,毕竟他们这些宦官其实最怕的是什么事呢?
就是中央权威丧尽,或者大唐整个崩盘,那他们这些依附在大树上的藤蔓也会一起隨之陪葬。
所以像赵怀安这样能御外辱,能平內贼的,还公心为国,那不是宦官们妥妥的、好刀子?韩全诲作为宦官集团的一份子,能不喜欢?
於是,他也有心提点赵怀安几句,便压低声音,说道:
“赵大这一次回长安是好事。”
一听这话,赵怀安晓得自己钱的真正地方,来了。於是恭敬对韩全诲道:
“宣慰,赵大是从霍山沟里走出来的莽撞人,不瞒宣慰,朝廷让我去长安,我这心里还真有点不安稳,生怕弄出什么笑话来。”
韩全诲摆摆手,笑道:
“赵大你这是想多了,你能靠上杨家的船,你去长安能有什么笑话?说实在的,我都羡慕得紧啊!”
“这几日是不是都没怎么见到杨监军使?这就对啦!这一次啊,杨公是真要一飞冲天啦!而你这个功臣,还担心什么?”
赵怀安却摇头,认真道:
“宣慰,监军使再上一重楼,我们这些做下属的,定然欢喜。可人的前途运道,固然要有人提携,但也要自己爭气啊!现在不晓得多少人眼红咱,背地里要看咱的笑话。这都还是在汴州,去了长安,那不更是如此?都指望杨老公照料,怕也是照料不来呀。”
韩全诲惊讶地看著赵怀安,没想到这个年轻的武夫竟然出人意料的成熟,竟然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保持冷静。
不错,这赵怀安是真发现了自己身上的大危机啊。
而这背后的根源不在他,全在杨復光身上。
有太多的人都不希望杨復光回去了,但现在杨復光军功在,朝里又有他兄长死撑,明面上没人好反对的。
但杨復光没软肋吗?有!而且就在赵怀安身上。
杨復光送回长安的捷报,里面最核心的人物就是赵怀安,而他杨復光的军功也是因此人而有。
在上面的大佬们都不好明面针对杨復光的情况下,对赵怀安下黑手几乎就成了必然。
实际上,刚刚赵怀安说的事,韩全诲就晓得,说的就是汴州城內因粮价暴涨而暗流涌动。
虽然韩全诲来了汴州后就没出过幕府,但实际上心明眼亮,而且他比更多人都清楚,这事就是拉赵怀安下水,如果赵怀安因这事而闹出民乱,他还能不栽?
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赵怀安倒了,那杨復光还能置身事外?
不过这事,韩全诲晓得,但他不说。
而现在看来,这个赵大是个精明人,至少不是表面那么土锤,这人也看出了事情的关键来了。
而这人不去找杨復光,而是来找自己,这就更有意思了。
想了想,韩全诲笑了一下:
“赵大,会打马球吗?”
赵怀安愣了一下,老实说道:
“这个真不会,以前在西川的时候,见高使相魔下的射鵰都打过,看著蛮激烈的。”
韩全诲没说什么,拍拍赵怀安:
“赵大,你武夫来著,不会打马球如何和长安人熟络?没事就练练,你有骑马的底子,这东西很快就能上手。记著哈!日后因这事有了大运道,你可得好好谢我哦!”
赵怀安看著韩全诲的笑脸,脑子急速飞转,猛然站了起来,给韩全诲拜道:
“宣慰,你可是真帮了我赵大的大忙啊!啥也不说,我们到了长安再吃酒,且在看看谁是那酒中仙!”
韩全诲哈哈大笑,最后拍了拍赵怀安的手臂,感嘆道:
“说实话,赵大你这脑子就是去了长安也是锦绣前程,这里就再送一句话吧,我羡慕你是真话,杨家是条好船,不过上了船了不代表就一路顺风了,能不能起航,路上能不能抗住风暴,都要看你自己了!多留心吧。”
“这番话就当我送你的吧!不收钱!”
赵怀安抱了抱拳,最后没让韩全诲再送,就带著赵六他们原路返回了。
回去的一路,自有打点好的坊丁开了门,赵怀安等人直奔西城的保义军营地。
一路上,赵怀安都在消化韩全诲的话。
这韩全诲是个讲究人,给钱就办事,还送自己几个重要信息,尤其是那句让自己多练练马球,
更是有讲究。
毫不夸张的说,就这一句话就能顶得上他送出去的三万贯。
如此,等走到营门口,赵怀安对旁边的张龟年感嘆了一句:
“老张啊,记著,礼以后就得这么送!这次是真值了!等后面咱们去了长安,要和这老韩再敘敘,交这个朋友不容易。”
张龟年点头,明白使君的意思是让自己后面继续送。
而那边,一直带兵守在壁后的郭从云,见到赵怀安他们终於回来后,连忙开壁迎他们进来。
而等赵怀安一进来,郭从云就悄声说道:
“使君,那李七郎来了,说事办好了。”
赵怀安眉毛一扬,忍不住笑道:
“给了他三天,这第二天就把事办了?果然啊,这李七郎是真的太想进步了!”
而一笑完,赵怀安看了一下今晚的月亮,摇了摇头:
“天是亮了点,但咱们杀人也不分时候!走,去问问这李七郎,看看到底是谁想和咱赵大过不去!”
到时候自己对中尉和赵大都有交待,两人也都满意,这不是皆大欢喜?
可现在听赵大这么一说,这原先大好的局面,难道因为宋威的遣散诸藩兵马,就直接崩坏逆转了?
此时,韩全诲再忍不住,问道:
“既然有此二危,难道赵大你没有给宋公书信一封,將其中利害讲清楚?”
听了这话,赵怀安连连嘆气,说道:
“宣慰啊,哪里没有写呀,我不也是白日才收到这军令?要晓得,这个遣返回藩,也有我保义军的。所以,我知道这事不比宣慰你早的。但就是这样,我得令后,立即就写了书信,將其中利害都讲了一遍,让传驛快马送往瑕丘。”
“但说实话,我是对此不报希望的。宣慰你也晓得的,我这也是瓜田李下,有些事情我纵然是出於公心,但还是没用的。”
“宣慰你想呀,我这书信送到宋公那里会如何?哦,就是你赵大吃得满嘴流油了,现在剩下那么点残寇,你就觉得我老宋办不定,会不会太目中无人?”
此时赵怀安扮演著宋威的样子,活灵活现,倒让韩全诲哈哈一笑。
笑完了,韩全诲深表认同,晓得这事赵怀安的確是改变不了。
想到这里,他望向赵怀安,指著自己,问道:
“所以,赵大你是想要让我来说?”
赵怀安猛点头,认真道:
“宣慰你本就有救书各军的权力,在了解这些情况后,给宋公措辞一封忧虑的书信,正合適。
想宋公不会不听的。”
这边韩全诲在思考著,计较里面的利害。
不得不说,这的確是个立功的机会。
如果这事真就发生了,不管那宋威最后听没听劝,他都是有功无过。听了,那是自己高屋建领,为下面查漏补缺,当功。
不听?那他也有说道,是你宋威独断专行,才使得局面败坏如此。
我韩全诲也就是个宣慰,顶多有个建议之权,也是尽心尽责了,出了这么大的事,总不能是我没做工作吧。
而如果赵怀安说的这事没发生,那对自己也没损失,反倒是还能在军中彰显一下自己的存在感,毕竟这宣慰也就是个临时差遣,明个都要回长安了,这有权不用,过期浪费。
仔细盘算了一番,韩全诲竟然发现,他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
於是笑著对赵怀安道:
“赵大啊赵大,莫不是你今夜来此,就是为了说这个的吧,喷喷,不得不说,论公心,你真是这个!怪不得高公就是去职在京,数次酒会中都提及你赵大,一片公心,实在少有。”
赵怀安愣了一下,他倒不是意外高会夸自己,毕竟这事也正常。
他现在是不断立功,高作为自己曾经的老领导,肯定说这些话,不然如何能表现自己为国选才的功劳呢?
赵怀安真正愣的是,老高这会没蹲牢子,竟然还能参加长安的高级宴会。
要晓得这高可是在南詔丟了小两万的精锐啊,最后屁股一拍回长安了,然后啥事没有?
乖乖,这狗脚朝廷是真该死。
而那边韩全诲也在感嘆,他说赵怀安公心一片也不是假的,在他看来,这赵大纯是个憨的,半夜送两方贯过来,半句不说自己的事,全部聊得的是国家的剿贼方略。
还让自己给宋威擦屁股,这赵大对领导是真算可以的了。
只是此时的韩全诲似乎忽略了,开这个话题的可是他自己啊!
想到这里,韩全诲倒是有几分真心喜欢赵怀安了,毕竟他们这些宦官其实最怕的是什么事呢?
就是中央权威丧尽,或者大唐整个崩盘,那他们这些依附在大树上的藤蔓也会一起隨之陪葬。
所以像赵怀安这样能御外辱,能平內贼的,还公心为国,那不是宦官们妥妥的、好刀子?韩全诲作为宦官集团的一份子,能不喜欢?
於是,他也有心提点赵怀安几句,便压低声音,说道:
“赵大这一次回长安是好事。”
一听这话,赵怀安晓得自己钱的真正地方,来了。於是恭敬对韩全诲道:
“宣慰,赵大是从霍山沟里走出来的莽撞人,不瞒宣慰,朝廷让我去长安,我这心里还真有点不安稳,生怕弄出什么笑话来。”
韩全诲摆摆手,笑道:
“赵大你这是想多了,你能靠上杨家的船,你去长安能有什么笑话?说实在的,我都羡慕得紧啊!”
“这几日是不是都没怎么见到杨监军使?这就对啦!这一次啊,杨公是真要一飞冲天啦!而你这个功臣,还担心什么?”
赵怀安却摇头,认真道:
“宣慰,监军使再上一重楼,我们这些做下属的,定然欢喜。可人的前途运道,固然要有人提携,但也要自己爭气啊!现在不晓得多少人眼红咱,背地里要看咱的笑话。这都还是在汴州,去了长安,那不更是如此?都指望杨老公照料,怕也是照料不来呀。”
韩全诲惊讶地看著赵怀安,没想到这个年轻的武夫竟然出人意料的成熟,竟然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保持冷静。
不错,这赵怀安是真发现了自己身上的大危机啊。
而这背后的根源不在他,全在杨復光身上。
有太多的人都不希望杨復光回去了,但现在杨復光军功在,朝里又有他兄长死撑,明面上没人好反对的。
但杨復光没软肋吗?有!而且就在赵怀安身上。
杨復光送回长安的捷报,里面最核心的人物就是赵怀安,而他杨復光的军功也是因此人而有。
在上面的大佬们都不好明面针对杨復光的情况下,对赵怀安下黑手几乎就成了必然。
实际上,刚刚赵怀安说的事,韩全诲就晓得,说的就是汴州城內因粮价暴涨而暗流涌动。
虽然韩全诲来了汴州后就没出过幕府,但实际上心明眼亮,而且他比更多人都清楚,这事就是拉赵怀安下水,如果赵怀安因这事而闹出民乱,他还能不栽?
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赵怀安倒了,那杨復光还能置身事外?
不过这事,韩全诲晓得,但他不说。
而现在看来,这个赵大是个精明人,至少不是表面那么土锤,这人也看出了事情的关键来了。
而这人不去找杨復光,而是来找自己,这就更有意思了。
想了想,韩全诲笑了一下:
“赵大,会打马球吗?”
赵怀安愣了一下,老实说道:
“这个真不会,以前在西川的时候,见高使相魔下的射鵰都打过,看著蛮激烈的。”
韩全诲没说什么,拍拍赵怀安:
“赵大,你武夫来著,不会打马球如何和长安人熟络?没事就练练,你有骑马的底子,这东西很快就能上手。记著哈!日后因这事有了大运道,你可得好好谢我哦!”
赵怀安看著韩全诲的笑脸,脑子急速飞转,猛然站了起来,给韩全诲拜道:
“宣慰,你可是真帮了我赵大的大忙啊!啥也不说,我们到了长安再吃酒,且在看看谁是那酒中仙!”
韩全诲哈哈大笑,最后拍了拍赵怀安的手臂,感嘆道:
“说实话,赵大你这脑子就是去了长安也是锦绣前程,这里就再送一句话吧,我羡慕你是真话,杨家是条好船,不过上了船了不代表就一路顺风了,能不能起航,路上能不能抗住风暴,都要看你自己了!多留心吧。”
“这番话就当我送你的吧!不收钱!”
赵怀安抱了抱拳,最后没让韩全诲再送,就带著赵六他们原路返回了。
回去的一路,自有打点好的坊丁开了门,赵怀安等人直奔西城的保义军营地。
一路上,赵怀安都在消化韩全诲的话。
这韩全诲是个讲究人,给钱就办事,还送自己几个重要信息,尤其是那句让自己多练练马球,
更是有讲究。
毫不夸张的说,就这一句话就能顶得上他送出去的三万贯。
如此,等走到营门口,赵怀安对旁边的张龟年感嘆了一句:
“老张啊,记著,礼以后就得这么送!这次是真值了!等后面咱们去了长安,要和这老韩再敘敘,交这个朋友不容易。”
张龟年点头,明白使君的意思是让自己后面继续送。
而那边,一直带兵守在壁后的郭从云,见到赵怀安他们终於回来后,连忙开壁迎他们进来。
而等赵怀安一进来,郭从云就悄声说道:
“使君,那李七郎来了,说事办好了。”
赵怀安眉毛一扬,忍不住笑道:
“给了他三天,这第二天就把事办了?果然啊,这李七郎是真的太想进步了!”
而一笑完,赵怀安看了一下今晚的月亮,摇了摇头:
“天是亮了点,但咱们杀人也不分时候!走,去问问这李七郎,看看到底是谁想和咱赵大过不去!”
到时候自己对中尉和赵大都有交待,两人也都满意,这不是皆大欢喜?
可现在听赵大这么一说,这原先大好的局面,难道因为宋威的遣散诸藩兵马,就直接崩坏逆转了?
此时,韩全诲再忍不住,问道:
“既然有此二危,难道赵大你没有给宋公书信一封,將其中利害讲清楚?”
听了这话,赵怀安连连嘆气,说道:
“宣慰啊,哪里没有写呀,我不也是白日才收到这军令?要晓得,这个遣返回藩,也有我保义军的。所以,我知道这事不比宣慰你早的。但就是这样,我得令后,立即就写了书信,將其中利害都讲了一遍,让传驛快马送往瑕丘。”
“但说实话,我是对此不报希望的。宣慰你也晓得的,我这也是瓜田李下,有些事情我纵然是出於公心,但还是没用的。”
“宣慰你想呀,我这书信送到宋公那里会如何?哦,就是你赵大吃得满嘴流油了,现在剩下那么点残寇,你就觉得我老宋办不定,会不会太目中无人?”
此时赵怀安扮演著宋威的样子,活灵活现,倒让韩全诲哈哈一笑。
笑完了,韩全诲深表认同,晓得这事赵怀安的確是改变不了。
想到这里,他望向赵怀安,指著自己,问道:
“所以,赵大你是想要让我来说?”
赵怀安猛点头,认真道:
“宣慰你本就有救书各军的权力,在了解这些情况后,给宋公措辞一封忧虑的书信,正合適。
想宋公不会不听的。”
这边韩全诲在思考著,计较里面的利害。
不得不说,这的確是个立功的机会。
如果这事真就发生了,不管那宋威最后听没听劝,他都是有功无过。听了,那是自己高屋建领,为下面查漏补缺,当功。
不听?那他也有说道,是你宋威独断专行,才使得局面败坏如此。
我韩全诲也就是个宣慰,顶多有个建议之权,也是尽心尽责了,出了这么大的事,总不能是我没做工作吧。
而如果赵怀安说的这事没发生,那对自己也没损失,反倒是还能在军中彰显一下自己的存在感,毕竟这宣慰也就是个临时差遣,明个都要回长安了,这有权不用,过期浪费。
仔细盘算了一番,韩全诲竟然发现,他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
於是笑著对赵怀安道:
“赵大啊赵大,莫不是你今夜来此,就是为了说这个的吧,喷喷,不得不说,论公心,你真是这个!怪不得高公就是去职在京,数次酒会中都提及你赵大,一片公心,实在少有。”
赵怀安愣了一下,他倒不是意外高会夸自己,毕竟这事也正常。
他现在是不断立功,高作为自己曾经的老领导,肯定说这些话,不然如何能表现自己为国选才的功劳呢?
赵怀安真正愣的是,老高这会没蹲牢子,竟然还能参加长安的高级宴会。
要晓得这高可是在南詔丟了小两万的精锐啊,最后屁股一拍回长安了,然后啥事没有?
乖乖,这狗脚朝廷是真该死。
而那边韩全诲也在感嘆,他说赵怀安公心一片也不是假的,在他看来,这赵大纯是个憨的,半夜送两方贯过来,半句不说自己的事,全部聊得的是国家的剿贼方略。
还让自己给宋威擦屁股,这赵大对领导是真算可以的了。
只是此时的韩全诲似乎忽略了,开这个话题的可是他自己啊!
想到这里,韩全诲倒是有几分真心喜欢赵怀安了,毕竟他们这些宦官其实最怕的是什么事呢?
就是中央权威丧尽,或者大唐整个崩盘,那他们这些依附在大树上的藤蔓也会一起隨之陪葬。
所以像赵怀安这样能御外辱,能平內贼的,还公心为国,那不是宦官们妥妥的、好刀子?韩全诲作为宦官集团的一份子,能不喜欢?
於是,他也有心提点赵怀安几句,便压低声音,说道:
“赵大这一次回长安是好事。”
一听这话,赵怀安晓得自己钱的真正地方,来了。於是恭敬对韩全诲道:
“宣慰,赵大是从霍山沟里走出来的莽撞人,不瞒宣慰,朝廷让我去长安,我这心里还真有点不安稳,生怕弄出什么笑话来。”
韩全诲摆摆手,笑道:
“赵大你这是想多了,你能靠上杨家的船,你去长安能有什么笑话?说实在的,我都羡慕得紧啊!”
“这几日是不是都没怎么见到杨监军使?这就对啦!这一次啊,杨公是真要一飞冲天啦!而你这个功臣,还担心什么?”
赵怀安却摇头,认真道:
“宣慰,监军使再上一重楼,我们这些做下属的,定然欢喜。可人的前途运道,固然要有人提携,但也要自己爭气啊!现在不晓得多少人眼红咱,背地里要看咱的笑话。这都还是在汴州,去了长安,那不更是如此?都指望杨老公照料,怕也是照料不来呀。”
韩全诲惊讶地看著赵怀安,没想到这个年轻的武夫竟然出人意料的成熟,竟然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保持冷静。
不错,这赵怀安是真发现了自己身上的大危机啊。
而这背后的根源不在他,全在杨復光身上。
有太多的人都不希望杨復光回去了,但现在杨復光军功在,朝里又有他兄长死撑,明面上没人好反对的。
但杨復光没软肋吗?有!而且就在赵怀安身上。
杨復光送回长安的捷报,里面最核心的人物就是赵怀安,而他杨復光的军功也是因此人而有。
在上面的大佬们都不好明面针对杨復光的情况下,对赵怀安下黑手几乎就成了必然。
实际上,刚刚赵怀安说的事,韩全诲就晓得,说的就是汴州城內因粮价暴涨而暗流涌动。
虽然韩全诲来了汴州后就没出过幕府,但实际上心明眼亮,而且他比更多人都清楚,这事就是拉赵怀安下水,如果赵怀安因这事而闹出民乱,他还能不栽?
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赵怀安倒了,那杨復光还能置身事外?
不过这事,韩全诲晓得,但他不说。
而现在看来,这个赵大是个精明人,至少不是表面那么土锤,这人也看出了事情的关键来了。
而这人不去找杨復光,而是来找自己,这就更有意思了。
想了想,韩全诲笑了一下:
“赵大,会打马球吗?”
赵怀安愣了一下,老实说道:
“这个真不会,以前在西川的时候,见高使相魔下的射鵰都打过,看著蛮激烈的。”
韩全诲没说什么,拍拍赵怀安:
“赵大,你武夫来著,不会打马球如何和长安人熟络?没事就练练,你有骑马的底子,这东西很快就能上手。记著哈!日后因这事有了大运道,你可得好好谢我哦!”
赵怀安看著韩全诲的笑脸,脑子急速飞转,猛然站了起来,给韩全诲拜道:
“宣慰,你可是真帮了我赵大的大忙啊!啥也不说,我们到了长安再吃酒,且在看看谁是那酒中仙!”
韩全诲哈哈大笑,最后拍了拍赵怀安的手臂,感嘆道:
“说实话,赵大你这脑子就是去了长安也是锦绣前程,这里就再送一句话吧,我羡慕你是真话,杨家是条好船,不过上了船了不代表就一路顺风了,能不能起航,路上能不能抗住风暴,都要看你自己了!多留心吧。”
“这番话就当我送你的吧!不收钱!”
赵怀安抱了抱拳,最后没让韩全诲再送,就带著赵六他们原路返回了。
回去的一路,自有打点好的坊丁开了门,赵怀安等人直奔西城的保义军营地。
一路上,赵怀安都在消化韩全诲的话。
这韩全诲是个讲究人,给钱就办事,还送自己几个重要信息,尤其是那句让自己多练练马球,
更是有讲究。
毫不夸张的说,就这一句话就能顶得上他送出去的三万贯。
如此,等走到营门口,赵怀安对旁边的张龟年感嘆了一句:
“老张啊,记著,礼以后就得这么送!这次是真值了!等后面咱们去了长安,要和这老韩再敘敘,交这个朋友不容易。”
张龟年点头,明白使君的意思是让自己后面继续送。
而那边,一直带兵守在壁后的郭从云,见到赵怀安他们终於回来后,连忙开壁迎他们进来。
而等赵怀安一进来,郭从云就悄声说道:
“使君,那李七郎来了,说事办好了。”
赵怀安眉毛一扬,忍不住笑道:
“给了他三天,这第二天就把事办了?果然啊,这李七郎是真的太想进步了!”
而一笑完,赵怀安看了一下今晚的月亮,摇了摇头:
“天是亮了点,但咱们杀人也不分时候!走,去问问这李七郎,看看到底是谁想和咱赵大过不去!”
到时候自己对中尉和赵大都有交待,两人也都满意,这不是皆大欢喜?
可现在听赵大这么一说,这原先大好的局面,难道因为宋威的遣散诸藩兵马,就直接崩坏逆转了?
此时,韩全诲再忍不住,问道:
“既然有此二危,难道赵大你没有给宋公书信一封,將其中利害讲清楚?”
听了这话,赵怀安连连嘆气,说道:
“宣慰啊,哪里没有写呀,我不也是白日才收到这军令?要晓得,这个遣返回藩,也有我保义军的。所以,我知道这事不比宣慰你早的。但就是这样,我得令后,立即就写了书信,將其中利害都讲了一遍,让传驛快马送往瑕丘。”
“但说实话,我是对此不报希望的。宣慰你也晓得的,我这也是瓜田李下,有些事情我纵然是出於公心,但还是没用的。”
“宣慰你想呀,我这书信送到宋公那里会如何?哦,就是你赵大吃得满嘴流油了,现在剩下那么点残寇,你就觉得我老宋办不定,会不会太目中无人?”
此时赵怀安扮演著宋威的样子,活灵活现,倒让韩全诲哈哈一笑。
笑完了,韩全诲深表认同,晓得这事赵怀安的確是改变不了。
想到这里,他望向赵怀安,指著自己,问道:
“所以,赵大你是想要让我来说?”
赵怀安猛点头,认真道:
“宣慰你本就有救书各军的权力,在了解这些情况后,给宋公措辞一封忧虑的书信,正合適。
想宋公不会不听的。”
这边韩全诲在思考著,计较里面的利害。
不得不说,这的確是个立功的机会。
如果这事真就发生了,不管那宋威最后听没听劝,他都是有功无过。听了,那是自己高屋建领,为下面查漏补缺,当功。
不听?那他也有说道,是你宋威独断专行,才使得局面败坏如此。
我韩全诲也就是个宣慰,顶多有个建议之权,也是尽心尽责了,出了这么大的事,总不能是我没做工作吧。
而如果赵怀安说的这事没发生,那对自己也没损失,反倒是还能在军中彰显一下自己的存在感,毕竟这宣慰也就是个临时差遣,明个都要回长安了,这有权不用,过期浪费。
仔细盘算了一番,韩全诲竟然发现,他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
於是笑著对赵怀安道:
“赵大啊赵大,莫不是你今夜来此,就是为了说这个的吧,喷喷,不得不说,论公心,你真是这个!怪不得高公就是去职在京,数次酒会中都提及你赵大,一片公心,实在少有。”
赵怀安愣了一下,他倒不是意外高会夸自己,毕竟这事也正常。
他现在是不断立功,高作为自己曾经的老领导,肯定说这些话,不然如何能表现自己为国选才的功劳呢?
赵怀安真正愣的是,老高这会没蹲牢子,竟然还能参加长安的高级宴会。
要晓得这高可是在南詔丟了小两万的精锐啊,最后屁股一拍回长安了,然后啥事没有?
乖乖,这狗脚朝廷是真该死。
而那边韩全诲也在感嘆,他说赵怀安公心一片也不是假的,在他看来,这赵大纯是个憨的,半夜送两方贯过来,半句不说自己的事,全部聊得的是国家的剿贼方略。
还让自己给宋威擦屁股,这赵大对领导是真算可以的了。
只是此时的韩全诲似乎忽略了,开这个话题的可是他自己啊!
想到这里,韩全诲倒是有几分真心喜欢赵怀安了,毕竟他们这些宦官其实最怕的是什么事呢?
就是中央权威丧尽,或者大唐整个崩盘,那他们这些依附在大树上的藤蔓也会一起隨之陪葬。
所以像赵怀安这样能御外辱,能平內贼的,还公心为国,那不是宦官们妥妥的、好刀子?韩全诲作为宦官集团的一份子,能不喜欢?
於是,他也有心提点赵怀安几句,便压低声音,说道:
“赵大这一次回长安是好事。”
一听这话,赵怀安晓得自己钱的真正地方,来了。於是恭敬对韩全诲道:
“宣慰,赵大是从霍山沟里走出来的莽撞人,不瞒宣慰,朝廷让我去长安,我这心里还真有点不安稳,生怕弄出什么笑话来。”
韩全诲摆摆手,笑道:
“赵大你这是想多了,你能靠上杨家的船,你去长安能有什么笑话?说实在的,我都羡慕得紧啊!”
“这几日是不是都没怎么见到杨监军使?这就对啦!这一次啊,杨公是真要一飞冲天啦!而你这个功臣,还担心什么?”
赵怀安却摇头,认真道:
“宣慰,监军使再上一重楼,我们这些做下属的,定然欢喜。可人的前途运道,固然要有人提携,但也要自己爭气啊!现在不晓得多少人眼红咱,背地里要看咱的笑话。这都还是在汴州,去了长安,那不更是如此?都指望杨老公照料,怕也是照料不来呀。”
韩全诲惊讶地看著赵怀安,没想到这个年轻的武夫竟然出人意料的成熟,竟然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保持冷静。
不错,这赵怀安是真发现了自己身上的大危机啊。
而这背后的根源不在他,全在杨復光身上。
有太多的人都不希望杨復光回去了,但现在杨復光军功在,朝里又有他兄长死撑,明面上没人好反对的。
但杨復光没软肋吗?有!而且就在赵怀安身上。
杨復光送回长安的捷报,里面最核心的人物就是赵怀安,而他杨復光的军功也是因此人而有。
在上面的大佬们都不好明面针对杨復光的情况下,对赵怀安下黑手几乎就成了必然。
实际上,刚刚赵怀安说的事,韩全诲就晓得,说的就是汴州城內因粮价暴涨而暗流涌动。
虽然韩全诲来了汴州后就没出过幕府,但实际上心明眼亮,而且他比更多人都清楚,这事就是拉赵怀安下水,如果赵怀安因这事而闹出民乱,他还能不栽?
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赵怀安倒了,那杨復光还能置身事外?
不过这事,韩全诲晓得,但他不说。
而现在看来,这个赵大是个精明人,至少不是表面那么土锤,这人也看出了事情的关键来了。
而这人不去找杨復光,而是来找自己,这就更有意思了。
想了想,韩全诲笑了一下:
“赵大,会打马球吗?”
赵怀安愣了一下,老实说道:
“这个真不会,以前在西川的时候,见高使相魔下的射鵰都打过,看著蛮激烈的。”
韩全诲没说什么,拍拍赵怀安:
“赵大,你武夫来著,不会打马球如何和长安人熟络?没事就练练,你有骑马的底子,这东西很快就能上手。记著哈!日后因这事有了大运道,你可得好好谢我哦!”
赵怀安看著韩全诲的笑脸,脑子急速飞转,猛然站了起来,给韩全诲拜道:
“宣慰,你可是真帮了我赵大的大忙啊!啥也不说,我们到了长安再吃酒,且在看看谁是那酒中仙!”
韩全诲哈哈大笑,最后拍了拍赵怀安的手臂,感嘆道:
“说实话,赵大你这脑子就是去了长安也是锦绣前程,这里就再送一句话吧,我羡慕你是真话,杨家是条好船,不过上了船了不代表就一路顺风了,能不能起航,路上能不能抗住风暴,都要看你自己了!多留心吧。”
“这番话就当我送你的吧!不收钱!”
赵怀安抱了抱拳,最后没让韩全诲再送,就带著赵六他们原路返回了。
回去的一路,自有打点好的坊丁开了门,赵怀安等人直奔西城的保义军营地。
一路上,赵怀安都在消化韩全诲的话。
这韩全诲是个讲究人,给钱就办事,还送自己几个重要信息,尤其是那句让自己多练练马球,
更是有讲究。
毫不夸张的说,就这一句话就能顶得上他送出去的三万贯。
如此,等走到营门口,赵怀安对旁边的张龟年感嘆了一句:
“老张啊,记著,礼以后就得这么送!这次是真值了!等后面咱们去了长安,要和这老韩再敘敘,交这个朋友不容易。”
张龟年点头,明白使君的意思是让自己后面继续送。
而那边,一直带兵守在壁后的郭从云,见到赵怀安他们终於回来后,连忙开壁迎他们进来。
而等赵怀安一进来,郭从云就悄声说道:
“使君,那李七郎来了,说事办好了。”
赵怀安眉毛一扬,忍不住笑道:
“给了他三天,这第二天就把事办了?果然啊,这李七郎是真的太想进步了!”
而一笑完,赵怀安看了一下今晚的月亮,摇了摇头:
“天是亮了点,但咱们杀人也不分时候!走,去问问这李七郎,看看到底是谁想和咱赵大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