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漕运
第292章 漕运
乾符三年,五月初一,东都洛阳,洛口。
当赵怀安一行人隨著杨復光的供奉船抵达这里时,发现这里並没有预想中的那样繁华,反倒是那边堆积了无数棚屋,臭气薰天。
他们从汴水一路向西进入黄河,然后在縴夫的牵引下抵达这里,之后他们就要从这里进入黄河的巩义到灵宝段。
那里也是整条水路最难行的一段,三门峡的天柱激流能让任何老练的水手都黯然失色。
赵怀安看到一群群赤脚鳞汉子正不断將一些港口上的货物搬下,疑惑问张龟年:
“老张,这不有水路吗?怎么就直接卸货了?”
张龟年解释道:
“使君,咱们这里实际上已经是漕运中段的终点了,当年划分漕运,为保障漕粮能儘快运输到京,便將漕运水分成了五段。”
“其中江南段就是江南各州到扬州的一段。起点是江南东、西两道的產粮州通过江南运河、长江干流,將江南稻米运输到扬州的扬子院集中清点,然后再发往下一段。”
“而下一段是扬州到汴州的一段,江南稻米以及扬州本地责物就从这里经过邢沟至楚州,然后转入通济渠,最后向西南抵达汴州。这一段也就是咱们以前在汴州常见到的那些漕船。”
这一段漕运有个特点,那就是去通济渠河面宽阔,足以通行千石以上的大船,所以这一段的运载量也最大。从江南那边抵达扬州的民间小船就是在那里换成大船,从这段开始,漕运也开始由实力更强的船队承运。”
“不过通济渠也有两个问题,它冬天多数情况都会结冰,而夏季又容易暴雨泛滥,所以需要提前规划转输时间。”
“使君,咱们这一路遇到的那些漕船,那西门思恭整天在汴州忙的事情,都是因为此,虽然夏秋两税的时间还没到,但还是要在春季水量充沛时將去年滯留在汴州的秋粮送往长安,而这一段的终究就是咱们眼前的洛口。”
“从汴州到洛口这边,咱们这几日也走过了,逆水行舟,需要縴夫拉縴,很是不便。所以朝廷又在这里设置了河阴仓,再將粮食分批运往洛阳的含嘉仓和洛口仓。然后再继续储存,分抹送往长安。”
说著,张龟年为赵怀安摇指前方那连忙的仓库,感嘆道:
“使君,这就是天下最大的粮仓,洛口仓。这里常年积蓄仓储百万石。得此,足以养兵百万,
雄踞东方。”
船上都是赵怀安的人,所以张龟年说的也就更加直接露骨了一点。
赵怀安看著那几乎与远处北部山交相呼应的连绵粮仓,摇了摇头,问道:
这里的粮食是来自於洛阳吗?
张龟年愣了一下,摇头道:
“一半来自江南稻米,剩下的中原、青兗都有。”
所以赵怀安反问了:
“既然这里的粮食都是来自於他出,这里如何能养百万兵?如何雄踞东方?不还是镜水月吗?”
“真正能养我百万兵,能让我们雄於天下的,从来不是这些仓库。毕竟,仓库里从来长不出粮食来的!”
张龟年足足想了好一会,悚然,隨后向赵怀安行礼,忙道:
“使君一语惊醒梦中人!学生明白了。”
赵怀安笑了笑:
“真明白了?”
张龟年郑重点头。
赵怀安哈哈一笑,隨后看向那些驮运粮食和各种物资的力夫,感嘆道:
“咱们是得明白这些,有时候啊,这最厉害的武器就是藏在於最朴素的话里,这得民心者得天下,一句话就道破了关键。”
张龟年带著一眾幕僚齐齐点头。
不得不说,保义军的这些幕僚、佐吏,在实务上的確不错,但和朝廷那边的老吏实际上还是很有差距的。
但这些人和中央文僚的最大不同,就是他们跟在了赵怀安这样的人身边,他们在影响赵怀安的同时,也被赵怀安深刻给影响著。
看到赵怀安还有探究的眼神,张龟年连忙將剩下的漕运段解释了下:
“咱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汴州粮料船到了洛口后的转运,这些粮食有部分会入库作为常平仓,剩下的將会沿著黄河向西运到陕州,这段路是最危险的,山门峡一带水流湍急,暗礁密布,每次都有一半的船只折损在这里。”
“所以朝廷就在那边设立了三门仓、集津仓两座,就是先卸船入仓,再由陆运绕过三门峡险段,陆行十八里,绕过此段后再重新换小船进入关中。”
这倒是够折腾的,赵怀安想了一下问道:
“这般折腾,没想过把那些礁石给凿开吗?当年在西川的时候,不是听老高在安南就凿了一段运河嘛!他能搞,朝廷搞不了嘛?”
张龟年晓得赵怀安从来没来过长安,也没见过那中流砥柱,所以才会有此一问,便解释道:
“使君,朝廷不是没搞过,咱们大唐最鼎盛的时候,玄宗皇帝就曾令人开凿新的运河,试图绕过砥柱,但最后工程实在浩大。朝廷顶不住了,所以就放弃了。”
而艰难以后,朝廷再不復从前,又如何能掏出这么多的钱粮再兴这样的工程?而且我朝鑑於前代教训,对於这种超大型的运河工程是比较有顾虑的,所以后来就一直没有再启动。”
赵怀安耸耸肩,感嘆了句:
“所以你看啊,为了將南方的粮食运到长安,这中间有多少粮食浪费,多少人力被徵发?”
说著赵怀安指著那些腰都弯得和地面平行的驮夫,说道:
“这些人肯定是被征来的,对吧!这朝廷的税啊,从来没少过,只会换种形式压在他们的腰背上。”
张龟年点头,说道:
“使君,你应该也发现了,那就是这里號为东都,但却看著衰败得很,完全没有天下別都的气势,远不如汴州。”
赵怀安感嘆:
“是啊,这地方看著也就和一个大號的窝棚一样,委实没甚生机。我虽然也看不惯汴州的虚华的样子,但不得不说,汴州人的精气神的確比东都强出不少。”
张龟年给赵怀安解释了一下:
“使君,以前东都可不是这样。艰难以前,无论是则天皇帝定都於此,还是几代先帝驻踏,这东都都是天下第一等繁华,可后来安史之乱这里成了朝廷和叛军反覆爭夺的地区,洛阳一片全都成了焦土。”
“而艰难以后,朝廷更是无力收復河朔,而东都几乎濒河而面叛军,大量户口都逃亡南面的汴州。”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还是汴州这个地方处在当时淮西、河朔、淄青的正中间,是钳制这三股叛军最重要的基地,所以朝廷也大力发展这里,在这里常驻十万宣武军。而东都就此沦为了象徵性的,几乎就是一个漕运段上的转运地,如此自然就比汴州差上许多了。”
赵怀安对洛阳的命运不命运的,倒是不怎么感兴趣,他倒是主动问起了洛阳到长安的一段漕路,这段也是他们后面要走的。
就听张龟年继续介绍道:
“漕运最后一段就是关中段,就是从陕州沿著渭水向东,一直到长安城东的广运津,最后运进太仓。”
“这段路长倒是不长,但是渭水河道曲折,泥沙淤积,水流平缓,加上这段路又是逆水而上,
所以还是需要大量的縴夫来牵引。实际上从咱们这边的洛口到长安的这一大段,两岸全是这样的棚区,都是縴夫。”
“另外,渭水这条水路实际上並不太適合航行,因为泥沙淤积太严重了,需要定期疏浚,每一次都是巨大的耗费。”
“可就是这么水文情况不甚好的渭水,一年也要转运三四百万石漕粮。”
这算是赵怀安第一次系统了解到大唐的漕运,听张龟年的此番解释,他有了一种明悟:
“所以这一河之兴废就决定了朝廷的兴衰啊!
张龟年非常认同,他以前在长安研究这些的时候,也看出了这一点,所以才开始系统了解漕运。
在他看来,漕运畅,则天下定;漕运塞,则天下乱。
这天下兴乱的道理啊,不一定就存在文人笔下的道德文章中,也在这一河五段路上啊。
赵怀安咬了下手指:
“我听下来,这漕运不是一般的复杂啊,这里面涉及到的人、物、利益,几乎涵盖半个天下,
能將这样的运河系统维持百年,这朝廷也不容易!”
这里张龟年就有很多话讲了,他告诉赵怀安:
“使君,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漕运上的官吏是整个官场上最精明强干的一批,甚至维持以上的计算,其繁复、技巧,要说天下第二,无人敢称天下第一。”
“而歷朝那些经世济用的宰执,也无不是出自漕运转运这条线上的。”
“使君以后要寻找这方面的人才,不妨在漕运上多留意。”
这一点赵怀安倒是承认,因为即便在后世的运筹学中,关於物流调度的学问也是运筹学中最核心的。
像萧何这样的人才,不就是能將千里的物资转输做好的吗?
实际上,赵怀安这一次到长安,也是想专门延揽这方面的人才,他回汴州的这段时间,和光州的王鐸没有少联繫,其中最多交流的就是现在的贸易网络。
整体而言,有他义兄、西川旧人,老董,老裴几个,长江上游的水路贸易搭建的是非常通畅的,可一旦涉及到长江下游,以及中原和去往安南海路的贸易,这里面就开始出现割裂了。
往往就是各家发各的,而他幕府的这些幕僚,包括王鐸在內,他们都没有能力整合这么庞大的贸易网络。
这样的人才在哪里有呢?只有在长安。
不过赵怀安在听了张龟年的介绍后,心中却有了这样一个认识,於是扭头问向张龟年:
“老张,將粮食运往长安都这么困难,那是不是很少有运长安的粮食出关的?”
张龟年愣了一下,点头道:
“使君,的確如此,长安粮食一般用来供应关中还有几十万神策军和防秋兵。如果西边有事,
还要从东面再紧紧调粮到长安。至於如果东方有事,那就看情况了。”
“如果是河朔藩出事,那就会以东都的洛口仓米为储备聚集藩兵。而如果是南方或者中原有事,那就用汴州仓米养军,基本上都不会把粮食再运出关的,不然运进去耗费那么多损耗岂不是白费了?”
想到这里,赵怀安忽然就问张龟年:
“老张啊,实际上我一直想一个问题,那就是长安的情况实际上並不適合作为都城,无论是渭水的情况还是三门峡,大量的民脂民膏都浪费在这条路上了。”
“如果让你来选,我是说如果,你觉得哪里可为天下之邑?”
张龟年不敢以隨意的態度回答这个问题,他能感受到,赵怀安是真的开始考虑过这些问题,他也没有觉得这个问题问得是不是太早了。
实际上,这种根本性的问题,越早想明白越好。
张龟年组织了一下,小心回道:
“使君,这长安地方,能为天下都,实际上靠的是关中山河四塞,易守难攻,能极大的保证中央的基本实力。”
“可现在,谁都晓得,这天下財富早就偏向了东南。就关中的那点粮食,餵饱自已都勉强,那几十方的官宦、禁军只能靠吃外粮。”
“而每年从江南运粮,渭水浅得撑不动大船,三门峡那几块破石头,又不知磕碎了多少船,淹死多少縴夫。其中只洛阳到长安的这一段,损耗就能有三成,这哪里是运粮?这是拿民命填河呢。”
也许是晓得自己说得情绪大了,张龟年顿了顿,开始回答赵怀安的问题:
“这要是选都,就看三条。”
个就是要漕运顺,江南的粮、蜀地的锦、岭南的百物,能顺著水漂过来,不费劲。
“二个就是要居中间,南北东西的信使、兵马来往,脚程差不多,一旦哪一边有事,都能来得及反应。”
“三个就是自己周边得有粮,这是朝廷的底气。如果一切都指望漕运,那运河就成了朝廷的弱点,谁都能上来掐一把。”
“而能满足这下条件的,头一个就是洛阳,当年东汉已经证明过了,以洛阳为都,二百年江山是有保证的。”
“这洛阳卡在伊洛河、黄河、汴河的岔口上,江南的船经汴河到洛阳,卸了粮直接入含嘉仓,
不用过三门峡那鬼门关。当年武后把朝堂挪到洛阳,不就为这?而且洛阳周围,偃师、巩县都是產粮地,好列能自给自足。北边有部山挡著,南边有伊闕锁著,也是易守难攻。”
张龟年见赵怀安只是听著,脸上却没太多反应,便说了另一个:
“从洛阳再往东看,汴州这地方也不错。通济渠穿城过,南到扬州,北到魏博,西到洛阳,完全就是水运枢纽。”
“不过汴州倒是有个大毛病,那就是平,地太平了,周围又无山无险,就靠几条河挡著。如果河朔的藩镇犯境,骑兵三日就能衝到城下。当年安禄山从范阳骑兵南下,主力下的是洛阳这些地方,也都能一鼓而下汴州。”
“所以汴州为都,那就需要先拿下河朔,如此才算稳当。”
“然后就是再往南了,金陵也就是润州,这里也算是可为都之地。有长江天险,有直接处在江南財赋中心,可他太偏了,无论是北面,还是西面,一旦又个事,光晓得都得几个月,如何能守得住?所以都润州的最后就是个偏安,王者不为。”
“余下的如成都、襄阳,那就更不用说了,能做个避难的行在还行,当都城?那天下就是是一盘散沙。”
张龟年感嘆了一番,说了这样一个道理:
“说到底,没有哪个地方是十全十美的,长安占了险,却输了粮道;汴州占了財,却输了安稳;洛阳呢,不算最好,却啥都沾点边。”
“漕运比长安顺,位置比汴州中,险固比金陵强。真要换都城,洛阳怕是最实在的去处。”
所以站龟年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能为天下之都的,最好的还是洛阳。
赵怀安不置可否,只是耸耸肩,笑著对张龟年说道:
“老张,別那么正经,咱们反正是閒著,隨便聊聊。再说了,我两啥身份,谈这个,倒有些让人发笑。”
张龟年尷尬的笑著,那边船队已经完成了换航,他们將要从这里进入黄河,正式开往中流砥柱三门峡了。
正当张龟年以为这个话题就此结束时,赵怀安忽然笑道:
“老张,既然咱们也是隨意聊,那你不妨回去想想,如果都润州,又如何避免北疆和西域的缩呢?”
见张龟年要说话,赵怀安摇了摇头,对他道:
“老张,这个问题不用急著回答,它很大!我们两的智慧並不能现在就回答这些,这一次咱们去长安啊,就是去做学生的,去將咱们心中的疑惑和现在发展遇到的困难,去给那些聪明人回答,
看看长安的俊杰们的智慧。”
“而现在,咱们该去吃饭了!”
说完,赵怀安哈哈一笑,冲后面大喊:
“赵六,中午吃什么?”
赵六等人一直保持著距离,此时听到赵怀安的话,连忙回道:
“大郎,杨监军喊咱们过船用饭,这船一直没开,就等大郎呢!”
赵怀安笑了笑,然后对张龟年道:
“老张,走,去老杨那边吃一顿!也问问他,这段时间怎么跟个缩头乌龟似的,都开始避著我赵大了?”
说完赵怀安就跳上了掛著的跳板,带著一眾保义將们跃上了杨復光的座舰。
而那里,这位功成名就的大权宦却神色凝重,等候著赵怀安。
在他看来,漕运畅,则天下定;漕运塞,则天下乱。
这天下兴乱的道理啊,不一定就存在文人笔下的道德文章中,也在这一河五段路上啊。
赵怀安咬了下手指:
“我听下来,这漕运不是一般的复杂啊,这里面涉及到的人、物、利益,几乎涵盖半个天下,
能將这样的运河系统维持百年,这朝廷也不容易!”
这里张龟年就有很多话讲了,他告诉赵怀安:
“使君,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漕运上的官吏是整个官场上最精明强干的一批,甚至维持以上的计算,其繁复、技巧,要说天下第二,无人敢称天下第一。”
“而歷朝那些经世济用的宰执,也无不是出自漕运转运这条线上的。”
“使君以后要寻找这方面的人才,不妨在漕运上多留意。”
这一点赵怀安倒是承认,因为即便在后世的运筹学中,关於物流调度的学问也是运筹学中最核心的。
像萧何这样的人才,不就是能將千里的物资转输做好的吗?
实际上,赵怀安这一次到长安,也是想专门延揽这方面的人才,他回汴州的这段时间,和光州的王鐸没有少联繫,其中最多交流的就是现在的贸易网络。
整体而言,有他义兄、西川旧人,老董,老裴几个,长江上游的水路贸易搭建的是非常通畅的,可一旦涉及到长江下游,以及中原和去往安南海路的贸易,这里面就开始出现割裂了。
往往就是各家发各的,而他幕府的这些幕僚,包括王鐸在內,他们都没有能力整合这么庞大的贸易网络。
这样的人才在哪里有呢?只有在长安。
不过赵怀安在听了张龟年的介绍后,心中却有了这样一个认识,於是扭头问向张龟年:
“老张,將粮食运往长安都这么困难,那是不是很少有运长安的粮食出关的?”
张龟年愣了一下,点头道:
“使君,的確如此,长安粮食一般用来供应关中还有几十万神策军和防秋兵。如果西边有事,
还要从东面再紧紧调粮到长安。至於如果东方有事,那就看情况了。”
“如果是河朔藩出事,那就会以东都的洛口仓米为储备聚集藩兵。而如果是南方或者中原有事,那就用汴州仓米养军,基本上都不会把粮食再运出关的,不然运进去耗费那么多损耗岂不是白费了?”
想到这里,赵怀安忽然就问张龟年:
“老张啊,实际上我一直想一个问题,那就是长安的情况实际上並不適合作为都城,无论是渭水的情况还是三门峡,大量的民脂民膏都浪费在这条路上了。”
“如果让你来选,我是说如果,你觉得哪里可为天下之邑?”
张龟年不敢以隨意的態度回答这个问题,他能感受到,赵怀安是真的开始考虑过这些问题,他也没有觉得这个问题问得是不是太早了。
实际上,这种根本性的问题,越早想明白越好。
张龟年组织了一下,小心回道:
“使君,这长安地方,能为天下都,实际上靠的是关中山河四塞,易守难攻,能极大的保证中央的基本实力。”
“可现在,谁都晓得,这天下財富早就偏向了东南。就关中的那点粮食,餵饱自已都勉强,那几十方的官宦、禁军只能靠吃外粮。”
“而每年从江南运粮,渭水浅得撑不动大船,三门峡那几块破石头,又不知磕碎了多少船,淹死多少縴夫。其中只洛阳到长安的这一段,损耗就能有三成,这哪里是运粮?这是拿民命填河呢。”
也许是晓得自己说得情绪大了,张龟年顿了顿,开始回答赵怀安的问题:
“这要是选都,就看三条。”
个就是要漕运顺,江南的粮、蜀地的锦、岭南的百物,能顺著水漂过来,不费劲。
“二个就是要居中间,南北东西的信使、兵马来往,脚程差不多,一旦哪一边有事,都能来得及反应。”
“三个就是自己周边得有粮,这是朝廷的底气。如果一切都指望漕运,那运河就成了朝廷的弱点,谁都能上来掐一把。”
“而能满足这下条件的,头一个就是洛阳,当年东汉已经证明过了,以洛阳为都,二百年江山是有保证的。”
“这洛阳卡在伊洛河、黄河、汴河的岔口上,江南的船经汴河到洛阳,卸了粮直接入含嘉仓,
不用过三门峡那鬼门关。当年武后把朝堂挪到洛阳,不就为这?而且洛阳周围,偃师、巩县都是產粮地,好列能自给自足。北边有部山挡著,南边有伊闕锁著,也是易守难攻。”
张龟年见赵怀安只是听著,脸上却没太多反应,便说了另一个:
“从洛阳再往东看,汴州这地方也不错。通济渠穿城过,南到扬州,北到魏博,西到洛阳,完全就是水运枢纽。”
“不过汴州倒是有个大毛病,那就是平,地太平了,周围又无山无险,就靠几条河挡著。如果河朔的藩镇犯境,骑兵三日就能衝到城下。当年安禄山从范阳骑兵南下,主力下的是洛阳这些地方,也都能一鼓而下汴州。”
“所以汴州为都,那就需要先拿下河朔,如此才算稳当。”
“然后就是再往南了,金陵也就是润州,这里也算是可为都之地。有长江天险,有直接处在江南財赋中心,可他太偏了,无论是北面,还是西面,一旦又个事,光晓得都得几个月,如何能守得住?所以都润州的最后就是个偏安,王者不为。”
“余下的如成都、襄阳,那就更不用说了,能做个避难的行在还行,当都城?那天下就是是一盘散沙。”
张龟年感嘆了一番,说了这样一个道理:
“说到底,没有哪个地方是十全十美的,长安占了险,却输了粮道;汴州占了財,却输了安稳;洛阳呢,不算最好,却啥都沾点边。”
“漕运比长安顺,位置比汴州中,险固比金陵强。真要换都城,洛阳怕是最实在的去处。”
所以站龟年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能为天下之都的,最好的还是洛阳。
赵怀安不置可否,只是耸耸肩,笑著对张龟年说道:
“老张,別那么正经,咱们反正是閒著,隨便聊聊。再说了,我两啥身份,谈这个,倒有些让人发笑。”
张龟年尷尬的笑著,那边船队已经完成了换航,他们將要从这里进入黄河,正式开往中流砥柱三门峡了。
正当张龟年以为这个话题就此结束时,赵怀安忽然笑道:
“老张,既然咱们也是隨意聊,那你不妨回去想想,如果都润州,又如何避免北疆和西域的缩呢?”
见张龟年要说话,赵怀安摇了摇头,对他道:
“老张,这个问题不用急著回答,它很大!我们两的智慧並不能现在就回答这些,这一次咱们去长安啊,就是去做学生的,去將咱们心中的疑惑和现在发展遇到的困难,去给那些聪明人回答,
看看长安的俊杰们的智慧。”
“而现在,咱们该去吃饭了!”
说完,赵怀安哈哈一笑,冲后面大喊:
“赵六,中午吃什么?”
赵六等人一直保持著距离,此时听到赵怀安的话,连忙回道:
“大郎,杨监军喊咱们过船用饭,这船一直没开,就等大郎呢!”
赵怀安笑了笑,然后对张龟年道:
“老张,走,去老杨那边吃一顿!也问问他,这段时间怎么跟个缩头乌龟似的,都开始避著我赵大了?”
说完赵怀安就跳上了掛著的跳板,带著一眾保义將们跃上了杨復光的座舰。
而那里,这位功成名就的大权宦却神色凝重,等候著赵怀安。
在他看来,漕运畅,则天下定;漕运塞,则天下乱。
这天下兴乱的道理啊,不一定就存在文人笔下的道德文章中,也在这一河五段路上啊。
赵怀安咬了下手指:
“我听下来,这漕运不是一般的复杂啊,这里面涉及到的人、物、利益,几乎涵盖半个天下,
能將这样的运河系统维持百年,这朝廷也不容易!”
这里张龟年就有很多话讲了,他告诉赵怀安:
“使君,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漕运上的官吏是整个官场上最精明强干的一批,甚至维持以上的计算,其繁复、技巧,要说天下第二,无人敢称天下第一。”
“而歷朝那些经世济用的宰执,也无不是出自漕运转运这条线上的。”
“使君以后要寻找这方面的人才,不妨在漕运上多留意。”
这一点赵怀安倒是承认,因为即便在后世的运筹学中,关於物流调度的学问也是运筹学中最核心的。
像萧何这样的人才,不就是能將千里的物资转输做好的吗?
实际上,赵怀安这一次到长安,也是想专门延揽这方面的人才,他回汴州的这段时间,和光州的王鐸没有少联繫,其中最多交流的就是现在的贸易网络。
整体而言,有他义兄、西川旧人,老董,老裴几个,长江上游的水路贸易搭建的是非常通畅的,可一旦涉及到长江下游,以及中原和去往安南海路的贸易,这里面就开始出现割裂了。
往往就是各家发各的,而他幕府的这些幕僚,包括王鐸在內,他们都没有能力整合这么庞大的贸易网络。
这样的人才在哪里有呢?只有在长安。
不过赵怀安在听了张龟年的介绍后,心中却有了这样一个认识,於是扭头问向张龟年:
“老张,將粮食运往长安都这么困难,那是不是很少有运长安的粮食出关的?”
张龟年愣了一下,点头道:
“使君,的確如此,长安粮食一般用来供应关中还有几十万神策军和防秋兵。如果西边有事,
还要从东面再紧紧调粮到长安。至於如果东方有事,那就看情况了。”
“如果是河朔藩出事,那就会以东都的洛口仓米为储备聚集藩兵。而如果是南方或者中原有事,那就用汴州仓米养军,基本上都不会把粮食再运出关的,不然运进去耗费那么多损耗岂不是白费了?”
想到这里,赵怀安忽然就问张龟年:
“老张啊,实际上我一直想一个问题,那就是长安的情况实际上並不適合作为都城,无论是渭水的情况还是三门峡,大量的民脂民膏都浪费在这条路上了。”
“如果让你来选,我是说如果,你觉得哪里可为天下之邑?”
张龟年不敢以隨意的態度回答这个问题,他能感受到,赵怀安是真的开始考虑过这些问题,他也没有觉得这个问题问得是不是太早了。
实际上,这种根本性的问题,越早想明白越好。
张龟年组织了一下,小心回道:
“使君,这长安地方,能为天下都,实际上靠的是关中山河四塞,易守难攻,能极大的保证中央的基本实力。”
“可现在,谁都晓得,这天下財富早就偏向了东南。就关中的那点粮食,餵饱自已都勉强,那几十方的官宦、禁军只能靠吃外粮。”
“而每年从江南运粮,渭水浅得撑不动大船,三门峡那几块破石头,又不知磕碎了多少船,淹死多少縴夫。其中只洛阳到长安的这一段,损耗就能有三成,这哪里是运粮?这是拿民命填河呢。”
也许是晓得自己说得情绪大了,张龟年顿了顿,开始回答赵怀安的问题:
“这要是选都,就看三条。”
个就是要漕运顺,江南的粮、蜀地的锦、岭南的百物,能顺著水漂过来,不费劲。
“二个就是要居中间,南北东西的信使、兵马来往,脚程差不多,一旦哪一边有事,都能来得及反应。”
“三个就是自己周边得有粮,这是朝廷的底气。如果一切都指望漕运,那运河就成了朝廷的弱点,谁都能上来掐一把。”
“而能满足这下条件的,头一个就是洛阳,当年东汉已经证明过了,以洛阳为都,二百年江山是有保证的。”
“这洛阳卡在伊洛河、黄河、汴河的岔口上,江南的船经汴河到洛阳,卸了粮直接入含嘉仓,
不用过三门峡那鬼门关。当年武后把朝堂挪到洛阳,不就为这?而且洛阳周围,偃师、巩县都是產粮地,好列能自给自足。北边有部山挡著,南边有伊闕锁著,也是易守难攻。”
张龟年见赵怀安只是听著,脸上却没太多反应,便说了另一个:
“从洛阳再往东看,汴州这地方也不错。通济渠穿城过,南到扬州,北到魏博,西到洛阳,完全就是水运枢纽。”
“不过汴州倒是有个大毛病,那就是平,地太平了,周围又无山无险,就靠几条河挡著。如果河朔的藩镇犯境,骑兵三日就能衝到城下。当年安禄山从范阳骑兵南下,主力下的是洛阳这些地方,也都能一鼓而下汴州。”
“所以汴州为都,那就需要先拿下河朔,如此才算稳当。”
“然后就是再往南了,金陵也就是润州,这里也算是可为都之地。有长江天险,有直接处在江南財赋中心,可他太偏了,无论是北面,还是西面,一旦又个事,光晓得都得几个月,如何能守得住?所以都润州的最后就是个偏安,王者不为。”
“余下的如成都、襄阳,那就更不用说了,能做个避难的行在还行,当都城?那天下就是是一盘散沙。”
张龟年感嘆了一番,说了这样一个道理:
“说到底,没有哪个地方是十全十美的,长安占了险,却输了粮道;汴州占了財,却输了安稳;洛阳呢,不算最好,却啥都沾点边。”
“漕运比长安顺,位置比汴州中,险固比金陵强。真要换都城,洛阳怕是最实在的去处。”
所以站龟年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能为天下之都的,最好的还是洛阳。
赵怀安不置可否,只是耸耸肩,笑著对张龟年说道:
“老张,別那么正经,咱们反正是閒著,隨便聊聊。再说了,我两啥身份,谈这个,倒有些让人发笑。”
张龟年尷尬的笑著,那边船队已经完成了换航,他们將要从这里进入黄河,正式开往中流砥柱三门峡了。
正当张龟年以为这个话题就此结束时,赵怀安忽然笑道:
“老张,既然咱们也是隨意聊,那你不妨回去想想,如果都润州,又如何避免北疆和西域的缩呢?”
见张龟年要说话,赵怀安摇了摇头,对他道:
“老张,这个问题不用急著回答,它很大!我们两的智慧並不能现在就回答这些,这一次咱们去长安啊,就是去做学生的,去將咱们心中的疑惑和现在发展遇到的困难,去给那些聪明人回答,
看看长安的俊杰们的智慧。”
“而现在,咱们该去吃饭了!”
说完,赵怀安哈哈一笑,冲后面大喊:
“赵六,中午吃什么?”
赵六等人一直保持著距离,此时听到赵怀安的话,连忙回道:
“大郎,杨监军喊咱们过船用饭,这船一直没开,就等大郎呢!”
赵怀安笑了笑,然后对张龟年道:
“老张,走,去老杨那边吃一顿!也问问他,这段时间怎么跟个缩头乌龟似的,都开始避著我赵大了?”
说完赵怀安就跳上了掛著的跳板,带著一眾保义將们跃上了杨復光的座舰。
而那里,这位功成名就的大权宦却神色凝重,等候著赵怀安。
在他看来,漕运畅,则天下定;漕运塞,则天下乱。
这天下兴乱的道理啊,不一定就存在文人笔下的道德文章中,也在这一河五段路上啊。
赵怀安咬了下手指:
“我听下来,这漕运不是一般的复杂啊,这里面涉及到的人、物、利益,几乎涵盖半个天下,
能將这样的运河系统维持百年,这朝廷也不容易!”
这里张龟年就有很多话讲了,他告诉赵怀安:
“使君,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漕运上的官吏是整个官场上最精明强干的一批,甚至维持以上的计算,其繁复、技巧,要说天下第二,无人敢称天下第一。”
“而歷朝那些经世济用的宰执,也无不是出自漕运转运这条线上的。”
“使君以后要寻找这方面的人才,不妨在漕运上多留意。”
这一点赵怀安倒是承认,因为即便在后世的运筹学中,关於物流调度的学问也是运筹学中最核心的。
像萧何这样的人才,不就是能將千里的物资转输做好的吗?
实际上,赵怀安这一次到长安,也是想专门延揽这方面的人才,他回汴州的这段时间,和光州的王鐸没有少联繫,其中最多交流的就是现在的贸易网络。
整体而言,有他义兄、西川旧人,老董,老裴几个,长江上游的水路贸易搭建的是非常通畅的,可一旦涉及到长江下游,以及中原和去往安南海路的贸易,这里面就开始出现割裂了。
往往就是各家发各的,而他幕府的这些幕僚,包括王鐸在內,他们都没有能力整合这么庞大的贸易网络。
这样的人才在哪里有呢?只有在长安。
不过赵怀安在听了张龟年的介绍后,心中却有了这样一个认识,於是扭头问向张龟年:
“老张,將粮食运往长安都这么困难,那是不是很少有运长安的粮食出关的?”
张龟年愣了一下,点头道:
“使君,的確如此,长安粮食一般用来供应关中还有几十万神策军和防秋兵。如果西边有事,
还要从东面再紧紧调粮到长安。至於如果东方有事,那就看情况了。”
“如果是河朔藩出事,那就会以东都的洛口仓米为储备聚集藩兵。而如果是南方或者中原有事,那就用汴州仓米养军,基本上都不会把粮食再运出关的,不然运进去耗费那么多损耗岂不是白费了?”
想到这里,赵怀安忽然就问张龟年:
“老张啊,实际上我一直想一个问题,那就是长安的情况实际上並不適合作为都城,无论是渭水的情况还是三门峡,大量的民脂民膏都浪费在这条路上了。”
“如果让你来选,我是说如果,你觉得哪里可为天下之邑?”
张龟年不敢以隨意的態度回答这个问题,他能感受到,赵怀安是真的开始考虑过这些问题,他也没有觉得这个问题问得是不是太早了。
实际上,这种根本性的问题,越早想明白越好。
张龟年组织了一下,小心回道:
“使君,这长安地方,能为天下都,实际上靠的是关中山河四塞,易守难攻,能极大的保证中央的基本实力。”
“可现在,谁都晓得,这天下財富早就偏向了东南。就关中的那点粮食,餵饱自已都勉强,那几十方的官宦、禁军只能靠吃外粮。”
“而每年从江南运粮,渭水浅得撑不动大船,三门峡那几块破石头,又不知磕碎了多少船,淹死多少縴夫。其中只洛阳到长安的这一段,损耗就能有三成,这哪里是运粮?这是拿民命填河呢。”
也许是晓得自己说得情绪大了,张龟年顿了顿,开始回答赵怀安的问题:
“这要是选都,就看三条。”
个就是要漕运顺,江南的粮、蜀地的锦、岭南的百物,能顺著水漂过来,不费劲。
“二个就是要居中间,南北东西的信使、兵马来往,脚程差不多,一旦哪一边有事,都能来得及反应。”
“三个就是自己周边得有粮,这是朝廷的底气。如果一切都指望漕运,那运河就成了朝廷的弱点,谁都能上来掐一把。”
“而能满足这下条件的,头一个就是洛阳,当年东汉已经证明过了,以洛阳为都,二百年江山是有保证的。”
“这洛阳卡在伊洛河、黄河、汴河的岔口上,江南的船经汴河到洛阳,卸了粮直接入含嘉仓,
不用过三门峡那鬼门关。当年武后把朝堂挪到洛阳,不就为这?而且洛阳周围,偃师、巩县都是產粮地,好列能自给自足。北边有部山挡著,南边有伊闕锁著,也是易守难攻。”
张龟年见赵怀安只是听著,脸上却没太多反应,便说了另一个:
“从洛阳再往东看,汴州这地方也不错。通济渠穿城过,南到扬州,北到魏博,西到洛阳,完全就是水运枢纽。”
“不过汴州倒是有个大毛病,那就是平,地太平了,周围又无山无险,就靠几条河挡著。如果河朔的藩镇犯境,骑兵三日就能衝到城下。当年安禄山从范阳骑兵南下,主力下的是洛阳这些地方,也都能一鼓而下汴州。”
“所以汴州为都,那就需要先拿下河朔,如此才算稳当。”
“然后就是再往南了,金陵也就是润州,这里也算是可为都之地。有长江天险,有直接处在江南財赋中心,可他太偏了,无论是北面,还是西面,一旦又个事,光晓得都得几个月,如何能守得住?所以都润州的最后就是个偏安,王者不为。”
“余下的如成都、襄阳,那就更不用说了,能做个避难的行在还行,当都城?那天下就是是一盘散沙。”
张龟年感嘆了一番,说了这样一个道理:
“说到底,没有哪个地方是十全十美的,长安占了险,却输了粮道;汴州占了財,却输了安稳;洛阳呢,不算最好,却啥都沾点边。”
“漕运比长安顺,位置比汴州中,险固比金陵强。真要换都城,洛阳怕是最实在的去处。”
所以站龟年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能为天下之都的,最好的还是洛阳。
赵怀安不置可否,只是耸耸肩,笑著对张龟年说道:
“老张,別那么正经,咱们反正是閒著,隨便聊聊。再说了,我两啥身份,谈这个,倒有些让人发笑。”
张龟年尷尬的笑著,那边船队已经完成了换航,他们將要从这里进入黄河,正式开往中流砥柱三门峡了。
正当张龟年以为这个话题就此结束时,赵怀安忽然笑道:
“老张,既然咱们也是隨意聊,那你不妨回去想想,如果都润州,又如何避免北疆和西域的缩呢?”
见张龟年要说话,赵怀安摇了摇头,对他道:
“老张,这个问题不用急著回答,它很大!我们两的智慧並不能现在就回答这些,这一次咱们去长安啊,就是去做学生的,去將咱们心中的疑惑和现在发展遇到的困难,去给那些聪明人回答,
看看长安的俊杰们的智慧。”
“而现在,咱们该去吃饭了!”
说完,赵怀安哈哈一笑,冲后面大喊:
“赵六,中午吃什么?”
赵六等人一直保持著距离,此时听到赵怀安的话,连忙回道:
“大郎,杨监军喊咱们过船用饭,这船一直没开,就等大郎呢!”
赵怀安笑了笑,然后对张龟年道:
“老张,走,去老杨那边吃一顿!也问问他,这段时间怎么跟个缩头乌龟似的,都开始避著我赵大了?”
说完赵怀安就跳上了掛著的跳板,带著一眾保义將们跃上了杨復光的座舰。
而那里,这位功成名就的大权宦却神色凝重,等候著赵怀安。
在他看来,漕运畅,则天下定;漕运塞,则天下乱。
这天下兴乱的道理啊,不一定就存在文人笔下的道德文章中,也在这一河五段路上啊。
赵怀安咬了下手指:
“我听下来,这漕运不是一般的复杂啊,这里面涉及到的人、物、利益,几乎涵盖半个天下,
能將这样的运河系统维持百年,这朝廷也不容易!”
这里张龟年就有很多话讲了,他告诉赵怀安:
“使君,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漕运上的官吏是整个官场上最精明强干的一批,甚至维持以上的计算,其繁复、技巧,要说天下第二,无人敢称天下第一。”
“而歷朝那些经世济用的宰执,也无不是出自漕运转运这条线上的。”
“使君以后要寻找这方面的人才,不妨在漕运上多留意。”
这一点赵怀安倒是承认,因为即便在后世的运筹学中,关於物流调度的学问也是运筹学中最核心的。
像萧何这样的人才,不就是能將千里的物资转输做好的吗?
实际上,赵怀安这一次到长安,也是想专门延揽这方面的人才,他回汴州的这段时间,和光州的王鐸没有少联繫,其中最多交流的就是现在的贸易网络。
整体而言,有他义兄、西川旧人,老董,老裴几个,长江上游的水路贸易搭建的是非常通畅的,可一旦涉及到长江下游,以及中原和去往安南海路的贸易,这里面就开始出现割裂了。
往往就是各家发各的,而他幕府的这些幕僚,包括王鐸在內,他们都没有能力整合这么庞大的贸易网络。
这样的人才在哪里有呢?只有在长安。
不过赵怀安在听了张龟年的介绍后,心中却有了这样一个认识,於是扭头问向张龟年:
“老张,將粮食运往长安都这么困难,那是不是很少有运长安的粮食出关的?”
张龟年愣了一下,点头道:
“使君,的確如此,长安粮食一般用来供应关中还有几十万神策军和防秋兵。如果西边有事,
还要从东面再紧紧调粮到长安。至於如果东方有事,那就看情况了。”
“如果是河朔藩出事,那就会以东都的洛口仓米为储备聚集藩兵。而如果是南方或者中原有事,那就用汴州仓米养军,基本上都不会把粮食再运出关的,不然运进去耗费那么多损耗岂不是白费了?”
想到这里,赵怀安忽然就问张龟年:
“老张啊,实际上我一直想一个问题,那就是长安的情况实际上並不適合作为都城,无论是渭水的情况还是三门峡,大量的民脂民膏都浪费在这条路上了。”
“如果让你来选,我是说如果,你觉得哪里可为天下之邑?”
张龟年不敢以隨意的態度回答这个问题,他能感受到,赵怀安是真的开始考虑过这些问题,他也没有觉得这个问题问得是不是太早了。
实际上,这种根本性的问题,越早想明白越好。
张龟年组织了一下,小心回道:
“使君,这长安地方,能为天下都,实际上靠的是关中山河四塞,易守难攻,能极大的保证中央的基本实力。”
“可现在,谁都晓得,这天下財富早就偏向了东南。就关中的那点粮食,餵饱自已都勉强,那几十方的官宦、禁军只能靠吃外粮。”
“而每年从江南运粮,渭水浅得撑不动大船,三门峡那几块破石头,又不知磕碎了多少船,淹死多少縴夫。其中只洛阳到长安的这一段,损耗就能有三成,这哪里是运粮?这是拿民命填河呢。”
也许是晓得自己说得情绪大了,张龟年顿了顿,开始回答赵怀安的问题:
“这要是选都,就看三条。”
个就是要漕运顺,江南的粮、蜀地的锦、岭南的百物,能顺著水漂过来,不费劲。
“二个就是要居中间,南北东西的信使、兵马来往,脚程差不多,一旦哪一边有事,都能来得及反应。”
“三个就是自己周边得有粮,这是朝廷的底气。如果一切都指望漕运,那运河就成了朝廷的弱点,谁都能上来掐一把。”
“而能满足这下条件的,头一个就是洛阳,当年东汉已经证明过了,以洛阳为都,二百年江山是有保证的。”
“这洛阳卡在伊洛河、黄河、汴河的岔口上,江南的船经汴河到洛阳,卸了粮直接入含嘉仓,
不用过三门峡那鬼门关。当年武后把朝堂挪到洛阳,不就为这?而且洛阳周围,偃师、巩县都是產粮地,好列能自给自足。北边有部山挡著,南边有伊闕锁著,也是易守难攻。”
张龟年见赵怀安只是听著,脸上却没太多反应,便说了另一个:
“从洛阳再往东看,汴州这地方也不错。通济渠穿城过,南到扬州,北到魏博,西到洛阳,完全就是水运枢纽。”
“不过汴州倒是有个大毛病,那就是平,地太平了,周围又无山无险,就靠几条河挡著。如果河朔的藩镇犯境,骑兵三日就能衝到城下。当年安禄山从范阳骑兵南下,主力下的是洛阳这些地方,也都能一鼓而下汴州。”
“所以汴州为都,那就需要先拿下河朔,如此才算稳当。”
“然后就是再往南了,金陵也就是润州,这里也算是可为都之地。有长江天险,有直接处在江南財赋中心,可他太偏了,无论是北面,还是西面,一旦又个事,光晓得都得几个月,如何能守得住?所以都润州的最后就是个偏安,王者不为。”
“余下的如成都、襄阳,那就更不用说了,能做个避难的行在还行,当都城?那天下就是是一盘散沙。”
张龟年感嘆了一番,说了这样一个道理:
“说到底,没有哪个地方是十全十美的,长安占了险,却输了粮道;汴州占了財,却输了安稳;洛阳呢,不算最好,却啥都沾点边。”
“漕运比长安顺,位置比汴州中,险固比金陵强。真要换都城,洛阳怕是最实在的去处。”
所以站龟年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能为天下之都的,最好的还是洛阳。
赵怀安不置可否,只是耸耸肩,笑著对张龟年说道:
“老张,別那么正经,咱们反正是閒著,隨便聊聊。再说了,我两啥身份,谈这个,倒有些让人发笑。”
张龟年尷尬的笑著,那边船队已经完成了换航,他们將要从这里进入黄河,正式开往中流砥柱三门峡了。
正当张龟年以为这个话题就此结束时,赵怀安忽然笑道:
“老张,既然咱们也是隨意聊,那你不妨回去想想,如果都润州,又如何避免北疆和西域的缩呢?”
见张龟年要说话,赵怀安摇了摇头,对他道:
“老张,这个问题不用急著回答,它很大!我们两的智慧並不能现在就回答这些,这一次咱们去长安啊,就是去做学生的,去將咱们心中的疑惑和现在发展遇到的困难,去给那些聪明人回答,
看看长安的俊杰们的智慧。”
“而现在,咱们该去吃饭了!”
说完,赵怀安哈哈一笑,冲后面大喊:
“赵六,中午吃什么?”
赵六等人一直保持著距离,此时听到赵怀安的话,连忙回道:
“大郎,杨监军喊咱们过船用饭,这船一直没开,就等大郎呢!”
赵怀安笑了笑,然后对张龟年道:
“老张,走,去老杨那边吃一顿!也问问他,这段时间怎么跟个缩头乌龟似的,都开始避著我赵大了?”
说完赵怀安就跳上了掛著的跳板,带著一眾保义將们跃上了杨復光的座舰。
而那里,这位功成名就的大权宦却神色凝重,等候著赵怀安。
在他看来,漕运畅,则天下定;漕运塞,则天下乱。
这天下兴乱的道理啊,不一定就存在文人笔下的道德文章中,也在这一河五段路上啊。
赵怀安咬了下手指:
“我听下来,这漕运不是一般的复杂啊,这里面涉及到的人、物、利益,几乎涵盖半个天下,
能將这样的运河系统维持百年,这朝廷也不容易!”
这里张龟年就有很多话讲了,他告诉赵怀安:
“使君,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漕运上的官吏是整个官场上最精明强干的一批,甚至维持以上的计算,其繁复、技巧,要说天下第二,无人敢称天下第一。”
“而歷朝那些经世济用的宰执,也无不是出自漕运转运这条线上的。”
“使君以后要寻找这方面的人才,不妨在漕运上多留意。”
这一点赵怀安倒是承认,因为即便在后世的运筹学中,关於物流调度的学问也是运筹学中最核心的。
像萧何这样的人才,不就是能將千里的物资转输做好的吗?
实际上,赵怀安这一次到长安,也是想专门延揽这方面的人才,他回汴州的这段时间,和光州的王鐸没有少联繫,其中最多交流的就是现在的贸易网络。
整体而言,有他义兄、西川旧人,老董,老裴几个,长江上游的水路贸易搭建的是非常通畅的,可一旦涉及到长江下游,以及中原和去往安南海路的贸易,这里面就开始出现割裂了。
往往就是各家发各的,而他幕府的这些幕僚,包括王鐸在內,他们都没有能力整合这么庞大的贸易网络。
这样的人才在哪里有呢?只有在长安。
不过赵怀安在听了张龟年的介绍后,心中却有了这样一个认识,於是扭头问向张龟年:
“老张,將粮食运往长安都这么困难,那是不是很少有运长安的粮食出关的?”
张龟年愣了一下,点头道:
“使君,的確如此,长安粮食一般用来供应关中还有几十万神策军和防秋兵。如果西边有事,
还要从东面再紧紧调粮到长安。至於如果东方有事,那就看情况了。”
“如果是河朔藩出事,那就会以东都的洛口仓米为储备聚集藩兵。而如果是南方或者中原有事,那就用汴州仓米养军,基本上都不会把粮食再运出关的,不然运进去耗费那么多损耗岂不是白费了?”
想到这里,赵怀安忽然就问张龟年:
“老张啊,实际上我一直想一个问题,那就是长安的情况实际上並不適合作为都城,无论是渭水的情况还是三门峡,大量的民脂民膏都浪费在这条路上了。”
“如果让你来选,我是说如果,你觉得哪里可为天下之邑?”
张龟年不敢以隨意的態度回答这个问题,他能感受到,赵怀安是真的开始考虑过这些问题,他也没有觉得这个问题问得是不是太早了。
实际上,这种根本性的问题,越早想明白越好。
张龟年组织了一下,小心回道:
“使君,这长安地方,能为天下都,实际上靠的是关中山河四塞,易守难攻,能极大的保证中央的基本实力。”
“可现在,谁都晓得,这天下財富早就偏向了东南。就关中的那点粮食,餵饱自已都勉强,那几十方的官宦、禁军只能靠吃外粮。”
“而每年从江南运粮,渭水浅得撑不动大船,三门峡那几块破石头,又不知磕碎了多少船,淹死多少縴夫。其中只洛阳到长安的这一段,损耗就能有三成,这哪里是运粮?这是拿民命填河呢。”
也许是晓得自己说得情绪大了,张龟年顿了顿,开始回答赵怀安的问题:
“这要是选都,就看三条。”
个就是要漕运顺,江南的粮、蜀地的锦、岭南的百物,能顺著水漂过来,不费劲。
“二个就是要居中间,南北东西的信使、兵马来往,脚程差不多,一旦哪一边有事,都能来得及反应。”
“三个就是自己周边得有粮,这是朝廷的底气。如果一切都指望漕运,那运河就成了朝廷的弱点,谁都能上来掐一把。”
“而能满足这下条件的,头一个就是洛阳,当年东汉已经证明过了,以洛阳为都,二百年江山是有保证的。”
“这洛阳卡在伊洛河、黄河、汴河的岔口上,江南的船经汴河到洛阳,卸了粮直接入含嘉仓,
不用过三门峡那鬼门关。当年武后把朝堂挪到洛阳,不就为这?而且洛阳周围,偃师、巩县都是產粮地,好列能自给自足。北边有部山挡著,南边有伊闕锁著,也是易守难攻。”
张龟年见赵怀安只是听著,脸上却没太多反应,便说了另一个:
“从洛阳再往东看,汴州这地方也不错。通济渠穿城过,南到扬州,北到魏博,西到洛阳,完全就是水运枢纽。”
“不过汴州倒是有个大毛病,那就是平,地太平了,周围又无山无险,就靠几条河挡著。如果河朔的藩镇犯境,骑兵三日就能衝到城下。当年安禄山从范阳骑兵南下,主力下的是洛阳这些地方,也都能一鼓而下汴州。”
“所以汴州为都,那就需要先拿下河朔,如此才算稳当。”
“然后就是再往南了,金陵也就是润州,这里也算是可为都之地。有长江天险,有直接处在江南財赋中心,可他太偏了,无论是北面,还是西面,一旦又个事,光晓得都得几个月,如何能守得住?所以都润州的最后就是个偏安,王者不为。”
“余下的如成都、襄阳,那就更不用说了,能做个避难的行在还行,当都城?那天下就是是一盘散沙。”
张龟年感嘆了一番,说了这样一个道理:
“说到底,没有哪个地方是十全十美的,长安占了险,却输了粮道;汴州占了財,却输了安稳;洛阳呢,不算最好,却啥都沾点边。”
“漕运比长安顺,位置比汴州中,险固比金陵强。真要换都城,洛阳怕是最实在的去处。”
所以站龟年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能为天下之都的,最好的还是洛阳。
赵怀安不置可否,只是耸耸肩,笑著对张龟年说道:
“老张,別那么正经,咱们反正是閒著,隨便聊聊。再说了,我两啥身份,谈这个,倒有些让人发笑。”
张龟年尷尬的笑著,那边船队已经完成了换航,他们將要从这里进入黄河,正式开往中流砥柱三门峡了。
正当张龟年以为这个话题就此结束时,赵怀安忽然笑道:
“老张,既然咱们也是隨意聊,那你不妨回去想想,如果都润州,又如何避免北疆和西域的缩呢?”
见张龟年要说话,赵怀安摇了摇头,对他道:
“老张,这个问题不用急著回答,它很大!我们两的智慧並不能现在就回答这些,这一次咱们去长安啊,就是去做学生的,去將咱们心中的疑惑和现在发展遇到的困难,去给那些聪明人回答,
看看长安的俊杰们的智慧。”
“而现在,咱们该去吃饭了!”
说完,赵怀安哈哈一笑,冲后面大喊:
“赵六,中午吃什么?”
赵六等人一直保持著距离,此时听到赵怀安的话,连忙回道:
“大郎,杨监军喊咱们过船用饭,这船一直没开,就等大郎呢!”
赵怀安笑了笑,然后对张龟年道:
“老张,走,去老杨那边吃一顿!也问问他,这段时间怎么跟个缩头乌龟似的,都开始避著我赵大了?”
说完赵怀安就跳上了掛著的跳板,带著一眾保义將们跃上了杨復光的座舰。
而那里,这位功成名就的大权宦却神色凝重,等候著赵怀安。
在他看来,漕运畅,则天下定;漕运塞,则天下乱。
这天下兴乱的道理啊,不一定就存在文人笔下的道德文章中,也在这一河五段路上啊。
赵怀安咬了下手指:
“我听下来,这漕运不是一般的复杂啊,这里面涉及到的人、物、利益,几乎涵盖半个天下,
能將这样的运河系统维持百年,这朝廷也不容易!”
这里张龟年就有很多话讲了,他告诉赵怀安:
“使君,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漕运上的官吏是整个官场上最精明强干的一批,甚至维持以上的计算,其繁复、技巧,要说天下第二,无人敢称天下第一。”
“而歷朝那些经世济用的宰执,也无不是出自漕运转运这条线上的。”
“使君以后要寻找这方面的人才,不妨在漕运上多留意。”
这一点赵怀安倒是承认,因为即便在后世的运筹学中,关於物流调度的学问也是运筹学中最核心的。
像萧何这样的人才,不就是能將千里的物资转输做好的吗?
实际上,赵怀安这一次到长安,也是想专门延揽这方面的人才,他回汴州的这段时间,和光州的王鐸没有少联繫,其中最多交流的就是现在的贸易网络。
整体而言,有他义兄、西川旧人,老董,老裴几个,长江上游的水路贸易搭建的是非常通畅的,可一旦涉及到长江下游,以及中原和去往安南海路的贸易,这里面就开始出现割裂了。
往往就是各家发各的,而他幕府的这些幕僚,包括王鐸在內,他们都没有能力整合这么庞大的贸易网络。
这样的人才在哪里有呢?只有在长安。
不过赵怀安在听了张龟年的介绍后,心中却有了这样一个认识,於是扭头问向张龟年:
“老张,將粮食运往长安都这么困难,那是不是很少有运长安的粮食出关的?”
张龟年愣了一下,点头道:
“使君,的確如此,长安粮食一般用来供应关中还有几十万神策军和防秋兵。如果西边有事,
还要从东面再紧紧调粮到长安。至於如果东方有事,那就看情况了。”
“如果是河朔藩出事,那就会以东都的洛口仓米为储备聚集藩兵。而如果是南方或者中原有事,那就用汴州仓米养军,基本上都不会把粮食再运出关的,不然运进去耗费那么多损耗岂不是白费了?”
想到这里,赵怀安忽然就问张龟年:
“老张啊,实际上我一直想一个问题,那就是长安的情况实际上並不適合作为都城,无论是渭水的情况还是三门峡,大量的民脂民膏都浪费在这条路上了。”
“如果让你来选,我是说如果,你觉得哪里可为天下之邑?”
张龟年不敢以隨意的態度回答这个问题,他能感受到,赵怀安是真的开始考虑过这些问题,他也没有觉得这个问题问得是不是太早了。
实际上,这种根本性的问题,越早想明白越好。
张龟年组织了一下,小心回道:
“使君,这长安地方,能为天下都,实际上靠的是关中山河四塞,易守难攻,能极大的保证中央的基本实力。”
“可现在,谁都晓得,这天下財富早就偏向了东南。就关中的那点粮食,餵饱自已都勉强,那几十方的官宦、禁军只能靠吃外粮。”
“而每年从江南运粮,渭水浅得撑不动大船,三门峡那几块破石头,又不知磕碎了多少船,淹死多少縴夫。其中只洛阳到长安的这一段,损耗就能有三成,这哪里是运粮?这是拿民命填河呢。”
也许是晓得自己说得情绪大了,张龟年顿了顿,开始回答赵怀安的问题:
“这要是选都,就看三条。”
个就是要漕运顺,江南的粮、蜀地的锦、岭南的百物,能顺著水漂过来,不费劲。
“二个就是要居中间,南北东西的信使、兵马来往,脚程差不多,一旦哪一边有事,都能来得及反应。”
“三个就是自己周边得有粮,这是朝廷的底气。如果一切都指望漕运,那运河就成了朝廷的弱点,谁都能上来掐一把。”
“而能满足这下条件的,头一个就是洛阳,当年东汉已经证明过了,以洛阳为都,二百年江山是有保证的。”
“这洛阳卡在伊洛河、黄河、汴河的岔口上,江南的船经汴河到洛阳,卸了粮直接入含嘉仓,
不用过三门峡那鬼门关。当年武后把朝堂挪到洛阳,不就为这?而且洛阳周围,偃师、巩县都是產粮地,好列能自给自足。北边有部山挡著,南边有伊闕锁著,也是易守难攻。”
张龟年见赵怀安只是听著,脸上却没太多反应,便说了另一个:
“从洛阳再往东看,汴州这地方也不错。通济渠穿城过,南到扬州,北到魏博,西到洛阳,完全就是水运枢纽。”
“不过汴州倒是有个大毛病,那就是平,地太平了,周围又无山无险,就靠几条河挡著。如果河朔的藩镇犯境,骑兵三日就能衝到城下。当年安禄山从范阳骑兵南下,主力下的是洛阳这些地方,也都能一鼓而下汴州。”
“所以汴州为都,那就需要先拿下河朔,如此才算稳当。”
“然后就是再往南了,金陵也就是润州,这里也算是可为都之地。有长江天险,有直接处在江南財赋中心,可他太偏了,无论是北面,还是西面,一旦又个事,光晓得都得几个月,如何能守得住?所以都润州的最后就是个偏安,王者不为。”
“余下的如成都、襄阳,那就更不用说了,能做个避难的行在还行,当都城?那天下就是是一盘散沙。”
张龟年感嘆了一番,说了这样一个道理:
“说到底,没有哪个地方是十全十美的,长安占了险,却输了粮道;汴州占了財,却输了安稳;洛阳呢,不算最好,却啥都沾点边。”
“漕运比长安顺,位置比汴州中,险固比金陵强。真要换都城,洛阳怕是最实在的去处。”
所以站龟年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能为天下之都的,最好的还是洛阳。
赵怀安不置可否,只是耸耸肩,笑著对张龟年说道:
“老张,別那么正经,咱们反正是閒著,隨便聊聊。再说了,我两啥身份,谈这个,倒有些让人发笑。”
张龟年尷尬的笑著,那边船队已经完成了换航,他们將要从这里进入黄河,正式开往中流砥柱三门峡了。
正当张龟年以为这个话题就此结束时,赵怀安忽然笑道:
“老张,既然咱们也是隨意聊,那你不妨回去想想,如果都润州,又如何避免北疆和西域的缩呢?”
见张龟年要说话,赵怀安摇了摇头,对他道:
“老张,这个问题不用急著回答,它很大!我们两的智慧並不能现在就回答这些,这一次咱们去长安啊,就是去做学生的,去將咱们心中的疑惑和现在发展遇到的困难,去给那些聪明人回答,
看看长安的俊杰们的智慧。”
“而现在,咱们该去吃饭了!”
说完,赵怀安哈哈一笑,冲后面大喊:
“赵六,中午吃什么?”
赵六等人一直保持著距离,此时听到赵怀安的话,连忙回道:
“大郎,杨监军喊咱们过船用饭,这船一直没开,就等大郎呢!”
赵怀安笑了笑,然后对张龟年道:
“老张,走,去老杨那边吃一顿!也问问他,这段时间怎么跟个缩头乌龟似的,都开始避著我赵大了?”
说完赵怀安就跳上了掛著的跳板,带著一眾保义將们跃上了杨復光的座舰。
而那里,这位功成名就的大权宦却神色凝重,等候著赵怀安。
在他看来,漕运畅,则天下定;漕运塞,则天下乱。
这天下兴乱的道理啊,不一定就存在文人笔下的道德文章中,也在这一河五段路上啊。
赵怀安咬了下手指:
“我听下来,这漕运不是一般的复杂啊,这里面涉及到的人、物、利益,几乎涵盖半个天下,
能將这样的运河系统维持百年,这朝廷也不容易!”
这里张龟年就有很多话讲了,他告诉赵怀安:
“使君,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漕运上的官吏是整个官场上最精明强干的一批,甚至维持以上的计算,其繁复、技巧,要说天下第二,无人敢称天下第一。”
“而歷朝那些经世济用的宰执,也无不是出自漕运转运这条线上的。”
“使君以后要寻找这方面的人才,不妨在漕运上多留意。”
这一点赵怀安倒是承认,因为即便在后世的运筹学中,关於物流调度的学问也是运筹学中最核心的。
像萧何这样的人才,不就是能將千里的物资转输做好的吗?
实际上,赵怀安这一次到长安,也是想专门延揽这方面的人才,他回汴州的这段时间,和光州的王鐸没有少联繫,其中最多交流的就是现在的贸易网络。
整体而言,有他义兄、西川旧人,老董,老裴几个,长江上游的水路贸易搭建的是非常通畅的,可一旦涉及到长江下游,以及中原和去往安南海路的贸易,这里面就开始出现割裂了。
往往就是各家发各的,而他幕府的这些幕僚,包括王鐸在內,他们都没有能力整合这么庞大的贸易网络。
这样的人才在哪里有呢?只有在长安。
不过赵怀安在听了张龟年的介绍后,心中却有了这样一个认识,於是扭头问向张龟年:
“老张,將粮食运往长安都这么困难,那是不是很少有运长安的粮食出关的?”
张龟年愣了一下,点头道:
“使君,的確如此,长安粮食一般用来供应关中还有几十万神策军和防秋兵。如果西边有事,
还要从东面再紧紧调粮到长安。至於如果东方有事,那就看情况了。”
“如果是河朔藩出事,那就会以东都的洛口仓米为储备聚集藩兵。而如果是南方或者中原有事,那就用汴州仓米养军,基本上都不会把粮食再运出关的,不然运进去耗费那么多损耗岂不是白费了?”
想到这里,赵怀安忽然就问张龟年:
“老张啊,实际上我一直想一个问题,那就是长安的情况实际上並不適合作为都城,无论是渭水的情况还是三门峡,大量的民脂民膏都浪费在这条路上了。”
“如果让你来选,我是说如果,你觉得哪里可为天下之邑?”
张龟年不敢以隨意的態度回答这个问题,他能感受到,赵怀安是真的开始考虑过这些问题,他也没有觉得这个问题问得是不是太早了。
实际上,这种根本性的问题,越早想明白越好。
张龟年组织了一下,小心回道:
“使君,这长安地方,能为天下都,实际上靠的是关中山河四塞,易守难攻,能极大的保证中央的基本实力。”
“可现在,谁都晓得,这天下財富早就偏向了东南。就关中的那点粮食,餵饱自已都勉强,那几十方的官宦、禁军只能靠吃外粮。”
“而每年从江南运粮,渭水浅得撑不动大船,三门峡那几块破石头,又不知磕碎了多少船,淹死多少縴夫。其中只洛阳到长安的这一段,损耗就能有三成,这哪里是运粮?这是拿民命填河呢。”
也许是晓得自己说得情绪大了,张龟年顿了顿,开始回答赵怀安的问题:
“这要是选都,就看三条。”
个就是要漕运顺,江南的粮、蜀地的锦、岭南的百物,能顺著水漂过来,不费劲。
“二个就是要居中间,南北东西的信使、兵马来往,脚程差不多,一旦哪一边有事,都能来得及反应。”
“三个就是自己周边得有粮,这是朝廷的底气。如果一切都指望漕运,那运河就成了朝廷的弱点,谁都能上来掐一把。”
“而能满足这下条件的,头一个就是洛阳,当年东汉已经证明过了,以洛阳为都,二百年江山是有保证的。”
“这洛阳卡在伊洛河、黄河、汴河的岔口上,江南的船经汴河到洛阳,卸了粮直接入含嘉仓,
不用过三门峡那鬼门关。当年武后把朝堂挪到洛阳,不就为这?而且洛阳周围,偃师、巩县都是產粮地,好列能自给自足。北边有部山挡著,南边有伊闕锁著,也是易守难攻。”
张龟年见赵怀安只是听著,脸上却没太多反应,便说了另一个:
“从洛阳再往东看,汴州这地方也不错。通济渠穿城过,南到扬州,北到魏博,西到洛阳,完全就是水运枢纽。”
“不过汴州倒是有个大毛病,那就是平,地太平了,周围又无山无险,就靠几条河挡著。如果河朔的藩镇犯境,骑兵三日就能衝到城下。当年安禄山从范阳骑兵南下,主力下的是洛阳这些地方,也都能一鼓而下汴州。”
“所以汴州为都,那就需要先拿下河朔,如此才算稳当。”
“然后就是再往南了,金陵也就是润州,这里也算是可为都之地。有长江天险,有直接处在江南財赋中心,可他太偏了,无论是北面,还是西面,一旦又个事,光晓得都得几个月,如何能守得住?所以都润州的最后就是个偏安,王者不为。”
“余下的如成都、襄阳,那就更不用说了,能做个避难的行在还行,当都城?那天下就是是一盘散沙。”
张龟年感嘆了一番,说了这样一个道理:
“说到底,没有哪个地方是十全十美的,长安占了险,却输了粮道;汴州占了財,却输了安稳;洛阳呢,不算最好,却啥都沾点边。”
“漕运比长安顺,位置比汴州中,险固比金陵强。真要换都城,洛阳怕是最实在的去处。”
所以站龟年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能为天下之都的,最好的还是洛阳。
赵怀安不置可否,只是耸耸肩,笑著对张龟年说道:
“老张,別那么正经,咱们反正是閒著,隨便聊聊。再说了,我两啥身份,谈这个,倒有些让人发笑。”
张龟年尷尬的笑著,那边船队已经完成了换航,他们將要从这里进入黄河,正式开往中流砥柱三门峡了。
正当张龟年以为这个话题就此结束时,赵怀安忽然笑道:
“老张,既然咱们也是隨意聊,那你不妨回去想想,如果都润州,又如何避免北疆和西域的缩呢?”
见张龟年要说话,赵怀安摇了摇头,对他道:
“老张,这个问题不用急著回答,它很大!我们两的智慧並不能现在就回答这些,这一次咱们去长安啊,就是去做学生的,去將咱们心中的疑惑和现在发展遇到的困难,去给那些聪明人回答,
看看长安的俊杰们的智慧。”
“而现在,咱们该去吃饭了!”
说完,赵怀安哈哈一笑,冲后面大喊:
“赵六,中午吃什么?”
赵六等人一直保持著距离,此时听到赵怀安的话,连忙回道:
“大郎,杨监军喊咱们过船用饭,这船一直没开,就等大郎呢!”
赵怀安笑了笑,然后对张龟年道:
“老张,走,去老杨那边吃一顿!也问问他,这段时间怎么跟个缩头乌龟似的,都开始避著我赵大了?”
说完赵怀安就跳上了掛著的跳板,带著一眾保义將们跃上了杨復光的座舰。
而那里,这位功成名就的大权宦却神色凝重,等候著赵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