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逸读阁小说>书库>都市青春>创业在晚唐> 第296章 入关

第296章 入关

  第296章 入关
  乾符三年五月十八日。
  赵怀安、杨復光一行人於中流砥柱西换上中船,终於出发驶离三门峡。
  站在船头上,赵怀安看著北岸中条山的轮廓渐成淡影。
  两岸无数縴夫喊著震天的號子一段换著一段,一直將船队拉到了一处巨大的渡口,茅津渡。
  这段河道非常宽阔,黄河流经这里,水速放慢,它的南北两岸,都有一处巨大的渡口,其中南岸还有一处驛站,那就是入关中的第一站。
  赵怀安望著南岸的芦苇丛,看著掩映中灰白的驛站屋顶,阵阵炊烟正从中飘出,烟火气十足。
  而在南岸的官道上,时不时能见到骑骡驾车的商旅正风尘僕僕的赶往前方的驛站。
  一些坐在驴车上的孩子远远看到河道上船队,好奇地盯著船首的赵大,直到被他们的父母给塞进了车篷。
  这处驛站是陕州西行的第一站,所以整体的风貌都是比较新的,驛墙用的是三合夯土筑就,只是墙头插著褪色的“驛”字旗,以及墙根处还残留著水痕,倒有点歷史。
  “那是去年陕州发水灾泡的。”
  杨復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刚刚看完长安送来的密报,这位权宦的心情显然很好,在看到赵怀安在注视岸边驛站的水线,如此解释道。
  赵怀安回身笑了笑,没有问长安那边有什么消息,而是顺著刚刚起的话题,好奇道:
  “去年陕州发大水了?怎么没听说过呀!”
  杨復光笑了笑,意味深长道:
  “有时候不就这样吗?想让人知道就知道,想让人糊涂就糊涂?不说这个了。”
  杨復光指著远处的驛站,说道:
  “大郎后面再回来,不妨走一走陆路。这些驛站就落在函古道上,尤其是其中的潼关天险,
  更是兵家必爭之地,你们做武將的,来了不看看,可惜了。”
  赵怀安心中一动,笑道:
  “大兄,这是京中来了好消息了吗?”
  杨復光哈哈一笑,咧嘴:
  “大郎,你真是我的福星啊!事情果然如你所料,这一次我中尉的位置稳当了,而你赵大,嘿嘿!”
  说著就拍了拍赵怀安:
  “以后就得称呼你一句赵节度了!哈哈!”
  更多的话,杨復光没有说,只是赵怀安的心中却並没有那么喜悦,因为这一次,杨復光还是没有说他会去哪里就藩。
  只是这一次,赵怀安没有沉默,而是笑著问道:
  “大兄,这一次不会是让我去西北吃沙子吧!”
  “从淮南好地方到西北,我可不干啊!”
  杨復光愣了一下,沉吟了句:
  “还没定呢,不过西北多半是不会去的,毕竟这一次要是做了节度使,朝廷多半还指望你打草军呢,如何会让你去西北?”
  “不过大郎,我也给你交个实底哈,你回光州的就藩,確实比较困难。”
  杨復光说这个话的时候,一直看著赵怀安,见他皱著眉,就解释道:
  “大郎,你也晓得的,光州这个地方,以前是淮西旧地,朝廷对此颇有顾虑,而淮南节度使又不是你这个年纪和资歷能为的,所以光州就算了吧。”
  赵怀安没有说话,就这样看著杨復光。
  杨復光被看著,心里也虚,就再一次解释道:
  “赵大,你在光州的產业还是能做的,光州这边是算在我们这边,到时候你在光州照样做生意。”
  杨復光这句话透露的信息量极大。
  光州的生意他们知道什么?还有什么时候光州是別人开始做主了?而杨復光参与谈判的人又是哪些?
  对於这些,赵怀安只是笑笑,扭头望著远处悬掛著“陕州转运院”小旗的船只正向前方另外一只船队靠,隨后上去了一队黑袍的小吏,而没一会,船上就被直接扔下去了个人,很快就沉底了。
  赵怀安手指,对赵六喊道:
  “救人!”
  然后他转身对杨復光笑道:
  “那就要麻烦大兄了,可得给咱找一个离家近的。”
  杨復光哈哈大笑,大手一挥,表示一点问题都没。
  而那边,王彦章几个人已经架著小船,带著船夫驶向那边,开始捞人。
  旁边船队上的人和那些陕州转运院的人看到王彦章是从那面“杨”字旗帜过来的,全没人敢反对,就这样脸色难看的看著。
  船队继续西行三十里,到了第二日,赵怀安他们终於赶到了渭水和黄河的交匯河口,那里同样有一处巨大的津渡和驛站的建筑群,上面飘著著“风陵渡驛”四个字。
  只是和茅津渡的驛站不同,这处驛站是建在高台上的,夯土台基足有三丈,驛门两侧的石柱刻著“西连关陇,东接中原”八个字。
  从赵怀安这里向北看,能看见北面的蒲津渡,这两处津渡连通的水路也正是河东地区进入关中的必经之路。
  在这里,赵怀安他们远远看到北岸落了一营盘,一支船队正靠著津渡,隨时准备过河。
  而这营盘上悬掛著一面“红底狼头旗”,赵怀安看了大为惊讶,问道旁边的杨復光:
  “老杨,这是哪家也要入关了?”
  杨復光也在看著,在看到赵大这边惊奇的样子,心里泛起微笑,隨后对赵怀安道:
  “赵大,这些是沙陀人。现在沙陀人酋帅是振武军节度使李国昌,这人就是从庞勛之乱出头的。说来和赵大你也有点像呢!”
  说完,杨復恭半是感嘆,半是故意,又说了一段秘辛:
  “说来,六年前我兄与那李国昌的关係,正如我和你一般,也是因此结下深厚的情谊。当时我兄是河阳监军使,也参与了平叛,而李国昌当时带著沙陀军驍勇军前,相处很愉快。”
  “其实沙陀人与我杨家的渊源能追溯到我们义父那会,我们义父那时候在盐州做监军使,当时沙陀人就聚居那片。义父在盐州的时候就对那些沙陀人不错,如此这份关係到在平庞勛之乱中,一缘两代人,也算是份佳话。”
  赵怀安陡然听到这个信息,心中升起一阵古怪,忍不住问道:
  “大兄,这意思是说,沙陀人是咱们这一派的?”
  杨復光就是让赵怀安有此想法,让他明白杨家不是没了保义军就玩不转的。
  现在赵大要是乖乖配合,那就自己合作,毕竟用熟不用生,论打仗做人,赵大的確没得挑。
  可赵大要是头硬,非要闹,那到时候隨意打发了做了小藩的节度使,也不算食言了。
  至於出关平叛?那就別想了。
  现在看来,自己在权谋政斗这一块的確不如自己那兄长,他將李国昌他们引进来,果然好拿捏赵怀安了。
  其实,杨復光心中也对赵怀安有一点愧疚。
  在汴州的时候,他为何会消失一段时间?就是因为他兄长杨復恭那边来人了,而且谈的就是赵怀安的事情。
  当时杨復恭在得知弟弟和赵怀安的合作后,专门让淮南监军使系统去调查了光州的情况。
  而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啊。
  这光州也太有钱了!尤其是从去年开始,原先只在广陵港口停靠的海船开始从淮河进入光州,
  全都是去购进小罐茶的,这些茶叶將隨这些海商的关係卖往海外。
  没人晓得光州从这个贸易中挣了多少钱,但肯定是大钱。
  后来监军使的人还发现,光州自己也有船队,不过是往长江一线跑的,而且不晓得赵怀安和南詔那边到底是什么关係,现在两方大部分贸易都已经停了,可赵怀安的商队依旧能进入南詔。
  这些贸易基本都是以茶叶为主,其中关键就是光州茶。
  而且那些人匯报给杨復恭的结论是,光州刺史赵怀安依靠茶叶的贸易,一年收入不下四十万贯当时杨復恭得知这个数字后,直接就坐不住了。
  他现在和田令孜斗爭的关键就是钱,
  他们杨家虽然在神策军系统关係深厚,但他毕竟不是这些人的直属上司,所以没办法在权位上提供回报,那剩下的就只剩下给钱了。
  可这钱用起来才晓得有多不够用。
  现在好了,正在他最吃紧的时候,突然出现了光州这只大金鸡,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所以他即刻让最信任的义子去汴州去见杨復光,告诉他们,这一次封赏赵怀安节度使可以,但光州刺史得换成他们的人。
  没错,杨復恭就是要把赵怀安的產业连锅端。
  可当这个选择就到杨復光手里时,他却是难办了。
  说实话,这样做简直是把赵怀安吃的骨头都不剩,而他的確看好赵大,认为他是一个能託付社稷的干城。
  而且人家赵怀安对自己差吗?一路军功都给了自己,甚至自己这个升任中尉的机会也是人家拿命挣来的。
  你现在將人家家业给吞了,这是人做的事嘛?
  就在杨復光犹豫不定的时候,他的一名幕僚说了关键一句:
  “杨公,你难道忘了安禄山的故事吗?安禄山也不是天生要反,可当他一步步做到四镇节度,
  天下兵马有其三,如是不反也得反了。”
  “而杨公既看中赵大,更应该断了他不该有的念想,不然既是对朝廷不忠,也是对赵大不义啊!”
  这算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自己这个幕僚看得比自己透啊。
  实际上这些草军对於朝廷来说,也就是癣疥之疾,真正让朝廷付出过沉重代价的,从来都是安禄山之流。
  赵大是个好汉子,可不能一步步走到那个地步。
  人啊,一旦在心中开始做了决定,就会有一万种自圆的理由。
  此刻在杨復光的心中,他甚至是这样想的:
  “大郎,你是委屈了,但如果拿这份產业换一个节度使,那也不错了。钱终究是身外之外,能成为节度使,就此也是上了棋桌了。”
  这些想法在杨復光心中沉淀,最后从心虚成了理所应当。
  他指著前方的渡口,对赵怀安道:
  “过了这风陵渡,赵大,你才算真正入了关中!”
  赵怀安眼晴眯著,笑著点头。
  是是是,进长安嘛。
  可我的好大兄啊,你晓不晓得就你以为是自己人的沙陀人,可是作为田令孜的黑手要来办你哎。
  看来啊,这杨家弄不过田令孜也不是没理由的,连自己两代人培养的沙陀人开始踩著两条船了,都不晓得。
  在这里,赵怀安又忍不住拿杨復光和高比起来了。
  老高这人的確心狠手辣,但对咱赵大没得说,说什么就是什么。
  他在汉源谷地拼命杀了酋龙,固然是让高得了大功,但自己提出的要求,人家也没有啥犹豫的。
  虽然坑也有坑,但手段就很高明,就是咱晓得他的心思了,也只会觉得老高这人有手腕。
  但同样在狼虎谷拼老命,这杨復光就是既要也要,既要赵大立下的功,又不愿意承认可能存在的风险。
  最让他寒心的就是在洛口的时候,这杨復光明显是动了坏心思,要拿他赵怀安去扛事。
  这种人,用那句话就是,好的时候和你很好,但一旦危害到自己利益了,就甩手可扔,而这人还自称宦官里的豪杰。
  遇到这样的,你和谁说理去?
  幸亏他人生起家的第一桶金是跟著高挣的,要是当时主持南詔战事的是这个“豪杰”杨復光,不晓得还要蹉跎到什么呢。
  此时,赵怀安想到和裴的谋划,心里到底是感嘆了这样一句:
  “到底还是旧人好啊!会疼人!”
  而他又看到旁边杨復光自以为尽在掌握的样子,於是笑的越发灿烂了。
  他还对杨復光说了这样一句话:
  “是啊,我这个淮西土锤也是好起来了,今日也能入关啦!”
  在赵怀安他们的船队从此进入渭水时,停驻在北岸的那支沙陀人忽然收起营,乘船渡过渡口。
  片刻后,从船上下来二三十骑。
  其中为首者是一个健硕英武的骑士,隨在他身后的二三十人,也各个精悍雕凶,一看就是沙场猛將。
  这些人下了船后,看著前面已经快消失的杨復光的船队,其中一个年轻武士忍不住问向前头英武青年:
  “守捉使,刚刚过去的就是杨復光?”
  这英武青年摸著战马的脖子,点了点头。
  而那边,一个曲髯曲发,眼晴带著粟特人痕跡的胖大中年骑士,忍不住说了:
  “三郎,那咱们干嘛不去和杨復光打个招呼呢?没准还能坐他的船去呢。”
  这英武青年正是沙陀酋长李国昌最小的儿子,李克用,虽然其人年纪小,但却早早就在沙陀人中立下威信。
  七年前在平定庞勛之乱终,年仅十五岁的李克用便摧锋陷阵,出诸將之右,军中號为“飞虎子”。
  在镇压庞勛之乱的核心战役,泗州之战,都梁山之战。
  李克用率领的沙陀骑兵作为唐军精锐,多次突破叛军防线。尤其在叛军据守的徐州外围战中,
  他率轻骑夜袭叛军粮道,焚毁粮草数万石,迫使庞勛主力回援,为唐军合围徐州创造了条件。
  也因此,战后朝廷嘉奖沙陀部的战功,册封李国昌为“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並赐名“李国昌”;
  而李克用虽年幼,却因战功被授予“云中牙將”,正式成为北地一员驍將,而七年过去了,李克用已是沙陀军副使,在其二十二岁变成了下一代沙陀人的核心。
  此时,面对其父老將康君立的疑问,李克用哈哈一笑,马鞭指著前方的函道,豪迈道:
  “我沙陀人就该驰马纵横这大好河山,学唐人坐什么船呀!”
  话落,李克用已经甩鞭纵马,向著前方潼关而去。
  当时杨復恭在得知弟弟和赵怀安的合作后,专门让淮南监军使系统去调查了光州的情况。
  而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啊。
  这光州也太有钱了!尤其是从去年开始,原先只在广陵港口停靠的海船开始从淮河进入光州,
  全都是去购进小罐茶的,这些茶叶將隨这些海商的关係卖往海外。
  没人晓得光州从这个贸易中挣了多少钱,但肯定是大钱。
  后来监军使的人还发现,光州自己也有船队,不过是往长江一线跑的,而且不晓得赵怀安和南詔那边到底是什么关係,现在两方大部分贸易都已经停了,可赵怀安的商队依旧能进入南詔。
  这些贸易基本都是以茶叶为主,其中关键就是光州茶。
  而且那些人匯报给杨復恭的结论是,光州刺史赵怀安依靠茶叶的贸易,一年收入不下四十万贯当时杨復恭得知这个数字后,直接就坐不住了。
  他现在和田令孜斗爭的关键就是钱,
  他们杨家虽然在神策军系统关係深厚,但他毕竟不是这些人的直属上司,所以没办法在权位上提供回报,那剩下的就只剩下给钱了。
  可这钱用起来才晓得有多不够用。
  现在好了,正在他最吃紧的时候,突然出现了光州这只大金鸡,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所以他即刻让最信任的义子去汴州去见杨復光,告诉他们,这一次封赏赵怀安节度使可以,但光州刺史得换成他们的人。
  没错,杨復恭就是要把赵怀安的產业连锅端。
  可当这个选择就到杨復光手里时,他却是难办了。
  说实话,这样做简直是把赵怀安吃的骨头都不剩,而他的確看好赵大,认为他是一个能託付社稷的干城。
  而且人家赵怀安对自己差吗?一路军功都给了自己,甚至自己这个升任中尉的机会也是人家拿命挣来的。
  你现在將人家家业给吞了,这是人做的事嘛?
  就在杨復光犹豫不定的时候,他的一名幕僚说了关键一句:
  “杨公,你难道忘了安禄山的故事吗?安禄山也不是天生要反,可当他一步步做到四镇节度,
  天下兵马有其三,如是不反也得反了。”
  “而杨公既看中赵大,更应该断了他不该有的念想,不然既是对朝廷不忠,也是对赵大不义啊!”
  这算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自己这个幕僚看得比自己透啊。
  实际上这些草军对於朝廷来说,也就是癣疥之疾,真正让朝廷付出过沉重代价的,从来都是安禄山之流。
  赵大是个好汉子,可不能一步步走到那个地步。
  人啊,一旦在心中开始做了决定,就会有一万种自圆的理由。
  此刻在杨復光的心中,他甚至是这样想的:
  “大郎,你是委屈了,但如果拿这份產业换一个节度使,那也不错了。钱终究是身外之外,能成为节度使,就此也是上了棋桌了。”
  这些想法在杨復光心中沉淀,最后从心虚成了理所应当。
  他指著前方的渡口,对赵怀安道:
  “过了这风陵渡,赵大,你才算真正入了关中!”
  赵怀安眼晴眯著,笑著点头。
  是是是,进长安嘛。
  可我的好大兄啊,你晓不晓得就你以为是自己人的沙陀人,可是作为田令孜的黑手要来办你哎。
  看来啊,这杨家弄不过田令孜也不是没理由的,连自己两代人培养的沙陀人开始踩著两条船了,都不晓得。
  在这里,赵怀安又忍不住拿杨復光和高比起来了。
  老高这人的確心狠手辣,但对咱赵大没得说,说什么就是什么。
  他在汉源谷地拼命杀了酋龙,固然是让高得了大功,但自己提出的要求,人家也没有啥犹豫的。
  虽然坑也有坑,但手段就很高明,就是咱晓得他的心思了,也只会觉得老高这人有手腕。
  但同样在狼虎谷拼老命,这杨復光就是既要也要,既要赵大立下的功,又不愿意承认可能存在的风险。
  最让他寒心的就是在洛口的时候,这杨復光明显是动了坏心思,要拿他赵怀安去扛事。
  这种人,用那句话就是,好的时候和你很好,但一旦危害到自己利益了,就甩手可扔,而这人还自称宦官里的豪杰。
  遇到这样的,你和谁说理去?
  幸亏他人生起家的第一桶金是跟著高挣的,要是当时主持南詔战事的是这个“豪杰”杨復光,不晓得还要蹉跎到什么呢。
  此时,赵怀安想到和裴的谋划,心里到底是感嘆了这样一句:
  “到底还是旧人好啊!会疼人!”
  而他又看到旁边杨復光自以为尽在掌握的样子,於是笑的越发灿烂了。
  他还对杨復光说了这样一句话:
  “是啊,我这个淮西土锤也是好起来了,今日也能入关啦!”
  在赵怀安他们的船队从此进入渭水时,停驻在北岸的那支沙陀人忽然收起营,乘船渡过渡口。
  片刻后,从船上下来二三十骑。
  其中为首者是一个健硕英武的骑士,隨在他身后的二三十人,也各个精悍雕凶,一看就是沙场猛將。
  这些人下了船后,看著前面已经快消失的杨復光的船队,其中一个年轻武士忍不住问向前头英武青年:
  “守捉使,刚刚过去的就是杨復光?”
  这英武青年摸著战马的脖子,点了点头。
  而那边,一个曲髯曲发,眼晴带著粟特人痕跡的胖大中年骑士,忍不住说了:
  “三郎,那咱们干嘛不去和杨復光打个招呼呢?没准还能坐他的船去呢。”
  这英武青年正是沙陀酋长李国昌最小的儿子,李克用,虽然其人年纪小,但却早早就在沙陀人中立下威信。
  七年前在平定庞勛之乱终,年仅十五岁的李克用便摧锋陷阵,出诸將之右,军中號为“飞虎子”。
  在镇压庞勛之乱的核心战役,泗州之战,都梁山之战。
  李克用率领的沙陀骑兵作为唐军精锐,多次突破叛军防线。尤其在叛军据守的徐州外围战中,
  他率轻骑夜袭叛军粮道,焚毁粮草数万石,迫使庞勛主力回援,为唐军合围徐州创造了条件。
  也因此,战后朝廷嘉奖沙陀部的战功,册封李国昌为“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並赐名“李国昌”;
  而李克用虽年幼,却因战功被授予“云中牙將”,正式成为北地一员驍將,而七年过去了,李克用已是沙陀军副使,在其二十二岁变成了下一代沙陀人的核心。
  此时,面对其父老將康君立的疑问,李克用哈哈一笑,马鞭指著前方的函道,豪迈道:
  “我沙陀人就该驰马纵横这大好河山,学唐人坐什么船呀!”
  话落,李克用已经甩鞭纵马,向著前方潼关而去。
  当时杨復恭在得知弟弟和赵怀安的合作后,专门让淮南监军使系统去调查了光州的情况。
  而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啊。
  这光州也太有钱了!尤其是从去年开始,原先只在广陵港口停靠的海船开始从淮河进入光州,
  全都是去购进小罐茶的,这些茶叶將隨这些海商的关係卖往海外。
  没人晓得光州从这个贸易中挣了多少钱,但肯定是大钱。
  后来监军使的人还发现,光州自己也有船队,不过是往长江一线跑的,而且不晓得赵怀安和南詔那边到底是什么关係,现在两方大部分贸易都已经停了,可赵怀安的商队依旧能进入南詔。
  这些贸易基本都是以茶叶为主,其中关键就是光州茶。
  而且那些人匯报给杨復恭的结论是,光州刺史赵怀安依靠茶叶的贸易,一年收入不下四十万贯当时杨復恭得知这个数字后,直接就坐不住了。
  他现在和田令孜斗爭的关键就是钱,
  他们杨家虽然在神策军系统关係深厚,但他毕竟不是这些人的直属上司,所以没办法在权位上提供回报,那剩下的就只剩下给钱了。
  可这钱用起来才晓得有多不够用。
  现在好了,正在他最吃紧的时候,突然出现了光州这只大金鸡,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所以他即刻让最信任的义子去汴州去见杨復光,告诉他们,这一次封赏赵怀安节度使可以,但光州刺史得换成他们的人。
  没错,杨復恭就是要把赵怀安的產业连锅端。
  可当这个选择就到杨復光手里时,他却是难办了。
  说实话,这样做简直是把赵怀安吃的骨头都不剩,而他的確看好赵大,认为他是一个能託付社稷的干城。
  而且人家赵怀安对自己差吗?一路军功都给了自己,甚至自己这个升任中尉的机会也是人家拿命挣来的。
  你现在將人家家业给吞了,这是人做的事嘛?
  就在杨復光犹豫不定的时候,他的一名幕僚说了关键一句:
  “杨公,你难道忘了安禄山的故事吗?安禄山也不是天生要反,可当他一步步做到四镇节度,
  天下兵马有其三,如是不反也得反了。”
  “而杨公既看中赵大,更应该断了他不该有的念想,不然既是对朝廷不忠,也是对赵大不义啊!”
  这算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自己这个幕僚看得比自己透啊。
  实际上这些草军对於朝廷来说,也就是癣疥之疾,真正让朝廷付出过沉重代价的,从来都是安禄山之流。
  赵大是个好汉子,可不能一步步走到那个地步。
  人啊,一旦在心中开始做了决定,就会有一万种自圆的理由。
  此刻在杨復光的心中,他甚至是这样想的:
  “大郎,你是委屈了,但如果拿这份產业换一个节度使,那也不错了。钱终究是身外之外,能成为节度使,就此也是上了棋桌了。”
  这些想法在杨復光心中沉淀,最后从心虚成了理所应当。
  他指著前方的渡口,对赵怀安道:
  “过了这风陵渡,赵大,你才算真正入了关中!”
  赵怀安眼晴眯著,笑著点头。
  是是是,进长安嘛。
  可我的好大兄啊,你晓不晓得就你以为是自己人的沙陀人,可是作为田令孜的黑手要来办你哎。
  看来啊,这杨家弄不过田令孜也不是没理由的,连自己两代人培养的沙陀人开始踩著两条船了,都不晓得。
  在这里,赵怀安又忍不住拿杨復光和高比起来了。
  老高这人的確心狠手辣,但对咱赵大没得说,说什么就是什么。
  他在汉源谷地拼命杀了酋龙,固然是让高得了大功,但自己提出的要求,人家也没有啥犹豫的。
  虽然坑也有坑,但手段就很高明,就是咱晓得他的心思了,也只会觉得老高这人有手腕。
  但同样在狼虎谷拼老命,这杨復光就是既要也要,既要赵大立下的功,又不愿意承认可能存在的风险。
  最让他寒心的就是在洛口的时候,这杨復光明显是动了坏心思,要拿他赵怀安去扛事。
  这种人,用那句话就是,好的时候和你很好,但一旦危害到自己利益了,就甩手可扔,而这人还自称宦官里的豪杰。
  遇到这样的,你和谁说理去?
  幸亏他人生起家的第一桶金是跟著高挣的,要是当时主持南詔战事的是这个“豪杰”杨復光,不晓得还要蹉跎到什么呢。
  此时,赵怀安想到和裴的谋划,心里到底是感嘆了这样一句:
  “到底还是旧人好啊!会疼人!”
  而他又看到旁边杨復光自以为尽在掌握的样子,於是笑的越发灿烂了。
  他还对杨復光说了这样一句话:
  “是啊,我这个淮西土锤也是好起来了,今日也能入关啦!”
  在赵怀安他们的船队从此进入渭水时,停驻在北岸的那支沙陀人忽然收起营,乘船渡过渡口。
  片刻后,从船上下来二三十骑。
  其中为首者是一个健硕英武的骑士,隨在他身后的二三十人,也各个精悍雕凶,一看就是沙场猛將。
  这些人下了船后,看著前面已经快消失的杨復光的船队,其中一个年轻武士忍不住问向前头英武青年:
  “守捉使,刚刚过去的就是杨復光?”
  这英武青年摸著战马的脖子,点了点头。
  而那边,一个曲髯曲发,眼晴带著粟特人痕跡的胖大中年骑士,忍不住说了:
  “三郎,那咱们干嘛不去和杨復光打个招呼呢?没准还能坐他的船去呢。”
  这英武青年正是沙陀酋长李国昌最小的儿子,李克用,虽然其人年纪小,但却早早就在沙陀人中立下威信。
  七年前在平定庞勛之乱终,年仅十五岁的李克用便摧锋陷阵,出诸將之右,军中號为“飞虎子”。
  在镇压庞勛之乱的核心战役,泗州之战,都梁山之战。
  李克用率领的沙陀骑兵作为唐军精锐,多次突破叛军防线。尤其在叛军据守的徐州外围战中,
  他率轻骑夜袭叛军粮道,焚毁粮草数万石,迫使庞勛主力回援,为唐军合围徐州创造了条件。
  也因此,战后朝廷嘉奖沙陀部的战功,册封李国昌为“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並赐名“李国昌”;
  而李克用虽年幼,却因战功被授予“云中牙將”,正式成为北地一员驍將,而七年过去了,李克用已是沙陀军副使,在其二十二岁变成了下一代沙陀人的核心。
  此时,面对其父老將康君立的疑问,李克用哈哈一笑,马鞭指著前方的函道,豪迈道:
  “我沙陀人就该驰马纵横这大好河山,学唐人坐什么船呀!”
  话落,李克用已经甩鞭纵马,向著前方潼关而去。
  当时杨復恭在得知弟弟和赵怀安的合作后,专门让淮南监军使系统去调查了光州的情况。
  而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啊。
  这光州也太有钱了!尤其是从去年开始,原先只在广陵港口停靠的海船开始从淮河进入光州,
  全都是去购进小罐茶的,这些茶叶將隨这些海商的关係卖往海外。
  没人晓得光州从这个贸易中挣了多少钱,但肯定是大钱。
  后来监军使的人还发现,光州自己也有船队,不过是往长江一线跑的,而且不晓得赵怀安和南詔那边到底是什么关係,现在两方大部分贸易都已经停了,可赵怀安的商队依旧能进入南詔。
  这些贸易基本都是以茶叶为主,其中关键就是光州茶。
  而且那些人匯报给杨復恭的结论是,光州刺史赵怀安依靠茶叶的贸易,一年收入不下四十万贯当时杨復恭得知这个数字后,直接就坐不住了。
  他现在和田令孜斗爭的关键就是钱,
  他们杨家虽然在神策军系统关係深厚,但他毕竟不是这些人的直属上司,所以没办法在权位上提供回报,那剩下的就只剩下给钱了。
  可这钱用起来才晓得有多不够用。
  现在好了,正在他最吃紧的时候,突然出现了光州这只大金鸡,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所以他即刻让最信任的义子去汴州去见杨復光,告诉他们,这一次封赏赵怀安节度使可以,但光州刺史得换成他们的人。
  没错,杨復恭就是要把赵怀安的產业连锅端。
  可当这个选择就到杨復光手里时,他却是难办了。
  说实话,这样做简直是把赵怀安吃的骨头都不剩,而他的確看好赵大,认为他是一个能託付社稷的干城。
  而且人家赵怀安对自己差吗?一路军功都给了自己,甚至自己这个升任中尉的机会也是人家拿命挣来的。
  你现在將人家家业给吞了,这是人做的事嘛?
  就在杨復光犹豫不定的时候,他的一名幕僚说了关键一句:
  “杨公,你难道忘了安禄山的故事吗?安禄山也不是天生要反,可当他一步步做到四镇节度,
  天下兵马有其三,如是不反也得反了。”
  “而杨公既看中赵大,更应该断了他不该有的念想,不然既是对朝廷不忠,也是对赵大不义啊!”
  这算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自己这个幕僚看得比自己透啊。
  实际上这些草军对於朝廷来说,也就是癣疥之疾,真正让朝廷付出过沉重代价的,从来都是安禄山之流。
  赵大是个好汉子,可不能一步步走到那个地步。
  人啊,一旦在心中开始做了决定,就会有一万种自圆的理由。
  此刻在杨復光的心中,他甚至是这样想的:
  “大郎,你是委屈了,但如果拿这份產业换一个节度使,那也不错了。钱终究是身外之外,能成为节度使,就此也是上了棋桌了。”
  这些想法在杨復光心中沉淀,最后从心虚成了理所应当。
  他指著前方的渡口,对赵怀安道:
  “过了这风陵渡,赵大,你才算真正入了关中!”
  赵怀安眼晴眯著,笑著点头。
  是是是,进长安嘛。
  可我的好大兄啊,你晓不晓得就你以为是自己人的沙陀人,可是作为田令孜的黑手要来办你哎。
  看来啊,这杨家弄不过田令孜也不是没理由的,连自己两代人培养的沙陀人开始踩著两条船了,都不晓得。
  在这里,赵怀安又忍不住拿杨復光和高比起来了。
  老高这人的確心狠手辣,但对咱赵大没得说,说什么就是什么。
  他在汉源谷地拼命杀了酋龙,固然是让高得了大功,但自己提出的要求,人家也没有啥犹豫的。
  虽然坑也有坑,但手段就很高明,就是咱晓得他的心思了,也只会觉得老高这人有手腕。
  但同样在狼虎谷拼老命,这杨復光就是既要也要,既要赵大立下的功,又不愿意承认可能存在的风险。
  最让他寒心的就是在洛口的时候,这杨復光明显是动了坏心思,要拿他赵怀安去扛事。
  这种人,用那句话就是,好的时候和你很好,但一旦危害到自己利益了,就甩手可扔,而这人还自称宦官里的豪杰。
  遇到这样的,你和谁说理去?
  幸亏他人生起家的第一桶金是跟著高挣的,要是当时主持南詔战事的是这个“豪杰”杨復光,不晓得还要蹉跎到什么呢。
  此时,赵怀安想到和裴的谋划,心里到底是感嘆了这样一句:
  “到底还是旧人好啊!会疼人!”
  而他又看到旁边杨復光自以为尽在掌握的样子,於是笑的越发灿烂了。
  他还对杨復光说了这样一句话:
  “是啊,我这个淮西土锤也是好起来了,今日也能入关啦!”
  在赵怀安他们的船队从此进入渭水时,停驻在北岸的那支沙陀人忽然收起营,乘船渡过渡口。
  片刻后,从船上下来二三十骑。
  其中为首者是一个健硕英武的骑士,隨在他身后的二三十人,也各个精悍雕凶,一看就是沙场猛將。
  这些人下了船后,看著前面已经快消失的杨復光的船队,其中一个年轻武士忍不住问向前头英武青年:
  “守捉使,刚刚过去的就是杨復光?”
  这英武青年摸著战马的脖子,点了点头。
  而那边,一个曲髯曲发,眼晴带著粟特人痕跡的胖大中年骑士,忍不住说了:
  “三郎,那咱们干嘛不去和杨復光打个招呼呢?没准还能坐他的船去呢。”
  这英武青年正是沙陀酋长李国昌最小的儿子,李克用,虽然其人年纪小,但却早早就在沙陀人中立下威信。
  七年前在平定庞勛之乱终,年仅十五岁的李克用便摧锋陷阵,出诸將之右,军中號为“飞虎子”。
  在镇压庞勛之乱的核心战役,泗州之战,都梁山之战。
  李克用率领的沙陀骑兵作为唐军精锐,多次突破叛军防线。尤其在叛军据守的徐州外围战中,
  他率轻骑夜袭叛军粮道,焚毁粮草数万石,迫使庞勛主力回援,为唐军合围徐州创造了条件。
  也因此,战后朝廷嘉奖沙陀部的战功,册封李国昌为“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並赐名“李国昌”;
  而李克用虽年幼,却因战功被授予“云中牙將”,正式成为北地一员驍將,而七年过去了,李克用已是沙陀军副使,在其二十二岁变成了下一代沙陀人的核心。
  此时,面对其父老將康君立的疑问,李克用哈哈一笑,马鞭指著前方的函道,豪迈道:
  “我沙陀人就该驰马纵横这大好河山,学唐人坐什么船呀!”
  话落,李克用已经甩鞭纵马,向著前方潼关而去。
  当时杨復恭在得知弟弟和赵怀安的合作后,专门让淮南监军使系统去调查了光州的情况。
  而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啊。
  这光州也太有钱了!尤其是从去年开始,原先只在广陵港口停靠的海船开始从淮河进入光州,
  全都是去购进小罐茶的,这些茶叶將隨这些海商的关係卖往海外。
  没人晓得光州从这个贸易中挣了多少钱,但肯定是大钱。
  后来监军使的人还发现,光州自己也有船队,不过是往长江一线跑的,而且不晓得赵怀安和南詔那边到底是什么关係,现在两方大部分贸易都已经停了,可赵怀安的商队依旧能进入南詔。
  这些贸易基本都是以茶叶为主,其中关键就是光州茶。
  而且那些人匯报给杨復恭的结论是,光州刺史赵怀安依靠茶叶的贸易,一年收入不下四十万贯当时杨復恭得知这个数字后,直接就坐不住了。
  他现在和田令孜斗爭的关键就是钱,
  他们杨家虽然在神策军系统关係深厚,但他毕竟不是这些人的直属上司,所以没办法在权位上提供回报,那剩下的就只剩下给钱了。
  可这钱用起来才晓得有多不够用。
  现在好了,正在他最吃紧的时候,突然出现了光州这只大金鸡,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所以他即刻让最信任的义子去汴州去见杨復光,告诉他们,这一次封赏赵怀安节度使可以,但光州刺史得换成他们的人。
  没错,杨復恭就是要把赵怀安的產业连锅端。
  可当这个选择就到杨復光手里时,他却是难办了。
  说实话,这样做简直是把赵怀安吃的骨头都不剩,而他的確看好赵大,认为他是一个能託付社稷的干城。
  而且人家赵怀安对自己差吗?一路军功都给了自己,甚至自己这个升任中尉的机会也是人家拿命挣来的。
  你现在將人家家业给吞了,这是人做的事嘛?
  就在杨復光犹豫不定的时候,他的一名幕僚说了关键一句:
  “杨公,你难道忘了安禄山的故事吗?安禄山也不是天生要反,可当他一步步做到四镇节度,
  天下兵马有其三,如是不反也得反了。”
  “而杨公既看中赵大,更应该断了他不该有的念想,不然既是对朝廷不忠,也是对赵大不义啊!”
  这算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自己这个幕僚看得比自己透啊。
  实际上这些草军对於朝廷来说,也就是癣疥之疾,真正让朝廷付出过沉重代价的,从来都是安禄山之流。
  赵大是个好汉子,可不能一步步走到那个地步。
  人啊,一旦在心中开始做了决定,就会有一万种自圆的理由。
  此刻在杨復光的心中,他甚至是这样想的:
  “大郎,你是委屈了,但如果拿这份產业换一个节度使,那也不错了。钱终究是身外之外,能成为节度使,就此也是上了棋桌了。”
  这些想法在杨復光心中沉淀,最后从心虚成了理所应当。
  他指著前方的渡口,对赵怀安道:
  “过了这风陵渡,赵大,你才算真正入了关中!”
  赵怀安眼晴眯著,笑著点头。
  是是是,进长安嘛。
  可我的好大兄啊,你晓不晓得就你以为是自己人的沙陀人,可是作为田令孜的黑手要来办你哎。
  看来啊,这杨家弄不过田令孜也不是没理由的,连自己两代人培养的沙陀人开始踩著两条船了,都不晓得。
  在这里,赵怀安又忍不住拿杨復光和高比起来了。
  老高这人的確心狠手辣,但对咱赵大没得说,说什么就是什么。
  他在汉源谷地拼命杀了酋龙,固然是让高得了大功,但自己提出的要求,人家也没有啥犹豫的。
  虽然坑也有坑,但手段就很高明,就是咱晓得他的心思了,也只会觉得老高这人有手腕。
  但同样在狼虎谷拼老命,这杨復光就是既要也要,既要赵大立下的功,又不愿意承认可能存在的风险。
  最让他寒心的就是在洛口的时候,这杨復光明显是动了坏心思,要拿他赵怀安去扛事。
  这种人,用那句话就是,好的时候和你很好,但一旦危害到自己利益了,就甩手可扔,而这人还自称宦官里的豪杰。
  遇到这样的,你和谁说理去?
  幸亏他人生起家的第一桶金是跟著高挣的,要是当时主持南詔战事的是这个“豪杰”杨復光,不晓得还要蹉跎到什么呢。
  此时,赵怀安想到和裴的谋划,心里到底是感嘆了这样一句:
  “到底还是旧人好啊!会疼人!”
  而他又看到旁边杨復光自以为尽在掌握的样子,於是笑的越发灿烂了。
  他还对杨復光说了这样一句话:
  “是啊,我这个淮西土锤也是好起来了,今日也能入关啦!”
  在赵怀安他们的船队从此进入渭水时,停驻在北岸的那支沙陀人忽然收起营,乘船渡过渡口。
  片刻后,从船上下来二三十骑。
  其中为首者是一个健硕英武的骑士,隨在他身后的二三十人,也各个精悍雕凶,一看就是沙场猛將。
  这些人下了船后,看著前面已经快消失的杨復光的船队,其中一个年轻武士忍不住问向前头英武青年:
  “守捉使,刚刚过去的就是杨復光?”
  这英武青年摸著战马的脖子,点了点头。
  而那边,一个曲髯曲发,眼晴带著粟特人痕跡的胖大中年骑士,忍不住说了:
  “三郎,那咱们干嘛不去和杨復光打个招呼呢?没准还能坐他的船去呢。”
  这英武青年正是沙陀酋长李国昌最小的儿子,李克用,虽然其人年纪小,但却早早就在沙陀人中立下威信。
  七年前在平定庞勛之乱终,年仅十五岁的李克用便摧锋陷阵,出诸將之右,军中號为“飞虎子”。
  在镇压庞勛之乱的核心战役,泗州之战,都梁山之战。
  李克用率领的沙陀骑兵作为唐军精锐,多次突破叛军防线。尤其在叛军据守的徐州外围战中,
  他率轻骑夜袭叛军粮道,焚毁粮草数万石,迫使庞勛主力回援,为唐军合围徐州创造了条件。
  也因此,战后朝廷嘉奖沙陀部的战功,册封李国昌为“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並赐名“李国昌”;
  而李克用虽年幼,却因战功被授予“云中牙將”,正式成为北地一员驍將,而七年过去了,李克用已是沙陀军副使,在其二十二岁变成了下一代沙陀人的核心。
  此时,面对其父老將康君立的疑问,李克用哈哈一笑,马鞭指著前方的函道,豪迈道:
  “我沙陀人就该驰马纵横这大好河山,学唐人坐什么船呀!”
  话落,李克用已经甩鞭纵马,向著前方潼关而去。
  当时杨復恭在得知弟弟和赵怀安的合作后,专门让淮南监军使系统去调查了光州的情况。
  而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啊。
  这光州也太有钱了!尤其是从去年开始,原先只在广陵港口停靠的海船开始从淮河进入光州,
  全都是去购进小罐茶的,这些茶叶將隨这些海商的关係卖往海外。
  没人晓得光州从这个贸易中挣了多少钱,但肯定是大钱。
  后来监军使的人还发现,光州自己也有船队,不过是往长江一线跑的,而且不晓得赵怀安和南詔那边到底是什么关係,现在两方大部分贸易都已经停了,可赵怀安的商队依旧能进入南詔。
  这些贸易基本都是以茶叶为主,其中关键就是光州茶。
  而且那些人匯报给杨復恭的结论是,光州刺史赵怀安依靠茶叶的贸易,一年收入不下四十万贯当时杨復恭得知这个数字后,直接就坐不住了。
  他现在和田令孜斗爭的关键就是钱,
  他们杨家虽然在神策军系统关係深厚,但他毕竟不是这些人的直属上司,所以没办法在权位上提供回报,那剩下的就只剩下给钱了。
  可这钱用起来才晓得有多不够用。
  现在好了,正在他最吃紧的时候,突然出现了光州这只大金鸡,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所以他即刻让最信任的义子去汴州去见杨復光,告诉他们,这一次封赏赵怀安节度使可以,但光州刺史得换成他们的人。
  没错,杨復恭就是要把赵怀安的產业连锅端。
  可当这个选择就到杨復光手里时,他却是难办了。
  说实话,这样做简直是把赵怀安吃的骨头都不剩,而他的確看好赵大,认为他是一个能託付社稷的干城。
  而且人家赵怀安对自己差吗?一路军功都给了自己,甚至自己这个升任中尉的机会也是人家拿命挣来的。
  你现在將人家家业给吞了,这是人做的事嘛?
  就在杨復光犹豫不定的时候,他的一名幕僚说了关键一句:
  “杨公,你难道忘了安禄山的故事吗?安禄山也不是天生要反,可当他一步步做到四镇节度,
  天下兵马有其三,如是不反也得反了。”
  “而杨公既看中赵大,更应该断了他不该有的念想,不然既是对朝廷不忠,也是对赵大不义啊!”
  这算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自己这个幕僚看得比自己透啊。
  实际上这些草军对於朝廷来说,也就是癣疥之疾,真正让朝廷付出过沉重代价的,从来都是安禄山之流。
  赵大是个好汉子,可不能一步步走到那个地步。
  人啊,一旦在心中开始做了决定,就会有一万种自圆的理由。
  此刻在杨復光的心中,他甚至是这样想的:
  “大郎,你是委屈了,但如果拿这份產业换一个节度使,那也不错了。钱终究是身外之外,能成为节度使,就此也是上了棋桌了。”
  这些想法在杨復光心中沉淀,最后从心虚成了理所应当。
  他指著前方的渡口,对赵怀安道:
  “过了这风陵渡,赵大,你才算真正入了关中!”
  赵怀安眼晴眯著,笑著点头。
  是是是,进长安嘛。
  可我的好大兄啊,你晓不晓得就你以为是自己人的沙陀人,可是作为田令孜的黑手要来办你哎。
  看来啊,这杨家弄不过田令孜也不是没理由的,连自己两代人培养的沙陀人开始踩著两条船了,都不晓得。
  在这里,赵怀安又忍不住拿杨復光和高比起来了。
  老高这人的確心狠手辣,但对咱赵大没得说,说什么就是什么。
  他在汉源谷地拼命杀了酋龙,固然是让高得了大功,但自己提出的要求,人家也没有啥犹豫的。
  虽然坑也有坑,但手段就很高明,就是咱晓得他的心思了,也只会觉得老高这人有手腕。
  但同样在狼虎谷拼老命,这杨復光就是既要也要,既要赵大立下的功,又不愿意承认可能存在的风险。
  最让他寒心的就是在洛口的时候,这杨復光明显是动了坏心思,要拿他赵怀安去扛事。
  这种人,用那句话就是,好的时候和你很好,但一旦危害到自己利益了,就甩手可扔,而这人还自称宦官里的豪杰。
  遇到这样的,你和谁说理去?
  幸亏他人生起家的第一桶金是跟著高挣的,要是当时主持南詔战事的是这个“豪杰”杨復光,不晓得还要蹉跎到什么呢。
  此时,赵怀安想到和裴的谋划,心里到底是感嘆了这样一句:
  “到底还是旧人好啊!会疼人!”
  而他又看到旁边杨復光自以为尽在掌握的样子,於是笑的越发灿烂了。
  他还对杨復光说了这样一句话:
  “是啊,我这个淮西土锤也是好起来了,今日也能入关啦!”
  在赵怀安他们的船队从此进入渭水时,停驻在北岸的那支沙陀人忽然收起营,乘船渡过渡口。
  片刻后,从船上下来二三十骑。
  其中为首者是一个健硕英武的骑士,隨在他身后的二三十人,也各个精悍雕凶,一看就是沙场猛將。
  这些人下了船后,看著前面已经快消失的杨復光的船队,其中一个年轻武士忍不住问向前头英武青年:
  “守捉使,刚刚过去的就是杨復光?”
  这英武青年摸著战马的脖子,点了点头。
  而那边,一个曲髯曲发,眼晴带著粟特人痕跡的胖大中年骑士,忍不住说了:
  “三郎,那咱们干嘛不去和杨復光打个招呼呢?没准还能坐他的船去呢。”
  这英武青年正是沙陀酋长李国昌最小的儿子,李克用,虽然其人年纪小,但却早早就在沙陀人中立下威信。
  七年前在平定庞勛之乱终,年仅十五岁的李克用便摧锋陷阵,出诸將之右,军中號为“飞虎子”。
  在镇压庞勛之乱的核心战役,泗州之战,都梁山之战。
  李克用率领的沙陀骑兵作为唐军精锐,多次突破叛军防线。尤其在叛军据守的徐州外围战中,
  他率轻骑夜袭叛军粮道,焚毁粮草数万石,迫使庞勛主力回援,为唐军合围徐州创造了条件。
  也因此,战后朝廷嘉奖沙陀部的战功,册封李国昌为“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並赐名“李国昌”;
  而李克用虽年幼,却因战功被授予“云中牙將”,正式成为北地一员驍將,而七年过去了,李克用已是沙陀军副使,在其二十二岁变成了下一代沙陀人的核心。
  此时,面对其父老將康君立的疑问,李克用哈哈一笑,马鞭指著前方的函道,豪迈道:
  “我沙陀人就该驰马纵横这大好河山,学唐人坐什么船呀!”
  话落,李克用已经甩鞭纵马,向著前方潼关而去。
  当时杨復恭在得知弟弟和赵怀安的合作后,专门让淮南监军使系统去调查了光州的情况。
  而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啊。
  这光州也太有钱了!尤其是从去年开始,原先只在广陵港口停靠的海船开始从淮河进入光州,
  全都是去购进小罐茶的,这些茶叶將隨这些海商的关係卖往海外。
  没人晓得光州从这个贸易中挣了多少钱,但肯定是大钱。
  后来监军使的人还发现,光州自己也有船队,不过是往长江一线跑的,而且不晓得赵怀安和南詔那边到底是什么关係,现在两方大部分贸易都已经停了,可赵怀安的商队依旧能进入南詔。
  这些贸易基本都是以茶叶为主,其中关键就是光州茶。
  而且那些人匯报给杨復恭的结论是,光州刺史赵怀安依靠茶叶的贸易,一年收入不下四十万贯当时杨復恭得知这个数字后,直接就坐不住了。
  他现在和田令孜斗爭的关键就是钱,
  他们杨家虽然在神策军系统关係深厚,但他毕竟不是这些人的直属上司,所以没办法在权位上提供回报,那剩下的就只剩下给钱了。
  可这钱用起来才晓得有多不够用。
  现在好了,正在他最吃紧的时候,突然出现了光州这只大金鸡,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所以他即刻让最信任的义子去汴州去见杨復光,告诉他们,这一次封赏赵怀安节度使可以,但光州刺史得换成他们的人。
  没错,杨復恭就是要把赵怀安的產业连锅端。
  可当这个选择就到杨復光手里时,他却是难办了。
  说实话,这样做简直是把赵怀安吃的骨头都不剩,而他的確看好赵大,认为他是一个能託付社稷的干城。
  而且人家赵怀安对自己差吗?一路军功都给了自己,甚至自己这个升任中尉的机会也是人家拿命挣来的。
  你现在將人家家业给吞了,这是人做的事嘛?
  就在杨復光犹豫不定的时候,他的一名幕僚说了关键一句:
  “杨公,你难道忘了安禄山的故事吗?安禄山也不是天生要反,可当他一步步做到四镇节度,
  天下兵马有其三,如是不反也得反了。”
  “而杨公既看中赵大,更应该断了他不该有的念想,不然既是对朝廷不忠,也是对赵大不义啊!”
  这算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自己这个幕僚看得比自己透啊。
  实际上这些草军对於朝廷来说,也就是癣疥之疾,真正让朝廷付出过沉重代价的,从来都是安禄山之流。
  赵大是个好汉子,可不能一步步走到那个地步。
  人啊,一旦在心中开始做了决定,就会有一万种自圆的理由。
  此刻在杨復光的心中,他甚至是这样想的:
  “大郎,你是委屈了,但如果拿这份產业换一个节度使,那也不错了。钱终究是身外之外,能成为节度使,就此也是上了棋桌了。”
  这些想法在杨復光心中沉淀,最后从心虚成了理所应当。
  他指著前方的渡口,对赵怀安道:
  “过了这风陵渡,赵大,你才算真正入了关中!”
  赵怀安眼晴眯著,笑著点头。
  是是是,进长安嘛。
  可我的好大兄啊,你晓不晓得就你以为是自己人的沙陀人,可是作为田令孜的黑手要来办你哎。
  看来啊,这杨家弄不过田令孜也不是没理由的,连自己两代人培养的沙陀人开始踩著两条船了,都不晓得。
  在这里,赵怀安又忍不住拿杨復光和高比起来了。
  老高这人的確心狠手辣,但对咱赵大没得说,说什么就是什么。
  他在汉源谷地拼命杀了酋龙,固然是让高得了大功,但自己提出的要求,人家也没有啥犹豫的。
  虽然坑也有坑,但手段就很高明,就是咱晓得他的心思了,也只会觉得老高这人有手腕。
  但同样在狼虎谷拼老命,这杨復光就是既要也要,既要赵大立下的功,又不愿意承认可能存在的风险。
  最让他寒心的就是在洛口的时候,这杨復光明显是动了坏心思,要拿他赵怀安去扛事。
  这种人,用那句话就是,好的时候和你很好,但一旦危害到自己利益了,就甩手可扔,而这人还自称宦官里的豪杰。
  遇到这样的,你和谁说理去?
  幸亏他人生起家的第一桶金是跟著高挣的,要是当时主持南詔战事的是这个“豪杰”杨復光,不晓得还要蹉跎到什么呢。
  此时,赵怀安想到和裴的谋划,心里到底是感嘆了这样一句:
  “到底还是旧人好啊!会疼人!”
  而他又看到旁边杨復光自以为尽在掌握的样子,於是笑的越发灿烂了。
  他还对杨復光说了这样一句话:
  “是啊,我这个淮西土锤也是好起来了,今日也能入关啦!”
  在赵怀安他们的船队从此进入渭水时,停驻在北岸的那支沙陀人忽然收起营,乘船渡过渡口。
  片刻后,从船上下来二三十骑。
  其中为首者是一个健硕英武的骑士,隨在他身后的二三十人,也各个精悍雕凶,一看就是沙场猛將。
  这些人下了船后,看著前面已经快消失的杨復光的船队,其中一个年轻武士忍不住问向前头英武青年:
  “守捉使,刚刚过去的就是杨復光?”
  这英武青年摸著战马的脖子,点了点头。
  而那边,一个曲髯曲发,眼晴带著粟特人痕跡的胖大中年骑士,忍不住说了:
  “三郎,那咱们干嘛不去和杨復光打个招呼呢?没准还能坐他的船去呢。”
  这英武青年正是沙陀酋长李国昌最小的儿子,李克用,虽然其人年纪小,但却早早就在沙陀人中立下威信。
  七年前在平定庞勛之乱终,年仅十五岁的李克用便摧锋陷阵,出诸將之右,军中號为“飞虎子”。
  在镇压庞勛之乱的核心战役,泗州之战,都梁山之战。
  李克用率领的沙陀骑兵作为唐军精锐,多次突破叛军防线。尤其在叛军据守的徐州外围战中,
  他率轻骑夜袭叛军粮道,焚毁粮草数万石,迫使庞勛主力回援,为唐军合围徐州创造了条件。
  也因此,战后朝廷嘉奖沙陀部的战功,册封李国昌为“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並赐名“李国昌”;
  而李克用虽年幼,却因战功被授予“云中牙將”,正式成为北地一员驍將,而七年过去了,李克用已是沙陀军副使,在其二十二岁变成了下一代沙陀人的核心。
  此时,面对其父老將康君立的疑问,李克用哈哈一笑,马鞭指著前方的函道,豪迈道:
  “我沙陀人就该驰马纵横这大好河山,学唐人坐什么船呀!”
  话落,李克用已经甩鞭纵马,向著前方潼关而去。
  当时杨復恭在得知弟弟和赵怀安的合作后,专门让淮南监军使系统去调查了光州的情况。
  而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啊。
  这光州也太有钱了!尤其是从去年开始,原先只在广陵港口停靠的海船开始从淮河进入光州,
  全都是去购进小罐茶的,这些茶叶將隨这些海商的关係卖往海外。
  没人晓得光州从这个贸易中挣了多少钱,但肯定是大钱。
  后来监军使的人还发现,光州自己也有船队,不过是往长江一线跑的,而且不晓得赵怀安和南詔那边到底是什么关係,现在两方大部分贸易都已经停了,可赵怀安的商队依旧能进入南詔。
  这些贸易基本都是以茶叶为主,其中关键就是光州茶。
  而且那些人匯报给杨復恭的结论是,光州刺史赵怀安依靠茶叶的贸易,一年收入不下四十万贯当时杨復恭得知这个数字后,直接就坐不住了。
  他现在和田令孜斗爭的关键就是钱,
  他们杨家虽然在神策军系统关係深厚,但他毕竟不是这些人的直属上司,所以没办法在权位上提供回报,那剩下的就只剩下给钱了。
  可这钱用起来才晓得有多不够用。
  现在好了,正在他最吃紧的时候,突然出现了光州这只大金鸡,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所以他即刻让最信任的义子去汴州去见杨復光,告诉他们,这一次封赏赵怀安节度使可以,但光州刺史得换成他们的人。
  没错,杨復恭就是要把赵怀安的產业连锅端。
  可当这个选择就到杨復光手里时,他却是难办了。
  说实话,这样做简直是把赵怀安吃的骨头都不剩,而他的確看好赵大,认为他是一个能託付社稷的干城。
  而且人家赵怀安对自己差吗?一路军功都给了自己,甚至自己这个升任中尉的机会也是人家拿命挣来的。
  你现在將人家家业给吞了,这是人做的事嘛?
  就在杨復光犹豫不定的时候,他的一名幕僚说了关键一句:
  “杨公,你难道忘了安禄山的故事吗?安禄山也不是天生要反,可当他一步步做到四镇节度,
  天下兵马有其三,如是不反也得反了。”
  “而杨公既看中赵大,更应该断了他不该有的念想,不然既是对朝廷不忠,也是对赵大不义啊!”
  这算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自己这个幕僚看得比自己透啊。
  实际上这些草军对於朝廷来说,也就是癣疥之疾,真正让朝廷付出过沉重代价的,从来都是安禄山之流。
  赵大是个好汉子,可不能一步步走到那个地步。
  人啊,一旦在心中开始做了决定,就会有一万种自圆的理由。
  此刻在杨復光的心中,他甚至是这样想的:
  “大郎,你是委屈了,但如果拿这份產业换一个节度使,那也不错了。钱终究是身外之外,能成为节度使,就此也是上了棋桌了。”
  这些想法在杨復光心中沉淀,最后从心虚成了理所应当。
  他指著前方的渡口,对赵怀安道:
  “过了这风陵渡,赵大,你才算真正入了关中!”
  赵怀安眼晴眯著,笑著点头。
  是是是,进长安嘛。
  可我的好大兄啊,你晓不晓得就你以为是自己人的沙陀人,可是作为田令孜的黑手要来办你哎。
  看来啊,这杨家弄不过田令孜也不是没理由的,连自己两代人培养的沙陀人开始踩著两条船了,都不晓得。
  在这里,赵怀安又忍不住拿杨復光和高比起来了。
  老高这人的確心狠手辣,但对咱赵大没得说,说什么就是什么。
  他在汉源谷地拼命杀了酋龙,固然是让高得了大功,但自己提出的要求,人家也没有啥犹豫的。
  虽然坑也有坑,但手段就很高明,就是咱晓得他的心思了,也只会觉得老高这人有手腕。
  但同样在狼虎谷拼老命,这杨復光就是既要也要,既要赵大立下的功,又不愿意承认可能存在的风险。
  最让他寒心的就是在洛口的时候,这杨復光明显是动了坏心思,要拿他赵怀安去扛事。
  这种人,用那句话就是,好的时候和你很好,但一旦危害到自己利益了,就甩手可扔,而这人还自称宦官里的豪杰。
  遇到这样的,你和谁说理去?
  幸亏他人生起家的第一桶金是跟著高挣的,要是当时主持南詔战事的是这个“豪杰”杨復光,不晓得还要蹉跎到什么呢。
  此时,赵怀安想到和裴的谋划,心里到底是感嘆了这样一句:
  “到底还是旧人好啊!会疼人!”
  而他又看到旁边杨復光自以为尽在掌握的样子,於是笑的越发灿烂了。
  他还对杨復光说了这样一句话:
  “是啊,我这个淮西土锤也是好起来了,今日也能入关啦!”
  在赵怀安他们的船队从此进入渭水时,停驻在北岸的那支沙陀人忽然收起营,乘船渡过渡口。
  片刻后,从船上下来二三十骑。
  其中为首者是一个健硕英武的骑士,隨在他身后的二三十人,也各个精悍雕凶,一看就是沙场猛將。
  这些人下了船后,看著前面已经快消失的杨復光的船队,其中一个年轻武士忍不住问向前头英武青年:
  “守捉使,刚刚过去的就是杨復光?”
  这英武青年摸著战马的脖子,点了点头。
  而那边,一个曲髯曲发,眼晴带著粟特人痕跡的胖大中年骑士,忍不住说了:
  “三郎,那咱们干嘛不去和杨復光打个招呼呢?没准还能坐他的船去呢。”
  这英武青年正是沙陀酋长李国昌最小的儿子,李克用,虽然其人年纪小,但却早早就在沙陀人中立下威信。
  七年前在平定庞勛之乱终,年仅十五岁的李克用便摧锋陷阵,出诸將之右,军中號为“飞虎子”。
  在镇压庞勛之乱的核心战役,泗州之战,都梁山之战。
  李克用率领的沙陀骑兵作为唐军精锐,多次突破叛军防线。尤其在叛军据守的徐州外围战中,
  他率轻骑夜袭叛军粮道,焚毁粮草数万石,迫使庞勛主力回援,为唐军合围徐州创造了条件。
  也因此,战后朝廷嘉奖沙陀部的战功,册封李国昌为“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並赐名“李国昌”;
  而李克用虽年幼,却因战功被授予“云中牙將”,正式成为北地一员驍將,而七年过去了,李克用已是沙陀军副使,在其二十二岁变成了下一代沙陀人的核心。
  此时,面对其父老將康君立的疑问,李克用哈哈一笑,马鞭指著前方的函道,豪迈道:
  “我沙陀人就该驰马纵横这大好河山,学唐人坐什么船呀!”
  话落,李克用已经甩鞭纵马,向著前方潼关而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