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粟特
第300章 粟特
不晓得思考了多久,杨復光忽然开口,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大郎,你晓得我神策军为何如此权倾朝野?谁都不敢惹吗?”
赵怀安当然晓得,不就是你们兵多拳头大嘛,兵强马壮连天子都能为之,何况这个?
但他不说,只在摇头。
杨復光笑了下,像是明白赵怀安的想法,说道:
“大郎,你定然以为是我神策军有兵所以才有这番局面,但实际上哪里有这么简单?”
“你要是晓得我神策军的歷史,就知道以我神策军本来的发展,是不可能有现在的局面,更不用说废立天子的。”
说到”废立天子”,杨復光顿了一下,开始给赵怀安讲述神策军的真正深层的权力由来。
神策军最初就是来自河陇的一支边镇军,安史之乱爆发后,当时神策军也勤王,而且直接在陕州隶属在当时的鱼朝恩帐下参与收復洛阳之战,
而广德元年,吐蕃奔袭长安,当时的代宗皇帝一口气跑到了陕州,进的就是鱼朝恩的大营。
然后鱼朝恩就带著神策军扈从代宗收復了长安,此后,鱼朝恩就將神策军隶在了禁军系统里。
但此时的神策军说是禁军,但因为这些人多是边军,肯定是不如天子原先的禁军们受信任的,
所以很快就被放到了京畿诸镇分置。
所以那会神策军与其说是禁军,不如说是初唐时的关中十六卫的府兵,基本都是在外面坐镇。
距离皇帝远,那也自然就没什么权力了。
而当时真正有影响力的实际上是一支叫“射生军”的禁军,它实际上才掌握了护卫宫城的责任。
后面朝廷除掉鱼朝恩,就是让射生军的人出手,直接骗进宫里勒死了。
赵怀安正在听呢,忽然杨復光不讲了,而是忽然说道:
“刚刚外头那个鱼嗣昌就是鱼朝恩他们家的,他们家是德宗时期被平反的,后面被陆续起復杨復光望向赵怀安,说道:
“赵大,你可晓得当年鱼朝恩立下多大功劳?他本是天宝末入宫,肃宗朝监军李光进军,转战河北,收復两京,后来更以观军容使的身份都九节度与安史叛军在相州决战。就这一战,他大败,
最后退守陕州,后面神策军就是在这个时候隶在了他的魔下。”
“后来鱼朝恩再次立下迎扈之功,护著代宗皇帝返京,可谓於国家於皇家都有再造之恩。但他怎么死的呢?”
赵怀安有点明白杨復光要说的意思了,只见杨復光炯炯地看著自己:
“当时代宗皇帝用元载,元载收买了当时的射声將,然后喊鱼朝恩入宫。鱼朝恩这人之前在宫里也有人,所以多少晓得代宗皇帝要除他,所以每次入殿,都会带著百名神策军武士扈从,但那一天寒食节,宫中大宴,等宴会一结束,鱼朝恩刚要回宫外大营,宫里就传了詔书要留鱼朝恩议事。”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鱼朝恩这个人很胖,所以代宗皇帝都是让他坐小车入宫,而那一天,一听到这车轮声,鱼朝恩就被拿下了,直接是被左右射生军给勒死的,那一年他四十九岁,死的时候没人晓得。”
赵怀安听著,沉默了。
然后那杨復光就笑了,也许是卸下包袱,他在赵怀安面前笑著笑著就哭了。
他念著一个个名字:
“辅定肃宗的李辅国晚上在家被砍了头,最后丟进了茅房。代宗时,於国有大功的鱼朝恩,被勒死於宫中,无人知晓。歷任宪宗至武宗五朝,权倾朝野的仇士良,威风时能诛杀外朝官吏千余人,杀二王,一妃,四宰相,但死后,其家族被抄,子弟土崩瓦解。”
“又有弒杀宪宗的王守澄,执掌枢密、神策十余年,一手支撑著外头的『牛党”,但最后被文宗皇帝一杯毒酒送走。”
“赵大啊,我且问你,以上诸人权势不大乎?功勋不著乎?而又有何结局?”
见到赵怀安终於沉默,杨復光终於道出了他心中长久以来的不安和思虑:
“人人都见我等宦官权倾朝野,好像天下事无不可为,但这权力斗爭啊,从来就没有谁是胜利者,今日且笑著,明日就不晓得死在哪里。我还在禁中的时候就有老公告诉咱们,咱们这些没根的人,死后没甚好名,就活著图一快活好了。”
“但我杨復光不认这事。我为何单单把鱼朝恩拿来说?就是因为他算是我前辈,我如今走的路,实际上和他最像。”
“我於藩镇监军,起自戎武,我也不愿意搞那些东西,就想在外面立军功,如此百年后,人人说起我杨復光,也能称一句,这人对大唐有功。至於我如何死的,重要吗?”
赵怀安彻底沉默了。
他这一番话算是把杨復光的真正想法全给说出来了。
赵怀安就说为何从来只见別人对杨復光出手,从来没见杨復光报復回去的,甚至他主动试探他们杨家人是否有废立天子的想法,都被老杨给拒绝了。
合著这老杨是想做大唐孤忠啊!是要留得一片忠名在歷史啊!
这人看著前辈们不论怎么折腾,最后都是惨死,就晓得在里面爭是没有出路的,所以索性不爭了。
可是老杨,你这不害苦兄弟吗?你要是只图一个名声,那你当什么中尉啊,现在田令孜那边的人明显是下死手,然后你一副挨打任锤,还一副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中的意思。
那和你绑在一条船上,最后刀不全砍在我赵大的头上?
这一刻,赵怀安对杨復光再没有政治上的期待,虽然这人很不错,在宦官中的人品堪称一流,
但继续和这人死绑,后面船沉了,这老杨轻飘飘一芦苇过了江,自已和一班兄弟们倒是要沉江餵了鱼了。
此刻,赵怀安心里只有嘆气,不再对杨復光抱有期望,而是更多的询问神策军的事来,他问道“既然当时最重的是射生军,那后来为何是咱们神策军彻底把控长安內外呢?”
那边杨復光自我励志完,听赵怀安说这个,以为赵大是將他的话听进去了。
他说这些给赵怀安听是干什么呢?就是告诫赵怀安,这长安城里的事他杨復光都搞不定,让赵大不要掺和,到时候领了告身,受了赏,直接就藩去。
可他根本不晓得赵怀安比他更清醒,他和杨復光是完全不一样的。
杨復光上头有他兄弟和杨家一门撑腰,所以不用管其他,可赵怀安呢?他啥也没有,本来冒险跳杨復光的船,还觉得这人人品好。
可谁想这却是一个没有担当的,而他又和那个枢密使杨復恭没有任何交情,一旦权力斗爭到了份上了,最后卖掉赵怀安,这杨家人是一点不会犹豫的。
此刻,杨復光还笑呢,继续给赵怀安讲神策军的事。
“射生军本来是陪皇帝射猎的禁军骑士,最早是百骑,后来是千骑,最后到万骑。当年玄宗皇帝就是靠他们平定了韦氏之乱,之后改为左右龙武军。不过他们因为规模大,已经不適合陪皇帝射猎,所以后面就又编了一支百人左右的射生军。”
“当年安史之乱,北门禁军土崩瓦解,最后肃宗皇帝选功勋千人扩充射生军,后来这些人也就扈从宫禁。”
“在当时,神策军虽然兵多,但因为不守宫禁,所以对於朝廷局势没有太大的影响力。在我唐这个体制下,你要从外头调兵进来,是非常麻烦的。”
“而真正影响局势的就是北门,因为那些就靠近皇宫,如玄武门,我唐数次兵变,全部都是从这里突破进入皇宫的。”
“而射生军就因为是北门禁军,所以即便兵力更少,却比神策军更重要。而当时的德宗皇帝还有意扶持射生军以抗衡越来越势大的神策军。但后来德宗皇帝一驾崩,神策军终於將射生军一股吞併。”
“至此,神策军既有左右,又分內外。外有四十镇,內有六军,从此权倾朝野,唯我独尊!”
可激情昂扬说完这些,杨復光文苦笑道:
“不过咱们神策军难就难在这左右上,就如玄武门驻扎的部队,既有我神策右军的,也有神策左军的,两边相互肘,谁都无法彻底掌握长安。”
“所以啊,赵大,晓得了吧!只要那田令孜在位,还能笼著神策左军,什么废立不废立的,哪那么简单?”
此时的赵怀安早就不在乎这个话题了,这不过是在试探杨復光进入长安后有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
现在来看,志大才疏说的就是咱老杨。
从这一点来看,他是真不如高驛。
他至今还记得那一晚在龙苍山的高大营里,高说的那句话:
“要拼,要拼尽全力!”
无论高驛其他如何,就他这个年纪,还能有这种勃发的斗志,就足够赵怀安学一辈子了。
而杨復光呢?他却是一手好牌被他打得稀烂,没有自己在几个关键时期给他稳著,他和田令孜的斗爭早就在陕州就得结束,还轮到现在?
即便这杨復光后面当了右神策军又如何?就从他的言语中,他早就自觉不如人了。
什么左军有多强,什么田令孜笼著左军一日,大事就难图。
就这心態,你搞什么权力斗爭啊?直接给田令孜跪下不就行了?
只要心硬够狠,不需要多少人,真正敢给你卖命的,不用多,数十人便能將田令孜给拿下。
那田令孜有左军十万又如何?一大半都在京西北守边,剩下在京中的,有多少给他卖死力?
这田令孜才在位几年呢,能收拢多少人?就算和小皇帝有那样的信任,那又如何?
皇帝能为一个死了的家奴伤心吗?他敢伤心吗?
从来都是事在人为,而很显然,杨復光这样的人,註定是那失败的一方。
此刻,赵怀安有点意兴阑珊,但念於老杨自己也帮助不少,他最后还是说了一句:
“大兄,有时候人要先活著才有后面,想要当忠臣,得是那个贏的!当年香积寺,双方都是我唐边军,谁是叛军?谁是正统?这是他们自称就有用的?最后不还是那个活下来的,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大兄啊,我俩还远远没到能置身事外的实力呢。”
杨復光笑了笑,最后说了这样一句话:
“赵大,事在我,不在你,且在驛站休息,后日咱们便入京,迎接属於咱们的辉煌吧!”
好,赵怀安再无话说,只是抱拳对杨復光深深行了一礼,便退出去了。
在赵怀安走后,杨復光还摇头跨:
“有些事啊,这赵大还是看不透,看不明白!”
赵怀安理解不了杨復光的天真,就如杨復光理解不了赵怀安的困处。
从幽室一出来,赵怀安沿看园一个人走,一路思绪万千。
老杨这人是靠不住的,他那兄弟杨復恭也多半差不多,但自己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老高。
那一次裴来自己营中,赵怀安就晓得这是谁的意思了。
他在西川的时候,就晓得高和田令孜的关係是非常紧密的,甚至他在成都做的一系列事情剷除豪强和地方实力派,都是为田令孜那兄长给剷除障碍。
高在南詔打了那么大个败仗,最后还能快活宴请宾客,整天和没事人一样,多半就是田令孜在死保他。
而他来找自己,这里面没有田令孜的意思,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田令孜对自己一开始是要剷除的,从汴州的事就能看出,而且有手段,不是自己心眼子多,
换其他人,那杨復光早就倒了。
可他和杨復光到了陕州后,並开始静观局势变化,这老裴就来了,而当时局势发生了什么呢?
就是草军从泰山一路南下,堵塞漕运,继而北上向著洛阳进攻。
很显然,田令孜也发现了局势的大反转,晓得隨著草军越滚越大,能平叛的武人就成了必须要拉拢的。
而自己,以及老高都是战场中证明出来的,那价位自然和之前不一样了。
现在老高这边来接触自己,就是要试探自己的价码,看自己到底出什么钱。
但自己能贸然跳由令孜吗?肯定不能。
就如同当年在西川的时候一摸一样,高来了,他难道就从杨帅这边跳到高那了?
那会不这样做,现在也因同样的理由不能做。
而且这杨家兄弟也不是好惹的,他们在长安的势力,根本不是自己能得罪的。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和高那边继续保持联繫,隨机应变。
想到这里,赵怀安感觉头髮又掉了一把,自进关中以来,他真的是心里憔悴,这种命运不由己的感觉,真的是太有挫败感了。
他之前听老张讲安禄山这胖子的事,不晓得为什么,老张最近老讲这个胖子的事。
他告诉自己,当年安禄山已坐拥四镇节度,可最后来长安的时候,依旧诚惶诚恐,最后更是逃命一样奔回渔阳的。
而一回去,安禄山就造反了。
以前的自己还不能理解安禄山,现在他终於明白了,他们这些地方实力派啊,人生最大的坎,
就是上京。
要不是自己还稳得住心態,他也想连夜带著兄弟们跑路回光州。
有时候赵怀安也在想,不就是打嘛!既然要弄自己,自己就算只有光州一地,也和他们干!
只是现在说这些都迟了,自己和兄弟们早已落在局中,不说其他的,就后天的凯旋式,不晓得多少人期盼著,他能和眾心所愿相违嘛?
嘆了口气,赵怀安抬脚就准备出园,忽然角落里传来一声:
“见过赵使君!”
赵怀安嚇了一跳,人都蹦了起来,就要去端,然后就看见那边立著一胡人,头戴双扇小冠,上插楔形簪。
一把弯翘鬍鬚,蚕眉柳叶眼,大鼻厚耳,穿著个宽袖交领长袍,正对著自己双手交叉在胸行礼原来是个西域胡人啊。
赵怀安扫了一下周围,见没有其他人,这才哼道:
“你这鬼鬼票票的,干什么?是何身份?”
那胡人恭恭敬敬,对赵怀安回道:
“小胡是住在驛馆的粟特商,適才赵使君在馆外和几位朝中老公閒聊,小胡在里头,听驛馆里的人说起赵使君,晓得使君是我大唐的好汉,心中景仰。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这才忍不住行礼。
唐突冒昧,都是小胡的错。”
赵怀安哪有心情和这个粟特小胡商閒撤,隨手摆了摆,就要离开这院子。
那老杨爱讲鱼朝恩的事,说得他赵怀安都有点虚了,以后还是多和兄弟们在一起。
可就在他转身的时候,这个粟特人忽然说了一句:
“赵使君,有什么是小胡能帮上的吗?”
听了这话,赵怀安扭头,上下打量起这个粟特人,忽然想起之前严珣说起长安城里那些西域胡人的势力,直接浮起一个念头。
於是,他哈哈一笑,招手喊著翘鬍子粟特商过来,当头就是一句:
“我有大买卖,敢挣这钱吗?”
这人毫不犹豫拍著胸脯,认真道:
“赵使君,没有我栗特人不敢接的买卖!请赵使君务必给小胡这个机会!我粟特人信奉的就是一句话!”
於是他当著赵怀安的面,说出这话:
“丝路三万里,诚信第一条。”
“我粟特商人,童叟无欺!使命必达!”
无论高驛其他如何,就他这个年纪,还能有这种勃发的斗志,就足够赵怀安学一辈子了。
而杨復光呢?他却是一手好牌被他打得稀烂,没有自己在几个关键时期给他稳著,他和田令孜的斗爭早就在陕州就得结束,还轮到现在?
即便这杨復光后面当了右神策军又如何?就从他的言语中,他早就自觉不如人了。
什么左军有多强,什么田令孜笼著左军一日,大事就难图。
就这心態,你搞什么权力斗爭啊?直接给田令孜跪下不就行了?
只要心硬够狠,不需要多少人,真正敢给你卖命的,不用多,数十人便能將田令孜给拿下。
那田令孜有左军十万又如何?一大半都在京西北守边,剩下在京中的,有多少给他卖死力?
这田令孜才在位几年呢,能收拢多少人?就算和小皇帝有那样的信任,那又如何?
皇帝能为一个死了的家奴伤心吗?他敢伤心吗?
从来都是事在人为,而很显然,杨復光这样的人,註定是那失败的一方。
此刻,赵怀安有点意兴阑珊,但念於老杨自己也帮助不少,他最后还是说了一句:
“大兄,有时候人要先活著才有后面,想要当忠臣,得是那个贏的!当年香积寺,双方都是我唐边军,谁是叛军?谁是正统?这是他们自称就有用的?最后不还是那个活下来的,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大兄啊,我俩还远远没到能置身事外的实力呢。”
杨復光笑了笑,最后说了这样一句话:
“赵大,事在我,不在你,且在驛站休息,后日咱们便入京,迎接属於咱们的辉煌吧!”
好,赵怀安再无话说,只是抱拳对杨復光深深行了一礼,便退出去了。
在赵怀安走后,杨復光还摇头跨:
“有些事啊,这赵大还是看不透,看不明白!”
赵怀安理解不了杨復光的天真,就如杨復光理解不了赵怀安的困处。
从幽室一出来,赵怀安沿看园一个人走,一路思绪万千。
老杨这人是靠不住的,他那兄弟杨復恭也多半差不多,但自己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老高。
那一次裴来自己营中,赵怀安就晓得这是谁的意思了。
他在西川的时候,就晓得高和田令孜的关係是非常紧密的,甚至他在成都做的一系列事情剷除豪强和地方实力派,都是为田令孜那兄长给剷除障碍。
高在南詔打了那么大个败仗,最后还能快活宴请宾客,整天和没事人一样,多半就是田令孜在死保他。
而他来找自己,这里面没有田令孜的意思,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田令孜对自己一开始是要剷除的,从汴州的事就能看出,而且有手段,不是自己心眼子多,
换其他人,那杨復光早就倒了。
可他和杨復光到了陕州后,並开始静观局势变化,这老裴就来了,而当时局势发生了什么呢?
就是草军从泰山一路南下,堵塞漕运,继而北上向著洛阳进攻。
很显然,田令孜也发现了局势的大反转,晓得隨著草军越滚越大,能平叛的武人就成了必须要拉拢的。
而自己,以及老高都是战场中证明出来的,那价位自然和之前不一样了。
现在老高这边来接触自己,就是要试探自己的价码,看自己到底出什么钱。
但自己能贸然跳由令孜吗?肯定不能。
就如同当年在西川的时候一摸一样,高来了,他难道就从杨帅这边跳到高那了?
那会不这样做,现在也因同样的理由不能做。
而且这杨家兄弟也不是好惹的,他们在长安的势力,根本不是自己能得罪的。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和高那边继续保持联繫,隨机应变。
想到这里,赵怀安感觉头髮又掉了一把,自进关中以来,他真的是心里憔悴,这种命运不由己的感觉,真的是太有挫败感了。
他之前听老张讲安禄山这胖子的事,不晓得为什么,老张最近老讲这个胖子的事。
他告诉自己,当年安禄山已坐拥四镇节度,可最后来长安的时候,依旧诚惶诚恐,最后更是逃命一样奔回渔阳的。
而一回去,安禄山就造反了。
以前的自己还不能理解安禄山,现在他终於明白了,他们这些地方实力派啊,人生最大的坎,
就是上京。
要不是自己还稳得住心態,他也想连夜带著兄弟们跑路回光州。
有时候赵怀安也在想,不就是打嘛!既然要弄自己,自己就算只有光州一地,也和他们干!
只是现在说这些都迟了,自己和兄弟们早已落在局中,不说其他的,就后天的凯旋式,不晓得多少人期盼著,他能和眾心所愿相违嘛?
嘆了口气,赵怀安抬脚就准备出园,忽然角落里传来一声:
“见过赵使君!”
赵怀安嚇了一跳,人都蹦了起来,就要去端,然后就看见那边立著一胡人,头戴双扇小冠,上插楔形簪。
一把弯翘鬍鬚,蚕眉柳叶眼,大鼻厚耳,穿著个宽袖交领长袍,正对著自己双手交叉在胸行礼原来是个西域胡人啊。
赵怀安扫了一下周围,见没有其他人,这才哼道:
“你这鬼鬼票票的,干什么?是何身份?”
那胡人恭恭敬敬,对赵怀安回道:
“小胡是住在驛馆的粟特商,適才赵使君在馆外和几位朝中老公閒聊,小胡在里头,听驛馆里的人说起赵使君,晓得使君是我大唐的好汉,心中景仰。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这才忍不住行礼。
唐突冒昧,都是小胡的错。”
赵怀安哪有心情和这个粟特小胡商閒撤,隨手摆了摆,就要离开这院子。
那老杨爱讲鱼朝恩的事,说得他赵怀安都有点虚了,以后还是多和兄弟们在一起。
可就在他转身的时候,这个粟特人忽然说了一句:
“赵使君,有什么是小胡能帮上的吗?”
听了这话,赵怀安扭头,上下打量起这个粟特人,忽然想起之前严珣说起长安城里那些西域胡人的势力,直接浮起一个念头。
於是,他哈哈一笑,招手喊著翘鬍子粟特商过来,当头就是一句:
“我有大买卖,敢挣这钱吗?”
这人毫不犹豫拍著胸脯,认真道:
“赵使君,没有我栗特人不敢接的买卖!请赵使君务必给小胡这个机会!我粟特人信奉的就是一句话!”
於是他当著赵怀安的面,说出这话:
“丝路三万里,诚信第一条。”
“我粟特商人,童叟无欺!使命必达!”
无论高驛其他如何,就他这个年纪,还能有这种勃发的斗志,就足够赵怀安学一辈子了。
而杨復光呢?他却是一手好牌被他打得稀烂,没有自己在几个关键时期给他稳著,他和田令孜的斗爭早就在陕州就得结束,还轮到现在?
即便这杨復光后面当了右神策军又如何?就从他的言语中,他早就自觉不如人了。
什么左军有多强,什么田令孜笼著左军一日,大事就难图。
就这心態,你搞什么权力斗爭啊?直接给田令孜跪下不就行了?
只要心硬够狠,不需要多少人,真正敢给你卖命的,不用多,数十人便能將田令孜给拿下。
那田令孜有左军十万又如何?一大半都在京西北守边,剩下在京中的,有多少给他卖死力?
这田令孜才在位几年呢,能收拢多少人?就算和小皇帝有那样的信任,那又如何?
皇帝能为一个死了的家奴伤心吗?他敢伤心吗?
从来都是事在人为,而很显然,杨復光这样的人,註定是那失败的一方。
此刻,赵怀安有点意兴阑珊,但念於老杨自己也帮助不少,他最后还是说了一句:
“大兄,有时候人要先活著才有后面,想要当忠臣,得是那个贏的!当年香积寺,双方都是我唐边军,谁是叛军?谁是正统?这是他们自称就有用的?最后不还是那个活下来的,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大兄啊,我俩还远远没到能置身事外的实力呢。”
杨復光笑了笑,最后说了这样一句话:
“赵大,事在我,不在你,且在驛站休息,后日咱们便入京,迎接属於咱们的辉煌吧!”
好,赵怀安再无话说,只是抱拳对杨復光深深行了一礼,便退出去了。
在赵怀安走后,杨復光还摇头跨:
“有些事啊,这赵大还是看不透,看不明白!”
赵怀安理解不了杨復光的天真,就如杨復光理解不了赵怀安的困处。
从幽室一出来,赵怀安沿看园一个人走,一路思绪万千。
老杨这人是靠不住的,他那兄弟杨復恭也多半差不多,但自己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老高。
那一次裴来自己营中,赵怀安就晓得这是谁的意思了。
他在西川的时候,就晓得高和田令孜的关係是非常紧密的,甚至他在成都做的一系列事情剷除豪强和地方实力派,都是为田令孜那兄长给剷除障碍。
高在南詔打了那么大个败仗,最后还能快活宴请宾客,整天和没事人一样,多半就是田令孜在死保他。
而他来找自己,这里面没有田令孜的意思,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田令孜对自己一开始是要剷除的,从汴州的事就能看出,而且有手段,不是自己心眼子多,
换其他人,那杨復光早就倒了。
可他和杨復光到了陕州后,並开始静观局势变化,这老裴就来了,而当时局势发生了什么呢?
就是草军从泰山一路南下,堵塞漕运,继而北上向著洛阳进攻。
很显然,田令孜也发现了局势的大反转,晓得隨著草军越滚越大,能平叛的武人就成了必须要拉拢的。
而自己,以及老高都是战场中证明出来的,那价位自然和之前不一样了。
现在老高这边来接触自己,就是要试探自己的价码,看自己到底出什么钱。
但自己能贸然跳由令孜吗?肯定不能。
就如同当年在西川的时候一摸一样,高来了,他难道就从杨帅这边跳到高那了?
那会不这样做,现在也因同样的理由不能做。
而且这杨家兄弟也不是好惹的,他们在长安的势力,根本不是自己能得罪的。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和高那边继续保持联繫,隨机应变。
想到这里,赵怀安感觉头髮又掉了一把,自进关中以来,他真的是心里憔悴,这种命运不由己的感觉,真的是太有挫败感了。
他之前听老张讲安禄山这胖子的事,不晓得为什么,老张最近老讲这个胖子的事。
他告诉自己,当年安禄山已坐拥四镇节度,可最后来长安的时候,依旧诚惶诚恐,最后更是逃命一样奔回渔阳的。
而一回去,安禄山就造反了。
以前的自己还不能理解安禄山,现在他终於明白了,他们这些地方实力派啊,人生最大的坎,
就是上京。
要不是自己还稳得住心態,他也想连夜带著兄弟们跑路回光州。
有时候赵怀安也在想,不就是打嘛!既然要弄自己,自己就算只有光州一地,也和他们干!
只是现在说这些都迟了,自己和兄弟们早已落在局中,不说其他的,就后天的凯旋式,不晓得多少人期盼著,他能和眾心所愿相违嘛?
嘆了口气,赵怀安抬脚就准备出园,忽然角落里传来一声:
“见过赵使君!”
赵怀安嚇了一跳,人都蹦了起来,就要去端,然后就看见那边立著一胡人,头戴双扇小冠,上插楔形簪。
一把弯翘鬍鬚,蚕眉柳叶眼,大鼻厚耳,穿著个宽袖交领长袍,正对著自己双手交叉在胸行礼原来是个西域胡人啊。
赵怀安扫了一下周围,见没有其他人,这才哼道:
“你这鬼鬼票票的,干什么?是何身份?”
那胡人恭恭敬敬,对赵怀安回道:
“小胡是住在驛馆的粟特商,適才赵使君在馆外和几位朝中老公閒聊,小胡在里头,听驛馆里的人说起赵使君,晓得使君是我大唐的好汉,心中景仰。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这才忍不住行礼。
唐突冒昧,都是小胡的错。”
赵怀安哪有心情和这个粟特小胡商閒撤,隨手摆了摆,就要离开这院子。
那老杨爱讲鱼朝恩的事,说得他赵怀安都有点虚了,以后还是多和兄弟们在一起。
可就在他转身的时候,这个粟特人忽然说了一句:
“赵使君,有什么是小胡能帮上的吗?”
听了这话,赵怀安扭头,上下打量起这个粟特人,忽然想起之前严珣说起长安城里那些西域胡人的势力,直接浮起一个念头。
於是,他哈哈一笑,招手喊著翘鬍子粟特商过来,当头就是一句:
“我有大买卖,敢挣这钱吗?”
这人毫不犹豫拍著胸脯,认真道:
“赵使君,没有我栗特人不敢接的买卖!请赵使君务必给小胡这个机会!我粟特人信奉的就是一句话!”
於是他当著赵怀安的面,说出这话:
“丝路三万里,诚信第一条。”
“我粟特商人,童叟无欺!使命必达!”
无论高驛其他如何,就他这个年纪,还能有这种勃发的斗志,就足够赵怀安学一辈子了。
而杨復光呢?他却是一手好牌被他打得稀烂,没有自己在几个关键时期给他稳著,他和田令孜的斗爭早就在陕州就得结束,还轮到现在?
即便这杨復光后面当了右神策军又如何?就从他的言语中,他早就自觉不如人了。
什么左军有多强,什么田令孜笼著左军一日,大事就难图。
就这心態,你搞什么权力斗爭啊?直接给田令孜跪下不就行了?
只要心硬够狠,不需要多少人,真正敢给你卖命的,不用多,数十人便能將田令孜给拿下。
那田令孜有左军十万又如何?一大半都在京西北守边,剩下在京中的,有多少给他卖死力?
这田令孜才在位几年呢,能收拢多少人?就算和小皇帝有那样的信任,那又如何?
皇帝能为一个死了的家奴伤心吗?他敢伤心吗?
从来都是事在人为,而很显然,杨復光这样的人,註定是那失败的一方。
此刻,赵怀安有点意兴阑珊,但念於老杨自己也帮助不少,他最后还是说了一句:
“大兄,有时候人要先活著才有后面,想要当忠臣,得是那个贏的!当年香积寺,双方都是我唐边军,谁是叛军?谁是正统?这是他们自称就有用的?最后不还是那个活下来的,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大兄啊,我俩还远远没到能置身事外的实力呢。”
杨復光笑了笑,最后说了这样一句话:
“赵大,事在我,不在你,且在驛站休息,后日咱们便入京,迎接属於咱们的辉煌吧!”
好,赵怀安再无话说,只是抱拳对杨復光深深行了一礼,便退出去了。
在赵怀安走后,杨復光还摇头跨:
“有些事啊,这赵大还是看不透,看不明白!”
赵怀安理解不了杨復光的天真,就如杨復光理解不了赵怀安的困处。
从幽室一出来,赵怀安沿看园一个人走,一路思绪万千。
老杨这人是靠不住的,他那兄弟杨復恭也多半差不多,但自己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老高。
那一次裴来自己营中,赵怀安就晓得这是谁的意思了。
他在西川的时候,就晓得高和田令孜的关係是非常紧密的,甚至他在成都做的一系列事情剷除豪强和地方实力派,都是为田令孜那兄长给剷除障碍。
高在南詔打了那么大个败仗,最后还能快活宴请宾客,整天和没事人一样,多半就是田令孜在死保他。
而他来找自己,这里面没有田令孜的意思,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田令孜对自己一开始是要剷除的,从汴州的事就能看出,而且有手段,不是自己心眼子多,
换其他人,那杨復光早就倒了。
可他和杨復光到了陕州后,並开始静观局势变化,这老裴就来了,而当时局势发生了什么呢?
就是草军从泰山一路南下,堵塞漕运,继而北上向著洛阳进攻。
很显然,田令孜也发现了局势的大反转,晓得隨著草军越滚越大,能平叛的武人就成了必须要拉拢的。
而自己,以及老高都是战场中证明出来的,那价位自然和之前不一样了。
现在老高这边来接触自己,就是要试探自己的价码,看自己到底出什么钱。
但自己能贸然跳由令孜吗?肯定不能。
就如同当年在西川的时候一摸一样,高来了,他难道就从杨帅这边跳到高那了?
那会不这样做,现在也因同样的理由不能做。
而且这杨家兄弟也不是好惹的,他们在长安的势力,根本不是自己能得罪的。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和高那边继续保持联繫,隨机应变。
想到这里,赵怀安感觉头髮又掉了一把,自进关中以来,他真的是心里憔悴,这种命运不由己的感觉,真的是太有挫败感了。
他之前听老张讲安禄山这胖子的事,不晓得为什么,老张最近老讲这个胖子的事。
他告诉自己,当年安禄山已坐拥四镇节度,可最后来长安的时候,依旧诚惶诚恐,最后更是逃命一样奔回渔阳的。
而一回去,安禄山就造反了。
以前的自己还不能理解安禄山,现在他终於明白了,他们这些地方实力派啊,人生最大的坎,
就是上京。
要不是自己还稳得住心態,他也想连夜带著兄弟们跑路回光州。
有时候赵怀安也在想,不就是打嘛!既然要弄自己,自己就算只有光州一地,也和他们干!
只是现在说这些都迟了,自己和兄弟们早已落在局中,不说其他的,就后天的凯旋式,不晓得多少人期盼著,他能和眾心所愿相违嘛?
嘆了口气,赵怀安抬脚就准备出园,忽然角落里传来一声:
“见过赵使君!”
赵怀安嚇了一跳,人都蹦了起来,就要去端,然后就看见那边立著一胡人,头戴双扇小冠,上插楔形簪。
一把弯翘鬍鬚,蚕眉柳叶眼,大鼻厚耳,穿著个宽袖交领长袍,正对著自己双手交叉在胸行礼原来是个西域胡人啊。
赵怀安扫了一下周围,见没有其他人,这才哼道:
“你这鬼鬼票票的,干什么?是何身份?”
那胡人恭恭敬敬,对赵怀安回道:
“小胡是住在驛馆的粟特商,適才赵使君在馆外和几位朝中老公閒聊,小胡在里头,听驛馆里的人说起赵使君,晓得使君是我大唐的好汉,心中景仰。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这才忍不住行礼。
唐突冒昧,都是小胡的错。”
赵怀安哪有心情和这个粟特小胡商閒撤,隨手摆了摆,就要离开这院子。
那老杨爱讲鱼朝恩的事,说得他赵怀安都有点虚了,以后还是多和兄弟们在一起。
可就在他转身的时候,这个粟特人忽然说了一句:
“赵使君,有什么是小胡能帮上的吗?”
听了这话,赵怀安扭头,上下打量起这个粟特人,忽然想起之前严珣说起长安城里那些西域胡人的势力,直接浮起一个念头。
於是,他哈哈一笑,招手喊著翘鬍子粟特商过来,当头就是一句:
“我有大买卖,敢挣这钱吗?”
这人毫不犹豫拍著胸脯,认真道:
“赵使君,没有我栗特人不敢接的买卖!请赵使君务必给小胡这个机会!我粟特人信奉的就是一句话!”
於是他当著赵怀安的面,说出这话:
“丝路三万里,诚信第一条。”
“我粟特商人,童叟无欺!使命必达!”
无论高驛其他如何,就他这个年纪,还能有这种勃发的斗志,就足够赵怀安学一辈子了。
而杨復光呢?他却是一手好牌被他打得稀烂,没有自己在几个关键时期给他稳著,他和田令孜的斗爭早就在陕州就得结束,还轮到现在?
即便这杨復光后面当了右神策军又如何?就从他的言语中,他早就自觉不如人了。
什么左军有多强,什么田令孜笼著左军一日,大事就难图。
就这心態,你搞什么权力斗爭啊?直接给田令孜跪下不就行了?
只要心硬够狠,不需要多少人,真正敢给你卖命的,不用多,数十人便能將田令孜给拿下。
那田令孜有左军十万又如何?一大半都在京西北守边,剩下在京中的,有多少给他卖死力?
这田令孜才在位几年呢,能收拢多少人?就算和小皇帝有那样的信任,那又如何?
皇帝能为一个死了的家奴伤心吗?他敢伤心吗?
从来都是事在人为,而很显然,杨復光这样的人,註定是那失败的一方。
此刻,赵怀安有点意兴阑珊,但念於老杨自己也帮助不少,他最后还是说了一句:
“大兄,有时候人要先活著才有后面,想要当忠臣,得是那个贏的!当年香积寺,双方都是我唐边军,谁是叛军?谁是正统?这是他们自称就有用的?最后不还是那个活下来的,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大兄啊,我俩还远远没到能置身事外的实力呢。”
杨復光笑了笑,最后说了这样一句话:
“赵大,事在我,不在你,且在驛站休息,后日咱们便入京,迎接属於咱们的辉煌吧!”
好,赵怀安再无话说,只是抱拳对杨復光深深行了一礼,便退出去了。
在赵怀安走后,杨復光还摇头跨:
“有些事啊,这赵大还是看不透,看不明白!”
赵怀安理解不了杨復光的天真,就如杨復光理解不了赵怀安的困处。
从幽室一出来,赵怀安沿看园一个人走,一路思绪万千。
老杨这人是靠不住的,他那兄弟杨復恭也多半差不多,但自己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老高。
那一次裴来自己营中,赵怀安就晓得这是谁的意思了。
他在西川的时候,就晓得高和田令孜的关係是非常紧密的,甚至他在成都做的一系列事情剷除豪强和地方实力派,都是为田令孜那兄长给剷除障碍。
高在南詔打了那么大个败仗,最后还能快活宴请宾客,整天和没事人一样,多半就是田令孜在死保他。
而他来找自己,这里面没有田令孜的意思,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田令孜对自己一开始是要剷除的,从汴州的事就能看出,而且有手段,不是自己心眼子多,
换其他人,那杨復光早就倒了。
可他和杨復光到了陕州后,並开始静观局势变化,这老裴就来了,而当时局势发生了什么呢?
就是草军从泰山一路南下,堵塞漕运,继而北上向著洛阳进攻。
很显然,田令孜也发现了局势的大反转,晓得隨著草军越滚越大,能平叛的武人就成了必须要拉拢的。
而自己,以及老高都是战场中证明出来的,那价位自然和之前不一样了。
现在老高这边来接触自己,就是要试探自己的价码,看自己到底出什么钱。
但自己能贸然跳由令孜吗?肯定不能。
就如同当年在西川的时候一摸一样,高来了,他难道就从杨帅这边跳到高那了?
那会不这样做,现在也因同样的理由不能做。
而且这杨家兄弟也不是好惹的,他们在长安的势力,根本不是自己能得罪的。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和高那边继续保持联繫,隨机应变。
想到这里,赵怀安感觉头髮又掉了一把,自进关中以来,他真的是心里憔悴,这种命运不由己的感觉,真的是太有挫败感了。
他之前听老张讲安禄山这胖子的事,不晓得为什么,老张最近老讲这个胖子的事。
他告诉自己,当年安禄山已坐拥四镇节度,可最后来长安的时候,依旧诚惶诚恐,最后更是逃命一样奔回渔阳的。
而一回去,安禄山就造反了。
以前的自己还不能理解安禄山,现在他终於明白了,他们这些地方实力派啊,人生最大的坎,
就是上京。
要不是自己还稳得住心態,他也想连夜带著兄弟们跑路回光州。
有时候赵怀安也在想,不就是打嘛!既然要弄自己,自己就算只有光州一地,也和他们干!
只是现在说这些都迟了,自己和兄弟们早已落在局中,不说其他的,就后天的凯旋式,不晓得多少人期盼著,他能和眾心所愿相违嘛?
嘆了口气,赵怀安抬脚就准备出园,忽然角落里传来一声:
“见过赵使君!”
赵怀安嚇了一跳,人都蹦了起来,就要去端,然后就看见那边立著一胡人,头戴双扇小冠,上插楔形簪。
一把弯翘鬍鬚,蚕眉柳叶眼,大鼻厚耳,穿著个宽袖交领长袍,正对著自己双手交叉在胸行礼原来是个西域胡人啊。
赵怀安扫了一下周围,见没有其他人,这才哼道:
“你这鬼鬼票票的,干什么?是何身份?”
那胡人恭恭敬敬,对赵怀安回道:
“小胡是住在驛馆的粟特商,適才赵使君在馆外和几位朝中老公閒聊,小胡在里头,听驛馆里的人说起赵使君,晓得使君是我大唐的好汉,心中景仰。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这才忍不住行礼。
唐突冒昧,都是小胡的错。”
赵怀安哪有心情和这个粟特小胡商閒撤,隨手摆了摆,就要离开这院子。
那老杨爱讲鱼朝恩的事,说得他赵怀安都有点虚了,以后还是多和兄弟们在一起。
可就在他转身的时候,这个粟特人忽然说了一句:
“赵使君,有什么是小胡能帮上的吗?”
听了这话,赵怀安扭头,上下打量起这个粟特人,忽然想起之前严珣说起长安城里那些西域胡人的势力,直接浮起一个念头。
於是,他哈哈一笑,招手喊著翘鬍子粟特商过来,当头就是一句:
“我有大买卖,敢挣这钱吗?”
这人毫不犹豫拍著胸脯,认真道:
“赵使君,没有我栗特人不敢接的买卖!请赵使君务必给小胡这个机会!我粟特人信奉的就是一句话!”
於是他当著赵怀安的面,说出这话:
“丝路三万里,诚信第一条。”
“我粟特商人,童叟无欺!使命必达!”
无论高驛其他如何,就他这个年纪,还能有这种勃发的斗志,就足够赵怀安学一辈子了。
而杨復光呢?他却是一手好牌被他打得稀烂,没有自己在几个关键时期给他稳著,他和田令孜的斗爭早就在陕州就得结束,还轮到现在?
即便这杨復光后面当了右神策军又如何?就从他的言语中,他早就自觉不如人了。
什么左军有多强,什么田令孜笼著左军一日,大事就难图。
就这心態,你搞什么权力斗爭啊?直接给田令孜跪下不就行了?
只要心硬够狠,不需要多少人,真正敢给你卖命的,不用多,数十人便能將田令孜给拿下。
那田令孜有左军十万又如何?一大半都在京西北守边,剩下在京中的,有多少给他卖死力?
这田令孜才在位几年呢,能收拢多少人?就算和小皇帝有那样的信任,那又如何?
皇帝能为一个死了的家奴伤心吗?他敢伤心吗?
从来都是事在人为,而很显然,杨復光这样的人,註定是那失败的一方。
此刻,赵怀安有点意兴阑珊,但念於老杨自己也帮助不少,他最后还是说了一句:
“大兄,有时候人要先活著才有后面,想要当忠臣,得是那个贏的!当年香积寺,双方都是我唐边军,谁是叛军?谁是正统?这是他们自称就有用的?最后不还是那个活下来的,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大兄啊,我俩还远远没到能置身事外的实力呢。”
杨復光笑了笑,最后说了这样一句话:
“赵大,事在我,不在你,且在驛站休息,后日咱们便入京,迎接属於咱们的辉煌吧!”
好,赵怀安再无话说,只是抱拳对杨復光深深行了一礼,便退出去了。
在赵怀安走后,杨復光还摇头跨:
“有些事啊,这赵大还是看不透,看不明白!”
赵怀安理解不了杨復光的天真,就如杨復光理解不了赵怀安的困处。
从幽室一出来,赵怀安沿看园一个人走,一路思绪万千。
老杨这人是靠不住的,他那兄弟杨復恭也多半差不多,但自己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老高。
那一次裴来自己营中,赵怀安就晓得这是谁的意思了。
他在西川的时候,就晓得高和田令孜的关係是非常紧密的,甚至他在成都做的一系列事情剷除豪强和地方实力派,都是为田令孜那兄长给剷除障碍。
高在南詔打了那么大个败仗,最后还能快活宴请宾客,整天和没事人一样,多半就是田令孜在死保他。
而他来找自己,这里面没有田令孜的意思,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田令孜对自己一开始是要剷除的,从汴州的事就能看出,而且有手段,不是自己心眼子多,
换其他人,那杨復光早就倒了。
可他和杨復光到了陕州后,並开始静观局势变化,这老裴就来了,而当时局势发生了什么呢?
就是草军从泰山一路南下,堵塞漕运,继而北上向著洛阳进攻。
很显然,田令孜也发现了局势的大反转,晓得隨著草军越滚越大,能平叛的武人就成了必须要拉拢的。
而自己,以及老高都是战场中证明出来的,那价位自然和之前不一样了。
现在老高这边来接触自己,就是要试探自己的价码,看自己到底出什么钱。
但自己能贸然跳由令孜吗?肯定不能。
就如同当年在西川的时候一摸一样,高来了,他难道就从杨帅这边跳到高那了?
那会不这样做,现在也因同样的理由不能做。
而且这杨家兄弟也不是好惹的,他们在长安的势力,根本不是自己能得罪的。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和高那边继续保持联繫,隨机应变。
想到这里,赵怀安感觉头髮又掉了一把,自进关中以来,他真的是心里憔悴,这种命运不由己的感觉,真的是太有挫败感了。
他之前听老张讲安禄山这胖子的事,不晓得为什么,老张最近老讲这个胖子的事。
他告诉自己,当年安禄山已坐拥四镇节度,可最后来长安的时候,依旧诚惶诚恐,最后更是逃命一样奔回渔阳的。
而一回去,安禄山就造反了。
以前的自己还不能理解安禄山,现在他终於明白了,他们这些地方实力派啊,人生最大的坎,
就是上京。
要不是自己还稳得住心態,他也想连夜带著兄弟们跑路回光州。
有时候赵怀安也在想,不就是打嘛!既然要弄自己,自己就算只有光州一地,也和他们干!
只是现在说这些都迟了,自己和兄弟们早已落在局中,不说其他的,就后天的凯旋式,不晓得多少人期盼著,他能和眾心所愿相违嘛?
嘆了口气,赵怀安抬脚就准备出园,忽然角落里传来一声:
“见过赵使君!”
赵怀安嚇了一跳,人都蹦了起来,就要去端,然后就看见那边立著一胡人,头戴双扇小冠,上插楔形簪。
一把弯翘鬍鬚,蚕眉柳叶眼,大鼻厚耳,穿著个宽袖交领长袍,正对著自己双手交叉在胸行礼原来是个西域胡人啊。
赵怀安扫了一下周围,见没有其他人,这才哼道:
“你这鬼鬼票票的,干什么?是何身份?”
那胡人恭恭敬敬,对赵怀安回道:
“小胡是住在驛馆的粟特商,適才赵使君在馆外和几位朝中老公閒聊,小胡在里头,听驛馆里的人说起赵使君,晓得使君是我大唐的好汉,心中景仰。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这才忍不住行礼。
唐突冒昧,都是小胡的错。”
赵怀安哪有心情和这个粟特小胡商閒撤,隨手摆了摆,就要离开这院子。
那老杨爱讲鱼朝恩的事,说得他赵怀安都有点虚了,以后还是多和兄弟们在一起。
可就在他转身的时候,这个粟特人忽然说了一句:
“赵使君,有什么是小胡能帮上的吗?”
听了这话,赵怀安扭头,上下打量起这个粟特人,忽然想起之前严珣说起长安城里那些西域胡人的势力,直接浮起一个念头。
於是,他哈哈一笑,招手喊著翘鬍子粟特商过来,当头就是一句:
“我有大买卖,敢挣这钱吗?”
这人毫不犹豫拍著胸脯,认真道:
“赵使君,没有我栗特人不敢接的买卖!请赵使君务必给小胡这个机会!我粟特人信奉的就是一句话!”
於是他当著赵怀安的面,说出这话:
“丝路三万里,诚信第一条。”
“我粟特商人,童叟无欺!使命必达!”
无论高驛其他如何,就他这个年纪,还能有这种勃发的斗志,就足够赵怀安学一辈子了。
而杨復光呢?他却是一手好牌被他打得稀烂,没有自己在几个关键时期给他稳著,他和田令孜的斗爭早就在陕州就得结束,还轮到现在?
即便这杨復光后面当了右神策军又如何?就从他的言语中,他早就自觉不如人了。
什么左军有多强,什么田令孜笼著左军一日,大事就难图。
就这心態,你搞什么权力斗爭啊?直接给田令孜跪下不就行了?
只要心硬够狠,不需要多少人,真正敢给你卖命的,不用多,数十人便能將田令孜给拿下。
那田令孜有左军十万又如何?一大半都在京西北守边,剩下在京中的,有多少给他卖死力?
这田令孜才在位几年呢,能收拢多少人?就算和小皇帝有那样的信任,那又如何?
皇帝能为一个死了的家奴伤心吗?他敢伤心吗?
从来都是事在人为,而很显然,杨復光这样的人,註定是那失败的一方。
此刻,赵怀安有点意兴阑珊,但念於老杨自己也帮助不少,他最后还是说了一句:
“大兄,有时候人要先活著才有后面,想要当忠臣,得是那个贏的!当年香积寺,双方都是我唐边军,谁是叛军?谁是正统?这是他们自称就有用的?最后不还是那个活下来的,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大兄啊,我俩还远远没到能置身事外的实力呢。”
杨復光笑了笑,最后说了这样一句话:
“赵大,事在我,不在你,且在驛站休息,后日咱们便入京,迎接属於咱们的辉煌吧!”
好,赵怀安再无话说,只是抱拳对杨復光深深行了一礼,便退出去了。
在赵怀安走后,杨復光还摇头跨:
“有些事啊,这赵大还是看不透,看不明白!”
赵怀安理解不了杨復光的天真,就如杨復光理解不了赵怀安的困处。
从幽室一出来,赵怀安沿看园一个人走,一路思绪万千。
老杨这人是靠不住的,他那兄弟杨復恭也多半差不多,但自己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老高。
那一次裴来自己营中,赵怀安就晓得这是谁的意思了。
他在西川的时候,就晓得高和田令孜的关係是非常紧密的,甚至他在成都做的一系列事情剷除豪强和地方实力派,都是为田令孜那兄长给剷除障碍。
高在南詔打了那么大个败仗,最后还能快活宴请宾客,整天和没事人一样,多半就是田令孜在死保他。
而他来找自己,这里面没有田令孜的意思,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田令孜对自己一开始是要剷除的,从汴州的事就能看出,而且有手段,不是自己心眼子多,
换其他人,那杨復光早就倒了。
可他和杨復光到了陕州后,並开始静观局势变化,这老裴就来了,而当时局势发生了什么呢?
就是草军从泰山一路南下,堵塞漕运,继而北上向著洛阳进攻。
很显然,田令孜也发现了局势的大反转,晓得隨著草军越滚越大,能平叛的武人就成了必须要拉拢的。
而自己,以及老高都是战场中证明出来的,那价位自然和之前不一样了。
现在老高这边来接触自己,就是要试探自己的价码,看自己到底出什么钱。
但自己能贸然跳由令孜吗?肯定不能。
就如同当年在西川的时候一摸一样,高来了,他难道就从杨帅这边跳到高那了?
那会不这样做,现在也因同样的理由不能做。
而且这杨家兄弟也不是好惹的,他们在长安的势力,根本不是自己能得罪的。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和高那边继续保持联繫,隨机应变。
想到这里,赵怀安感觉头髮又掉了一把,自进关中以来,他真的是心里憔悴,这种命运不由己的感觉,真的是太有挫败感了。
他之前听老张讲安禄山这胖子的事,不晓得为什么,老张最近老讲这个胖子的事。
他告诉自己,当年安禄山已坐拥四镇节度,可最后来长安的时候,依旧诚惶诚恐,最后更是逃命一样奔回渔阳的。
而一回去,安禄山就造反了。
以前的自己还不能理解安禄山,现在他终於明白了,他们这些地方实力派啊,人生最大的坎,
就是上京。
要不是自己还稳得住心態,他也想连夜带著兄弟们跑路回光州。
有时候赵怀安也在想,不就是打嘛!既然要弄自己,自己就算只有光州一地,也和他们干!
只是现在说这些都迟了,自己和兄弟们早已落在局中,不说其他的,就后天的凯旋式,不晓得多少人期盼著,他能和眾心所愿相违嘛?
嘆了口气,赵怀安抬脚就准备出园,忽然角落里传来一声:
“见过赵使君!”
赵怀安嚇了一跳,人都蹦了起来,就要去端,然后就看见那边立著一胡人,头戴双扇小冠,上插楔形簪。
一把弯翘鬍鬚,蚕眉柳叶眼,大鼻厚耳,穿著个宽袖交领长袍,正对著自己双手交叉在胸行礼原来是个西域胡人啊。
赵怀安扫了一下周围,见没有其他人,这才哼道:
“你这鬼鬼票票的,干什么?是何身份?”
那胡人恭恭敬敬,对赵怀安回道:
“小胡是住在驛馆的粟特商,適才赵使君在馆外和几位朝中老公閒聊,小胡在里头,听驛馆里的人说起赵使君,晓得使君是我大唐的好汉,心中景仰。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这才忍不住行礼。
唐突冒昧,都是小胡的错。”
赵怀安哪有心情和这个粟特小胡商閒撤,隨手摆了摆,就要离开这院子。
那老杨爱讲鱼朝恩的事,说得他赵怀安都有点虚了,以后还是多和兄弟们在一起。
可就在他转身的时候,这个粟特人忽然说了一句:
“赵使君,有什么是小胡能帮上的吗?”
听了这话,赵怀安扭头,上下打量起这个粟特人,忽然想起之前严珣说起长安城里那些西域胡人的势力,直接浮起一个念头。
於是,他哈哈一笑,招手喊著翘鬍子粟特商过来,当头就是一句:
“我有大买卖,敢挣这钱吗?”
这人毫不犹豫拍著胸脯,认真道:
“赵使君,没有我栗特人不敢接的买卖!请赵使君务必给小胡这个机会!我粟特人信奉的就是一句话!”
於是他当著赵怀安的面,说出这话:
“丝路三万里,诚信第一条。”
“我粟特商人,童叟无欺!使命必达!”
无论高驛其他如何,就他这个年纪,还能有这种勃发的斗志,就足够赵怀安学一辈子了。
而杨復光呢?他却是一手好牌被他打得稀烂,没有自己在几个关键时期给他稳著,他和田令孜的斗爭早就在陕州就得结束,还轮到现在?
即便这杨復光后面当了右神策军又如何?就从他的言语中,他早就自觉不如人了。
什么左军有多强,什么田令孜笼著左军一日,大事就难图。
就这心態,你搞什么权力斗爭啊?直接给田令孜跪下不就行了?
只要心硬够狠,不需要多少人,真正敢给你卖命的,不用多,数十人便能將田令孜给拿下。
那田令孜有左军十万又如何?一大半都在京西北守边,剩下在京中的,有多少给他卖死力?
这田令孜才在位几年呢,能收拢多少人?就算和小皇帝有那样的信任,那又如何?
皇帝能为一个死了的家奴伤心吗?他敢伤心吗?
从来都是事在人为,而很显然,杨復光这样的人,註定是那失败的一方。
此刻,赵怀安有点意兴阑珊,但念於老杨自己也帮助不少,他最后还是说了一句:
“大兄,有时候人要先活著才有后面,想要当忠臣,得是那个贏的!当年香积寺,双方都是我唐边军,谁是叛军?谁是正统?这是他们自称就有用的?最后不还是那个活下来的,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大兄啊,我俩还远远没到能置身事外的实力呢。”
杨復光笑了笑,最后说了这样一句话:
“赵大,事在我,不在你,且在驛站休息,后日咱们便入京,迎接属於咱们的辉煌吧!”
好,赵怀安再无话说,只是抱拳对杨復光深深行了一礼,便退出去了。
在赵怀安走后,杨復光还摇头跨:
“有些事啊,这赵大还是看不透,看不明白!”
赵怀安理解不了杨復光的天真,就如杨復光理解不了赵怀安的困处。
从幽室一出来,赵怀安沿看园一个人走,一路思绪万千。
老杨这人是靠不住的,他那兄弟杨復恭也多半差不多,但自己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老高。
那一次裴来自己营中,赵怀安就晓得这是谁的意思了。
他在西川的时候,就晓得高和田令孜的关係是非常紧密的,甚至他在成都做的一系列事情剷除豪强和地方实力派,都是为田令孜那兄长给剷除障碍。
高在南詔打了那么大个败仗,最后还能快活宴请宾客,整天和没事人一样,多半就是田令孜在死保他。
而他来找自己,这里面没有田令孜的意思,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田令孜对自己一开始是要剷除的,从汴州的事就能看出,而且有手段,不是自己心眼子多,
换其他人,那杨復光早就倒了。
可他和杨復光到了陕州后,並开始静观局势变化,这老裴就来了,而当时局势发生了什么呢?
就是草军从泰山一路南下,堵塞漕运,继而北上向著洛阳进攻。
很显然,田令孜也发现了局势的大反转,晓得隨著草军越滚越大,能平叛的武人就成了必须要拉拢的。
而自己,以及老高都是战场中证明出来的,那价位自然和之前不一样了。
现在老高这边来接触自己,就是要试探自己的价码,看自己到底出什么钱。
但自己能贸然跳由令孜吗?肯定不能。
就如同当年在西川的时候一摸一样,高来了,他难道就从杨帅这边跳到高那了?
那会不这样做,现在也因同样的理由不能做。
而且这杨家兄弟也不是好惹的,他们在长安的势力,根本不是自己能得罪的。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和高那边继续保持联繫,隨机应变。
想到这里,赵怀安感觉头髮又掉了一把,自进关中以来,他真的是心里憔悴,这种命运不由己的感觉,真的是太有挫败感了。
他之前听老张讲安禄山这胖子的事,不晓得为什么,老张最近老讲这个胖子的事。
他告诉自己,当年安禄山已坐拥四镇节度,可最后来长安的时候,依旧诚惶诚恐,最后更是逃命一样奔回渔阳的。
而一回去,安禄山就造反了。
以前的自己还不能理解安禄山,现在他终於明白了,他们这些地方实力派啊,人生最大的坎,
就是上京。
要不是自己还稳得住心態,他也想连夜带著兄弟们跑路回光州。
有时候赵怀安也在想,不就是打嘛!既然要弄自己,自己就算只有光州一地,也和他们干!
只是现在说这些都迟了,自己和兄弟们早已落在局中,不说其他的,就后天的凯旋式,不晓得多少人期盼著,他能和眾心所愿相违嘛?
嘆了口气,赵怀安抬脚就准备出园,忽然角落里传来一声:
“见过赵使君!”
赵怀安嚇了一跳,人都蹦了起来,就要去端,然后就看见那边立著一胡人,头戴双扇小冠,上插楔形簪。
一把弯翘鬍鬚,蚕眉柳叶眼,大鼻厚耳,穿著个宽袖交领长袍,正对著自己双手交叉在胸行礼原来是个西域胡人啊。
赵怀安扫了一下周围,见没有其他人,这才哼道:
“你这鬼鬼票票的,干什么?是何身份?”
那胡人恭恭敬敬,对赵怀安回道:
“小胡是住在驛馆的粟特商,適才赵使君在馆外和几位朝中老公閒聊,小胡在里头,听驛馆里的人说起赵使君,晓得使君是我大唐的好汉,心中景仰。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这才忍不住行礼。
唐突冒昧,都是小胡的错。”
赵怀安哪有心情和这个粟特小胡商閒撤,隨手摆了摆,就要离开这院子。
那老杨爱讲鱼朝恩的事,说得他赵怀安都有点虚了,以后还是多和兄弟们在一起。
可就在他转身的时候,这个粟特人忽然说了一句:
“赵使君,有什么是小胡能帮上的吗?”
听了这话,赵怀安扭头,上下打量起这个粟特人,忽然想起之前严珣说起长安城里那些西域胡人的势力,直接浮起一个念头。
於是,他哈哈一笑,招手喊著翘鬍子粟特商过来,当头就是一句:
“我有大买卖,敢挣这钱吗?”
这人毫不犹豫拍著胸脯,认真道:
“赵使君,没有我栗特人不敢接的买卖!请赵使君务必给小胡这个机会!我粟特人信奉的就是一句话!”
於是他当著赵怀安的面,说出这话:
“丝路三万里,诚信第一条。”
“我粟特商人,童叟无欺!使命必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