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逸读阁小说>书库>玄幻奇幻>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 第295章 朱应:我,皇长孙,朱雄英!

第295章 朱应:我,皇长孙,朱雄英!

  这种悲戚,自是难言。
  不过如今已经到了这一步。
  也已经足够了。
  他们的至亲,终於是要恢復身份,归来了。
  朝堂之上,眾臣惊愕。
  朱应是大明皇长孙朱雄英的事情,太过炸裂了。
  “我,朱雄英。”
  “歷史上最可惜的皇长孙,得万千宠爱於一身的皇长孙。”
  “竟真的是我。”
  哪怕是以朱应自己的承受能力,此刻也是震耳欲聋,心都在狂跳。
  他是朱雄英的话。
  那所谓的去大明之外建立一个国度就完全是一个笑话了,因为未来整个大明都是他的,这偌大的帝国,人口七八千万的帝国。
  难以想像啊!
  整个朝堂之上。
  除了大臣们的议论声外,那种足可惊天动地的消息,却根本是难以平静下来。
  持续了好一阵后。
  还是朱元璋开口。
  “好了。”
  “继续宣读吧。”
  “无论如何,先將皇后的詔諭全部宣读出来。”朱元璋缓缓开口道。
  “臣领旨。”
  韩宜可恭敬回道,目光从朱应的身上移开了。
  “希望我的孙儿在民间能够安享太平,安享安寧,事事如意,有求必应,故为朱应。”
  “雄英。”
  “如若这一封詔諭重见天日,那就说明你已经见到了你皇爷爷,见到了你父亲。”
  “奶奶没用,没有保护好你,但奶奶快死了,也只能做到如此了,你能够重新与你皇爷爷相认,重新认祖归宗,奶奶在天之灵也可以彻底安息了。”
  “总之。”
  “奶奶希望你以后能够好好的活著,好好孝敬你爷爷和父亲,如若有来世,希望我们祖孙还能再次相见吧。”
  “还有重八。”
  “当年二虎,陈义,马嬤嬤他们都是我放走的,他们的一切也是受到了我的调度,你脾气差,不要迁怒他们。”
  “看到这封信后,你应该也老了,你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长命百岁,替我活下去。”
  “標儿。”
  “如今你已经彻底长大了,独当一面了,一定要好好保护好雄英。”
  “我会在天上看著你们的,默默的守护你们。”
  “还有老二老三老四他们,好好待他们,让他们都安然的活下去,希望来世我们还能够做一家人。”
  “马秀英,留字。”
  韩宜可的声音在朝堂上响彻。
  如果说之前马皇后的詔諭还是以郑重官话来交待,那么在宣布了朱应的身份后,就完全是一个妻子,是一个母亲,充满了对自己丈夫还有儿子的关切。
  话音到此,已然结束。
  整个奉天朝堂,已然是一片寂静。
  而有些臣子余光看向了高位上的身影,朱元璋与朱標父子两人已然是双眼含泪,只是没有流下来,似乎是在极力克制著情绪。
  还有一些臣子目光落在了朱应的身上,虽朱应神情呆愕,有些恍惚,但他的双眼似乎也是不知觉的流下了两行泪水,滴落在了地上。
  当朱应回过神来。
  感受到了双眼的泪水不止。
  “我哭了?”
  朱应喃喃著,虽然他没有任何有关於曾经的记忆,但此刻听著马皇后留下的詔諭后,朱应感觉到了自己的心在发颤,十分的揪心,忍不住的流下眼泪,还有著一种难言的悲戚,思念。
  “这是我身体在想念马皇后?”
  “不,似乎又是我的灵魂?”
  “我究竟是夺舍了朱雄英,还是因为我就是朱雄英?”
  “为何八岁之前的记忆全部都想不起来了?”朱应此刻並没有感受到了自己是皇长孙朱雄英的兴奋,反而是充满了复杂,还有悲伤。
  龙椅之上。
  朱元璋一直都在关注著朱应。
  他也想要看看朱应知道他的身份后会有这样的表情,看著朱应泪流不止,看著他无比悲戚。
  朱元璋的心底也是无比温暖:“妹子啊!或许雄英已经想不起以前的事情了,但在他的心底深处还记得你,他看到你的话,哭了。”
  “他感受到了你对他的关爱。”
  “我们的孙子重情重义,从始至终就未曾变过。”
  “他还是我们的雄英。”
  “你放心吧,总有一天,他会恢復记忆的。”
  想到了这。
  朱元璋心底也是倍感欣慰。
  隨后。
  他的神情也是逐渐的恢復严肃。
  “诸卿。”
  “现在,你们可知道了咱的孙子是谁了?”朱元璋缓缓开口,声音响彻整个朝堂。
  “六位爱卿。”
  “这詔諭是真是假?”
  朱元璋又看向了韩宜可等六个朝堂重臣。
  “回皇上。”
  “这詔諭上有著已经葬入皇陵的后印,而且臣当初有幸见过皇后娘娘的字,故而认得。”
  “这正是皇后娘娘亲笔所写。”
  “不会有假。”
  韩宜可高高將这詔諭举起,大声回道。
  而在他身边的五个重臣也是纷纷点头。
  “老臣附议。”
  “这是皇后娘娘当年的亲笔。”
  “臣也附议。”
  ……
  五个朝廷重臣纷纷附和道,皆是认可这詔諭为真。
  “如此。”
  “那咱孙子的身份,也可確定了。”
  “当初,咱就在文熙的身上看到了怀字玉,那是昔日雄英成婚时,其祖母所留。”
  “而那块虞字玉,雄英,应该在你身上吧。”
  朱元璋声音变得温和,目光则是落在了朱应的身上。
  满朝文武的目光全部匯聚到了朱应的身上。
  到了这一刻。
  朱应並没有任何慌张,也並没有著急的去证明什么。
  大明皇长孙的身份,未来大明的继承者,这的確是得天独厚的。
  可如若朱应不想,那便是不想。
  可。
  这一切都是他亲祖母安排的,虽然他不记得了,甚至连样貌都不记得了,但朱应也感受到了他亲生祖母马皇后对他的爱。
  认祖归宗。
  这,也是她的遗愿。
  在这种感触下。
  朱应缓缓从脖子上拿出了那一块玉。
  韩宜可六个大臣立刻围了过去,当看到了这虞字玉,仔细一看。
  確定为皇族制式。
  作为朝廷重臣的他们又怎会不认识。
  “臣,参见皇长孙。”
  韩宜可直接跪在了朱应的面前。
  身边另外五个重臣也是立刻跪了下来,齐声高呼:“老臣参见皇长孙殿下。”
  有了六人的表態,见证。
  满朝文武哪里敢犹豫。
  皇长孙朱雄英归来,未来大明的第三代储君归来,他们怎敢无礼?
  顿时!
  整个朝堂之上,无论是有爵在身的,还是无爵在身的,全部都面朝朱应,齐刷刷的跪了下来。
  並且皆是大声高呼道:“臣等参见皇长孙。”
  山呼之声。
  响彻朝堂。
  整个奉天大殿內。
  除了朱元璋与朱標父子外,哪怕是龙椅一旁侍奉的云奇都跪了下来。
  “我,有一个问题。”
  朱应抬起头,看向了高位上的朱元璋。
  此刻的朱应,心情自然是尤为复杂的。
  虽然恢復了身份,虽然知道自己就是朱雄英,但想要让朱应直接开口就叫皇爷爷,叫父亲。
  朱应是真的开不了口。
  毕竟。
  他曾经的一切都忘记了。
  “雄英。”
  “有什么就说吧。”朱元璋目光温和,充满了慈祥。
  对於朱元璋与朱標父子而言,心情自然也是同样的复杂。
  死去的朱雄英失而復得,今日更是恢復了他的身份,相认奉天殿,他们自然是无比高兴。
  “詔諭之上说当年那一场天並非天灾,而是人祸。”朱应缓缓开口,声音却是无比冷。
  “不错。”
  朱元璋点了点头。
  而在大殿內跪著的吕本心在狂跳,手仍然在发抖。
  他总感觉这一把火隨时会烧到他的身上,烧到他吕家的身上。
  “我是朱雄英,我是昔日的皇长孙。”
  “如若这天就是针对我的。”
  “必有意图。”
  “我作为皇长孙,三代嫡长,大明储君的位置未来也是我的。”
  “如此推断,想要置我於死地之人,必是惦记那个位置的人。”
  “我是朱雄英,那朱允熥就是我的弟弟,而那时他不过几岁,根本不可能对付我。”
  “那由此推断,天为人祸,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朱应缓缓开口说著,声音越来越冷,但针对性也越来越强。
  隨著此话一落。
  朝堂上诸多大臣就好似被雷击一样,也是瞬间就想明白了。
  “允熥公子作为皇长孙的亲弟弟,而且自出生后,太子妃就因为难產而死,昔日也是皇长孙一直照顾,那是断然不可能对付自己兄长的,而且年龄还那么小,更是没有可能。”
  “如此,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也是唯一的可能。”
  能够站在这朝堂之上的,大多都是聪明人,只是朱应一句话,自然是一点就通了。
  许多大臣虽然跪著,但目光皆是不约而同的看向了跪在了文臣前列的吕本。
  吕家!
  吕氏为东宫侧妃,自从昔日太子妃难產而死后,更是执掌了东宫內务,她的儿子朱允炆更是唯一的竞爭者,这么多年以来,更是屡屡有传言朱允炆深得太子的看重,隱隱还有要將吕氏扶正的传言。
  这些绝对不是突厄的。
  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而且。
  朱允炆一直都是表现很好,似乎是有人刻意为之,而当年皇长孙朱雄英感染天死后,朱允熥更是成了无人照顾的公子,在应天,在皇宫更是没有任何存在感。
  朝堂之上,乃至於坊间。
  针对太子朱標儿子的议论就是庶子朱允炆强过嫡子朱允熥,而朱允熥非常的不堪,难当大用。
  这一切。
  也绝对不是偶然。
  只要回想一下,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此刻。
  在朝堂上许多大臣的注视下,吕本额头上已经出现了冷汗,但此刻的他只敢跪在地上,低著头,甚至都不敢关注,不敢冒头,更不敢开口。
  似乎他唯有沉默可以应对。
  “吕本。”
  “你给我站起来。”
  朱应目光直接落在了吕本的身上。
  “皇…皇长孙唤臣作甚?”
  吕本挣扎的抬起头,对上了朱应那充满冷意的眼神,颤声回道。
  “以前的一切。”
  “八岁前的一切,我都不记得了。”
  “甚至於皇上,太子,乃至於皇后,甚至是我自己的母亲,我都不记得了。”
  “但……”
  朱应话音一顿,眼中涌现了杀意:“如果我真的是朱雄英,那这些仇,不可能忘记,更不可能就此搁置。”
  “当年。”
  “如若有人想要置我於死地,唯有你吕家。”
  “你,要不要解释?”
  朱应此话落下,目光死死锁定了吕本。
  精神力更是放开了。
  在前世。
  歷史上的记载,虽然说朱雄英是病逝。
  但一切都透出了古怪,那时候朱应看著这一段歷史就猜测,那朱允炆背后的母族,背后的吕家绝对脱不了干係。
  如今真正到了这一个时代,更是事关自己,甚至是自己亲生祖母的死,如若此事搁置了,那朱应就是真正的无情无义了。
  “皇长孙殿下。”
  “老…老臣冤枉啊。”
  “我…我吕家对皇上与太子忠心耿耿。”
  “怎敢如此造次?”
  “老臣冤枉啊。”
  此时此刻。
  吕本也是疯狂的喊冤,除此外,他也別无他法,唯有不承认,这才是唯一的生路。
  但。
  他真的太小看了朱元璋父子了。
  “雄英。”
  “你想的没错。“
  “想要你命的人,唯有吕家。“朱元璋缓缓开口,声音里带著一种篤定。
  此话落下。
  朝堂群臣一片譁然。
  而吕本则是脸色变得煞白。
  “吕本。”
  “都到了这个时刻了,你是不是还抱著几分侥倖啊?”
  “如若没有证据,你真的觉得孤与父皇会容你这么久吗?”朱標冷笑著。
  忽然间。
  只见朱標一拍手,大声喝道:“带上来。”
  应声。
  只见一眾禁卫军直接押上来了几个人。
  当吕本看到了这几个人后,整个人一颤。
  这几个人正是他训练的死士,还有他暗中联繫在京都军之中掌权的千户,將领。
  “五百个死士。”
  “孤还是小看你吕家了。”
  “还有一个京都军的指挥僉事,三个千户。”
  “自吕氏被孤打入冷宫后,孤之所以没有处置你吕家,就是为了等你露出马脚来。”
  “结果。”
  “你果真是没有让孤失望啊。”朱標冷笑著,眼中儘是杀意。
  ……(本章完)
  皇长孙朱雄英归来,未来大明的第三代储君归来,他们怎敢无礼?
  顿时!
  整个朝堂之上,无论是有爵在身的,还是无爵在身的,全部都面朝朱应,齐刷刷的跪了下来。
  並且皆是大声高呼道:“臣等参见皇长孙。”
  山呼之声。
  响彻朝堂。
  整个奉天大殿內。
  除了朱元璋与朱標父子外,哪怕是龙椅一旁侍奉的云奇都跪了下来。
  “我,有一个问题。”
  朱应抬起头,看向了高位上的朱元璋。
  此刻的朱应,心情自然是尤为复杂的。
  虽然恢復了身份,虽然知道自己就是朱雄英,但想要让朱应直接开口就叫皇爷爷,叫父亲。
  朱应是真的开不了口。
  毕竟。
  他曾经的一切都忘记了。
  “雄英。”
  “有什么就说吧。”朱元璋目光温和,充满了慈祥。
  对於朱元璋与朱標父子而言,心情自然也是同样的复杂。
  死去的朱雄英失而復得,今日更是恢復了他的身份,相认奉天殿,他们自然是无比高兴。
  “詔諭之上说当年那一场天並非天灾,而是人祸。”朱应缓缓开口,声音却是无比冷。
  “不错。”
  朱元璋点了点头。
  而在大殿內跪著的吕本心在狂跳,手仍然在发抖。
  他总感觉这一把火隨时会烧到他的身上,烧到他吕家的身上。
  “我是朱雄英,我是昔日的皇长孙。”
  “如若这天就是针对我的。”
  “必有意图。”
  “我作为皇长孙,三代嫡长,大明储君的位置未来也是我的。”
  “如此推断,想要置我於死地之人,必是惦记那个位置的人。”
  “我是朱雄英,那朱允熥就是我的弟弟,而那时他不过几岁,根本不可能对付我。”
  “那由此推断,天为人祸,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朱应缓缓开口说著,声音越来越冷,但针对性也越来越强。
  隨著此话一落。
  朝堂上诸多大臣就好似被雷击一样,也是瞬间就想明白了。
  “允熥公子作为皇长孙的亲弟弟,而且自出生后,太子妃就因为难產而死,昔日也是皇长孙一直照顾,那是断然不可能对付自己兄长的,而且年龄还那么小,更是没有可能。”
  “如此,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也是唯一的可能。”
  能够站在这朝堂之上的,大多都是聪明人,只是朱应一句话,自然是一点就通了。
  许多大臣虽然跪著,但目光皆是不约而同的看向了跪在了文臣前列的吕本。
  吕家!
  吕氏为东宫侧妃,自从昔日太子妃难產而死后,更是执掌了东宫內务,她的儿子朱允炆更是唯一的竞爭者,这么多年以来,更是屡屡有传言朱允炆深得太子的看重,隱隱还有要將吕氏扶正的传言。
  这些绝对不是突厄的。
  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而且。
  朱允炆一直都是表现很好,似乎是有人刻意为之,而当年皇长孙朱雄英感染天死后,朱允熥更是成了无人照顾的公子,在应天,在皇宫更是没有任何存在感。
  朝堂之上,乃至於坊间。
  针对太子朱標儿子的议论就是庶子朱允炆强过嫡子朱允熥,而朱允熥非常的不堪,难当大用。
  这一切。
  也绝对不是偶然。
  只要回想一下,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此刻。
  在朝堂上许多大臣的注视下,吕本额头上已经出现了冷汗,但此刻的他只敢跪在地上,低著头,甚至都不敢关注,不敢冒头,更不敢开口。
  似乎他唯有沉默可以应对。
  “吕本。”
  “你给我站起来。”
  朱应目光直接落在了吕本的身上。
  “皇…皇长孙唤臣作甚?”
  吕本挣扎的抬起头,对上了朱应那充满冷意的眼神,颤声回道。
  “以前的一切。”
  “八岁前的一切,我都不记得了。”
  “甚至於皇上,太子,乃至於皇后,甚至是我自己的母亲,我都不记得了。”
  “但……”
  朱应话音一顿,眼中涌现了杀意:“如果我真的是朱雄英,那这些仇,不可能忘记,更不可能就此搁置。”
  “当年。”
  “如若有人想要置我於死地,唯有你吕家。”
  “你,要不要解释?”
  朱应此话落下,目光死死锁定了吕本。
  精神力更是放开了。
  在前世。
  歷史上的记载,虽然说朱雄英是病逝。
  但一切都透出了古怪,那时候朱应看著这一段歷史就猜测,那朱允炆背后的母族,背后的吕家绝对脱不了干係。
  如今真正到了这一个时代,更是事关自己,甚至是自己亲生祖母的死,如若此事搁置了,那朱应就是真正的无情无义了。
  “皇长孙殿下。”
  “老…老臣冤枉啊。”
  “我…我吕家对皇上与太子忠心耿耿。”
  “怎敢如此造次?”
  “老臣冤枉啊。”
  此时此刻。
  吕本也是疯狂的喊冤,除此外,他也別无他法,唯有不承认,这才是唯一的生路。
  但。
  他真的太小看了朱元璋父子了。
  “雄英。”
  “你想的没错。“
  “想要你命的人,唯有吕家。“朱元璋缓缓开口,声音里带著一种篤定。
  此话落下。
  朝堂群臣一片譁然。
  而吕本则是脸色变得煞白。
  “吕本。”
  “都到了这个时刻了,你是不是还抱著几分侥倖啊?”
  “如若没有证据,你真的觉得孤与父皇会容你这么久吗?”朱標冷笑著。
  忽然间。
  只见朱標一拍手,大声喝道:“带上来。”
  应声。
  只见一眾禁卫军直接押上来了几个人。
  当吕本看到了这几个人后,整个人一颤。
  这几个人正是他训练的死士,还有他暗中联繫在京都军之中掌权的千户,將领。
  “五百个死士。”
  “孤还是小看你吕家了。”
  “还有一个京都军的指挥僉事,三个千户。”
  “自吕氏被孤打入冷宫后,孤之所以没有处置你吕家,就是为了等你露出马脚来。”
  “结果。”
  “你果真是没有让孤失望啊。”朱標冷笑著,眼中儘是杀意。
  ……(本章完)
  皇长孙朱雄英归来,未来大明的第三代储君归来,他们怎敢无礼?
  顿时!
  整个朝堂之上,无论是有爵在身的,还是无爵在身的,全部都面朝朱应,齐刷刷的跪了下来。
  並且皆是大声高呼道:“臣等参见皇长孙。”
  山呼之声。
  响彻朝堂。
  整个奉天大殿內。
  除了朱元璋与朱標父子外,哪怕是龙椅一旁侍奉的云奇都跪了下来。
  “我,有一个问题。”
  朱应抬起头,看向了高位上的朱元璋。
  此刻的朱应,心情自然是尤为复杂的。
  虽然恢復了身份,虽然知道自己就是朱雄英,但想要让朱应直接开口就叫皇爷爷,叫父亲。
  朱应是真的开不了口。
  毕竟。
  他曾经的一切都忘记了。
  “雄英。”
  “有什么就说吧。”朱元璋目光温和,充满了慈祥。
  对於朱元璋与朱標父子而言,心情自然也是同样的复杂。
  死去的朱雄英失而復得,今日更是恢復了他的身份,相认奉天殿,他们自然是无比高兴。
  “詔諭之上说当年那一场天並非天灾,而是人祸。”朱应缓缓开口,声音却是无比冷。
  “不错。”
  朱元璋点了点头。
  而在大殿內跪著的吕本心在狂跳,手仍然在发抖。
  他总感觉这一把火隨时会烧到他的身上,烧到他吕家的身上。
  “我是朱雄英,我是昔日的皇长孙。”
  “如若这天就是针对我的。”
  “必有意图。”
  “我作为皇长孙,三代嫡长,大明储君的位置未来也是我的。”
  “如此推断,想要置我於死地之人,必是惦记那个位置的人。”
  “我是朱雄英,那朱允熥就是我的弟弟,而那时他不过几岁,根本不可能对付我。”
  “那由此推断,天为人祸,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朱应缓缓开口说著,声音越来越冷,但针对性也越来越强。
  隨著此话一落。
  朝堂上诸多大臣就好似被雷击一样,也是瞬间就想明白了。
  “允熥公子作为皇长孙的亲弟弟,而且自出生后,太子妃就因为难產而死,昔日也是皇长孙一直照顾,那是断然不可能对付自己兄长的,而且年龄还那么小,更是没有可能。”
  “如此,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也是唯一的可能。”
  能够站在这朝堂之上的,大多都是聪明人,只是朱应一句话,自然是一点就通了。
  许多大臣虽然跪著,但目光皆是不约而同的看向了跪在了文臣前列的吕本。
  吕家!
  吕氏为东宫侧妃,自从昔日太子妃难產而死后,更是执掌了东宫內务,她的儿子朱允炆更是唯一的竞爭者,这么多年以来,更是屡屡有传言朱允炆深得太子的看重,隱隱还有要將吕氏扶正的传言。
  这些绝对不是突厄的。
  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而且。
  朱允炆一直都是表现很好,似乎是有人刻意为之,而当年皇长孙朱雄英感染天死后,朱允熥更是成了无人照顾的公子,在应天,在皇宫更是没有任何存在感。
  朝堂之上,乃至於坊间。
  针对太子朱標儿子的议论就是庶子朱允炆强过嫡子朱允熥,而朱允熥非常的不堪,难当大用。
  这一切。
  也绝对不是偶然。
  只要回想一下,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此刻。
  在朝堂上许多大臣的注视下,吕本额头上已经出现了冷汗,但此刻的他只敢跪在地上,低著头,甚至都不敢关注,不敢冒头,更不敢开口。
  似乎他唯有沉默可以应对。
  “吕本。”
  “你给我站起来。”
  朱应目光直接落在了吕本的身上。
  “皇…皇长孙唤臣作甚?”
  吕本挣扎的抬起头,对上了朱应那充满冷意的眼神,颤声回道。
  “以前的一切。”
  “八岁前的一切,我都不记得了。”
  “甚至於皇上,太子,乃至於皇后,甚至是我自己的母亲,我都不记得了。”
  “但……”
  朱应话音一顿,眼中涌现了杀意:“如果我真的是朱雄英,那这些仇,不可能忘记,更不可能就此搁置。”
  “当年。”
  “如若有人想要置我於死地,唯有你吕家。”
  “你,要不要解释?”
  朱应此话落下,目光死死锁定了吕本。
  精神力更是放开了。
  在前世。
  歷史上的记载,虽然说朱雄英是病逝。
  但一切都透出了古怪,那时候朱应看著这一段歷史就猜测,那朱允炆背后的母族,背后的吕家绝对脱不了干係。
  如今真正到了这一个时代,更是事关自己,甚至是自己亲生祖母的死,如若此事搁置了,那朱应就是真正的无情无义了。
  “皇长孙殿下。”
  “老…老臣冤枉啊。”
  “我…我吕家对皇上与太子忠心耿耿。”
  “怎敢如此造次?”
  “老臣冤枉啊。”
  此时此刻。
  吕本也是疯狂的喊冤,除此外,他也別无他法,唯有不承认,这才是唯一的生路。
  但。
  他真的太小看了朱元璋父子了。
  “雄英。”
  “你想的没错。“
  “想要你命的人,唯有吕家。“朱元璋缓缓开口,声音里带著一种篤定。
  此话落下。
  朝堂群臣一片譁然。
  而吕本则是脸色变得煞白。
  “吕本。”
  “都到了这个时刻了,你是不是还抱著几分侥倖啊?”
  “如若没有证据,你真的觉得孤与父皇会容你这么久吗?”朱標冷笑著。
  忽然间。
  只见朱標一拍手,大声喝道:“带上来。”
  应声。
  只见一眾禁卫军直接押上来了几个人。
  当吕本看到了这几个人后,整个人一颤。
  这几个人正是他训练的死士,还有他暗中联繫在京都军之中掌权的千户,將领。
  “五百个死士。”
  “孤还是小看你吕家了。”
  “还有一个京都军的指挥僉事,三个千户。”
  “自吕氏被孤打入冷宫后,孤之所以没有处置你吕家,就是为了等你露出马脚来。”
  “结果。”
  “你果真是没有让孤失望啊。”朱標冷笑著,眼中儘是杀意。
  ……(本章完)
  皇长孙朱雄英归来,未来大明的第三代储君归来,他们怎敢无礼?
  顿时!
  整个朝堂之上,无论是有爵在身的,还是无爵在身的,全部都面朝朱应,齐刷刷的跪了下来。
  並且皆是大声高呼道:“臣等参见皇长孙。”
  山呼之声。
  响彻朝堂。
  整个奉天大殿內。
  除了朱元璋与朱標父子外,哪怕是龙椅一旁侍奉的云奇都跪了下来。
  “我,有一个问题。”
  朱应抬起头,看向了高位上的朱元璋。
  此刻的朱应,心情自然是尤为复杂的。
  虽然恢復了身份,虽然知道自己就是朱雄英,但想要让朱应直接开口就叫皇爷爷,叫父亲。
  朱应是真的开不了口。
  毕竟。
  他曾经的一切都忘记了。
  “雄英。”
  “有什么就说吧。”朱元璋目光温和,充满了慈祥。
  对於朱元璋与朱標父子而言,心情自然也是同样的复杂。
  死去的朱雄英失而復得,今日更是恢復了他的身份,相认奉天殿,他们自然是无比高兴。
  “詔諭之上说当年那一场天並非天灾,而是人祸。”朱应缓缓开口,声音却是无比冷。
  “不错。”
  朱元璋点了点头。
  而在大殿內跪著的吕本心在狂跳,手仍然在发抖。
  他总感觉这一把火隨时会烧到他的身上,烧到他吕家的身上。
  “我是朱雄英,我是昔日的皇长孙。”
  “如若这天就是针对我的。”
  “必有意图。”
  “我作为皇长孙,三代嫡长,大明储君的位置未来也是我的。”
  “如此推断,想要置我於死地之人,必是惦记那个位置的人。”
  “我是朱雄英,那朱允熥就是我的弟弟,而那时他不过几岁,根本不可能对付我。”
  “那由此推断,天为人祸,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朱应缓缓开口说著,声音越来越冷,但针对性也越来越强。
  隨著此话一落。
  朝堂上诸多大臣就好似被雷击一样,也是瞬间就想明白了。
  “允熥公子作为皇长孙的亲弟弟,而且自出生后,太子妃就因为难產而死,昔日也是皇长孙一直照顾,那是断然不可能对付自己兄长的,而且年龄还那么小,更是没有可能。”
  “如此,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也是唯一的可能。”
  能够站在这朝堂之上的,大多都是聪明人,只是朱应一句话,自然是一点就通了。
  许多大臣虽然跪著,但目光皆是不约而同的看向了跪在了文臣前列的吕本。
  吕家!
  吕氏为东宫侧妃,自从昔日太子妃难產而死后,更是执掌了东宫內务,她的儿子朱允炆更是唯一的竞爭者,这么多年以来,更是屡屡有传言朱允炆深得太子的看重,隱隱还有要將吕氏扶正的传言。
  这些绝对不是突厄的。
  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而且。
  朱允炆一直都是表现很好,似乎是有人刻意为之,而当年皇长孙朱雄英感染天死后,朱允熥更是成了无人照顾的公子,在应天,在皇宫更是没有任何存在感。
  朝堂之上,乃至於坊间。
  针对太子朱標儿子的议论就是庶子朱允炆强过嫡子朱允熥,而朱允熥非常的不堪,难当大用。
  这一切。
  也绝对不是偶然。
  只要回想一下,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此刻。
  在朝堂上许多大臣的注视下,吕本额头上已经出现了冷汗,但此刻的他只敢跪在地上,低著头,甚至都不敢关注,不敢冒头,更不敢开口。
  似乎他唯有沉默可以应对。
  “吕本。”
  “你给我站起来。”
  朱应目光直接落在了吕本的身上。
  “皇…皇长孙唤臣作甚?”
  吕本挣扎的抬起头,对上了朱应那充满冷意的眼神,颤声回道。
  “以前的一切。”
  “八岁前的一切,我都不记得了。”
  “甚至於皇上,太子,乃至於皇后,甚至是我自己的母亲,我都不记得了。”
  “但……”
  朱应话音一顿,眼中涌现了杀意:“如果我真的是朱雄英,那这些仇,不可能忘记,更不可能就此搁置。”
  “当年。”
  “如若有人想要置我於死地,唯有你吕家。”
  “你,要不要解释?”
  朱应此话落下,目光死死锁定了吕本。
  精神力更是放开了。
  在前世。
  歷史上的记载,虽然说朱雄英是病逝。
  但一切都透出了古怪,那时候朱应看著这一段歷史就猜测,那朱允炆背后的母族,背后的吕家绝对脱不了干係。
  如今真正到了这一个时代,更是事关自己,甚至是自己亲生祖母的死,如若此事搁置了,那朱应就是真正的无情无义了。
  “皇长孙殿下。”
  “老…老臣冤枉啊。”
  “我…我吕家对皇上与太子忠心耿耿。”
  “怎敢如此造次?”
  “老臣冤枉啊。”
  此时此刻。
  吕本也是疯狂的喊冤,除此外,他也別无他法,唯有不承认,这才是唯一的生路。
  但。
  他真的太小看了朱元璋父子了。
  “雄英。”
  “你想的没错。“
  “想要你命的人,唯有吕家。“朱元璋缓缓开口,声音里带著一种篤定。
  此话落下。
  朝堂群臣一片譁然。
  而吕本则是脸色变得煞白。
  “吕本。”
  “都到了这个时刻了,你是不是还抱著几分侥倖啊?”
  “如若没有证据,你真的觉得孤与父皇会容你这么久吗?”朱標冷笑著。
  忽然间。
  只见朱標一拍手,大声喝道:“带上来。”
  应声。
  只见一眾禁卫军直接押上来了几个人。
  当吕本看到了这几个人后,整个人一颤。
  这几个人正是他训练的死士,还有他暗中联繫在京都军之中掌权的千户,將领。
  “五百个死士。”
  “孤还是小看你吕家了。”
  “还有一个京都军的指挥僉事,三个千户。”
  “自吕氏被孤打入冷宫后,孤之所以没有处置你吕家,就是为了等你露出马脚来。”
  “结果。”
  “你果真是没有让孤失望啊。”朱標冷笑著,眼中儘是杀意。
  ……(本章完)
  皇长孙朱雄英归来,未来大明的第三代储君归来,他们怎敢无礼?
  顿时!
  整个朝堂之上,无论是有爵在身的,还是无爵在身的,全部都面朝朱应,齐刷刷的跪了下来。
  並且皆是大声高呼道:“臣等参见皇长孙。”
  山呼之声。
  响彻朝堂。
  整个奉天大殿內。
  除了朱元璋与朱標父子外,哪怕是龙椅一旁侍奉的云奇都跪了下来。
  “我,有一个问题。”
  朱应抬起头,看向了高位上的朱元璋。
  此刻的朱应,心情自然是尤为复杂的。
  虽然恢復了身份,虽然知道自己就是朱雄英,但想要让朱应直接开口就叫皇爷爷,叫父亲。
  朱应是真的开不了口。
  毕竟。
  他曾经的一切都忘记了。
  “雄英。”
  “有什么就说吧。”朱元璋目光温和,充满了慈祥。
  对於朱元璋与朱標父子而言,心情自然也是同样的复杂。
  死去的朱雄英失而復得,今日更是恢復了他的身份,相认奉天殿,他们自然是无比高兴。
  “詔諭之上说当年那一场天並非天灾,而是人祸。”朱应缓缓开口,声音却是无比冷。
  “不错。”
  朱元璋点了点头。
  而在大殿內跪著的吕本心在狂跳,手仍然在发抖。
  他总感觉这一把火隨时会烧到他的身上,烧到他吕家的身上。
  “我是朱雄英,我是昔日的皇长孙。”
  “如若这天就是针对我的。”
  “必有意图。”
  “我作为皇长孙,三代嫡长,大明储君的位置未来也是我的。”
  “如此推断,想要置我於死地之人,必是惦记那个位置的人。”
  “我是朱雄英,那朱允熥就是我的弟弟,而那时他不过几岁,根本不可能对付我。”
  “那由此推断,天为人祸,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朱应缓缓开口说著,声音越来越冷,但针对性也越来越强。
  隨著此话一落。
  朝堂上诸多大臣就好似被雷击一样,也是瞬间就想明白了。
  “允熥公子作为皇长孙的亲弟弟,而且自出生后,太子妃就因为难產而死,昔日也是皇长孙一直照顾,那是断然不可能对付自己兄长的,而且年龄还那么小,更是没有可能。”
  “如此,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也是唯一的可能。”
  能够站在这朝堂之上的,大多都是聪明人,只是朱应一句话,自然是一点就通了。
  许多大臣虽然跪著,但目光皆是不约而同的看向了跪在了文臣前列的吕本。
  吕家!
  吕氏为东宫侧妃,自从昔日太子妃难產而死后,更是执掌了东宫內务,她的儿子朱允炆更是唯一的竞爭者,这么多年以来,更是屡屡有传言朱允炆深得太子的看重,隱隱还有要將吕氏扶正的传言。
  这些绝对不是突厄的。
  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而且。
  朱允炆一直都是表现很好,似乎是有人刻意为之,而当年皇长孙朱雄英感染天死后,朱允熥更是成了无人照顾的公子,在应天,在皇宫更是没有任何存在感。
  朝堂之上,乃至於坊间。
  针对太子朱標儿子的议论就是庶子朱允炆强过嫡子朱允熥,而朱允熥非常的不堪,难当大用。
  这一切。
  也绝对不是偶然。
  只要回想一下,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此刻。
  在朝堂上许多大臣的注视下,吕本额头上已经出现了冷汗,但此刻的他只敢跪在地上,低著头,甚至都不敢关注,不敢冒头,更不敢开口。
  似乎他唯有沉默可以应对。
  “吕本。”
  “你给我站起来。”
  朱应目光直接落在了吕本的身上。
  “皇…皇长孙唤臣作甚?”
  吕本挣扎的抬起头,对上了朱应那充满冷意的眼神,颤声回道。
  “以前的一切。”
  “八岁前的一切,我都不记得了。”
  “甚至於皇上,太子,乃至於皇后,甚至是我自己的母亲,我都不记得了。”
  “但……”
  朱应话音一顿,眼中涌现了杀意:“如果我真的是朱雄英,那这些仇,不可能忘记,更不可能就此搁置。”
  “当年。”
  “如若有人想要置我於死地,唯有你吕家。”
  “你,要不要解释?”
  朱应此话落下,目光死死锁定了吕本。
  精神力更是放开了。
  在前世。
  歷史上的记载,虽然说朱雄英是病逝。
  但一切都透出了古怪,那时候朱应看著这一段歷史就猜测,那朱允炆背后的母族,背后的吕家绝对脱不了干係。
  如今真正到了这一个时代,更是事关自己,甚至是自己亲生祖母的死,如若此事搁置了,那朱应就是真正的无情无义了。
  “皇长孙殿下。”
  “老…老臣冤枉啊。”
  “我…我吕家对皇上与太子忠心耿耿。”
  “怎敢如此造次?”
  “老臣冤枉啊。”
  此时此刻。
  吕本也是疯狂的喊冤,除此外,他也別无他法,唯有不承认,这才是唯一的生路。
  但。
  他真的太小看了朱元璋父子了。
  “雄英。”
  “你想的没错。“
  “想要你命的人,唯有吕家。“朱元璋缓缓开口,声音里带著一种篤定。
  此话落下。
  朝堂群臣一片譁然。
  而吕本则是脸色变得煞白。
  “吕本。”
  “都到了这个时刻了,你是不是还抱著几分侥倖啊?”
  “如若没有证据,你真的觉得孤与父皇会容你这么久吗?”朱標冷笑著。
  忽然间。
  只见朱標一拍手,大声喝道:“带上来。”
  应声。
  只见一眾禁卫军直接押上来了几个人。
  当吕本看到了这几个人后,整个人一颤。
  这几个人正是他训练的死士,还有他暗中联繫在京都军之中掌权的千户,將领。
  “五百个死士。”
  “孤还是小看你吕家了。”
  “还有一个京都军的指挥僉事,三个千户。”
  “自吕氏被孤打入冷宫后,孤之所以没有处置你吕家,就是为了等你露出马脚来。”
  “结果。”
  “你果真是没有让孤失望啊。”朱標冷笑著,眼中儘是杀意。
  ……(本章完)
  皇长孙朱雄英归来,未来大明的第三代储君归来,他们怎敢无礼?
  顿时!
  整个朝堂之上,无论是有爵在身的,还是无爵在身的,全部都面朝朱应,齐刷刷的跪了下来。
  並且皆是大声高呼道:“臣等参见皇长孙。”
  山呼之声。
  响彻朝堂。
  整个奉天大殿內。
  除了朱元璋与朱標父子外,哪怕是龙椅一旁侍奉的云奇都跪了下来。
  “我,有一个问题。”
  朱应抬起头,看向了高位上的朱元璋。
  此刻的朱应,心情自然是尤为复杂的。
  虽然恢復了身份,虽然知道自己就是朱雄英,但想要让朱应直接开口就叫皇爷爷,叫父亲。
  朱应是真的开不了口。
  毕竟。
  他曾经的一切都忘记了。
  “雄英。”
  “有什么就说吧。”朱元璋目光温和,充满了慈祥。
  对於朱元璋与朱標父子而言,心情自然也是同样的复杂。
  死去的朱雄英失而復得,今日更是恢復了他的身份,相认奉天殿,他们自然是无比高兴。
  “詔諭之上说当年那一场天並非天灾,而是人祸。”朱应缓缓开口,声音却是无比冷。
  “不错。”
  朱元璋点了点头。
  而在大殿內跪著的吕本心在狂跳,手仍然在发抖。
  他总感觉这一把火隨时会烧到他的身上,烧到他吕家的身上。
  “我是朱雄英,我是昔日的皇长孙。”
  “如若这天就是针对我的。”
  “必有意图。”
  “我作为皇长孙,三代嫡长,大明储君的位置未来也是我的。”
  “如此推断,想要置我於死地之人,必是惦记那个位置的人。”
  “我是朱雄英,那朱允熥就是我的弟弟,而那时他不过几岁,根本不可能对付我。”
  “那由此推断,天为人祸,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朱应缓缓开口说著,声音越来越冷,但针对性也越来越强。
  隨著此话一落。
  朝堂上诸多大臣就好似被雷击一样,也是瞬间就想明白了。
  “允熥公子作为皇长孙的亲弟弟,而且自出生后,太子妃就因为难產而死,昔日也是皇长孙一直照顾,那是断然不可能对付自己兄长的,而且年龄还那么小,更是没有可能。”
  “如此,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也是唯一的可能。”
  能够站在这朝堂之上的,大多都是聪明人,只是朱应一句话,自然是一点就通了。
  许多大臣虽然跪著,但目光皆是不约而同的看向了跪在了文臣前列的吕本。
  吕家!
  吕氏为东宫侧妃,自从昔日太子妃难產而死后,更是执掌了东宫內务,她的儿子朱允炆更是唯一的竞爭者,这么多年以来,更是屡屡有传言朱允炆深得太子的看重,隱隱还有要將吕氏扶正的传言。
  这些绝对不是突厄的。
  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而且。
  朱允炆一直都是表现很好,似乎是有人刻意为之,而当年皇长孙朱雄英感染天死后,朱允熥更是成了无人照顾的公子,在应天,在皇宫更是没有任何存在感。
  朝堂之上,乃至於坊间。
  针对太子朱標儿子的议论就是庶子朱允炆强过嫡子朱允熥,而朱允熥非常的不堪,难当大用。
  这一切。
  也绝对不是偶然。
  只要回想一下,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此刻。
  在朝堂上许多大臣的注视下,吕本额头上已经出现了冷汗,但此刻的他只敢跪在地上,低著头,甚至都不敢关注,不敢冒头,更不敢开口。
  似乎他唯有沉默可以应对。
  “吕本。”
  “你给我站起来。”
  朱应目光直接落在了吕本的身上。
  “皇…皇长孙唤臣作甚?”
  吕本挣扎的抬起头,对上了朱应那充满冷意的眼神,颤声回道。
  “以前的一切。”
  “八岁前的一切,我都不记得了。”
  “甚至於皇上,太子,乃至於皇后,甚至是我自己的母亲,我都不记得了。”
  “但……”
  朱应话音一顿,眼中涌现了杀意:“如果我真的是朱雄英,那这些仇,不可能忘记,更不可能就此搁置。”
  “当年。”
  “如若有人想要置我於死地,唯有你吕家。”
  “你,要不要解释?”
  朱应此话落下,目光死死锁定了吕本。
  精神力更是放开了。
  在前世。
  歷史上的记载,虽然说朱雄英是病逝。
  但一切都透出了古怪,那时候朱应看著这一段歷史就猜测,那朱允炆背后的母族,背后的吕家绝对脱不了干係。
  如今真正到了这一个时代,更是事关自己,甚至是自己亲生祖母的死,如若此事搁置了,那朱应就是真正的无情无义了。
  “皇长孙殿下。”
  “老…老臣冤枉啊。”
  “我…我吕家对皇上与太子忠心耿耿。”
  “怎敢如此造次?”
  “老臣冤枉啊。”
  此时此刻。
  吕本也是疯狂的喊冤,除此外,他也別无他法,唯有不承认,这才是唯一的生路。
  但。
  他真的太小看了朱元璋父子了。
  “雄英。”
  “你想的没错。“
  “想要你命的人,唯有吕家。“朱元璋缓缓开口,声音里带著一种篤定。
  此话落下。
  朝堂群臣一片譁然。
  而吕本则是脸色变得煞白。
  “吕本。”
  “都到了这个时刻了,你是不是还抱著几分侥倖啊?”
  “如若没有证据,你真的觉得孤与父皇会容你这么久吗?”朱標冷笑著。
  忽然间。
  只见朱標一拍手,大声喝道:“带上来。”
  应声。
  只见一眾禁卫军直接押上来了几个人。
  当吕本看到了这几个人后,整个人一颤。
  这几个人正是他训练的死士,还有他暗中联繫在京都军之中掌权的千户,將领。
  “五百个死士。”
  “孤还是小看你吕家了。”
  “还有一个京都军的指挥僉事,三个千户。”
  “自吕氏被孤打入冷宫后,孤之所以没有处置你吕家,就是为了等你露出马脚来。”
  “结果。”
  “你果真是没有让孤失望啊。”朱標冷笑著,眼中儘是杀意。
  ……(本章完)
  皇长孙朱雄英归来,未来大明的第三代储君归来,他们怎敢无礼?
  顿时!
  整个朝堂之上,无论是有爵在身的,还是无爵在身的,全部都面朝朱应,齐刷刷的跪了下来。
  並且皆是大声高呼道:“臣等参见皇长孙。”
  山呼之声。
  响彻朝堂。
  整个奉天大殿內。
  除了朱元璋与朱標父子外,哪怕是龙椅一旁侍奉的云奇都跪了下来。
  “我,有一个问题。”
  朱应抬起头,看向了高位上的朱元璋。
  此刻的朱应,心情自然是尤为复杂的。
  虽然恢復了身份,虽然知道自己就是朱雄英,但想要让朱应直接开口就叫皇爷爷,叫父亲。
  朱应是真的开不了口。
  毕竟。
  他曾经的一切都忘记了。
  “雄英。”
  “有什么就说吧。”朱元璋目光温和,充满了慈祥。
  对於朱元璋与朱標父子而言,心情自然也是同样的复杂。
  死去的朱雄英失而復得,今日更是恢復了他的身份,相认奉天殿,他们自然是无比高兴。
  “詔諭之上说当年那一场天並非天灾,而是人祸。”朱应缓缓开口,声音却是无比冷。
  “不错。”
  朱元璋点了点头。
  而在大殿內跪著的吕本心在狂跳,手仍然在发抖。
  他总感觉这一把火隨时会烧到他的身上,烧到他吕家的身上。
  “我是朱雄英,我是昔日的皇长孙。”
  “如若这天就是针对我的。”
  “必有意图。”
  “我作为皇长孙,三代嫡长,大明储君的位置未来也是我的。”
  “如此推断,想要置我於死地之人,必是惦记那个位置的人。”
  “我是朱雄英,那朱允熥就是我的弟弟,而那时他不过几岁,根本不可能对付我。”
  “那由此推断,天为人祸,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朱应缓缓开口说著,声音越来越冷,但针对性也越来越强。
  隨著此话一落。
  朝堂上诸多大臣就好似被雷击一样,也是瞬间就想明白了。
  “允熥公子作为皇长孙的亲弟弟,而且自出生后,太子妃就因为难產而死,昔日也是皇长孙一直照顾,那是断然不可能对付自己兄长的,而且年龄还那么小,更是没有可能。”
  “如此,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也是唯一的可能。”
  能够站在这朝堂之上的,大多都是聪明人,只是朱应一句话,自然是一点就通了。
  许多大臣虽然跪著,但目光皆是不约而同的看向了跪在了文臣前列的吕本。
  吕家!
  吕氏为东宫侧妃,自从昔日太子妃难產而死后,更是执掌了东宫內务,她的儿子朱允炆更是唯一的竞爭者,这么多年以来,更是屡屡有传言朱允炆深得太子的看重,隱隱还有要將吕氏扶正的传言。
  这些绝对不是突厄的。
  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而且。
  朱允炆一直都是表现很好,似乎是有人刻意为之,而当年皇长孙朱雄英感染天死后,朱允熥更是成了无人照顾的公子,在应天,在皇宫更是没有任何存在感。
  朝堂之上,乃至於坊间。
  针对太子朱標儿子的议论就是庶子朱允炆强过嫡子朱允熥,而朱允熥非常的不堪,难当大用。
  这一切。
  也绝对不是偶然。
  只要回想一下,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此刻。
  在朝堂上许多大臣的注视下,吕本额头上已经出现了冷汗,但此刻的他只敢跪在地上,低著头,甚至都不敢关注,不敢冒头,更不敢开口。
  似乎他唯有沉默可以应对。
  “吕本。”
  “你给我站起来。”
  朱应目光直接落在了吕本的身上。
  “皇…皇长孙唤臣作甚?”
  吕本挣扎的抬起头,对上了朱应那充满冷意的眼神,颤声回道。
  “以前的一切。”
  “八岁前的一切,我都不记得了。”
  “甚至於皇上,太子,乃至於皇后,甚至是我自己的母亲,我都不记得了。”
  “但……”
  朱应话音一顿,眼中涌现了杀意:“如果我真的是朱雄英,那这些仇,不可能忘记,更不可能就此搁置。”
  “当年。”
  “如若有人想要置我於死地,唯有你吕家。”
  “你,要不要解释?”
  朱应此话落下,目光死死锁定了吕本。
  精神力更是放开了。
  在前世。
  歷史上的记载,虽然说朱雄英是病逝。
  但一切都透出了古怪,那时候朱应看著这一段歷史就猜测,那朱允炆背后的母族,背后的吕家绝对脱不了干係。
  如今真正到了这一个时代,更是事关自己,甚至是自己亲生祖母的死,如若此事搁置了,那朱应就是真正的无情无义了。
  “皇长孙殿下。”
  “老…老臣冤枉啊。”
  “我…我吕家对皇上与太子忠心耿耿。”
  “怎敢如此造次?”
  “老臣冤枉啊。”
  此时此刻。
  吕本也是疯狂的喊冤,除此外,他也別无他法,唯有不承认,这才是唯一的生路。
  但。
  他真的太小看了朱元璋父子了。
  “雄英。”
  “你想的没错。“
  “想要你命的人,唯有吕家。“朱元璋缓缓开口,声音里带著一种篤定。
  此话落下。
  朝堂群臣一片譁然。
  而吕本则是脸色变得煞白。
  “吕本。”
  “都到了这个时刻了,你是不是还抱著几分侥倖啊?”
  “如若没有证据,你真的觉得孤与父皇会容你这么久吗?”朱標冷笑著。
  忽然间。
  只见朱標一拍手,大声喝道:“带上来。”
  应声。
  只见一眾禁卫军直接押上来了几个人。
  当吕本看到了这几个人后,整个人一颤。
  这几个人正是他训练的死士,还有他暗中联繫在京都军之中掌权的千户,將领。
  “五百个死士。”
  “孤还是小看你吕家了。”
  “还有一个京都军的指挥僉事,三个千户。”
  “自吕氏被孤打入冷宫后,孤之所以没有处置你吕家,就是为了等你露出马脚来。”
  “结果。”
  “你果真是没有让孤失望啊。”朱標冷笑著,眼中儘是杀意。
  ……(本章完)
  皇长孙朱雄英归来,未来大明的第三代储君归来,他们怎敢无礼?
  顿时!
  整个朝堂之上,无论是有爵在身的,还是无爵在身的,全部都面朝朱应,齐刷刷的跪了下来。
  並且皆是大声高呼道:“臣等参见皇长孙。”
  山呼之声。
  响彻朝堂。
  整个奉天大殿內。
  除了朱元璋与朱標父子外,哪怕是龙椅一旁侍奉的云奇都跪了下来。
  “我,有一个问题。”
  朱应抬起头,看向了高位上的朱元璋。
  此刻的朱应,心情自然是尤为复杂的。
  虽然恢復了身份,虽然知道自己就是朱雄英,但想要让朱应直接开口就叫皇爷爷,叫父亲。
  朱应是真的开不了口。
  毕竟。
  他曾经的一切都忘记了。
  “雄英。”
  “有什么就说吧。”朱元璋目光温和,充满了慈祥。
  对於朱元璋与朱標父子而言,心情自然也是同样的复杂。
  死去的朱雄英失而復得,今日更是恢復了他的身份,相认奉天殿,他们自然是无比高兴。
  “詔諭之上说当年那一场天並非天灾,而是人祸。”朱应缓缓开口,声音却是无比冷。
  “不错。”
  朱元璋点了点头。
  而在大殿內跪著的吕本心在狂跳,手仍然在发抖。
  他总感觉这一把火隨时会烧到他的身上,烧到他吕家的身上。
  “我是朱雄英,我是昔日的皇长孙。”
  “如若这天就是针对我的。”
  “必有意图。”
  “我作为皇长孙,三代嫡长,大明储君的位置未来也是我的。”
  “如此推断,想要置我於死地之人,必是惦记那个位置的人。”
  “我是朱雄英,那朱允熥就是我的弟弟,而那时他不过几岁,根本不可能对付我。”
  “那由此推断,天为人祸,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朱应缓缓开口说著,声音越来越冷,但针对性也越来越强。
  隨著此话一落。
  朝堂上诸多大臣就好似被雷击一样,也是瞬间就想明白了。
  “允熥公子作为皇长孙的亲弟弟,而且自出生后,太子妃就因为难產而死,昔日也是皇长孙一直照顾,那是断然不可能对付自己兄长的,而且年龄还那么小,更是没有可能。”
  “如此,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也是唯一的可能。”
  能够站在这朝堂之上的,大多都是聪明人,只是朱应一句话,自然是一点就通了。
  许多大臣虽然跪著,但目光皆是不约而同的看向了跪在了文臣前列的吕本。
  吕家!
  吕氏为东宫侧妃,自从昔日太子妃难產而死后,更是执掌了东宫內务,她的儿子朱允炆更是唯一的竞爭者,这么多年以来,更是屡屡有传言朱允炆深得太子的看重,隱隱还有要將吕氏扶正的传言。
  这些绝对不是突厄的。
  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而且。
  朱允炆一直都是表现很好,似乎是有人刻意为之,而当年皇长孙朱雄英感染天死后,朱允熥更是成了无人照顾的公子,在应天,在皇宫更是没有任何存在感。
  朝堂之上,乃至於坊间。
  针对太子朱標儿子的议论就是庶子朱允炆强过嫡子朱允熥,而朱允熥非常的不堪,难当大用。
  这一切。
  也绝对不是偶然。
  只要回想一下,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此刻。
  在朝堂上许多大臣的注视下,吕本额头上已经出现了冷汗,但此刻的他只敢跪在地上,低著头,甚至都不敢关注,不敢冒头,更不敢开口。
  似乎他唯有沉默可以应对。
  “吕本。”
  “你给我站起来。”
  朱应目光直接落在了吕本的身上。
  “皇…皇长孙唤臣作甚?”
  吕本挣扎的抬起头,对上了朱应那充满冷意的眼神,颤声回道。
  “以前的一切。”
  “八岁前的一切,我都不记得了。”
  “甚至於皇上,太子,乃至於皇后,甚至是我自己的母亲,我都不记得了。”
  “但……”
  朱应话音一顿,眼中涌现了杀意:“如果我真的是朱雄英,那这些仇,不可能忘记,更不可能就此搁置。”
  “当年。”
  “如若有人想要置我於死地,唯有你吕家。”
  “你,要不要解释?”
  朱应此话落下,目光死死锁定了吕本。
  精神力更是放开了。
  在前世。
  歷史上的记载,虽然说朱雄英是病逝。
  但一切都透出了古怪,那时候朱应看著这一段歷史就猜测,那朱允炆背后的母族,背后的吕家绝对脱不了干係。
  如今真正到了这一个时代,更是事关自己,甚至是自己亲生祖母的死,如若此事搁置了,那朱应就是真正的无情无义了。
  “皇长孙殿下。”
  “老…老臣冤枉啊。”
  “我…我吕家对皇上与太子忠心耿耿。”
  “怎敢如此造次?”
  “老臣冤枉啊。”
  此时此刻。
  吕本也是疯狂的喊冤,除此外,他也別无他法,唯有不承认,这才是唯一的生路。
  但。
  他真的太小看了朱元璋父子了。
  “雄英。”
  “你想的没错。“
  “想要你命的人,唯有吕家。“朱元璋缓缓开口,声音里带著一种篤定。
  此话落下。
  朝堂群臣一片譁然。
  而吕本则是脸色变得煞白。
  “吕本。”
  “都到了这个时刻了,你是不是还抱著几分侥倖啊?”
  “如若没有证据,你真的觉得孤与父皇会容你这么久吗?”朱標冷笑著。
  忽然间。
  只见朱標一拍手,大声喝道:“带上来。”
  应声。
  只见一眾禁卫军直接押上来了几个人。
  当吕本看到了这几个人后,整个人一颤。
  这几个人正是他训练的死士,还有他暗中联繫在京都军之中掌权的千户,將领。
  “五百个死士。”
  “孤还是小看你吕家了。”
  “还有一个京都军的指挥僉事,三个千户。”
  “自吕氏被孤打入冷宫后,孤之所以没有处置你吕家,就是为了等你露出马脚来。”
  “结果。”
  “你果真是没有让孤失望啊。”朱標冷笑著,眼中儘是杀意。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