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逸读阁小说>书库>都市青春>三国:季汉刘璋> 第711章 袁曹共惊

第711章 袁曹共惊

  轘辕关前,曹军大营。
  “刘景升竟有这般胆量?”曹操面露惑色,他在想是不是因为近来没有敲打刘表,以至於刘表胆量上来了,行为跟著放肆了,竟是敢於做出派兵北上的事情来。
  虽是曹操有所惑意,但他对於来自夏侯惇的消息没有半分质疑,他的確是个多疑的人,可曹氏和夏侯氏之间的关係,是亲近到有如一家的状態。
  所故对於夏侯惇上报刘表遣兵北上一事,曹操自是相信了下来。
  “诸卿对此事有什么看法?”曹操放下手中的文书,向在场文武垂询了起来。
  程昱眼珠子滴溜两下后,他抚须缓言道:“丞相,愚意刘景升此举,不过是为了应付刘季玉。”
  “怎么讲?”曹操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瞧向了程昱这位勇超賁育、智计超群的谋臣。
  程昱应声作答:“荆州与关中因同宗之谊,约为盟友,两方打的极是火热,而今袁本初攻并州,我军討河南尹,刘季玉遭两面来敌,局势窘迫。”
  “而刘景升既为盟友,自当尽盟友之义,所以有了荆兵北上一事。”
  “然。”程昱语气在这里发生转折:“刘景升本坐守之贼,无有远志,又江东不定,孙策犯境连年,安有余力遣兵北上,以为关中之声援。”
  “所故有了刘景升派遣一介向来不统兵的王威,及区区八千士卒北上一事。”
  “將非良才,士卒不盛,足可见刘景升其人,不过是不愿背负盟友落难时没有出手援助的骂名,故而才有此举动。”
  “卿言在理。”曹操微微頷首,关於刘表是什么人,列席的诸君包括曹操在內都是知晓的,若是守御刘表会尽心尽力,但出击对於刘表来说,是一件难得的事情。
  是以曹操本心中,对於刘表遣兵北上一事,並不怎么看重,虽是北上的荆兵有八千人,但他已经安排了夏侯惇统兵五千前往宛城屯守,加上宛城的郡兵数千,人数上已经足以匹敌荆兵。
  南面无所忧也,这是曹操对荆兵北上一事的论断。
  在两方兵力接近的情况下,已方又有宛城作为依仗,加上敌將又是一个不知兵的荆州新幸王威,这样的敌我战局,输字已经从字典里抹去了,唯余大胜、小胜和相持三种可能。
  “奉孝,你意下如何?”曹操出声再徵询了一句郭嘉,虽是对於南面没有什么好担忧的,可曹操还是愿意多听听其他人的意见,以防有所紕漏。
  郭嘉闔目斟酌了一二,他出言应道:“依据当下夏侯將军递来的消息,宛城確乎没有什么好忧虑的,可臣下以为,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小心一些,若是宛城有失,我大军就不得在轘辕关前同秦军相持了。”
  “或可发一封文书,著夏侯將军小心行事。”
  “可。”曹操頷首点头,旋即一封出自程昱之手的文书,为使者所携带,向著宛城飞驰而去。
  当时间来到深夜,皓月当空,四野清朗,曹操臥於榻上,却是没有安枕入睡,他的手上捧著一卷孙子兵法正在阅读,大字旁多有小字,是曹操为孙子兵法做下的註解。
  “丞相,臣下请见。”
  就在曹操沉浸入兵法中,思考破敌之计时,门外传来一声熟悉的叫唤——是郭嘉,其人深夜不眠,竟是跑到了曹操帐外。
  “让奉孝进来。”曹操起身,向著门外喊了一句,接著帘帐被掀开,月色挤了进来,同时两道並排的身影,齐步踏了进来,走入了帐內。
  “仲德也来了。”曹操瞧著郭嘉身旁程昱那高大的身形,他指著帐內的席位道:“坐。”
  身在军中,无有繁琐的礼节,郭嘉和程昱但微微拱手施礼,就入坐了下来,二人神色皆有些肃穆,似乎有什么不太好的状况出现。
  “卿二人深夜请见,可是有什么要事?”曹操观察细微,察觉到了郭嘉和程昱的肃然,是以待郭嘉和程昱坐定后,他立即就出声询问了起来。
  郭嘉和程昱对视了一眼,旋即郭嘉拱手言道:“丞相,河內有消息传来,袁军大败,朝歌以西,尽为秦军所有。”
  “嗯?”曹操眉宇深深,面色於摇曳的灯火下,有些晦明不定,半晌不语的他憋出了一句话:“孤要知晓详情。”
  郭嘉应声作答,將顏良中伏身死,袁谭营垒被秦军前后夹击大溃等事宜,一一讲述给了曹操闻听。
  “袁谭真豚犬尔。”曹操眸子中露出一抹嫌弃和轻视,对於袁谭兵败秦军之手一事,他给出了一个低下的评价。
  且知道,袁谭一方兵力胜於马超一方,同时袁谭麾下又有顏良、文丑等大將助阵,这样的牌面下,袁谭就算不能贏,可也不至於输的这么难看。
  而隨著袁谭这一败,秦军抵近魏郡的边界,距离鄴城只在百里之遥,也即是依著曹操的推想,正在攻伐上党的袁绍多半要退兵了。
  或许一时半会袁绍碍於面子,不愿意退兵,但河內大败、顏良授首,河北的军心士气定然不高,再接著攻伐滏口关也没有意义,说不好顿兵坚城之下,师老兵疲,被秦军抓住破绽,一举大破之。
  到时候河北收兵,曹军也就只能跟著退兵了,曹操顿感有些头疼,他原本想著河北人马西进,给到秦军一定的压力,以及將秦军的目光吸引到上党、河內,他在河南尹这边就可以趁机打开局面。
  可隨著袁谭一败,袁军就得退了,河南尹这边,黄权多半是露不出破绽来了。
  程昱肯定了一句:“丞相说的是,袁谭前失上党,今又失河內,且用兵不及马超,以至陨落河北大將顏良,似这等屡屡失土丧师之人,非豚犬若何?”
  “只是,袁谭这一败,秦军闻之必然士气高昂,军心大振,却是不利於我军攻伐河南尹。”
  “愚意,或可先行退兵,来日再战。”
  『退兵!』曹操喃喃著这两个字,神色间露出踌躇的情绪,片刻后他回应道:“夜深了,退兵一事,来日聚眾商议再定。”
  “是。”程昱应道。
  第二日。
  就在曹操打算聚眾商议退兵一事的时候,一道来自宛城的消息,让他面色上泛起惊讶之色,神色间惑然不已。
  这则消息,实为夏侯惇的请罪表,夏侯惇言荆將王威统兵抵近宛城,安营扎寨毕,不数日就焚毁营寨,撤兵南下。
  夏侯惇见此情状,以为王威作为声援秦王刘璋的人马,居不过数日就引兵而去,如此敷衍,如此应付,足可见王威胆志怯懦,无有勇略,是一只可以轻易拿捏的软柿子。
  所以夏侯惇做出了追击的错失,只是令夏侯惇没有想到的是,王威並非真的撤军南下,而是於一狭道处设伏,就等著他去追,接下来就是夏侯惇中伏兵败的事情。
  夏侯惇於文书中请罪道,他作为主將,如今累大军中伏兵败,他有著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请曹操降下罪责,好用於服眾。
  於文书的后半段,夏侯惇为裨將徐晃请功,言徐晃在他追击前进言过,以荆兵突然遁走不合常理,其中恐为埋伏,他没有听从,接著夏侯惇中伏之后,是徐晃引军將他救出伏中,这一次他得以保全性命,全亏了徐晃,非徐晃,他几危殆矣。
  最后末尾上,夏侯惇给出了他的疑虑,这一次中伏,他发现荆兵中多有善骑之人,而荆州地处江汉,舟楫之地也,如何坐拥这么多善骑的骑卒。
  夏侯惇大胆的猜测了一句,他怀疑是秦军偽装成了荆兵,北上进犯宛城,具体的详情,会在打探清楚后通报。
  “行书一封,著元让不可出战,且据守宛城,戴罪立功。”虽是夏侯惇直言请罪,但曹操没有降下罪责,而是交代夏侯惇戴罪立功,不要一错再错。
  而后曹操思虑起了夏侯惇在书尾的话语,这一次北上的荆兵中混杂著秦军。
  片刻后,曹操目光如电,他想通了一些事情,以秦王刘璋的性子,断不是被动挨打的人,这一次到现在都没有出手,原是在南边做起了勾当。
  夏侯惇的猜想多半可以確定下来,唯有秦军和荆兵合谋北上,所以才有了刘表大胆北进,夏侯惇中伏的事情。
  兵者,诡道也。
  曹操面沉如水,神色不定,这一次他中了刘璋的奸计,本以为是绵羊的荆兵,里面混进了猛虎般的秦军,他確是大意了。
  ……
  滏口关前,袁军大营。
  入夜,袁绍於帐內久久不能入睡,他拥大军至此,无有寸功,本不该就此退兵,而应钉死在这里,同秦军一分高下,但眼下河內的时局,却是在逼迫他行退兵之事。
  袁谭大败,丧尽河內,今下虽是有苏由通稟万人前去助阵袁谭,但孰能知袁谭是否可以抵御住马超,將马超据於魏郡之外,不使秦军踏入魏郡,兵犯鄴城。
  向者会议上,一眾文武,皆是认为河內即败,军心不振,当此之时,合该退兵引去,走为上策,来日再行西进之事,同秦军一较高下,分个优劣。
  可袁绍不甘心,他和秦军几番交手,或是大败,或是顿兵坚城,这次西进之前,他心下许诺,无论如何也要博得一二斩获,不然屡战屡败,军心士气將一泻千里,將校们不敢同秦军对敌了。
  然而今时的局面,逼迫袁绍不得已去选择退兵这个选项。
  『再等几日,若是再无寸进,就引兵而去。』袁绍心下思量良久,最终他深深的嘆息了一声,决定行退兵之事,不过须稍待几日,以示他並不惧於秦军。
  第二日。
  一桩消息打乱了袁绍的部署。
  “报,秦將张绣、张任自井陘而出,犯我常山,我军猝不及防,真定已为秦军攻下。”来自常山的使者,带来了一桩坏消息。
  『井陘!』听闻到这桩消息的袁绍,脑中如遭雷殛,震惊不已。
  旋即袁绍明白了刘璋的部署,刘璋於上党这处中间地带做出据守的姿態,拖住了他的数万大军,而后一手从河內伸出,一手从井陘探出,两麵包夹,这是想要夹击鄴城。
  退兵,退兵,袁绍脑中升腾起了退兵二字,眼下军情如火,他需要马上退兵守御鄴城,南据马超,北防张任,保住冀州地界的大体安平,不能放任秦军深入冀州的腹心之地。
  “別驾。”袁绍向列席的田丰望去,目光中露出徵询之色,请教起了方才这桩来自常山郡的消息,应该如何进行应对。
  “明公。”田丰沉声道:“秦军自井陘突出,谋求常山,断不可令其於常山立足,不然冀幽二州的联繫就將为秦军切断,到时候是我方单凭冀青二州抗衡关西。”
  “此外常山在北,河內在南,若是秦军南北合击,魏郡將处於危殆之中。”
  “可速令二公子引幽州突骑南下,並许诺重金於乌桓诸部,让彼辈遣军助阵对抗秦军,避免魏郡落得南北夹击的危局中。”
  “同时此地不宜久留,鄴中需要明公主持大局,且大军屯於此地无益,须分遣兵马驱逐常山、河內之敌为上,望明公早下决断,速速返回鄴城。”
  “別驾之言,大合固孤意。”袁绍重重的点了点头,现在的时局,容不得他去犹豫什么,也没有留给他犹豫的时间,他只能选择田丰的方案,也即是最保险的方案。
  不数日,滏口关上,沈弥见著袁军大营的炊烟越来越少,再根据斥候打听回来的消息,他確定了下来,袁军这是要退兵了,且退兵的速度很快。
  “速速將这桩消息递到辅汉手上。”沈弥安排了一名亲卫作为使者,让他將这里的消息递到壶关的甘寧手中。使者驾著快马飞驰,不一日,甘寧就得知了袁军退兵的消息。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世上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甘寧朗声笑道,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他的目光向著东面望去,养精蓄锐的旬月,也该到他出手的时候,他的环首刀早已饥渴难耐了。(本章完)
  “是。”程昱应道。
  第二日。
  就在曹操打算聚眾商议退兵一事的时候,一道来自宛城的消息,让他面色上泛起惊讶之色,神色间惑然不已。
  这则消息,实为夏侯惇的请罪表,夏侯惇言荆將王威统兵抵近宛城,安营扎寨毕,不数日就焚毁营寨,撤兵南下。
  夏侯惇见此情状,以为王威作为声援秦王刘璋的人马,居不过数日就引兵而去,如此敷衍,如此应付,足可见王威胆志怯懦,无有勇略,是一只可以轻易拿捏的软柿子。
  所以夏侯惇做出了追击的错失,只是令夏侯惇没有想到的是,王威並非真的撤军南下,而是於一狭道处设伏,就等著他去追,接下来就是夏侯惇中伏兵败的事情。
  夏侯惇於文书中请罪道,他作为主將,如今累大军中伏兵败,他有著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请曹操降下罪责,好用於服眾。
  於文书的后半段,夏侯惇为裨將徐晃请功,言徐晃在他追击前进言过,以荆兵突然遁走不合常理,其中恐为埋伏,他没有听从,接著夏侯惇中伏之后,是徐晃引军將他救出伏中,这一次他得以保全性命,全亏了徐晃,非徐晃,他几危殆矣。
  最后末尾上,夏侯惇给出了他的疑虑,这一次中伏,他发现荆兵中多有善骑之人,而荆州地处江汉,舟楫之地也,如何坐拥这么多善骑的骑卒。
  夏侯惇大胆的猜测了一句,他怀疑是秦军偽装成了荆兵,北上进犯宛城,具体的详情,会在打探清楚后通报。
  “行书一封,著元让不可出战,且据守宛城,戴罪立功。”虽是夏侯惇直言请罪,但曹操没有降下罪责,而是交代夏侯惇戴罪立功,不要一错再错。
  而后曹操思虑起了夏侯惇在书尾的话语,这一次北上的荆兵中混杂著秦军。
  片刻后,曹操目光如电,他想通了一些事情,以秦王刘璋的性子,断不是被动挨打的人,这一次到现在都没有出手,原是在南边做起了勾当。
  夏侯惇的猜想多半可以確定下来,唯有秦军和荆兵合谋北上,所以才有了刘表大胆北进,夏侯惇中伏的事情。
  兵者,诡道也。
  曹操面沉如水,神色不定,这一次他中了刘璋的奸计,本以为是绵羊的荆兵,里面混进了猛虎般的秦军,他確是大意了。
  ……
  滏口关前,袁军大营。
  入夜,袁绍於帐內久久不能入睡,他拥大军至此,无有寸功,本不该就此退兵,而应钉死在这里,同秦军一分高下,但眼下河內的时局,却是在逼迫他行退兵之事。
  袁谭大败,丧尽河內,今下虽是有苏由通稟万人前去助阵袁谭,但孰能知袁谭是否可以抵御住马超,將马超据於魏郡之外,不使秦军踏入魏郡,兵犯鄴城。
  向者会议上,一眾文武,皆是认为河內即败,军心不振,当此之时,合该退兵引去,走为上策,来日再行西进之事,同秦军一较高下,分个优劣。
  可袁绍不甘心,他和秦军几番交手,或是大败,或是顿兵坚城,这次西进之前,他心下许诺,无论如何也要博得一二斩获,不然屡战屡败,军心士气將一泻千里,將校们不敢同秦军对敌了。
  然而今时的局面,逼迫袁绍不得已去选择退兵这个选项。
  『再等几日,若是再无寸进,就引兵而去。』袁绍心下思量良久,最终他深深的嘆息了一声,决定行退兵之事,不过须稍待几日,以示他並不惧於秦军。
  第二日。
  一桩消息打乱了袁绍的部署。
  “报,秦將张绣、张任自井陘而出,犯我常山,我军猝不及防,真定已为秦军攻下。”来自常山的使者,带来了一桩坏消息。
  『井陘!』听闻到这桩消息的袁绍,脑中如遭雷殛,震惊不已。
  旋即袁绍明白了刘璋的部署,刘璋於上党这处中间地带做出据守的姿態,拖住了他的数万大军,而后一手从河內伸出,一手从井陘探出,两麵包夹,这是想要夹击鄴城。
  退兵,退兵,袁绍脑中升腾起了退兵二字,眼下军情如火,他需要马上退兵守御鄴城,南据马超,北防张任,保住冀州地界的大体安平,不能放任秦军深入冀州的腹心之地。
  “別驾。”袁绍向列席的田丰望去,目光中露出徵询之色,请教起了方才这桩来自常山郡的消息,应该如何进行应对。
  “明公。”田丰沉声道:“秦军自井陘突出,谋求常山,断不可令其於常山立足,不然冀幽二州的联繫就將为秦军切断,到时候是我方单凭冀青二州抗衡关西。”
  “此外常山在北,河內在南,若是秦军南北合击,魏郡將处於危殆之中。”
  “可速令二公子引幽州突骑南下,並许诺重金於乌桓诸部,让彼辈遣军助阵对抗秦军,避免魏郡落得南北夹击的危局中。”
  “同时此地不宜久留,鄴中需要明公主持大局,且大军屯於此地无益,须分遣兵马驱逐常山、河內之敌为上,望明公早下决断,速速返回鄴城。”
  “別驾之言,大合固孤意。”袁绍重重的点了点头,现在的时局,容不得他去犹豫什么,也没有留给他犹豫的时间,他只能选择田丰的方案,也即是最保险的方案。
  不数日,滏口关上,沈弥见著袁军大营的炊烟越来越少,再根据斥候打听回来的消息,他確定了下来,袁军这是要退兵了,且退兵的速度很快。
  “速速將这桩消息递到辅汉手上。”沈弥安排了一名亲卫作为使者,让他將这里的消息递到壶关的甘寧手中。使者驾著快马飞驰,不一日,甘寧就得知了袁军退兵的消息。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世上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甘寧朗声笑道,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他的目光向著东面望去,养精蓄锐的旬月,也该到他出手的时候,他的环首刀早已饥渴难耐了。(本章完)
  “是。”程昱应道。
  第二日。
  就在曹操打算聚眾商议退兵一事的时候,一道来自宛城的消息,让他面色上泛起惊讶之色,神色间惑然不已。
  这则消息,实为夏侯惇的请罪表,夏侯惇言荆將王威统兵抵近宛城,安营扎寨毕,不数日就焚毁营寨,撤兵南下。
  夏侯惇见此情状,以为王威作为声援秦王刘璋的人马,居不过数日就引兵而去,如此敷衍,如此应付,足可见王威胆志怯懦,无有勇略,是一只可以轻易拿捏的软柿子。
  所以夏侯惇做出了追击的错失,只是令夏侯惇没有想到的是,王威並非真的撤军南下,而是於一狭道处设伏,就等著他去追,接下来就是夏侯惇中伏兵败的事情。
  夏侯惇於文书中请罪道,他作为主將,如今累大军中伏兵败,他有著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请曹操降下罪责,好用於服眾。
  於文书的后半段,夏侯惇为裨將徐晃请功,言徐晃在他追击前进言过,以荆兵突然遁走不合常理,其中恐为埋伏,他没有听从,接著夏侯惇中伏之后,是徐晃引军將他救出伏中,这一次他得以保全性命,全亏了徐晃,非徐晃,他几危殆矣。
  最后末尾上,夏侯惇给出了他的疑虑,这一次中伏,他发现荆兵中多有善骑之人,而荆州地处江汉,舟楫之地也,如何坐拥这么多善骑的骑卒。
  夏侯惇大胆的猜测了一句,他怀疑是秦军偽装成了荆兵,北上进犯宛城,具体的详情,会在打探清楚后通报。
  “行书一封,著元让不可出战,且据守宛城,戴罪立功。”虽是夏侯惇直言请罪,但曹操没有降下罪责,而是交代夏侯惇戴罪立功,不要一错再错。
  而后曹操思虑起了夏侯惇在书尾的话语,这一次北上的荆兵中混杂著秦军。
  片刻后,曹操目光如电,他想通了一些事情,以秦王刘璋的性子,断不是被动挨打的人,这一次到现在都没有出手,原是在南边做起了勾当。
  夏侯惇的猜想多半可以確定下来,唯有秦军和荆兵合谋北上,所以才有了刘表大胆北进,夏侯惇中伏的事情。
  兵者,诡道也。
  曹操面沉如水,神色不定,这一次他中了刘璋的奸计,本以为是绵羊的荆兵,里面混进了猛虎般的秦军,他確是大意了。
  ……
  滏口关前,袁军大营。
  入夜,袁绍於帐內久久不能入睡,他拥大军至此,无有寸功,本不该就此退兵,而应钉死在这里,同秦军一分高下,但眼下河內的时局,却是在逼迫他行退兵之事。
  袁谭大败,丧尽河內,今下虽是有苏由通稟万人前去助阵袁谭,但孰能知袁谭是否可以抵御住马超,將马超据於魏郡之外,不使秦军踏入魏郡,兵犯鄴城。
  向者会议上,一眾文武,皆是认为河內即败,军心不振,当此之时,合该退兵引去,走为上策,来日再行西进之事,同秦军一较高下,分个优劣。
  可袁绍不甘心,他和秦军几番交手,或是大败,或是顿兵坚城,这次西进之前,他心下许诺,无论如何也要博得一二斩获,不然屡战屡败,军心士气將一泻千里,將校们不敢同秦军对敌了。
  然而今时的局面,逼迫袁绍不得已去选择退兵这个选项。
  『再等几日,若是再无寸进,就引兵而去。』袁绍心下思量良久,最终他深深的嘆息了一声,决定行退兵之事,不过须稍待几日,以示他並不惧於秦军。
  第二日。
  一桩消息打乱了袁绍的部署。
  “报,秦將张绣、张任自井陘而出,犯我常山,我军猝不及防,真定已为秦军攻下。”来自常山的使者,带来了一桩坏消息。
  『井陘!』听闻到这桩消息的袁绍,脑中如遭雷殛,震惊不已。
  旋即袁绍明白了刘璋的部署,刘璋於上党这处中间地带做出据守的姿態,拖住了他的数万大军,而后一手从河內伸出,一手从井陘探出,两麵包夹,这是想要夹击鄴城。
  退兵,退兵,袁绍脑中升腾起了退兵二字,眼下军情如火,他需要马上退兵守御鄴城,南据马超,北防张任,保住冀州地界的大体安平,不能放任秦军深入冀州的腹心之地。
  “別驾。”袁绍向列席的田丰望去,目光中露出徵询之色,请教起了方才这桩来自常山郡的消息,应该如何进行应对。
  “明公。”田丰沉声道:“秦军自井陘突出,谋求常山,断不可令其於常山立足,不然冀幽二州的联繫就將为秦军切断,到时候是我方单凭冀青二州抗衡关西。”
  “此外常山在北,河內在南,若是秦军南北合击,魏郡將处於危殆之中。”
  “可速令二公子引幽州突骑南下,並许诺重金於乌桓诸部,让彼辈遣军助阵对抗秦军,避免魏郡落得南北夹击的危局中。”
  “同时此地不宜久留,鄴中需要明公主持大局,且大军屯於此地无益,须分遣兵马驱逐常山、河內之敌为上,望明公早下决断,速速返回鄴城。”
  “別驾之言,大合固孤意。”袁绍重重的点了点头,现在的时局,容不得他去犹豫什么,也没有留给他犹豫的时间,他只能选择田丰的方案,也即是最保险的方案。
  不数日,滏口关上,沈弥见著袁军大营的炊烟越来越少,再根据斥候打听回来的消息,他確定了下来,袁军这是要退兵了,且退兵的速度很快。
  “速速將这桩消息递到辅汉手上。”沈弥安排了一名亲卫作为使者,让他將这里的消息递到壶关的甘寧手中。使者驾著快马飞驰,不一日,甘寧就得知了袁军退兵的消息。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世上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甘寧朗声笑道,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他的目光向著东面望去,养精蓄锐的旬月,也该到他出手的时候,他的环首刀早已饥渴难耐了。(本章完)
  “是。”程昱应道。
  第二日。
  就在曹操打算聚眾商议退兵一事的时候,一道来自宛城的消息,让他面色上泛起惊讶之色,神色间惑然不已。
  这则消息,实为夏侯惇的请罪表,夏侯惇言荆將王威统兵抵近宛城,安营扎寨毕,不数日就焚毁营寨,撤兵南下。
  夏侯惇见此情状,以为王威作为声援秦王刘璋的人马,居不过数日就引兵而去,如此敷衍,如此应付,足可见王威胆志怯懦,无有勇略,是一只可以轻易拿捏的软柿子。
  所以夏侯惇做出了追击的错失,只是令夏侯惇没有想到的是,王威並非真的撤军南下,而是於一狭道处设伏,就等著他去追,接下来就是夏侯惇中伏兵败的事情。
  夏侯惇於文书中请罪道,他作为主將,如今累大军中伏兵败,他有著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请曹操降下罪责,好用於服眾。
  於文书的后半段,夏侯惇为裨將徐晃请功,言徐晃在他追击前进言过,以荆兵突然遁走不合常理,其中恐为埋伏,他没有听从,接著夏侯惇中伏之后,是徐晃引军將他救出伏中,这一次他得以保全性命,全亏了徐晃,非徐晃,他几危殆矣。
  最后末尾上,夏侯惇给出了他的疑虑,这一次中伏,他发现荆兵中多有善骑之人,而荆州地处江汉,舟楫之地也,如何坐拥这么多善骑的骑卒。
  夏侯惇大胆的猜测了一句,他怀疑是秦军偽装成了荆兵,北上进犯宛城,具体的详情,会在打探清楚后通报。
  “行书一封,著元让不可出战,且据守宛城,戴罪立功。”虽是夏侯惇直言请罪,但曹操没有降下罪责,而是交代夏侯惇戴罪立功,不要一错再错。
  而后曹操思虑起了夏侯惇在书尾的话语,这一次北上的荆兵中混杂著秦军。
  片刻后,曹操目光如电,他想通了一些事情,以秦王刘璋的性子,断不是被动挨打的人,这一次到现在都没有出手,原是在南边做起了勾当。
  夏侯惇的猜想多半可以確定下来,唯有秦军和荆兵合谋北上,所以才有了刘表大胆北进,夏侯惇中伏的事情。
  兵者,诡道也。
  曹操面沉如水,神色不定,这一次他中了刘璋的奸计,本以为是绵羊的荆兵,里面混进了猛虎般的秦军,他確是大意了。
  ……
  滏口关前,袁军大营。
  入夜,袁绍於帐內久久不能入睡,他拥大军至此,无有寸功,本不该就此退兵,而应钉死在这里,同秦军一分高下,但眼下河內的时局,却是在逼迫他行退兵之事。
  袁谭大败,丧尽河內,今下虽是有苏由通稟万人前去助阵袁谭,但孰能知袁谭是否可以抵御住马超,將马超据於魏郡之外,不使秦军踏入魏郡,兵犯鄴城。
  向者会议上,一眾文武,皆是认为河內即败,军心不振,当此之时,合该退兵引去,走为上策,来日再行西进之事,同秦军一较高下,分个优劣。
  可袁绍不甘心,他和秦军几番交手,或是大败,或是顿兵坚城,这次西进之前,他心下许诺,无论如何也要博得一二斩获,不然屡战屡败,军心士气將一泻千里,將校们不敢同秦军对敌了。
  然而今时的局面,逼迫袁绍不得已去选择退兵这个选项。
  『再等几日,若是再无寸进,就引兵而去。』袁绍心下思量良久,最终他深深的嘆息了一声,决定行退兵之事,不过须稍待几日,以示他並不惧於秦军。
  第二日。
  一桩消息打乱了袁绍的部署。
  “报,秦將张绣、张任自井陘而出,犯我常山,我军猝不及防,真定已为秦军攻下。”来自常山的使者,带来了一桩坏消息。
  『井陘!』听闻到这桩消息的袁绍,脑中如遭雷殛,震惊不已。
  旋即袁绍明白了刘璋的部署,刘璋於上党这处中间地带做出据守的姿態,拖住了他的数万大军,而后一手从河內伸出,一手从井陘探出,两麵包夹,这是想要夹击鄴城。
  退兵,退兵,袁绍脑中升腾起了退兵二字,眼下军情如火,他需要马上退兵守御鄴城,南据马超,北防张任,保住冀州地界的大体安平,不能放任秦军深入冀州的腹心之地。
  “別驾。”袁绍向列席的田丰望去,目光中露出徵询之色,请教起了方才这桩来自常山郡的消息,应该如何进行应对。
  “明公。”田丰沉声道:“秦军自井陘突出,谋求常山,断不可令其於常山立足,不然冀幽二州的联繫就將为秦军切断,到时候是我方单凭冀青二州抗衡关西。”
  “此外常山在北,河內在南,若是秦军南北合击,魏郡將处於危殆之中。”
  “可速令二公子引幽州突骑南下,並许诺重金於乌桓诸部,让彼辈遣军助阵对抗秦军,避免魏郡落得南北夹击的危局中。”
  “同时此地不宜久留,鄴中需要明公主持大局,且大军屯於此地无益,须分遣兵马驱逐常山、河內之敌为上,望明公早下决断,速速返回鄴城。”
  “別驾之言,大合固孤意。”袁绍重重的点了点头,现在的时局,容不得他去犹豫什么,也没有留给他犹豫的时间,他只能选择田丰的方案,也即是最保险的方案。
  不数日,滏口关上,沈弥见著袁军大营的炊烟越来越少,再根据斥候打听回来的消息,他確定了下来,袁军这是要退兵了,且退兵的速度很快。
  “速速將这桩消息递到辅汉手上。”沈弥安排了一名亲卫作为使者,让他將这里的消息递到壶关的甘寧手中。使者驾著快马飞驰,不一日,甘寧就得知了袁军退兵的消息。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世上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甘寧朗声笑道,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他的目光向著东面望去,养精蓄锐的旬月,也该到他出手的时候,他的环首刀早已饥渴难耐了。(本章完)
  “是。”程昱应道。
  第二日。
  就在曹操打算聚眾商议退兵一事的时候,一道来自宛城的消息,让他面色上泛起惊讶之色,神色间惑然不已。
  这则消息,实为夏侯惇的请罪表,夏侯惇言荆將王威统兵抵近宛城,安营扎寨毕,不数日就焚毁营寨,撤兵南下。
  夏侯惇见此情状,以为王威作为声援秦王刘璋的人马,居不过数日就引兵而去,如此敷衍,如此应付,足可见王威胆志怯懦,无有勇略,是一只可以轻易拿捏的软柿子。
  所以夏侯惇做出了追击的错失,只是令夏侯惇没有想到的是,王威並非真的撤军南下,而是於一狭道处设伏,就等著他去追,接下来就是夏侯惇中伏兵败的事情。
  夏侯惇於文书中请罪道,他作为主將,如今累大军中伏兵败,他有著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请曹操降下罪责,好用於服眾。
  於文书的后半段,夏侯惇为裨將徐晃请功,言徐晃在他追击前进言过,以荆兵突然遁走不合常理,其中恐为埋伏,他没有听从,接著夏侯惇中伏之后,是徐晃引军將他救出伏中,这一次他得以保全性命,全亏了徐晃,非徐晃,他几危殆矣。
  最后末尾上,夏侯惇给出了他的疑虑,这一次中伏,他发现荆兵中多有善骑之人,而荆州地处江汉,舟楫之地也,如何坐拥这么多善骑的骑卒。
  夏侯惇大胆的猜测了一句,他怀疑是秦军偽装成了荆兵,北上进犯宛城,具体的详情,会在打探清楚后通报。
  “行书一封,著元让不可出战,且据守宛城,戴罪立功。”虽是夏侯惇直言请罪,但曹操没有降下罪责,而是交代夏侯惇戴罪立功,不要一错再错。
  而后曹操思虑起了夏侯惇在书尾的话语,这一次北上的荆兵中混杂著秦军。
  片刻后,曹操目光如电,他想通了一些事情,以秦王刘璋的性子,断不是被动挨打的人,这一次到现在都没有出手,原是在南边做起了勾当。
  夏侯惇的猜想多半可以確定下来,唯有秦军和荆兵合谋北上,所以才有了刘表大胆北进,夏侯惇中伏的事情。
  兵者,诡道也。
  曹操面沉如水,神色不定,这一次他中了刘璋的奸计,本以为是绵羊的荆兵,里面混进了猛虎般的秦军,他確是大意了。
  ……
  滏口关前,袁军大营。
  入夜,袁绍於帐內久久不能入睡,他拥大军至此,无有寸功,本不该就此退兵,而应钉死在这里,同秦军一分高下,但眼下河內的时局,却是在逼迫他行退兵之事。
  袁谭大败,丧尽河內,今下虽是有苏由通稟万人前去助阵袁谭,但孰能知袁谭是否可以抵御住马超,將马超据於魏郡之外,不使秦军踏入魏郡,兵犯鄴城。
  向者会议上,一眾文武,皆是认为河內即败,军心不振,当此之时,合该退兵引去,走为上策,来日再行西进之事,同秦军一较高下,分个优劣。
  可袁绍不甘心,他和秦军几番交手,或是大败,或是顿兵坚城,这次西进之前,他心下许诺,无论如何也要博得一二斩获,不然屡战屡败,军心士气將一泻千里,將校们不敢同秦军对敌了。
  然而今时的局面,逼迫袁绍不得已去选择退兵这个选项。
  『再等几日,若是再无寸进,就引兵而去。』袁绍心下思量良久,最终他深深的嘆息了一声,决定行退兵之事,不过须稍待几日,以示他並不惧於秦军。
  第二日。
  一桩消息打乱了袁绍的部署。
  “报,秦將张绣、张任自井陘而出,犯我常山,我军猝不及防,真定已为秦军攻下。”来自常山的使者,带来了一桩坏消息。
  『井陘!』听闻到这桩消息的袁绍,脑中如遭雷殛,震惊不已。
  旋即袁绍明白了刘璋的部署,刘璋於上党这处中间地带做出据守的姿態,拖住了他的数万大军,而后一手从河內伸出,一手从井陘探出,两麵包夹,这是想要夹击鄴城。
  退兵,退兵,袁绍脑中升腾起了退兵二字,眼下军情如火,他需要马上退兵守御鄴城,南据马超,北防张任,保住冀州地界的大体安平,不能放任秦军深入冀州的腹心之地。
  “別驾。”袁绍向列席的田丰望去,目光中露出徵询之色,请教起了方才这桩来自常山郡的消息,应该如何进行应对。
  “明公。”田丰沉声道:“秦军自井陘突出,谋求常山,断不可令其於常山立足,不然冀幽二州的联繫就將为秦军切断,到时候是我方单凭冀青二州抗衡关西。”
  “此外常山在北,河內在南,若是秦军南北合击,魏郡將处於危殆之中。”
  “可速令二公子引幽州突骑南下,並许诺重金於乌桓诸部,让彼辈遣军助阵对抗秦军,避免魏郡落得南北夹击的危局中。”
  “同时此地不宜久留,鄴中需要明公主持大局,且大军屯於此地无益,须分遣兵马驱逐常山、河內之敌为上,望明公早下决断,速速返回鄴城。”
  “別驾之言,大合固孤意。”袁绍重重的点了点头,现在的时局,容不得他去犹豫什么,也没有留给他犹豫的时间,他只能选择田丰的方案,也即是最保险的方案。
  不数日,滏口关上,沈弥见著袁军大营的炊烟越来越少,再根据斥候打听回来的消息,他確定了下来,袁军这是要退兵了,且退兵的速度很快。
  “速速將这桩消息递到辅汉手上。”沈弥安排了一名亲卫作为使者,让他將这里的消息递到壶关的甘寧手中。使者驾著快马飞驰,不一日,甘寧就得知了袁军退兵的消息。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世上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甘寧朗声笑道,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他的目光向著东面望去,养精蓄锐的旬月,也该到他出手的时候,他的环首刀早已饥渴难耐了。(本章完)
  “是。”程昱应道。
  第二日。
  就在曹操打算聚眾商议退兵一事的时候,一道来自宛城的消息,让他面色上泛起惊讶之色,神色间惑然不已。
  这则消息,实为夏侯惇的请罪表,夏侯惇言荆將王威统兵抵近宛城,安营扎寨毕,不数日就焚毁营寨,撤兵南下。
  夏侯惇见此情状,以为王威作为声援秦王刘璋的人马,居不过数日就引兵而去,如此敷衍,如此应付,足可见王威胆志怯懦,无有勇略,是一只可以轻易拿捏的软柿子。
  所以夏侯惇做出了追击的错失,只是令夏侯惇没有想到的是,王威並非真的撤军南下,而是於一狭道处设伏,就等著他去追,接下来就是夏侯惇中伏兵败的事情。
  夏侯惇於文书中请罪道,他作为主將,如今累大军中伏兵败,他有著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请曹操降下罪责,好用於服眾。
  於文书的后半段,夏侯惇为裨將徐晃请功,言徐晃在他追击前进言过,以荆兵突然遁走不合常理,其中恐为埋伏,他没有听从,接著夏侯惇中伏之后,是徐晃引军將他救出伏中,这一次他得以保全性命,全亏了徐晃,非徐晃,他几危殆矣。
  最后末尾上,夏侯惇给出了他的疑虑,这一次中伏,他发现荆兵中多有善骑之人,而荆州地处江汉,舟楫之地也,如何坐拥这么多善骑的骑卒。
  夏侯惇大胆的猜测了一句,他怀疑是秦军偽装成了荆兵,北上进犯宛城,具体的详情,会在打探清楚后通报。
  “行书一封,著元让不可出战,且据守宛城,戴罪立功。”虽是夏侯惇直言请罪,但曹操没有降下罪责,而是交代夏侯惇戴罪立功,不要一错再错。
  而后曹操思虑起了夏侯惇在书尾的话语,这一次北上的荆兵中混杂著秦军。
  片刻后,曹操目光如电,他想通了一些事情,以秦王刘璋的性子,断不是被动挨打的人,这一次到现在都没有出手,原是在南边做起了勾当。
  夏侯惇的猜想多半可以確定下来,唯有秦军和荆兵合谋北上,所以才有了刘表大胆北进,夏侯惇中伏的事情。
  兵者,诡道也。
  曹操面沉如水,神色不定,这一次他中了刘璋的奸计,本以为是绵羊的荆兵,里面混进了猛虎般的秦军,他確是大意了。
  ……
  滏口关前,袁军大营。
  入夜,袁绍於帐內久久不能入睡,他拥大军至此,无有寸功,本不该就此退兵,而应钉死在这里,同秦军一分高下,但眼下河內的时局,却是在逼迫他行退兵之事。
  袁谭大败,丧尽河內,今下虽是有苏由通稟万人前去助阵袁谭,但孰能知袁谭是否可以抵御住马超,將马超据於魏郡之外,不使秦军踏入魏郡,兵犯鄴城。
  向者会议上,一眾文武,皆是认为河內即败,军心不振,当此之时,合该退兵引去,走为上策,来日再行西进之事,同秦军一较高下,分个优劣。
  可袁绍不甘心,他和秦军几番交手,或是大败,或是顿兵坚城,这次西进之前,他心下许诺,无论如何也要博得一二斩获,不然屡战屡败,军心士气將一泻千里,將校们不敢同秦军对敌了。
  然而今时的局面,逼迫袁绍不得已去选择退兵这个选项。
  『再等几日,若是再无寸进,就引兵而去。』袁绍心下思量良久,最终他深深的嘆息了一声,决定行退兵之事,不过须稍待几日,以示他並不惧於秦军。
  第二日。
  一桩消息打乱了袁绍的部署。
  “报,秦將张绣、张任自井陘而出,犯我常山,我军猝不及防,真定已为秦军攻下。”来自常山的使者,带来了一桩坏消息。
  『井陘!』听闻到这桩消息的袁绍,脑中如遭雷殛,震惊不已。
  旋即袁绍明白了刘璋的部署,刘璋於上党这处中间地带做出据守的姿態,拖住了他的数万大军,而后一手从河內伸出,一手从井陘探出,两麵包夹,这是想要夹击鄴城。
  退兵,退兵,袁绍脑中升腾起了退兵二字,眼下军情如火,他需要马上退兵守御鄴城,南据马超,北防张任,保住冀州地界的大体安平,不能放任秦军深入冀州的腹心之地。
  “別驾。”袁绍向列席的田丰望去,目光中露出徵询之色,请教起了方才这桩来自常山郡的消息,应该如何进行应对。
  “明公。”田丰沉声道:“秦军自井陘突出,谋求常山,断不可令其於常山立足,不然冀幽二州的联繫就將为秦军切断,到时候是我方单凭冀青二州抗衡关西。”
  “此外常山在北,河內在南,若是秦军南北合击,魏郡將处於危殆之中。”
  “可速令二公子引幽州突骑南下,並许诺重金於乌桓诸部,让彼辈遣军助阵对抗秦军,避免魏郡落得南北夹击的危局中。”
  “同时此地不宜久留,鄴中需要明公主持大局,且大军屯於此地无益,须分遣兵马驱逐常山、河內之敌为上,望明公早下决断,速速返回鄴城。”
  “別驾之言,大合固孤意。”袁绍重重的点了点头,现在的时局,容不得他去犹豫什么,也没有留给他犹豫的时间,他只能选择田丰的方案,也即是最保险的方案。
  不数日,滏口关上,沈弥见著袁军大营的炊烟越来越少,再根据斥候打听回来的消息,他確定了下来,袁军这是要退兵了,且退兵的速度很快。
  “速速將这桩消息递到辅汉手上。”沈弥安排了一名亲卫作为使者,让他將这里的消息递到壶关的甘寧手中。使者驾著快马飞驰,不一日,甘寧就得知了袁军退兵的消息。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世上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甘寧朗声笑道,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他的目光向著东面望去,养精蓄锐的旬月,也该到他出手的时候,他的环首刀早已饥渴难耐了。(本章完)
  “是。”程昱应道。
  第二日。
  就在曹操打算聚眾商议退兵一事的时候,一道来自宛城的消息,让他面色上泛起惊讶之色,神色间惑然不已。
  这则消息,实为夏侯惇的请罪表,夏侯惇言荆將王威统兵抵近宛城,安营扎寨毕,不数日就焚毁营寨,撤兵南下。
  夏侯惇见此情状,以为王威作为声援秦王刘璋的人马,居不过数日就引兵而去,如此敷衍,如此应付,足可见王威胆志怯懦,无有勇略,是一只可以轻易拿捏的软柿子。
  所以夏侯惇做出了追击的错失,只是令夏侯惇没有想到的是,王威並非真的撤军南下,而是於一狭道处设伏,就等著他去追,接下来就是夏侯惇中伏兵败的事情。
  夏侯惇於文书中请罪道,他作为主將,如今累大军中伏兵败,他有著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请曹操降下罪责,好用於服眾。
  於文书的后半段,夏侯惇为裨將徐晃请功,言徐晃在他追击前进言过,以荆兵突然遁走不合常理,其中恐为埋伏,他没有听从,接著夏侯惇中伏之后,是徐晃引军將他救出伏中,这一次他得以保全性命,全亏了徐晃,非徐晃,他几危殆矣。
  最后末尾上,夏侯惇给出了他的疑虑,这一次中伏,他发现荆兵中多有善骑之人,而荆州地处江汉,舟楫之地也,如何坐拥这么多善骑的骑卒。
  夏侯惇大胆的猜测了一句,他怀疑是秦军偽装成了荆兵,北上进犯宛城,具体的详情,会在打探清楚后通报。
  “行书一封,著元让不可出战,且据守宛城,戴罪立功。”虽是夏侯惇直言请罪,但曹操没有降下罪责,而是交代夏侯惇戴罪立功,不要一错再错。
  而后曹操思虑起了夏侯惇在书尾的话语,这一次北上的荆兵中混杂著秦军。
  片刻后,曹操目光如电,他想通了一些事情,以秦王刘璋的性子,断不是被动挨打的人,这一次到现在都没有出手,原是在南边做起了勾当。
  夏侯惇的猜想多半可以確定下来,唯有秦军和荆兵合谋北上,所以才有了刘表大胆北进,夏侯惇中伏的事情。
  兵者,诡道也。
  曹操面沉如水,神色不定,这一次他中了刘璋的奸计,本以为是绵羊的荆兵,里面混进了猛虎般的秦军,他確是大意了。
  ……
  滏口关前,袁军大营。
  入夜,袁绍於帐內久久不能入睡,他拥大军至此,无有寸功,本不该就此退兵,而应钉死在这里,同秦军一分高下,但眼下河內的时局,却是在逼迫他行退兵之事。
  袁谭大败,丧尽河內,今下虽是有苏由通稟万人前去助阵袁谭,但孰能知袁谭是否可以抵御住马超,將马超据於魏郡之外,不使秦军踏入魏郡,兵犯鄴城。
  向者会议上,一眾文武,皆是认为河內即败,军心不振,当此之时,合该退兵引去,走为上策,来日再行西进之事,同秦军一较高下,分个优劣。
  可袁绍不甘心,他和秦军几番交手,或是大败,或是顿兵坚城,这次西进之前,他心下许诺,无论如何也要博得一二斩获,不然屡战屡败,军心士气將一泻千里,將校们不敢同秦军对敌了。
  然而今时的局面,逼迫袁绍不得已去选择退兵这个选项。
  『再等几日,若是再无寸进,就引兵而去。』袁绍心下思量良久,最终他深深的嘆息了一声,决定行退兵之事,不过须稍待几日,以示他並不惧於秦军。
  第二日。
  一桩消息打乱了袁绍的部署。
  “报,秦將张绣、张任自井陘而出,犯我常山,我军猝不及防,真定已为秦军攻下。”来自常山的使者,带来了一桩坏消息。
  『井陘!』听闻到这桩消息的袁绍,脑中如遭雷殛,震惊不已。
  旋即袁绍明白了刘璋的部署,刘璋於上党这处中间地带做出据守的姿態,拖住了他的数万大军,而后一手从河內伸出,一手从井陘探出,两麵包夹,这是想要夹击鄴城。
  退兵,退兵,袁绍脑中升腾起了退兵二字,眼下军情如火,他需要马上退兵守御鄴城,南据马超,北防张任,保住冀州地界的大体安平,不能放任秦军深入冀州的腹心之地。
  “別驾。”袁绍向列席的田丰望去,目光中露出徵询之色,请教起了方才这桩来自常山郡的消息,应该如何进行应对。
  “明公。”田丰沉声道:“秦军自井陘突出,谋求常山,断不可令其於常山立足,不然冀幽二州的联繫就將为秦军切断,到时候是我方单凭冀青二州抗衡关西。”
  “此外常山在北,河內在南,若是秦军南北合击,魏郡將处於危殆之中。”
  “可速令二公子引幽州突骑南下,並许诺重金於乌桓诸部,让彼辈遣军助阵对抗秦军,避免魏郡落得南北夹击的危局中。”
  “同时此地不宜久留,鄴中需要明公主持大局,且大军屯於此地无益,须分遣兵马驱逐常山、河內之敌为上,望明公早下决断,速速返回鄴城。”
  “別驾之言,大合固孤意。”袁绍重重的点了点头,现在的时局,容不得他去犹豫什么,也没有留给他犹豫的时间,他只能选择田丰的方案,也即是最保险的方案。
  不数日,滏口关上,沈弥见著袁军大营的炊烟越来越少,再根据斥候打听回来的消息,他確定了下来,袁军这是要退兵了,且退兵的速度很快。
  “速速將这桩消息递到辅汉手上。”沈弥安排了一名亲卫作为使者,让他將这里的消息递到壶关的甘寧手中。使者驾著快马飞驰,不一日,甘寧就得知了袁军退兵的消息。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世上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甘寧朗声笑道,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他的目光向著东面望去,养精蓄锐的旬月,也该到他出手的时候,他的环首刀早已饥渴难耐了。(本章完)
  “是。”程昱应道。
  第二日。
  就在曹操打算聚眾商议退兵一事的时候,一道来自宛城的消息,让他面色上泛起惊讶之色,神色间惑然不已。
  这则消息,实为夏侯惇的请罪表,夏侯惇言荆將王威统兵抵近宛城,安营扎寨毕,不数日就焚毁营寨,撤兵南下。
  夏侯惇见此情状,以为王威作为声援秦王刘璋的人马,居不过数日就引兵而去,如此敷衍,如此应付,足可见王威胆志怯懦,无有勇略,是一只可以轻易拿捏的软柿子。
  所以夏侯惇做出了追击的错失,只是令夏侯惇没有想到的是,王威並非真的撤军南下,而是於一狭道处设伏,就等著他去追,接下来就是夏侯惇中伏兵败的事情。
  夏侯惇於文书中请罪道,他作为主將,如今累大军中伏兵败,他有著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请曹操降下罪责,好用於服眾。
  於文书的后半段,夏侯惇为裨將徐晃请功,言徐晃在他追击前进言过,以荆兵突然遁走不合常理,其中恐为埋伏,他没有听从,接著夏侯惇中伏之后,是徐晃引军將他救出伏中,这一次他得以保全性命,全亏了徐晃,非徐晃,他几危殆矣。
  最后末尾上,夏侯惇给出了他的疑虑,这一次中伏,他发现荆兵中多有善骑之人,而荆州地处江汉,舟楫之地也,如何坐拥这么多善骑的骑卒。
  夏侯惇大胆的猜测了一句,他怀疑是秦军偽装成了荆兵,北上进犯宛城,具体的详情,会在打探清楚后通报。
  “行书一封,著元让不可出战,且据守宛城,戴罪立功。”虽是夏侯惇直言请罪,但曹操没有降下罪责,而是交代夏侯惇戴罪立功,不要一错再错。
  而后曹操思虑起了夏侯惇在书尾的话语,这一次北上的荆兵中混杂著秦军。
  片刻后,曹操目光如电,他想通了一些事情,以秦王刘璋的性子,断不是被动挨打的人,这一次到现在都没有出手,原是在南边做起了勾当。
  夏侯惇的猜想多半可以確定下来,唯有秦军和荆兵合谋北上,所以才有了刘表大胆北进,夏侯惇中伏的事情。
  兵者,诡道也。
  曹操面沉如水,神色不定,这一次他中了刘璋的奸计,本以为是绵羊的荆兵,里面混进了猛虎般的秦军,他確是大意了。
  ……
  滏口关前,袁军大营。
  入夜,袁绍於帐內久久不能入睡,他拥大军至此,无有寸功,本不该就此退兵,而应钉死在这里,同秦军一分高下,但眼下河內的时局,却是在逼迫他行退兵之事。
  袁谭大败,丧尽河內,今下虽是有苏由通稟万人前去助阵袁谭,但孰能知袁谭是否可以抵御住马超,將马超据於魏郡之外,不使秦军踏入魏郡,兵犯鄴城。
  向者会议上,一眾文武,皆是认为河內即败,军心不振,当此之时,合该退兵引去,走为上策,来日再行西进之事,同秦军一较高下,分个优劣。
  可袁绍不甘心,他和秦军几番交手,或是大败,或是顿兵坚城,这次西进之前,他心下许诺,无论如何也要博得一二斩获,不然屡战屡败,军心士气將一泻千里,將校们不敢同秦军对敌了。
  然而今时的局面,逼迫袁绍不得已去选择退兵这个选项。
  『再等几日,若是再无寸进,就引兵而去。』袁绍心下思量良久,最终他深深的嘆息了一声,决定行退兵之事,不过须稍待几日,以示他並不惧於秦军。
  第二日。
  一桩消息打乱了袁绍的部署。
  “报,秦將张绣、张任自井陘而出,犯我常山,我军猝不及防,真定已为秦军攻下。”来自常山的使者,带来了一桩坏消息。
  『井陘!』听闻到这桩消息的袁绍,脑中如遭雷殛,震惊不已。
  旋即袁绍明白了刘璋的部署,刘璋於上党这处中间地带做出据守的姿態,拖住了他的数万大军,而后一手从河內伸出,一手从井陘探出,两麵包夹,这是想要夹击鄴城。
  退兵,退兵,袁绍脑中升腾起了退兵二字,眼下军情如火,他需要马上退兵守御鄴城,南据马超,北防张任,保住冀州地界的大体安平,不能放任秦军深入冀州的腹心之地。
  “別驾。”袁绍向列席的田丰望去,目光中露出徵询之色,请教起了方才这桩来自常山郡的消息,应该如何进行应对。
  “明公。”田丰沉声道:“秦军自井陘突出,谋求常山,断不可令其於常山立足,不然冀幽二州的联繫就將为秦军切断,到时候是我方单凭冀青二州抗衡关西。”
  “此外常山在北,河內在南,若是秦军南北合击,魏郡將处於危殆之中。”
  “可速令二公子引幽州突骑南下,並许诺重金於乌桓诸部,让彼辈遣军助阵对抗秦军,避免魏郡落得南北夹击的危局中。”
  “同时此地不宜久留,鄴中需要明公主持大局,且大军屯於此地无益,须分遣兵马驱逐常山、河內之敌为上,望明公早下决断,速速返回鄴城。”
  “別驾之言,大合固孤意。”袁绍重重的点了点头,现在的时局,容不得他去犹豫什么,也没有留给他犹豫的时间,他只能选择田丰的方案,也即是最保险的方案。
  不数日,滏口关上,沈弥见著袁军大营的炊烟越来越少,再根据斥候打听回来的消息,他確定了下来,袁军这是要退兵了,且退兵的速度很快。
  “速速將这桩消息递到辅汉手上。”沈弥安排了一名亲卫作为使者,让他將这里的消息递到壶关的甘寧手中。使者驾著快马飞驰,不一日,甘寧就得知了袁军退兵的消息。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世上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甘寧朗声笑道,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他的目光向著东面望去,养精蓄锐的旬月,也该到他出手的时候,他的环首刀早已饥渴难耐了。(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