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46

  让人将她送回去休息。
  回去喝了点药然后躺了会儿,老夫人缓和了许多,众人见她已无碍,纷纷劝了她几句,让她好好休息后便离开了。
  本来什么事都没有,老夫人虽然在秦未央那里难受,不过情绪很快缓和了下来并没有犯病。只是很倒霉,夜里突然变天下起了大雨,抵抗能力差的老人家虽然夜间被下人加了被子,并且门窗都关得严严实实的,但最终还是病了。
  年纪大的人不病还好,一旦病起来那可是极危险的,老夫人清晨脸色潮红没醒过来,秦府上下得知后均吓到了,赶紧请大夫来看。
  老大夫来后检查了一番,眉头皱得死紧。
  “大夫,我老母亲怎么样?”秦老爷早晨听说老夫人病了后没出门,见大夫表情不乐观心揪了起来。
  大夫叹气道:“老人家身子虚,夜间雷雨交加令老人家引起旧疾,此时她身体状况不甚乐观,老夫先开几副药试试。年纪大的人犯病总是要伤元气的,这次就算能好起来身体也会大不如前,老夫觉得贵府还是要事先做些准备的好。”
  “什么意思?我老母亲难道……”秦老爷闻言身子僵住了,屋内的其他人亦惊住了。
  “情况没有那么糟,只是老人家病好后身体会每况愈下,而且脉象显示病人已然郁结于心甚久,这也是这次老人家病倒的原因之一,以老夫看来怕是顶多再有一年的活头,老人家还有何心愿未了,贵府尽力去满足吧。”老大夫说完后便开始写起方子来。
  众人愣住了,虽然知道老夫人身体一向不好,可是没想到只是变了个天而已居然会重成这样,几人望着在床上沉睡着的老夫人眼眶不禁都红了。
  大夫还说老夫人心情郁结,到底是何事令她的身体受了这般重的影响?
  秦夫人低声道:“老夫人的心愿是在有生之年能抱上重孙子。”
  闻言,赵氏表情一僵,闷声垂下头去,而顾少男则是惭愧地不敢看众人。
  一旁的秦未昭倏地攥起拳头,看着病倒在床的老祖母眼中流露出挣扎来,眼角余光扫了下正低着头的赵氏,随后抿紧了唇,眉头因有所顾虑拧成了川字型,由于众人的注意力全集中在了老夫人及大夫身上,是以无人注意到他表情上的异样。
  当老夫人病重的消息传到艳姨娘耳中时,被折磨得命快去了半条的艳姨娘立刻笑了,笑得极开心,咬牙对在给她上药的小竹道:“老太婆病得好,活久了简直是个祸害,赶紧死了算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也许有些亲会觉得啰嗦,不过老夫人生病是要重点写写的,这算是个转折,要由这事引出其它剧情来,么么亲们。
  节日过完了,亲们上班的、上学的,第一天会不会不适应呐,赶紧适应起来吧~
  -
  39、生子大任
  老夫人这一病令秦府上下陷入了阴云之中,最多还有一年的活头,这残酷的事实令秦老爷等嫡亲子孙均感到极其难过,一整天父子两人都没出过府,生意上的事都交给手下去做了,秦未昭也一直陪在老夫人床前等她醒来。
  本来暂时没想接那串当家钥匙的秦夫人此时亦不得不重新带病管起家来,她对顾少男及秦未央施加了压力,让他们一年内最好生个孩子出来,哪怕第一胎不是儿子都好,让老夫人在世时还能再见一个重孙也算是尽了孝心。
  若换成平时,秦未央绝对会立刻跳脚抗议,可现在老夫人重病不醒他难过还来不及,哪里还有那精神去反抗,何况他也想在祖母临终前尽一份孝道,生儿子是目前他唯一能为老夫人做的,这种事大哥那里不便强求,只能由自己努力了,不管有多抗拒。
  秦夫人走后,秦未央及顾少男两人相对无言,对于圆房一事没人愿意,可是在这个情形之下由不得他们作主。
  “有件事我想知道,你必须告诉我,否则圆房一事我不会情愿配合。”顾少男神色严肃地说道。
  “你说。”
  “是关于大伯和大嫂的,八卦这等行为很令人不喜,我本也不想挖人,可是这次关系到我身上,就必须要弄个明白才行。”顾少男直视着表情沉郁的秦未央,语气平淡地问起来,“按理说大嫂入门多年一直未生下男孩,重视子嗣的长辈们要不就时常将这事挂在嘴边,要不就是对他们夫妻施加压力,可是我进门近四个月,虽然老夫人及娘都盼着秦家添丁,可为何却从没对大伯大嫂提起过这事?”
  秦未央眉头皱了皱,沉默着没有回答。
  等了会儿见秦未央没有开口的意愿,顾少男也不勉强,道了句话后转身就走:“你不想说我也不勉强。”
  “等等。”秦未央唤住了要走出去的顾少男,抿了抿唇道,“我告诉你。”
  顾少男停住转过身,站在原处看着他。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发觉大哥在怀疑自己……有问题,不过那是他多虑,若是有问题的话小楠楠哪里来的?我可不认为大嫂有那个胆子爬墙。”
  “大伯对子嗣问题敏感便是家人不敢当他们的面提及的原因?应该没有这么简单吧?”顾少男怀疑地看着秦未央。
  “大哥这自然并非全部原因,爹娘之所以不敢再提及这件事是因为三年多前大嫂曾寻死过。”秦未央抛出一个炸弹来。
  “什么?大嫂寻死?”顾少男闻言大感惊愕,瞪圆了眼睛望向秦未央。
  “对。”
  当初赵氏生下一女后肚皮一直不见动静,盼孙心切的秦老爷夫妇便时不时地在她面前提起这件事来,迫于压力,赵氏作主给丈夫纳了两名妾氏,谁想妾也一直不生养,就在府上众人愁眉不展之时,秦未昭带回来一个美人,这美人争气,入门仅两个月便有了身孕,只是好景不长,美人被传与下人有染,于是被赶出了府去。
  这事本来已经过去,结果不知怎的有小道消息传说那美人根本没有与人私通,是赵氏怕她生出儿子来,恐她在生了儿子后更受秦未昭的宠爱重视,到时没有儿子的她地位会受到威胁,于是心一狠便采取了这等阴毒且一劳永逸的法子陷害了美妾。
  就在这消息传得被越来越多人知道后,赵氏大怒,为表清白趁秦未昭不在,将下人都赶出屋后悬梁了,好在有丫环察觉到异常砸门进去救下了快窒息的赵氏。
  悬梁前赵氏曾留下了一封遗书,在表明自己清白之后还写了自己入门三年只生有一女,没能生出儿子感到愧对秦家人,连进门的妾氏不是不能生养便是偷人,深觉自己担不起这个正妻一职。被流言中伤后再加上没有儿子,心灰意冷之下于是选择了自我了断,还说要秦家人不要为她难过,尽快给秦未昭找个能生养的妻子为秦府开枝散叶云云。
  当初这事闹得不小,老夫人和秦老爷夫妇都被吓到了,反复劝慰不停地哄一直哭着说不配作嫡长媳的赵氏,若是赵氏因为没能生下儿子悬梁自尽了,那传出去后秦府的名声还要不要了?以后说不定没人敢将女儿嫁进秦家了,唯恐女儿生不出儿子来会被公婆逼死。
  为了安抚赵氏,秦老夫人发话说以后不会再在生儿子的事上给她施加压力,这事随缘,能生下最好,生不下他们也不会怪罪于她,称反正秦家不是只有未昭一个男丁,传宗接代的事总是不用愁的。
  终于哄得赵氏打消了轻生的念头之后,秦夫人逮住几个散播谣言最厉害的下人严惩了一番,然后将他们赶出府去,威胁留下来的下人们谁再敢背后乱嚼舌根下场比赶出府的几人更惨。
  就这样,时间一久对赵氏不利的流言便渐渐制止了,本来就是流言,没人能拿出证据来,见秦夫人等主子对待赵氏不见任何不同,众人心想那小道消息必定是假的,于是渐渐的也无人再提起这事。
  “原来是这样。”听完后顾少男恍然大悟,怪不得秦老爷夫妇行为会那般反常,连老夫人病重想抱重孙子都没找秦未昭夫妇,反而对她和秦未央两个干也对不上眼的人施加压力,原来是赵氏曾自杀过,不敢去对她施加压力。
  “这下你清楚前因后果了,祖母的心愿你会好好配合的吧?”秦未央认真地问道,他是不想圆房,经过两宿的同床共枕后他看出了她对他没有丝毫漪念,就因如此他更要问清楚,可不想做那事时因为弄疼了她被踢下床然后遭一顿毒打,若真那样,他这辈子想必都对做那种事有心理阴影了。
  “身为秦家人我自然不能逃避责任,你伤养好后我们随时可以圆房,只是能否怀上并且生出儿子来你我都无法保证,别到时都将责任推到我身上。”说起这等私密事时顾少男表情没有任何不自在之处,仿佛谈论的只是天气一样。
  秦未央闻方拧眉思索了会儿,最后像是下了非常艰难的决定一样不情愿地道:“那我们就多做几次以防万一。”
  以防万一这个词是这么用的吗?顾少男忍不住直摇头,不过也没说什么,她明白只要她还顶着秦家妇的身份一天,这圆房的责任便逃脱不掉,虽然想到与二百五做那事时总感觉很别扭很抵触,可是能有什么办法?与一个长得还不错的男人做总比当老处女强,顾少男如此安慰着自己。
  知道顾少男过几日要与秦未央圆房后,王婆子不同于顾少男一脸的冷淡及不情愿,表现得很是喜悦,她一直劝着自家主子赶紧生个儿子巩固地位,无奈对方一直不听,这下可好,秦夫人直接下了命令,顾少男不得不从了。
  老夫人下午时才醒过来,虚弱得很,勉强喝下药后乏得又闭上了眼,因为变天浑身哪里都疼,腿疼有丫环能帮她揉腿以减轻疼痛,可是气喘加上胸绞痛就没办法了。
  “娘有什么想吃的想喝的吗?”秦夫人坐在床边问道。
  老夫人摇了摇头,声音很微弱,哑着嗓子问:“我是不是大限要到了?”
  “没有!”秦夫人猛摇头,强忍欢笑安抚道,“娘只是因变天有些着凉了,养几日就好了,一定要放宽心。”
  “你不用骗我,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老夫人说完后闭上眼,一脸的萧瑟。
  秦夫人强忍泪意给老夫人掖了掖被角。
  闭着眼让人以为已经睡着了的老夫人突然又张口说话了:“想在蹬腿前看一眼重孙子啊。”
  “娘快别说这些,您的身子养养就好了。”秦夫人继续劝。
  老夫人说完话累了,没多会儿便传来均匀的呼吸声,这次是真的睡着了。
  秦夫人叹了口气,眼神复杂地看了眼呆立在床前的秦未昭,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没说什么。
  “娘您别担心,事情兴许还是有转机的。”他指的是重孙子的事。
  “唉,希望老夫人能尽快好起来。”秦夫人以为秦未昭指的是老夫人的病。
  秦未昭没有去解释,只是眼中多了几分坚定。
  接下来的两天,秦未昭总往外跑,每日行色匆匆,眉头一直深锁着,像是有很多烦心事似的。
  晚上要就寝时,在外忙碌了一天的秦未昭问赵氏:“祖母这次病情凶险,你说若是她有幸见到了重孙子,会不会一高兴病情就好转了?”
  赵氏闻言白了他一眼:“乱想什么呢你?难道为了哄祖母开心抱个假的重孙子过来?恐怕到时她知道后会病得更严重。”
  看了赵氏几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