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逸读阁小说>书库>武侠仙侠>神武无限> 第十七章 长空枪法

第十七章 长空枪法

  深灰色的迷云,低低的压着大地。
  秋雨成丝,缠缠绵绵。
  幽幽的竹林之间,细细密密的雨声,让竹林愈加幽静。
  叶青羽裸着上身,站着马步桩,腰身不动,全凭双臂挥动丈八长矛,犹如长蛇乱舞,在半空化作点点寒芒,将一滴滴雨丝穿透。
  血在烧!
  雨丝落在他裸露的半身,下一刻变会化作蒸汽升腾。
  长空并未直接教导他枪法,而是指导他用劲的方法。
  “破军九玄”虽是内功,但前三层“筑基”、“立鼎”、“存神”,都是以炼气血为主,以气炼血。
  长空与无名的武功同出一源,但在细节之上却有很多不同之处,他的枪术、内功与无名的剑术、内功正相反,讲究以血养气。
  两者各有优势,若是兼修,更有互补之效。
  矛为兵刃中最长之物,故有丈八矛之称。在车战时代,两阵相对极远,越长的兵器越实用,所以长矛成为主要兵器;到了马战时代,矛实在太长,在马背上周转不灵,所以渐渐为枪取代。
  战国时期,正处在车战到马战的转型期,矛依旧是战场上的主流兵器,用枪者极少。
  枪、矛形制基本相同,最大区别在于杆。
  矛杆多为硬木或金属,弹性差、分量重,而枪杆必须要有弹性。
  杆的软硬差异导致了枪和矛用法的完全不同,矛以冲刺、打砸为主,属于重兵器,使用者需具备极大臂力才能发挥威力;而枪法则更加敏捷灵动,技巧性远远超过其它长兵器。
  长空以枪为兵,但平日训练却是用矛,因为矛长且重,矛用的好了,对枪的劲道变化领悟更深。
  叶青羽按照长空指导练矛,只是按部就班修炼五六日,便感觉筋骨明显强健了一些。
  而在剑法中融入枪势、矛势,触类旁通之下,让他的剑术更是突飞猛进,虽然并不会这样快的突破境界,但原本还有些不稳的“将”之境界,此时却已经飞速稳固下来。
  因为血气的剧烈燃烧,他周身水汽缭绕,仿若仙人履云。
  只是,燃烧气血对体力的消耗何等可怕,不过小半个时辰,他的双腿便开始颤抖,而持矛的双手也渐失知觉。
  这种疲累到极点的感觉,让他恍惚又回到了初随无名学剑的日子。
  “停下吧!”长空的声音传来。
  叶青羽闻言,这才起势收枪,吐出一口长长的浊气。
  气息遇到冷空气,仿佛利剑一般,在薄薄的雨幕中撕开一条深深的痕迹。
  “你的枪矛之术已算入门,那些基础不需我在提点。”
  长空放下酒杯,倒拖银枪,自竹亭中漫步而出,口中淡淡道,“现在,我将枪术精妙传授与你,虽然你用剑,但我依然愿将来有一天你能够融会贯通。你明日将行,以后能否再见也未可知,时间紧迫,能记多少便记多少,好好看着。”
  “是!”叶青羽忙应道。
  “吾之枪法,源自兵家,表为弈道,分为九品。”
  “一曰,守拙!”
  长空一抖长枪,双脚不动,下盘低沉,长枪如圆,如银龙舞,紧覆四周。
  “凡有善于巧者,勿与之斗巧,但守我之拙,彼巧无所施,此之谓守拙,乃守御之势。”
  “二曰,若愚!”
  下一刻,混元一体的枪势突然炸开,枪如龙飞九天,一扎之下,将细细雨幕炸的四下乱溅。
  “布子如愚,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敢拒。”
  “三曰,斗力!”
  “受让五子,喜欢缠斗,与敌相抗,不用其智而专靠蛮力。”
  “四曰,小巧!”
  “虽不能大有布置,纵横各有其巧,故曰小巧。”
  “五曰,用智!”
  “智,知也。未至于神,未能灼见棋意,而其效着不能深知,故必用智深算而入于妙。”
  叶青羽静心静气,两眼眨都不眨,紧紧盯着长空的每个动作,深怕会有任何遗漏。眼看他枪势或巧或拙,或猛或滞,快捷繁复,变化无穷,只看得目眩神驰。
  长空将枪法九势全部使完,收枪入怀,说道:“弈字有道: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此枪明有九势,其实变化无穷,有冲,有斡,有绰,有约,有飞,有关,有劄,有粘,有顶,有尖,有觑,有门,有打,有断,有行,有立,有捺,有点,有聚,有跷,有夹,有拶,有,有刺,有勒,有扑,有征,有劫,有持,有杀,有松,有盘。你若有兴趣,可细细参悟其中奥妙,若是不喜,草草观之无妨,不需过分勉强,只要能将枪势融入剑势,也算一大收获。”
  叶青羽忙道:“晚辈对枪矛之术颇有兴趣,自会细细参悟。”
  “嗯。”
  长空微微点头,又从怀中掏出一捆竹简,“这个你收好。”
  叶青羽接过竹简,小心打开来,赫然发现竹简的开头刻着《洞微心经》四个大篆。
  “这是我的独门心法。”
  长空倒了一杯酒饮下,说道,“弈棋之道,首先要静。人生而静,其情难见,感物而动,然后可辨。推之于兵,于棋,甚至于人世,胜败皆可得而先验。这部心法无法让你功力精进,却可以让你凝神定气,抱心归一,达到忘我之境。在一些特殊时刻,会很有帮助。”
  叶青羽眨了眨眼,忽然想到了《风云》中的“冰心诀”,这两者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种令人心无杂念的心法,看起来颇为鸡肋,其实是十分有用的法门。
  毕竟,“处变不惊”、“六根凝定”的心态可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就算是那些修行多年的佛门高僧、道门大德能做到的都少之又少。
  在面临巨大危机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会心慌意乱,从而丧失求生求胜的机会,这是生物的本能,而这种心法就可以消除这种本能,让人能在糟糕的环境中始终保持冷静。
  叶青羽深深施礼道:“多谢前辈厚赐!”
  只因他是无名的学生,便将一身所学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他岂能不诚心诚意的致谢?
  太子丹请求燕国隐士田光代为邀请荆轲出山,田光为不泄露消息,在请得荆轲之后随即自杀;荆轲本不愿相助太子丹,却因为好友田光以命之托,明知道刺秦之事十死无生,依旧心甘情愿身渡易水,至死无悔;高渐离只是燕国的一个无名小卒,燕太子丹于他无恩,秦始皇于他无仇,然而这名旁观者却因为好友荆轲之死,不惜借助为秦王击筑的机会以命相搏。
  长空与无名之间同样如此,两人一在秦一在赵,相互见面的机会极少,可是互相之间却是极为信任。
  剧情中,长空甘愿冒着生命危险承受无名的一剑,更是献出了代表自己名声的长空银枪,而在无名身死秦王宫后,他更是从此弃武退出江湖。
  这样高洁而纯粹的友情,在古代也堪称凤毛麟角,到了现代更是一个都没有,怎能不令人感叹。
  对于叶青羽的道谢,长空依旧高冷,又抬手将一个长木匣推到了他的身前,淡淡道:“这杆青铜矛,出自越国巧匠之手,是我年轻时所用,此时我弃矛用枪,这青铜矛与我已然无用,便送予你吧!”
  “青铜矛?”
  叶青羽一怔,两下将木盒打开,只见里面躺着一杆金黄色的长矛。
  这杆长矛与寻常长矛不同,一般长矛都是木头杆加青铜矛头,而这杆长矛从头至尾通体皆由青铜锻造而成。
  只不过,似乎受限于这个年代的金属锻造技术,工匠无法将青铜直接锻造成一整杆长矛,所以将长矛平均分成了三段。
  金黄色的矛柄上雕琢着古朴的花纹,矛头为窄叶形,长有七八分,矛叶的刃口并不十分锋利,但矛叶向前聚集成的尖锋却十分锐利,脊两侧刃口还带着饮血槽。
  在这个青铜贵比宝石的年代,这样一杆通体为青铜所铸的长矛,价值可想而知。
  叶青羽将三截长矛拼接在一起,见其通体长有三米五上下,重量则有五六十斤,握在手中挥动一下,矛头刺穿空气,发出低沉的呼啸声,不禁赞叹了一声:“好矛!”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