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快读小说书城>书库>都市青春>猛卒高月> 第二百七十七章 新年悄至

第二百七十七章 新年悄至

  “那今天你别去了,外面怪冷的,别冻生病了,娘一个人去行了。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品=书=”
  韩氏忽然变得大度起来,挥手便免掉了女儿的虎山行。
  薛涛大喜,拉着母亲的手道“娘,要不你也别去了”
  韩氏叹口气,“说好了的,我不去不给人面子了,会得罪人的。”
  “那”
  薛涛想了想,便把白狐皮围着母亲脖子,笑道“戴着它去,没人再敢嘲笑母亲了。”
  韩氏慌忙道“这使不得,这是郭公子给你的,我怎么能戴”
  薛涛娇声笑道“既然给了我,那是我的东西了,我给娘戴戴有什么关系,外面冷,戴它暖和了。”
  韩氏心感动,还是女儿贴心啊
  “好娘戴给她们看看,让她们再笑话我穷。”
  韩氏心花怒放地戴女儿的白狐围脖,坐马车去杨府了。
  望着母亲兴高采烈的坐马车,薛涛终于下定了决心,如果家里真的窘迫到极致,她一定把那块蓝宝石卖掉。郭宋的人情可以慢慢还,但她不能再让父母为生活清贫而吵架了。
  说不定这个人情还不用还。
  薛涛托着腮坐在窗前,思绪已经飞去了千万里。
  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九原县的内外城墙在第一场大雪到来前终于提前修建完成,外城由从前的两丈提高到三丈,并加宽加固,同时修建内内城台,城台是凸出城墙的高台,向城外凸出叫做马面,人站在城台可以向敌军身后射箭,至今在平遥城墙能看到这种结构。
  而内城台又叫内城马面,它是一个向城内凸出的大平台,它的作用一般是用来安装大型守城武器,如投石机、石砲等等。
  郭宋带领将领们在刚修好的内城墙视察,内外城墙之间相距一百二十步,设计得很巧妙,正好在唐军的杀伤范围内,但薛延陀等游牧民族的弓箭在这个距离都是强弩之末,无法对唐军造成伤害。
  不过内城的城墙稍矮,高只有两丈,所以关键还是要守城外城,不到迫不得已,绝不能放弃外城。
  “内城和外城之间最后有几座空桥梁。”
  郭宋建议道“用索道绳桥较合适,平时士兵可以借助索道绳桥往来,战争危机之时可以一刀斩断,李将军,你来安排”
  李季抱拳道“卑职遵令”
  郭宋又望着远处阴沉的天空道“很快暴雪将来临,薛延陀的军队应该不会再来了,可以取消甲等戒备,恢复为普通戒备,让士兵们休养生息。”
  一场暴雪如期而至,暴雪肆虐几天后停止下来,阳光照在大雪,丰州完全变成一个白雪皑皑的世界,冬天的丰州宁静而祥和,女人们在家里忙着和面蒸馍,男人们则呆在各个小酒馆里聊天喝酒,从早呆到黄昏,兴致盎然地回家。
  自从多了几万移民和灾民后,九原县今年冬天变得格外热闹,虽然大家口袋里都没有钱,不过官府在城北设了一座墟市,给百姓摆摊,互相交换余缺,这省去了货币不足的烦恼,大家以物易物。
  在城外的大军营,一万士兵正在严格集训,虽然秋天薛延陀人因为思结部威胁而被迫放弃了报复丰州的计划,但并不代表他们会吞掉损兵折将的苦果,明年春天呢
  和唐军士兵一起训练的,还有一万五千民团士兵,都是三十岁以下的年轻青壮,朝廷给了丰州六千人的自募军额度,自然将相应的兵甲装备都送到了丰州。
  民团士兵也穿了和普通士兵一样的盔甲军服,除了他们没有军牌,其他吃住都和普通唐军士兵完全一样。
  负责训练民团士兵的是梁武,梁武去年也同样积功升了一级,从校尉升为郎将,郎将属于级将领,才短短几年,他便从旅帅一路升为郎将,令无数人羡慕。
  “杀”
  数千士兵一声大吼,几千根长矛一起刺出。
  民团士兵在训练矛法,这是郭宋编成的矛法十三招,非常简洁实用,既适合单兵作战,也适合长矛大阵,甚至适合马交战。
  郭宋给他们定下的标准是,将十三招练得烂熟于胸,然后忘掉招数,随机出击,这才算把这套矛法练成了。
  校场远处,梁武在给郭宋介绍训练情况。
  “这两天大家的训练兴致不高,可能是马过年的缘故,士兵们都无心训练,这样训练也没有意义,卑职建议早点放假吧”
  郭宋沉思片刻道“既然大家都不想训练不要训练了,不过现在距离新年还有十几天,让大家晚两天回家,给他们找点事情做。”
  梁武笑问道“使君打算让他们做什么事”
  郭宋望着远处正在训练的民团士兵,微微笑道“让他们送货下乡”
  次日午,一辆辆马拉雪橇从东西两座城门涌出,向四面八方奔去。
  马拉雪橇是北方寒冷地区冬天最常用的运输方式,雪橇用松木做成,两头翘,两根长长的翘木间用十几根木杆连接,间木杆放着大量物资,面铺一床被褥,人还可以躺在面。
  一匹高头挽马拉拽着满载物资的雪橇在过膝高的茫茫雪原奔跑,一只大雪橇有三名士兵,一人负责赶马,另外两人负责控制雪橇的货物。
  雪橇速度很快,人坐在面有一种风驰电掣的感觉。
  雪橇是给各乡村送去的过年物资,已经分好了,都在放在一只只麻袋内,每家五斗米、一只羊腿、一只野兔、两条冻鱼和一斤盐。
  目前住在各乡村的百姓基本都是灾民,不过大部分都和丰州签署了移民协议,土地大部分都已丈量完成,等明年开春后分配土地,按照协议,丰州将每月提供给他们粮食,一直到明年秋收。
  而每家的男子则由官府安排做工或者参加民团训练,按月发给一点工钱,用于购买日常用品。
  再过十天是新年,所以官府给每家提供一些粮米肉食以及盐,算是丰州的一项福利。
  雪橇很快进入了河道,河道同样覆盖着厚厚的积雪,下面是厚达数尺的冰面,虽然稍微寒冷一点,但战马在面奔跑安全,不会被积雪下面的沟渠或者尖刺所伤。
  一千多辆马拉雪橇满载着大量物资在河道奔跑,一辆马车在距离县城约二十余里的下白村前缓缓停下,负责赶马车的贺小闷在村口高声喊道“大家出来搬东西”
  贺小闷参加了民团训练,他在家乡也赶过雪橇,便主动担任雪橇赶马,至少要跑两趟才能把物资送完。
  村里涌出来大群百姓,欢天喜地地将一袋袋物资搬进村里。
  贺除夕也带着孙儿出来了,小男孩看见父亲,高兴得抱住父亲的腿大喊道“爹爹你什么时候回家”
  贺小闷揉揉儿子的头发笑道“明天吧明天回来,你先回家,我和你阿公说点事。”
  小男孩跟着一群孩子跑回村了。
  贺小闷把父亲叫到一旁,小声道“丰州在招募六千正式士兵,我想报名从军。”
  贺除夕脸色一变,半晌道“这件事你要和媳妇商量,我们说了不算。”
  “爹爹,你先给家里说说嘛我觉得从军挺好的,冬天可以回家,其他时间有一个月假期,正好春耕和秋收我赶回来,更重要是,家里还可以再多得一顷土地,直接拿地契转为永业田,不需要再等十年,吃穿住都不要钱,每个月还有五贯钱的军俸,一年是六十贯,关键是,从军可以保卫家园,我觉得自己有责任。”
  贺除夕叹口气道“如果你意志已定,我也不劝你,你只要春耕和秋收回来帮忙,其他照顾庄稼我一个人够了,你娘和你媳妇应该也会来帮忙,但无论如何,你要和媳妇讲通此事。”
  “我知道,明天我回来了,如果定下来,过完年我正式从军。”
  贺小闷见雪橇已经搬空,便坐雪橇,向父亲挥挥手,赶着雪橇从河道飞驰而去。
  贺除夕背着手忧心忡忡向家里走去,他真不知该怎么向家人提及儿子想从军这件事。
  大历十三年的新年终于来临,家家户户打扫庭院,贴门户,大门挂灯笼。
  今天是除夕,一大早,郭宋便洗漱更衣,准备出门了,小鱼娘一边给他梳头,一边小声嘟囔道“别人过年都呆在家里,公子倒好,一过年要出去,恐怕丰州最冷清的是我们这个家了。”
  “我现在没必要在家里过年,等以后吧等我自己成家生子,我老老实实呆在家里了。”
  小鱼娘眼睛一亮,连忙笑道“那公子赶紧相亲吧冷家三姑娘不是很喜欢公子吗冷家也想攀公子这根高枝,我觉得正好是天作之合。”
  “我可不是什么高枝,攀我这根枝条会摔死的,而且你热心过头了吧下一个是不是要提高家的女儿,最后绕一圈,其实目的是梁灵儿,对不对”
  郭宋太了解小鱼娘的心思了,一心想撮合自己和梁灵儿,这不是乱点鸳鸯谱吗
  小鱼娘撇撇嘴,“好心没好报,某人不想领情,我又何苦自讨没趣,你几时回来”
  “老规矩,我去军营过年,后天回来,你还是去薛参军家里过年,他女儿不是在跟你学武吗你这个义姐要当合格才行。”
  薛长寿的女儿薛小晶小鱼娘小一岁,也喜欢舞刀弄剑,两个小娘整天在一起玩,薛长寿索性收了小鱼娘做义女,一般郭宋不在丰州,小鱼娘便有了去处,大部分时间都呆在薛家,过年当然也不例外。
  小鱼娘见公子根本不把自己放在心,心恨得直痒痒,想用梳子狠狠在他头敲一个大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