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17

  丈夫想了想,无可奈何道:“这样吧,我给组织请示一下,让然然去吧,亲姐妹,是个安慰。该注意的事,你可以给然然交代一下,怎么样?”半天,她点点头,慢慢转回身子。
  有关领导批准了丈夫的请求,并派人把静然送到猫头山交给付洁,付洁又立刻安排聂诚带领静然来到鹁鸽洞。
  静怡听了无奈道:“妈妈糊涂,现在怎么可以儿女情长!再说,革命是有严格纪律的,经过组织批准了吗?”静然说“爸爸是请示了上级的,上级同意,说正好可以给你安慰,也了却妈妈的心事。”
  静怡一下子体会到了爸爸妈妈和党组织的用心,激动得掉下泪来。妹妹也悲喜交集,走上前去,和姐姐相拥而泣。
  夜晚,小小的山洞,静怡躺在门板上,静然和小徐霞裹着军大衣倚洞壁而坐。当小徐霞呼呼入睡后,静然睡不着,她靠到姐姐铺边,和姐姐聊起了家常。
  静然安慰姐姐说:“姐姐,爸妈不需要你牵挂,有我还有弟弟。要紧的是你平安,特别是你现在这个样,爸妈揪心啊,所以你一定要保重。”静怡说:“对爸妈,每每想到我长这么大还没有尽一分孝心,实在愧疚。”
  静然说:“爸妈还不老,再说现在是什么时候,爸妈还能对你非分要求吗?”静怡长出了口气:“等抗战胜利了,我和陈浩如果都还能幸存,如果我们能有安身之处,有个家,我就把爸妈接到我的家,好好尽尽孝心。陈浩也是个大孝子,脾气可好了,不知你见到他了吗……”“哦,他太忙……”静怡一提到陈浩,静然心里很不是滋味,故意转变话题说:“姐姐,咱不说家事了,谈谈国事吧。”
  静怡正好最喜欢谈国事,高兴道:“谈什么国事,妹妹也懂国家大事了?”静然道:“姐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嘛!妹妹是有许多问题不明白,想请教姐姐。”静怡笑道:“你说吧,只要姐姐懂得地的。”
  静然说:“姐姐,你不知道,我这次掉进虎口,魂都吓没了。日本鬼子可残酷了,那天被鬼子抓上车,有个姑娘跳车逃跑,被抓回来。一到了关押地,就被当众扒光了衣服,割掉了乳防,还用刺刀捅了她的下身,这姑娘当即惨死。大家都吓得魂不附体,有的哭号,有的惊叫,鬼子上去就扇耳光,拳打脚踢。我不明白,日本人为什么这么没有人性呢?据说日本人的老祖宗还是中国,可他们为什么还要侵略中国呢?他们怎么没了老祖宗的德性呢?”
  “哦,这牵扯到日本历史文化。”静怡边想边慢慢道。静然小静怡三岁,一直关在学校,啥事不懂,静怡正好想开导开导妹妹。静怡对日本家底也略知一二。那是自从“九。一八”后,她就开始“研究”日本,读了许多有关日本历史文化的书。
  “说日本人的老祖宗是中国,要从日本的历史文化说起。数十万年前来自中国东北的原始人类进入朝鲜半岛上居住,一些又迁徙到日本列岛。考古学和人类学观点认为日本民族是主要由古代中国汉族、长江下游的吴越人、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人和少量的西伯利亚通古斯人、少量南洋群岛的马来人以及中南半岛的印支人融合而来,逐渐迁移到日本融合衍变而来。 战国时秦国灭燕国、齐国和越国时,大量燕国人、齐国人和越国人逃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朝鲜半岛北部属中国领土,在此期间和以后到清朝时当中国北方出现战乱和灾害时,陆续有大量中国人移民朝鲜半岛,后来又从这里向东向南到了日本。还有一条移民路线是从中国东部直接跨海到日本列岛。”
  静然明白道:“看来日本主要是中国移民,所以说日本人的老祖宗是中国一点也不过分。”静怡道:“是的,日本民族主要是中国人的祖先迁移过去的,在那里繁衍生息,并带去了中国文明。日本原来是没有文字的,所以一直使用中国的汉字。现在日本语言口音中80左右是汉语的变音,日本的语言语音主要来源于商周时期到清朝的多时间段多层次的中国汉语方言口音和通古斯人口音、吴越人口音、少量南洋群岛的马来人口音以及中南半岛的印支人口音融合而来。”
  静然惊讶道:“怪不得我看到许多日文是中国的汉字,日本话也和汉语发音十分相似。”静怡说:“是的,中国文化融进了日本。日本列岛上出土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只有几万年的历史。日本列岛上在4世纪后才出现国家,之前只有部落。日本列岛原来并不叫日本。古代日本文化主要得益于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和融合。”
  静然问:“日本主要吸收了那些中国文化?”静怡想了想说:“日本吸收中国文化是多方面的长期的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汉字和汉文、儒学、律令制度和佛教是日本吸收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公元3世纪末,中国儒家典籍《论语》十卷和《千字文》一卷传至日本。5世纪,日本贵族已经能够较好的运用汉字了,建立了五经,即易经、诗经、书经、礼记、左氏春秋博士交待制度,要求中国向日本派遣谙熟儒家典籍的汉学家,以后又增加医博士、历博士、天文、地理和阴阳五行等各方面的专门人才。日本并直接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全面摄取中国文明制度。”
  这时洞外一阵山风,静怡警惕地侧耳听了听,似有动静,叫静然出去看看。静然悄悄走出洞口,只见洞外一片漆黑,刚刚刮起了西北风,并飘起了鹅毛大雪。
  静然回到洞口对静怡说:“没有发现异常,刚才的动静好象风头卷着沙石的声音。”静怡说:“要提高警惕,那天鬼子夜间就宿营在洞顶,天快明时才察觉。”静然一听吓了一跳:“啊,那怎么得了!结果呢?”静怡说:“结果亏了小徐霞。她急中生智,跑到洞外远处扔了两颗手榴弹,把鬼子引走了。”
  静然看看熟睡的小徐霞,赞叹道:“这小妹妹真了不得!”静怡道:“这是块好钢,只是命很苦,一家4口都叫鬼子炸死了,党收留了她,我们要好好培养她。象她这样的苦孩子,根据地恐怕还有很多,党有责任收留和教育她们,她们是党的未来。”
  宝宝不断地蠕动,静怡重重地喘息。静然赶紧给姐姐到了缸水,并送到姐姐嘴边,让她喝了口稍息。
  虽然夜已经很深,静然依然没有困意,满脑子是她对日本不明白的问题。她又问姐姐:“说日本的老祖宗是中国,看来一点也不假。可他们为什么不但不孝敬老祖宗,反而来欺侮老祖宗呢?况且他的国家那么小,不及中国的一个云南省?”
  静怡说:“日寇为什么要侵略中国,简单地说是因为日本强大,中国贫穷。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从来都是弱肉强食,近代世界上几乎所有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不是被世界列强美英法德日等国瓜分了吗?其中日本胃口很大,单瓜分了一块他不满意,他要把中国全吞下去,变为他的殖民地。”
  静然问:“日本为什么胃口那么大呢?”静怡说:“要说日本的胃口大,可正是大得惊人。从地理规模来说,日本的面积是37万多平方公里,只相当于中国的云南省。可这样一个小国,却连年不断地发动对外战争,给亚洲的许多国家尤其是中国带来了罄竹难书的浩劫和灾难。 事实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不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的,也不是从1874年日军侵略台湾开始的,而是从16世纪中国的明王朝时就开始了,那就是倭寇对中国东南沿海的骚扰和侵略。 黄仁宇在他的《万历十五年》一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在16世纪中叶,日本这一个岛国能够严重威胁本朝(即明朝)东海沿岸各省的安全,这种现象是很难理解的。合乎逻辑的倒是本朝的士兵应该越海进攻日本。因为当时的日本不仅地狭人稀,而且几十年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权,内战频仍,法律和纲纪可谓荡然无存。本朝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被一个极有组织的文官集团所统治,中央指挥地方如身之使臂,极少发生抗命的事情。同时我们这个帝国在名义上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常备军,人数多达二百万。 但是,拥有200万军队的统一的明王朝却丝毫没有侵略日本的欲望,倒是并未统一且内战频仍的小日本大有吞并中国的企图。16世纪末,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就说:‘誓将唐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灭亡中国,迁都于中国,天皇居北京。’可见,地盘不大的日本野心实在大得惊人。 日本军国主义者对这个问题倒是有一个答案:日本列岛是一个蚕,中国则是一片桑叶,蚕就是要吃桑叶。日本的老师就在课堂上给自己的学生们灌输这个观点:日本的形状像个蚕,支那则像个桑叶,蚕吃桑叶天经地义,否则蚕岂不要饿死吗? 这真是可笑的歪理邪说。”
  静然问:“究竟日本为什么要为什么侵略中国?”静怡说:“这既要看日本的因素,也要看中国的情况。 从日本方面看,首先是它想侵略中国,其次是它有能力侵略中国。前者是说日本侵略中国的必然性,后者则是说日本侵略中国的可能性。 从中国方面看,日本之所以将中国而不是其他国家作为主要侵略对象,是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是一块‘肥肉’,且距日本很近,便于日本用兵;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国力衰弱,中华民族存在着重大弱点和缺陷,给了日本侵略者以可乘之机。 这问题说起来话长……”
  静怡打了个哈欠,对静然说:“天不早了,咱们休息吧。”静然兴趣极高,央求姐姐道:“不,姐姐,这问题困扰我好长时间了,你今晚不说完我怎么能睡得着?”静怡无可奈何道:“好吧,那我就给你慢慢说。”静然给姐姐垫了垫枕头,又给姐姐倒了缸水。
  静怡说:“日本为什么侵略中国,看日本的因素,第一个问题是它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为什么想侵略中国?也就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必然性在哪里? 第二个问题是日本为什么有能力侵略中国?也就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可能性。先说第一个问题。日本之所以走上侵略扩张道路,根子还在于它的民族文化中存在着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 那么,日本为什么会形成军国主义的传统呢? 这有四个因素:第一,首先和日本的武士道密切相关。”
  静然问:“日本的武士道是个什么东西?”静怡说“日本历史上曾经历了很长的战国时期,大名领国群雄割据,混战不已,并逐渐形成了专事征战杀伐的武士阶级。1192年,日本建立了第一个武士政权——镰仓幕府,从此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武士统治时代。‘武家习气’、‘弓矢之道’与中国的儒家伦理相融合,就形成了忠君、节义、廉耻、武勇、坚忍等一整套封建伦理规范,统称“武士道”。 武士道的形成使武士意识大大强化了,它不但从伦理关系上加固了武士阶级,而且使武士的思想和行为特征更加明确了。中国儒家伦理所倡导的儒雅之风,不但没有使日本武士变得像中国儒生那样弱不禁风,反而给嗜杀的武士罩上了儒雅的外衣,使其在血泊与文墨之间达到心理平衡。封建武士经常为试刀而无故砍杀路人,然后彬彬有礼地朝死者鞠上一躬,说声‘对不起’。这典型地体现了日本武士所具有的文质彬彬和凶残嗜杀的双重性格。这也是日本武士与西方强盗的不同之处。在武士统治的数百年间,武士道一直被作为日本社会伦理的基本内容而加以宣扬,武士道潜移默化的熏陶,使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性格中具有强烈的强悍尚武的特点。 1868年后的明治维新推翻了武士阶级的统治地位,废除了武士等级,但武士道却被日本统治者作为主导性的伦理传统继承下来,用以向国民进行灌输,甚至将武士道精神渗透到青少年的教育之中,千方百计地培养青少年的残酷心态。比如,为了培养小孩子的胆量,深夜派他去死刑刑场取死人头,谁敢做就给谁奖励;给小孩喝红色的羹汤,让他体验喝血的感觉。”
  静然惊讶道:“这样的教育真不可思议。”又问,“与军国主义密切相关的第二个因素是什么?”静怡说:“这就是天皇制 。天皇制政体是明治维新保留的除武士道之外的另一个封建残余。日本的天皇制有两个特点:一是万世一系,从未改姓,绝大多数日本国民对天皇有着绝对的精神信仰;二是天皇不掌握实权。天皇制的这一特性,也被日本利用于军事领域。日本军队实行所谓的统帅权独立制度,即军队的指挥权不归内阁而归天皇,日本军阀可以借助天皇的名义随意对外用兵,日本的政党体制对日本军方不起约束作用。 可以说,军国主义是日本侵略成性的根源所在,而武士道和天皇制,正是日本军国主义得以形成的精神支柱和政治基础。
  静然道:“怪不得日本鬼子开口闭口效忠天皇。”又问,“与军国主义相关的第三个因素是什么?”静怡说:“这就是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日本踏上了军事立国的军国主义道路。 从西方列强的情况看,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带来对海外资源和海外市场的迫切需求,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