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48

  终于能下地走路,玉珠才算是舒了口气,让吏目去通知孙大夫,说是这边完事了。一会儿吏目就小跑着奔回来,说是孙大人有请。玉珠赶紧整理了衣服去大厅,只见里头已经站了不少人。
  见玉珠进来,众人看她的眼神已经和过去有了些不同,之前的轻视一扫而光,多了些惊讶和审视。玉珠倒也没多神气,依旧如往常一般朝孙大夫行了一礼,又转身朝众人笑笑,仍是以前的神色。
  刘太医站在旁边,一脸僵硬,眼皮子和嘴角都耷拉着,无精打采的模样。偶见有人朝他看过去,他就低下脑袋,哆哆嗦嗦的躲过去。玉珠心里头多少猜到了结果,心里有些欢喜,只是一见刘太医那模样,这欢喜也不好表现出来,只得强忍着,憋得实在难受。
  孙大夫唤了杂役将两个病人抬进来,一进门,这下高低立分。玉珠的病人面上虽说还显苍白,但眼中已有了神采,自己慢慢地走进厅里来,没看旁人,朝玉珠恭恭敬敬地鞠了个躬。玉珠朝他点头回礼。
  刘太医的病人则是被搀扶着上来的,整个人犹如一团泥,四肢软软地扒拉着,面孔上笼着一团黑气,虽说还有命在,不过这模样,就算朝廷赦免了他的死罪,到时候改判为流刑,怕也活不长。
  这场斗医的结果不用孙大夫宣判众人亦心知肚明,刘太医和他的那几个支持者固然是灰头土脸,御药房的吏目们则欣喜若狂,因玉珠常与他们混迹在一处,都颇觉长了脸,在这些御医们面前也难得地高声说起话来。
  当然,诸位太医们最感兴趣的还是吏目所记下的玉珠诊病的方子,都是嗜医成狂的一群人,也不待孙大夫说话就冲到吏目跟前讨要记录,大厅里头乱糟糟的,孙大夫也不生气,笑眯眯地在上头瞧着。玉珠见已经没有了自己的事儿,远远地朝孙大夫做了个道别的动作,先行告辞回家。
  这是玉珠头一回离家这么久,回去的路上都觉得周围仿佛变了不少,就连路边卖酱菜的老太太也觉得亲切了许多。玉珠一步不停地回了家,老爹开了门见是她,又惊又喜,赶紧回头大叫于婶子给烧水做饭。
  秦铮却是不在,问了老爹在知道他由顾咏引荐向翰林院的魏翰林投了卷,颇得赏识,今儿又和卢挚他们一群人应邀去了魏府,晚上才能回来。玉珠听了也替他高兴,自己先去洗了澡,换了身衣服后去房里睡觉。
  这些日子在太医院住着,虽说也不曾短了什么东西,可到底不是自己的家,玉珠就是住得不舒坦,每天晚上倒有大半时间都睁着眼睛,好不容易才熬着出来了,一回了家就觉得困得不行。因斗医的事儿了了,她心中松了口气,这一躺,竟一直到第二日中午才起来,差点把家里头几个人给吓坏了。
  见她好歹起了,秦铮方才放心,去厨房端了于婶子早煲好的鱼汤给她,一边看着她喝,一边絮絮叨叨的说起这半个月来家里头的琐事,不外乎于婶子买了几只鸡苗在院子里头养着,他如何在顾咏的指引下去魏翰林府上投卷……
  因玉珠在太医院忙了半月,早和孙大夫说了要沐休,故接下来几日她都在家里头待着。这院子的四邻大多是朝中官宦,不似之前巷子里头那般热闹爱串门子,因秦铮忙着备考,顾咏在户部的差事也忙碌,玉珠在家里待了一日,便觉得无聊得紧。
  这日想起之前巷子里住的乡邻,便想着去看看孙老太太和小柱子。于是玉珠大早上就起来,洗漱罢了,吃过早饭,就上街买了些糕点瓜果去老房子那边兜一圈。见玉珠回来,孙老太太十分欢喜,拉着她说了半天的话,又非留着吃了午饭才放她走。
  临走前,孙老太太忽然说起关家少奶奶吴氏,说早两日前关家派人来寻玉珠,又问了附近许多邻居,只是大伙儿也都不晓得玉珠如今的住所,这才走了。玉珠听罢了,心中担忧是不是吴氏又出了什么意外。当初她收了吴氏不少银子,心中颇愧,左右今儿也闲着无事,便主动去了关家。
  到了大门口,倒瞧不出关家有什么异样。玉珠上前敲了敲门,马上就有人过来应,在门后大声问道:“哪位?”
  玉珠回道:“我姓秦,是府上大太太的大夫。”
  大门立马就开了,有个长着络腮胡子的中年汉子探出脑袋来,睁大眼瞧了瞧玉珠,面上现出疑惑神色,“你就是秦大夫?大太太上回就是去找你的?快请进,快请进。”一边说着,一边赶紧往身后大声招呼道:“快回去通报大太太,秦大夫来了。”
  后面也有人应了,立马听到蹬蹬的脚步声越来越远。一会儿,就见吴氏在众人的簇拥下出来了。她身孕才只有三个月,尚未显怀,但孕妇的架势却是摆出来了,一左一右两个丫鬟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身后还跟了好几个丫鬟嬷嬷,一副众星捧月的架势。
  “秦大夫,真的是你。”吴氏提着裙子急冲冲地走到她面前,面上一片欢喜。“这可真是贵客,上回老太太非要派人去寻你回府看诊,去了好几次也没见人,说是搬走了。没想到您又回来了。”
  玉珠听到此处心中一动,原来去巷子里找她的不是吴氏,而是府里的老太太。心中顿时有了思量,想着是不是就该这么告辞才好。但吴氏却是欢欢喜喜地过来拉她的手,一边拉着她往回走,一边说道:“上回是我无礼,一直没寻到机会跟你好好道个歉,也不知你搬到了哪里。”
  玉珠见她面色如常,亦放下心来,一边说笑一边随她进内院。
  待听玉珠说她早已搬到皇城里,如今又在太医院任职,吴氏又惊又喜,不敢置信地说道:“真真地好本事,没想到我竟然还能请到当朝太医来府上治病,真是荣幸至极,说出去也是极有光彩的。”
  玉珠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不知该说什么话才好。吴氏与玉珠有话要说,自然将下人都屏退,待屋里只剩下她的一个心腹丫鬟了,吴氏才笑道:“却是劳秦大夫白走了一趟,上回那小贱人在府里头趾高气扬的,在老太太跟前跌了一跤。老太太找遍了城里的大夫,也都救不了。也不知是哪个嚼舌根的把秦大夫你的事儿捅到了老太太那里,老太太非要派人去巷子里寻人。结果去了好几回,也没寻着,那小贱人就又给流产了。幸好出事那会儿我不在跟前,要不然,又得把这盆脏水泼到我身上。不过我如今可不怕她——”
  吴氏得意地挺了挺还根本瞧不出形状的肚子,笑道:“如今她恨不得把我捧到天上去,这关家的命脉还在我身上呢。”
  玉珠干笑了两声,不知是否该应上两句替她高兴。
  二人又说了一阵,吴氏一直唠唠叨叨地说着府里的事,老太太如何强横不讲理,那个通房丫头如何下贱无耻,下面的丫鬟如何蠢笨无知……玉珠一直尴尬地挤出笑脸,心里越来越后悔不该过来。
  到了最后,吴氏又小心翼翼地探着她的口风问道:“京里有贵人不知从哪里晓得了我忽然怀孕的事儿,派了好几个人过来问。我实在推脱不过,便说了。不知那贵人会不会去寻秦大夫。”
  玉珠听到此处更有些不悦,她当初离开的时候就跟吴氏叮嘱过,不要把她的事儿说出去,免得多生事端。京里最不缺的就是这些贵人,万一真的过来寻她,非要她去治那什么不孕之症,她哪里能医得来。
  想到此处,她更是郁闷不安,也不顾吴氏的挽留,匆匆地告辞离开。
  才从关家出来,走不多远,就有马车将她拦住,有个穿着一身鹅黄孺裙并葱绿比肩的姑娘从车上跳下来,朝她淡淡笑道:“请问可是秦大夫,我家夫人有请。”
  暂未命名
  那丫鬟面上虽带着浅笑,眉目间却分明有种凌然的傲气,玉珠被她扫了几眼,心里无缘地觉得有些不悦,便硬邦邦地回道:“姑娘怕是找错了人,我另有要事,恕不奉陪。”
  那丫鬟面上顿时色变,有些不耐烦地说道:“秦姑娘,我们夫人可不是关家少奶奶那种商户,你怕是开罪不起。便是太医院孙大人在我们夫人面前也得毕恭毕敬的,你撑死了不过是个小小的御医,不要命了。”
  不过是个丫鬟就这般颐指气使,想来那主人也不是什么好想与的。来京城这么久,玉珠也见识过不少自以为是的人物,这会儿道也不气,似笑非笑地看着她道:“既然如此,姑娘何不去太医院请孙大夫,何苦来这里寻我。”
  说罢,一转身就要走。那丫鬟见状急了,竟上前来拽她。那丫鬟似乎有些武功底子,手脚甚是灵活,玉珠连退了好几步,又左躲右闪的,终究没逃过,被她狠狠抓住胳膊,拽得生疼。这回她可真来了气,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抬脚就踢。
  那丫鬟估计没想到玉珠瞧着柔柔弱弱的模样,居然还敢下这样的狠手,一不留神竟被玉珠得了手,膝盖上挨了一脚,痛得下意识往后退几步,手里也松了。玉珠趁机转身就逃,提着裙子跑得飞快。
  大街上人来人往,玉珠身子娇小,窜进窜出甚是灵活。那丫鬟在后头追着,总被路上行人阻住去路,好几次眼看着都快抓住玉珠了,又被她给溜走,气得直想骂人。玉珠到底比不过人家练过武的,狠跑了一段路就有些接不上气,只得暂且停下脚步先喘两口,才刚停下,那丫鬟就冲了过来。
  “秦姑娘,真是好巧。”忽然有人唤玉珠的名字,声音听得还很熟。玉珠循声望去,顿时像遇到了救星一般冲过去,高兴地唤道:“崔大哥,是你啊。正好,你——”她回头一看,那丫鬟却不知何时忽然没了踪影。
  “怎么了?”崔宇见她一脸不解地环顾四周,忍不住问道。
  “方才,有人追我。”玉珠将方才遇到那丫鬟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说给崔宇听。他听罢了只略一思索,便想到了什么,嘲讽地笑笑,道:“不过是些上不了台面的东西,但她们惯会玩阴险手段,不达目的不罢休。如今她也不受宠了,想来也是在孙大夫那里吃了软钉子,才半路上来堵人。你日后小心些,只要不落单,左右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她也拉不下脸面当着众人的面来找你。”
  听崔宇话里的意思,似乎他早猜到来人是谁,只是偏不明说,弄得玉珠心里不断地猜疑,但她对京城里的那些贵人们一无所知,哪里能猜得到,不过是弄得满头雾水。崔宇见她难得的一脸呆样,只觉好笑,忍不住还是回道:“若我没猜错的话,方才那丫鬟便是长公主的心腹,名字唤作绿薇的。她原本是栖霞观的女道,早几年才到长公主手下,因手里有几分功夫,颇得她的信任。”
  玉珠依稀听顾咏提起过崔宇家里的事,知道长公主和崔家的是非,这么忽然提起来,一时有些尴尬。不过崔宇倒是满脸坦荡,仿佛没事儿人一般笑呵呵地问道:“我听咏哥儿说你如今在太医院当差,差事可还顺心?那些老头子们没为难你吧。”
  玉珠赶紧应道:“是,大家都很好,今儿正好轮休,才上街来走走,没想到会遇到——公主府上的人。崔大哥今儿轮休么?”
  崔宇面上闪过一丝哀痛,很快又恢复常态,笑笑道:“今日是家母忌日,我每年四月二十都会告假去城外上坟,顺便去龙华寺烧香,请嗔无大师为家母诵经。”
  不知为何,玉珠听到此处忽然觉得心里有些沉,呼吸也跟不上,难受得很。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渐渐平复下来,有些抱歉地朝崔大哥道:“对不起,是不是耽误你了。”
  崔宇赶紧道:“无妨无妨,说来也怪,自从头一回见面起,我们倒是经常遇到,也算是有缘分了。也不知怎的,每回看到你,都会想起我妹子,她如今也是你这样的年纪,只是不知道如今身在何方,过得好不好。”一提到自己妹妹红豆,崔宇的声音顿时低沉温柔起来,刚毅的面孔也难得地蒙上了一层柔光,仿佛在这一瞬间,他就褪下了所有的防备。
  “老天爷不会这么捉弄好人的,”玉珠看着他那样子,心里一酸,柔声安慰道:“崔大哥一定能找到你妹子,一家人团聚。”
  “承你吉言。”崔宇朝她笑笑,抱拳告辞离开。玉珠看着他高大的背影渐渐消失在人群中,心里忽然感觉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悲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