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快读小说书城>书库>都市青春>朱慈烺小说叫什么名字> 第724章 自寻死路(补更)

第724章 自寻死路(补更)

  天武二年十一月十六,阴沉的天空下起了小雪,南京紫禁城空一片森冷。
  “啪!”
  “废物!”
  朱慈烺愤怒的将复位诏书拍在龙案,案的三才杯被这一巴掌震得反倒过来,杯茶水浸湿了伪诏,面的内容随之变得一片模糊。
  朱慈烺咬着牙道:“太皇是否真的在桂林?”
  龙案前,内阁和军机大臣们纷纷低头不敢搭话。
  吴忠则是跪在一旁瑟瑟发抖,他小心翼翼的回道:“奴婢派去保护太皇的东厂番子全被靖江王的人杀了,太皇确实被掳去桂林了”
  过了半晌,朱慈烺盯着伪诏散开的字迹,冷声道:“究竟是太皇想复位,还是靖江王想监国?”
  众人一怔,吴忠连忙道:“是靖江王无疑,东厂在靖江王府的暗线发出消息,说太皇是被软禁在王府里了,每日叫骂逆贼朱亨嘉。”
  闻言,朱慈烺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太皇自导自演好办多了。
  他最担心的是自己又要来一场大义灭亲什么的。
  至于什么狗屁靖江王,已经算不亲人了。
  大明的所有藩王,祖都是朱元璋,只有靖江王是例外,他们一系的祖(第一代靖江王)是朱元璋的兄长朱兴隆。
  元末之时,淮北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和虫灾,引发饥荒,朱元璋一家饿死的差不多了,父母和三个兄长都饿死了,只有朱兴隆留下一子朱正。
  朱正在洪都保卫战坐镇孤城,抵御住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的进攻,堪称军事史的一个迹,战功卓越。
  然而战后他对朱元璋给的封赏不满意,在部属怂恿下暗投靠了张士诚,背叛了叔叔朱元璋。
  老朱得知后先发制人,本想将其处死,因马皇后劝阻才改为软禁,终老囚。
  老朱没有忘记大侄子立下的赫赫战功,封了朱正年仅八岁的儿子为靖江王,藩桂林,一直传到了第十三代靖江王朱亨嘉这里,成为大明史唯一一脉非太祖血统的王族。
  历史的靖江王一系,也是国历史传袭时间最久的藩王。
  现任靖江王朱亨嘉是靖江荣穆王朱履祜的庶出长子,崇祯十一年时袭封,朱慈烺清楚,这家伙是个有野心的人。
  历史的南明时期,南京沦陷后,弘光帝被清廷处死,靖江王朱亨嘉自称监国,梦想黄袍加身当皇帝。
  按照宗法观念和朱亨嘉的血脉,只要全大明的宗室没死绝,轮不到靖江王一系继承帝位,他们又不是老朱的子孙。
  朱亨嘉不管这些,说天下无主,强行位,身穿黄袍,南面而坐,自称监国,纪年用洪武278年。
  用洪武纪念,也是代表着废除朱元璋以外,其他所有大明皇帝的帝号、庙号、年号。
  朱亨嘉称他们都是非法的,从理论灭绝了所有大明宗室,是个神人,没个十年脑血栓干不出这种事。
  这种智障的生存能力自然不强,历史被隆武帝朱聿键轻松击败。
  这个时空,面对更狠的天武帝朱慈烺,靖江王朱亨嘉的骚操作显然少了许多,忽然间变得高明了,他给崇祯复位,自己担任监国,使用的是纪年是崇祯十八年。
  朱慈烺将这份伪诏扔进火盆,不屑道:“挟太皇以镇天下,想法不错,只是朕不明白,这智障哪来的勇气造反?靠他练了三个月的护卫?”
  秦国公孙应元道:“逆贼朱亨嘉以太皇复位为名,实有妄窥神器之心,臣请陛下早日发兵剿灭,以免逆贼涂炭生灵!”
  御前会议,内阁与军机大臣一致同意速速灭杀几个造反的藩王。
  朱慈烺没有耽搁,当天下令东军都督府出兵平叛。
  越是关键时刻,朱慈烺越显得冷静。
  先是大规模的谣言,接着是蒙古人寇边,然后又是陕西民变,到现在的靖江王挟持太皇,这一阵阵的风浪,连绵不断的刮来。
  朱慈烺综合各方情报,思来想去,觉得这绝非一个人的手笔,起码有着几方势力。
  宣府和陕西之事,应该是不安分的晋王在捣鬼,靖江王那个睿智不用了说了,跳的太明显了,也太迫不及待了。
  只是这谣言一事,尚在探查,对方藏得太深了,东厂和锦衣卫捣毁了不少印刷逆书之地,也抓了不少人编纂野史的人。
  但那个散布朱慈烺篡位谣言的人迟迟没抓到。
  所有的事都因篡位谣言而起,这条谣言像是指导思想,让所有逆贼有了奋斗目标。
  朱慈烺首先怀疑的是那几个漏的南京勋贵,因为当初他们曾聚首一次,只是这几个伯爵最近十分的老实,个个闭门谢客,屁都不放一个。
  窗外黑云堆积狂风怒号,朱慈烺不禁感叹:“果真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在绝对强大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脆弱的,实在不用多废脑子,杀完事了!
  虽然杀人不能解决问题,但可以解决掉制造问题的人。
  阳光大道路给你们指好了,你们不走,偏要迷之自信的铤而走险,在死亡的边缘疯狂试探自己的八字有多硬!
  皇族宗室又如何?食君之禄却不忠君之事,杀不得吗?
  走出王府,活出个人样不好吗?
  太祖朱元璋在设立藩王之初,本意是让藩王拱卫央朝廷政权维护,稳固边塞保卫黎民。
  现在时代变了,跟红番、白番们斗,为国开疆辟土,何乐而不为呢?
  朱慈烺打心底鄙视那些混吃等死的宗室。
  不过让他欣慰的是,目前敢表态造反的宗室还没几个,大多是处于观望的态度,不少藩王了奏疏,表示坚决拥护朝廷撤藩之举。
  河南的藩王虽然多,但被李自成杀的也多,流贼没去过的边境之地的藩王反而保存了实力,如大同代王、兰州肃王。
  目前藩王最多的是江南几省,尤其是湖广省,足有六七个王爷,江西也有两个。
  然而朱慈烺掌控江南多年,湖广还是他的第二根基之地,百姓生活富足,谁愿意跟着藩王们造反。
  顶着崇祯皇帝的名义都没用,江南的百姓已经多少年没给崇祯皇帝交过税了
  旨意下达后,朱慈烺顺便又派出一营御林军,前往桂林接太皇回宫,免得皇太后担忧
  他丝毫没将靖江王放在眼里,在朱慈烺心,这家伙是来给未来的史书提供笑料的。
  如果可以的话,朱慈烺甚至准备设个赌局,赌靖江王朱亨嘉能撑几天。
  朱慈烺小说叫什么名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