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该您二老享福了

  龚大海身后的小弟听到两人谈妥,拎著称走过来开始称重。
  “海哥,斑羚羊76斤!”
  “野兔83斤。”
  龚大海:“斑羚羊一斤4块5毛,342块。”
  “野兔141块1,一共483块1毛,我给兄弟凑个整,490块钱,怎么样?”
  苏郁白也没客气,接过钱问道:“收粮食吗?”
  龚大海的价格还算公道,虽然也是出来混的,但名声比王二强那种人强太多了。
  龚大海愣了一下:“收,兄弟你有多少我收多少!”
  他没问多余的话,完全没必要。
  干他们这行的,从来不会纠结对方的身份和东西的来路正不正。
  苏郁白:“那就后天,你自己准备好车。”
  龚大海眼中异彩纷呈,笑容更加浓郁:“好,那我后天在这里静候兄弟佳音。”
  苏郁白点了点头,也不多话,转身朝著公社方向走去。
  龚大海望著苏郁白的身影逐渐被风雪吞噬。
  “貌似结识了一个了不得的人物啊!”
  这年头,有粮食的就是大爷。
  .
  公社。
  苏郁白来到王二强的地下赌场,在围墙外捕捉到里面分散在周围的呼吸声。
  “还会守株待兔了,学聪明了。”
  “可惜没用!”
  苏郁白眼珠转了转,故意在原地製造出一点声响。
  里面很快就响起一阵脚步声。
  还有直接翻墙的。
  半分钟不到,七八个人拎著棍棒就冲了出来。
  可是看著空无一人的街道,一个个面面相覷。
  麻子眉头紧皱,开始吩咐兄弟们干活:
  “你们两个去南边找,耗子和齙牙你们两个去看看放风的兄弟,剩下的跟我去东边。”
  眾人纷纷点头,开始行动起来。
  苏郁白的身影凭空出现在原地,目光深邃地看著兵分三路的眾人。
  悄声无息地朝著名叫耗子的两个小混混追了上去。
  “齙牙,你有没有听到什么动静?”
  “有..有脚步声..”齙牙有些惊惧地回头,却什么都没有看到。
  可就在他鬆了口气回头的时候,一道沉闷的脚步声在身后响起。
  两人嚇了一跳,转身看去。
  映入眼帘的却是一道正在眼中放大的两根木头棒子。
  耗子下意识地就要喊人。
  可他的声音还没发出来,一股剧烈的疼痛席捲而来。
  “咔嚓——”
  木头棒子应声而断。
  耗子双眼一翻,直挺挺地往后倒去。
  同样中招的齙牙也没有倖免。
  苏郁白眼底闪过一丝寒光,抬腿就是两脚踩了下去,將两人的两条胳膊踩断。
  这两个人是王二强地下赌场的荷官,靠著懂点千术,帮王二强大肆敛財。
  將两人跟丟死狗一样丟到路边,苏郁白朝著放哨的人摸去。
  用同样的方式解决了放哨的人,苏郁白並没有再继续。
  他要用这样的方式,一点点给王二强和那群小混混增加心理阴影,逼王二强提前回来主持大局。
  如果把人一下全给废了,或许会適得其反。
  .
  清晨。
  江清婉第一个醒来,摸著黑起来后就去了厨房做饭。
  五分钟后,秦素兰也醒了。
  苏郁白听到动静睁开眼睛,看了眼外面的天色,有些哭笑不得。
  估摸著还不到五点吧?
  这是有多怕自己会起来做饭啊?
  穿上江清婉给他缝的坎肩,披了件衣服走出去。
  “娘,嫂子,你们怎么起这么早?用我干点啥不?”
  江清婉正在揉面,秦素兰在烧火,见苏郁白进来,笑骂道:“你现在是属耗子的啊?一点动静就醒。”
  苏郁白咧嘴笑了笑:“睡得早了醒得也早,娘,天还早你再去睡会吧,我来烧火吧。”
  秦素兰摇了摇头:“不睡了,这不用你帮忙,你昨天累了一天,回去再睡会。”
  “我也睡不著了,那我刮下屋顶的雪吧。”厨房逼仄,苏郁白见確实插不上手,也没在强求。
  雪已经下了一天两夜,房顶已经堆了厚厚的积雪。
  家里的房子已经老旧了,昨晚上就听到屋顶时不时传来不堪重负的吱呀声。
  秦素兰见苏郁白这么勤快,在厨房就招呼苏建国出来帮忙干活。
  父子俩將屋顶的积雪清理了一下,正在往外除雪的时候,天色已经透出微光。
  几道身影深一脚浅一脚地从远处走过来。
  “苏大叔,忙著呢..”
  苏建国抬头扫了眼:“你们是?”
  来人连忙拉下立起来的衣领,露出一张鬍子拉碴的脸:“苏大叔,是我啊,赵强。”
  其他两人也出言打招呼,还有一个是女人。
  苏建国认出来人是知青院的人,开口问道:“赵知青啊,啥事?”
  语气不咸不淡的。
  石窝村现在还剩四个知青,两男两女,是大炼钢铁那几年主动下乡来支援的。
  算是第一批主动下乡建设农村的人。
  这些人一旦回城都是重点培养的对象。
  可没想到遇到了饥荒年。
  这些个知青也早就没有了当初的干劲,一门心思地想要回城,工作不积极,自然没有口粮,只能来村里借,一次两次还好,但每次都这样。
  久而久之,村里的人对他们也失去了原本的热情。
  石窝村原本有六个知青,一个病退回城了,一个被李援军家里给『送』回了城,就剩下这四个爹不疼娘不爱的。
  赵强陪著笑脸:“苏大叔,我们听说村里打了野猪。”
  苏建国摆了摆手:“你直接说啥事吧,忙著呢!”
  赵强訕訕一笑,没敢再寒暄套近乎:
  “我们几个不是工分不及格嘛,队里不让我们买猪肉。”
  “孙知青病倒了,也吃不下东西。”
  “听说您家分的野猪肉最多,我们想跟您家换几斤肉。”
  苏建国皱了皱眉头,正打算说不换,一旁埋头干活的苏郁白出声问道:
  “你们想用什么换?”
  赵强和其他两人眼中一亮,心中悬著的大石头顿时落了下去:
  “我这里有一支钢笔。”
  其他两个知青见状也纷纷开口。
  “雪膏行吗?我一次都没用过。”
  男知青紧跟著说道:“我家里给我寄了件白衬衣,还是新的。”
  苏郁白点了点头:“雪膏可以,给你换一斤肉怎么样?”
  女知青闻言大喜:“可以可以,我有两盒,孙知青托我带过来一盒蛇油膏,都可以换吗?”
  “可以,算你四斤!”苏郁白又看向另一个男知青:“衬衣的话,给你换五斤肉。”
  他记得这个女知青,上次蛇油膏就是找她换的。
  这时,秦素兰和江清婉也听到动静走出来。
  听到苏郁白的话,秦素兰眼中闪过一丝肉疼。
  可是当著外人的面,她也不敢再这时候说什么,老儿子的名声本来就已经够差了,再在外人面前不给他面子,指不定大傢伙怎么嚼舌根呢。
  最后,苏郁白看向一脸期待的赵强。
  “钢笔我家不太需要,不过你既然来了,我给你换一斤肉,不换就算了。”
  赵强脸色一垮,他的钢笔是高中毕业的时候,家里奖励给他的礼物,十几块钱呢。
  他自己都没怎么捨得用过,到了苏郁白这里,竟然连一盒雪膏都不如?
  泥腿子就是泥腿子,眼皮子浅得没边了。
  苏郁白见他脸色阴晴不定,也懒得伺候,直接转身去了厨房切肉了。
  赵强见状,狠狠一咬牙:“我换了!”
  苏郁白摆了摆手,进了厨房,没一会就用草绳拎著几块分好的肉走出来。
  “家里没秤,我陪你们去趟队部吧!”
  “不用,我带秤了。”另一个男知青连忙说道。
  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一桿秤。
  苏建国见状皱了皱眉头。
  苏郁白撇了撇嘴,当著他们的面称好重量。
  除了赵强,其他两人都欢天喜地地接过苏郁白称好的肉,不断地道谢。
  送走几个知青后,苏郁白献宝似的,將换来的东西递给秦素兰。
  “娘,雪膏你跟嫂子一人一盒,香的嘞。”
  秦素兰没好气道:“你个败家玩意儿,好好的肉换这些东西干啥?”
  “娘..”苏郁白將东西强塞到秦素兰手里。
  “咱家现在又不缺肉吃,也不缺钱,您操劳半辈子了,现在您老儿子有能力了,您跟著享享福不是应该的吗?”
  “而且人家是带著秤来的,我估摸著是村里的意思,他们不能明著坏了规矩,只能找咱们家了,毕竟是知青,真出了事村里也得跟著吃瓜落!”
  “我也睡不著了,那我刮下屋顶的雪吧。”厨房逼仄,苏郁白见確实插不上手,也没在强求。
  雪已经下了一天两夜,房顶已经堆了厚厚的积雪。
  家里的房子已经老旧了,昨晚上就听到屋顶时不时传来不堪重负的吱呀声。
  秦素兰见苏郁白这么勤快,在厨房就招呼苏建国出来帮忙干活。
  父子俩將屋顶的积雪清理了一下,正在往外除雪的时候,天色已经透出微光。
  几道身影深一脚浅一脚地从远处走过来。
  “苏大叔,忙著呢..”
  苏建国抬头扫了眼:“你们是?”
  来人连忙拉下立起来的衣领,露出一张鬍子拉碴的脸:“苏大叔,是我啊,赵强。”
  其他两人也出言打招呼,还有一个是女人。
  苏建国认出来人是知青院的人,开口问道:“赵知青啊,啥事?”
  语气不咸不淡的。
  石窝村现在还剩四个知青,两男两女,是大炼钢铁那几年主动下乡来支援的。
  算是第一批主动下乡建设农村的人。
  这些人一旦回城都是重点培养的对象。
  可没想到遇到了饥荒年。
  这些个知青也早就没有了当初的干劲,一门心思地想要回城,工作不积极,自然没有口粮,只能来村里借,一次两次还好,但每次都这样。
  久而久之,村里的人对他们也失去了原本的热情。
  石窝村原本有六个知青,一个病退回城了,一个被李援军家里给『送』回了城,就剩下这四个爹不疼娘不爱的。
  赵强陪著笑脸:“苏大叔,我们听说村里打了野猪。”
  苏建国摆了摆手:“你直接说啥事吧,忙著呢!”
  赵强訕訕一笑,没敢再寒暄套近乎:
  “我们几个不是工分不及格嘛,队里不让我们买猪肉。”
  “孙知青病倒了,也吃不下东西。”
  “听说您家分的野猪肉最多,我们想跟您家换几斤肉。”
  苏建国皱了皱眉头,正打算说不换,一旁埋头干活的苏郁白出声问道:
  “你们想用什么换?”
  赵强和其他两人眼中一亮,心中悬著的大石头顿时落了下去:
  “我这里有一支钢笔。”
  其他两个知青见状也纷纷开口。
  “雪膏行吗?我一次都没用过。”
  男知青紧跟著说道:“我家里给我寄了件白衬衣,还是新的。”
  苏郁白点了点头:“雪膏可以,给你换一斤肉怎么样?”
  女知青闻言大喜:“可以可以,我有两盒,孙知青托我带过来一盒蛇油膏,都可以换吗?”
  “可以,算你四斤!”苏郁白又看向另一个男知青:“衬衣的话,给你换五斤肉。”
  他记得这个女知青,上次蛇油膏就是找她换的。
  这时,秦素兰和江清婉也听到动静走出来。
  听到苏郁白的话,秦素兰眼中闪过一丝肉疼。
  可是当著外人的面,她也不敢再这时候说什么,老儿子的名声本来就已经够差了,再在外人面前不给他面子,指不定大傢伙怎么嚼舌根呢。
  最后,苏郁白看向一脸期待的赵强。
  “钢笔我家不太需要,不过你既然来了,我给你换一斤肉,不换就算了。”
  赵强脸色一垮,他的钢笔是高中毕业的时候,家里奖励给他的礼物,十几块钱呢。
  他自己都没怎么捨得用过,到了苏郁白这里,竟然连一盒雪膏都不如?
  泥腿子就是泥腿子,眼皮子浅得没边了。
  苏郁白见他脸色阴晴不定,也懒得伺候,直接转身去了厨房切肉了。
  赵强见状,狠狠一咬牙:“我换了!”
  苏郁白摆了摆手,进了厨房,没一会就用草绳拎著几块分好的肉走出来。
  “家里没秤,我陪你们去趟队部吧!”
  “不用,我带秤了。”另一个男知青连忙说道。
  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一桿秤。
  苏建国见状皱了皱眉头。
  苏郁白撇了撇嘴,当著他们的面称好重量。
  除了赵强,其他两人都欢天喜地地接过苏郁白称好的肉,不断地道谢。
  送走几个知青后,苏郁白献宝似的,將换来的东西递给秦素兰。
  “娘,雪膏你跟嫂子一人一盒,香的嘞。”
  秦素兰没好气道:“你个败家玩意儿,好好的肉换这些东西干啥?”
  “娘..”苏郁白將东西强塞到秦素兰手里。
  “咱家现在又不缺肉吃,也不缺钱,您操劳半辈子了,现在您老儿子有能力了,您跟著享享福不是应该的吗?”
  “而且人家是带著秤来的,我估摸著是村里的意思,他们不能明著坏了规矩,只能找咱们家了,毕竟是知青,真出了事村里也得跟著吃瓜落!”
  “我也睡不著了,那我刮下屋顶的雪吧。”厨房逼仄,苏郁白见確实插不上手,也没在强求。
  雪已经下了一天两夜,房顶已经堆了厚厚的积雪。
  家里的房子已经老旧了,昨晚上就听到屋顶时不时传来不堪重负的吱呀声。
  秦素兰见苏郁白这么勤快,在厨房就招呼苏建国出来帮忙干活。
  父子俩將屋顶的积雪清理了一下,正在往外除雪的时候,天色已经透出微光。
  几道身影深一脚浅一脚地从远处走过来。
  “苏大叔,忙著呢..”
  苏建国抬头扫了眼:“你们是?”
  来人连忙拉下立起来的衣领,露出一张鬍子拉碴的脸:“苏大叔,是我啊,赵强。”
  其他两人也出言打招呼,还有一个是女人。
  苏建国认出来人是知青院的人,开口问道:“赵知青啊,啥事?”
  语气不咸不淡的。
  石窝村现在还剩四个知青,两男两女,是大炼钢铁那几年主动下乡来支援的。
  算是第一批主动下乡建设农村的人。
  这些人一旦回城都是重点培养的对象。
  可没想到遇到了饥荒年。
  这些个知青也早就没有了当初的干劲,一门心思地想要回城,工作不积极,自然没有口粮,只能来村里借,一次两次还好,但每次都这样。
  久而久之,村里的人对他们也失去了原本的热情。
  石窝村原本有六个知青,一个病退回城了,一个被李援军家里给『送』回了城,就剩下这四个爹不疼娘不爱的。
  赵强陪著笑脸:“苏大叔,我们听说村里打了野猪。”
  苏建国摆了摆手:“你直接说啥事吧,忙著呢!”
  赵强訕訕一笑,没敢再寒暄套近乎:
  “我们几个不是工分不及格嘛,队里不让我们买猪肉。”
  “孙知青病倒了,也吃不下东西。”
  “听说您家分的野猪肉最多,我们想跟您家换几斤肉。”
  苏建国皱了皱眉头,正打算说不换,一旁埋头干活的苏郁白出声问道:
  “你们想用什么换?”
  赵强和其他两人眼中一亮,心中悬著的大石头顿时落了下去:
  “我这里有一支钢笔。”
  其他两个知青见状也纷纷开口。
  “雪膏行吗?我一次都没用过。”
  男知青紧跟著说道:“我家里给我寄了件白衬衣,还是新的。”
  苏郁白点了点头:“雪膏可以,给你换一斤肉怎么样?”
  女知青闻言大喜:“可以可以,我有两盒,孙知青托我带过来一盒蛇油膏,都可以换吗?”
  “可以,算你四斤!”苏郁白又看向另一个男知青:“衬衣的话,给你换五斤肉。”
  他记得这个女知青,上次蛇油膏就是找她换的。
  这时,秦素兰和江清婉也听到动静走出来。
  听到苏郁白的话,秦素兰眼中闪过一丝肉疼。
  可是当著外人的面,她也不敢再这时候说什么,老儿子的名声本来就已经够差了,再在外人面前不给他面子,指不定大傢伙怎么嚼舌根呢。
  最后,苏郁白看向一脸期待的赵强。
  “钢笔我家不太需要,不过你既然来了,我给你换一斤肉,不换就算了。”
  赵强脸色一垮,他的钢笔是高中毕业的时候,家里奖励给他的礼物,十几块钱呢。
  他自己都没怎么捨得用过,到了苏郁白这里,竟然连一盒雪膏都不如?
  泥腿子就是泥腿子,眼皮子浅得没边了。
  苏郁白见他脸色阴晴不定,也懒得伺候,直接转身去了厨房切肉了。
  赵强见状,狠狠一咬牙:“我换了!”
  苏郁白摆了摆手,进了厨房,没一会就用草绳拎著几块分好的肉走出来。
  “家里没秤,我陪你们去趟队部吧!”
  “不用,我带秤了。”另一个男知青连忙说道。
  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一桿秤。
  苏建国见状皱了皱眉头。
  苏郁白撇了撇嘴,当著他们的面称好重量。
  除了赵强,其他两人都欢天喜地地接过苏郁白称好的肉,不断地道谢。
  送走几个知青后,苏郁白献宝似的,將换来的东西递给秦素兰。
  “娘,雪膏你跟嫂子一人一盒,香的嘞。”
  秦素兰没好气道:“你个败家玩意儿,好好的肉换这些东西干啥?”
  “娘..”苏郁白將东西强塞到秦素兰手里。
  “咱家现在又不缺肉吃,也不缺钱,您操劳半辈子了,现在您老儿子有能力了,您跟著享享福不是应该的吗?”
  “而且人家是带著秤来的,我估摸著是村里的意思,他们不能明著坏了规矩,只能找咱们家了,毕竟是知青,真出了事村里也得跟著吃瓜落!”
  “我也睡不著了,那我刮下屋顶的雪吧。”厨房逼仄,苏郁白见確实插不上手,也没在强求。
  雪已经下了一天两夜,房顶已经堆了厚厚的积雪。
  家里的房子已经老旧了,昨晚上就听到屋顶时不时传来不堪重负的吱呀声。
  秦素兰见苏郁白这么勤快,在厨房就招呼苏建国出来帮忙干活。
  父子俩將屋顶的积雪清理了一下,正在往外除雪的时候,天色已经透出微光。
  几道身影深一脚浅一脚地从远处走过来。
  “苏大叔,忙著呢..”
  苏建国抬头扫了眼:“你们是?”
  来人连忙拉下立起来的衣领,露出一张鬍子拉碴的脸:“苏大叔,是我啊,赵强。”
  其他两人也出言打招呼,还有一个是女人。
  苏建国认出来人是知青院的人,开口问道:“赵知青啊,啥事?”
  语气不咸不淡的。
  石窝村现在还剩四个知青,两男两女,是大炼钢铁那几年主动下乡来支援的。
  算是第一批主动下乡建设农村的人。
  这些人一旦回城都是重点培养的对象。
  可没想到遇到了饥荒年。
  这些个知青也早就没有了当初的干劲,一门心思地想要回城,工作不积极,自然没有口粮,只能来村里借,一次两次还好,但每次都这样。
  久而久之,村里的人对他们也失去了原本的热情。
  石窝村原本有六个知青,一个病退回城了,一个被李援军家里给『送』回了城,就剩下这四个爹不疼娘不爱的。
  赵强陪著笑脸:“苏大叔,我们听说村里打了野猪。”
  苏建国摆了摆手:“你直接说啥事吧,忙著呢!”
  赵强訕訕一笑,没敢再寒暄套近乎:
  “我们几个不是工分不及格嘛,队里不让我们买猪肉。”
  “孙知青病倒了,也吃不下东西。”
  “听说您家分的野猪肉最多,我们想跟您家换几斤肉。”
  苏建国皱了皱眉头,正打算说不换,一旁埋头干活的苏郁白出声问道:
  “你们想用什么换?”
  赵强和其他两人眼中一亮,心中悬著的大石头顿时落了下去:
  “我这里有一支钢笔。”
  其他两个知青见状也纷纷开口。
  “雪膏行吗?我一次都没用过。”
  男知青紧跟著说道:“我家里给我寄了件白衬衣,还是新的。”
  苏郁白点了点头:“雪膏可以,给你换一斤肉怎么样?”
  女知青闻言大喜:“可以可以,我有两盒,孙知青托我带过来一盒蛇油膏,都可以换吗?”
  “可以,算你四斤!”苏郁白又看向另一个男知青:“衬衣的话,给你换五斤肉。”
  他记得这个女知青,上次蛇油膏就是找她换的。
  这时,秦素兰和江清婉也听到动静走出来。
  听到苏郁白的话,秦素兰眼中闪过一丝肉疼。
  可是当著外人的面,她也不敢再这时候说什么,老儿子的名声本来就已经够差了,再在外人面前不给他面子,指不定大傢伙怎么嚼舌根呢。
  最后,苏郁白看向一脸期待的赵强。
  “钢笔我家不太需要,不过你既然来了,我给你换一斤肉,不换就算了。”
  赵强脸色一垮,他的钢笔是高中毕业的时候,家里奖励给他的礼物,十几块钱呢。
  他自己都没怎么捨得用过,到了苏郁白这里,竟然连一盒雪膏都不如?
  泥腿子就是泥腿子,眼皮子浅得没边了。
  苏郁白见他脸色阴晴不定,也懒得伺候,直接转身去了厨房切肉了。
  赵强见状,狠狠一咬牙:“我换了!”
  苏郁白摆了摆手,进了厨房,没一会就用草绳拎著几块分好的肉走出来。
  “家里没秤,我陪你们去趟队部吧!”
  “不用,我带秤了。”另一个男知青连忙说道。
  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一桿秤。
  苏建国见状皱了皱眉头。
  苏郁白撇了撇嘴,当著他们的面称好重量。
  除了赵强,其他两人都欢天喜地地接过苏郁白称好的肉,不断地道谢。
  送走几个知青后,苏郁白献宝似的,將换来的东西递给秦素兰。
  “娘,雪膏你跟嫂子一人一盒,香的嘞。”
  秦素兰没好气道:“你个败家玩意儿,好好的肉换这些东西干啥?”
  “娘..”苏郁白將东西强塞到秦素兰手里。
  “咱家现在又不缺肉吃,也不缺钱,您操劳半辈子了,现在您老儿子有能力了,您跟著享享福不是应该的吗?”
  “而且人家是带著秤来的,我估摸著是村里的意思,他们不能明著坏了规矩,只能找咱们家了,毕竟是知青,真出了事村里也得跟著吃瓜落!”
  “我也睡不著了,那我刮下屋顶的雪吧。”厨房逼仄,苏郁白见確实插不上手,也没在强求。
  雪已经下了一天两夜,房顶已经堆了厚厚的积雪。
  家里的房子已经老旧了,昨晚上就听到屋顶时不时传来不堪重负的吱呀声。
  秦素兰见苏郁白这么勤快,在厨房就招呼苏建国出来帮忙干活。
  父子俩將屋顶的积雪清理了一下,正在往外除雪的时候,天色已经透出微光。
  几道身影深一脚浅一脚地从远处走过来。
  “苏大叔,忙著呢..”
  苏建国抬头扫了眼:“你们是?”
  来人连忙拉下立起来的衣领,露出一张鬍子拉碴的脸:“苏大叔,是我啊,赵强。”
  其他两人也出言打招呼,还有一个是女人。
  苏建国认出来人是知青院的人,开口问道:“赵知青啊,啥事?”
  语气不咸不淡的。
  石窝村现在还剩四个知青,两男两女,是大炼钢铁那几年主动下乡来支援的。
  算是第一批主动下乡建设农村的人。
  这些人一旦回城都是重点培养的对象。
  可没想到遇到了饥荒年。
  这些个知青也早就没有了当初的干劲,一门心思地想要回城,工作不积极,自然没有口粮,只能来村里借,一次两次还好,但每次都这样。
  久而久之,村里的人对他们也失去了原本的热情。
  石窝村原本有六个知青,一个病退回城了,一个被李援军家里给『送』回了城,就剩下这四个爹不疼娘不爱的。
  赵强陪著笑脸:“苏大叔,我们听说村里打了野猪。”
  苏建国摆了摆手:“你直接说啥事吧,忙著呢!”
  赵强訕訕一笑,没敢再寒暄套近乎:
  “我们几个不是工分不及格嘛,队里不让我们买猪肉。”
  “孙知青病倒了,也吃不下东西。”
  “听说您家分的野猪肉最多,我们想跟您家换几斤肉。”
  苏建国皱了皱眉头,正打算说不换,一旁埋头干活的苏郁白出声问道:
  “你们想用什么换?”
  赵强和其他两人眼中一亮,心中悬著的大石头顿时落了下去:
  “我这里有一支钢笔。”
  其他两个知青见状也纷纷开口。
  “雪膏行吗?我一次都没用过。”
  男知青紧跟著说道:“我家里给我寄了件白衬衣,还是新的。”
  苏郁白点了点头:“雪膏可以,给你换一斤肉怎么样?”
  女知青闻言大喜:“可以可以,我有两盒,孙知青托我带过来一盒蛇油膏,都可以换吗?”
  “可以,算你四斤!”苏郁白又看向另一个男知青:“衬衣的话,给你换五斤肉。”
  他记得这个女知青,上次蛇油膏就是找她换的。
  这时,秦素兰和江清婉也听到动静走出来。
  听到苏郁白的话,秦素兰眼中闪过一丝肉疼。
  可是当著外人的面,她也不敢再这时候说什么,老儿子的名声本来就已经够差了,再在外人面前不给他面子,指不定大傢伙怎么嚼舌根呢。
  最后,苏郁白看向一脸期待的赵强。
  “钢笔我家不太需要,不过你既然来了,我给你换一斤肉,不换就算了。”
  赵强脸色一垮,他的钢笔是高中毕业的时候,家里奖励给他的礼物,十几块钱呢。
  他自己都没怎么捨得用过,到了苏郁白这里,竟然连一盒雪膏都不如?
  泥腿子就是泥腿子,眼皮子浅得没边了。
  苏郁白见他脸色阴晴不定,也懒得伺候,直接转身去了厨房切肉了。
  赵强见状,狠狠一咬牙:“我换了!”
  苏郁白摆了摆手,进了厨房,没一会就用草绳拎著几块分好的肉走出来。
  “家里没秤,我陪你们去趟队部吧!”
  “不用,我带秤了。”另一个男知青连忙说道。
  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一桿秤。
  苏建国见状皱了皱眉头。
  苏郁白撇了撇嘴,当著他们的面称好重量。
  除了赵强,其他两人都欢天喜地地接过苏郁白称好的肉,不断地道谢。
  送走几个知青后,苏郁白献宝似的,將换来的东西递给秦素兰。
  “娘,雪膏你跟嫂子一人一盒,香的嘞。”
  秦素兰没好气道:“你个败家玩意儿,好好的肉换这些东西干啥?”
  “娘..”苏郁白將东西强塞到秦素兰手里。
  “咱家现在又不缺肉吃,也不缺钱,您操劳半辈子了,现在您老儿子有能力了,您跟著享享福不是应该的吗?”
  “而且人家是带著秤来的,我估摸著是村里的意思,他们不能明著坏了规矩,只能找咱们家了,毕竟是知青,真出了事村里也得跟著吃瓜落!”
  “我也睡不著了,那我刮下屋顶的雪吧。”厨房逼仄,苏郁白见確实插不上手,也没在强求。
  雪已经下了一天两夜,房顶已经堆了厚厚的积雪。
  家里的房子已经老旧了,昨晚上就听到屋顶时不时传来不堪重负的吱呀声。
  秦素兰见苏郁白这么勤快,在厨房就招呼苏建国出来帮忙干活。
  父子俩將屋顶的积雪清理了一下,正在往外除雪的时候,天色已经透出微光。
  几道身影深一脚浅一脚地从远处走过来。
  “苏大叔,忙著呢..”
  苏建国抬头扫了眼:“你们是?”
  来人连忙拉下立起来的衣领,露出一张鬍子拉碴的脸:“苏大叔,是我啊,赵强。”
  其他两人也出言打招呼,还有一个是女人。
  苏建国认出来人是知青院的人,开口问道:“赵知青啊,啥事?”
  语气不咸不淡的。
  石窝村现在还剩四个知青,两男两女,是大炼钢铁那几年主动下乡来支援的。
  算是第一批主动下乡建设农村的人。
  这些人一旦回城都是重点培养的对象。
  可没想到遇到了饥荒年。
  这些个知青也早就没有了当初的干劲,一门心思地想要回城,工作不积极,自然没有口粮,只能来村里借,一次两次还好,但每次都这样。
  久而久之,村里的人对他们也失去了原本的热情。
  石窝村原本有六个知青,一个病退回城了,一个被李援军家里给『送』回了城,就剩下这四个爹不疼娘不爱的。
  赵强陪著笑脸:“苏大叔,我们听说村里打了野猪。”
  苏建国摆了摆手:“你直接说啥事吧,忙著呢!”
  赵强訕訕一笑,没敢再寒暄套近乎:
  “我们几个不是工分不及格嘛,队里不让我们买猪肉。”
  “孙知青病倒了,也吃不下东西。”
  “听说您家分的野猪肉最多,我们想跟您家换几斤肉。”
  苏建国皱了皱眉头,正打算说不换,一旁埋头干活的苏郁白出声问道:
  “你们想用什么换?”
  赵强和其他两人眼中一亮,心中悬著的大石头顿时落了下去:
  “我这里有一支钢笔。”
  其他两个知青见状也纷纷开口。
  “雪膏行吗?我一次都没用过。”
  男知青紧跟著说道:“我家里给我寄了件白衬衣,还是新的。”
  苏郁白点了点头:“雪膏可以,给你换一斤肉怎么样?”
  女知青闻言大喜:“可以可以,我有两盒,孙知青托我带过来一盒蛇油膏,都可以换吗?”
  “可以,算你四斤!”苏郁白又看向另一个男知青:“衬衣的话,给你换五斤肉。”
  他记得这个女知青,上次蛇油膏就是找她换的。
  这时,秦素兰和江清婉也听到动静走出来。
  听到苏郁白的话,秦素兰眼中闪过一丝肉疼。
  可是当著外人的面,她也不敢再这时候说什么,老儿子的名声本来就已经够差了,再在外人面前不给他面子,指不定大傢伙怎么嚼舌根呢。
  最后,苏郁白看向一脸期待的赵强。
  “钢笔我家不太需要,不过你既然来了,我给你换一斤肉,不换就算了。”
  赵强脸色一垮,他的钢笔是高中毕业的时候,家里奖励给他的礼物,十几块钱呢。
  他自己都没怎么捨得用过,到了苏郁白这里,竟然连一盒雪膏都不如?
  泥腿子就是泥腿子,眼皮子浅得没边了。
  苏郁白见他脸色阴晴不定,也懒得伺候,直接转身去了厨房切肉了。
  赵强见状,狠狠一咬牙:“我换了!”
  苏郁白摆了摆手,进了厨房,没一会就用草绳拎著几块分好的肉走出来。
  “家里没秤,我陪你们去趟队部吧!”
  “不用,我带秤了。”另一个男知青连忙说道。
  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一桿秤。
  苏建国见状皱了皱眉头。
  苏郁白撇了撇嘴,当著他们的面称好重量。
  除了赵强,其他两人都欢天喜地地接过苏郁白称好的肉,不断地道谢。
  送走几个知青后,苏郁白献宝似的,將换来的东西递给秦素兰。
  “娘,雪膏你跟嫂子一人一盒,香的嘞。”
  秦素兰没好气道:“你个败家玩意儿,好好的肉换这些东西干啥?”
  “娘..”苏郁白將东西强塞到秦素兰手里。
  “咱家现在又不缺肉吃,也不缺钱,您操劳半辈子了,现在您老儿子有能力了,您跟著享享福不是应该的吗?”
  “而且人家是带著秤来的,我估摸著是村里的意思,他们不能明著坏了规矩,只能找咱们家了,毕竟是知青,真出了事村里也得跟著吃瓜落!”
  “我也睡不著了,那我刮下屋顶的雪吧。”厨房逼仄,苏郁白见確实插不上手,也没在强求。
  雪已经下了一天两夜,房顶已经堆了厚厚的积雪。
  家里的房子已经老旧了,昨晚上就听到屋顶时不时传来不堪重负的吱呀声。
  秦素兰见苏郁白这么勤快,在厨房就招呼苏建国出来帮忙干活。
  父子俩將屋顶的积雪清理了一下,正在往外除雪的时候,天色已经透出微光。
  几道身影深一脚浅一脚地从远处走过来。
  “苏大叔,忙著呢..”
  苏建国抬头扫了眼:“你们是?”
  来人连忙拉下立起来的衣领,露出一张鬍子拉碴的脸:“苏大叔,是我啊,赵强。”
  其他两人也出言打招呼,还有一个是女人。
  苏建国认出来人是知青院的人,开口问道:“赵知青啊,啥事?”
  语气不咸不淡的。
  石窝村现在还剩四个知青,两男两女,是大炼钢铁那几年主动下乡来支援的。
  算是第一批主动下乡建设农村的人。
  这些人一旦回城都是重点培养的对象。
  可没想到遇到了饥荒年。
  这些个知青也早就没有了当初的干劲,一门心思地想要回城,工作不积极,自然没有口粮,只能来村里借,一次两次还好,但每次都这样。
  久而久之,村里的人对他们也失去了原本的热情。
  石窝村原本有六个知青,一个病退回城了,一个被李援军家里给『送』回了城,就剩下这四个爹不疼娘不爱的。
  赵强陪著笑脸:“苏大叔,我们听说村里打了野猪。”
  苏建国摆了摆手:“你直接说啥事吧,忙著呢!”
  赵强訕訕一笑,没敢再寒暄套近乎:
  “我们几个不是工分不及格嘛,队里不让我们买猪肉。”
  “孙知青病倒了,也吃不下东西。”
  “听说您家分的野猪肉最多,我们想跟您家换几斤肉。”
  苏建国皱了皱眉头,正打算说不换,一旁埋头干活的苏郁白出声问道:
  “你们想用什么换?”
  赵强和其他两人眼中一亮,心中悬著的大石头顿时落了下去:
  “我这里有一支钢笔。”
  其他两个知青见状也纷纷开口。
  “雪膏行吗?我一次都没用过。”
  男知青紧跟著说道:“我家里给我寄了件白衬衣,还是新的。”
  苏郁白点了点头:“雪膏可以,给你换一斤肉怎么样?”
  女知青闻言大喜:“可以可以,我有两盒,孙知青托我带过来一盒蛇油膏,都可以换吗?”
  “可以,算你四斤!”苏郁白又看向另一个男知青:“衬衣的话,给你换五斤肉。”
  他记得这个女知青,上次蛇油膏就是找她换的。
  这时,秦素兰和江清婉也听到动静走出来。
  听到苏郁白的话,秦素兰眼中闪过一丝肉疼。
  可是当著外人的面,她也不敢再这时候说什么,老儿子的名声本来就已经够差了,再在外人面前不给他面子,指不定大傢伙怎么嚼舌根呢。
  最后,苏郁白看向一脸期待的赵强。
  “钢笔我家不太需要,不过你既然来了,我给你换一斤肉,不换就算了。”
  赵强脸色一垮,他的钢笔是高中毕业的时候,家里奖励给他的礼物,十几块钱呢。
  他自己都没怎么捨得用过,到了苏郁白这里,竟然连一盒雪膏都不如?
  泥腿子就是泥腿子,眼皮子浅得没边了。
  苏郁白见他脸色阴晴不定,也懒得伺候,直接转身去了厨房切肉了。
  赵强见状,狠狠一咬牙:“我换了!”
  苏郁白摆了摆手,进了厨房,没一会就用草绳拎著几块分好的肉走出来。
  “家里没秤,我陪你们去趟队部吧!”
  “不用,我带秤了。”另一个男知青连忙说道。
  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一桿秤。
  苏建国见状皱了皱眉头。
  苏郁白撇了撇嘴,当著他们的面称好重量。
  除了赵强,其他两人都欢天喜地地接过苏郁白称好的肉,不断地道谢。
  送走几个知青后,苏郁白献宝似的,將换来的东西递给秦素兰。
  “娘,雪膏你跟嫂子一人一盒,香的嘞。”
  秦素兰没好气道:“你个败家玩意儿,好好的肉换这些东西干啥?”
  “娘..”苏郁白將东西强塞到秦素兰手里。
  “咱家现在又不缺肉吃,也不缺钱,您操劳半辈子了,现在您老儿子有能力了,您跟著享享福不是应该的吗?”
  “而且人家是带著秤来的,我估摸著是村里的意思,他们不能明著坏了规矩,只能找咱们家了,毕竟是知青,真出了事村里也得跟著吃瓜落!”
  “我也睡不著了,那我刮下屋顶的雪吧。”厨房逼仄,苏郁白见確实插不上手,也没在强求。
  雪已经下了一天两夜,房顶已经堆了厚厚的积雪。
  家里的房子已经老旧了,昨晚上就听到屋顶时不时传来不堪重负的吱呀声。
  秦素兰见苏郁白这么勤快,在厨房就招呼苏建国出来帮忙干活。
  父子俩將屋顶的积雪清理了一下,正在往外除雪的时候,天色已经透出微光。
  几道身影深一脚浅一脚地从远处走过来。
  “苏大叔,忙著呢..”
  苏建国抬头扫了眼:“你们是?”
  来人连忙拉下立起来的衣领,露出一张鬍子拉碴的脸:“苏大叔,是我啊,赵强。”
  其他两人也出言打招呼,还有一个是女人。
  苏建国认出来人是知青院的人,开口问道:“赵知青啊,啥事?”
  语气不咸不淡的。
  石窝村现在还剩四个知青,两男两女,是大炼钢铁那几年主动下乡来支援的。
  算是第一批主动下乡建设农村的人。
  这些人一旦回城都是重点培养的对象。
  可没想到遇到了饥荒年。
  这些个知青也早就没有了当初的干劲,一门心思地想要回城,工作不积极,自然没有口粮,只能来村里借,一次两次还好,但每次都这样。
  久而久之,村里的人对他们也失去了原本的热情。
  石窝村原本有六个知青,一个病退回城了,一个被李援军家里给『送』回了城,就剩下这四个爹不疼娘不爱的。
  赵强陪著笑脸:“苏大叔,我们听说村里打了野猪。”
  苏建国摆了摆手:“你直接说啥事吧,忙著呢!”
  赵强訕訕一笑,没敢再寒暄套近乎:
  “我们几个不是工分不及格嘛,队里不让我们买猪肉。”
  “孙知青病倒了,也吃不下东西。”
  “听说您家分的野猪肉最多,我们想跟您家换几斤肉。”
  苏建国皱了皱眉头,正打算说不换,一旁埋头干活的苏郁白出声问道:
  “你们想用什么换?”
  赵强和其他两人眼中一亮,心中悬著的大石头顿时落了下去:
  “我这里有一支钢笔。”
  其他两个知青见状也纷纷开口。
  “雪膏行吗?我一次都没用过。”
  男知青紧跟著说道:“我家里给我寄了件白衬衣,还是新的。”
  苏郁白点了点头:“雪膏可以,给你换一斤肉怎么样?”
  女知青闻言大喜:“可以可以,我有两盒,孙知青托我带过来一盒蛇油膏,都可以换吗?”
  “可以,算你四斤!”苏郁白又看向另一个男知青:“衬衣的话,给你换五斤肉。”
  他记得这个女知青,上次蛇油膏就是找她换的。
  这时,秦素兰和江清婉也听到动静走出来。
  听到苏郁白的话,秦素兰眼中闪过一丝肉疼。
  可是当著外人的面,她也不敢再这时候说什么,老儿子的名声本来就已经够差了,再在外人面前不给他面子,指不定大傢伙怎么嚼舌根呢。
  最后,苏郁白看向一脸期待的赵强。
  “钢笔我家不太需要,不过你既然来了,我给你换一斤肉,不换就算了。”
  赵强脸色一垮,他的钢笔是高中毕业的时候,家里奖励给他的礼物,十几块钱呢。
  他自己都没怎么捨得用过,到了苏郁白这里,竟然连一盒雪膏都不如?
  泥腿子就是泥腿子,眼皮子浅得没边了。
  苏郁白见他脸色阴晴不定,也懒得伺候,直接转身去了厨房切肉了。
  赵强见状,狠狠一咬牙:“我换了!”
  苏郁白摆了摆手,进了厨房,没一会就用草绳拎著几块分好的肉走出来。
  “家里没秤,我陪你们去趟队部吧!”
  “不用,我带秤了。”另一个男知青连忙说道。
  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一桿秤。
  苏建国见状皱了皱眉头。
  苏郁白撇了撇嘴,当著他们的面称好重量。
  除了赵强,其他两人都欢天喜地地接过苏郁白称好的肉,不断地道谢。
  送走几个知青后,苏郁白献宝似的,將换来的东西递给秦素兰。
  “娘,雪膏你跟嫂子一人一盒,香的嘞。”
  秦素兰没好气道:“你个败家玩意儿,好好的肉换这些东西干啥?”
  “娘..”苏郁白將东西强塞到秦素兰手里。
  “咱家现在又不缺肉吃,也不缺钱,您操劳半辈子了,现在您老儿子有能力了,您跟著享享福不是应该的吗?”
  “而且人家是带著秤来的,我估摸著是村里的意思,他们不能明著坏了规矩,只能找咱们家了,毕竟是知青,真出了事村里也得跟著吃瓜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