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逸读阁小说>书库>都市青春>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59章 一人负一国,赤血洗乾坤

第59章 一人负一国,赤血洗乾坤

  第59章 一人负一国,赤血洗乾坤
  ——惊天巨变!
  就连顾易都未曾料到,刘宏竟然会在这种时候直接便死了。
  当今天下之时局。
  黄巾虽定未止;凉州之地反贼起势。
  局势本就无比严峻。
  而如今刘宏这个皇帝竟然死了!
  要知道,在当前的这种时代而言,哪怕刘宏并没有什么民望。
  但皇帝就是皇帝,这个身份天生就有着特殊性,他的身死就注定会助阵反贼的气势。
  甚至会被有些人看做是天命的转移。
  这对于一个封建王朝而言,所造成的打击是致命的。
  难不成大汉会在此时灭亡?
  顾易内心狂跳。
  顾熙可还没有死呢。
  他现在的成就点还不足以操控融入角色。
  若是乱世提前降临,顾氏会不会生变?
  顾易的内心愈发紧张。.
  果然,并未出乎顾易的预料。
  当此事于天下传开之时。
  ——天下皆震!
  各种传闻于四方相继升起,最为致命者便是言大汉已不受天命庇护!
  四方反贼之心大振!
  而反观汉军则是深受影响,士气日渐低迷。
  最为严重之地,自是凉州!
  凉州的叛军迅速逼近三辅之地,声势滔天。
  大汉这才刚刚有所稳住的社稷顷刻之间便再起波澜。
  洛阳。
  大将军何进彻底慌了神。
  他这种出身,又何时面对过这种局面?
  肩上又哪能扛得住如此重担?
  别说是他,满朝大臣也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得措手不及。
  整个洛阳朝局都陷入了短暂的混乱。
  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何进不得不选择与朝臣合作,决议将顾熙召回京城,主持大局!
  但此事,定会引起宦官们的惊恐。
  长乐宫内。
  何太后看着眼前一群痛哭流涕的宦官,不禁皱起了眉头,问道:“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蹇硕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声泪俱下地说道:“奴婢们这是在为太后您将来的处境而担忧啊。”
  “朕的处境?”何太后的眉头皱得更深了,“朕的处境有何好哭的?”
  蹇硕脸上的哀伤愈发浓重,哭得肝肠寸断:“太后,大将军与朝堂诸公,已决定迎太傅归京。”
  “您可还记着昔年太傅摄政之时,先太后们的下场?”
  听到这话,何太后的脸色微微一变。
  这种事她又岂能不知?
  除了邓绥之外,其余几人几乎皆是都被架空,于后宫之中老死。
  “你们说这些干什么?”她的脸上立刻露出了怒色,扫视着众人,呵斥道,“朕又未曾行不轨之举。”
  “太傅就算归京又岂能奈朕如何?”
  虽然她表面上看似自信满满,但实际上不过是在强撑罢了。
  “太后,”赵忠接着说道,摇了摇头,“您想想,大将军他真的能压住太傅吗?”
  “太傅的性格您又不是不知道。”
  “以当前的时局,太傅他岂会容忍他人干涉?”
  “太傅定会将权力握于一人之身。”
  何太后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但她也不是那么容易被说服的,猛地一拍桌案,喝道:“大胆!”
  “你们这是在离间朕与太傅的关系?”
  “朕问心无愧,有何惧之?”
  其实,她的内心已经开始动摇了。
  何皇后本来就是一个善妒之人,对于任何事十分的敏感。
  她又怎么可能完全不在意呢?
  这时,张让连忙开口:“太后,奴婢们岂会有这种胆子?”
  “奴婢们只是在为了太后您着想啊!”
  他与何太后的关系有所不同。
  张让的义子娶了何太后的妹妹,两者之间要是仔细算起来,还有着亲戚关系。
  平日里,也是他与何太后最为亲近。
  果然,张让一开口,何太后便沉默了下来。
  她扫视着众人,犹豫了许久,终于说道:“你们要做什么?”
  “太后,”张让立刻说道,“奴婢们只是想让太后早做准备。”
  “无论如何也要留有牵制太傅的手段啊,太傅于中军之中声望极高,甚至就连先帝都有些忌惮。”
  “您无论如何,也要在太傅归京之前,早做准备啊。”
  听到这话,何太后眼神之中的警惕顿时便弱了几分。
  若是这些宦官让她与顾熙作对。
  她是万万不可能答应的。
  毕竟这可是连刘志刘宏都不敢做的事。
  但若是提前安排一些,倒也算是并不过分。
  她沉默了良久,终是点了点头,立刻开口:“着人,将大将军唤来!”
  闻言,一众宦官的脸上顿时就露出了喜色。
  对于他们而言没有任何的退路。
  唯有靠着何太后,才能保住他们的性命。.
  邯郸。
  对于刘宏的突然身死,其实顾熙也是极为的意外。
  当听到这个消息之时他就静静地站在原地,望着天空,久久没有说话。
  “祖父。”
  顾炜就这样站在他的身后,有些担忧的道:“您”
  “如今,我越来越相信天意了。”顾熙打断了他的话,目光深邃而悠远,“自我决定行改革之举后,便一直修身养性。”
  “生怕自己来不及完成所愿。”
  “期待着时局有变,能让我再救大汉最后一次。”
  “我设想过各种可能的局势,却唯独没有想到会是今天这样。”
  顾熙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目光转向顾炜,问道:“文曜,你说这是不是天意?”
  顾炜一阵沉默。
  他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但纵观古今,确实找不到如顾熙这般的臣子。
  从一个王朝的最巅峰活到了各地生变。
  顾熙也并未再说,只是再次抬头看向了上天,似喃喃自语一般的说道:“遥想当年,我受孝和皇帝托孤,以双十年龄摄政朝野。”
  “后来经历颇多。”
  “当时的我便在想我何以不死。”
  “如今看来,这便是天意,天意要让我顾熙做完这一件事,解决掉大汉的隐患!”
  “再为大汉续上两百年的国祚!”
  而他整个人的状态完全变了。
  就仿佛是真的回到了当年,甚至就连原本有些佝偻的身躯也挺直了起来。
  顾炜就这样看着他,眼神之中满是崇拜。
  时间缓缓而逝。
  顾熙并不是个感性的人,他只是稍作感叹之后,便道出了自己的安排。
  “派人送消息于豫州。”
  “着皇甫嵩率军赶往三辅,镇压叛军。”
  “令着卢植,调出营内北军同我共返洛阳!”
  “将我归京摄政之事传播出去!”
  “告诉天下人,待归京之后我将于洛水行祭。”
  “再敕令天下大族。凡有不分流民土地而引发动乱者,皆以重罚!”
  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充满了威严。
  顾炜听得十分认真连忙称是离去。
  顾易一直都在看着这一切,心中愈发紧张。
  终究还是来了。
  顾熙终要孤身逆苍穹了!
  他这是要以自己的声望,完全将刘宏这个帝王之死所影响到的一切都盖过去!
  一人负一国,再为大汉续命。
  这能成功吗?
  顾易目前也不得而知。
  但以当前局势来看,顾熙已经彻底成为了汉庭的支柱。
  顾熙若死,大汉定会瞬间崩溃。
  而且届时的动乱,恐怕会远远超过原本的三国。.
  在顾熙刻意的宣扬之下,消息迅速从冀州之地朝着天下蔓延而去。
  让人震惊的是——
  当听闻这个消息之后,那愈发躁动的民心竟真的渐渐安定了下来!
  对于百姓们而言。
  刘宏确实是皇帝,但顾熙可是仙人!
  顾熙的传说是无关汉人还是蛮夷的。
  且顾熙还要在洛水祭祀。
  上一次他这样做的时候,还是在面对天灾。
  而后续的结果如何?
  那蔓延了整整九州之地的天灾停了下来!
  而如今,顾熙要再次行祭了!
  这对民心上的振奋是难以想象的。
  时隔多年之后,顾熙再次成为立刻那一束划破阴霾的光,笼罩在了大汉的土地之上!
  而在这期间,顾熙亦是亲自率军朝着洛阳而去。
  卢植刘备等人本还想陪着顾熙赶赴洛阳。
  不过却都被顾熙给拦住了。
  黄巾军的动乱虽然不足以致命,但却仍需要限制,不可能放任其发展。
  如今之时局,先稳定住各方才是最为关键的。
  对于顾熙而言。
  唯有彻底解决掉当前的社稷之危,他才能进一步的实行接下来的改革!
  ——建宁十年,二月。
  洛阳。
  城门大开。
  当朝大将军何进牵着少年天子的手,率领百官于城外迎接顾熙。
  而在他们身后,则是数不清的洛阳百姓。
  这一幕实在是过于惊人。
  能在当前这般局势动荡的情况之下,还能有如此的阵势。
  纵观如今天下,或唯有顾熙一人。
  “哒哒哒……”一声声战马的蹄声由远及近。
  紧接着,众人便看到数千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洛阳城奔来。
  不过却并未有人感到惧怕。
  他们早就已经收到了消息。
  而且那为首之人满头白发,于人群之中实在过于耀眼。
  “太傅回来了!”
  百姓之中,立刻便有人开口。
  “是太傅回来了~”
  霎时之间一声声的欢呼声便响了起来。听到这一幕,众人的表情极为微变。
  这就是顾熙的声望啊!
  百姓见之如见帝。
  惊诧之余,紧接着众人便再次反应了过来,看着那于三军之前策马奔腾之人,皆是身体微微一颤。
  顾熙竟又能骑马了?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所有人都懵了,紧紧的盯着那越来越近的大军,想要看清那为首之人到底是谁。
  但越看他们就越懵。
  竟.真的是顾熙。
  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其实对于这件事,顾易一开始也是十分惊诧。
  但想想之后也便释然了。
  因为长寿卡的关系,顾熙如今的身体可是从未患病。
  有时候,对于一个人而言,心态上的变化是能够改变身体状态的。
  昔年的顾熙早已厌倦了。
  抱着这种心态,身体自是有所影响。
  但顾熙现在的心态变了!
  此举大大改善了顾熙的身体,至少在骑马上却并不会出现差错。
  百官纷纷低下了头。
  尤其是最后方那些十二个宦官。
  虽然有何太后的保护,能够让他们有些底气,可面对顾熙之时,心中亦是难免畏惧。
  “拜见太傅!”
  伴随着何进率先开口,他身后的百官亦是纷纷朝着顾熙行礼。
  时隔多年,再见这一幕。
  对于顾熙而言,只觉着有些心绪复杂。
  他并未如同往年一般,直接下马行礼,而是位于马上扫视了所有人一圈,最后这才将目光停在了带着畏惧之色的刘辩身上。
  旋即这才下马走到了他的身前。
  也不顾诧异的何进,直接替代他牵起了刘辩的手,轻声道:“老臣归来,陛下无忧矣。”
  所有人都是一愣。
  虽然只有短短瞬间,但他们却也感受到了顾熙的变化。
  ——如此态度,甚至远比昔年摄政之时!
  太傅这是要如何?
  难不成是要重掌朝政,救大汉于水火?
  众人并没有去想顾熙会不会造反,顾熙已经用他的一生证明了这一点。
  他们本能的便想到了顾熙要再次摄政专权。
  这让不少人都是眼神一亮。
  但凡顾熙当真出手,无论是宦官亦或是外戚都要被他压制!
  这对于多数朝臣而言都是一件大好事。
  而心思活络的宦官皆是表情一变。
  顾熙并没有什么废话,牵着刘辩的手便要入城。
  满头的白发、腰跨的佩剑。
  此时此刻亦如彼时彼刻。
  昔年顾熙便是于大乱之时,亲手拉着刘保登上了皇位。
  如今大乱更甚。
  顾熙如此态度难不成要再扶龙庭?
  所有人怔怔的看着这一幕,脑海之中无数思绪闪过。
  没有任何人开口阻拦,甚至就连何进都未曾阻拦!
  而就在顾熙踏入洛阳城门的那一刻起。
  声声欢呼声瞬间响起。
  对于顾熙的归来,整个洛阳城的百姓都极为的振奋。
  整个洛阳仿佛都再一次活了过来。
  面对顾熙,何进根本就挡不住他重掌整个洛阳禁军。
  而随后顾熙便彻底掌控了洛阳,就如昔年摄政时一般,再次达到了庙堂的巅峰。
  自这一日起,无论是宦官也好亦或是何太后也罢。
  他们就仿佛是蔫了一般。
  尤其是宦官,这些人是真的感觉到了恐惧,何进和何太后的举动让他们更加没有安全感。
  他们只得藏于深宫之中,不敢露面。
  但顾熙又怎会放过他们?
  对于顾熙而言,当前稳定天下局势的最好办法,便是拿下宦官!
  此举能将民愤转移,亦能将天下士人之心安定下来!
  只要民心和士人大族不乱。
  那他便能稳住局势。.
  长乐宫。
  一众宦官聚集于此向何太后哭诉。
  “太后啊奴婢们有性命之忧啊,还请太后帮奴婢们向太傅求情,奴婢们要献出一切。”
  “还请太后救救奴婢,奴婢日后定会对太后马首是瞻,绝不辜负。”
  “.”
  看着眼前的众人,何太后的表情亦是有些难看。
  其实她也有些害怕。
  顾熙归京至今,竟然没来见她。
  而且自顾熙归京之后,何进亦是没有了权威。
  这让何太后本能的有些不安。
  她犹豫了良机,摆了摆手,有些不满的道:“有何可慌张的?”
  “从今日起,尔等便在这长乐宫内。”
  “太傅又能如何?”
  “待太傅前来拜见朕时,朕再帮你们说说话,不就行了?”
  一众宦官听到这话,眼神不由得皆是一亮。
  他们心中对于何太后还是有一丝期盼的。
  但.这一切注定超乎他们的预料。
  就在甲子日。
  顾熙先是让群臣皆聚集在南宫嘉德门处,随后当众着人宣宦官之罪。
  “窃弄威柄,浊乱海内;鬻爵卖官,蠹蚀国本”
  那一桩桩罪状让众臣的目光越来越亮。
  终于来了!
  顾熙果然会对宦官下手!
  言罢!
  顾熙忽然持起腰间佩剑,扫视群臣,正色道:“诸位且在此等候,且容我前去拿贼!”
  “太傅!”何进脸色一变,连忙说道,“近日罪宦皆在长乐宫。”
  “太傅于前去于礼不合,何不让人前去缉拿?”
  其实于何进而言他已经有些后悔让顾熙回来了。
  他本以为凭借着刘宏的诏令,无论怎么样他都无需惧怕顾熙。
  但现实却是给了他一巴掌。
  当顾熙所率的中军归营之后,整个中军便迅速脱离了他的掌控。
  他根本就阻止不了。
  但无论如何,他都必须要维持住何太后的威仪,这是何氏的根本。
  “于礼不合?”顾熙猛地停下脚步,眼神如渊般凝视着何进,沉声道,“昔年我受孝和皇帝托孤。”
  “先后扶大汉龙庭,稳江山社稷。”
  “如今时局危矣。”
  “我欲擒贼而平民怨,你与我说于理不合?”
  顾熙的声音严肃而威严。
  何进只感觉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几乎瞬间便低下了头。
  顾熙微微摇了摇头,并没有再多说什么,当即领军直奔长乐宫而去。
  长乐宫。
  如此惊天巨变,彻彻底底打碎了何太后的最后一丝幻想。
  顾熙确实不在意她这个什么太后。
  对于如今的顾熙而言。
  他已不在乎非议,唯一要做的便是彻底解决掉大汉当前的困局。
  听着殿外那一声声刺耳的哭喊。
  何太后身体微微轻颤。
  强烈的不安瞬间涌了上来。
  下一刻,她就如同疯了一般,猛地走出殿外,挡住了顾熙,呵斥道:“顾熙!”
  “你既为臣,岂敢强闯长乐宫?”
  “拿皇宫之人,竟不顾朕的想法,你这是要造反不成?”
  她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身体隐隐发颤。
  “造反?”顾熙微微摇了摇头,冷笑反问,“老臣如果想造反,何必等到今天?”
  “如今天下动荡,太后不虑社稷之危,仍护这些罪宦。”
  顾熙语气一顿,表情忽地严肃:“如今却在说臣要造反?”
  这一刻,他不由得想起了昔年的邓绥。
  只能说太后之间亦有差距。
  若是邓绥还在。
  宫内又岂会生这么多的变故?
  何太后完全愣住了。
  顾熙那淡然的表情再一次唤起了她心中的畏惧。
  她整个人忽地一个踉跄便直接倒了下来。
  对此,顾熙毫不在意。
  他只是微微摇了摇头,淡淡地说道:“太后身体不适,立刻送回宫去休养。”
  “在此期间,任何人不得前来拜见!”
  说罢,顾熙转身便走。
  随后他便于南宫嘉德门,当着百官的面,将这为首的十二个宦官全部斩首。
  将其中张让、赵忠之首悬于洛阳城门。
  其余全部派人送往各州!
  宣判罪行于天下!
  随后在洛阳内,开启了对宦官党羽的清理。
  洛阳震动!
  太学学子们在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无不痛哭流涕,放肆的宣泄着心中的怒火。
  而随后,顾熙更是迎合天下之人期待。
  亲自率领百官前往洛水,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祭祀。
  接连不断的消息于四方传开。
  旬日之间,整个大汉仿佛都再一次的变了,四方那躁动的人心,竟真的渐渐安了下来。
  ——————
  “建宁十年春二月,太傅顾熙自冀州还雒。
  甲子日,集百官于南宫嘉德门,当庭宣常侍张让、赵忠等十二人罪状,皆枭首悬城,血浸铜驼巷陌三日不涸。
  传首十三州,令曰:“阉宦乱政,天地共诛!“
  复率公卿诣洛水,燔柴祭天,执玄圭而誓曰:“今禳星裂帛,非止诛奸佞,当以赤血洗乾坤,平四方之乱,为吾汉延祚二百祀!“
  声震河洛,观者山呼万岁,四方人心渐安。”
  ——《后汉书.顾熙列传》
  (本章完)
  “太傅回来了!”
  百姓之中,立刻便有人开口。
  “是太傅回来了~”
  霎时之间一声声的欢呼声便响了起来。听到这一幕,众人的表情极为微变。
  这就是顾熙的声望啊!
  百姓见之如见帝。
  惊诧之余,紧接着众人便再次反应了过来,看着那于三军之前策马奔腾之人,皆是身体微微一颤。
  顾熙竟又能骑马了?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所有人都懵了,紧紧的盯着那越来越近的大军,想要看清那为首之人到底是谁。
  但越看他们就越懵。
  竟.真的是顾熙。
  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其实对于这件事,顾易一开始也是十分惊诧。
  但想想之后也便释然了。
  因为长寿卡的关系,顾熙如今的身体可是从未患病。
  有时候,对于一个人而言,心态上的变化是能够改变身体状态的。
  昔年的顾熙早已厌倦了。
  抱着这种心态,身体自是有所影响。
  但顾熙现在的心态变了!
  此举大大改善了顾熙的身体,至少在骑马上却并不会出现差错。
  百官纷纷低下了头。
  尤其是最后方那些十二个宦官。
  虽然有何太后的保护,能够让他们有些底气,可面对顾熙之时,心中亦是难免畏惧。
  “拜见太傅!”
  伴随着何进率先开口,他身后的百官亦是纷纷朝着顾熙行礼。
  时隔多年,再见这一幕。
  对于顾熙而言,只觉着有些心绪复杂。
  他并未如同往年一般,直接下马行礼,而是位于马上扫视了所有人一圈,最后这才将目光停在了带着畏惧之色的刘辩身上。
  旋即这才下马走到了他的身前。
  也不顾诧异的何进,直接替代他牵起了刘辩的手,轻声道:“老臣归来,陛下无忧矣。”
  所有人都是一愣。
  虽然只有短短瞬间,但他们却也感受到了顾熙的变化。
  ——如此态度,甚至远比昔年摄政之时!
  太傅这是要如何?
  难不成是要重掌朝政,救大汉于水火?
  众人并没有去想顾熙会不会造反,顾熙已经用他的一生证明了这一点。
  他们本能的便想到了顾熙要再次摄政专权。
  这让不少人都是眼神一亮。
  但凡顾熙当真出手,无论是宦官亦或是外戚都要被他压制!
  这对于多数朝臣而言都是一件大好事。
  而心思活络的宦官皆是表情一变。
  顾熙并没有什么废话,牵着刘辩的手便要入城。
  满头的白发、腰跨的佩剑。
  此时此刻亦如彼时彼刻。
  昔年顾熙便是于大乱之时,亲手拉着刘保登上了皇位。
  如今大乱更甚。
  顾熙如此态度难不成要再扶龙庭?
  所有人怔怔的看着这一幕,脑海之中无数思绪闪过。
  没有任何人开口阻拦,甚至就连何进都未曾阻拦!
  而就在顾熙踏入洛阳城门的那一刻起。
  声声欢呼声瞬间响起。
  对于顾熙的归来,整个洛阳城的百姓都极为的振奋。
  整个洛阳仿佛都再一次活了过来。
  面对顾熙,何进根本就挡不住他重掌整个洛阳禁军。
  而随后顾熙便彻底掌控了洛阳,就如昔年摄政时一般,再次达到了庙堂的巅峰。
  自这一日起,无论是宦官也好亦或是何太后也罢。
  他们就仿佛是蔫了一般。
  尤其是宦官,这些人是真的感觉到了恐惧,何进和何太后的举动让他们更加没有安全感。
  他们只得藏于深宫之中,不敢露面。
  但顾熙又怎会放过他们?
  对于顾熙而言,当前稳定天下局势的最好办法,便是拿下宦官!
  此举能将民愤转移,亦能将天下士人之心安定下来!
  只要民心和士人大族不乱。
  那他便能稳住局势。.
  长乐宫。
  一众宦官聚集于此向何太后哭诉。
  “太后啊奴婢们有性命之忧啊,还请太后帮奴婢们向太傅求情,奴婢们要献出一切。”
  “还请太后救救奴婢,奴婢日后定会对太后马首是瞻,绝不辜负。”
  “.”
  看着眼前的众人,何太后的表情亦是有些难看。
  其实她也有些害怕。
  顾熙归京至今,竟然没来见她。
  而且自顾熙归京之后,何进亦是没有了权威。
  这让何太后本能的有些不安。
  她犹豫了良机,摆了摆手,有些不满的道:“有何可慌张的?”
  “从今日起,尔等便在这长乐宫内。”
  “太傅又能如何?”
  “待太傅前来拜见朕时,朕再帮你们说说话,不就行了?”
  一众宦官听到这话,眼神不由得皆是一亮。
  他们心中对于何太后还是有一丝期盼的。
  但.这一切注定超乎他们的预料。
  就在甲子日。
  顾熙先是让群臣皆聚集在南宫嘉德门处,随后当众着人宣宦官之罪。
  “窃弄威柄,浊乱海内;鬻爵卖官,蠹蚀国本”
  那一桩桩罪状让众臣的目光越来越亮。
  终于来了!
  顾熙果然会对宦官下手!
  言罢!
  顾熙忽然持起腰间佩剑,扫视群臣,正色道:“诸位且在此等候,且容我前去拿贼!”
  “太傅!”何进脸色一变,连忙说道,“近日罪宦皆在长乐宫。”
  “太傅于前去于礼不合,何不让人前去缉拿?”
  其实于何进而言他已经有些后悔让顾熙回来了。
  他本以为凭借着刘宏的诏令,无论怎么样他都无需惧怕顾熙。
  但现实却是给了他一巴掌。
  当顾熙所率的中军归营之后,整个中军便迅速脱离了他的掌控。
  他根本就阻止不了。
  但无论如何,他都必须要维持住何太后的威仪,这是何氏的根本。
  “于礼不合?”顾熙猛地停下脚步,眼神如渊般凝视着何进,沉声道,“昔年我受孝和皇帝托孤。”
  “先后扶大汉龙庭,稳江山社稷。”
  “如今时局危矣。”
  “我欲擒贼而平民怨,你与我说于理不合?”
  顾熙的声音严肃而威严。
  何进只感觉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几乎瞬间便低下了头。
  顾熙微微摇了摇头,并没有再多说什么,当即领军直奔长乐宫而去。
  长乐宫。
  如此惊天巨变,彻彻底底打碎了何太后的最后一丝幻想。
  顾熙确实不在意她这个什么太后。
  对于如今的顾熙而言。
  他已不在乎非议,唯一要做的便是彻底解决掉大汉当前的困局。
  听着殿外那一声声刺耳的哭喊。
  何太后身体微微轻颤。
  强烈的不安瞬间涌了上来。
  下一刻,她就如同疯了一般,猛地走出殿外,挡住了顾熙,呵斥道:“顾熙!”
  “你既为臣,岂敢强闯长乐宫?”
  “拿皇宫之人,竟不顾朕的想法,你这是要造反不成?”
  她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身体隐隐发颤。
  “造反?”顾熙微微摇了摇头,冷笑反问,“老臣如果想造反,何必等到今天?”
  “如今天下动荡,太后不虑社稷之危,仍护这些罪宦。”
  顾熙语气一顿,表情忽地严肃:“如今却在说臣要造反?”
  这一刻,他不由得想起了昔年的邓绥。
  只能说太后之间亦有差距。
  若是邓绥还在。
  宫内又岂会生这么多的变故?
  何太后完全愣住了。
  顾熙那淡然的表情再一次唤起了她心中的畏惧。
  她整个人忽地一个踉跄便直接倒了下来。
  对此,顾熙毫不在意。
  他只是微微摇了摇头,淡淡地说道:“太后身体不适,立刻送回宫去休养。”
  “在此期间,任何人不得前来拜见!”
  说罢,顾熙转身便走。
  随后他便于南宫嘉德门,当着百官的面,将这为首的十二个宦官全部斩首。
  将其中张让、赵忠之首悬于洛阳城门。
  其余全部派人送往各州!
  宣判罪行于天下!
  随后在洛阳内,开启了对宦官党羽的清理。
  洛阳震动!
  太学学子们在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无不痛哭流涕,放肆的宣泄着心中的怒火。
  而随后,顾熙更是迎合天下之人期待。
  亲自率领百官前往洛水,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祭祀。
  接连不断的消息于四方传开。
  旬日之间,整个大汉仿佛都再一次的变了,四方那躁动的人心,竟真的渐渐安了下来。
  ——————
  “建宁十年春二月,太傅顾熙自冀州还雒。
  甲子日,集百官于南宫嘉德门,当庭宣常侍张让、赵忠等十二人罪状,皆枭首悬城,血浸铜驼巷陌三日不涸。
  传首十三州,令曰:“阉宦乱政,天地共诛!“
  复率公卿诣洛水,燔柴祭天,执玄圭而誓曰:“今禳星裂帛,非止诛奸佞,当以赤血洗乾坤,平四方之乱,为吾汉延祚二百祀!“
  声震河洛,观者山呼万岁,四方人心渐安。”
  ——《后汉书.顾熙列传》
  (本章完)
  “太傅回来了!”
  百姓之中,立刻便有人开口。
  “是太傅回来了~”
  霎时之间一声声的欢呼声便响了起来。听到这一幕,众人的表情极为微变。
  这就是顾熙的声望啊!
  百姓见之如见帝。
  惊诧之余,紧接着众人便再次反应了过来,看着那于三军之前策马奔腾之人,皆是身体微微一颤。
  顾熙竟又能骑马了?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所有人都懵了,紧紧的盯着那越来越近的大军,想要看清那为首之人到底是谁。
  但越看他们就越懵。
  竟.真的是顾熙。
  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其实对于这件事,顾易一开始也是十分惊诧。
  但想想之后也便释然了。
  因为长寿卡的关系,顾熙如今的身体可是从未患病。
  有时候,对于一个人而言,心态上的变化是能够改变身体状态的。
  昔年的顾熙早已厌倦了。
  抱着这种心态,身体自是有所影响。
  但顾熙现在的心态变了!
  此举大大改善了顾熙的身体,至少在骑马上却并不会出现差错。
  百官纷纷低下了头。
  尤其是最后方那些十二个宦官。
  虽然有何太后的保护,能够让他们有些底气,可面对顾熙之时,心中亦是难免畏惧。
  “拜见太傅!”
  伴随着何进率先开口,他身后的百官亦是纷纷朝着顾熙行礼。
  时隔多年,再见这一幕。
  对于顾熙而言,只觉着有些心绪复杂。
  他并未如同往年一般,直接下马行礼,而是位于马上扫视了所有人一圈,最后这才将目光停在了带着畏惧之色的刘辩身上。
  旋即这才下马走到了他的身前。
  也不顾诧异的何进,直接替代他牵起了刘辩的手,轻声道:“老臣归来,陛下无忧矣。”
  所有人都是一愣。
  虽然只有短短瞬间,但他们却也感受到了顾熙的变化。
  ——如此态度,甚至远比昔年摄政之时!
  太傅这是要如何?
  难不成是要重掌朝政,救大汉于水火?
  众人并没有去想顾熙会不会造反,顾熙已经用他的一生证明了这一点。
  他们本能的便想到了顾熙要再次摄政专权。
  这让不少人都是眼神一亮。
  但凡顾熙当真出手,无论是宦官亦或是外戚都要被他压制!
  这对于多数朝臣而言都是一件大好事。
  而心思活络的宦官皆是表情一变。
  顾熙并没有什么废话,牵着刘辩的手便要入城。
  满头的白发、腰跨的佩剑。
  此时此刻亦如彼时彼刻。
  昔年顾熙便是于大乱之时,亲手拉着刘保登上了皇位。
  如今大乱更甚。
  顾熙如此态度难不成要再扶龙庭?
  所有人怔怔的看着这一幕,脑海之中无数思绪闪过。
  没有任何人开口阻拦,甚至就连何进都未曾阻拦!
  而就在顾熙踏入洛阳城门的那一刻起。
  声声欢呼声瞬间响起。
  对于顾熙的归来,整个洛阳城的百姓都极为的振奋。
  整个洛阳仿佛都再一次活了过来。
  面对顾熙,何进根本就挡不住他重掌整个洛阳禁军。
  而随后顾熙便彻底掌控了洛阳,就如昔年摄政时一般,再次达到了庙堂的巅峰。
  自这一日起,无论是宦官也好亦或是何太后也罢。
  他们就仿佛是蔫了一般。
  尤其是宦官,这些人是真的感觉到了恐惧,何进和何太后的举动让他们更加没有安全感。
  他们只得藏于深宫之中,不敢露面。
  但顾熙又怎会放过他们?
  对于顾熙而言,当前稳定天下局势的最好办法,便是拿下宦官!
  此举能将民愤转移,亦能将天下士人之心安定下来!
  只要民心和士人大族不乱。
  那他便能稳住局势。.
  长乐宫。
  一众宦官聚集于此向何太后哭诉。
  “太后啊奴婢们有性命之忧啊,还请太后帮奴婢们向太傅求情,奴婢们要献出一切。”
  “还请太后救救奴婢,奴婢日后定会对太后马首是瞻,绝不辜负。”
  “.”
  看着眼前的众人,何太后的表情亦是有些难看。
  其实她也有些害怕。
  顾熙归京至今,竟然没来见她。
  而且自顾熙归京之后,何进亦是没有了权威。
  这让何太后本能的有些不安。
  她犹豫了良机,摆了摆手,有些不满的道:“有何可慌张的?”
  “从今日起,尔等便在这长乐宫内。”
  “太傅又能如何?”
  “待太傅前来拜见朕时,朕再帮你们说说话,不就行了?”
  一众宦官听到这话,眼神不由得皆是一亮。
  他们心中对于何太后还是有一丝期盼的。
  但.这一切注定超乎他们的预料。
  就在甲子日。
  顾熙先是让群臣皆聚集在南宫嘉德门处,随后当众着人宣宦官之罪。
  “窃弄威柄,浊乱海内;鬻爵卖官,蠹蚀国本”
  那一桩桩罪状让众臣的目光越来越亮。
  终于来了!
  顾熙果然会对宦官下手!
  言罢!
  顾熙忽然持起腰间佩剑,扫视群臣,正色道:“诸位且在此等候,且容我前去拿贼!”
  “太傅!”何进脸色一变,连忙说道,“近日罪宦皆在长乐宫。”
  “太傅于前去于礼不合,何不让人前去缉拿?”
  其实于何进而言他已经有些后悔让顾熙回来了。
  他本以为凭借着刘宏的诏令,无论怎么样他都无需惧怕顾熙。
  但现实却是给了他一巴掌。
  当顾熙所率的中军归营之后,整个中军便迅速脱离了他的掌控。
  他根本就阻止不了。
  但无论如何,他都必须要维持住何太后的威仪,这是何氏的根本。
  “于礼不合?”顾熙猛地停下脚步,眼神如渊般凝视着何进,沉声道,“昔年我受孝和皇帝托孤。”
  “先后扶大汉龙庭,稳江山社稷。”
  “如今时局危矣。”
  “我欲擒贼而平民怨,你与我说于理不合?”
  顾熙的声音严肃而威严。
  何进只感觉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几乎瞬间便低下了头。
  顾熙微微摇了摇头,并没有再多说什么,当即领军直奔长乐宫而去。
  长乐宫。
  如此惊天巨变,彻彻底底打碎了何太后的最后一丝幻想。
  顾熙确实不在意她这个什么太后。
  对于如今的顾熙而言。
  他已不在乎非议,唯一要做的便是彻底解决掉大汉当前的困局。
  听着殿外那一声声刺耳的哭喊。
  何太后身体微微轻颤。
  强烈的不安瞬间涌了上来。
  下一刻,她就如同疯了一般,猛地走出殿外,挡住了顾熙,呵斥道:“顾熙!”
  “你既为臣,岂敢强闯长乐宫?”
  “拿皇宫之人,竟不顾朕的想法,你这是要造反不成?”
  她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身体隐隐发颤。
  “造反?”顾熙微微摇了摇头,冷笑反问,“老臣如果想造反,何必等到今天?”
  “如今天下动荡,太后不虑社稷之危,仍护这些罪宦。”
  顾熙语气一顿,表情忽地严肃:“如今却在说臣要造反?”
  这一刻,他不由得想起了昔年的邓绥。
  只能说太后之间亦有差距。
  若是邓绥还在。
  宫内又岂会生这么多的变故?
  何太后完全愣住了。
  顾熙那淡然的表情再一次唤起了她心中的畏惧。
  她整个人忽地一个踉跄便直接倒了下来。
  对此,顾熙毫不在意。
  他只是微微摇了摇头,淡淡地说道:“太后身体不适,立刻送回宫去休养。”
  “在此期间,任何人不得前来拜见!”
  说罢,顾熙转身便走。
  随后他便于南宫嘉德门,当着百官的面,将这为首的十二个宦官全部斩首。
  将其中张让、赵忠之首悬于洛阳城门。
  其余全部派人送往各州!
  宣判罪行于天下!
  随后在洛阳内,开启了对宦官党羽的清理。
  洛阳震动!
  太学学子们在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无不痛哭流涕,放肆的宣泄着心中的怒火。
  而随后,顾熙更是迎合天下之人期待。
  亲自率领百官前往洛水,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祭祀。
  接连不断的消息于四方传开。
  旬日之间,整个大汉仿佛都再一次的变了,四方那躁动的人心,竟真的渐渐安了下来。
  ——————
  “建宁十年春二月,太傅顾熙自冀州还雒。
  甲子日,集百官于南宫嘉德门,当庭宣常侍张让、赵忠等十二人罪状,皆枭首悬城,血浸铜驼巷陌三日不涸。
  传首十三州,令曰:“阉宦乱政,天地共诛!“
  复率公卿诣洛水,燔柴祭天,执玄圭而誓曰:“今禳星裂帛,非止诛奸佞,当以赤血洗乾坤,平四方之乱,为吾汉延祚二百祀!“
  声震河洛,观者山呼万岁,四方人心渐安。”
  ——《后汉书.顾熙列传》
  (本章完)
  “太傅回来了!”
  百姓之中,立刻便有人开口。
  “是太傅回来了~”
  霎时之间一声声的欢呼声便响了起来。听到这一幕,众人的表情极为微变。
  这就是顾熙的声望啊!
  百姓见之如见帝。
  惊诧之余,紧接着众人便再次反应了过来,看着那于三军之前策马奔腾之人,皆是身体微微一颤。
  顾熙竟又能骑马了?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所有人都懵了,紧紧的盯着那越来越近的大军,想要看清那为首之人到底是谁。
  但越看他们就越懵。
  竟.真的是顾熙。
  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其实对于这件事,顾易一开始也是十分惊诧。
  但想想之后也便释然了。
  因为长寿卡的关系,顾熙如今的身体可是从未患病。
  有时候,对于一个人而言,心态上的变化是能够改变身体状态的。
  昔年的顾熙早已厌倦了。
  抱着这种心态,身体自是有所影响。
  但顾熙现在的心态变了!
  此举大大改善了顾熙的身体,至少在骑马上却并不会出现差错。
  百官纷纷低下了头。
  尤其是最后方那些十二个宦官。
  虽然有何太后的保护,能够让他们有些底气,可面对顾熙之时,心中亦是难免畏惧。
  “拜见太傅!”
  伴随着何进率先开口,他身后的百官亦是纷纷朝着顾熙行礼。
  时隔多年,再见这一幕。
  对于顾熙而言,只觉着有些心绪复杂。
  他并未如同往年一般,直接下马行礼,而是位于马上扫视了所有人一圈,最后这才将目光停在了带着畏惧之色的刘辩身上。
  旋即这才下马走到了他的身前。
  也不顾诧异的何进,直接替代他牵起了刘辩的手,轻声道:“老臣归来,陛下无忧矣。”
  所有人都是一愣。
  虽然只有短短瞬间,但他们却也感受到了顾熙的变化。
  ——如此态度,甚至远比昔年摄政之时!
  太傅这是要如何?
  难不成是要重掌朝政,救大汉于水火?
  众人并没有去想顾熙会不会造反,顾熙已经用他的一生证明了这一点。
  他们本能的便想到了顾熙要再次摄政专权。
  这让不少人都是眼神一亮。
  但凡顾熙当真出手,无论是宦官亦或是外戚都要被他压制!
  这对于多数朝臣而言都是一件大好事。
  而心思活络的宦官皆是表情一变。
  顾熙并没有什么废话,牵着刘辩的手便要入城。
  满头的白发、腰跨的佩剑。
  此时此刻亦如彼时彼刻。
  昔年顾熙便是于大乱之时,亲手拉着刘保登上了皇位。
  如今大乱更甚。
  顾熙如此态度难不成要再扶龙庭?
  所有人怔怔的看着这一幕,脑海之中无数思绪闪过。
  没有任何人开口阻拦,甚至就连何进都未曾阻拦!
  而就在顾熙踏入洛阳城门的那一刻起。
  声声欢呼声瞬间响起。
  对于顾熙的归来,整个洛阳城的百姓都极为的振奋。
  整个洛阳仿佛都再一次活了过来。
  面对顾熙,何进根本就挡不住他重掌整个洛阳禁军。
  而随后顾熙便彻底掌控了洛阳,就如昔年摄政时一般,再次达到了庙堂的巅峰。
  自这一日起,无论是宦官也好亦或是何太后也罢。
  他们就仿佛是蔫了一般。
  尤其是宦官,这些人是真的感觉到了恐惧,何进和何太后的举动让他们更加没有安全感。
  他们只得藏于深宫之中,不敢露面。
  但顾熙又怎会放过他们?
  对于顾熙而言,当前稳定天下局势的最好办法,便是拿下宦官!
  此举能将民愤转移,亦能将天下士人之心安定下来!
  只要民心和士人大族不乱。
  那他便能稳住局势。.
  长乐宫。
  一众宦官聚集于此向何太后哭诉。
  “太后啊奴婢们有性命之忧啊,还请太后帮奴婢们向太傅求情,奴婢们要献出一切。”
  “还请太后救救奴婢,奴婢日后定会对太后马首是瞻,绝不辜负。”
  “.”
  看着眼前的众人,何太后的表情亦是有些难看。
  其实她也有些害怕。
  顾熙归京至今,竟然没来见她。
  而且自顾熙归京之后,何进亦是没有了权威。
  这让何太后本能的有些不安。
  她犹豫了良机,摆了摆手,有些不满的道:“有何可慌张的?”
  “从今日起,尔等便在这长乐宫内。”
  “太傅又能如何?”
  “待太傅前来拜见朕时,朕再帮你们说说话,不就行了?”
  一众宦官听到这话,眼神不由得皆是一亮。
  他们心中对于何太后还是有一丝期盼的。
  但.这一切注定超乎他们的预料。
  就在甲子日。
  顾熙先是让群臣皆聚集在南宫嘉德门处,随后当众着人宣宦官之罪。
  “窃弄威柄,浊乱海内;鬻爵卖官,蠹蚀国本”
  那一桩桩罪状让众臣的目光越来越亮。
  终于来了!
  顾熙果然会对宦官下手!
  言罢!
  顾熙忽然持起腰间佩剑,扫视群臣,正色道:“诸位且在此等候,且容我前去拿贼!”
  “太傅!”何进脸色一变,连忙说道,“近日罪宦皆在长乐宫。”
  “太傅于前去于礼不合,何不让人前去缉拿?”
  其实于何进而言他已经有些后悔让顾熙回来了。
  他本以为凭借着刘宏的诏令,无论怎么样他都无需惧怕顾熙。
  但现实却是给了他一巴掌。
  当顾熙所率的中军归营之后,整个中军便迅速脱离了他的掌控。
  他根本就阻止不了。
  但无论如何,他都必须要维持住何太后的威仪,这是何氏的根本。
  “于礼不合?”顾熙猛地停下脚步,眼神如渊般凝视着何进,沉声道,“昔年我受孝和皇帝托孤。”
  “先后扶大汉龙庭,稳江山社稷。”
  “如今时局危矣。”
  “我欲擒贼而平民怨,你与我说于理不合?”
  顾熙的声音严肃而威严。
  何进只感觉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几乎瞬间便低下了头。
  顾熙微微摇了摇头,并没有再多说什么,当即领军直奔长乐宫而去。
  长乐宫。
  如此惊天巨变,彻彻底底打碎了何太后的最后一丝幻想。
  顾熙确实不在意她这个什么太后。
  对于如今的顾熙而言。
  他已不在乎非议,唯一要做的便是彻底解决掉大汉当前的困局。
  听着殿外那一声声刺耳的哭喊。
  何太后身体微微轻颤。
  强烈的不安瞬间涌了上来。
  下一刻,她就如同疯了一般,猛地走出殿外,挡住了顾熙,呵斥道:“顾熙!”
  “你既为臣,岂敢强闯长乐宫?”
  “拿皇宫之人,竟不顾朕的想法,你这是要造反不成?”
  她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身体隐隐发颤。
  “造反?”顾熙微微摇了摇头,冷笑反问,“老臣如果想造反,何必等到今天?”
  “如今天下动荡,太后不虑社稷之危,仍护这些罪宦。”
  顾熙语气一顿,表情忽地严肃:“如今却在说臣要造反?”
  这一刻,他不由得想起了昔年的邓绥。
  只能说太后之间亦有差距。
  若是邓绥还在。
  宫内又岂会生这么多的变故?
  何太后完全愣住了。
  顾熙那淡然的表情再一次唤起了她心中的畏惧。
  她整个人忽地一个踉跄便直接倒了下来。
  对此,顾熙毫不在意。
  他只是微微摇了摇头,淡淡地说道:“太后身体不适,立刻送回宫去休养。”
  “在此期间,任何人不得前来拜见!”
  说罢,顾熙转身便走。
  随后他便于南宫嘉德门,当着百官的面,将这为首的十二个宦官全部斩首。
  将其中张让、赵忠之首悬于洛阳城门。
  其余全部派人送往各州!
  宣判罪行于天下!
  随后在洛阳内,开启了对宦官党羽的清理。
  洛阳震动!
  太学学子们在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无不痛哭流涕,放肆的宣泄着心中的怒火。
  而随后,顾熙更是迎合天下之人期待。
  亲自率领百官前往洛水,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祭祀。
  接连不断的消息于四方传开。
  旬日之间,整个大汉仿佛都再一次的变了,四方那躁动的人心,竟真的渐渐安了下来。
  ——————
  “建宁十年春二月,太傅顾熙自冀州还雒。
  甲子日,集百官于南宫嘉德门,当庭宣常侍张让、赵忠等十二人罪状,皆枭首悬城,血浸铜驼巷陌三日不涸。
  传首十三州,令曰:“阉宦乱政,天地共诛!“
  复率公卿诣洛水,燔柴祭天,执玄圭而誓曰:“今禳星裂帛,非止诛奸佞,当以赤血洗乾坤,平四方之乱,为吾汉延祚二百祀!“
  声震河洛,观者山呼万岁,四方人心渐安。”
  ——《后汉书.顾熙列传》
  (本章完)
  “太傅回来了!”
  百姓之中,立刻便有人开口。
  “是太傅回来了~”
  霎时之间一声声的欢呼声便响了起来。听到这一幕,众人的表情极为微变。
  这就是顾熙的声望啊!
  百姓见之如见帝。
  惊诧之余,紧接着众人便再次反应了过来,看着那于三军之前策马奔腾之人,皆是身体微微一颤。
  顾熙竟又能骑马了?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所有人都懵了,紧紧的盯着那越来越近的大军,想要看清那为首之人到底是谁。
  但越看他们就越懵。
  竟.真的是顾熙。
  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其实对于这件事,顾易一开始也是十分惊诧。
  但想想之后也便释然了。
  因为长寿卡的关系,顾熙如今的身体可是从未患病。
  有时候,对于一个人而言,心态上的变化是能够改变身体状态的。
  昔年的顾熙早已厌倦了。
  抱着这种心态,身体自是有所影响。
  但顾熙现在的心态变了!
  此举大大改善了顾熙的身体,至少在骑马上却并不会出现差错。
  百官纷纷低下了头。
  尤其是最后方那些十二个宦官。
  虽然有何太后的保护,能够让他们有些底气,可面对顾熙之时,心中亦是难免畏惧。
  “拜见太傅!”
  伴随着何进率先开口,他身后的百官亦是纷纷朝着顾熙行礼。
  时隔多年,再见这一幕。
  对于顾熙而言,只觉着有些心绪复杂。
  他并未如同往年一般,直接下马行礼,而是位于马上扫视了所有人一圈,最后这才将目光停在了带着畏惧之色的刘辩身上。
  旋即这才下马走到了他的身前。
  也不顾诧异的何进,直接替代他牵起了刘辩的手,轻声道:“老臣归来,陛下无忧矣。”
  所有人都是一愣。
  虽然只有短短瞬间,但他们却也感受到了顾熙的变化。
  ——如此态度,甚至远比昔年摄政之时!
  太傅这是要如何?
  难不成是要重掌朝政,救大汉于水火?
  众人并没有去想顾熙会不会造反,顾熙已经用他的一生证明了这一点。
  他们本能的便想到了顾熙要再次摄政专权。
  这让不少人都是眼神一亮。
  但凡顾熙当真出手,无论是宦官亦或是外戚都要被他压制!
  这对于多数朝臣而言都是一件大好事。
  而心思活络的宦官皆是表情一变。
  顾熙并没有什么废话,牵着刘辩的手便要入城。
  满头的白发、腰跨的佩剑。
  此时此刻亦如彼时彼刻。
  昔年顾熙便是于大乱之时,亲手拉着刘保登上了皇位。
  如今大乱更甚。
  顾熙如此态度难不成要再扶龙庭?
  所有人怔怔的看着这一幕,脑海之中无数思绪闪过。
  没有任何人开口阻拦,甚至就连何进都未曾阻拦!
  而就在顾熙踏入洛阳城门的那一刻起。
  声声欢呼声瞬间响起。
  对于顾熙的归来,整个洛阳城的百姓都极为的振奋。
  整个洛阳仿佛都再一次活了过来。
  面对顾熙,何进根本就挡不住他重掌整个洛阳禁军。
  而随后顾熙便彻底掌控了洛阳,就如昔年摄政时一般,再次达到了庙堂的巅峰。
  自这一日起,无论是宦官也好亦或是何太后也罢。
  他们就仿佛是蔫了一般。
  尤其是宦官,这些人是真的感觉到了恐惧,何进和何太后的举动让他们更加没有安全感。
  他们只得藏于深宫之中,不敢露面。
  但顾熙又怎会放过他们?
  对于顾熙而言,当前稳定天下局势的最好办法,便是拿下宦官!
  此举能将民愤转移,亦能将天下士人之心安定下来!
  只要民心和士人大族不乱。
  那他便能稳住局势。.
  长乐宫。
  一众宦官聚集于此向何太后哭诉。
  “太后啊奴婢们有性命之忧啊,还请太后帮奴婢们向太傅求情,奴婢们要献出一切。”
  “还请太后救救奴婢,奴婢日后定会对太后马首是瞻,绝不辜负。”
  “.”
  看着眼前的众人,何太后的表情亦是有些难看。
  其实她也有些害怕。
  顾熙归京至今,竟然没来见她。
  而且自顾熙归京之后,何进亦是没有了权威。
  这让何太后本能的有些不安。
  她犹豫了良机,摆了摆手,有些不满的道:“有何可慌张的?”
  “从今日起,尔等便在这长乐宫内。”
  “太傅又能如何?”
  “待太傅前来拜见朕时,朕再帮你们说说话,不就行了?”
  一众宦官听到这话,眼神不由得皆是一亮。
  他们心中对于何太后还是有一丝期盼的。
  但.这一切注定超乎他们的预料。
  就在甲子日。
  顾熙先是让群臣皆聚集在南宫嘉德门处,随后当众着人宣宦官之罪。
  “窃弄威柄,浊乱海内;鬻爵卖官,蠹蚀国本”
  那一桩桩罪状让众臣的目光越来越亮。
  终于来了!
  顾熙果然会对宦官下手!
  言罢!
  顾熙忽然持起腰间佩剑,扫视群臣,正色道:“诸位且在此等候,且容我前去拿贼!”
  “太傅!”何进脸色一变,连忙说道,“近日罪宦皆在长乐宫。”
  “太傅于前去于礼不合,何不让人前去缉拿?”
  其实于何进而言他已经有些后悔让顾熙回来了。
  他本以为凭借着刘宏的诏令,无论怎么样他都无需惧怕顾熙。
  但现实却是给了他一巴掌。
  当顾熙所率的中军归营之后,整个中军便迅速脱离了他的掌控。
  他根本就阻止不了。
  但无论如何,他都必须要维持住何太后的威仪,这是何氏的根本。
  “于礼不合?”顾熙猛地停下脚步,眼神如渊般凝视着何进,沉声道,“昔年我受孝和皇帝托孤。”
  “先后扶大汉龙庭,稳江山社稷。”
  “如今时局危矣。”
  “我欲擒贼而平民怨,你与我说于理不合?”
  顾熙的声音严肃而威严。
  何进只感觉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几乎瞬间便低下了头。
  顾熙微微摇了摇头,并没有再多说什么,当即领军直奔长乐宫而去。
  长乐宫。
  如此惊天巨变,彻彻底底打碎了何太后的最后一丝幻想。
  顾熙确实不在意她这个什么太后。
  对于如今的顾熙而言。
  他已不在乎非议,唯一要做的便是彻底解决掉大汉当前的困局。
  听着殿外那一声声刺耳的哭喊。
  何太后身体微微轻颤。
  强烈的不安瞬间涌了上来。
  下一刻,她就如同疯了一般,猛地走出殿外,挡住了顾熙,呵斥道:“顾熙!”
  “你既为臣,岂敢强闯长乐宫?”
  “拿皇宫之人,竟不顾朕的想法,你这是要造反不成?”
  她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身体隐隐发颤。
  “造反?”顾熙微微摇了摇头,冷笑反问,“老臣如果想造反,何必等到今天?”
  “如今天下动荡,太后不虑社稷之危,仍护这些罪宦。”
  顾熙语气一顿,表情忽地严肃:“如今却在说臣要造反?”
  这一刻,他不由得想起了昔年的邓绥。
  只能说太后之间亦有差距。
  若是邓绥还在。
  宫内又岂会生这么多的变故?
  何太后完全愣住了。
  顾熙那淡然的表情再一次唤起了她心中的畏惧。
  她整个人忽地一个踉跄便直接倒了下来。
  对此,顾熙毫不在意。
  他只是微微摇了摇头,淡淡地说道:“太后身体不适,立刻送回宫去休养。”
  “在此期间,任何人不得前来拜见!”
  说罢,顾熙转身便走。
  随后他便于南宫嘉德门,当着百官的面,将这为首的十二个宦官全部斩首。
  将其中张让、赵忠之首悬于洛阳城门。
  其余全部派人送往各州!
  宣判罪行于天下!
  随后在洛阳内,开启了对宦官党羽的清理。
  洛阳震动!
  太学学子们在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无不痛哭流涕,放肆的宣泄着心中的怒火。
  而随后,顾熙更是迎合天下之人期待。
  亲自率领百官前往洛水,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祭祀。
  接连不断的消息于四方传开。
  旬日之间,整个大汉仿佛都再一次的变了,四方那躁动的人心,竟真的渐渐安了下来。
  ——————
  “建宁十年春二月,太傅顾熙自冀州还雒。
  甲子日,集百官于南宫嘉德门,当庭宣常侍张让、赵忠等十二人罪状,皆枭首悬城,血浸铜驼巷陌三日不涸。
  传首十三州,令曰:“阉宦乱政,天地共诛!“
  复率公卿诣洛水,燔柴祭天,执玄圭而誓曰:“今禳星裂帛,非止诛奸佞,当以赤血洗乾坤,平四方之乱,为吾汉延祚二百祀!“
  声震河洛,观者山呼万岁,四方人心渐安。”
  ——《后汉书.顾熙列传》
  (本章完)
  “太傅回来了!”
  百姓之中,立刻便有人开口。
  “是太傅回来了~”
  霎时之间一声声的欢呼声便响了起来。听到这一幕,众人的表情极为微变。
  这就是顾熙的声望啊!
  百姓见之如见帝。
  惊诧之余,紧接着众人便再次反应了过来,看着那于三军之前策马奔腾之人,皆是身体微微一颤。
  顾熙竟又能骑马了?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所有人都懵了,紧紧的盯着那越来越近的大军,想要看清那为首之人到底是谁。
  但越看他们就越懵。
  竟.真的是顾熙。
  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其实对于这件事,顾易一开始也是十分惊诧。
  但想想之后也便释然了。
  因为长寿卡的关系,顾熙如今的身体可是从未患病。
  有时候,对于一个人而言,心态上的变化是能够改变身体状态的。
  昔年的顾熙早已厌倦了。
  抱着这种心态,身体自是有所影响。
  但顾熙现在的心态变了!
  此举大大改善了顾熙的身体,至少在骑马上却并不会出现差错。
  百官纷纷低下了头。
  尤其是最后方那些十二个宦官。
  虽然有何太后的保护,能够让他们有些底气,可面对顾熙之时,心中亦是难免畏惧。
  “拜见太傅!”
  伴随着何进率先开口,他身后的百官亦是纷纷朝着顾熙行礼。
  时隔多年,再见这一幕。
  对于顾熙而言,只觉着有些心绪复杂。
  他并未如同往年一般,直接下马行礼,而是位于马上扫视了所有人一圈,最后这才将目光停在了带着畏惧之色的刘辩身上。
  旋即这才下马走到了他的身前。
  也不顾诧异的何进,直接替代他牵起了刘辩的手,轻声道:“老臣归来,陛下无忧矣。”
  所有人都是一愣。
  虽然只有短短瞬间,但他们却也感受到了顾熙的变化。
  ——如此态度,甚至远比昔年摄政之时!
  太傅这是要如何?
  难不成是要重掌朝政,救大汉于水火?
  众人并没有去想顾熙会不会造反,顾熙已经用他的一生证明了这一点。
  他们本能的便想到了顾熙要再次摄政专权。
  这让不少人都是眼神一亮。
  但凡顾熙当真出手,无论是宦官亦或是外戚都要被他压制!
  这对于多数朝臣而言都是一件大好事。
  而心思活络的宦官皆是表情一变。
  顾熙并没有什么废话,牵着刘辩的手便要入城。
  满头的白发、腰跨的佩剑。
  此时此刻亦如彼时彼刻。
  昔年顾熙便是于大乱之时,亲手拉着刘保登上了皇位。
  如今大乱更甚。
  顾熙如此态度难不成要再扶龙庭?
  所有人怔怔的看着这一幕,脑海之中无数思绪闪过。
  没有任何人开口阻拦,甚至就连何进都未曾阻拦!
  而就在顾熙踏入洛阳城门的那一刻起。
  声声欢呼声瞬间响起。
  对于顾熙的归来,整个洛阳城的百姓都极为的振奋。
  整个洛阳仿佛都再一次活了过来。
  面对顾熙,何进根本就挡不住他重掌整个洛阳禁军。
  而随后顾熙便彻底掌控了洛阳,就如昔年摄政时一般,再次达到了庙堂的巅峰。
  自这一日起,无论是宦官也好亦或是何太后也罢。
  他们就仿佛是蔫了一般。
  尤其是宦官,这些人是真的感觉到了恐惧,何进和何太后的举动让他们更加没有安全感。
  他们只得藏于深宫之中,不敢露面。
  但顾熙又怎会放过他们?
  对于顾熙而言,当前稳定天下局势的最好办法,便是拿下宦官!
  此举能将民愤转移,亦能将天下士人之心安定下来!
  只要民心和士人大族不乱。
  那他便能稳住局势。.
  长乐宫。
  一众宦官聚集于此向何太后哭诉。
  “太后啊奴婢们有性命之忧啊,还请太后帮奴婢们向太傅求情,奴婢们要献出一切。”
  “还请太后救救奴婢,奴婢日后定会对太后马首是瞻,绝不辜负。”
  “.”
  看着眼前的众人,何太后的表情亦是有些难看。
  其实她也有些害怕。
  顾熙归京至今,竟然没来见她。
  而且自顾熙归京之后,何进亦是没有了权威。
  这让何太后本能的有些不安。
  她犹豫了良机,摆了摆手,有些不满的道:“有何可慌张的?”
  “从今日起,尔等便在这长乐宫内。”
  “太傅又能如何?”
  “待太傅前来拜见朕时,朕再帮你们说说话,不就行了?”
  一众宦官听到这话,眼神不由得皆是一亮。
  他们心中对于何太后还是有一丝期盼的。
  但.这一切注定超乎他们的预料。
  就在甲子日。
  顾熙先是让群臣皆聚集在南宫嘉德门处,随后当众着人宣宦官之罪。
  “窃弄威柄,浊乱海内;鬻爵卖官,蠹蚀国本”
  那一桩桩罪状让众臣的目光越来越亮。
  终于来了!
  顾熙果然会对宦官下手!
  言罢!
  顾熙忽然持起腰间佩剑,扫视群臣,正色道:“诸位且在此等候,且容我前去拿贼!”
  “太傅!”何进脸色一变,连忙说道,“近日罪宦皆在长乐宫。”
  “太傅于前去于礼不合,何不让人前去缉拿?”
  其实于何进而言他已经有些后悔让顾熙回来了。
  他本以为凭借着刘宏的诏令,无论怎么样他都无需惧怕顾熙。
  但现实却是给了他一巴掌。
  当顾熙所率的中军归营之后,整个中军便迅速脱离了他的掌控。
  他根本就阻止不了。
  但无论如何,他都必须要维持住何太后的威仪,这是何氏的根本。
  “于礼不合?”顾熙猛地停下脚步,眼神如渊般凝视着何进,沉声道,“昔年我受孝和皇帝托孤。”
  “先后扶大汉龙庭,稳江山社稷。”
  “如今时局危矣。”
  “我欲擒贼而平民怨,你与我说于理不合?”
  顾熙的声音严肃而威严。
  何进只感觉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几乎瞬间便低下了头。
  顾熙微微摇了摇头,并没有再多说什么,当即领军直奔长乐宫而去。
  长乐宫。
  如此惊天巨变,彻彻底底打碎了何太后的最后一丝幻想。
  顾熙确实不在意她这个什么太后。
  对于如今的顾熙而言。
  他已不在乎非议,唯一要做的便是彻底解决掉大汉当前的困局。
  听着殿外那一声声刺耳的哭喊。
  何太后身体微微轻颤。
  强烈的不安瞬间涌了上来。
  下一刻,她就如同疯了一般,猛地走出殿外,挡住了顾熙,呵斥道:“顾熙!”
  “你既为臣,岂敢强闯长乐宫?”
  “拿皇宫之人,竟不顾朕的想法,你这是要造反不成?”
  她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身体隐隐发颤。
  “造反?”顾熙微微摇了摇头,冷笑反问,“老臣如果想造反,何必等到今天?”
  “如今天下动荡,太后不虑社稷之危,仍护这些罪宦。”
  顾熙语气一顿,表情忽地严肃:“如今却在说臣要造反?”
  这一刻,他不由得想起了昔年的邓绥。
  只能说太后之间亦有差距。
  若是邓绥还在。
  宫内又岂会生这么多的变故?
  何太后完全愣住了。
  顾熙那淡然的表情再一次唤起了她心中的畏惧。
  她整个人忽地一个踉跄便直接倒了下来。
  对此,顾熙毫不在意。
  他只是微微摇了摇头,淡淡地说道:“太后身体不适,立刻送回宫去休养。”
  “在此期间,任何人不得前来拜见!”
  说罢,顾熙转身便走。
  随后他便于南宫嘉德门,当着百官的面,将这为首的十二个宦官全部斩首。
  将其中张让、赵忠之首悬于洛阳城门。
  其余全部派人送往各州!
  宣判罪行于天下!
  随后在洛阳内,开启了对宦官党羽的清理。
  洛阳震动!
  太学学子们在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无不痛哭流涕,放肆的宣泄着心中的怒火。
  而随后,顾熙更是迎合天下之人期待。
  亲自率领百官前往洛水,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祭祀。
  接连不断的消息于四方传开。
  旬日之间,整个大汉仿佛都再一次的变了,四方那躁动的人心,竟真的渐渐安了下来。
  ——————
  “建宁十年春二月,太傅顾熙自冀州还雒。
  甲子日,集百官于南宫嘉德门,当庭宣常侍张让、赵忠等十二人罪状,皆枭首悬城,血浸铜驼巷陌三日不涸。
  传首十三州,令曰:“阉宦乱政,天地共诛!“
  复率公卿诣洛水,燔柴祭天,执玄圭而誓曰:“今禳星裂帛,非止诛奸佞,当以赤血洗乾坤,平四方之乱,为吾汉延祚二百祀!“
  声震河洛,观者山呼万岁,四方人心渐安。”
  ——《后汉书.顾熙列传》
  (本章完)
  “太傅回来了!”
  百姓之中,立刻便有人开口。
  “是太傅回来了~”
  霎时之间一声声的欢呼声便响了起来。听到这一幕,众人的表情极为微变。
  这就是顾熙的声望啊!
  百姓见之如见帝。
  惊诧之余,紧接着众人便再次反应了过来,看着那于三军之前策马奔腾之人,皆是身体微微一颤。
  顾熙竟又能骑马了?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所有人都懵了,紧紧的盯着那越来越近的大军,想要看清那为首之人到底是谁。
  但越看他们就越懵。
  竟.真的是顾熙。
  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其实对于这件事,顾易一开始也是十分惊诧。
  但想想之后也便释然了。
  因为长寿卡的关系,顾熙如今的身体可是从未患病。
  有时候,对于一个人而言,心态上的变化是能够改变身体状态的。
  昔年的顾熙早已厌倦了。
  抱着这种心态,身体自是有所影响。
  但顾熙现在的心态变了!
  此举大大改善了顾熙的身体,至少在骑马上却并不会出现差错。
  百官纷纷低下了头。
  尤其是最后方那些十二个宦官。
  虽然有何太后的保护,能够让他们有些底气,可面对顾熙之时,心中亦是难免畏惧。
  “拜见太傅!”
  伴随着何进率先开口,他身后的百官亦是纷纷朝着顾熙行礼。
  时隔多年,再见这一幕。
  对于顾熙而言,只觉着有些心绪复杂。
  他并未如同往年一般,直接下马行礼,而是位于马上扫视了所有人一圈,最后这才将目光停在了带着畏惧之色的刘辩身上。
  旋即这才下马走到了他的身前。
  也不顾诧异的何进,直接替代他牵起了刘辩的手,轻声道:“老臣归来,陛下无忧矣。”
  所有人都是一愣。
  虽然只有短短瞬间,但他们却也感受到了顾熙的变化。
  ——如此态度,甚至远比昔年摄政之时!
  太傅这是要如何?
  难不成是要重掌朝政,救大汉于水火?
  众人并没有去想顾熙会不会造反,顾熙已经用他的一生证明了这一点。
  他们本能的便想到了顾熙要再次摄政专权。
  这让不少人都是眼神一亮。
  但凡顾熙当真出手,无论是宦官亦或是外戚都要被他压制!
  这对于多数朝臣而言都是一件大好事。
  而心思活络的宦官皆是表情一变。
  顾熙并没有什么废话,牵着刘辩的手便要入城。
  满头的白发、腰跨的佩剑。
  此时此刻亦如彼时彼刻。
  昔年顾熙便是于大乱之时,亲手拉着刘保登上了皇位。
  如今大乱更甚。
  顾熙如此态度难不成要再扶龙庭?
  所有人怔怔的看着这一幕,脑海之中无数思绪闪过。
  没有任何人开口阻拦,甚至就连何进都未曾阻拦!
  而就在顾熙踏入洛阳城门的那一刻起。
  声声欢呼声瞬间响起。
  对于顾熙的归来,整个洛阳城的百姓都极为的振奋。
  整个洛阳仿佛都再一次活了过来。
  面对顾熙,何进根本就挡不住他重掌整个洛阳禁军。
  而随后顾熙便彻底掌控了洛阳,就如昔年摄政时一般,再次达到了庙堂的巅峰。
  自这一日起,无论是宦官也好亦或是何太后也罢。
  他们就仿佛是蔫了一般。
  尤其是宦官,这些人是真的感觉到了恐惧,何进和何太后的举动让他们更加没有安全感。
  他们只得藏于深宫之中,不敢露面。
  但顾熙又怎会放过他们?
  对于顾熙而言,当前稳定天下局势的最好办法,便是拿下宦官!
  此举能将民愤转移,亦能将天下士人之心安定下来!
  只要民心和士人大族不乱。
  那他便能稳住局势。.
  长乐宫。
  一众宦官聚集于此向何太后哭诉。
  “太后啊奴婢们有性命之忧啊,还请太后帮奴婢们向太傅求情,奴婢们要献出一切。”
  “还请太后救救奴婢,奴婢日后定会对太后马首是瞻,绝不辜负。”
  “.”
  看着眼前的众人,何太后的表情亦是有些难看。
  其实她也有些害怕。
  顾熙归京至今,竟然没来见她。
  而且自顾熙归京之后,何进亦是没有了权威。
  这让何太后本能的有些不安。
  她犹豫了良机,摆了摆手,有些不满的道:“有何可慌张的?”
  “从今日起,尔等便在这长乐宫内。”
  “太傅又能如何?”
  “待太傅前来拜见朕时,朕再帮你们说说话,不就行了?”
  一众宦官听到这话,眼神不由得皆是一亮。
  他们心中对于何太后还是有一丝期盼的。
  但.这一切注定超乎他们的预料。
  就在甲子日。
  顾熙先是让群臣皆聚集在南宫嘉德门处,随后当众着人宣宦官之罪。
  “窃弄威柄,浊乱海内;鬻爵卖官,蠹蚀国本”
  那一桩桩罪状让众臣的目光越来越亮。
  终于来了!
  顾熙果然会对宦官下手!
  言罢!
  顾熙忽然持起腰间佩剑,扫视群臣,正色道:“诸位且在此等候,且容我前去拿贼!”
  “太傅!”何进脸色一变,连忙说道,“近日罪宦皆在长乐宫。”
  “太傅于前去于礼不合,何不让人前去缉拿?”
  其实于何进而言他已经有些后悔让顾熙回来了。
  他本以为凭借着刘宏的诏令,无论怎么样他都无需惧怕顾熙。
  但现实却是给了他一巴掌。
  当顾熙所率的中军归营之后,整个中军便迅速脱离了他的掌控。
  他根本就阻止不了。
  但无论如何,他都必须要维持住何太后的威仪,这是何氏的根本。
  “于礼不合?”顾熙猛地停下脚步,眼神如渊般凝视着何进,沉声道,“昔年我受孝和皇帝托孤。”
  “先后扶大汉龙庭,稳江山社稷。”
  “如今时局危矣。”
  “我欲擒贼而平民怨,你与我说于理不合?”
  顾熙的声音严肃而威严。
  何进只感觉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几乎瞬间便低下了头。
  顾熙微微摇了摇头,并没有再多说什么,当即领军直奔长乐宫而去。
  长乐宫。
  如此惊天巨变,彻彻底底打碎了何太后的最后一丝幻想。
  顾熙确实不在意她这个什么太后。
  对于如今的顾熙而言。
  他已不在乎非议,唯一要做的便是彻底解决掉大汉当前的困局。
  听着殿外那一声声刺耳的哭喊。
  何太后身体微微轻颤。
  强烈的不安瞬间涌了上来。
  下一刻,她就如同疯了一般,猛地走出殿外,挡住了顾熙,呵斥道:“顾熙!”
  “你既为臣,岂敢强闯长乐宫?”
  “拿皇宫之人,竟不顾朕的想法,你这是要造反不成?”
  她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身体隐隐发颤。
  “造反?”顾熙微微摇了摇头,冷笑反问,“老臣如果想造反,何必等到今天?”
  “如今天下动荡,太后不虑社稷之危,仍护这些罪宦。”
  顾熙语气一顿,表情忽地严肃:“如今却在说臣要造反?”
  这一刻,他不由得想起了昔年的邓绥。
  只能说太后之间亦有差距。
  若是邓绥还在。
  宫内又岂会生这么多的变故?
  何太后完全愣住了。
  顾熙那淡然的表情再一次唤起了她心中的畏惧。
  她整个人忽地一个踉跄便直接倒了下来。
  对此,顾熙毫不在意。
  他只是微微摇了摇头,淡淡地说道:“太后身体不适,立刻送回宫去休养。”
  “在此期间,任何人不得前来拜见!”
  说罢,顾熙转身便走。
  随后他便于南宫嘉德门,当着百官的面,将这为首的十二个宦官全部斩首。
  将其中张让、赵忠之首悬于洛阳城门。
  其余全部派人送往各州!
  宣判罪行于天下!
  随后在洛阳内,开启了对宦官党羽的清理。
  洛阳震动!
  太学学子们在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无不痛哭流涕,放肆的宣泄着心中的怒火。
  而随后,顾熙更是迎合天下之人期待。
  亲自率领百官前往洛水,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祭祀。
  接连不断的消息于四方传开。
  旬日之间,整个大汉仿佛都再一次的变了,四方那躁动的人心,竟真的渐渐安了下来。
  ——————
  “建宁十年春二月,太傅顾熙自冀州还雒。
  甲子日,集百官于南宫嘉德门,当庭宣常侍张让、赵忠等十二人罪状,皆枭首悬城,血浸铜驼巷陌三日不涸。
  传首十三州,令曰:“阉宦乱政,天地共诛!“
  复率公卿诣洛水,燔柴祭天,执玄圭而誓曰:“今禳星裂帛,非止诛奸佞,当以赤血洗乾坤,平四方之乱,为吾汉延祚二百祀!“
  声震河洛,观者山呼万岁,四方人心渐安。”
  ——《后汉书.顾熙列传》
  (本章完)
  “太傅回来了!”
  百姓之中,立刻便有人开口。
  “是太傅回来了~”
  霎时之间一声声的欢呼声便响了起来。听到这一幕,众人的表情极为微变。
  这就是顾熙的声望啊!
  百姓见之如见帝。
  惊诧之余,紧接着众人便再次反应了过来,看着那于三军之前策马奔腾之人,皆是身体微微一颤。
  顾熙竟又能骑马了?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所有人都懵了,紧紧的盯着那越来越近的大军,想要看清那为首之人到底是谁。
  但越看他们就越懵。
  竟.真的是顾熙。
  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其实对于这件事,顾易一开始也是十分惊诧。
  但想想之后也便释然了。
  因为长寿卡的关系,顾熙如今的身体可是从未患病。
  有时候,对于一个人而言,心态上的变化是能够改变身体状态的。
  昔年的顾熙早已厌倦了。
  抱着这种心态,身体自是有所影响。
  但顾熙现在的心态变了!
  此举大大改善了顾熙的身体,至少在骑马上却并不会出现差错。
  百官纷纷低下了头。
  尤其是最后方那些十二个宦官。
  虽然有何太后的保护,能够让他们有些底气,可面对顾熙之时,心中亦是难免畏惧。
  “拜见太傅!”
  伴随着何进率先开口,他身后的百官亦是纷纷朝着顾熙行礼。
  时隔多年,再见这一幕。
  对于顾熙而言,只觉着有些心绪复杂。
  他并未如同往年一般,直接下马行礼,而是位于马上扫视了所有人一圈,最后这才将目光停在了带着畏惧之色的刘辩身上。
  旋即这才下马走到了他的身前。
  也不顾诧异的何进,直接替代他牵起了刘辩的手,轻声道:“老臣归来,陛下无忧矣。”
  所有人都是一愣。
  虽然只有短短瞬间,但他们却也感受到了顾熙的变化。
  ——如此态度,甚至远比昔年摄政之时!
  太傅这是要如何?
  难不成是要重掌朝政,救大汉于水火?
  众人并没有去想顾熙会不会造反,顾熙已经用他的一生证明了这一点。
  他们本能的便想到了顾熙要再次摄政专权。
  这让不少人都是眼神一亮。
  但凡顾熙当真出手,无论是宦官亦或是外戚都要被他压制!
  这对于多数朝臣而言都是一件大好事。
  而心思活络的宦官皆是表情一变。
  顾熙并没有什么废话,牵着刘辩的手便要入城。
  满头的白发、腰跨的佩剑。
  此时此刻亦如彼时彼刻。
  昔年顾熙便是于大乱之时,亲手拉着刘保登上了皇位。
  如今大乱更甚。
  顾熙如此态度难不成要再扶龙庭?
  所有人怔怔的看着这一幕,脑海之中无数思绪闪过。
  没有任何人开口阻拦,甚至就连何进都未曾阻拦!
  而就在顾熙踏入洛阳城门的那一刻起。
  声声欢呼声瞬间响起。
  对于顾熙的归来,整个洛阳城的百姓都极为的振奋。
  整个洛阳仿佛都再一次活了过来。
  面对顾熙,何进根本就挡不住他重掌整个洛阳禁军。
  而随后顾熙便彻底掌控了洛阳,就如昔年摄政时一般,再次达到了庙堂的巅峰。
  自这一日起,无论是宦官也好亦或是何太后也罢。
  他们就仿佛是蔫了一般。
  尤其是宦官,这些人是真的感觉到了恐惧,何进和何太后的举动让他们更加没有安全感。
  他们只得藏于深宫之中,不敢露面。
  但顾熙又怎会放过他们?
  对于顾熙而言,当前稳定天下局势的最好办法,便是拿下宦官!
  此举能将民愤转移,亦能将天下士人之心安定下来!
  只要民心和士人大族不乱。
  那他便能稳住局势。.
  长乐宫。
  一众宦官聚集于此向何太后哭诉。
  “太后啊奴婢们有性命之忧啊,还请太后帮奴婢们向太傅求情,奴婢们要献出一切。”
  “还请太后救救奴婢,奴婢日后定会对太后马首是瞻,绝不辜负。”
  “.”
  看着眼前的众人,何太后的表情亦是有些难看。
  其实她也有些害怕。
  顾熙归京至今,竟然没来见她。
  而且自顾熙归京之后,何进亦是没有了权威。
  这让何太后本能的有些不安。
  她犹豫了良机,摆了摆手,有些不满的道:“有何可慌张的?”
  “从今日起,尔等便在这长乐宫内。”
  “太傅又能如何?”
  “待太傅前来拜见朕时,朕再帮你们说说话,不就行了?”
  一众宦官听到这话,眼神不由得皆是一亮。
  他们心中对于何太后还是有一丝期盼的。
  但.这一切注定超乎他们的预料。
  就在甲子日。
  顾熙先是让群臣皆聚集在南宫嘉德门处,随后当众着人宣宦官之罪。
  “窃弄威柄,浊乱海内;鬻爵卖官,蠹蚀国本”
  那一桩桩罪状让众臣的目光越来越亮。
  终于来了!
  顾熙果然会对宦官下手!
  言罢!
  顾熙忽然持起腰间佩剑,扫视群臣,正色道:“诸位且在此等候,且容我前去拿贼!”
  “太傅!”何进脸色一变,连忙说道,“近日罪宦皆在长乐宫。”
  “太傅于前去于礼不合,何不让人前去缉拿?”
  其实于何进而言他已经有些后悔让顾熙回来了。
  他本以为凭借着刘宏的诏令,无论怎么样他都无需惧怕顾熙。
  但现实却是给了他一巴掌。
  当顾熙所率的中军归营之后,整个中军便迅速脱离了他的掌控。
  他根本就阻止不了。
  但无论如何,他都必须要维持住何太后的威仪,这是何氏的根本。
  “于礼不合?”顾熙猛地停下脚步,眼神如渊般凝视着何进,沉声道,“昔年我受孝和皇帝托孤。”
  “先后扶大汉龙庭,稳江山社稷。”
  “如今时局危矣。”
  “我欲擒贼而平民怨,你与我说于理不合?”
  顾熙的声音严肃而威严。
  何进只感觉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几乎瞬间便低下了头。
  顾熙微微摇了摇头,并没有再多说什么,当即领军直奔长乐宫而去。
  长乐宫。
  如此惊天巨变,彻彻底底打碎了何太后的最后一丝幻想。
  顾熙确实不在意她这个什么太后。
  对于如今的顾熙而言。
  他已不在乎非议,唯一要做的便是彻底解决掉大汉当前的困局。
  听着殿外那一声声刺耳的哭喊。
  何太后身体微微轻颤。
  强烈的不安瞬间涌了上来。
  下一刻,她就如同疯了一般,猛地走出殿外,挡住了顾熙,呵斥道:“顾熙!”
  “你既为臣,岂敢强闯长乐宫?”
  “拿皇宫之人,竟不顾朕的想法,你这是要造反不成?”
  她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身体隐隐发颤。
  “造反?”顾熙微微摇了摇头,冷笑反问,“老臣如果想造反,何必等到今天?”
  “如今天下动荡,太后不虑社稷之危,仍护这些罪宦。”
  顾熙语气一顿,表情忽地严肃:“如今却在说臣要造反?”
  这一刻,他不由得想起了昔年的邓绥。
  只能说太后之间亦有差距。
  若是邓绥还在。
  宫内又岂会生这么多的变故?
  何太后完全愣住了。
  顾熙那淡然的表情再一次唤起了她心中的畏惧。
  她整个人忽地一个踉跄便直接倒了下来。
  对此,顾熙毫不在意。
  他只是微微摇了摇头,淡淡地说道:“太后身体不适,立刻送回宫去休养。”
  “在此期间,任何人不得前来拜见!”
  说罢,顾熙转身便走。
  随后他便于南宫嘉德门,当着百官的面,将这为首的十二个宦官全部斩首。
  将其中张让、赵忠之首悬于洛阳城门。
  其余全部派人送往各州!
  宣判罪行于天下!
  随后在洛阳内,开启了对宦官党羽的清理。
  洛阳震动!
  太学学子们在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无不痛哭流涕,放肆的宣泄着心中的怒火。
  而随后,顾熙更是迎合天下之人期待。
  亲自率领百官前往洛水,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祭祀。
  接连不断的消息于四方传开。
  旬日之间,整个大汉仿佛都再一次的变了,四方那躁动的人心,竟真的渐渐安了下来。
  ——————
  “建宁十年春二月,太傅顾熙自冀州还雒。
  甲子日,集百官于南宫嘉德门,当庭宣常侍张让、赵忠等十二人罪状,皆枭首悬城,血浸铜驼巷陌三日不涸。
  传首十三州,令曰:“阉宦乱政,天地共诛!“
  复率公卿诣洛水,燔柴祭天,执玄圭而誓曰:“今禳星裂帛,非止诛奸佞,当以赤血洗乾坤,平四方之乱,为吾汉延祚二百祀!“
  声震河洛,观者山呼万岁,四方人心渐安。”
  ——《后汉书.顾熙列传》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