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快读小说书城>书库>>辽史> 分节阅读31

分节阅读31

  义县。
  辽州,始平军,下,节度。本拂涅国城,渤海为东平府。唐太宗亲征高丽,李世勣拔辽城;高宗诏程振、苏定方讨高丽,至新城,大破之;皆此地也。太祖伐渤海,先破东平府,迁民实之。故东平府都督伊、蒙、陀、黑、北五州,共领县十八,皆废。太祖改为州,军曰东平,太宗更为始平军。有辽河、羊肠河、锥子河、蛇山、狼山、黑山、巾子山。隶长宁宫,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统州一、县二:
  辽滨县。
  安定县。
  祺州,佑圣军,下,刺史。本渤海蒙州地。太祖以檀州俘于此建檀州,后更名。隶弘义宫,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统县一:庆云县。太祖俘密云民,于此建密云县,后更名。
  遂州,刺史。本渤海美州地,采访使耶律颇德以部下汉民置。穆宗时,颇德嗣绝,没入焉。隶延昌宫,统县一:
  山河县。本渤海县,并黑川、麓川二县置。
  通州,安远军,节度。本扶余国王城,渤海号扶余城。太祖改龙州,圣宗更今名。保宁七年,以黄龙府叛人燕颇余党千余户置,升节度。统县四:
  通远县。本渤海扶余县,并布多县置。
  安远县。本渤海显义县,并鹊川县置。
  归仁县。本渤海强帅县,并新安县置。
  渔谷县。本渤海县。
  韩州,东平军,下,刺史。本藁离国旧治柳河县。高丽置鄚颉府,都督莫阝、颉二州。渤海因之。今废。太宗置三河、榆河二州。圣宗并二州置。隶延昌宫,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统县一:
  柳河县。本渤海粤喜县地,并万安县置。
  双州,保安军,下,节度。本挹娄故地。渤海置安定郡,久废。沤里僧王从太宗南征,以俘镇、定二州之民建城置州。察割弑逆诛,没入焉。故隶延昌宫,后属崇德宫,兵事隶北女直兵马司。统县一:
  双城县。本渤海安夷县地。
  银州,富国军,下,刺史。本渤海富州,太祖以银冶更名。隶弘义宫,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统县三:
  延津县。本渤海富寿县,境有延津故城,更名。
  新兴县。本故越喜国地,渤海置银冶,尝置银州。
  永平县。本渤海优富县地,太祖以俘户置。旧有永平寨。
  同州,镇安军,下,节度。本汉襄平县地,渤海为东平寨。太祖置州,军曰镇东,后更名。隶彰憨宫,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统州一,未详;县二:
  东平县。本汉襄平县地。产铁,拨户三百采炼,随征赋输。
  永昌县。本高丽永宁县地。
  咸州,安东军,下,节度。本高丽铜山县地,渤海置铜山郡。地在汉侯城县北,渤海龙泉府南。地多山险,寇盗以为渊数,乃招平、营等州客户数百,建城居之。初号郝里太保城,开泰八年置州。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统县一:
  咸平县。唐安东都护,天宝中冶营、平二州间,即此。太祖灭渤海,复置安东军。开泰中置县。
  信州,彰圣军,下,节度。本越喜故城,渤海置怀远府,今废。圣宗以地邻高丽,开泰初置州,以所俘汉民实之。兵事属黄龙府都部署司。统州三,未详;县二:
  武昌县。本渤海怀福县地,析平州提辖司及豹山县一千户隶之。
  定武县。本渤海豹山县地,析平州提辖司并乳水县人户置。初名定功县。
  宾州,怀化军,节度。本渤海城。统和十七年,迁兀惹户,置刺史于鸭子、混同二水之间,后升。兵事隶黄龙府都部署司。
  龙州,黄龙府。本渤海扶余府。太祖平渤海还,至此崩,有黄龙见,更名。保宁七年军将燕颇叛,府废。开泰九年,迁城于东北,以宗州、檀州汉户一千复置。统州五、县三:
  黄龙县。本渤海长平县,并富利、佐慕、肃慎置。
  迁民县。本渤海永宁县,并丰水、扶罗置。
  永平县。渤海置。
  益州,观察。属黄龙府。统县一:静远县。
  安远州,怀义军,刺史。属黄龙府。
  威州,武宁军,刺史。属黄龙府。
  清州,建宁军,刺史。属黄龙府。
  壅州,刺史。属黄龙府。
  湖州,兴利军,刺史。渤海置。兵事隶东京统军司。统县一:
  长庆县。
  渤州,清化军,刺史。渤海置。兵事隶东京统军司。统县一:
  贡珍县。渤海置。
  郢州,彰圣军,刺史。渤海置。兵事隶北女直兵马司。统县一:
  延庆县。
  铜州,广利军,刺史。渤海置。兵事隶北兵马司。统县一:
  析木县。本汉望平县地,渤海为花山县。初隶东京,后来属。
  涑州,刺史。渤海置。兵事隶南兵马司。
  率宾府,刺史。故率宾国地。
  定理府,刺史。故挹娄国地。
  铁利府,刺史。故铁利国地。
  安定府。
  长岭府。
  镇海府,防御。兵事隶南女直汤河司。统县一:
  平南县。
  冀州,防御。圣宗建,升永安军。
  东州。以渤海户置。
  尚州。以渤海户置。
  吉州,福昌军,刺史。
  麓州,下,刺史。渤海置。
  荆州,刺史。
  懿州,宁昌军,节度。太平三年越国公主以媵臣户置。初曰庆懿军,更曰广顺军,隶上京。清宁七年宣懿皇后进入,改今名。统县二:
  宁昌县。本平阳县。
  顺安县。
  媵州,昌永军,刺史。
  顺化城,向义军,下,刺史。开泰三年以汉户置。兵事隶东京统军司。
  宁州,观察。统和二十九年伐高丽,以渤海降户置。兵事隶东京统军司。统县一:
  新安县。
  衍州,安广军,防御。以汉户置。初刺史,后升军。兵事属东京统军司。统县一:
  宜丰县。
  连州,德昌军,刺史,以汉户置。兵事属东京统军司。统县一:
  安民县。
  归州,观察。太祖平渤海,以降户置,后废。统和二十九年伐高丽,以所俘渤海户复置。兵事属南女直汤河司。统县一:
  归胜县。
  苏州,安复军,节度。本高丽南苏,兴宗置州。兵事属南女直汤河司。统县二:
  来苏县。
  怀化县。
  复州,怀德军,节度。兴宗置。兵事属南女直汤河司。统县二:
  永宁县。
  德胜县。
  肃州,信陵军,刺史。重熙十年州民亡入女直,取之复置。兵事隶北女直兵马司。统县一:
  清安县。
  安州,刺史。兵事隶北女直兵马司。
  荣州。
  率州。
  荷州。
  源州。
  渤海州。
  宁江州,混同军,观察。清宁中置。初防御,从升。兵事属东北统军司。统县一:
  混同县。
  河州,德化军。置军器坊。
  祥州,瑞圣军,节度。兴宗以铁骊户置。兵事隶黄龙府都部署司。统县一:
  怀德县。 bookbao8
  卷三十九 志第九
  作者:脱脱等
  ◎地理志三
  中京道
  中京大定府,虞为营州,夏属冀州,周在幽州之分。秦郡天下,是为辽西。汉为新安平县。汉末步奚居之,幅员千里,多大山深谷,阻险足以自固。魏武北征,纵兵大战,降者一十余万,去之松漠。其后拓拔氏乘辽建牙于此,当饶乐河水之南,温渝河水之北。唐太宗伐高丽,驻跸于此。部帅苏支从征有功,奚长可度率众内附,为置饶乐都督府。咸通以后,契丹始大,奚族不敢复抗。太祖建国,举族臣属。圣宗尝过七金山土河之滨,南望云气,有郛郭楼阙之状,因议建都。择良工于燕、蓟,董役二岁,郛郭、宫掖、楼阁、府库、市肆廊庑,拟神都之制。统和二十四年,五帐院进故奚王牙帐地。二十五年,城之,实以汉户,号曰中京,府曰大定。皇城中有祖庙,景宗、承天皇后御容殿。城池湫湿,多凿井泄之,人以不便。大同驿以待宋使,朝天馆待新罗使,来宾馆待夏使。有七金山、马盂山、双山、松山、土河。统州十、县九:
  大定县。白霫故地。以诸国俘户居之。
  长兴县。本汉宾从县。以诸部人居之。
  富庶县。本汉新安平地,开泰二年析京民置。
  劝农县。本汉宾从县地。开泰二年析京民置。
  文定县。开泰二年析京民置。
  升平县。开泰二年析京民置。
  归化县。本汉柳城县地。
  神水县。本汉徒河县地。开泰二年置。
  金源县。本唐青山县境。开泰二年析京民置。
  恩州,怀德军,下,刺史。本汉新安平县地。太宗建州。开泰中,以渤海户实之。初隶永兴宫,后属中京。统县一:
  恩化县。开泰中渤海人户置。
  惠州,惠和军,中,刺史。本唐归义州地。太祖俘汉民数百户兔鹿山下,创城居之,置州。属中京,统县一:
  惠和县。圣宗迁上京惠州民,括诸宫院落帐户置。
  高州,观察。唐信州之地。万岁通天元年,以契丹室活部置。开泰中,圣宗伐高丽,以俘户置高州。有平顶山、滦河。属中京。统县一:
  三韩县,辰韩为扶余,弁韩为新罗,马韩为高丽。开泰中,圣宗伐高丽,俘三国之遗人置县。户五千。
  武安州,观察。唐沃州地。太祖俘民居木叶山下,因建城以迁之,号杏埚新城。复以辽西户益之,更曰新州。统和八年改今名。初刺史,后升。有黄柏岭、袅罗水、个没里水。属中京。统县一:
  沃野县。
  利州,中、观察。本中京阜俗县。统和二十六年置刺史州,开泰元年升。属中京。统县一:
  阜俗县。唐末,契丹渐炽,役使奚人,迁居琵琶川。统和四年置县。初隶彰愍宫,更隶中京。后置州,仍属中京。
  榆州,高平军,下,刺史。本汉临渝县地。后隶右北平骊城县。唐载初二年,析慎州置黎州,处靺鞨部落,后为奚人所据。太宗南征,横帐解里以所俘镇州民置州,开泰中没入。属中京。统县二:
  和众县。本新黎县地。
  永和县。本汉昌城县地。统和二十二年置。
  泽州,广济军,下,刺史。本汉土垠县地。太祖俘蔚州民,立寨居之,采炼陷河银冶。隶中京留守司。开泰中置泽州。有松亭关、神山、九宫岭、石子岭、泺河、撒河。属中京。统县二:
  神山县。神山在西南。
  滦河县。本汉徐无县地。属永兴宫。
  北安州,兴化军,上,刺史。本汉女祁县地,属上谷郡。晋为冯跋所据。唐为奚王府西省地。圣宗以汉户置北安州。属中京。统县一:
  兴化县。本汉且居县地。
  潭州,广润军,下,刺史。本中京之龙山县,开泰中置州,仍属中京。统县一:
  龙山县。本汉交黎县地。开泰二年以习家寨置。
  松山州,胜安地,下,刺史。开泰中置。统和八年省,复置。属中京。统县一:
  松山县。本汉文成县地。边松漠,商贾会冲。开泰二年置县。有松山川。
  宋王曾《上契丹事》曰:出燕京北门,至望京馆。五十里至顺州。七十里至檀州,渐入山。五十里至金沟馆。将至馆,川原平旷,谓之金沟淀。自此入山,诘曲登陟,无复里堠,但以马行记日,约其里数。九十里至古北口,两傍峻崖,仅容车轨。又度德胜岭,盘道数层,俗名思乡岭,八十里至新馆。过雕窠岭、偏枪岭,四十里至如来馆。过乌泺河,东有滦州,又过摸斗岭,一名渡云岭,芹菜岭,七十里至柳河馆。松亭岭甚险峻,七十里至打造部落馆。东南行五十里至牛山馆。八十里至鹿儿峡馆。过虾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