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逸读阁小说>书库>玄幻奇幻>晋时烟火,我的乱世日常> 第58章 0058:厉兵秣马待征途

第58章 0058:厉兵秣马待征途

  祖家坞,祖逖的书房。
  祖约搓著手显得有些忧虑,许久后,见兄长老神在在,他忍不住对祖逖抱怨道:“阿兄,阳儿年幼未经世事,可你怎能也让他如此任性胡为?
  “此时北地已尽皆糜烂,他去常山国岂不……”
  “岂不如何?”祖逖坐在桌案后书写著什么,说话时头也没抬。
  “岂不是陷他於险境?”祖约平日里並不敢顶撞自家兄长,可今日却到底按耐不住,把话说出了口。
  祖逖手中的笔未停下,毫尖继续沙沙在纸上划过。他平淡道:“我知你贪图那十顷田地,可那毕竟是六弟的家產,现在便是阳儿的產业。
  “他要卖给谁,自可决定,且我已首肯,此事断无翻转之理。”
  祖约闻言一窒,仍有不甘:“阿兄以为我说这些是为了那十顷田?
  “卖便卖了,是那小子自己选的,將来赔光输尽、客死他乡也是他自找苦吃!可他到底也是祖家人!”
  祖约闷气踱步道:“没错,我祖士少是贪財,可我也是他的叔父!兄长,你难道就不为阳儿的安全考虑考虑?”
  祖逖没急著说话,將他要写的书信写完这才轻轻搁下笔,隨后看著祖约道:“我今日召你来正是为了此事。尚书右僕射和公十月会北上镇鄴,阳儿那时跟隨北上最好不过。
  “我凭著刘越石的关係,与他也算有旧,已经给和公修了封书信。阳儿十月跟隨北上,该可得他照拂。不过,和公只能护他到鄴城,想去常山,他还得靠自己。”
  祖逖起身,看著祖约道:“他已从流民中选好了十名护卫,即日起你带著一起操练,让他们儘快熟悉军伍、合击、战阵。將来北上才能有些用处。”
  祖约有些不解:“直接从门客中择出些老手给祖阳如何?也省去重头编练的时日。”
  祖逖摇头,只是淡然吩咐:“你照做便是,用心些。”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祖约欲言又止,低头应命而去。
  待祖约走得远了,祖逖这才扭头看向屋角屏风,道:“今日听了你叔父的话,心里是何感觉?”
  祖阳从屏风后走了出来,面色確实有些古怪。他低头拱手,道:“往日里,確是小侄误会了叔父。”
  祖逖摆摆手:“他说这些话未必没有私慾,我只是让你多见些人心。咱们祖氏乃是一家,家人间切莫要生出隔阂。”
  “小侄记下了。”
  “我没给你祖家门客,可知为何?”
  “此行人选该得对我言听计从,祖家大多数门客未与我歷过事,终究不如自己提拔的人如臂使指。”
  祖逖微微頷首:“不过,我会把石三派给你,隨你一起北上。你身边还是得有干练之人辅助。至於其他事,你好自为之。”
  从祖逖房中退出,祖阳沉默地走过祖家坞的道路。
  今日种种,倒確实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也让他更加深刻的了解了这个时代“家族”二字意味著什么。
  祖约未必不是在覬覦他的田產,但那番关切也未必不是出於真心。
  自己,到底是祖家人。
  可惜,现在能量还是太低,还不足以劝动二叔做出些违背常识的决策。
  他知道,自己这位英雄仲父比他更想挥兵向北,比他更想重整山河。
  但是,祖逖是嫡长子,家族的重担都压在了他的肩上。
  眾位弟弟和祖家家眷、门客、乡梓的安危都仰仗著他祖逖,他现在不止是在为自己而活。
  基於对司马越深深的不信任,祖逖这几年一直都在为最坏的情况做著打算。
  若非把家族安顿清楚,他决不会冒险北上。
  可是这位英雄二叔也不会想到,日后时局的变化会如此激烈,如此急转直下,甚至让情况恶化得突破他设想中的底线。
  时局如此,逼著他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举家南遁,更是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冒险北伐。
  等到將来,自己是该多回馈给家族一些的。只是不记得,歷史上衣冠南渡后的祖家境况如何。
  边走边想,祖阳很快出了祖家坞的大门,云真、赵峰等人正在门口等待。
  “即日起,你们几个白日无需再去田间了。每天上午来祖家坞应名,听从我叔父指派,演练军阵接受整训。早晚回到住处,我另有安排。”
  对几人做了交代,祖阳留下他们,自己骑马行向了洛阳城。
  现在已是八月底,皇帝给和郁北上的命令是十月底,祖阳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准备。要忙的事情还有很多。
  在南市寻了数家商贾,祖阳最终敲定了一家河洛陈氏的偏房,以陈准好友的名义见到了那位东家。
  祖阳曾专门和陈准打听过,他家这位经商的偏房门路颇广,更关键的是他手下护卫武艺都在水准之上。
  言明目的后,祖阳从陈家预定了一批粮食,並又聘了他的护卫“走桑路”共计十一人。
  约好务必都是精悍老卒,祖阳爽快付了定。
  十月底这些人会在河內治所先行集结等待祖阳,隨后护送祖阳过鄴城抵常山。
  现在,赵峰等人的水准还不如他当时僱佣的五个把式,一身武艺、本事都欠调教,得慢慢来。
  可祖阳並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僱佣现成的护卫是他必然选择,且这本也是早先就已定下的谋划。
  常山王在前次与祖阳问计后,几经犹豫,最后还是听从了祖阳的建议,主动向皇帝请缨去镇冀州。
  这让司马炽非常高兴,却果然没能运作成功。
  太傅司马越几句不轻不重的反驳丟来,立刻便让此事作罢。
  皇帝与权臣间的试探见好就收,司马炽没有做任何坚持,继续抓紧时间打磨洛阳中军,夯实自己的权柄。
  但因司马珩表现不错,这些日子里皇帝对这位宗亲已愈发亲厚,司马珩专门又请祖阳过府饮宴,以示感谢。
  “本王自觉,在政事上还是有些天分的。”
  司马珩很高兴,频频自得於自己的政治智慧。
  没错,主意是祖阳出的,可选择是本王自己做的,这不是智慧是什么?
  “大王岂止是有天分,这等果决老辣实在是难能可贵。大王实乃国之干城啊!”
  祖阳跟武鸣一捧一和,一顿彩虹屁將司马珩拍得飘飘然很是舒服。祖阳趁著机会又薅了一把羊毛。
  他请司马珩写了一封亲笔信,言明——祖阳在常山国履职乃是秉承常山王的意志,诸司官吏必须配合,並许祖阳必要时可便宜行事。
  反正司马珩不打算真箇北上,他写的信也未必管用,空头人情隨手就给了出去。
  祖阳却珍而重之將信笺吹乾,贴身收好。
  三人宴饮对谈,皆大欢喜。
  这几天忙碌的事情不少,祖阳便没再去到地块附近。但他已提前將给门客们的红做了部分兑现,少年牢记著自己许出过的承诺,谨慎维护著自己的信誉。
  听婉儿说,王景风又去了一次田地,据说是为了看看种麦的一应准备,还拉著婉儿说了不少话,赏给了婉儿一支鏤空的雕木釵,让小丫头爱不释手。
  练刀、读书、交际、谋划,教婉儿算数记帐,带著云真等人跑步炼体。
  偶尔拉著祖智给他灌输些“人民史观”和“男儿自强”的道理,一点点改造著堂弟的三观和志向。祖阳在八月最后的日子里,过得充实且忙碌。
  八月的最后一天,当祖阳在院子里支起黑板,教赵峰等人识字时,武鸣派人来到祖家庄,带了一封书信。
  那信的前半段是武鸣吹嘘自己,说他在洛阳士人圈子里怎样的如鱼得水,再度鼓动祖阳前来参与谈玄,被祖阳一略而过。
  后半段却换了笔跡,乃是附了李釗派人带回的信笺,这是李釗写给他们两人的。內里有说起李釗的近况。
  这位老兄写信时已一路南下到达建业,因听闻新都、会稽两郡有流民肆虐,他暂时在建业停留了一段,附上了不少在建业城中的见闻。
  诸如:吴中的士大夫对琅琊王大多鄙薄;顾荣、贺循等吴中士子的谈玄盛况;江南风物与中原、西南大不相同等等。
  信的最后,李釗写道“三吴之地,占田严苛,豪强兼併,民亦为乱。
  “世道不靖已甚,不知何日方休。釗停留多日,心急如焚,停笔时即將继续南下。
  “待来日重逢,你我三人当纵酒高歌,再敘情谊……”
  边走边想,祖阳很快出了祖家坞的大门,云真、赵峰等人正在门口等待。
  “即日起,你们几个白日无需再去田间了。每天上午来祖家坞应名,听从我叔父指派,演练军阵接受整训。早晚回到住处,我另有安排。”
  对几人做了交代,祖阳留下他们,自己骑马行向了洛阳城。
  现在已是八月底,皇帝给和郁北上的命令是十月底,祖阳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准备。要忙的事情还有很多。
  在南市寻了数家商贾,祖阳最终敲定了一家河洛陈氏的偏房,以陈准好友的名义见到了那位东家。
  祖阳曾专门和陈准打听过,他家这位经商的偏房门路颇广,更关键的是他手下护卫武艺都在水准之上。
  言明目的后,祖阳从陈家预定了一批粮食,並又聘了他的护卫“走桑路”共计十一人。
  约好务必都是精悍老卒,祖阳爽快付了定。
  十月底这些人会在河內治所先行集结等待祖阳,隨后护送祖阳过鄴城抵常山。
  现在,赵峰等人的水准还不如他当时僱佣的五个把式,一身武艺、本事都欠调教,得慢慢来。
  可祖阳並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僱佣现成的护卫是他必然选择,且这本也是早先就已定下的谋划。
  常山王在前次与祖阳问计后,几经犹豫,最后还是听从了祖阳的建议,主动向皇帝请缨去镇冀州。
  这让司马炽非常高兴,却果然没能运作成功。
  太傅司马越几句不轻不重的反驳丟来,立刻便让此事作罢。
  皇帝与权臣间的试探见好就收,司马炽没有做任何坚持,继续抓紧时间打磨洛阳中军,夯实自己的权柄。
  但因司马珩表现不错,这些日子里皇帝对这位宗亲已愈发亲厚,司马珩专门又请祖阳过府饮宴,以示感谢。
  “本王自觉,在政事上还是有些天分的。”
  司马珩很高兴,频频自得於自己的政治智慧。
  没错,主意是祖阳出的,可选择是本王自己做的,这不是智慧是什么?
  “大王岂止是有天分,这等果决老辣实在是难能可贵。大王实乃国之干城啊!”
  祖阳跟武鸣一捧一和,一顿彩虹屁將司马珩拍得飘飘然很是舒服。祖阳趁著机会又薅了一把羊毛。
  他请司马珩写了一封亲笔信,言明——祖阳在常山国履职乃是秉承常山王的意志,诸司官吏必须配合,並许祖阳必要时可便宜行事。
  反正司马珩不打算真箇北上,他写的信也未必管用,空头人情隨手就给了出去。
  祖阳却珍而重之將信笺吹乾,贴身收好。
  三人宴饮对谈,皆大欢喜。
  这几天忙碌的事情不少,祖阳便没再去到地块附近。但他已提前將给门客们的红做了部分兑现,少年牢记著自己许出过的承诺,谨慎维护著自己的信誉。
  听婉儿说,王景风又去了一次田地,据说是为了看看种麦的一应准备,还拉著婉儿说了不少话,赏给了婉儿一支鏤空的雕木釵,让小丫头爱不释手。
  练刀、读书、交际、谋划,教婉儿算数记帐,带著云真等人跑步炼体。
  偶尔拉著祖智给他灌输些“人民史观”和“男儿自强”的道理,一点点改造著堂弟的三观和志向。祖阳在八月最后的日子里,过得充实且忙碌。
  八月的最后一天,当祖阳在院子里支起黑板,教赵峰等人识字时,武鸣派人来到祖家庄,带了一封书信。
  那信的前半段是武鸣吹嘘自己,说他在洛阳士人圈子里怎样的如鱼得水,再度鼓动祖阳前来参与谈玄,被祖阳一略而过。
  后半段却换了笔跡,乃是附了李釗派人带回的信笺,这是李釗写给他们两人的。內里有说起李釗的近况。
  这位老兄写信时已一路南下到达建业,因听闻新都、会稽两郡有流民肆虐,他暂时在建业停留了一段,附上了不少在建业城中的见闻。
  诸如:吴中的士大夫对琅琊王大多鄙薄;顾荣、贺循等吴中士子的谈玄盛况;江南风物与中原、西南大不相同等等。
  信的最后,李釗写道“三吴之地,占田严苛,豪强兼併,民亦为乱。
  “世道不靖已甚,不知何日方休。釗停留多日,心急如焚,停笔时即將继续南下。
  “待来日重逢,你我三人当纵酒高歌,再敘情谊……”
  边走边想,祖阳很快出了祖家坞的大门,云真、赵峰等人正在门口等待。
  “即日起,你们几个白日无需再去田间了。每天上午来祖家坞应名,听从我叔父指派,演练军阵接受整训。早晚回到住处,我另有安排。”
  对几人做了交代,祖阳留下他们,自己骑马行向了洛阳城。
  现在已是八月底,皇帝给和郁北上的命令是十月底,祖阳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准备。要忙的事情还有很多。
  在南市寻了数家商贾,祖阳最终敲定了一家河洛陈氏的偏房,以陈准好友的名义见到了那位东家。
  祖阳曾专门和陈准打听过,他家这位经商的偏房门路颇广,更关键的是他手下护卫武艺都在水准之上。
  言明目的后,祖阳从陈家预定了一批粮食,並又聘了他的护卫“走桑路”共计十一人。
  约好务必都是精悍老卒,祖阳爽快付了定。
  十月底这些人会在河內治所先行集结等待祖阳,隨后护送祖阳过鄴城抵常山。
  现在,赵峰等人的水准还不如他当时僱佣的五个把式,一身武艺、本事都欠调教,得慢慢来。
  可祖阳並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僱佣现成的护卫是他必然选择,且这本也是早先就已定下的谋划。
  常山王在前次与祖阳问计后,几经犹豫,最后还是听从了祖阳的建议,主动向皇帝请缨去镇冀州。
  这让司马炽非常高兴,却果然没能运作成功。
  太傅司马越几句不轻不重的反驳丟来,立刻便让此事作罢。
  皇帝与权臣间的试探见好就收,司马炽没有做任何坚持,继续抓紧时间打磨洛阳中军,夯实自己的权柄。
  但因司马珩表现不错,这些日子里皇帝对这位宗亲已愈发亲厚,司马珩专门又请祖阳过府饮宴,以示感谢。
  “本王自觉,在政事上还是有些天分的。”
  司马珩很高兴,频频自得於自己的政治智慧。
  没错,主意是祖阳出的,可选择是本王自己做的,这不是智慧是什么?
  “大王岂止是有天分,这等果决老辣实在是难能可贵。大王实乃国之干城啊!”
  祖阳跟武鸣一捧一和,一顿彩虹屁將司马珩拍得飘飘然很是舒服。祖阳趁著机会又薅了一把羊毛。
  他请司马珩写了一封亲笔信,言明——祖阳在常山国履职乃是秉承常山王的意志,诸司官吏必须配合,並许祖阳必要时可便宜行事。
  反正司马珩不打算真箇北上,他写的信也未必管用,空头人情隨手就给了出去。
  祖阳却珍而重之將信笺吹乾,贴身收好。
  三人宴饮对谈,皆大欢喜。
  这几天忙碌的事情不少,祖阳便没再去到地块附近。但他已提前將给门客们的红做了部分兑现,少年牢记著自己许出过的承诺,谨慎维护著自己的信誉。
  听婉儿说,王景风又去了一次田地,据说是为了看看种麦的一应准备,还拉著婉儿说了不少话,赏给了婉儿一支鏤空的雕木釵,让小丫头爱不释手。
  练刀、读书、交际、谋划,教婉儿算数记帐,带著云真等人跑步炼体。
  偶尔拉著祖智给他灌输些“人民史观”和“男儿自强”的道理,一点点改造著堂弟的三观和志向。祖阳在八月最后的日子里,过得充实且忙碌。
  八月的最后一天,当祖阳在院子里支起黑板,教赵峰等人识字时,武鸣派人来到祖家庄,带了一封书信。
  那信的前半段是武鸣吹嘘自己,说他在洛阳士人圈子里怎样的如鱼得水,再度鼓动祖阳前来参与谈玄,被祖阳一略而过。
  后半段却换了笔跡,乃是附了李釗派人带回的信笺,这是李釗写给他们两人的。內里有说起李釗的近况。
  这位老兄写信时已一路南下到达建业,因听闻新都、会稽两郡有流民肆虐,他暂时在建业停留了一段,附上了不少在建业城中的见闻。
  诸如:吴中的士大夫对琅琊王大多鄙薄;顾荣、贺循等吴中士子的谈玄盛况;江南风物与中原、西南大不相同等等。
  信的最后,李釗写道“三吴之地,占田严苛,豪强兼併,民亦为乱。
  “世道不靖已甚,不知何日方休。釗停留多日,心急如焚,停笔时即將继续南下。
  “待来日重逢,你我三人当纵酒高歌,再敘情谊……”
  边走边想,祖阳很快出了祖家坞的大门,云真、赵峰等人正在门口等待。
  “即日起,你们几个白日无需再去田间了。每天上午来祖家坞应名,听从我叔父指派,演练军阵接受整训。早晚回到住处,我另有安排。”
  对几人做了交代,祖阳留下他们,自己骑马行向了洛阳城。
  现在已是八月底,皇帝给和郁北上的命令是十月底,祖阳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准备。要忙的事情还有很多。
  在南市寻了数家商贾,祖阳最终敲定了一家河洛陈氏的偏房,以陈准好友的名义见到了那位东家。
  祖阳曾专门和陈准打听过,他家这位经商的偏房门路颇广,更关键的是他手下护卫武艺都在水准之上。
  言明目的后,祖阳从陈家预定了一批粮食,並又聘了他的护卫“走桑路”共计十一人。
  约好务必都是精悍老卒,祖阳爽快付了定。
  十月底这些人会在河內治所先行集结等待祖阳,隨后护送祖阳过鄴城抵常山。
  现在,赵峰等人的水准还不如他当时僱佣的五个把式,一身武艺、本事都欠调教,得慢慢来。
  可祖阳並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僱佣现成的护卫是他必然选择,且这本也是早先就已定下的谋划。
  常山王在前次与祖阳问计后,几经犹豫,最后还是听从了祖阳的建议,主动向皇帝请缨去镇冀州。
  这让司马炽非常高兴,却果然没能运作成功。
  太傅司马越几句不轻不重的反驳丟来,立刻便让此事作罢。
  皇帝与权臣间的试探见好就收,司马炽没有做任何坚持,继续抓紧时间打磨洛阳中军,夯实自己的权柄。
  但因司马珩表现不错,这些日子里皇帝对这位宗亲已愈发亲厚,司马珩专门又请祖阳过府饮宴,以示感谢。
  “本王自觉,在政事上还是有些天分的。”
  司马珩很高兴,频频自得於自己的政治智慧。
  没错,主意是祖阳出的,可选择是本王自己做的,这不是智慧是什么?
  “大王岂止是有天分,这等果决老辣实在是难能可贵。大王实乃国之干城啊!”
  祖阳跟武鸣一捧一和,一顿彩虹屁將司马珩拍得飘飘然很是舒服。祖阳趁著机会又薅了一把羊毛。
  他请司马珩写了一封亲笔信,言明——祖阳在常山国履职乃是秉承常山王的意志,诸司官吏必须配合,並许祖阳必要时可便宜行事。
  反正司马珩不打算真箇北上,他写的信也未必管用,空头人情隨手就给了出去。
  祖阳却珍而重之將信笺吹乾,贴身收好。
  三人宴饮对谈,皆大欢喜。
  这几天忙碌的事情不少,祖阳便没再去到地块附近。但他已提前將给门客们的红做了部分兑现,少年牢记著自己许出过的承诺,谨慎维护著自己的信誉。
  听婉儿说,王景风又去了一次田地,据说是为了看看种麦的一应准备,还拉著婉儿说了不少话,赏给了婉儿一支鏤空的雕木釵,让小丫头爱不释手。
  练刀、读书、交际、谋划,教婉儿算数记帐,带著云真等人跑步炼体。
  偶尔拉著祖智给他灌输些“人民史观”和“男儿自强”的道理,一点点改造著堂弟的三观和志向。祖阳在八月最后的日子里,过得充实且忙碌。
  八月的最后一天,当祖阳在院子里支起黑板,教赵峰等人识字时,武鸣派人来到祖家庄,带了一封书信。
  那信的前半段是武鸣吹嘘自己,说他在洛阳士人圈子里怎样的如鱼得水,再度鼓动祖阳前来参与谈玄,被祖阳一略而过。
  后半段却换了笔跡,乃是附了李釗派人带回的信笺,这是李釗写给他们两人的。內里有说起李釗的近况。
  这位老兄写信时已一路南下到达建业,因听闻新都、会稽两郡有流民肆虐,他暂时在建业停留了一段,附上了不少在建业城中的见闻。
  诸如:吴中的士大夫对琅琊王大多鄙薄;顾荣、贺循等吴中士子的谈玄盛况;江南风物与中原、西南大不相同等等。
  信的最后,李釗写道“三吴之地,占田严苛,豪强兼併,民亦为乱。
  “世道不靖已甚,不知何日方休。釗停留多日,心急如焚,停笔时即將继续南下。
  “待来日重逢,你我三人当纵酒高歌,再敘情谊……”
  边走边想,祖阳很快出了祖家坞的大门,云真、赵峰等人正在门口等待。
  “即日起,你们几个白日无需再去田间了。每天上午来祖家坞应名,听从我叔父指派,演练军阵接受整训。早晚回到住处,我另有安排。”
  对几人做了交代,祖阳留下他们,自己骑马行向了洛阳城。
  现在已是八月底,皇帝给和郁北上的命令是十月底,祖阳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准备。要忙的事情还有很多。
  在南市寻了数家商贾,祖阳最终敲定了一家河洛陈氏的偏房,以陈准好友的名义见到了那位东家。
  祖阳曾专门和陈准打听过,他家这位经商的偏房门路颇广,更关键的是他手下护卫武艺都在水准之上。
  言明目的后,祖阳从陈家预定了一批粮食,並又聘了他的护卫“走桑路”共计十一人。
  约好务必都是精悍老卒,祖阳爽快付了定。
  十月底这些人会在河內治所先行集结等待祖阳,隨后护送祖阳过鄴城抵常山。
  现在,赵峰等人的水准还不如他当时僱佣的五个把式,一身武艺、本事都欠调教,得慢慢来。
  可祖阳並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僱佣现成的护卫是他必然选择,且这本也是早先就已定下的谋划。
  常山王在前次与祖阳问计后,几经犹豫,最后还是听从了祖阳的建议,主动向皇帝请缨去镇冀州。
  这让司马炽非常高兴,却果然没能运作成功。
  太傅司马越几句不轻不重的反驳丟来,立刻便让此事作罢。
  皇帝与权臣间的试探见好就收,司马炽没有做任何坚持,继续抓紧时间打磨洛阳中军,夯实自己的权柄。
  但因司马珩表现不错,这些日子里皇帝对这位宗亲已愈发亲厚,司马珩专门又请祖阳过府饮宴,以示感谢。
  “本王自觉,在政事上还是有些天分的。”
  司马珩很高兴,频频自得於自己的政治智慧。
  没错,主意是祖阳出的,可选择是本王自己做的,这不是智慧是什么?
  “大王岂止是有天分,这等果决老辣实在是难能可贵。大王实乃国之干城啊!”
  祖阳跟武鸣一捧一和,一顿彩虹屁將司马珩拍得飘飘然很是舒服。祖阳趁著机会又薅了一把羊毛。
  他请司马珩写了一封亲笔信,言明——祖阳在常山国履职乃是秉承常山王的意志,诸司官吏必须配合,並许祖阳必要时可便宜行事。
  反正司马珩不打算真箇北上,他写的信也未必管用,空头人情隨手就给了出去。
  祖阳却珍而重之將信笺吹乾,贴身收好。
  三人宴饮对谈,皆大欢喜。
  这几天忙碌的事情不少,祖阳便没再去到地块附近。但他已提前將给门客们的红做了部分兑现,少年牢记著自己许出过的承诺,谨慎维护著自己的信誉。
  听婉儿说,王景风又去了一次田地,据说是为了看看种麦的一应准备,还拉著婉儿说了不少话,赏给了婉儿一支鏤空的雕木釵,让小丫头爱不释手。
  练刀、读书、交际、谋划,教婉儿算数记帐,带著云真等人跑步炼体。
  偶尔拉著祖智给他灌输些“人民史观”和“男儿自强”的道理,一点点改造著堂弟的三观和志向。祖阳在八月最后的日子里,过得充实且忙碌。
  八月的最后一天,当祖阳在院子里支起黑板,教赵峰等人识字时,武鸣派人来到祖家庄,带了一封书信。
  那信的前半段是武鸣吹嘘自己,说他在洛阳士人圈子里怎样的如鱼得水,再度鼓动祖阳前来参与谈玄,被祖阳一略而过。
  后半段却换了笔跡,乃是附了李釗派人带回的信笺,这是李釗写给他们两人的。內里有说起李釗的近况。
  这位老兄写信时已一路南下到达建业,因听闻新都、会稽两郡有流民肆虐,他暂时在建业停留了一段,附上了不少在建业城中的见闻。
  诸如:吴中的士大夫对琅琊王大多鄙薄;顾荣、贺循等吴中士子的谈玄盛况;江南风物与中原、西南大不相同等等。
  信的最后,李釗写道“三吴之地,占田严苛,豪强兼併,民亦为乱。
  “世道不靖已甚,不知何日方休。釗停留多日,心急如焚,停笔时即將继续南下。
  “待来日重逢,你我三人当纵酒高歌,再敘情谊……”
  边走边想,祖阳很快出了祖家坞的大门,云真、赵峰等人正在门口等待。
  “即日起,你们几个白日无需再去田间了。每天上午来祖家坞应名,听从我叔父指派,演练军阵接受整训。早晚回到住处,我另有安排。”
  对几人做了交代,祖阳留下他们,自己骑马行向了洛阳城。
  现在已是八月底,皇帝给和郁北上的命令是十月底,祖阳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准备。要忙的事情还有很多。
  在南市寻了数家商贾,祖阳最终敲定了一家河洛陈氏的偏房,以陈准好友的名义见到了那位东家。
  祖阳曾专门和陈准打听过,他家这位经商的偏房门路颇广,更关键的是他手下护卫武艺都在水准之上。
  言明目的后,祖阳从陈家预定了一批粮食,並又聘了他的护卫“走桑路”共计十一人。
  约好务必都是精悍老卒,祖阳爽快付了定。
  十月底这些人会在河內治所先行集结等待祖阳,隨后护送祖阳过鄴城抵常山。
  现在,赵峰等人的水准还不如他当时僱佣的五个把式,一身武艺、本事都欠调教,得慢慢来。
  可祖阳並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僱佣现成的护卫是他必然选择,且这本也是早先就已定下的谋划。
  常山王在前次与祖阳问计后,几经犹豫,最后还是听从了祖阳的建议,主动向皇帝请缨去镇冀州。
  这让司马炽非常高兴,却果然没能运作成功。
  太傅司马越几句不轻不重的反驳丟来,立刻便让此事作罢。
  皇帝与权臣间的试探见好就收,司马炽没有做任何坚持,继续抓紧时间打磨洛阳中军,夯实自己的权柄。
  但因司马珩表现不错,这些日子里皇帝对这位宗亲已愈发亲厚,司马珩专门又请祖阳过府饮宴,以示感谢。
  “本王自觉,在政事上还是有些天分的。”
  司马珩很高兴,频频自得於自己的政治智慧。
  没错,主意是祖阳出的,可选择是本王自己做的,这不是智慧是什么?
  “大王岂止是有天分,这等果决老辣实在是难能可贵。大王实乃国之干城啊!”
  祖阳跟武鸣一捧一和,一顿彩虹屁將司马珩拍得飘飘然很是舒服。祖阳趁著机会又薅了一把羊毛。
  他请司马珩写了一封亲笔信,言明——祖阳在常山国履职乃是秉承常山王的意志,诸司官吏必须配合,並许祖阳必要时可便宜行事。
  反正司马珩不打算真箇北上,他写的信也未必管用,空头人情隨手就给了出去。
  祖阳却珍而重之將信笺吹乾,贴身收好。
  三人宴饮对谈,皆大欢喜。
  这几天忙碌的事情不少,祖阳便没再去到地块附近。但他已提前將给门客们的红做了部分兑现,少年牢记著自己许出过的承诺,谨慎维护著自己的信誉。
  听婉儿说,王景风又去了一次田地,据说是为了看看种麦的一应准备,还拉著婉儿说了不少话,赏给了婉儿一支鏤空的雕木釵,让小丫头爱不释手。
  练刀、读书、交际、谋划,教婉儿算数记帐,带著云真等人跑步炼体。
  偶尔拉著祖智给他灌输些“人民史观”和“男儿自强”的道理,一点点改造著堂弟的三观和志向。祖阳在八月最后的日子里,过得充实且忙碌。
  八月的最后一天,当祖阳在院子里支起黑板,教赵峰等人识字时,武鸣派人来到祖家庄,带了一封书信。
  那信的前半段是武鸣吹嘘自己,说他在洛阳士人圈子里怎样的如鱼得水,再度鼓动祖阳前来参与谈玄,被祖阳一略而过。
  后半段却换了笔跡,乃是附了李釗派人带回的信笺,这是李釗写给他们两人的。內里有说起李釗的近况。
  这位老兄写信时已一路南下到达建业,因听闻新都、会稽两郡有流民肆虐,他暂时在建业停留了一段,附上了不少在建业城中的见闻。
  诸如:吴中的士大夫对琅琊王大多鄙薄;顾荣、贺循等吴中士子的谈玄盛况;江南风物与中原、西南大不相同等等。
  信的最后,李釗写道“三吴之地,占田严苛,豪强兼併,民亦为乱。
  “世道不靖已甚,不知何日方休。釗停留多日,心急如焚,停笔时即將继续南下。
  “待来日重逢,你我三人当纵酒高歌,再敘情谊……”
  边走边想,祖阳很快出了祖家坞的大门,云真、赵峰等人正在门口等待。
  “即日起,你们几个白日无需再去田间了。每天上午来祖家坞应名,听从我叔父指派,演练军阵接受整训。早晚回到住处,我另有安排。”
  对几人做了交代,祖阳留下他们,自己骑马行向了洛阳城。
  现在已是八月底,皇帝给和郁北上的命令是十月底,祖阳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准备。要忙的事情还有很多。
  在南市寻了数家商贾,祖阳最终敲定了一家河洛陈氏的偏房,以陈准好友的名义见到了那位东家。
  祖阳曾专门和陈准打听过,他家这位经商的偏房门路颇广,更关键的是他手下护卫武艺都在水准之上。
  言明目的后,祖阳从陈家预定了一批粮食,並又聘了他的护卫“走桑路”共计十一人。
  约好务必都是精悍老卒,祖阳爽快付了定。
  十月底这些人会在河內治所先行集结等待祖阳,隨后护送祖阳过鄴城抵常山。
  现在,赵峰等人的水准还不如他当时僱佣的五个把式,一身武艺、本事都欠调教,得慢慢来。
  可祖阳並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僱佣现成的护卫是他必然选择,且这本也是早先就已定下的谋划。
  常山王在前次与祖阳问计后,几经犹豫,最后还是听从了祖阳的建议,主动向皇帝请缨去镇冀州。
  这让司马炽非常高兴,却果然没能运作成功。
  太傅司马越几句不轻不重的反驳丟来,立刻便让此事作罢。
  皇帝与权臣间的试探见好就收,司马炽没有做任何坚持,继续抓紧时间打磨洛阳中军,夯实自己的权柄。
  但因司马珩表现不错,这些日子里皇帝对这位宗亲已愈发亲厚,司马珩专门又请祖阳过府饮宴,以示感谢。
  “本王自觉,在政事上还是有些天分的。”
  司马珩很高兴,频频自得於自己的政治智慧。
  没错,主意是祖阳出的,可选择是本王自己做的,这不是智慧是什么?
  “大王岂止是有天分,这等果决老辣实在是难能可贵。大王实乃国之干城啊!”
  祖阳跟武鸣一捧一和,一顿彩虹屁將司马珩拍得飘飘然很是舒服。祖阳趁著机会又薅了一把羊毛。
  他请司马珩写了一封亲笔信,言明——祖阳在常山国履职乃是秉承常山王的意志,诸司官吏必须配合,並许祖阳必要时可便宜行事。
  反正司马珩不打算真箇北上,他写的信也未必管用,空头人情隨手就给了出去。
  祖阳却珍而重之將信笺吹乾,贴身收好。
  三人宴饮对谈,皆大欢喜。
  这几天忙碌的事情不少,祖阳便没再去到地块附近。但他已提前將给门客们的红做了部分兑现,少年牢记著自己许出过的承诺,谨慎维护著自己的信誉。
  听婉儿说,王景风又去了一次田地,据说是为了看看种麦的一应准备,还拉著婉儿说了不少话,赏给了婉儿一支鏤空的雕木釵,让小丫头爱不释手。
  练刀、读书、交际、谋划,教婉儿算数记帐,带著云真等人跑步炼体。
  偶尔拉著祖智给他灌输些“人民史观”和“男儿自强”的道理,一点点改造著堂弟的三观和志向。祖阳在八月最后的日子里,过得充实且忙碌。
  八月的最后一天,当祖阳在院子里支起黑板,教赵峰等人识字时,武鸣派人来到祖家庄,带了一封书信。
  那信的前半段是武鸣吹嘘自己,说他在洛阳士人圈子里怎样的如鱼得水,再度鼓动祖阳前来参与谈玄,被祖阳一略而过。
  后半段却换了笔跡,乃是附了李釗派人带回的信笺,这是李釗写给他们两人的。內里有说起李釗的近况。
  这位老兄写信时已一路南下到达建业,因听闻新都、会稽两郡有流民肆虐,他暂时在建业停留了一段,附上了不少在建业城中的见闻。
  诸如:吴中的士大夫对琅琊王大多鄙薄;顾荣、贺循等吴中士子的谈玄盛况;江南风物与中原、西南大不相同等等。
  信的最后,李釗写道“三吴之地,占田严苛,豪强兼併,民亦为乱。
  “世道不靖已甚,不知何日方休。釗停留多日,心急如焚,停笔时即將继续南下。
  “待来日重逢,你我三人当纵酒高歌,再敘情谊……”
  边走边想,祖阳很快出了祖家坞的大门,云真、赵峰等人正在门口等待。
  “即日起,你们几个白日无需再去田间了。每天上午来祖家坞应名,听从我叔父指派,演练军阵接受整训。早晚回到住处,我另有安排。”
  对几人做了交代,祖阳留下他们,自己骑马行向了洛阳城。
  现在已是八月底,皇帝给和郁北上的命令是十月底,祖阳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准备。要忙的事情还有很多。
  在南市寻了数家商贾,祖阳最终敲定了一家河洛陈氏的偏房,以陈准好友的名义见到了那位东家。
  祖阳曾专门和陈准打听过,他家这位经商的偏房门路颇广,更关键的是他手下护卫武艺都在水准之上。
  言明目的后,祖阳从陈家预定了一批粮食,並又聘了他的护卫“走桑路”共计十一人。
  约好务必都是精悍老卒,祖阳爽快付了定。
  十月底这些人会在河內治所先行集结等待祖阳,隨后护送祖阳过鄴城抵常山。
  现在,赵峰等人的水准还不如他当时僱佣的五个把式,一身武艺、本事都欠调教,得慢慢来。
  可祖阳並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僱佣现成的护卫是他必然选择,且这本也是早先就已定下的谋划。
  常山王在前次与祖阳问计后,几经犹豫,最后还是听从了祖阳的建议,主动向皇帝请缨去镇冀州。
  这让司马炽非常高兴,却果然没能运作成功。
  太傅司马越几句不轻不重的反驳丟来,立刻便让此事作罢。
  皇帝与权臣间的试探见好就收,司马炽没有做任何坚持,继续抓紧时间打磨洛阳中军,夯实自己的权柄。
  但因司马珩表现不错,这些日子里皇帝对这位宗亲已愈发亲厚,司马珩专门又请祖阳过府饮宴,以示感谢。
  “本王自觉,在政事上还是有些天分的。”
  司马珩很高兴,频频自得於自己的政治智慧。
  没错,主意是祖阳出的,可选择是本王自己做的,这不是智慧是什么?
  “大王岂止是有天分,这等果决老辣实在是难能可贵。大王实乃国之干城啊!”
  祖阳跟武鸣一捧一和,一顿彩虹屁將司马珩拍得飘飘然很是舒服。祖阳趁著机会又薅了一把羊毛。
  他请司马珩写了一封亲笔信,言明——祖阳在常山国履职乃是秉承常山王的意志,诸司官吏必须配合,並许祖阳必要时可便宜行事。
  反正司马珩不打算真箇北上,他写的信也未必管用,空头人情隨手就给了出去。
  祖阳却珍而重之將信笺吹乾,贴身收好。
  三人宴饮对谈,皆大欢喜。
  这几天忙碌的事情不少,祖阳便没再去到地块附近。但他已提前將给门客们的红做了部分兑现,少年牢记著自己许出过的承诺,谨慎维护著自己的信誉。
  听婉儿说,王景风又去了一次田地,据说是为了看看种麦的一应准备,还拉著婉儿说了不少话,赏给了婉儿一支鏤空的雕木釵,让小丫头爱不释手。
  练刀、读书、交际、谋划,教婉儿算数记帐,带著云真等人跑步炼体。
  偶尔拉著祖智给他灌输些“人民史观”和“男儿自强”的道理,一点点改造著堂弟的三观和志向。祖阳在八月最后的日子里,过得充实且忙碌。
  八月的最后一天,当祖阳在院子里支起黑板,教赵峰等人识字时,武鸣派人来到祖家庄,带了一封书信。
  那信的前半段是武鸣吹嘘自己,说他在洛阳士人圈子里怎样的如鱼得水,再度鼓动祖阳前来参与谈玄,被祖阳一略而过。
  后半段却换了笔跡,乃是附了李釗派人带回的信笺,这是李釗写给他们两人的。內里有说起李釗的近况。
  这位老兄写信时已一路南下到达建业,因听闻新都、会稽两郡有流民肆虐,他暂时在建业停留了一段,附上了不少在建业城中的见闻。
  诸如:吴中的士大夫对琅琊王大多鄙薄;顾荣、贺循等吴中士子的谈玄盛况;江南风物与中原、西南大不相同等等。
  信的最后,李釗写道“三吴之地,占田严苛,豪强兼併,民亦为乱。
  “世道不靖已甚,不知何日方休。釗停留多日,心急如焚,停笔时即將继续南下。
  “待来日重逢,你我三人当纵酒高歌,再敘情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