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逸读阁小说>书库>玄幻奇幻>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第133章 千团大乱斗,我要参团!

第133章 千团大乱斗,我要参团!

  第133章 千团大乱斗,我要参团!
  连曾经的“电池大王”都选择了打不过就加入,媒体界人士惊呼元界智控在电池领域加冕为新王。
  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意识到,固态晶格电池一统天下大有势不可挡的趋势。
  除非电池领域能有人开发出至少500wh/kg级别能量密度的电池技术,才有可能具备资格跟元界智控掰掰手腕,而且只是具备掰手腕的资格。
  想压元界智控一头,几乎是不可能。
  固态晶格电池的领先幅度过于恐怖,市面上的主流电池能量密度还在100到150wh/kg的时候,元界智控直接干到了1000wh/kg级别,这个差距直接把所有的竞争对手的信心给击得粉碎。
  如果元界智控只是提升到300wh/kg,竞争对手会震惊,会感到巨大的危机和竞争压力。
  但不至于信心溃散掉,会认为还有追赶的机会。
  但1000wh/kg这个差距摆在眼前,不仅是让同行竞争者的信心崩盘,资本也同样没有信心,出于风险考虑,非但不会砸钱,甚至还可能把已经投入的资金予以撤离及时止损。
  由此形成恶性负反馈,这还怎么阻挡得了元界智控大军压境的脚步?
  有人就觉得比雅迪直接躺下或许是最明智的,早点躺下反而能少付出代价。
  ……
  4月2日周六。
  上午,一辆豪车行驶到了陆安的私人别墅居所外大门口。
  从车里走下的一位青年赫然是秦逸云,管家柳福生把他请到了别墅内。
  屋内一楼大客厅,陆安、孟秋颜和秦逸云三人坐在客厅沙发。
  孟秋颜从管家手里接过三杯水来到客厅,放桌上后,她在陆安旁边坐下,然后看向秦逸云微笑道:“你秦大公子最近可是名声大噪,身价力压互联网‘双马’,这几天媒体都在竞相报道这个事。”
  陆安瞄了眼秦逸云调侃道:“那可不,咱们这位鹏城新首富,我在嘉宁隔这么老远都如雷贯耳。”
  万象汇通最近市值最近受到元界智控的利好消息驱动突破三千亿大关,秦逸云的身价也跟着暴涨,他持有该公司47%的股权,对应身价达到了1423亿。
  阿狸创始人最新的身价1400亿,鹅厂创始人1240亿,秦逸云1423亿的身价首次超过双马,成为鹏城新首富,他的名气也是跟着暴涨。
  秦逸云笑哈哈地说:“别说,你还真别说,我是真没有想到有一天我的身价居然能够超过婆泥马,虽然是纸面财富,但你就说超越没超越吧?这情绪价值是拉满了,哈哈。”
  万象汇通最近市值大涨到3028亿,不单单是受到了元界智控的重大利好刺激,该公司也正好披露年报业绩,其2015年的全年净利润达到了43.22亿元,同比大增+178.3%。
  不单单有来自元界智控的现金分红,万象汇通自身也好起来了,其授权店的销售利润成为了该公司的强劲业绩增长点。
  年报出来后,万象汇通的市盈率也从200多倍一下子骤降到了70倍。
  此刻,秦逸云煞有介事地说道:“该说不说,都是陆爷您把哥带飞,哥高低给您磕一个先。”
  说着就要磕一个了。
  小插曲过后,陆安望着他问道:“你这大老远的跑我这儿来,该不会是就为了当面给哥磕一个吧?别整这些有的没的,有事儿就说吧。”
  秦逸云笑道:“还得是兄弟知我。”
  他确实是有个重要的事情特地过来找兄弟帮忙参谋参谋。
  秦逸云当即说道:“外卖团购赛道从2014年开始就打得愈发火热,都号称‘千团大战’了,镁团饿了么百渡外卖还有各种团购大乱斗好不热闹。”
  孟秋颜听到这话颇为好奇:“你也想去外卖团购掺和一脚?”
  秦逸云点点头:“对,咱也不能拖兄弟的后腿呀,搞技术不是我的强项,有这家伙在我选择躺赢,思来想去我想去搞买外团购,去互联网圈子玩玩儿。”
  这时,陆安旋即道:“你是认真的?”
  秦逸云立即肯定道:“不但是认真的,我还要搞个大的,要是小打小闹赔了也就赔了,还用得着跑过来当面找你给我参谋?”
  紧接着,秦逸云有条不紊地分析说:“我研究这个事情有一两年了,我觉得单身经济在未来是个极为庞大的市场,甚至可以这么说,谁能够赢得外卖大战,谁就可能是未来十五到二十年里的互联网老大,最起码也是保前三。”
  作为重生者,陆安知道他这个判断相当精准,这家伙虽然看似不沉稳,但肚子里也是有真货的。
  孟秋颜颇感惊讶地道:“你这么肯定?”
  秦逸云十分肯定,当即便滔滔不绝地分析了起来:
  “因为我看到了结婚率已经出现三连降,参考隔壁本子棒子这两个外服前瞻版本,再结合我们国内自身的情况。”
  “我的判断是,未来关于爱情的节日会逐渐消失,讲述爱情的电影不再卖座。”
  “提起结婚,年轻人会纷纷摇头。”
  “比起育儿,大家更喜欢养宠物。”
  “未来五到十年后,年轻人对于婚恋的态度,我自己总结的一句话就是:财神殿里长跪不起,姻缘庙前理都不理。”
  “婚都不结了,饭还会做吗?”
  “当大量的单身人士成为社会主流的时候,能够快速满足单身人士的各种生活需求就是未来经济的风向。”
  秦逸云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陆安望着他笑道:“你这些话搁在当下,说出去别人都会觉得你疯了。”
  闻言,秦逸云耸耸肩摊手,紧接着他便再次娓娓道来: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人生的主线任务就是找到两千大卡的食物。”
  “再过些年,现代年轻人的两千大卡基本上就是从外卖平台获取,时间越往后推,只会越来越多。”
  “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步入婚姻的殿堂,而是更享受单身生活,不婚的人越多,就意味着传统家庭结构的瓦解,逐渐原子化。”
  “做饭这件事从买菜买调料到起锅烧油出锅,基本要费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
  “传统家庭结构的瓦解,意味着回家没有热乎饭吃,上班也不能带便当,无论男女只要是单身人士,就需要工作赚钱养活自己,更没时间做饭。”
  “那么大家的选择自然是点外卖优先,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点外卖远比自己做饭更舒适。”
  “因为不结婚就不用买房买车养孩子,所有赚来的钱都可以用来满足自己的情绪价值、提高生活质量。”
  说到这里,秦逸云看向陆安强调道:
  “不只是外卖这一项,我打算还要做一件事,推出万象快送超市,定位半小时快送直达,不仅限于生鲜、还要扩展到全品类零售,包括日用品、食品等,满足用户一站式购物需求。”
  “我赌以后年轻人逐渐不逛商场、不去电影院、也不愿意做饭,第一是因为不愿婚恋,第二是因为工作太忙。”
  “但是衣食住行总要有,生活用品总要买,半小时直达效率对单身人士而言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要是超市的品类足够全,未必不能撬动几大电商巨头的基本盘。”
  秦逸云这是想走“互联网+”的路子,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互联网赋能传统产业。
  这时,孟秋颜说:“假设你的判断是对的,但是你想过另一个问题没有?就是技术带来的变量,小元机器人能做饭、做家务,未来即便有大量的单身人士,他也未必会去点外卖,很可能是购买一个家政小元机器人回来。”
  此话一出,秦逸云当即拍腿道:“这就是我要说的重点,也是我最大的顾虑,所以特地跑来找你们参谋参谋。”
  说着,他再次看向陆安补充道:“我想知道小元机器人以后会不会走大众化路线。”
  陆安肯定地回答:“必然。”
  秦逸云愣道:“那不完犊子了嘛,大家能买得起小元机器人,肯定不会点外卖了。”
  听到这话,陆安瞄了他一眼,微笑道:“小元机器人跟外卖行业并不冲突,未来再过几年,小元机器人的成本有望持续降下来,但再怎么着仍然是大件商品,未来二十年内都不会低于15万。”
  秦逸云眼前一亮。
  陆安接着说道:“你的前面说的那些,核心逻辑是年轻人,也就是你的客户群体是刚刚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就算他们以后会买小元机器人,但刚刚步入社会那几年,能有几个大学生买得起10万以上的商品?”
  秦逸云点点头:“这倒没错,刚毕业的大学生就能买得起这么贵的商品是极少数,少说也得工作三年甚至五年才会有这个财力,也就是说他这几年窗口期还是得点外卖,而未来三十年里,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是1500万之巨。”
  旁边的孟秋颜也反应了过来,不由得点了点头说:“有道理,小元机器人即使以后大众化,外卖行业并不会消失。”
  每年都有上千万大学生毕业,等一届大学生工作了几年有了积蓄,能买得起小元机器人了,他们肯定不再点外卖吃,这一届大学生用户群体就会从外卖市场流失。
  但与此同时,新一届毕业的大学生走出社会,他们又会补上外卖市场流失的用户缺口,如此循环交替。
  秦逸云看向陆安:“那可以搞啊。”
  陆安笑道:“当然可以搞,都说了两者不冲突。”
  秦逸云当场拍板做出决定:“玛德干了,外卖团购的千团大乱斗,我决定参团!”
  见他拍板要进入外卖团购领域,陆安问道:“有什么思路?别跟我说你要直接莽。”
  在好兄弟面前自然不会隐瞒什么,秦逸云当即有条不紊地阐述:“我的思路就是从食品健康这个点入手,外卖普遍被认为不健康,幽灵外卖、厨房脏乱差。”
  “那好,我让后厨透明化,而且智能化,炒菜直接用小元机器人,取代人类厨师。”
  “然后在供应链模式上做点创新,核心思路就六个字——自炒自销自送。”
  “门店大致分为后厨操作区、外卖取餐区和自提区,不设置食堂区。”
  “通过透明橱窗,从外部就可以看到后厨情况,店内还有后厨直播的大屏幕,用户下单后可以在app上面在线同步观看。”
  “后厨卫生好不好,菜品新鲜不新鲜,直播镜头下一目了然。”
  “用户甚至可以在app上下单后看到自己的菜现炒现做,后厨透明化的策略就是要让用户吃的放心。”
  “我这个模式具体而言,面向餐饮商家、品牌招募菜品配方,后者以‘菜品合伙人’的身份参与菜品开发工作。”
  “整个门店的原材料、租金、人力、运营等经营环节均由我万象负责,二者共同享受销售成果的分成。”
  ……
  (本章完)
  “当大量的单身人士成为社会主流的时候,能够快速满足单身人士的各种生活需求就是未来经济的风向。”
  秦逸云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陆安望着他笑道:“你这些话搁在当下,说出去别人都会觉得你疯了。”
  闻言,秦逸云耸耸肩摊手,紧接着他便再次娓娓道来: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人生的主线任务就是找到两千大卡的食物。”
  “再过些年,现代年轻人的两千大卡基本上就是从外卖平台获取,时间越往后推,只会越来越多。”
  “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步入婚姻的殿堂,而是更享受单身生活,不婚的人越多,就意味着传统家庭结构的瓦解,逐渐原子化。”
  “做饭这件事从买菜买调料到起锅烧油出锅,基本要费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
  “传统家庭结构的瓦解,意味着回家没有热乎饭吃,上班也不能带便当,无论男女只要是单身人士,就需要工作赚钱养活自己,更没时间做饭。”
  “那么大家的选择自然是点外卖优先,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点外卖远比自己做饭更舒适。”
  “因为不结婚就不用买房买车养孩子,所有赚来的钱都可以用来满足自己的情绪价值、提高生活质量。”
  说到这里,秦逸云看向陆安强调道:
  “不只是外卖这一项,我打算还要做一件事,推出万象快送超市,定位半小时快送直达,不仅限于生鲜、还要扩展到全品类零售,包括日用品、食品等,满足用户一站式购物需求。”
  “我赌以后年轻人逐渐不逛商场、不去电影院、也不愿意做饭,第一是因为不愿婚恋,第二是因为工作太忙。”
  “但是衣食住行总要有,生活用品总要买,半小时直达效率对单身人士而言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要是超市的品类足够全,未必不能撬动几大电商巨头的基本盘。”
  秦逸云这是想走“互联网+”的路子,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互联网赋能传统产业。
  这时,孟秋颜说:“假设你的判断是对的,但是你想过另一个问题没有?就是技术带来的变量,小元机器人能做饭、做家务,未来即便有大量的单身人士,他也未必会去点外卖,很可能是购买一个家政小元机器人回来。”
  此话一出,秦逸云当即拍腿道:“这就是我要说的重点,也是我最大的顾虑,所以特地跑来找你们参谋参谋。”
  说着,他再次看向陆安补充道:“我想知道小元机器人以后会不会走大众化路线。”
  陆安肯定地回答:“必然。”
  秦逸云愣道:“那不完犊子了嘛,大家能买得起小元机器人,肯定不会点外卖了。”
  听到这话,陆安瞄了他一眼,微笑道:“小元机器人跟外卖行业并不冲突,未来再过几年,小元机器人的成本有望持续降下来,但再怎么着仍然是大件商品,未来二十年内都不会低于15万。”
  秦逸云眼前一亮。
  陆安接着说道:“你的前面说的那些,核心逻辑是年轻人,也就是你的客户群体是刚刚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就算他们以后会买小元机器人,但刚刚步入社会那几年,能有几个大学生买得起10万以上的商品?”
  秦逸云点点头:“这倒没错,刚毕业的大学生就能买得起这么贵的商品是极少数,少说也得工作三年甚至五年才会有这个财力,也就是说他这几年窗口期还是得点外卖,而未来三十年里,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是1500万之巨。”
  旁边的孟秋颜也反应了过来,不由得点了点头说:“有道理,小元机器人即使以后大众化,外卖行业并不会消失。”
  每年都有上千万大学生毕业,等一届大学生工作了几年有了积蓄,能买得起小元机器人了,他们肯定不再点外卖吃,这一届大学生用户群体就会从外卖市场流失。
  但与此同时,新一届毕业的大学生走出社会,他们又会补上外卖市场流失的用户缺口,如此循环交替。
  秦逸云看向陆安:“那可以搞啊。”
  陆安笑道:“当然可以搞,都说了两者不冲突。”
  秦逸云当场拍板做出决定:“玛德干了,外卖团购的千团大乱斗,我决定参团!”
  见他拍板要进入外卖团购领域,陆安问道:“有什么思路?别跟我说你要直接莽。”
  在好兄弟面前自然不会隐瞒什么,秦逸云当即有条不紊地阐述:“我的思路就是从食品健康这个点入手,外卖普遍被认为不健康,幽灵外卖、厨房脏乱差。”
  “那好,我让后厨透明化,而且智能化,炒菜直接用小元机器人,取代人类厨师。”
  “然后在供应链模式上做点创新,核心思路就六个字——自炒自销自送。”
  “门店大致分为后厨操作区、外卖取餐区和自提区,不设置食堂区。”
  “通过透明橱窗,从外部就可以看到后厨情况,店内还有后厨直播的大屏幕,用户下单后可以在app上面在线同步观看。”
  “后厨卫生好不好,菜品新鲜不新鲜,直播镜头下一目了然。”
  “用户甚至可以在app上下单后看到自己的菜现炒现做,后厨透明化的策略就是要让用户吃的放心。”
  “我这个模式具体而言,面向餐饮商家、品牌招募菜品配方,后者以‘菜品合伙人’的身份参与菜品开发工作。”
  “整个门店的原材料、租金、人力、运营等经营环节均由我万象负责,二者共同享受销售成果的分成。”
  ……
  (本章完)
  “当大量的单身人士成为社会主流的时候,能够快速满足单身人士的各种生活需求就是未来经济的风向。”
  秦逸云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陆安望着他笑道:“你这些话搁在当下,说出去别人都会觉得你疯了。”
  闻言,秦逸云耸耸肩摊手,紧接着他便再次娓娓道来: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人生的主线任务就是找到两千大卡的食物。”
  “再过些年,现代年轻人的两千大卡基本上就是从外卖平台获取,时间越往后推,只会越来越多。”
  “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步入婚姻的殿堂,而是更享受单身生活,不婚的人越多,就意味着传统家庭结构的瓦解,逐渐原子化。”
  “做饭这件事从买菜买调料到起锅烧油出锅,基本要费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
  “传统家庭结构的瓦解,意味着回家没有热乎饭吃,上班也不能带便当,无论男女只要是单身人士,就需要工作赚钱养活自己,更没时间做饭。”
  “那么大家的选择自然是点外卖优先,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点外卖远比自己做饭更舒适。”
  “因为不结婚就不用买房买车养孩子,所有赚来的钱都可以用来满足自己的情绪价值、提高生活质量。”
  说到这里,秦逸云看向陆安强调道:
  “不只是外卖这一项,我打算还要做一件事,推出万象快送超市,定位半小时快送直达,不仅限于生鲜、还要扩展到全品类零售,包括日用品、食品等,满足用户一站式购物需求。”
  “我赌以后年轻人逐渐不逛商场、不去电影院、也不愿意做饭,第一是因为不愿婚恋,第二是因为工作太忙。”
  “但是衣食住行总要有,生活用品总要买,半小时直达效率对单身人士而言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要是超市的品类足够全,未必不能撬动几大电商巨头的基本盘。”
  秦逸云这是想走“互联网+”的路子,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互联网赋能传统产业。
  这时,孟秋颜说:“假设你的判断是对的,但是你想过另一个问题没有?就是技术带来的变量,小元机器人能做饭、做家务,未来即便有大量的单身人士,他也未必会去点外卖,很可能是购买一个家政小元机器人回来。”
  此话一出,秦逸云当即拍腿道:“这就是我要说的重点,也是我最大的顾虑,所以特地跑来找你们参谋参谋。”
  说着,他再次看向陆安补充道:“我想知道小元机器人以后会不会走大众化路线。”
  陆安肯定地回答:“必然。”
  秦逸云愣道:“那不完犊子了嘛,大家能买得起小元机器人,肯定不会点外卖了。”
  听到这话,陆安瞄了他一眼,微笑道:“小元机器人跟外卖行业并不冲突,未来再过几年,小元机器人的成本有望持续降下来,但再怎么着仍然是大件商品,未来二十年内都不会低于15万。”
  秦逸云眼前一亮。
  陆安接着说道:“你的前面说的那些,核心逻辑是年轻人,也就是你的客户群体是刚刚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就算他们以后会买小元机器人,但刚刚步入社会那几年,能有几个大学生买得起10万以上的商品?”
  秦逸云点点头:“这倒没错,刚毕业的大学生就能买得起这么贵的商品是极少数,少说也得工作三年甚至五年才会有这个财力,也就是说他这几年窗口期还是得点外卖,而未来三十年里,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是1500万之巨。”
  旁边的孟秋颜也反应了过来,不由得点了点头说:“有道理,小元机器人即使以后大众化,外卖行业并不会消失。”
  每年都有上千万大学生毕业,等一届大学生工作了几年有了积蓄,能买得起小元机器人了,他们肯定不再点外卖吃,这一届大学生用户群体就会从外卖市场流失。
  但与此同时,新一届毕业的大学生走出社会,他们又会补上外卖市场流失的用户缺口,如此循环交替。
  秦逸云看向陆安:“那可以搞啊。”
  陆安笑道:“当然可以搞,都说了两者不冲突。”
  秦逸云当场拍板做出决定:“玛德干了,外卖团购的千团大乱斗,我决定参团!”
  见他拍板要进入外卖团购领域,陆安问道:“有什么思路?别跟我说你要直接莽。”
  在好兄弟面前自然不会隐瞒什么,秦逸云当即有条不紊地阐述:“我的思路就是从食品健康这个点入手,外卖普遍被认为不健康,幽灵外卖、厨房脏乱差。”
  “那好,我让后厨透明化,而且智能化,炒菜直接用小元机器人,取代人类厨师。”
  “然后在供应链模式上做点创新,核心思路就六个字——自炒自销自送。”
  “门店大致分为后厨操作区、外卖取餐区和自提区,不设置食堂区。”
  “通过透明橱窗,从外部就可以看到后厨情况,店内还有后厨直播的大屏幕,用户下单后可以在app上面在线同步观看。”
  “后厨卫生好不好,菜品新鲜不新鲜,直播镜头下一目了然。”
  “用户甚至可以在app上下单后看到自己的菜现炒现做,后厨透明化的策略就是要让用户吃的放心。”
  “我这个模式具体而言,面向餐饮商家、品牌招募菜品配方,后者以‘菜品合伙人’的身份参与菜品开发工作。”
  “整个门店的原材料、租金、人力、运营等经营环节均由我万象负责,二者共同享受销售成果的分成。”
  ……
  (本章完)
  “当大量的单身人士成为社会主流的时候,能够快速满足单身人士的各种生活需求就是未来经济的风向。”
  秦逸云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陆安望着他笑道:“你这些话搁在当下,说出去别人都会觉得你疯了。”
  闻言,秦逸云耸耸肩摊手,紧接着他便再次娓娓道来: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人生的主线任务就是找到两千大卡的食物。”
  “再过些年,现代年轻人的两千大卡基本上就是从外卖平台获取,时间越往后推,只会越来越多。”
  “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步入婚姻的殿堂,而是更享受单身生活,不婚的人越多,就意味着传统家庭结构的瓦解,逐渐原子化。”
  “做饭这件事从买菜买调料到起锅烧油出锅,基本要费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
  “传统家庭结构的瓦解,意味着回家没有热乎饭吃,上班也不能带便当,无论男女只要是单身人士,就需要工作赚钱养活自己,更没时间做饭。”
  “那么大家的选择自然是点外卖优先,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点外卖远比自己做饭更舒适。”
  “因为不结婚就不用买房买车养孩子,所有赚来的钱都可以用来满足自己的情绪价值、提高生活质量。”
  说到这里,秦逸云看向陆安强调道:
  “不只是外卖这一项,我打算还要做一件事,推出万象快送超市,定位半小时快送直达,不仅限于生鲜、还要扩展到全品类零售,包括日用品、食品等,满足用户一站式购物需求。”
  “我赌以后年轻人逐渐不逛商场、不去电影院、也不愿意做饭,第一是因为不愿婚恋,第二是因为工作太忙。”
  “但是衣食住行总要有,生活用品总要买,半小时直达效率对单身人士而言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要是超市的品类足够全,未必不能撬动几大电商巨头的基本盘。”
  秦逸云这是想走“互联网+”的路子,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互联网赋能传统产业。
  这时,孟秋颜说:“假设你的判断是对的,但是你想过另一个问题没有?就是技术带来的变量,小元机器人能做饭、做家务,未来即便有大量的单身人士,他也未必会去点外卖,很可能是购买一个家政小元机器人回来。”
  此话一出,秦逸云当即拍腿道:“这就是我要说的重点,也是我最大的顾虑,所以特地跑来找你们参谋参谋。”
  说着,他再次看向陆安补充道:“我想知道小元机器人以后会不会走大众化路线。”
  陆安肯定地回答:“必然。”
  秦逸云愣道:“那不完犊子了嘛,大家能买得起小元机器人,肯定不会点外卖了。”
  听到这话,陆安瞄了他一眼,微笑道:“小元机器人跟外卖行业并不冲突,未来再过几年,小元机器人的成本有望持续降下来,但再怎么着仍然是大件商品,未来二十年内都不会低于15万。”
  秦逸云眼前一亮。
  陆安接着说道:“你的前面说的那些,核心逻辑是年轻人,也就是你的客户群体是刚刚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就算他们以后会买小元机器人,但刚刚步入社会那几年,能有几个大学生买得起10万以上的商品?”
  秦逸云点点头:“这倒没错,刚毕业的大学生就能买得起这么贵的商品是极少数,少说也得工作三年甚至五年才会有这个财力,也就是说他这几年窗口期还是得点外卖,而未来三十年里,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是1500万之巨。”
  旁边的孟秋颜也反应了过来,不由得点了点头说:“有道理,小元机器人即使以后大众化,外卖行业并不会消失。”
  每年都有上千万大学生毕业,等一届大学生工作了几年有了积蓄,能买得起小元机器人了,他们肯定不再点外卖吃,这一届大学生用户群体就会从外卖市场流失。
  但与此同时,新一届毕业的大学生走出社会,他们又会补上外卖市场流失的用户缺口,如此循环交替。
  秦逸云看向陆安:“那可以搞啊。”
  陆安笑道:“当然可以搞,都说了两者不冲突。”
  秦逸云当场拍板做出决定:“玛德干了,外卖团购的千团大乱斗,我决定参团!”
  见他拍板要进入外卖团购领域,陆安问道:“有什么思路?别跟我说你要直接莽。”
  在好兄弟面前自然不会隐瞒什么,秦逸云当即有条不紊地阐述:“我的思路就是从食品健康这个点入手,外卖普遍被认为不健康,幽灵外卖、厨房脏乱差。”
  “那好,我让后厨透明化,而且智能化,炒菜直接用小元机器人,取代人类厨师。”
  “然后在供应链模式上做点创新,核心思路就六个字——自炒自销自送。”
  “门店大致分为后厨操作区、外卖取餐区和自提区,不设置食堂区。”
  “通过透明橱窗,从外部就可以看到后厨情况,店内还有后厨直播的大屏幕,用户下单后可以在app上面在线同步观看。”
  “后厨卫生好不好,菜品新鲜不新鲜,直播镜头下一目了然。”
  “用户甚至可以在app上下单后看到自己的菜现炒现做,后厨透明化的策略就是要让用户吃的放心。”
  “我这个模式具体而言,面向餐饮商家、品牌招募菜品配方,后者以‘菜品合伙人’的身份参与菜品开发工作。”
  “整个门店的原材料、租金、人力、运营等经营环节均由我万象负责,二者共同享受销售成果的分成。”
  ……
  (本章完)
  “当大量的单身人士成为社会主流的时候,能够快速满足单身人士的各种生活需求就是未来经济的风向。”
  秦逸云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陆安望着他笑道:“你这些话搁在当下,说出去别人都会觉得你疯了。”
  闻言,秦逸云耸耸肩摊手,紧接着他便再次娓娓道来: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人生的主线任务就是找到两千大卡的食物。”
  “再过些年,现代年轻人的两千大卡基本上就是从外卖平台获取,时间越往后推,只会越来越多。”
  “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步入婚姻的殿堂,而是更享受单身生活,不婚的人越多,就意味着传统家庭结构的瓦解,逐渐原子化。”
  “做饭这件事从买菜买调料到起锅烧油出锅,基本要费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
  “传统家庭结构的瓦解,意味着回家没有热乎饭吃,上班也不能带便当,无论男女只要是单身人士,就需要工作赚钱养活自己,更没时间做饭。”
  “那么大家的选择自然是点外卖优先,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点外卖远比自己做饭更舒适。”
  “因为不结婚就不用买房买车养孩子,所有赚来的钱都可以用来满足自己的情绪价值、提高生活质量。”
  说到这里,秦逸云看向陆安强调道:
  “不只是外卖这一项,我打算还要做一件事,推出万象快送超市,定位半小时快送直达,不仅限于生鲜、还要扩展到全品类零售,包括日用品、食品等,满足用户一站式购物需求。”
  “我赌以后年轻人逐渐不逛商场、不去电影院、也不愿意做饭,第一是因为不愿婚恋,第二是因为工作太忙。”
  “但是衣食住行总要有,生活用品总要买,半小时直达效率对单身人士而言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要是超市的品类足够全,未必不能撬动几大电商巨头的基本盘。”
  秦逸云这是想走“互联网+”的路子,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互联网赋能传统产业。
  这时,孟秋颜说:“假设你的判断是对的,但是你想过另一个问题没有?就是技术带来的变量,小元机器人能做饭、做家务,未来即便有大量的单身人士,他也未必会去点外卖,很可能是购买一个家政小元机器人回来。”
  此话一出,秦逸云当即拍腿道:“这就是我要说的重点,也是我最大的顾虑,所以特地跑来找你们参谋参谋。”
  说着,他再次看向陆安补充道:“我想知道小元机器人以后会不会走大众化路线。”
  陆安肯定地回答:“必然。”
  秦逸云愣道:“那不完犊子了嘛,大家能买得起小元机器人,肯定不会点外卖了。”
  听到这话,陆安瞄了他一眼,微笑道:“小元机器人跟外卖行业并不冲突,未来再过几年,小元机器人的成本有望持续降下来,但再怎么着仍然是大件商品,未来二十年内都不会低于15万。”
  秦逸云眼前一亮。
  陆安接着说道:“你的前面说的那些,核心逻辑是年轻人,也就是你的客户群体是刚刚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就算他们以后会买小元机器人,但刚刚步入社会那几年,能有几个大学生买得起10万以上的商品?”
  秦逸云点点头:“这倒没错,刚毕业的大学生就能买得起这么贵的商品是极少数,少说也得工作三年甚至五年才会有这个财力,也就是说他这几年窗口期还是得点外卖,而未来三十年里,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是1500万之巨。”
  旁边的孟秋颜也反应了过来,不由得点了点头说:“有道理,小元机器人即使以后大众化,外卖行业并不会消失。”
  每年都有上千万大学生毕业,等一届大学生工作了几年有了积蓄,能买得起小元机器人了,他们肯定不再点外卖吃,这一届大学生用户群体就会从外卖市场流失。
  但与此同时,新一届毕业的大学生走出社会,他们又会补上外卖市场流失的用户缺口,如此循环交替。
  秦逸云看向陆安:“那可以搞啊。”
  陆安笑道:“当然可以搞,都说了两者不冲突。”
  秦逸云当场拍板做出决定:“玛德干了,外卖团购的千团大乱斗,我决定参团!”
  见他拍板要进入外卖团购领域,陆安问道:“有什么思路?别跟我说你要直接莽。”
  在好兄弟面前自然不会隐瞒什么,秦逸云当即有条不紊地阐述:“我的思路就是从食品健康这个点入手,外卖普遍被认为不健康,幽灵外卖、厨房脏乱差。”
  “那好,我让后厨透明化,而且智能化,炒菜直接用小元机器人,取代人类厨师。”
  “然后在供应链模式上做点创新,核心思路就六个字——自炒自销自送。”
  “门店大致分为后厨操作区、外卖取餐区和自提区,不设置食堂区。”
  “通过透明橱窗,从外部就可以看到后厨情况,店内还有后厨直播的大屏幕,用户下单后可以在app上面在线同步观看。”
  “后厨卫生好不好,菜品新鲜不新鲜,直播镜头下一目了然。”
  “用户甚至可以在app上下单后看到自己的菜现炒现做,后厨透明化的策略就是要让用户吃的放心。”
  “我这个模式具体而言,面向餐饮商家、品牌招募菜品配方,后者以‘菜品合伙人’的身份参与菜品开发工作。”
  “整个门店的原材料、租金、人力、运营等经营环节均由我万象负责,二者共同享受销售成果的分成。”
  ……
  (本章完)
  “当大量的单身人士成为社会主流的时候,能够快速满足单身人士的各种生活需求就是未来经济的风向。”
  秦逸云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陆安望着他笑道:“你这些话搁在当下,说出去别人都会觉得你疯了。”
  闻言,秦逸云耸耸肩摊手,紧接着他便再次娓娓道来: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人生的主线任务就是找到两千大卡的食物。”
  “再过些年,现代年轻人的两千大卡基本上就是从外卖平台获取,时间越往后推,只会越来越多。”
  “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步入婚姻的殿堂,而是更享受单身生活,不婚的人越多,就意味着传统家庭结构的瓦解,逐渐原子化。”
  “做饭这件事从买菜买调料到起锅烧油出锅,基本要费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
  “传统家庭结构的瓦解,意味着回家没有热乎饭吃,上班也不能带便当,无论男女只要是单身人士,就需要工作赚钱养活自己,更没时间做饭。”
  “那么大家的选择自然是点外卖优先,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点外卖远比自己做饭更舒适。”
  “因为不结婚就不用买房买车养孩子,所有赚来的钱都可以用来满足自己的情绪价值、提高生活质量。”
  说到这里,秦逸云看向陆安强调道:
  “不只是外卖这一项,我打算还要做一件事,推出万象快送超市,定位半小时快送直达,不仅限于生鲜、还要扩展到全品类零售,包括日用品、食品等,满足用户一站式购物需求。”
  “我赌以后年轻人逐渐不逛商场、不去电影院、也不愿意做饭,第一是因为不愿婚恋,第二是因为工作太忙。”
  “但是衣食住行总要有,生活用品总要买,半小时直达效率对单身人士而言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要是超市的品类足够全,未必不能撬动几大电商巨头的基本盘。”
  秦逸云这是想走“互联网+”的路子,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互联网赋能传统产业。
  这时,孟秋颜说:“假设你的判断是对的,但是你想过另一个问题没有?就是技术带来的变量,小元机器人能做饭、做家务,未来即便有大量的单身人士,他也未必会去点外卖,很可能是购买一个家政小元机器人回来。”
  此话一出,秦逸云当即拍腿道:“这就是我要说的重点,也是我最大的顾虑,所以特地跑来找你们参谋参谋。”
  说着,他再次看向陆安补充道:“我想知道小元机器人以后会不会走大众化路线。”
  陆安肯定地回答:“必然。”
  秦逸云愣道:“那不完犊子了嘛,大家能买得起小元机器人,肯定不会点外卖了。”
  听到这话,陆安瞄了他一眼,微笑道:“小元机器人跟外卖行业并不冲突,未来再过几年,小元机器人的成本有望持续降下来,但再怎么着仍然是大件商品,未来二十年内都不会低于15万。”
  秦逸云眼前一亮。
  陆安接着说道:“你的前面说的那些,核心逻辑是年轻人,也就是你的客户群体是刚刚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就算他们以后会买小元机器人,但刚刚步入社会那几年,能有几个大学生买得起10万以上的商品?”
  秦逸云点点头:“这倒没错,刚毕业的大学生就能买得起这么贵的商品是极少数,少说也得工作三年甚至五年才会有这个财力,也就是说他这几年窗口期还是得点外卖,而未来三十年里,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是1500万之巨。”
  旁边的孟秋颜也反应了过来,不由得点了点头说:“有道理,小元机器人即使以后大众化,外卖行业并不会消失。”
  每年都有上千万大学生毕业,等一届大学生工作了几年有了积蓄,能买得起小元机器人了,他们肯定不再点外卖吃,这一届大学生用户群体就会从外卖市场流失。
  但与此同时,新一届毕业的大学生走出社会,他们又会补上外卖市场流失的用户缺口,如此循环交替。
  秦逸云看向陆安:“那可以搞啊。”
  陆安笑道:“当然可以搞,都说了两者不冲突。”
  秦逸云当场拍板做出决定:“玛德干了,外卖团购的千团大乱斗,我决定参团!”
  见他拍板要进入外卖团购领域,陆安问道:“有什么思路?别跟我说你要直接莽。”
  在好兄弟面前自然不会隐瞒什么,秦逸云当即有条不紊地阐述:“我的思路就是从食品健康这个点入手,外卖普遍被认为不健康,幽灵外卖、厨房脏乱差。”
  “那好,我让后厨透明化,而且智能化,炒菜直接用小元机器人,取代人类厨师。”
  “然后在供应链模式上做点创新,核心思路就六个字——自炒自销自送。”
  “门店大致分为后厨操作区、外卖取餐区和自提区,不设置食堂区。”
  “通过透明橱窗,从外部就可以看到后厨情况,店内还有后厨直播的大屏幕,用户下单后可以在app上面在线同步观看。”
  “后厨卫生好不好,菜品新鲜不新鲜,直播镜头下一目了然。”
  “用户甚至可以在app上下单后看到自己的菜现炒现做,后厨透明化的策略就是要让用户吃的放心。”
  “我这个模式具体而言,面向餐饮商家、品牌招募菜品配方,后者以‘菜品合伙人’的身份参与菜品开发工作。”
  “整个门店的原材料、租金、人力、运营等经营环节均由我万象负责,二者共同享受销售成果的分成。”
  ……
  (本章完)
  “当大量的单身人士成为社会主流的时候,能够快速满足单身人士的各种生活需求就是未来经济的风向。”
  秦逸云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陆安望着他笑道:“你这些话搁在当下,说出去别人都会觉得你疯了。”
  闻言,秦逸云耸耸肩摊手,紧接着他便再次娓娓道来: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人生的主线任务就是找到两千大卡的食物。”
  “再过些年,现代年轻人的两千大卡基本上就是从外卖平台获取,时间越往后推,只会越来越多。”
  “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步入婚姻的殿堂,而是更享受单身生活,不婚的人越多,就意味着传统家庭结构的瓦解,逐渐原子化。”
  “做饭这件事从买菜买调料到起锅烧油出锅,基本要费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
  “传统家庭结构的瓦解,意味着回家没有热乎饭吃,上班也不能带便当,无论男女只要是单身人士,就需要工作赚钱养活自己,更没时间做饭。”
  “那么大家的选择自然是点外卖优先,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点外卖远比自己做饭更舒适。”
  “因为不结婚就不用买房买车养孩子,所有赚来的钱都可以用来满足自己的情绪价值、提高生活质量。”
  说到这里,秦逸云看向陆安强调道:
  “不只是外卖这一项,我打算还要做一件事,推出万象快送超市,定位半小时快送直达,不仅限于生鲜、还要扩展到全品类零售,包括日用品、食品等,满足用户一站式购物需求。”
  “我赌以后年轻人逐渐不逛商场、不去电影院、也不愿意做饭,第一是因为不愿婚恋,第二是因为工作太忙。”
  “但是衣食住行总要有,生活用品总要买,半小时直达效率对单身人士而言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要是超市的品类足够全,未必不能撬动几大电商巨头的基本盘。”
  秦逸云这是想走“互联网+”的路子,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互联网赋能传统产业。
  这时,孟秋颜说:“假设你的判断是对的,但是你想过另一个问题没有?就是技术带来的变量,小元机器人能做饭、做家务,未来即便有大量的单身人士,他也未必会去点外卖,很可能是购买一个家政小元机器人回来。”
  此话一出,秦逸云当即拍腿道:“这就是我要说的重点,也是我最大的顾虑,所以特地跑来找你们参谋参谋。”
  说着,他再次看向陆安补充道:“我想知道小元机器人以后会不会走大众化路线。”
  陆安肯定地回答:“必然。”
  秦逸云愣道:“那不完犊子了嘛,大家能买得起小元机器人,肯定不会点外卖了。”
  听到这话,陆安瞄了他一眼,微笑道:“小元机器人跟外卖行业并不冲突,未来再过几年,小元机器人的成本有望持续降下来,但再怎么着仍然是大件商品,未来二十年内都不会低于15万。”
  秦逸云眼前一亮。
  陆安接着说道:“你的前面说的那些,核心逻辑是年轻人,也就是你的客户群体是刚刚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就算他们以后会买小元机器人,但刚刚步入社会那几年,能有几个大学生买得起10万以上的商品?”
  秦逸云点点头:“这倒没错,刚毕业的大学生就能买得起这么贵的商品是极少数,少说也得工作三年甚至五年才会有这个财力,也就是说他这几年窗口期还是得点外卖,而未来三十年里,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是1500万之巨。”
  旁边的孟秋颜也反应了过来,不由得点了点头说:“有道理,小元机器人即使以后大众化,外卖行业并不会消失。”
  每年都有上千万大学生毕业,等一届大学生工作了几年有了积蓄,能买得起小元机器人了,他们肯定不再点外卖吃,这一届大学生用户群体就会从外卖市场流失。
  但与此同时,新一届毕业的大学生走出社会,他们又会补上外卖市场流失的用户缺口,如此循环交替。
  秦逸云看向陆安:“那可以搞啊。”
  陆安笑道:“当然可以搞,都说了两者不冲突。”
  秦逸云当场拍板做出决定:“玛德干了,外卖团购的千团大乱斗,我决定参团!”
  见他拍板要进入外卖团购领域,陆安问道:“有什么思路?别跟我说你要直接莽。”
  在好兄弟面前自然不会隐瞒什么,秦逸云当即有条不紊地阐述:“我的思路就是从食品健康这个点入手,外卖普遍被认为不健康,幽灵外卖、厨房脏乱差。”
  “那好,我让后厨透明化,而且智能化,炒菜直接用小元机器人,取代人类厨师。”
  “然后在供应链模式上做点创新,核心思路就六个字——自炒自销自送。”
  “门店大致分为后厨操作区、外卖取餐区和自提区,不设置食堂区。”
  “通过透明橱窗,从外部就可以看到后厨情况,店内还有后厨直播的大屏幕,用户下单后可以在app上面在线同步观看。”
  “后厨卫生好不好,菜品新鲜不新鲜,直播镜头下一目了然。”
  “用户甚至可以在app上下单后看到自己的菜现炒现做,后厨透明化的策略就是要让用户吃的放心。”
  “我这个模式具体而言,面向餐饮商家、品牌招募菜品配方,后者以‘菜品合伙人’的身份参与菜品开发工作。”
  “整个门店的原材料、租金、人力、运营等经营环节均由我万象负责,二者共同享受销售成果的分成。”
  ……
  (本章完)
  “当大量的单身人士成为社会主流的时候,能够快速满足单身人士的各种生活需求就是未来经济的风向。”
  秦逸云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陆安望着他笑道:“你这些话搁在当下,说出去别人都会觉得你疯了。”
  闻言,秦逸云耸耸肩摊手,紧接着他便再次娓娓道来: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人生的主线任务就是找到两千大卡的食物。”
  “再过些年,现代年轻人的两千大卡基本上就是从外卖平台获取,时间越往后推,只会越来越多。”
  “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步入婚姻的殿堂,而是更享受单身生活,不婚的人越多,就意味着传统家庭结构的瓦解,逐渐原子化。”
  “做饭这件事从买菜买调料到起锅烧油出锅,基本要费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
  “传统家庭结构的瓦解,意味着回家没有热乎饭吃,上班也不能带便当,无论男女只要是单身人士,就需要工作赚钱养活自己,更没时间做饭。”
  “那么大家的选择自然是点外卖优先,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点外卖远比自己做饭更舒适。”
  “因为不结婚就不用买房买车养孩子,所有赚来的钱都可以用来满足自己的情绪价值、提高生活质量。”
  说到这里,秦逸云看向陆安强调道:
  “不只是外卖这一项,我打算还要做一件事,推出万象快送超市,定位半小时快送直达,不仅限于生鲜、还要扩展到全品类零售,包括日用品、食品等,满足用户一站式购物需求。”
  “我赌以后年轻人逐渐不逛商场、不去电影院、也不愿意做饭,第一是因为不愿婚恋,第二是因为工作太忙。”
  “但是衣食住行总要有,生活用品总要买,半小时直达效率对单身人士而言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要是超市的品类足够全,未必不能撬动几大电商巨头的基本盘。”
  秦逸云这是想走“互联网+”的路子,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互联网赋能传统产业。
  这时,孟秋颜说:“假设你的判断是对的,但是你想过另一个问题没有?就是技术带来的变量,小元机器人能做饭、做家务,未来即便有大量的单身人士,他也未必会去点外卖,很可能是购买一个家政小元机器人回来。”
  此话一出,秦逸云当即拍腿道:“这就是我要说的重点,也是我最大的顾虑,所以特地跑来找你们参谋参谋。”
  说着,他再次看向陆安补充道:“我想知道小元机器人以后会不会走大众化路线。”
  陆安肯定地回答:“必然。”
  秦逸云愣道:“那不完犊子了嘛,大家能买得起小元机器人,肯定不会点外卖了。”
  听到这话,陆安瞄了他一眼,微笑道:“小元机器人跟外卖行业并不冲突,未来再过几年,小元机器人的成本有望持续降下来,但再怎么着仍然是大件商品,未来二十年内都不会低于15万。”
  秦逸云眼前一亮。
  陆安接着说道:“你的前面说的那些,核心逻辑是年轻人,也就是你的客户群体是刚刚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就算他们以后会买小元机器人,但刚刚步入社会那几年,能有几个大学生买得起10万以上的商品?”
  秦逸云点点头:“这倒没错,刚毕业的大学生就能买得起这么贵的商品是极少数,少说也得工作三年甚至五年才会有这个财力,也就是说他这几年窗口期还是得点外卖,而未来三十年里,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是1500万之巨。”
  旁边的孟秋颜也反应了过来,不由得点了点头说:“有道理,小元机器人即使以后大众化,外卖行业并不会消失。”
  每年都有上千万大学生毕业,等一届大学生工作了几年有了积蓄,能买得起小元机器人了,他们肯定不再点外卖吃,这一届大学生用户群体就会从外卖市场流失。
  但与此同时,新一届毕业的大学生走出社会,他们又会补上外卖市场流失的用户缺口,如此循环交替。
  秦逸云看向陆安:“那可以搞啊。”
  陆安笑道:“当然可以搞,都说了两者不冲突。”
  秦逸云当场拍板做出决定:“玛德干了,外卖团购的千团大乱斗,我决定参团!”
  见他拍板要进入外卖团购领域,陆安问道:“有什么思路?别跟我说你要直接莽。”
  在好兄弟面前自然不会隐瞒什么,秦逸云当即有条不紊地阐述:“我的思路就是从食品健康这个点入手,外卖普遍被认为不健康,幽灵外卖、厨房脏乱差。”
  “那好,我让后厨透明化,而且智能化,炒菜直接用小元机器人,取代人类厨师。”
  “然后在供应链模式上做点创新,核心思路就六个字——自炒自销自送。”
  “门店大致分为后厨操作区、外卖取餐区和自提区,不设置食堂区。”
  “通过透明橱窗,从外部就可以看到后厨情况,店内还有后厨直播的大屏幕,用户下单后可以在app上面在线同步观看。”
  “后厨卫生好不好,菜品新鲜不新鲜,直播镜头下一目了然。”
  “用户甚至可以在app上下单后看到自己的菜现炒现做,后厨透明化的策略就是要让用户吃的放心。”
  “我这个模式具体而言,面向餐饮商家、品牌招募菜品配方,后者以‘菜品合伙人’的身份参与菜品开发工作。”
  “整个门店的原材料、租金、人力、运营等经营环节均由我万象负责,二者共同享受销售成果的分成。”
  ……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