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逸读阁小说>书库>玄幻奇幻>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第146章 养老机构纷至沓来(5k二合一加餐求月

第146章 养老机构纷至沓来(5k二合一加餐求月

  第146章 养老机构纷至沓来(5k二合一加餐求月票)
  “零免赔,核心全保,这才叫保障!”
  某城市一个37岁左右的男子看到元界智控成立元盾智保的新闻消息,这让他不再犹豫,决定买一个小元机器人回家。
  他老早就已经想买一个了,这男子跟那位机主的经济条件差不多,并非是高净值群体。
  但也不是完全买不起,只是一下子增加接近80万的开支有点吃力,还需要贷款10来万。
  至今没有下单,最大的原因就是小元机器人没保障。
  而且他很早就咨询过,市面上并没有小元机器人的商业保险配套服务,大几十万的东西居然没有商业保险配套,这让他至今都不敢入手。
  因为他担心买回来之后万一出点毛病,或者意外之类的,那可就没有钱去修了。
  到时候钱出去了,还用不了,那可真是哭都找不着地儿。
  但这次看到元盾智保的成立,保险内容条款更是远超他的预期,终于不再犹豫。
  市面上的商业保险大多都有免赔机制,免赔就是指在保险合同中约定的,被保险人在获得的保险公司赔付前,需要自己去承担损失金额或比例。
  而元盾智保选择零免赔,即被保险人发生保险事故后,是无需承担任何自付费用的,保险公司将全额赔付符合责任范围内的损失费用。
  除了零免赔,核心全保也很关键,重要的是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其次是72小时极速理赔,再也不用担心跟保险公司扯皮,保险条款中明确规定,只要责任清晰并定损完成后,72小时内直接打款赔付。
  “每年1万块的保费,虽然不算便宜,但也不贵。”这男子自言自语说道:“冲着这保障范围和理赔速度,值了!”
  过了一会儿,他换上一套出门装,离开居所前去市区里的一家元界智控线下直营店去下单。
  小元机器人的保险条款公布出来,消费者们普遍都觉得每年1万块钱的保费一点都不贵,因为核心全保,就冲元盾智保这承诺的保障范围,正常来讲保费是不低于2万元一年。
  再加上其它的服务条款,零免赔、理赔速度这些,再看只需要1万块就显得实惠至极了。
  元界智控这一把操作,让客户对公司产品的信任度以及品牌忠诚度大幅飙升,并且直观的反映在了小元机器人的销量在接下来的日子明显进一步攀升。
  随着元盾智保的成立,已经购买了小元机器人的客户,在这几天都收到了元界智控的电话,客户被告知公司产品有商业保险配套服务。
  没有进行硬推销,只是告知用户,要不要参保,看用户自己的决定,这并非是强制保险。
  但无一例外,购买了小元机器人的客户全部都决定投保,因为谁也不能保证用10年没有一点意外,而且保障范围确实值当,可以无后顾之忧了。
  ……
  一周后。
  孟秋颜打开董事长办公室的门,进入屋内望向陆安款步姗姗走来,微笑着说道:“早知道效果这么好,去年我们就应该成立元盾智保。”
  闻言,陆安摇了摇头说:“在合适的时机办合适的事,才能卓有成效。”
  去年那会儿,小元机器人刚刚上市的时候,元界智控要是自己直接进场做保险业务,时机就不对。
  别的不说,肯定会被抨击高科技公司不务正业跨界去做商业保险,业内几大保险巨头也会不爽,你这手也伸得太长了。
  但半年后的今天,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了,元盾智保在这个时候成立,时机是最好的时候。
  孟秋颜坐了下来并说道:“根据销售部门的报告,元盾智保成立后的最近一周,小元机器人的周销量大幅攀升至6131个,相较上一周的5025个增长了22%。”
  她补充道:“根据上周的数据显示,新增的客户画像多了一些中等收入偏上的家庭,说明市场受众在扩大。”
  显然,这说明小元机器人的用户正在下沉,一些没达到高净值门槛的用户也开始购买了。
  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就是元盾智保给小元机器人投保,而且保险条款让客户非常满意。
  甚至一度出现网上有大量的网友求元盾智保进入汽车保险领域,还有其它财险细分领域,搞的不少保险公司同行友商都密切关注元盾智保的动向。
  由此可见,元盾智保提供的保险服务深受广大消费者客户满意。
  有了全方位的保障,很多观望的潜在消费者也不再犹豫,他们纷纷开始下单购买小元机器人。
  孟秋颜迅速略过这个事情,看向陆安说道:“还有一个好消息,最近这段时间公司接到了很多中高端养老机构的电话问询和采购意向,明天就有好几个养老机构组成的考察团要来元界智控调研。”
  陆安点点头说:“养老机构这一块业务一点都不比高净值家庭的市场规模小,至少也是旗鼓相当的。”
  孟秋颜微笑道:“看来小元机器人业务要迎来更强势的增长点了。”
  元界智控已经针对养老机构做完了一次充分的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国内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超过2.3亿,其中失能或半失能老人的数量已经突破4200万。
  老人数量如此之多,但承担养老服务主力的养老机构长期面临护工短缺的尴尬。
  不仅仅是专业护工的缺乏,满足日常照料都是人手紧张。
  多地养老院面临护工荒,1个护工照顾7个老人,即便按照1比7的比例来算,光是4200万的半失能或失能老人所需要的护工缺口就达到了足足600万之巨。
  具体到高端机构,因为专业化要求高,待遇吸引力又不足,护工短缺问题比普通机构更为尖锐,造成了高价也难求专业护工的困境。
  因为很多人是打死都不想入这一行,年轻人更是如此。
  从早上5点到晚上9点,夜间还要每两小时查房一次,几乎24小时待命。
  劳动强度高,社会偏见还重,职业尊严低。
  对于“伺候人”的标签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尤其照顾失能失智老人,被不少人视为“低人一等”。
  年轻人根本不愿意干,现在很多护工是50岁以上的农村妇女,年轻人宁愿去铁人三项跑快递、送外卖、开滴滴也不愿入这个行业端屎尿盆子。
  家庭也不支持,认为干这个很丢分。
  老人突发死亡或跌倒,家属追责,机构推责,护工往往容易成为背锅侠。
  在这一行干久了心理创伤大,因为长期面对衰老、死亡、病痛等,容易抑郁、失眠甚至情绪崩溃,隔一段时间就看着一个老人从能说话到不能动,再到去世,那种无力感,不是谁都能扛得住的。
  而且职业发展几乎没有,因为晋升路径太窄,从护理员到护理班长再到护理主任,天板极低。
  这一系列的行业痛点,使得很多人根本不愿入这一行。
  而小元机器人的横空出世,它的工作职能,简直就是解决当下养老机构护工难求困境的版本答案。
  养老机构大量使用机器人对社会的冲击相对来说是最小的,因为本来就没什么人愿意干这照顾人、端屎尿盆子的行当,你机器人去干就干好了。
  甚至很多人会鼎力赞成,这种活儿就该机器人来干。
  ……
  6月22日周末。
  几乎在同一时间,国内多家知名养老连锁集团的考察团来到了嘉宁市,前往元界智控调研。
  元界智控这边为了在今天接待这些考察团,在公司总部设了一个专用展厅。
  此刻,付晨作为小元机器人的工程师技术顾问,接待了前来考察的几大养老机构团队,为考察团答疑解惑。
  专用展厅内,巨大的屏幕上正在播放几段演示画面。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养老机构场景,我们针对小元机器人在软件层面增加了护工模式。”付晨向周明华等几大考察团负责人介绍道:“比如说具备精准喂食与防噎食监测能力。”
  屏幕里播放着一个小元机器人护工轻托起一位模拟吞咽困难的老人下颌,用特制的软勺将糊状食物精准送至舌根适宜位置。
  付晨为众人介绍道:“小元机器人护工集成在手指上的微型压力传感器和视觉感知系统的协调,能实时分析吞咽肌肉运动和喉部振动,一旦监测到异常,喂食动作立刻停止。”
  “又比如说离床预警与防跌倒能力。”
  “当床榻的压力感应垫感知老人有起身意图时,机器人护工会迅速响应。”
  “当老人坐起,腿悬空瞬间,覆盖着温感材料的机器人双臂已形成稳固支撑,且能精确感知老人重心哪怕很微小的不稳。”
  在场的一众考察团成员,都不由得连连点头,有的人对小元机器人的能力感到惊叹。
  “夜间安全巡逻与应急响应也是重点……”
  付晨微笑着介绍道,旋即示意考察团等人看一段演示画面。
  只见画面里的一个机器人护工在走廊行走,头部传感器发出不可见的、用于生命体征监测的低能量波束扫过屋内。
  另一个房间响起物体坠地的闷响和微弱的声音,机器人护工迅速响应,精准识别声源房间,门禁系统联动解锁,门禁需要机构授权。
  机器人护工迅速进入房间,同时将警报和实时画面传输至值班中心。
  同时,机器人护工迅速评估跌倒老人的状况,它没有贸然移动,而是启动应急通讯,并安抚的同时,等待专业医护。
  周明华顿时说道:“专业啊,比业内那些经验丰富的护工都要专业。”
  在场几个考察团的人相互交头接耳,谈论着,各自连连点头,对于小元机器人护工展现出来的专业护理能力相当之满意。
  比人工更专业不说,最重要的是机器人真的可以做到24小时随时响应,也不会累,不会摸鱼,服务质量不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降低,这些都是人类护工所不能比拟的。
  而且,还不用给机器人发工资。
  日常开支也就只有电费了,相对于其它用电设备,小元机器人算是比较耗电的,但相比较工资而言,那点电费钱就算不得几个钱了。
  另外一项开支也就每年送达元界智控的授权服务中心年检一次,包括消费者购买的小元家政服务机器人。
  公司是建议半年送检一次,每年至少强制送检一次,否则后面出了问题是会影响保险赔付的。
  机器人也是要定期“体检”的,这是为了确保使用正常,各项功能正常运作,排除潜在的隐藏故障隐患。
  因为产品面向的人,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小孩这些需要照顾的成员。
  用户送检一次,需要支付2000元人民币的“体检”费用,这算是机器人的维护成本支出,如果每年送检1次,正常使用寿命10年,总的开支最低2万元,最多4万元。
  ……
  一小时后,公司的董事方雨舟接待一众考察团到一间大型会议室。
  “我公司为养老机构打造了一整套专属解决方案,尤其是保险保障这一块。”
  方雨舟看向众人有条不紊的说道:
  “首先是保费打包,根据机构采购机器人的数量、部署区域风险等级,如失能失智区系数等因子进行综合定价,预计每个机器人护工的保费约等于2万元到3万元人民币/年”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顿时面露诧异。
  与会的周明华当即打断道:“方总,这不对吧,怎么保费是单体用户的两倍到三倍?不是每年1万块钱?”
  方雨舟笑道:“稍安,待我把话说完。”
  闻言,周明华不再多言,伸手摆出你说的手势。
  方雨舟环视众人说道:“保费相对单体用户高,是因为场景不同,但我们提供零后顾之忧,机器人护工核心部件非人为损坏损毁、或者因自身故障导致第三方,比如老人、访客、财产损害的,元界智控下辖子公司元盾智保承担首要、足额赔偿责任。”
  老人尤其是失能失智的老人出问题的概率高,意味着风险等级高。
  以往可以推责,甚至甩锅给护工。
  但如果换成了机器人护工,这一招就没法玩了,根本没法甩锅,因为机器人护工在工作时,等于全天候录像工作留痕,铁打的视频作证,还是第一视角,谁的锅就是谁的,根本甩不了。
  这也是元界智控敢承担首要且足额赔偿责任的底气所在,一来是对自家产品的巨大自信,二来不怕被讹诈,全场都有录像,是不是机器人护工的责任,有录像为证。
  真要是机器人护工的责任,元界智控也认,该赔的赔就是了。
  人类护工往往成为背锅侠就在于他工作时没法同时拍视频工作留痕,有时候根本说不清,还容易陷入自证陷阱。
  此刻,周明华等人寻思了一番,倒也觉得不是太离谱,能够接受。
  相对来说,养老机构这个场景面对的总和风险系数更高,保费高也没啥好说的。
  他们这些养老机构运营方倒也不是很抗拒,大不了把这部分成本转嫁给老机构养老的客户就是了。
  方雨舟继续说道:“另外就是专属快速通道,机构报案,元界智控有专门对接的工程师2小时响应,优先提供备用机,72小时完成核心维修货更换。”
  “其次数据赋能管理,在严格的隐私保护框架下,我公司可以提供机器人汇总的匿名群体健康趋势报告,如区域平均活动量、常见风险时段,辅助养老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方雨舟把整套解决方案介绍完毕,便让在场的养老机构考察团们自行考虑。
  末了,周明华询问道:“方总,贵司什么时候能够发货?”
  方雨舟笑道:“有大把的现货,我们早就提前扩大产能,库存里现在有不下5万个机器人,随时可以发货。”
  事实上并非扩大产能,而是原来的产能就可以做到月产量超过3万个,产能拉满的时候能干到5万个。
  小元机器人发售上市初期没有贸然大肆生产,但三个月后确认产品没有库存积压风险,于是就开始扩大产能了,不然很多工人就没活儿干,产线开工了就不能轻易停工停产。
  现在消费者购买小元机器人,都不用等了,每家线下店都有库存。
  要是去线下店购买,当天下单当天就可以提货带回家。
  周明华再无疑虑,当场说道:“我公司采购6500个机器人护工。”
  在场的同行都吃了一惊,方雨舟也为之侧目。
  别看数量不过万,单价可是78.88万,6500个的采购额那可是要51.27亿,能有这般雄厚实力的养老机构并不多,不过周明华执掌的养老机构就是其中之一。
  接下来,在场的其它养老机构考察团也都纷纷下达采购意向,先后开始报单。
  这次总共来了16家养老机构,都是中高端养老机构。
  另外15家的实力就稍弱了,基本都是在1000到1500个的采购量。
  ……
  (ps:还有一更)
  (本章完)
  专用展厅内,巨大的屏幕上正在播放几段演示画面。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养老机构场景,我们针对小元机器人在软件层面增加了护工模式。”付晨向周明华等几大考察团负责人介绍道:“比如说具备精准喂食与防噎食监测能力。”
  屏幕里播放着一个小元机器人护工轻托起一位模拟吞咽困难的老人下颌,用特制的软勺将糊状食物精准送至舌根适宜位置。
  付晨为众人介绍道:“小元机器人护工集成在手指上的微型压力传感器和视觉感知系统的协调,能实时分析吞咽肌肉运动和喉部振动,一旦监测到异常,喂食动作立刻停止。”
  “又比如说离床预警与防跌倒能力。”
  “当床榻的压力感应垫感知老人有起身意图时,机器人护工会迅速响应。”
  “当老人坐起,腿悬空瞬间,覆盖着温感材料的机器人双臂已形成稳固支撑,且能精确感知老人重心哪怕很微小的不稳。”
  在场的一众考察团成员,都不由得连连点头,有的人对小元机器人的能力感到惊叹。
  “夜间安全巡逻与应急响应也是重点……”
  付晨微笑着介绍道,旋即示意考察团等人看一段演示画面。
  只见画面里的一个机器人护工在走廊行走,头部传感器发出不可见的、用于生命体征监测的低能量波束扫过屋内。
  另一个房间响起物体坠地的闷响和微弱的声音,机器人护工迅速响应,精准识别声源房间,门禁系统联动解锁,门禁需要机构授权。
  机器人护工迅速进入房间,同时将警报和实时画面传输至值班中心。
  同时,机器人护工迅速评估跌倒老人的状况,它没有贸然移动,而是启动应急通讯,并安抚的同时,等待专业医护。
  周明华顿时说道:“专业啊,比业内那些经验丰富的护工都要专业。”
  在场几个考察团的人相互交头接耳,谈论着,各自连连点头,对于小元机器人护工展现出来的专业护理能力相当之满意。
  比人工更专业不说,最重要的是机器人真的可以做到24小时随时响应,也不会累,不会摸鱼,服务质量不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降低,这些都是人类护工所不能比拟的。
  而且,还不用给机器人发工资。
  日常开支也就只有电费了,相对于其它用电设备,小元机器人算是比较耗电的,但相比较工资而言,那点电费钱就算不得几个钱了。
  另外一项开支也就每年送达元界智控的授权服务中心年检一次,包括消费者购买的小元家政服务机器人。
  公司是建议半年送检一次,每年至少强制送检一次,否则后面出了问题是会影响保险赔付的。
  机器人也是要定期“体检”的,这是为了确保使用正常,各项功能正常运作,排除潜在的隐藏故障隐患。
  因为产品面向的人,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小孩这些需要照顾的成员。
  用户送检一次,需要支付2000元人民币的“体检”费用,这算是机器人的维护成本支出,如果每年送检1次,正常使用寿命10年,总的开支最低2万元,最多4万元。
  ……
  一小时后,公司的董事方雨舟接待一众考察团到一间大型会议室。
  “我公司为养老机构打造了一整套专属解决方案,尤其是保险保障这一块。”
  方雨舟看向众人有条不紊的说道:
  “首先是保费打包,根据机构采购机器人的数量、部署区域风险等级,如失能失智区系数等因子进行综合定价,预计每个机器人护工的保费约等于2万元到3万元人民币/年”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顿时面露诧异。
  与会的周明华当即打断道:“方总,这不对吧,怎么保费是单体用户的两倍到三倍?不是每年1万块钱?”
  方雨舟笑道:“稍安,待我把话说完。”
  闻言,周明华不再多言,伸手摆出你说的手势。
  方雨舟环视众人说道:“保费相对单体用户高,是因为场景不同,但我们提供零后顾之忧,机器人护工核心部件非人为损坏损毁、或者因自身故障导致第三方,比如老人、访客、财产损害的,元界智控下辖子公司元盾智保承担首要、足额赔偿责任。”
  老人尤其是失能失智的老人出问题的概率高,意味着风险等级高。
  以往可以推责,甚至甩锅给护工。
  但如果换成了机器人护工,这一招就没法玩了,根本没法甩锅,因为机器人护工在工作时,等于全天候录像工作留痕,铁打的视频作证,还是第一视角,谁的锅就是谁的,根本甩不了。
  这也是元界智控敢承担首要且足额赔偿责任的底气所在,一来是对自家产品的巨大自信,二来不怕被讹诈,全场都有录像,是不是机器人护工的责任,有录像为证。
  真要是机器人护工的责任,元界智控也认,该赔的赔就是了。
  人类护工往往成为背锅侠就在于他工作时没法同时拍视频工作留痕,有时候根本说不清,还容易陷入自证陷阱。
  此刻,周明华等人寻思了一番,倒也觉得不是太离谱,能够接受。
  相对来说,养老机构这个场景面对的总和风险系数更高,保费高也没啥好说的。
  他们这些养老机构运营方倒也不是很抗拒,大不了把这部分成本转嫁给老机构养老的客户就是了。
  方雨舟继续说道:“另外就是专属快速通道,机构报案,元界智控有专门对接的工程师2小时响应,优先提供备用机,72小时完成核心维修货更换。”
  “其次数据赋能管理,在严格的隐私保护框架下,我公司可以提供机器人汇总的匿名群体健康趋势报告,如区域平均活动量、常见风险时段,辅助养老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方雨舟把整套解决方案介绍完毕,便让在场的养老机构考察团们自行考虑。
  末了,周明华询问道:“方总,贵司什么时候能够发货?”
  方雨舟笑道:“有大把的现货,我们早就提前扩大产能,库存里现在有不下5万个机器人,随时可以发货。”
  事实上并非扩大产能,而是原来的产能就可以做到月产量超过3万个,产能拉满的时候能干到5万个。
  小元机器人发售上市初期没有贸然大肆生产,但三个月后确认产品没有库存积压风险,于是就开始扩大产能了,不然很多工人就没活儿干,产线开工了就不能轻易停工停产。
  现在消费者购买小元机器人,都不用等了,每家线下店都有库存。
  要是去线下店购买,当天下单当天就可以提货带回家。
  周明华再无疑虑,当场说道:“我公司采购6500个机器人护工。”
  在场的同行都吃了一惊,方雨舟也为之侧目。
  别看数量不过万,单价可是78.88万,6500个的采购额那可是要51.27亿,能有这般雄厚实力的养老机构并不多,不过周明华执掌的养老机构就是其中之一。
  接下来,在场的其它养老机构考察团也都纷纷下达采购意向,先后开始报单。
  这次总共来了16家养老机构,都是中高端养老机构。
  另外15家的实力就稍弱了,基本都是在1000到1500个的采购量。
  ……
  (ps:还有一更)
  (本章完)
  专用展厅内,巨大的屏幕上正在播放几段演示画面。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养老机构场景,我们针对小元机器人在软件层面增加了护工模式。”付晨向周明华等几大考察团负责人介绍道:“比如说具备精准喂食与防噎食监测能力。”
  屏幕里播放着一个小元机器人护工轻托起一位模拟吞咽困难的老人下颌,用特制的软勺将糊状食物精准送至舌根适宜位置。
  付晨为众人介绍道:“小元机器人护工集成在手指上的微型压力传感器和视觉感知系统的协调,能实时分析吞咽肌肉运动和喉部振动,一旦监测到异常,喂食动作立刻停止。”
  “又比如说离床预警与防跌倒能力。”
  “当床榻的压力感应垫感知老人有起身意图时,机器人护工会迅速响应。”
  “当老人坐起,腿悬空瞬间,覆盖着温感材料的机器人双臂已形成稳固支撑,且能精确感知老人重心哪怕很微小的不稳。”
  在场的一众考察团成员,都不由得连连点头,有的人对小元机器人的能力感到惊叹。
  “夜间安全巡逻与应急响应也是重点……”
  付晨微笑着介绍道,旋即示意考察团等人看一段演示画面。
  只见画面里的一个机器人护工在走廊行走,头部传感器发出不可见的、用于生命体征监测的低能量波束扫过屋内。
  另一个房间响起物体坠地的闷响和微弱的声音,机器人护工迅速响应,精准识别声源房间,门禁系统联动解锁,门禁需要机构授权。
  机器人护工迅速进入房间,同时将警报和实时画面传输至值班中心。
  同时,机器人护工迅速评估跌倒老人的状况,它没有贸然移动,而是启动应急通讯,并安抚的同时,等待专业医护。
  周明华顿时说道:“专业啊,比业内那些经验丰富的护工都要专业。”
  在场几个考察团的人相互交头接耳,谈论着,各自连连点头,对于小元机器人护工展现出来的专业护理能力相当之满意。
  比人工更专业不说,最重要的是机器人真的可以做到24小时随时响应,也不会累,不会摸鱼,服务质量不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降低,这些都是人类护工所不能比拟的。
  而且,还不用给机器人发工资。
  日常开支也就只有电费了,相对于其它用电设备,小元机器人算是比较耗电的,但相比较工资而言,那点电费钱就算不得几个钱了。
  另外一项开支也就每年送达元界智控的授权服务中心年检一次,包括消费者购买的小元家政服务机器人。
  公司是建议半年送检一次,每年至少强制送检一次,否则后面出了问题是会影响保险赔付的。
  机器人也是要定期“体检”的,这是为了确保使用正常,各项功能正常运作,排除潜在的隐藏故障隐患。
  因为产品面向的人,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小孩这些需要照顾的成员。
  用户送检一次,需要支付2000元人民币的“体检”费用,这算是机器人的维护成本支出,如果每年送检1次,正常使用寿命10年,总的开支最低2万元,最多4万元。
  ……
  一小时后,公司的董事方雨舟接待一众考察团到一间大型会议室。
  “我公司为养老机构打造了一整套专属解决方案,尤其是保险保障这一块。”
  方雨舟看向众人有条不紊的说道:
  “首先是保费打包,根据机构采购机器人的数量、部署区域风险等级,如失能失智区系数等因子进行综合定价,预计每个机器人护工的保费约等于2万元到3万元人民币/年”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顿时面露诧异。
  与会的周明华当即打断道:“方总,这不对吧,怎么保费是单体用户的两倍到三倍?不是每年1万块钱?”
  方雨舟笑道:“稍安,待我把话说完。”
  闻言,周明华不再多言,伸手摆出你说的手势。
  方雨舟环视众人说道:“保费相对单体用户高,是因为场景不同,但我们提供零后顾之忧,机器人护工核心部件非人为损坏损毁、或者因自身故障导致第三方,比如老人、访客、财产损害的,元界智控下辖子公司元盾智保承担首要、足额赔偿责任。”
  老人尤其是失能失智的老人出问题的概率高,意味着风险等级高。
  以往可以推责,甚至甩锅给护工。
  但如果换成了机器人护工,这一招就没法玩了,根本没法甩锅,因为机器人护工在工作时,等于全天候录像工作留痕,铁打的视频作证,还是第一视角,谁的锅就是谁的,根本甩不了。
  这也是元界智控敢承担首要且足额赔偿责任的底气所在,一来是对自家产品的巨大自信,二来不怕被讹诈,全场都有录像,是不是机器人护工的责任,有录像为证。
  真要是机器人护工的责任,元界智控也认,该赔的赔就是了。
  人类护工往往成为背锅侠就在于他工作时没法同时拍视频工作留痕,有时候根本说不清,还容易陷入自证陷阱。
  此刻,周明华等人寻思了一番,倒也觉得不是太离谱,能够接受。
  相对来说,养老机构这个场景面对的总和风险系数更高,保费高也没啥好说的。
  他们这些养老机构运营方倒也不是很抗拒,大不了把这部分成本转嫁给老机构养老的客户就是了。
  方雨舟继续说道:“另外就是专属快速通道,机构报案,元界智控有专门对接的工程师2小时响应,优先提供备用机,72小时完成核心维修货更换。”
  “其次数据赋能管理,在严格的隐私保护框架下,我公司可以提供机器人汇总的匿名群体健康趋势报告,如区域平均活动量、常见风险时段,辅助养老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方雨舟把整套解决方案介绍完毕,便让在场的养老机构考察团们自行考虑。
  末了,周明华询问道:“方总,贵司什么时候能够发货?”
  方雨舟笑道:“有大把的现货,我们早就提前扩大产能,库存里现在有不下5万个机器人,随时可以发货。”
  事实上并非扩大产能,而是原来的产能就可以做到月产量超过3万个,产能拉满的时候能干到5万个。
  小元机器人发售上市初期没有贸然大肆生产,但三个月后确认产品没有库存积压风险,于是就开始扩大产能了,不然很多工人就没活儿干,产线开工了就不能轻易停工停产。
  现在消费者购买小元机器人,都不用等了,每家线下店都有库存。
  要是去线下店购买,当天下单当天就可以提货带回家。
  周明华再无疑虑,当场说道:“我公司采购6500个机器人护工。”
  在场的同行都吃了一惊,方雨舟也为之侧目。
  别看数量不过万,单价可是78.88万,6500个的采购额那可是要51.27亿,能有这般雄厚实力的养老机构并不多,不过周明华执掌的养老机构就是其中之一。
  接下来,在场的其它养老机构考察团也都纷纷下达采购意向,先后开始报单。
  这次总共来了16家养老机构,都是中高端养老机构。
  另外15家的实力就稍弱了,基本都是在1000到1500个的采购量。
  ……
  (ps:还有一更)
  (本章完)
  专用展厅内,巨大的屏幕上正在播放几段演示画面。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养老机构场景,我们针对小元机器人在软件层面增加了护工模式。”付晨向周明华等几大考察团负责人介绍道:“比如说具备精准喂食与防噎食监测能力。”
  屏幕里播放着一个小元机器人护工轻托起一位模拟吞咽困难的老人下颌,用特制的软勺将糊状食物精准送至舌根适宜位置。
  付晨为众人介绍道:“小元机器人护工集成在手指上的微型压力传感器和视觉感知系统的协调,能实时分析吞咽肌肉运动和喉部振动,一旦监测到异常,喂食动作立刻停止。”
  “又比如说离床预警与防跌倒能力。”
  “当床榻的压力感应垫感知老人有起身意图时,机器人护工会迅速响应。”
  “当老人坐起,腿悬空瞬间,覆盖着温感材料的机器人双臂已形成稳固支撑,且能精确感知老人重心哪怕很微小的不稳。”
  在场的一众考察团成员,都不由得连连点头,有的人对小元机器人的能力感到惊叹。
  “夜间安全巡逻与应急响应也是重点……”
  付晨微笑着介绍道,旋即示意考察团等人看一段演示画面。
  只见画面里的一个机器人护工在走廊行走,头部传感器发出不可见的、用于生命体征监测的低能量波束扫过屋内。
  另一个房间响起物体坠地的闷响和微弱的声音,机器人护工迅速响应,精准识别声源房间,门禁系统联动解锁,门禁需要机构授权。
  机器人护工迅速进入房间,同时将警报和实时画面传输至值班中心。
  同时,机器人护工迅速评估跌倒老人的状况,它没有贸然移动,而是启动应急通讯,并安抚的同时,等待专业医护。
  周明华顿时说道:“专业啊,比业内那些经验丰富的护工都要专业。”
  在场几个考察团的人相互交头接耳,谈论着,各自连连点头,对于小元机器人护工展现出来的专业护理能力相当之满意。
  比人工更专业不说,最重要的是机器人真的可以做到24小时随时响应,也不会累,不会摸鱼,服务质量不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降低,这些都是人类护工所不能比拟的。
  而且,还不用给机器人发工资。
  日常开支也就只有电费了,相对于其它用电设备,小元机器人算是比较耗电的,但相比较工资而言,那点电费钱就算不得几个钱了。
  另外一项开支也就每年送达元界智控的授权服务中心年检一次,包括消费者购买的小元家政服务机器人。
  公司是建议半年送检一次,每年至少强制送检一次,否则后面出了问题是会影响保险赔付的。
  机器人也是要定期“体检”的,这是为了确保使用正常,各项功能正常运作,排除潜在的隐藏故障隐患。
  因为产品面向的人,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小孩这些需要照顾的成员。
  用户送检一次,需要支付2000元人民币的“体检”费用,这算是机器人的维护成本支出,如果每年送检1次,正常使用寿命10年,总的开支最低2万元,最多4万元。
  ……
  一小时后,公司的董事方雨舟接待一众考察团到一间大型会议室。
  “我公司为养老机构打造了一整套专属解决方案,尤其是保险保障这一块。”
  方雨舟看向众人有条不紊的说道:
  “首先是保费打包,根据机构采购机器人的数量、部署区域风险等级,如失能失智区系数等因子进行综合定价,预计每个机器人护工的保费约等于2万元到3万元人民币/年”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顿时面露诧异。
  与会的周明华当即打断道:“方总,这不对吧,怎么保费是单体用户的两倍到三倍?不是每年1万块钱?”
  方雨舟笑道:“稍安,待我把话说完。”
  闻言,周明华不再多言,伸手摆出你说的手势。
  方雨舟环视众人说道:“保费相对单体用户高,是因为场景不同,但我们提供零后顾之忧,机器人护工核心部件非人为损坏损毁、或者因自身故障导致第三方,比如老人、访客、财产损害的,元界智控下辖子公司元盾智保承担首要、足额赔偿责任。”
  老人尤其是失能失智的老人出问题的概率高,意味着风险等级高。
  以往可以推责,甚至甩锅给护工。
  但如果换成了机器人护工,这一招就没法玩了,根本没法甩锅,因为机器人护工在工作时,等于全天候录像工作留痕,铁打的视频作证,还是第一视角,谁的锅就是谁的,根本甩不了。
  这也是元界智控敢承担首要且足额赔偿责任的底气所在,一来是对自家产品的巨大自信,二来不怕被讹诈,全场都有录像,是不是机器人护工的责任,有录像为证。
  真要是机器人护工的责任,元界智控也认,该赔的赔就是了。
  人类护工往往成为背锅侠就在于他工作时没法同时拍视频工作留痕,有时候根本说不清,还容易陷入自证陷阱。
  此刻,周明华等人寻思了一番,倒也觉得不是太离谱,能够接受。
  相对来说,养老机构这个场景面对的总和风险系数更高,保费高也没啥好说的。
  他们这些养老机构运营方倒也不是很抗拒,大不了把这部分成本转嫁给老机构养老的客户就是了。
  方雨舟继续说道:“另外就是专属快速通道,机构报案,元界智控有专门对接的工程师2小时响应,优先提供备用机,72小时完成核心维修货更换。”
  “其次数据赋能管理,在严格的隐私保护框架下,我公司可以提供机器人汇总的匿名群体健康趋势报告,如区域平均活动量、常见风险时段,辅助养老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方雨舟把整套解决方案介绍完毕,便让在场的养老机构考察团们自行考虑。
  末了,周明华询问道:“方总,贵司什么时候能够发货?”
  方雨舟笑道:“有大把的现货,我们早就提前扩大产能,库存里现在有不下5万个机器人,随时可以发货。”
  事实上并非扩大产能,而是原来的产能就可以做到月产量超过3万个,产能拉满的时候能干到5万个。
  小元机器人发售上市初期没有贸然大肆生产,但三个月后确认产品没有库存积压风险,于是就开始扩大产能了,不然很多工人就没活儿干,产线开工了就不能轻易停工停产。
  现在消费者购买小元机器人,都不用等了,每家线下店都有库存。
  要是去线下店购买,当天下单当天就可以提货带回家。
  周明华再无疑虑,当场说道:“我公司采购6500个机器人护工。”
  在场的同行都吃了一惊,方雨舟也为之侧目。
  别看数量不过万,单价可是78.88万,6500个的采购额那可是要51.27亿,能有这般雄厚实力的养老机构并不多,不过周明华执掌的养老机构就是其中之一。
  接下来,在场的其它养老机构考察团也都纷纷下达采购意向,先后开始报单。
  这次总共来了16家养老机构,都是中高端养老机构。
  另外15家的实力就稍弱了,基本都是在1000到1500个的采购量。
  ……
  (ps:还有一更)
  (本章完)
  专用展厅内,巨大的屏幕上正在播放几段演示画面。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养老机构场景,我们针对小元机器人在软件层面增加了护工模式。”付晨向周明华等几大考察团负责人介绍道:“比如说具备精准喂食与防噎食监测能力。”
  屏幕里播放着一个小元机器人护工轻托起一位模拟吞咽困难的老人下颌,用特制的软勺将糊状食物精准送至舌根适宜位置。
  付晨为众人介绍道:“小元机器人护工集成在手指上的微型压力传感器和视觉感知系统的协调,能实时分析吞咽肌肉运动和喉部振动,一旦监测到异常,喂食动作立刻停止。”
  “又比如说离床预警与防跌倒能力。”
  “当床榻的压力感应垫感知老人有起身意图时,机器人护工会迅速响应。”
  “当老人坐起,腿悬空瞬间,覆盖着温感材料的机器人双臂已形成稳固支撑,且能精确感知老人重心哪怕很微小的不稳。”
  在场的一众考察团成员,都不由得连连点头,有的人对小元机器人的能力感到惊叹。
  “夜间安全巡逻与应急响应也是重点……”
  付晨微笑着介绍道,旋即示意考察团等人看一段演示画面。
  只见画面里的一个机器人护工在走廊行走,头部传感器发出不可见的、用于生命体征监测的低能量波束扫过屋内。
  另一个房间响起物体坠地的闷响和微弱的声音,机器人护工迅速响应,精准识别声源房间,门禁系统联动解锁,门禁需要机构授权。
  机器人护工迅速进入房间,同时将警报和实时画面传输至值班中心。
  同时,机器人护工迅速评估跌倒老人的状况,它没有贸然移动,而是启动应急通讯,并安抚的同时,等待专业医护。
  周明华顿时说道:“专业啊,比业内那些经验丰富的护工都要专业。”
  在场几个考察团的人相互交头接耳,谈论着,各自连连点头,对于小元机器人护工展现出来的专业护理能力相当之满意。
  比人工更专业不说,最重要的是机器人真的可以做到24小时随时响应,也不会累,不会摸鱼,服务质量不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降低,这些都是人类护工所不能比拟的。
  而且,还不用给机器人发工资。
  日常开支也就只有电费了,相对于其它用电设备,小元机器人算是比较耗电的,但相比较工资而言,那点电费钱就算不得几个钱了。
  另外一项开支也就每年送达元界智控的授权服务中心年检一次,包括消费者购买的小元家政服务机器人。
  公司是建议半年送检一次,每年至少强制送检一次,否则后面出了问题是会影响保险赔付的。
  机器人也是要定期“体检”的,这是为了确保使用正常,各项功能正常运作,排除潜在的隐藏故障隐患。
  因为产品面向的人,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小孩这些需要照顾的成员。
  用户送检一次,需要支付2000元人民币的“体检”费用,这算是机器人的维护成本支出,如果每年送检1次,正常使用寿命10年,总的开支最低2万元,最多4万元。
  ……
  一小时后,公司的董事方雨舟接待一众考察团到一间大型会议室。
  “我公司为养老机构打造了一整套专属解决方案,尤其是保险保障这一块。”
  方雨舟看向众人有条不紊的说道:
  “首先是保费打包,根据机构采购机器人的数量、部署区域风险等级,如失能失智区系数等因子进行综合定价,预计每个机器人护工的保费约等于2万元到3万元人民币/年”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顿时面露诧异。
  与会的周明华当即打断道:“方总,这不对吧,怎么保费是单体用户的两倍到三倍?不是每年1万块钱?”
  方雨舟笑道:“稍安,待我把话说完。”
  闻言,周明华不再多言,伸手摆出你说的手势。
  方雨舟环视众人说道:“保费相对单体用户高,是因为场景不同,但我们提供零后顾之忧,机器人护工核心部件非人为损坏损毁、或者因自身故障导致第三方,比如老人、访客、财产损害的,元界智控下辖子公司元盾智保承担首要、足额赔偿责任。”
  老人尤其是失能失智的老人出问题的概率高,意味着风险等级高。
  以往可以推责,甚至甩锅给护工。
  但如果换成了机器人护工,这一招就没法玩了,根本没法甩锅,因为机器人护工在工作时,等于全天候录像工作留痕,铁打的视频作证,还是第一视角,谁的锅就是谁的,根本甩不了。
  这也是元界智控敢承担首要且足额赔偿责任的底气所在,一来是对自家产品的巨大自信,二来不怕被讹诈,全场都有录像,是不是机器人护工的责任,有录像为证。
  真要是机器人护工的责任,元界智控也认,该赔的赔就是了。
  人类护工往往成为背锅侠就在于他工作时没法同时拍视频工作留痕,有时候根本说不清,还容易陷入自证陷阱。
  此刻,周明华等人寻思了一番,倒也觉得不是太离谱,能够接受。
  相对来说,养老机构这个场景面对的总和风险系数更高,保费高也没啥好说的。
  他们这些养老机构运营方倒也不是很抗拒,大不了把这部分成本转嫁给老机构养老的客户就是了。
  方雨舟继续说道:“另外就是专属快速通道,机构报案,元界智控有专门对接的工程师2小时响应,优先提供备用机,72小时完成核心维修货更换。”
  “其次数据赋能管理,在严格的隐私保护框架下,我公司可以提供机器人汇总的匿名群体健康趋势报告,如区域平均活动量、常见风险时段,辅助养老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方雨舟把整套解决方案介绍完毕,便让在场的养老机构考察团们自行考虑。
  末了,周明华询问道:“方总,贵司什么时候能够发货?”
  方雨舟笑道:“有大把的现货,我们早就提前扩大产能,库存里现在有不下5万个机器人,随时可以发货。”
  事实上并非扩大产能,而是原来的产能就可以做到月产量超过3万个,产能拉满的时候能干到5万个。
  小元机器人发售上市初期没有贸然大肆生产,但三个月后确认产品没有库存积压风险,于是就开始扩大产能了,不然很多工人就没活儿干,产线开工了就不能轻易停工停产。
  现在消费者购买小元机器人,都不用等了,每家线下店都有库存。
  要是去线下店购买,当天下单当天就可以提货带回家。
  周明华再无疑虑,当场说道:“我公司采购6500个机器人护工。”
  在场的同行都吃了一惊,方雨舟也为之侧目。
  别看数量不过万,单价可是78.88万,6500个的采购额那可是要51.27亿,能有这般雄厚实力的养老机构并不多,不过周明华执掌的养老机构就是其中之一。
  接下来,在场的其它养老机构考察团也都纷纷下达采购意向,先后开始报单。
  这次总共来了16家养老机构,都是中高端养老机构。
  另外15家的实力就稍弱了,基本都是在1000到1500个的采购量。
  ……
  (ps:还有一更)
  (本章完)
  专用展厅内,巨大的屏幕上正在播放几段演示画面。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养老机构场景,我们针对小元机器人在软件层面增加了护工模式。”付晨向周明华等几大考察团负责人介绍道:“比如说具备精准喂食与防噎食监测能力。”
  屏幕里播放着一个小元机器人护工轻托起一位模拟吞咽困难的老人下颌,用特制的软勺将糊状食物精准送至舌根适宜位置。
  付晨为众人介绍道:“小元机器人护工集成在手指上的微型压力传感器和视觉感知系统的协调,能实时分析吞咽肌肉运动和喉部振动,一旦监测到异常,喂食动作立刻停止。”
  “又比如说离床预警与防跌倒能力。”
  “当床榻的压力感应垫感知老人有起身意图时,机器人护工会迅速响应。”
  “当老人坐起,腿悬空瞬间,覆盖着温感材料的机器人双臂已形成稳固支撑,且能精确感知老人重心哪怕很微小的不稳。”
  在场的一众考察团成员,都不由得连连点头,有的人对小元机器人的能力感到惊叹。
  “夜间安全巡逻与应急响应也是重点……”
  付晨微笑着介绍道,旋即示意考察团等人看一段演示画面。
  只见画面里的一个机器人护工在走廊行走,头部传感器发出不可见的、用于生命体征监测的低能量波束扫过屋内。
  另一个房间响起物体坠地的闷响和微弱的声音,机器人护工迅速响应,精准识别声源房间,门禁系统联动解锁,门禁需要机构授权。
  机器人护工迅速进入房间,同时将警报和实时画面传输至值班中心。
  同时,机器人护工迅速评估跌倒老人的状况,它没有贸然移动,而是启动应急通讯,并安抚的同时,等待专业医护。
  周明华顿时说道:“专业啊,比业内那些经验丰富的护工都要专业。”
  在场几个考察团的人相互交头接耳,谈论着,各自连连点头,对于小元机器人护工展现出来的专业护理能力相当之满意。
  比人工更专业不说,最重要的是机器人真的可以做到24小时随时响应,也不会累,不会摸鱼,服务质量不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降低,这些都是人类护工所不能比拟的。
  而且,还不用给机器人发工资。
  日常开支也就只有电费了,相对于其它用电设备,小元机器人算是比较耗电的,但相比较工资而言,那点电费钱就算不得几个钱了。
  另外一项开支也就每年送达元界智控的授权服务中心年检一次,包括消费者购买的小元家政服务机器人。
  公司是建议半年送检一次,每年至少强制送检一次,否则后面出了问题是会影响保险赔付的。
  机器人也是要定期“体检”的,这是为了确保使用正常,各项功能正常运作,排除潜在的隐藏故障隐患。
  因为产品面向的人,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小孩这些需要照顾的成员。
  用户送检一次,需要支付2000元人民币的“体检”费用,这算是机器人的维护成本支出,如果每年送检1次,正常使用寿命10年,总的开支最低2万元,最多4万元。
  ……
  一小时后,公司的董事方雨舟接待一众考察团到一间大型会议室。
  “我公司为养老机构打造了一整套专属解决方案,尤其是保险保障这一块。”
  方雨舟看向众人有条不紊的说道:
  “首先是保费打包,根据机构采购机器人的数量、部署区域风险等级,如失能失智区系数等因子进行综合定价,预计每个机器人护工的保费约等于2万元到3万元人民币/年”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顿时面露诧异。
  与会的周明华当即打断道:“方总,这不对吧,怎么保费是单体用户的两倍到三倍?不是每年1万块钱?”
  方雨舟笑道:“稍安,待我把话说完。”
  闻言,周明华不再多言,伸手摆出你说的手势。
  方雨舟环视众人说道:“保费相对单体用户高,是因为场景不同,但我们提供零后顾之忧,机器人护工核心部件非人为损坏损毁、或者因自身故障导致第三方,比如老人、访客、财产损害的,元界智控下辖子公司元盾智保承担首要、足额赔偿责任。”
  老人尤其是失能失智的老人出问题的概率高,意味着风险等级高。
  以往可以推责,甚至甩锅给护工。
  但如果换成了机器人护工,这一招就没法玩了,根本没法甩锅,因为机器人护工在工作时,等于全天候录像工作留痕,铁打的视频作证,还是第一视角,谁的锅就是谁的,根本甩不了。
  这也是元界智控敢承担首要且足额赔偿责任的底气所在,一来是对自家产品的巨大自信,二来不怕被讹诈,全场都有录像,是不是机器人护工的责任,有录像为证。
  真要是机器人护工的责任,元界智控也认,该赔的赔就是了。
  人类护工往往成为背锅侠就在于他工作时没法同时拍视频工作留痕,有时候根本说不清,还容易陷入自证陷阱。
  此刻,周明华等人寻思了一番,倒也觉得不是太离谱,能够接受。
  相对来说,养老机构这个场景面对的总和风险系数更高,保费高也没啥好说的。
  他们这些养老机构运营方倒也不是很抗拒,大不了把这部分成本转嫁给老机构养老的客户就是了。
  方雨舟继续说道:“另外就是专属快速通道,机构报案,元界智控有专门对接的工程师2小时响应,优先提供备用机,72小时完成核心维修货更换。”
  “其次数据赋能管理,在严格的隐私保护框架下,我公司可以提供机器人汇总的匿名群体健康趋势报告,如区域平均活动量、常见风险时段,辅助养老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方雨舟把整套解决方案介绍完毕,便让在场的养老机构考察团们自行考虑。
  末了,周明华询问道:“方总,贵司什么时候能够发货?”
  方雨舟笑道:“有大把的现货,我们早就提前扩大产能,库存里现在有不下5万个机器人,随时可以发货。”
  事实上并非扩大产能,而是原来的产能就可以做到月产量超过3万个,产能拉满的时候能干到5万个。
  小元机器人发售上市初期没有贸然大肆生产,但三个月后确认产品没有库存积压风险,于是就开始扩大产能了,不然很多工人就没活儿干,产线开工了就不能轻易停工停产。
  现在消费者购买小元机器人,都不用等了,每家线下店都有库存。
  要是去线下店购买,当天下单当天就可以提货带回家。
  周明华再无疑虑,当场说道:“我公司采购6500个机器人护工。”
  在场的同行都吃了一惊,方雨舟也为之侧目。
  别看数量不过万,单价可是78.88万,6500个的采购额那可是要51.27亿,能有这般雄厚实力的养老机构并不多,不过周明华执掌的养老机构就是其中之一。
  接下来,在场的其它养老机构考察团也都纷纷下达采购意向,先后开始报单。
  这次总共来了16家养老机构,都是中高端养老机构。
  另外15家的实力就稍弱了,基本都是在1000到1500个的采购量。
  ……
  (ps:还有一更)
  (本章完)
  专用展厅内,巨大的屏幕上正在播放几段演示画面。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养老机构场景,我们针对小元机器人在软件层面增加了护工模式。”付晨向周明华等几大考察团负责人介绍道:“比如说具备精准喂食与防噎食监测能力。”
  屏幕里播放着一个小元机器人护工轻托起一位模拟吞咽困难的老人下颌,用特制的软勺将糊状食物精准送至舌根适宜位置。
  付晨为众人介绍道:“小元机器人护工集成在手指上的微型压力传感器和视觉感知系统的协调,能实时分析吞咽肌肉运动和喉部振动,一旦监测到异常,喂食动作立刻停止。”
  “又比如说离床预警与防跌倒能力。”
  “当床榻的压力感应垫感知老人有起身意图时,机器人护工会迅速响应。”
  “当老人坐起,腿悬空瞬间,覆盖着温感材料的机器人双臂已形成稳固支撑,且能精确感知老人重心哪怕很微小的不稳。”
  在场的一众考察团成员,都不由得连连点头,有的人对小元机器人的能力感到惊叹。
  “夜间安全巡逻与应急响应也是重点……”
  付晨微笑着介绍道,旋即示意考察团等人看一段演示画面。
  只见画面里的一个机器人护工在走廊行走,头部传感器发出不可见的、用于生命体征监测的低能量波束扫过屋内。
  另一个房间响起物体坠地的闷响和微弱的声音,机器人护工迅速响应,精准识别声源房间,门禁系统联动解锁,门禁需要机构授权。
  机器人护工迅速进入房间,同时将警报和实时画面传输至值班中心。
  同时,机器人护工迅速评估跌倒老人的状况,它没有贸然移动,而是启动应急通讯,并安抚的同时,等待专业医护。
  周明华顿时说道:“专业啊,比业内那些经验丰富的护工都要专业。”
  在场几个考察团的人相互交头接耳,谈论着,各自连连点头,对于小元机器人护工展现出来的专业护理能力相当之满意。
  比人工更专业不说,最重要的是机器人真的可以做到24小时随时响应,也不会累,不会摸鱼,服务质量不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降低,这些都是人类护工所不能比拟的。
  而且,还不用给机器人发工资。
  日常开支也就只有电费了,相对于其它用电设备,小元机器人算是比较耗电的,但相比较工资而言,那点电费钱就算不得几个钱了。
  另外一项开支也就每年送达元界智控的授权服务中心年检一次,包括消费者购买的小元家政服务机器人。
  公司是建议半年送检一次,每年至少强制送检一次,否则后面出了问题是会影响保险赔付的。
  机器人也是要定期“体检”的,这是为了确保使用正常,各项功能正常运作,排除潜在的隐藏故障隐患。
  因为产品面向的人,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小孩这些需要照顾的成员。
  用户送检一次,需要支付2000元人民币的“体检”费用,这算是机器人的维护成本支出,如果每年送检1次,正常使用寿命10年,总的开支最低2万元,最多4万元。
  ……
  一小时后,公司的董事方雨舟接待一众考察团到一间大型会议室。
  “我公司为养老机构打造了一整套专属解决方案,尤其是保险保障这一块。”
  方雨舟看向众人有条不紊的说道:
  “首先是保费打包,根据机构采购机器人的数量、部署区域风险等级,如失能失智区系数等因子进行综合定价,预计每个机器人护工的保费约等于2万元到3万元人民币/年”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顿时面露诧异。
  与会的周明华当即打断道:“方总,这不对吧,怎么保费是单体用户的两倍到三倍?不是每年1万块钱?”
  方雨舟笑道:“稍安,待我把话说完。”
  闻言,周明华不再多言,伸手摆出你说的手势。
  方雨舟环视众人说道:“保费相对单体用户高,是因为场景不同,但我们提供零后顾之忧,机器人护工核心部件非人为损坏损毁、或者因自身故障导致第三方,比如老人、访客、财产损害的,元界智控下辖子公司元盾智保承担首要、足额赔偿责任。”
  老人尤其是失能失智的老人出问题的概率高,意味着风险等级高。
  以往可以推责,甚至甩锅给护工。
  但如果换成了机器人护工,这一招就没法玩了,根本没法甩锅,因为机器人护工在工作时,等于全天候录像工作留痕,铁打的视频作证,还是第一视角,谁的锅就是谁的,根本甩不了。
  这也是元界智控敢承担首要且足额赔偿责任的底气所在,一来是对自家产品的巨大自信,二来不怕被讹诈,全场都有录像,是不是机器人护工的责任,有录像为证。
  真要是机器人护工的责任,元界智控也认,该赔的赔就是了。
  人类护工往往成为背锅侠就在于他工作时没法同时拍视频工作留痕,有时候根本说不清,还容易陷入自证陷阱。
  此刻,周明华等人寻思了一番,倒也觉得不是太离谱,能够接受。
  相对来说,养老机构这个场景面对的总和风险系数更高,保费高也没啥好说的。
  他们这些养老机构运营方倒也不是很抗拒,大不了把这部分成本转嫁给老机构养老的客户就是了。
  方雨舟继续说道:“另外就是专属快速通道,机构报案,元界智控有专门对接的工程师2小时响应,优先提供备用机,72小时完成核心维修货更换。”
  “其次数据赋能管理,在严格的隐私保护框架下,我公司可以提供机器人汇总的匿名群体健康趋势报告,如区域平均活动量、常见风险时段,辅助养老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方雨舟把整套解决方案介绍完毕,便让在场的养老机构考察团们自行考虑。
  末了,周明华询问道:“方总,贵司什么时候能够发货?”
  方雨舟笑道:“有大把的现货,我们早就提前扩大产能,库存里现在有不下5万个机器人,随时可以发货。”
  事实上并非扩大产能,而是原来的产能就可以做到月产量超过3万个,产能拉满的时候能干到5万个。
  小元机器人发售上市初期没有贸然大肆生产,但三个月后确认产品没有库存积压风险,于是就开始扩大产能了,不然很多工人就没活儿干,产线开工了就不能轻易停工停产。
  现在消费者购买小元机器人,都不用等了,每家线下店都有库存。
  要是去线下店购买,当天下单当天就可以提货带回家。
  周明华再无疑虑,当场说道:“我公司采购6500个机器人护工。”
  在场的同行都吃了一惊,方雨舟也为之侧目。
  别看数量不过万,单价可是78.88万,6500个的采购额那可是要51.27亿,能有这般雄厚实力的养老机构并不多,不过周明华执掌的养老机构就是其中之一。
  接下来,在场的其它养老机构考察团也都纷纷下达采购意向,先后开始报单。
  这次总共来了16家养老机构,都是中高端养老机构。
  另外15家的实力就稍弱了,基本都是在1000到1500个的采购量。
  ……
  (ps:还有一更)
  (本章完)
  专用展厅内,巨大的屏幕上正在播放几段演示画面。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养老机构场景,我们针对小元机器人在软件层面增加了护工模式。”付晨向周明华等几大考察团负责人介绍道:“比如说具备精准喂食与防噎食监测能力。”
  屏幕里播放着一个小元机器人护工轻托起一位模拟吞咽困难的老人下颌,用特制的软勺将糊状食物精准送至舌根适宜位置。
  付晨为众人介绍道:“小元机器人护工集成在手指上的微型压力传感器和视觉感知系统的协调,能实时分析吞咽肌肉运动和喉部振动,一旦监测到异常,喂食动作立刻停止。”
  “又比如说离床预警与防跌倒能力。”
  “当床榻的压力感应垫感知老人有起身意图时,机器人护工会迅速响应。”
  “当老人坐起,腿悬空瞬间,覆盖着温感材料的机器人双臂已形成稳固支撑,且能精确感知老人重心哪怕很微小的不稳。”
  在场的一众考察团成员,都不由得连连点头,有的人对小元机器人的能力感到惊叹。
  “夜间安全巡逻与应急响应也是重点……”
  付晨微笑着介绍道,旋即示意考察团等人看一段演示画面。
  只见画面里的一个机器人护工在走廊行走,头部传感器发出不可见的、用于生命体征监测的低能量波束扫过屋内。
  另一个房间响起物体坠地的闷响和微弱的声音,机器人护工迅速响应,精准识别声源房间,门禁系统联动解锁,门禁需要机构授权。
  机器人护工迅速进入房间,同时将警报和实时画面传输至值班中心。
  同时,机器人护工迅速评估跌倒老人的状况,它没有贸然移动,而是启动应急通讯,并安抚的同时,等待专业医护。
  周明华顿时说道:“专业啊,比业内那些经验丰富的护工都要专业。”
  在场几个考察团的人相互交头接耳,谈论着,各自连连点头,对于小元机器人护工展现出来的专业护理能力相当之满意。
  比人工更专业不说,最重要的是机器人真的可以做到24小时随时响应,也不会累,不会摸鱼,服务质量不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降低,这些都是人类护工所不能比拟的。
  而且,还不用给机器人发工资。
  日常开支也就只有电费了,相对于其它用电设备,小元机器人算是比较耗电的,但相比较工资而言,那点电费钱就算不得几个钱了。
  另外一项开支也就每年送达元界智控的授权服务中心年检一次,包括消费者购买的小元家政服务机器人。
  公司是建议半年送检一次,每年至少强制送检一次,否则后面出了问题是会影响保险赔付的。
  机器人也是要定期“体检”的,这是为了确保使用正常,各项功能正常运作,排除潜在的隐藏故障隐患。
  因为产品面向的人,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小孩这些需要照顾的成员。
  用户送检一次,需要支付2000元人民币的“体检”费用,这算是机器人的维护成本支出,如果每年送检1次,正常使用寿命10年,总的开支最低2万元,最多4万元。
  ……
  一小时后,公司的董事方雨舟接待一众考察团到一间大型会议室。
  “我公司为养老机构打造了一整套专属解决方案,尤其是保险保障这一块。”
  方雨舟看向众人有条不紊的说道:
  “首先是保费打包,根据机构采购机器人的数量、部署区域风险等级,如失能失智区系数等因子进行综合定价,预计每个机器人护工的保费约等于2万元到3万元人民币/年”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顿时面露诧异。
  与会的周明华当即打断道:“方总,这不对吧,怎么保费是单体用户的两倍到三倍?不是每年1万块钱?”
  方雨舟笑道:“稍安,待我把话说完。”
  闻言,周明华不再多言,伸手摆出你说的手势。
  方雨舟环视众人说道:“保费相对单体用户高,是因为场景不同,但我们提供零后顾之忧,机器人护工核心部件非人为损坏损毁、或者因自身故障导致第三方,比如老人、访客、财产损害的,元界智控下辖子公司元盾智保承担首要、足额赔偿责任。”
  老人尤其是失能失智的老人出问题的概率高,意味着风险等级高。
  以往可以推责,甚至甩锅给护工。
  但如果换成了机器人护工,这一招就没法玩了,根本没法甩锅,因为机器人护工在工作时,等于全天候录像工作留痕,铁打的视频作证,还是第一视角,谁的锅就是谁的,根本甩不了。
  这也是元界智控敢承担首要且足额赔偿责任的底气所在,一来是对自家产品的巨大自信,二来不怕被讹诈,全场都有录像,是不是机器人护工的责任,有录像为证。
  真要是机器人护工的责任,元界智控也认,该赔的赔就是了。
  人类护工往往成为背锅侠就在于他工作时没法同时拍视频工作留痕,有时候根本说不清,还容易陷入自证陷阱。
  此刻,周明华等人寻思了一番,倒也觉得不是太离谱,能够接受。
  相对来说,养老机构这个场景面对的总和风险系数更高,保费高也没啥好说的。
  他们这些养老机构运营方倒也不是很抗拒,大不了把这部分成本转嫁给老机构养老的客户就是了。
  方雨舟继续说道:“另外就是专属快速通道,机构报案,元界智控有专门对接的工程师2小时响应,优先提供备用机,72小时完成核心维修货更换。”
  “其次数据赋能管理,在严格的隐私保护框架下,我公司可以提供机器人汇总的匿名群体健康趋势报告,如区域平均活动量、常见风险时段,辅助养老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方雨舟把整套解决方案介绍完毕,便让在场的养老机构考察团们自行考虑。
  末了,周明华询问道:“方总,贵司什么时候能够发货?”
  方雨舟笑道:“有大把的现货,我们早就提前扩大产能,库存里现在有不下5万个机器人,随时可以发货。”
  事实上并非扩大产能,而是原来的产能就可以做到月产量超过3万个,产能拉满的时候能干到5万个。
  小元机器人发售上市初期没有贸然大肆生产,但三个月后确认产品没有库存积压风险,于是就开始扩大产能了,不然很多工人就没活儿干,产线开工了就不能轻易停工停产。
  现在消费者购买小元机器人,都不用等了,每家线下店都有库存。
  要是去线下店购买,当天下单当天就可以提货带回家。
  周明华再无疑虑,当场说道:“我公司采购6500个机器人护工。”
  在场的同行都吃了一惊,方雨舟也为之侧目。
  别看数量不过万,单价可是78.88万,6500个的采购额那可是要51.27亿,能有这般雄厚实力的养老机构并不多,不过周明华执掌的养老机构就是其中之一。
  接下来,在场的其它养老机构考察团也都纷纷下达采购意向,先后开始报单。
  这次总共来了16家养老机构,都是中高端养老机构。
  另外15家的实力就稍弱了,基本都是在1000到1500个的采购量。
  ……
  (ps:还有一更)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