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6
的做工造型一点都不比那些差,在路瑶看来,艺术水平甚至犹有胜之。伺候巴结他的人不能在金银珠玉奇珍异宝上下功夫,就开始在内涵韵味这些细处下功夫。其实说实在的这时候满人入关未久,大部分满人都对汉文化不甚了解,还是保留着少数民族的眼光品味,喜欢金灿灿的金器银器,华丽的珠宝和民族风味浓郁的服装。当然胤礽不是觉得他们衣服不好看,但路瑶灵魂毕竟是汉人,几千年文化底蕴的熏陶,审美眼光到底不太一样。比如说吃饭吧,一堆金光灿灿的碟子碗往眼前一摆,晃的他眼晕,连看都看饱了,更别说他每吃一种东西前都要有人用银牌子银筷子试毒,还要试吃了,他怕他还没被别人下毒毒死之前先金属中毒。而且路瑶总觉得用金属碗具盛食物有种异味,让他没法放心吃,很难受。
出了正月,天气渐渐有转暖的气象,二月里老康现有十个儿子开始扎堆过生日,二月初五是4岁的小六胤祚,初十是著名的八八童鞋,3岁的胤禩,十四是数字军团的老大,12岁的胤褆,十九是7岁的小鹿斑比胤祉。众小正太粉嫩嫩的年龄,让胤礽无限感慨,就像在看一片必将大丰收的庄稼地里绿油油的青苗,充满了期待和憧憬,每天送礼物送的兴致勃勃。
作者有话要说:再次感谢贡献资料的一一童鞋和帮忙捉虫的teasherry童鞋~~~请继续关注本文,目前暂时没问题了,有问题再向筒子们求助
茶
自从雪灾时胤礽主动削减太子宫开支后老康同学开始慢慢让他学习参与政事,常把朝中的大事告诉他让他发表意见或建议。康熙二十三年上半年朝廷中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只三月份的时候老康针对各省总督、巡抚挪库银私用的风气制定了一个清查法;四月份批准设置台湾府;六月份准许在澳门、漳州、宁波和江南的台山设立海关,并设专门官员收税。
这几件事胤礽都有参与意见,但主要还是老康同学自己的意思。就胤礽的观察,老康童鞋其实是个很有进取心与学习精神、眼光长远的人,并且也绝对没有闭关锁国的意思,路遥穿越前历史不好,不晓得清朝从什么时候开始闭关锁国,究竟为毛要闭关锁国。
七月份,老康童鞋在历史上做过的一件有名的事情开始筹备了,他打算第一次南巡。
老康童鞋并不是在京城呆腻了,随便就决定去南巡的,他挑这个是时机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这时候三藩平定,台湾也收复了,天下一统,已经算安稳,但是满人毕竟入关未久,满汉矛盾尖锐,尤其在当时的南方,老康同学此去很大一部分就是为了缓和民族矛盾和文化冲突。
这次南巡因为胤礽学业还未告一段落,老康并不打算带他同去,只打算带老大胤禔。胤礽极其特别以及非常嫉妒——南巡啊,江南啊,风光如画美女如云啊!他实在在这四方天空,规矩无处不在的紫禁城呆腻了!他去求老康:“皇阿玛,我常听人家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儿臣也想出去长长见识,你带儿臣一起去把,大不了把先生也带上,儿臣绝不会耽误功课的!”老康其时正在御花园里一间临水的台榭上倚着栏杆看书,闻言斜睨着他道:“朕只听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不如’两字是谁给你加上的?”
老康这年才三十岁,正是男人一生中最黄金的年龄,又身为人间至尊,掌控世间风云星辰运转,真是意气风发,一扬眉一抬眼都气势逼人。胤礽见过许多臣子面见他时匍匐在地上不敢起来,这时他一斜眼看过来,立时将跟着胤礽过来的一个小太监吓的一激灵。
胤礽迷惑:“没有这两个字吗?”但这个不要紧,“就算没有,也说明‘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是一样重要的啊。皇阿玛,你都带大哥去了,带一个也是带,带两个也是带,就把儿臣也一起捎去吧。”他故意说的可怜巴巴,老康不紧不慢翻过一页书,道:“你和你大哥能一样吗?而且胤褆的四书已经学完,可以暂停一段了,你呢?”胤礽委屈地道:“他比儿臣大两岁!而且儿臣也快学完了,说起来,儿臣比他学的还快呢。”老康不置可否。胤礽心中一动,小心翼翼试探道:“离礼部定下的日子还有两个多月,如果儿臣若能在此之前将四书读完,皇阿玛能否也带儿臣去?”
大太监梁九功用海棠式红漆缂金小茶盘托着一碗茶送上来,康熙放下书,接过盖碗左手揭开碗盖优雅地拨了拨浮沫,道:“你会读完吗?”胤礽一听这口气有戏,连忙表示:“能!能!儿臣很有信心,儿臣对目前的进度还有余力!”这说的是实话,其实私底下因为无聊,四书他早背完了,也多有自己的理解,只是为了磨自己的性子跟着先生又慢慢过罢了,就像老康童鞋那变态的、完全用不着的规定:120遍。而且教他的先生毕竟是大儒,讲解时旁征博引,肯定比他自己的理解更深刻更精彩,还会无意间带出很多他想了解的信息,他也愿意听。他满怀期待地等着康熙的回答。
康熙抿了口茶,顿了顿,忽然发现了什么似的对旁边道:“容若,你尝尝这茶。”旁边侍立的一个身穿一等侍卫公服的侍卫轻笑了一声,行礼道:“是。”笑声如珠玉相击,清悦至极。一双白皙修美的手伸过来,微笑着接过那茶也抿了一口。
我……靠!胤礽倒塌。千古一帝还故意卖关子!而且,这个场面,好暧昧啊……
胤礽认得这个清俊的翩翩贵公子侍卫,他是现任武英殿大学士的纳兰明珠的儿子纳兰容若,康熙身边的红人,也是有名的词人,每一首新词都哄传京城,家家争唱,无数怀春少女的春闺梦里相思人。路遥也很喜欢他的词,王国维曾评价他:“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纳兰容若品了一口茶,道:“是老竹大方?”老康道:“不错,这茶倒没什么,水却有些不同,容若是知茶人,可能尝出是什么水?”纳兰容若听说,笑道:“皇上这么说,定然不是玉泉山水了。”又抿了一口,细细品味,蹙眉分辨道:“不是玉泉山水,清醇甘芳,也定然不是雨水……难道是雪水?”老康笑道:“雪水有什么稀奇,也值得特地叫你来品?”纳兰容若微笑:“那微臣便分辨不出了。”
纳兰容若实在是个出色的美男子,笑起来顿时如新雪初晴,清风拂过,叫人一见之下只觉心胸都是一清。老康也很帅,他的眼睛跟胤礽一模一样,细长微挑,高傲睥睨,不经意间眼波流转,几乎能勾魂摄魄,让人不敢直视。这两只站在一起时如同青松翠竹,协调无比,实在养眼的很,路遥作为一个同人女,不由自主在心底流出了口水,连自己对出宫的迫切渴望暂时往旁边放置了放置。
其实路遥在心底yy老康很久了,只是老康童鞋的性向十分坚定,深爱着后宫那群美丽的女人们,对男色不屑一顾,让路遥十分遗憾,要不然,这是一个多么优秀的小攻人选啊!瞧瞧,帅、强、深情、至高无上的身份、覆雨翻云的能力,符合耽美小说中优秀小攻的一切条件,甚至作为一个古人,还会好几门外语,真是好小攻中的好小攻,尖子中的尖子!
老康得意地指着榭外岸边不远处的一片竹林,道:“朕看一本杂谈上说,积年老竹的老节里有好水,甘美芬芳有竹香气,特地叫梁九功取的竹节里的水,如何,这水沏老竹大方是不是更添佳韵。”纳兰容若又品了一口,不吝赞美:“不错,这大方茶本来便香气高长,用带着竹香的水沏来,香韵更清,皇上好心思。”
纳兰容若是品茶的大行家,老康得他一赞,很是高兴,命梁九功道:“给太子也沏一碗来。”梁九功抿嘴笑应道:“是。”倒退着走到榭边,才转身下去了。胤礽无语望天:这是故意急他啊!到底让不让去?但老康童鞋摆明了要卖关子,他也只有等着。
梁九功去沏茶,回来的不快也不慢,这也是个眉眼通挑的,皇帝陛下要卖关子,他不能不配合,但也不敢自作聪明让太子殿下等太久,否则太子殿下不敢对皇上有意见,难保以后不会记恨他。
梁九功恭敬地躬身用茶托将茶送过来,胤礽侧身谢了恩,接到手里,用碗盖拨了拨茶叶,只见莹洁如玉、轻薄若纸的精致三才碗内,形似竹叶的深绿褐润色茶叶载沉载浮,茶汤莹黄,抿一口,一股板栗香气。老康不动声色地问道:“怎么样?”胤礽想了想,只干巴巴说出两个字:“很香。”老康还不放过他,又问:“怎么个香法?”胤礽想着和自己以前喝过的老竹相比,道:“清醇悠远,不浮不躁,果然好水,梁总管沏茶的手艺也愈发精妙了。”梁九功连忙逊谢,连到不敢。老康听胤礽说到了点子上,便不再为难,道:“很好,你下去吧。”
啊?胤礽怒了,这关子还要再卖下去?但也没胆子在老康跟前反驳下去,只能乖乖退出水榭。
作者有话要说:电脑崩盘……泪,存文全部完蛋了,重写……
对不起了亲们,只能还一天一章的更了,《林笑》还有三章,完了本文就真的加快速度
松荫鹤唳(修改)
胤礽怏怏退出水榭,顺着阴凉的小路往回走,一路上重重踩着路面上用各色卵石镶拼成福、禄、寿象征图案。老康童鞋也太不厚道了,到底让不让人去,他也好歹给个准信儿。
暑日静无风,园内遍植的古柏老槐阴翳静静,路边苍苔翠润斑驳,胤礽一时不想立刻回太子宫,顺脚沿着小径散步。这园里是大夏天的时候高墙林立的紫禁城里难得有的凉快地方,他曲曲折折不辨方向地走着,哪里树荫厚就往哪里走,走了一会儿也不知走到了哪儿,前面松林里忽然传来一声凄厉的鹤唳,接着是猛烈的禽类扑打翅膀和挣扎的声音,一个小女孩的声音得意地大声道:“端静,我射的准不准?”又一个小姑娘的声音忧虑的劝道:“荣宪,你这样不好,皇阿玛很喜欢这些鹤的……”小姑娘大声反驳:“皇阿玛更喜欢我,而且皇阿玛骑射都那么厉害,我是向他学,他更不会生气!端静,你说呢?”另一个更幼小些的小女孩声音怯怯道:“我不知道……不过二姐姐这样射它,那鹤儿一定痛的厉害。”呯地一声,不知什么东西被扔掉了,先前射鹤的小姑娘扫兴地不满地道:“行了,就你心慈,皇阿玛每年秋狩,打死那么多猎物也没人说什么。”
胤礽听到小女孩们头一声说话时就开始微笑,下了小径绕树分枝朝声音来处走过去,悄悄走到跟前,只见遍地松荫下一只白鹤被个小太监抓住翅膀,左翅上还在滴着血,三个漂亮小女孩站在旁边,其中身穿娇黄色旗装、跟胤礽年龄差不多大的那个还在撅着嘴生气。胤礽看见她们,心情顿时变好了,笑道:“大姐姐、二姐姐,端静,你们在做什么?”
三个小女孩没听到有人来,听到人声都吓了一跳,回头一看是他,都连忙蹲身行礼:“见过太子殿下。”胤礽把她们拉起来,道:“好了,不用多礼,二姐姐又在淘气什么?”他说的二姐姐就是生气的小女孩荣宪。荣宪不满道:“我这怎么是淘气?皇阿玛已经答应我了,明年去木兰围场行猎要带我一起去,我这是事先联系。”胤礽瞥了一眼那鹤和扔在地上的精致轻弓,微笑道:“那自然是应该的,只太祖母很喜欢这些鹤,你把它们都射死了,可教老祖宗看什么?”荣宪这才想起这一茬,心虚地转了转眼睛。荣宪比胤礽大一岁,也是上面的几个长姐都夭亡,极受康熙宠溺,在宫中谁都不怕,单怵孝庄。
胤礽很知道她,不由莞尔,回头向鹤奴道:“把那鹤抱下去包扎吧,别叫人知道是公主弄伤的。”鹤奴磕头,领命去了。荣宪怏怏把弓捡起来,拨弄着弓弦。胤礽柔声安慰道:“好啦,别丧气,回头让小太监用稻草给你编些活靶子,射那个不也很好?”所谓活靶便是能移动的靶子,荣宪想了想,那样也可以,便不再纠缠于这件事。胤礽便又跟三人中年纪最大浅紫色衣服的小姑娘打招呼:“大姐姐,好几天不见你,你病好了么。”小姑娘蹲了蹲身,抿嘴笑道:“多谢太子爷惦记,纯禧已经好了。殿下让明露姐姐送去的药,我已经用过了,很好,多谢殿下费心记着。”胤礽摆摆手,无奈地笑道:“好啦,自家姐弟之间不用这么多礼,药你用的上就好。”
纯禧比胤礽大三岁,不是康熙的亲生女儿,而是老康的弟弟恭亲王长宁的女儿,只是一直被康熙作为养女养在宫中的,在宫中地位也很高,很受宠爱。
另一个浅粉衣服的年纪最小的小女孩端静则和胤礽同岁,只比胤礽小三天,和大她一岁的荣宪同一天生日。这个小姑娘十分腼腆内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