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92

  止,倒不是惊叹他所说的内容,而是他一直认为这个相处十多年的弟弟是个沉默的人,没想到竟然还有话痨的潜质。
  不过以长在深宫的皇室贵胄的眼光看民间与现在社会的风貌确实有趣,他听得津津有味,而且看似不爱说话的胤禛口才出乎意料的很不错。胤礽干脆让他留宿在宫里,兄弟二人抵足夜谈。
  孝懿皇后刚去世时胤禛的精神状态很不好,胤礽把他接到毓庆宫里住,晚上也时常这样陪他睡,这晚又下起雨来,兄弟二人秋雨连床夜话,感觉倒十分温馨。
  其实众兄弟们一天天长大,关于怎么处置他们,胤礽一直很苦恼。这帮孩子都是生于深宫,长于妇人女子之手,地位又高,一成人出宫开府之后极容易学坏,他们不知民间疾苦又太缺少约束。
  人长大了,心思就大了,就必然开始对权势地位有要求了,然后勾心斗角什么的也该接踵而来。
  胤礽不怕他们对权力地位有要求,却担心他们成人之后只为了自己私欲、丝毫不知道黎民百姓争权夺利。而不讳言地说,他们现在已经有这个趋势了。
  目前的局面,老大他是已经没办法了;小三胤祉在礼部挂着职,心里惦记的却只有美人;胤禛他倒是很放心,他记忆的历史里胤禛也确实非常顾念天下苍生;小五胤祺性子虽是与生母宜太贵妃完全相反的澹泊,好在负责;小六……这是完全靠不住的,可以忽略;小七有些拘谨,能□;小八就有些难说,小九就更不能让人放心了,小十也不是省油的灯。其他的还小,暂时还看不出来,但想想历史上轰轰烈烈的九龙夺嫡,就让他实在不能乐观。尤其他已经大婚五年到现在还没有继承人。
  胤礽实在不愿看到自己看着长大的这帮孩子像历史上那样结局,但小鹰翅膀已经长成,母巢怎么还能关的住,幼狼利齿已经锋锐,怎么能遏止它对猎物的天生渴望。男人的权利欲,也同样如此。
  作者有话要说:补完
  事死如生
  胤礽希望能通过引导,阻止从小儿一起长大的一干兄弟们走上历史的老路,但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古至今教育就是一个难题。
  康熙出游时轮番带着众皇子胤礽是非常赞同的,让这帮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孩子们到外面见识见识民间疾苦大有好处,而且康熙也是一个非常合适的管教人选。而他自己,康熙还在,一干弟弟们都是他的同辈,尤其是成年的亲生兄弟,他管教起来实在有些不便。
  胤礽听胤禛说外出游历的见闻,尤其注意民间风气与学子的学风习气,还有余杭、扬州等地的海事商贸等。胤禛察觉到他关注的重点,详细叙述自己在一路上所见驿道上来往络绎不绝的商旅,到处可见的游学士子、发色服色各异的外国商人与传教士、民间书局风行的外国译制书籍……甚至已有有名气的书院开设恪物、自然学科,甚至听说有一个书院请了一个金发碧眼的洋人执教。至于余杭、扬州等地的海事商贸,更是兴盛至极,商贾间一笔交易动辄万金,有的数目高到骇人听闻。只是海上颇不太平,时常有海盗侵扰劫掠商队,大清海军草创,只能随舰队派遣船只水兵随大队商船护航,尚无力清剿那些穷凶极恶的海上匪徒,海事商贸因为这个原因,有些受制约。
  其实福建、余杭新水军创前大清并非没有水师,而且还有内河、外海之分,外海用巨舰,内河用轻舟,防守海口、缉捕海盗,征吴三桂、征台湾战功赫赫,只是台湾一平,外无大敌,没有定制的水师几乎立刻就糜烂了下去,并且火器、舰船装备也远远落后于海上那些红毛盗匪。而胤礽要求水军在海上是必须所向披靡的,所以海军的新建势在必行。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18世纪是海上争霸的时代,资本积累的时代,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乃至以后的美国在世界上的优势力量都是在这个时代奠定的,而他们资本的积累的基础,就是海权。以后的世界可以这么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拥有了控制海上交通的能力;谁拥有了控制海上交通的能力,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世界财富,从而也就控制了世界本身。
  中国两百年的落后,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放弃了海洋,闭关锁国。而放弃海洋,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胤礽来到了这个年代,站到了这个位置,就不能不做些什么。
  胤禛见他听了自己的话,陷入深思,以为他在担心海盗的事,安慰道:“只是一群仗着火器厉害流窜在海上的盗贼罢了,成不了气候,二哥何必过于担心。”
  胤礽摇头道:“不,胤禛,你不懂,未来的世界在海洋。”
  在私下他极少叫胤禛的全名,用这样郑重的口气说话,胤禛不由一怔。
  这天晚上兄弟二人说话一直说到后半夜,胤礽没有再就海盗的话题多说,胤禛却因为他当时的语气一直放在心里。
  次日二人一同到乾清门外上早朝,胤禛先走一步悄悄加入宗室的队列里,胤褆胤禩都敏锐地察觉到他不是同众人一样从宫外进来的,眼光一对,又各自移开了去,一个隐隐讥嘲,另一个有些微复杂羡慕。
  这日早朝胤礽收到了一份奇异的奏章,礼部尚书禀告他,他的陵墓地址选好了。
  其实对一个真正的封建社会的皇帝来说,这本奏章其实一点都称不上奇怪,按照习惯,一个新皇帝登基的第一天,为他寻找、建造陵墓的工程就已经应当开始了,胤礽已经登基了五年,他的陵墓墓址才选好,这进度已是非常非常慢了。但选一个好墓址毕竟不是容易的事情,况且这时的状况比较特殊,太上皇玄烨还健在,胤礽刚登基时他的帝陵尚未营建完工,加上那时朝廷又预备向西北用兵,胤礽又不断提高官员的俸禄,实在没有国力同时营建两座帝陵,所以一直拖到了现在。而今国库渐渐充盈,这件大事可以提到日程上来了。
  胤礽刚听完礼部尚书的奏报时,脸上的表情十分莫测。
  即使穿越到清朝十多年,作为一个在现代社会长大的人,对营造自己的陵墓这件事,还是觉得说不出来的古怪。
  他一直觉得那还非常非常的遥远,前世的时候偶尔想一想,也只是觉得死之后也不过是在八宝山占个位置罢了,人死如灯灭,何必多想。
  而今有人在他面前告诉他应该建造他的坟墓了。
  封建王朝,营造一座帝王的阴宅可不是件随意的事情,所谓“事死如生”,唐朝之前,从皇帝登基的那一年开始,国库二分之一的收入都要用用作帝陵的营建,由宋之后虽然开始薄葬,但到底是帝王,薄不薄,还是相较而言的。因此对国家来说营造帝陵什么时候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也因此,自古至今,帝王陵寝都是盗墓贼光顾垂涎的目标。
  这几年来极少见的胤礽脑海中开始翻滚久远的前世看过的小说:《鬼x灯》、《盗x笔记》、《x山道士》……
  他久久不出声,令出列禀告的礼部尚书有些不安地小心抬头窥看了一眼,道:“皇上……”
  胤礽回过神来,颇为有趣地勾起唇角,道:“既然墓址已经选好,那就开始准备营建吧。”
  早朝退朝后,他温和地叫住胤褆、胤禛、胤禩三个人,道:“昨天没顾得上,今天给你们补办接风宴。”
  因康熙在宫里,接风宴便摆成了家宴,地点选在御花园里的千秋亭。
  天公作美,昨夜还是秋雨淅沥,今天却秋高气爽,湛蓝的天上一丝云也没有,御花园里花朵和木叶的香气格外清新。
  成年未成年的皇子、一众太妃、胤礽、皇后石氏等都在席位,玄烨兴致很高,又略有遗憾:“可惜太皇太后与宁安都在五台山拜佛还没有回来,不然咱们一家子就齐全了。”
  胤礽微笑着亲手为他斟酒,修长的手指捏着乌银蟠龙酒壶壶柄,白皙的惊人,“皇阿玛可是想念太皇太后了?菱菱写信说太后已定下下个月就动身回来,最迟九月中就能见着。”
  诸皇子中年纪最小的、五岁的十五皇子胤禑坐在康熙腿上,好奇地伸长脖子看着晶莹诱人的琼浆注入杯中,垂涎欲滴。玄烨点点头,看么子这幅馋相,好笑地端起酒杯让他抿了一小口,他的小脸立马皱成一团。
  胤礽失笑,胤褆也微微一哂。胤祉、胤祺几个坐的较近的看到幼弟表情,都被逗笑。胤祉端起自己的酒杯去逗小十四胤祯:“十四弟,你要不要尝一尝?”十岁的胤祯毫不客气地回了他一个大白眼。
  小十三胤祥从昨日玄烨回宫到现在终于逮到了个机会,隔着人眼巴巴地对父亲道:“皇阿玛,你再出京把儿臣也带着好不好?儿臣也想出去长长见识……”
  玄烨对儿子们都很宠溺,尤其这几年在京的时间少,摸摸他的头,道:“小十三也想跟朕出京游历?”
  胤祥连忙用力点头,渴望地看着他。小十允礻我见父亲似乎有答应的意思,急忙也道:“皇阿玛儿臣也想去!”胤禟眼睛也亮了,看着父亲,连向来内敛的胤佑与胤祹眼睛中都掩不住有隐约的渴望。
  《大清律》规定,宗室王公,无旨出京百里者死罪,除了祭天或每年秋狩随扈,王子皇孙们基本上没有出京的机会。而能随玄烨一同出京,自然是可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说不定还可以见识见识如金陵、苏杭这等软红十丈中第一等的风流繁华地。
  作者有话要说:胤礽:“土葬占用耕地,偶要火葬!万一盗墓贼打扰,诈尸就太难看了,坚决不能土葬!”
  接风宴
  儿子们争着要跟着下次出门,玄烨笑。他本就打算游历时轮番带他们出去见识民间疾苦,只是轮个先后罢了,这没什么好争的。退位之后不算这次他已经微服远游过两次,已经成年不需要再上学的阿哥,老三老五已经都跟着出去过了,老大更是每次出门都带的。小六是胤礽舍不得他出远门,留他在宫里做伴,小七则是轮到的时侯很不走运的病了。
  这回带谁只要按次序轮就是,根本用不着争。
  胤祥听父亲的意思是还轮不到自己,小脸上失望之极,胤礽听他下次要带胤禟、胤礻我一道去,微不可见地蹙了下眉,笑道:“皇阿玛,你下回出门打算带四个?”受前世记忆的影响,他不怎么愿意看到八、九、十、十四四个弟弟凑在一起,尽量不着痕迹地将他们隔开。
  玄烨扬眉笑道:“咦,这回你舍得让小六跟我出远门了?”胤礽笑看了胤祚一眼,佯驳道:“皇阿玛这话说的,头一次出门您只带了大哥五弟;第二次倒是打算带三弟七弟,七弟偏又病了;只这回说要带六弟,但七弟已经不小了,德妃娘娘惦记着该给他找个媳妇儿了,正好赶上这次选秀,儿臣没让他去罢了,怎么就是儿臣舍不得他出远门?”胤祚抗议道:“二哥!”
  玄烨大笑,道:“是了是了,我一时倒忘了这一茬儿了,今年又到选秀的年份了。小四、小五、小六、小七、小八也都到成亲的年纪了——胤礽,你宫里也该添几个人了。”最后一句话是轻描淡写的嘱咐。
  被他点到的几个儿子都有点不好意思。胤礽垂眸道:“是。”
  茉莉花架那边女眷单开的席面上德太妃似乎听到了点什么,回首朝这边看了看。
  玄烨又问道:“说起来,这次的大选怎么样了?”
  胤礽道:“今年不巧大选跟科举凑到了一起,所以儿臣命选秀推迟了三个月,这几日正准备复选。”
  玄烨点了点头:“今年的秀女如何?”
  胤礽道:“儿臣尚未去看,皇后说有好几位姑娘德容言功俱佳,想来是不错的。”
  玄烨道:“女子贤德与否,关乎家宅安宁,你要上心些。”
  胤礽道:“是。”
  胤褆看了他们一眼,仰下一杯酒。胤禟似笑非笑地看看他,又看看胤礽。
  玄烨胤礽两人又就大选的话题说了两句,转到了玄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