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快读小说书城>书库>>江南师话> 分节阅读25

分节阅读25

  很多的酒,他原以为把谷给老师没什么问题。但现在想想这是损害老师的利益呀,况且镇里要给的还是陈粮,这事解决得不算成功。
  回到学校,他没有把以谷抵工资的事告诉老师们,只是说:“大家耐心等几天吧,过几天就会有结果了,镇里可能要召集全镇校长开会讨论这事。”
  果然,两天后李志先从镇里开会带回消息:镇里决定用仓库里的稻谷作为工资发放给老师,每人一千斤,下星期各学校抽签按先后顺序,由老师自己去镇仓库称取,每百斤五十二元,比市场价低三元。另外,称了稻谷之后,由学校代替发给每人十五元的运输费。如果有老师不愿或不方便要稻谷,可以以五十元一百斤的价格给别人代卖。各学校给称谷的老师一天公假。
  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多数老师没有说话,但少数家不在本地和家中不需要陈粮喂猪的老师却牢骚满腹:“这是什么世道!欠人家工资都四五个月了,到头来还是要人去领稻谷。”
  “我领来放哪里去?还不是又拿去卖,那些陈粮谁要?只能让他们代卖了,那样明显又亏几十块钱了。
  “这个世道真不公平,给新谷已经是他们贪便宜了,还给我们陈谷。”
  “不陈谷?以为他们是为了解决你们吃饭的问题呀?他们是为了空出仓库来装新粮。”
  “中国就是不,这班官僚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有什么办法?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没什么好说的,还是勾头吃臭屁吧。”
  怨言归怨言,三天之后,轮到中学时,大部分老师还是争先恐后去称谷了。
  刘骨硬对几个常在一起玩的同事说:“赶紧去呀,听说称到后面仓底下,有些谷还是发了霉的呢。陈谷就陈谷吧,称回家去喂猪,卖猪也是钱,总比他们拖欠着好。”
  黎想财说:“我等会再去,我还有第二节课。公假归公假,耽误了学生的课总不好。”
  贺蒙生说:“跟那不领稻谷的老师换换吧,单金城教你们班体育吧,他不领谷,你叫他帮你照看一下吧。我们几个一起去称,正好打一手扶拖拉机一车拉走。”
  “好,好,我去同单金城说一声。”黎想财小跑着到教工宿舍去找单金城,单金城很爽快地答应了。
  刘骨硬贺蒙生几个叫好车赶到镇粮库时,粮库里已经挤满了人。有油桐镇中学的老师,也有小学的。几位小学老师是昨天没有称去的,另有几位是还没有轮到的。
  昨天没有称去的是昨天不想称,好好的国家工资怎么会得不到?还发这样的没人要的陈谷给他,他想不通,想抵制。但经过一夜的思考之后,怕不要这陈谷,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工资到手,胳臂扭不过大腿,所有老师还强不过镇政府呢,几个人还抵制什么?干脆称了吧,人吃不得就喂猪吧,将家中的新粮再卖掉些,转出几个现钱来也好做急用。又听说仓底下的谷会更差,如不早称去,到时剩下烂谷就更倒霉了。因此,急急忙忙还是来了。
  还没有轮到的学校的几位老师是头脑比较灵思想比较活些的。他们学校称谷的安排靠后些,所以有的老师想说不定到后面陈谷称完了,称新谷呢。这几位灵活的老师想陈谷是不可能称完的,到后面称仓底下的谷更烂些倒是肯定的,不如早点去称,至少要提前去看看情况。
  其实先后秩序的安排只是大致的,只要轮流的学校的老师没有及时赶到,有空档,立即就让没轮上的学校的老师去装袋过称,拉回家。速度比农民送公购粮时的速度快得多。没用到一天时间,中学愿意称谷回家的老师都称了回家。称了谷回家的老师又来到学校,大家乐乐呵呵似乎松了一口气,纷纷到总务处昌主任跟前去领运输费。
  总算了结了一件事,关二龙心中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看到老师们的快乐劲,关二龙不禁想,老师也就这样,不乐乐呵呵又能怎么样?人家毕竟还给了你稻谷,就硬拖着,让你闹去告去也是件挺麻烦的事。平头百姓能兴得什么风作得什么浪?
  这件事之后,阮镇长与关二龙走得更近了,这是关二龙所没有想到的意外收获。阮镇长听说桥墩镇镇长因为老师罢课的影响,被青城市纪委查出有违纪和失职行为,受到处罚。惊出一身冷汗的同时非常感谢关二龙,关二龙确实是个人才,头脑灵活,想事周到,办事果断,如果能同他成为好朋友,对自己今后的工作行事都会是件好事。
  不久之后胡纪文为进校行政班子请了客。在酒席上,阮镇长当着副镇长胡纪辉和油桐镇中学行政人员的面说,在他所结识的朋友中,关二龙是他最乐意交往的朋友。那天晚上,他一上酒席就说:“作为交朋友,我想在与其他老师喝酒之前先同你喝交朋友酒,不知你可愿意接受我这个朋友?”
  关二龙有点受宠若惊,但见阮老二一脸认真,马上客气地说:“你是镇长,我怎么背得起你这样的称呼?”
  阮镇长知道关二龙还没有完全理解他的真正意思,微笑着又说:“关二龙,今天我阮老二不称你校长,你也别称呼我镇长。我们撇开世俗的职务,交个知心朋友,我想与你连干三杯,你可愿意?”
  大家都看着阮镇长,又看看关二龙,以为阮镇长是在同关二龙开玩笑,于是都一齐附和,对着关二龙说:“喝啊!这肯定要喝的,阮镇长同你交朋友的酒还能不喝?要喝,要喝。”
  关二龙看看阮镇长,又看看大家,站起身来说:“阮镇长,有你这句话今天你这朋友我交定了。我可是高攀了啊!你多大年纪?可能比我要大两岁吧?”
  “我五六年的。”阮镇长说。
  “正好大两岁,我五八年的。那你是兄我是弟,我先敬你三杯吧。”关二龙说着举杯一饮而尽。
  阮镇长意欲阻拦,可还没来得及开口,关二龙的第一杯酒已经下肚。酒杯在桌面上一放稳,胡纪辉拿起酒瓶为关二龙添第二杯。于是,阮镇长索性依他先干三杯。
  关二龙三杯完后,阮镇长说:“现在我当兄的回敬你三杯了。”说完也是举杯就干,干了第二杯后,关二龙拿过酒瓶帮阮镇长添上第三杯又添上自己的杯子。然后,陪阮镇长一起干最后一杯。
  大家被这二人的举动惊呆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昌主任先开玩笑说:“你两个倒好,别人都还没开始,你们就喝成了好朋友。一会,你们也得陪我喝三杯啊。”
  “好哟!”阮关两人同声回答。
  这一次的酒宴大家喝得非常热闹,但收获最大的当然是关二龙。
  这年年底,油桐镇在市政府的年度工作评比会上获得了先进乡镇的称号。油桐镇中学也被市教育局授予文明学校的光荣称号。两块亮闪闪的牌子分别挂在镇政府办公室和关二龙的小会议室里。
  老师的日子好起来,校长拥有富先达二哥大(1)
  日子过起来总是很快的,关二龙就是这觉得的。一眨眼当校长已是第五个年头了,五年来虽然也免不了有些磕磕绊绊的事情,但总的来说是得意的,是前所未有的得意。他知道他已经完全驾御了这所中学,他已经赢得了这所中学里包括匡地保在内所有老师的尊敬和服从。
  五年来中国深化改革成果累累,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油桐镇中学老师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老师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也已大大地提高了。
  现在老师的工资每月有三百多了,已经提前完成翻两番的目标,教师工资不再拖欠了。国家已颁布了《教师法》,教师可以享受国家公务员的待遇,听说不久的将来工资待遇还会有更大幅度的提高。这是国家重视知识的体现。几年前关二龙说:“这个关系是一定要理顺的。”现在终于有点顺了。虽然老师的积蓄还不是很多,住房条件还没有多大改善,但教师工资的提高和收购站供销社粮站的失去国家补贴而纷纷倒闭或改制,以及职工下岗还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人们不得不对老师这个行业刮目相看,对老师投以羡慕的眼光了。
  处于被羡慕中的油桐镇中学的老师们非常敏感地意识到这一点,自信心越来越强了,自豪和自尊也好象久旱的禾苗得到了甘霖的滋润逐渐由枯槁回归到旺盛地生长,精神面貌得到极大的改变,工作也更加努力了。能不更加努力吗?原本淳朴忠厚看重知恩图报的老师,现在能得到社会的如此重视,学校办得有名,能不齐心协力再接再厉吗?
  油桐镇的老师们不光感谢国家,也很感谢关二龙校长,是校长管理得好,是校长调动老师积极性的结果。每年教师节大家都能得到比别的学校多得多的礼品和慰问金,每年考试取得好成绩后都能得到学校和镇政府给予得现金奖励,这是一件多么激动人心的事呀。
  住校的老师也更乐意住校了,因为家中没有电视而学校却有彩电看。有些单身老师星期六根本就不急于回家,因为学校不单有彩电看有扑克打,还可以打麻将玩。有时跟着校长一起玩,当然没有校长跟外单位的人玩得那么大,但校长也乐意玩。跟校长玩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一起进馆子不要自己掏钱,校长叫馆子里记帐,到时拿到学校去总报销。
  油桐镇中学的升学率上去了,年年都比邻近中学考取重点高中和师范的学生人数多很多。老师得到的奖励不断增多,精神更加饱满了,工作也就更加用功刻苦了,信心也更足了。学校工作的各方面都达到了良性循环,邻近乡镇中学前来就读人数源源不断,油桐镇中学学生不断增多,都超过一千了。按照教育局的收费标准,每位学生的学杂费中有百二十元作为学校的可用资金,油桐镇中学便有十多万的可用资金由关二龙支配了。而邻近乡镇中学的学生不过三四百人,可用资金有限,教师们的考勤考绩补贴,节日礼品礼金几乎少得可怜。许多有门路的老师都想方设法要往油桐镇中学调,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进不了青城市,首先想到的也是油桐镇中学。
  油桐镇中学发生大变化的同时,关二龙自身也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在高压电进村时买的十七寸黑白电视机现在似乎又有点过时了,虽然大部分老师家还是十四寸黑白电视机,有的老师家还没买电视机,但现在青城市已普遍流行看彩电了,油桐镇也有几家有了彩电。关二龙将想法告诉母亲时,母亲却没有赞同,母亲看了儿子一眼说:“有得看就可以了,何必去浪费。”
  有了前面的教训,关二龙在决定买摩托车时就小心了,要买就买一辆好的,不要过两年又有过时的感觉。更不能在粮站供销社那班朋友们面前低了身份。虽然粮站供销社改制后没有什么了,但同关二龙经常来往的有能力的那些人却开始发达了。胡经理是第一个走出油桐镇到青城市开酒店的人,听说生意很好,估计有上百万资产了。卖农资的叶国胜王水贤以供销社的名义,到外地搞化肥来批发听说一次就赚了十多万。胡海波原来只卖小五金,现在都卖到电视机了,人家说他的资产也一定在五十万以上。粮站的王小勇打麻将技术虽然不怎么的,可粮食加工厂生意却做的不错,油桐镇大米加工第一家。另外,还有许多新开的药店、服装店、副食店、大小五金店、烟花爆竹批发店等等,相信大多数店老板的资金也不会少,要不然他们都多半都骑上了钱江建设?
  关二龙想,虽然自己衣袋里的钱没有他们多,但我可以支配的钱比他们多,我比他们有地位甚至可以说有权势。我怎么能不骑一辆好摩托车?关二龙虽然心里打定了主意,还是同母亲说了,母亲没有反对:“你觉得需要就买吧,反正家里也不需要用急钱,托党的福,我和你爹每月都有这么多。雨雨还小,盖房也不急。”
  “用不着花家中的积蓄,我自己有一些,再到学校借点。学校有十几万可用资金,我随便为学校买点什么东西,人家给我回扣就能还上。”关二龙微笑着想,自己财源广进还在乎这点。
  母亲看着儿子说:“你多少考虑点影响,特别不要落了把柄在人家手里。”
  儿子看着母亲回答说:“我会的。”
  不久,关二龙从青城买回了一辆“富先达”。都!都!都!摩托车一骑进油桐镇中学的大门,立刻便有许多老师围了过来:“哇塞!富先达!关校长真是气派。”
  “这么气派的摩托车,花了多少钱?”
  “听说富先达好贵吔,这么气派的要一万多吧!”
  “哇!这也就是关校长骑得起。”
  “关校长!花了一万几?”
  “什么一万几,几千块钱的。”听到老师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关二龙心头充满着骄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