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1248

  来说。靳秀实是一个保守的高级领导人,不过。这并不代表着靳秀实是一个不讲原川旧一在省委书记任上的时候,坚持任用老成持重的干心,出然事实证明,有些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但至少靳秀实在启用他们的时候,是有充足理由的。他不能因为李惠是自己的秘书,就认为李惠出任潜州市委书记不需要理由。
  柳俊答道:“潜州的经济是有了一定的发展,不过,我只是给他们打下了一个基础,潜州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真正要做到旅游立市,打造成经济强市的同时,也打造成宜居城市。这个目标,我估计最少还需要六到十年的时间。潜州以后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对于一把手的全局掌控能力要求很高。我认为,李惠可以担当这个职责。他的大局观是很不错的。做一把手的人,关键是要能够打造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这一点,李惠跟着您。应该是很有经验了。”
  靳秀实点了点头。
  别的不敢自夸,担任高级领导干部这么多年,靳秀实自认在阅人方面。还是颇有独到之秘的。李惠到玉兰市任职之后的表现,很让靳秀实满意。
  “那么,市长人选卿是不是安排赵师范?”
  靳秀实显然已经认同了柳俊的理由,开始考虑整个班子的配备。靳秀实退下来之后,鉴于翟浩锦的强势以及大环境的风向问题,在干部问题上,靳秀实十分小心谨慎,轻易不肯表态。但是对于玉兰市和潜州市,靳秀实却是无论如何放不下。尤其潜州市,是靳秀实起家的地方。靳秀实从来就没有放弃过。赵师范也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干部,印象很不错的。
  去东柳俊出任市委书记,也曾和他商议过关于潜州市长的人选。当时靳秀实就曾有过犹豫。实话说。赵师范作为副手,是无可挑剔的。勤勉踏实,工作细致。具体的事务交到他手里,基本可以放心。潜州由柳俊掌舵,赵师范主持市政府的工作。正是最好的搭档。而且论资历。赵师范远在李惠之上。已然辅佐了陈向洋、柳俊两任市长,此时正位,顺理成章。
  让自己的秘书生生抢了人家的位置。靳秀实心里也有些不安。只是柳俊点明了玉兰市可能面临的严峻局势,让靳秀实克服了犹豫心里。
  不过现在看起来。竟然还是柳俊有先见之明。柳俊离任,李惠上书记,赵师范任市长,就是非常不错的组合,相信潜州依旧能够一如既往的大步向前发展。
  只是那个时候。任谁也想不到,柳俊的再一次升迁。居然会来得这般迅速。
  一念及此,靳秀实不免又打量了柳俊两眼。
  难道这个结果,早就在柳俊的预料之中?当初让李惠去潜州。就是为了今天做准备的?这今年轻人。对后势的把握如此精准,当真深不可测。靳秀实每次与柳俊见面,感觉都不尽相同,似乎柳俊正在以看得见的速度飞快地进步着。这种感觉,不好言传。却实实在在存在着。
  “嗯,赵师范这个人,勤勉踏实,干实际工作,是难得的好助手。他的缺点是年龄偏大。魄力不够。潜州的情况很复杂。尤其是经济发展之后,政府富裕了,民间也富裕了。就会滋生很多的问题尤其是的问题。赵师范正直是正直,我担心他没办法镇得住人心。”
  柳俊端起精致的妾杯,在手里缓缓转动。双眉微蹙,慢慢说道。
  “这个倒确实的评!当初是选他还是选陈向洋担任潜州市长,我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靳秀实叹息着说道,颇有点英雄所见略同的意思。
  一老一少两个政治人物,在花园里足足谈了一个,多小时,柳俊才告辞而去。靳有为一直送他到门口,低声问道:“今晚上,回不回潜州去?要是不回去的话,给你庆祝一下?”
  ,王珐比北
  柳俊微微一笑,说道:“庆祝还是改日吧。多事之秋。”
  靳有为便连连点头,不再多言。
  柳俊离开省委常委院一号楼之后,确实没有返回潜州,而是在秋水大酒店宴请了常委副省长崔福诚。就他们两个,没有其他人参加。崔福诚是笑着赴宴的,离开的时候。却满脸凝重之色,显见得他与柳俊之间的谈话,并不轻松。
  而这个晚上。丁玉舟也出现在省委常委院一号楼。离开的时候。与崔福诚一样,神色凝重。
  次日上午,柳俊才返回潜州。
  此时的潜州市,柳书记将离任的消息早已经不胫而走,闹腾得沸沸扬扬了。
  湖具十里湖。湖面卜一片波井粼粼的好景致
  离岸不远处。一条小渔舟在水面轻轻摆动,两个身穿便装的男人,坐在船头垂钓。不远处还有一条小汪舟,也是静静的停泊在那里。
  这两名垂钓的雅士,正是潜州市委书记柳俊和代市长李惠。不过现在他们的心思。很明显并没有放在钓鱼上头,任由钓卓支在船头,两人正在低声交谈。
  “书记,请您放心,不管省里最终如何决定,您吩咐的事情。我一定竭尽全力去搞好。”
  李惠沉声说道。语气里充满决心。
  前几天。中组部已经派了干部考察小组下来,在省委组织部侯副部长的陪同之下,对柳俊进行了正式的干部考察和民主测评。
  在何延安已经亲自召见柳俊的前提下。这个不过就是走个过场罢了。饶是如此,李惠、黎敏中、委海英等人,依旧不敢掉以轻心。如临大敌,严阵以待。他们可不想在民主测评中出现一星半点不和谐的声音,在柳俊即将离开潜州的时候,任何一点瑕疵都不能出现。
  当然,这种担忧是多余的。
  民主测评。出现了一面倒的情形,每个干部对柳书记的评价,均是至善至美。
  柳俊本人对这些倒不是非常在意,对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的同志,尽心招待,礼数周到这便够了。他忙着在离任之前,办理好几件事情。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和李惠沟通潜州今后几年的发展模式。
  李惠政治上的悟性很高,人也十分聪明。对柳俊的模式,理解得比较透彻。柳俊比较放心。
  “市长,大的方向,我们基本上都取得了一致。还有两个问题。要和你聊一聊。”
  柳俊眼望水面随风而动的浮子,轻轻说道。
  “请书记吩咐。”
  李惠恭谨地说道。
  柳俊从首都回到玉兰市的第一件事,就是拜访老书记靳秀实,原因李惠是很清楚的。对于柳俊,他现在是满怀感激。不仅仅是因为柳俊关照他的前途。还在于柳俊对他的认同。到了柳俊如今的层级,对一个干部如此肯定,是非常难得的。随着柳俊在大派系里崭露头角今后的话语权只会越来越重。三十二虚岁的实权副部职干部,放眼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此事本身就说明了很多的问题。而柳俊对他李惠的肯定,某种程度也就意味着,李惠已经成功登上了严柳系的大船,政治前景从此一片光明。
  因此对于柳俊的任何一句话。李惠均是打叠起十二分精神来聆听。
  “第一个”还是农村发展的冉题。两年半时间,太短了,不足以改变潜州农村的根本面目
  柳俊轻轻叹息了一声。
  他生活或者说工作过的几个地方,农村的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从根本上改变了老式农村的面目。向阳县就不用说了。到处都是小城镇,放眼全县,都看不到几个传玩意义上的农村了。纵算是贫穷落后的山北区,都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宁北县也成功挤进了全国百强县市的行列,依托县里经济的高速发展,借鉴向阳县的模式,传统农村正在发生彻底的变化。“我是宁北人。的口号叫得越来越有底气。而长河区,推广了大规模的机械化耕种,每个乡镇都建起了成规模的工业园区,和沿海发达城市的村镇比较起来,丝毫也不逊色。长河区,已经完全融入了玉兰市区。新发行的地图上,长河区的名称之后,用括弧标注了一句话玉兰新城区。这个,代表着省里市里对长河区的完全认同。
  在这几个地方,农业税和特产税,乃至所谓的提留统筹,基本上都成为了历史名词。
  宁北县与长河区的干部群众,至今对柳书记念念不忘。
  党的领导干部,只要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老百姓都不会忘记他的。
  听柳俊再一次提起农村问题,李惠心情也很沉重。他很清楚。共同富裕,一直是柳俊追求的目标。一个亿万富豪安心从政。总是有理想有追求的。
  “书记,潜州的农村人口基数,太庞大了。短时间内想要达到长河区的水准。难度确实比较大”不过,津东市的一些做法,对我们或许有所启发
  李惠沉思着说道。
  李惠所言津东市的一些做法。柳俊也是有所了解的。就在这一两年间,津东市正在尝试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合作社的形式,增加农民团体的战斗力。
  ,正
  “嗯,你说说看,我们怎么借鉴津东的经验。”
  柳俊鼓励地说道。
  “农村经济停滞不前,最大的问题有两个辽信息不畅,二是分散,不能形成合们现在正在与引训农村支部书记选拔培养计发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两个方面的不足。但是,我们潜州的农村太大了。农业人口也太多了。这个农村支部书记选拔培养的新模式,多多少少还带有一点官方气息,不可避免的要沾染一些官僚的作风。这个问题,越往后会越明显
  船上只有两个人,李惠说话也便没有多少顾忌。公开场合,当然是一定要充分肯定的。
  柳俊微笑着点点头。
  李惠之言,确实是直指根本。但凡一个新模式,成为政绩工程之后,就不可避免的要成为李惠说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因为大家都想着要从中捞取政治资本。这个事情,就算柳俊一直坐镇潜州,也是难以根除的。
  大环境如此,个人力量很难根本解决。
  “之所以会这样,主要还是因为,这些新选拔出来的支部书记,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并没有挂起钩来。受我们现行的干部制度所限。支部书记干得再好,也难以成为正式的国家干部。纯粹依靠精神鼓励,依靠榜样的力量,推动一项制度良性发展,是远远不够的。”
  李惠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
  柳俊望向他的眼神中,明显带上了欣赏的神色。
  透过现象看本质,正是一把手最应该具备的几种基本条件之一。
  “目前这项制度,因为市里县里的重视。开展得还算有声有色。我们就要趁热打铁,抓住时机。
  发展另外的民间组织,来予以互补。津东市进行的农民合作形式,我认为就很好。农民们自发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个的小团体。共同进退。这样,壮大了力量,因为人多,也能及时交换信息。我看可以鼓励他们搞起来。当然,只是鼓励,政府并不包办,也不直接插手干预。譬如白湖县的生态农业和特色养殖业,其实就已经出现这种模式了。几户,十几户村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小的公司,一起与收购方谈判。效果比农户单打独斗要好得多。”
  “嗯,这个办法可以试一试。宜早不宜迟,马上就可以进行宣传鼓动了。对于已经出现的合作体雏形,要注意进行引导和扶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另外,关于信息不畅的问题,我也有个建议。市里可以考虑在全市所有乡村都建立阅报栏,及时将报纸上的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