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1861

  。省委就不应该关心百岛市的旅游业展?
  反正不管是什么样的流言,总之不是什么正面影响。对于一位新到任的省委书记来说,肯定不会喜欢这种流言的。尤其柳俊又是这么年轻。一位年轻的书记不正好和漂亮的女明星联系起来吗?
  既然现在柳俊提到了四海集团的问题,张万忠就必须集精神来应对,暂时将儿子的事情抛到一边。儿子固然要紧,四海集团可也是他立身的根本。没有四海集团,张万忠什么都不是。
  “柳书记,关于四海集团的情况,是这样的……”
  张万忠觑着柳俊的脸色,开始忐忑不安地汇报。
  看上去,柳俊的神情很是专注。
  张万忠的汇报还是规矩的,并没有做多少“修饰”,基本上和柳俊了解的情况一致,就是周良臣曾经汇报过的那个版本。
  “那么,对于四海集团的产权问题,张总自己是怎么看的呢?”
  柳俊听完张万忠的汇报之后,不动声色地问道,随手从面前的烟盒里拿出一支烟,递给张万忠,自己也拿起了一支。
  张万忠连忙拿起桌面上的打火机,给柳俊点上了火。
  他没想到柳俊会问到自己对此事的看法,这个问题还真是有点不好回答。照说,作为四海集团的现任董事长,他当然是希望整个四海集团都归他老张家所有。在产权纠纷闹起来之前,张万忠也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他做过百岛市经贸委的干部是不错,四海集团的初始启动资金也是经贸委划拨过来的,但这些都已经结清了。没有他张万忠的苦心经营,单单依靠经贸委当初那二十万,就能在二十年时间里,赚到两百亿?
  做梦吧!
  如今四海集团展壮大了,就要收归国有,哪有这样的道理。
  如果张万忠面对的是普通的政府官员,这个问题就很好回答,张万忠自然毫不客气的要将四海集团“据为己有”。但是现在面对的却是政治局候补委员、省委书记,张万忠焉能如此答复?
  张万忠很明白,只要柳俊坚持,四海集团就真的有可能全部收归国有,他张万忠会被“剥光猪”。国内不是没有这样的案例。作为曾经的政府干部,现今的级富豪,张万忠太清楚现行体制之下,官方的力量是何等恐怖了。
  既然柳俊明白无误地问到了,想将四海集团全盘“据为己有”看来是不可能了,必定要做些让步。别的什么都不说,单是省委书记这个面子就得给。只是怎么让步,让多少,还需要斟酌一番才好。
  见张万忠似乎有些不好措辞,柳俊笑了笑,说道:“张总,今天只是探讨,有话直言无妨。”
  “是,柳书记……”
  张万忠吓了一跳。
  “嗯,我个人的意见吧……纯粹是个人意见……我觉得四海集团当初的启动资金是来自百岛经贸委,哦,现在叫商业局……虽然后来我是和经贸委结清了这笔款子,但没有这笔启动资金,或许就不会有四海集团了。所以,四海集团应该有一部分的国有股份。当然,后来脱钩了,也有了其他股本的加入,才展到今天的规模,所以,我觉得,也应该有一部分私人的股份……”
  张万忠说着,便望向柳俊,等他指示。
  柳俊脸上依旧带着微笑,微微颔,说道:“那么张总之意,这个股份应该怎么分配呢?”
  对于这个问题,张万忠来之前就仔细考虑过,现在也就没有多少犹豫,咬了咬牙,说道:“三七开吧……我认为国有股份占三成,私人股份占七成,比较合适……”
  说完,张万忠又情不自禁地紧张起来。
  柳俊如何表态,是至关重要的。只要柳俊对此事做了明确的批示,省里任何力量都不足以阻扰。毕竟这个事情很敏感。作为官员,赞成将四海集团全部收归国有的话,是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的。国有资产没有流失,国家没有吃亏嘛。相反,如果坚持要将四海集团私有化,或者是部分私有化,才有风险。尤其是在省委书记已经明确表态的情况下,再跳出来反对,就要授人以柄,被人怀疑是否和他暗有何勾结。
  特别柳俊刚刚到任,根据官场惯例来说,正需要抓一两个反面典型,处置几个够份量的干部,才好树立自己的威望。
  哪怕省里那些官员,和他关系再好,也是绝不会跳出来冒这个险的。
  当然,柳俊或许也不会要将他“剥光猪”,终归还有个影响问题。但柳俊只要给他定下一个尺码,纵算只是向国有股份倾斜五个点,就是上十亿的金钱。
  无论对谁来说,这个都该算是一笔巨款了,只在柳俊一念之间。
  柳俊笑了笑,却忽然问起了另一个问题:“张总,飞达集团是怎么回事呢?”
  面对柳俊突如其来的这个提问,张万忠这一回是真的大吃了一惊。
  怎么,柳俊竟然已经知道了飞达集团?
  这可是他留的最后一条退路啊!
  “柳书记,这个……飞达集团是四海集团的子公司……”
  张万忠结结巴巴地答道,额头上冷汗越渗越多。
  “不见得吧,张总?”
  柳俊反问道,语气依旧还是很平静,眼神却变得十分严厉。
  “柳书记,这……”
  张万忠脸色都开始变了。
  “张总,飞达集团的情况,省厅经侦总队已经向我做过大致的汇报了。张总,这样做,其实并不好。不但对四海集团,对你个人并无任何好处,就算对那些支持你的人,也没有半分好处。”
  柳俊脸上淡淡的笑容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淡淡的严厉。
  张万忠的脸色,却一下子变得苍白无血,甚至身子都情不自禁地微微颤抖起来。事实上,为了避免四海集团被收归国有,张万忠这些年采取了很多的措施,除了积极寻求官方力量的支持,在经济上也做了应对的准备,逐步将四海集团掏空,转移到飞达集团。这个所谓的掏空,不仅仅是指资产,主要还是业务转移。将四海集团的资产完全掏空,那个不现实,瞒不过大伙的眼睛。
  甚至到后来,这个资产转移的计划还生了更大的异变,那就是给四海集团留下一些不动产,同时也留下所有的债务,基本上是两相抵消了。然后提出一个国有股份占大头的股改方案,要求政府投入大额资金,拯救四海集团。如此一来,张万忠的主力已经转移到了飞达集团,又能用四海集团这个空壳子,从政府那边“套取”大笔资金。倘若能够在国内上市的话,那就还能再在股市圈一大笔钱,对他张万忠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个计划,听起来很疯狂,但只要运作到位,关键是省里有人支持的话,就能变成现实。国内的很多所谓资本游戏,其实说穿了就是官商勾结,打国家的主意。
  但是现在,柳俊说出这番话来,就等于是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你的诡计,我已经知道了!
  这个还则罢了,最厉害的是柳俊后面那一句——对那些支持你的人,没有半分好处。
  看来,到底是谁在后面支持他这么干,柳俊也已经清楚了。
  这才是最令张万忠惶恐的。
  仅仅是四海集团的问题,张万忠还有办法应对,无非是将资金和业务再转回来,就算不能全部拥有四海集团,总还能保留部分股权,不至于一无所有。
  但是涉及到了他背后的政治,那就不简单了。柳俊如果是想要透过四海集团的事情打击对手,“清除异己”,便完全出了经济范畴,张万忠根本就插手不进去。在这种层级的博弈之,无论他还是四海集团,都只不过是颗小小的棋子,引不起柳俊的兴趣。
  只要能打击政敌,牺牲区区一个四海集团,算得什么?
  “柳书记,我……”
  张万忠汗如雨下,张口结舌,不知该如何应答。
  柳俊却又微微一笑,脸上和眼的严厉神情,悠忽不见,继续浮起了那种淡淡的,温和的笑意,似乎还带着一丝鼓励和希望之色。
  张万忠强迫自己镇定下来,脑子飞快运转,思考着应对之策。柳俊脸上的希冀之色和鼓励之意,令得张万忠看到了希望。
  是的,柳俊刚才提到了省厅经侦总队。也就是说,柳俊已经对飞达集团采取了必要的行动,甚至不惜出动经侦总队秘密进行监控调查。如此说来,飞达集团那些所谓的秘密,已经明明白白地呈现在柳俊面前,他那点小心思,勾结某些达官要人想要趁机捞一把的念头,自然也暴露无遗。
  如果柳俊仅仅只是想要透过四海集团打击张万忠身后站着的某些高干,那么柳俊根本无须多此一举,向他明言。以为是小孩子过家家吗?又或者是古代打仗,两阵对圆,柳俊还要高喝一声“来将通名”,告诉他张万忠,为什么要杀他?
  一念及此,张万忠完全冷静下来。
  柳俊既然当面跟他提起此事,那就是提醒他,这个事情,还有挽回的机会。关键是看他张万忠能不能想透这间的关节了。
  刹那之间,张万忠心头竟然涌起了一丝兴奋之意。
  难道,柳俊也是看了四海集团这块肥肉,想要分一杯羹?
  果真如此,那他张万忠可以因祸得福了。要是能搭上柳俊的线,那还了得?四海集团很快便能突破在d省一隅之地的经营,迅即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或许柳俊刚到任,尚未能完全掌控d省的干部队伍,但严柳系何等势大,这种背景势力,岂是d省其他干部可比的!
  不过这个念头也只是在张万忠脑海里一闪而过,不敢表露出来。说到底,这仅仅只是张万忠自己的一种猜测,若是冒冒失失的说出口来,万一猜错,可不得了,那就连最后一丝机会都丧失殆尽了。
  “柳书记,万忠愚鲁,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处置,请柳书记指点。我一定完全按您的指示办理!”
  稍顷,张万忠下定决心说道,神情甚是诚恳。
  既然摸不准柳俊的意图,那就不妨藏拙,请柳俊指点好了。这一刻,张万忠是真心诚意的,无论柳俊怎样吩咐,只要他能做到,就一定不会打折扣。
  说来也怪,这还是张万忠第一次与柳俊正面打交道,说了不到几句话,柳俊不但完全控制了谈话的进程,还让他产生了倾心归附之意。
  这里面,绝对不仅是柳俊的权势使然,关键还在于柳俊一出手,便拿住了他的“命门”,不服不行!
  柳俊就笑了,他不怀疑张万忠此刻的“归附之意”。
  “张总,我不干涉四海集团产权具体的划分,这个你应该主动找省国资委去商谈。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大家友好协商,既要保证国家的利益,也要保证个人的利益。当然了,我会和魏省长以及天明省长沟通一下,请他们督促国资委,尽早完成这个工作。”
  柳俊缓缓说道。
  张万忠便连连点头称是。
  看来自己那个所谓的方案,是万难行得通了。柳俊如此说法,已经给了最大的面子,自己若是再不知好歹,想要趁机揩油,只怕到时候连老本都会亏光。省厅经侦总队已然插手调查,岂会坐视他将四海集团掏空,全部转移到飞达集团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