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快读小说书城>书库>>齐人之福> 分节阅读43

分节阅读43

  敦肃皇贵妃也不敢太过得罪她,这些年皇后隐隐不受待见宝荣亲王又没了,弘历一个人斗不过那三兄弟,撑不起什么来了想笼络你好对付贵妃一脉,她们当我耿绿言是脑袋里真的装木头吗?”
  “如锦也说过一动不如一静,总之他们争他们的,儿子乖乖的呆在一旁将来混个亲王当一当。”弘昼点头说。
  裕妃说道:“你这个媳妇儿倒是好的,眼明、心明,要是再生几个儿子可就圆满了。”
  “如锦今儿个病了没有进宫来请安心里惶恐的不行,一直央着儿子给额娘请罪。”弘昼没了严肃笑嘻嘻地开口。
  裕妃笑着说:“知道你疼媳妇儿,齐姐姐当初就没说错,你这小子看着不着调却是个能疼人的。”
  弘昼羞涩的说:“儿子哪有?”
  “听说某些人府上的侍妾受宠的不得了,你额娘我还是潜邸格格的时候哪儿有那么好的待遇?同人不同命哟~~~”裕妃的手帕在空气中挥舞了一把。
  弘昼心上闷笑嘴里却安抚到:“他也该不会太不着调才是,总之儿子安安分分地呆在一旁就成了。”
  “安分?不成!荒唐一些才好。”裕妃耿绿言说。
  弘昼讶异到“额娘说的与如锦一般无二,额娘与如锦婆媳二人咋就心有灵犀?”
  作者有话要说:咱太久没上穿越版面,今晚去捞文时猛然发现自己上了穿越历史的那个版块虽然只是吊车尾,谢谢亲们捧场哈~~~
  ☆、天字第一号慈父
  翠竹在一边调制芒果时说:“主子,大公主快生了,大家都在猜是阿哥还是格格。”
  “阿哥也好格格也好都无所谓了,只要萱儿平安就好。”李福雅淡笑着开口。
  “这倒是,大公主已经有三个阿哥一个格格了,这一胎就算是格格也没人会说什么。”翠竹低着头专心地和芒果皮奋斗。
  李福雅挑挑眉没有吱声看着翠竹剥完皮在切片时说:“这香芒和蜜瓜还有剩下的吗?”
  “还剩下五个蜜瓜和二十个香芒。”翠竹对这水果的数量倒是清楚地很。
  真少……郁闷了……“大哥和二哥不在京中就免了,待会儿让赵木给三弟府上各送一个蜜瓜五个香芒。”李福雅看着哈密瓜和芒果很怨念,她已经是贵妃了水果还是这样少,李义就一臣子只怕还没有,若有也就雍正赏的那么几个……
  “嗻……”翠竹应声,站在她身后的小宫女很是机灵地去通知大太监赵木。
  “阿哥和公主那儿都送去了吗?”李福雅问。
  “都有了,除了主子您给的皇上也赐了一些。”听到翠竹的话李福雅暗中翻了个白眼,那个‘一些’也就几个吧~~~
  雍正自己也就那么几筐赏赏各位宗亲、大臣、皇子、公主,自个儿也就没剩多少。李福雅分到两筐可是送完儿女和弟弟再拿几个给裕妃、懋嫔、贞嫔,自个儿就剩下四个哈密瓜和十五个芒果~~~这个悲催的世界~~~
  “剩下的就用井水浸着吧,皇上受不得暑气可是冰块又太凉了。”李福雅用木叉子叉起一块哈密瓜放到嘴里嚼着。
  “嗻。”翠竹低声应道。
  李福雅问:“上回皇上赏的荔枝还剩多少?”
  “回主子的话,还剩两斤多一些在冰窖里冰着。”翠竹回答。
  李福雅应了一声“哦!”又说:“不是拿了牛乳去冰吗?也该差不多了你去拿来吧。”
  翠竹拿了一小碗冰冻牛乳后李福雅用勺子挖着吃,虽然味道不咋的可是能降温她就很开心了。
  吃着‘牛奶冰’李福雅脑中却在想上个月的一件事儿,那年的广州知府居然想了一个法子将荔枝树种在大缸里从水路运到天津再一路护送进京,到达京城时荔枝刚好熟了,雍正第一次见荔枝可李福雅不是,她开心地摘下荔枝剥好皮剔去果核后递给雍正,雍正吃后感到满意想多吃却被李福雅制止。
  吃不到荔枝的雍正与广州官员说话时备受地方腔调困扰遂下令全国官员统一学习京话,并规定日后的官员必须经过京话考核方可上任。
  雍正赏了王公大臣以及后妃后私留下一些放在李福雅那儿,荔枝不易保存所以李福雅将荔枝放到冰窖里冰着,冰荔枝其实也有另一番风味。(作者:传说中雍正与荔枝及普通话不得不说的故事发生的时间被我稍加更改并推迟了几年。)
  第二个月芷萱在公主府生下了她的第四个儿子,满月后他的玛法纳喇?德林为他命名‘阿古木郎’,李福雅心里很欣慰芷萱过得好,四子一女以及雍正朝大公主的头衔足够令她一生无忧。
  对于选秀女李福雅觉得和在市场上挑选大白菜没什么两样,不同的就是当年那颗被挑选的大白菜如今进化成挑白菜的家庭主妇。
  这一届秀女的质量没有上一届好,能得上记名的也就那么小猫三两只,在一群很挫的蒙满秀女中,汉八旗的秀女长得很抢眼~~~难怪史上乾隆那个败家子喜欢汉女,相对于蒙满八旗的长相来说汉女的确是出类拔萃的。
  这次的秀女大挑也在九月份结束后年小蝶唯一遗留的骨血——皇九子福惠殇,那个八岁的孩子就这么消失了。
  听到这条消息后李福雅沉静了一会儿就放开了,虽然无情可这对于他来说也许是最好的结局,一个年幼却没有母亲和外家护航的皇子要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深宫中成长太过艰难,康熙朝的皇太子还有索额图这个叔公以及赫舍里氏的倾力支持,可不是一样被两立两废?
  雍正在福惠卒后持续了一阵子的低气压,但雍正心中江山之重无可比肩。次月雍正给弘曦挑一个瓜尔佳氏的侧福晋,虽然自鳌拜之后瓜尔佳氏一直处于中下游,可是胜在家族够庞大低位的军官比较多。
  早在六年亲王大封时弘时的头衔从贝勒变德郡王,同年弘曦与弘历被封为贝勒,弘昼被封为贝子。
  这一次选秀让李家未来的政治筹码又增添了一个,史上乾隆初期的名臣阿贵来自怡亲王的母族。此次李福雅看中阿贵雍正没什么意见直接允了,眼下阿贵才十八并没有什么作为,而李福雅也因为武宁的缘故与怡亲王府向来交好。
  对于这个女婿李义原本不算满意,至今他只有一个嫡女自然爱若珍宝,但圣旨已下他不能违抗而且李孝一封信件让他心情好了一些,真要比起权势、家族,章佳氏阿贵算是高攀了,正在阿贵被天上掉的馅儿饼砸到的时候,李孝一封信件就将他招去军队里磨练,有未来的岳家支持他的光明前途指日可待。
  两家自指婚后就开始操办婚礼的事宜,是日弘昀得空到天地一家春来向李福雅请安“儿子给额娘请安。”
  “今日怎么得闲来陪额娘?”李福雅问。
  “儿子知道额娘在为武宁妹妹的婚事烦恼就进宫来与额娘说会儿话。”弘昀慢吞吞的回答。
  李福雅急道:“这八旗里有什么好的人选快说说。”
  弘昀无奈一笑说:“每到嫁女儿时额娘总是无法再淡然处之。”
  李福雅白了他一眼说:“娶媳那是祸害别人家的闺女本宫急个什么劲儿?”
  弘昀苦笑“额娘居然这么说自家儿子呢?”
  “少打岔,赶紧说。”李福雅瞪了弘昀一眼弘昀赶紧将合适的人选细细说来。
  这么说说话又是一天,当然这要加上弘昀进出时所花费的时间,总之日子就是这么一天天地过。
  晚上吃完膳食后李福雅对雍正说:“原本武宁的婚事也不该臣妾多言,只是到底看着长大又养在身边几年,她就像臣妾的另一个女儿一般,臣妾也细细地问过了挑了几个皇上给看看?”
  雍正看了一眼名单说:“你也是有心,这几个都不错就是这个的姓氏小了些。”他指着一个名字给李福雅看。
  李福雅一看是那个名叫伊拉里?希喇布的人,她解释说:“原本这个小姓臣妾也是不想要的,这伊拉里?希喇布名声不显也没什么过人之处,但臣妾想昀儿能摆上来便是有一定能耐的便问了,原来是个外包稻草内里藏金的。”
  “信得过吗?”雍正问。
  李福雅老实的回答:“臣妾只知道伊拉里一族为世职三等伯世居伊罕阿林城(今吉林省吉林市),要不让十三叔去试一试?到底是他的亲闺女儿亲自试过了他也安心。”
  “你倒是老实,只是武宁的分位……原想封和硕公主来着,可这样一来就要记在皇后名下。”雍正叹了一口气。
  李福雅笑道:“臣妾还当是什么事儿呢!将来武宁的额驸出息了,夫荣妻贵武宁的分位自然上去了,萱儿不也封了固伦公主?”
  “就怕那个额驸不肯上进。”说完雍正还瞪了一眼那个名字,兴许也是有关注过那个人。
  李福雅说:“臣妾就不信了,皇上与十三叔拿着鞭子在后头鞭策他还敢不上进?”
  雍正失笑道:“你说的有理,就怕十三弟不帮忙驱赶。”
  “十三叔谨小慎微惯了,加上他的二格格因为难产连着女儿外孙都没了,若是臣妾也不求女婿上进只求他能疼臣妾的闺女儿。”李福雅回答。
  “就你们疼女儿朕就是那恶人。”雍正不悦地沉下脸。
  李福雅哄道:“皇上最疼闺女儿了,天字第一号的慈父非皇上莫属。”
  “就会拍马屁。”雍正说着眼中的不悦却是散去了。
  ☆、兄弟
  “翠喜,可以了。”李福雅看着燃烧的小泥炉上茶壶盖子被水蒸气顶起摇摆不停。
  “主子,还要再烧会儿吗?”她拿着扇子在照看着炉火。
  “这火候刚好,太过了的话,水可没有那么甘甜了。”李福雅意有所指地说。
  “是。”翠喜定声回答,不知道她听懂了李福雅话里的含义了没有?
  “翠喜,你说前两日的戏好看吗?”李福雅细细地看笸箩中的荷包思量着要赏赐的对象。
  “奴婢跟着主子看了好一会儿极是热闹。”翠喜的答案模棱两可。
  “哦?翠喜可没说好不好看……”李福雅打定主意一定要问到答案。
  “主子喜静,奴婢也不爱吵闹。”翠喜无奈于李福雅的坚持最后还是说了。
  “呵呵~本宫年轻时喜静,如今年纪大了更是偏好安静,让宫里的人都安分一些。”李福雅左手撑着头低笑着回答。
  准噶尔部策妄阿刺布坦、噶尔丹策零父子反叛,雍正决定对西、北两路用兵,怡亲王奉命加入‘参谋部’,并和雍正一起筹划建立军机处,雍正是行动派不到一个月军机处就建立了,怡亲王爱新觉罗·允祥出任首席军机大臣,全权筹措兵马粮草以及各类军需之转输。
  两路大军李孝领着西路大军并有弘昀与弘时随军出征,弘历则在北路大军中,领兵的人为岳忠琪。在这用兵当口雍正的脾气全线飘红,李福雅和皇后乌拉那拉氏虽然斗得很欢,但明面上还是一团和气,只是随着雍正脾气渐厉李福雅的动作就越发地少。
  因为两个儿子以及兄长出征在外的原因,李福雅日夜祈祷饭量骤减,她食量的减少和心情的低落很快就惊动了几个孩子,可是眼下事情多他们也无暇他顾,在请了几次安后觉得没事儿便将小萝卜头们给送进宫来给李福雅伴趣、解闷,那是他们的孝心她不好回绝就只能每天看着一群包子在眼前晃悠。
  有包子陪伴的日子过得很快,每人关心地问几句话就可以消磨大半天的时间。李福雅每日抄着经书祈福时不时的抬起头看那群孩子读书、玩耍的小模样。
  雍正因为战事繁忙已经近半个月没有到永寿宫,李福雅叹了口气望着天边的浮云,今日是他固定来永寿宫的日子。
  “福儿身子不好怎么不去请太医?”雍正看到李福雅慵懒地靠着垫子时问。
  “皇上~~~臣妾没有大碍,只是心情不佳而已。”李福雅懒懒地解释。
  “为什么心情不好?老五他们不是让孩子进宫来陪你了吗?”雍正半搂着李福雅将下巴靠在她的肩膀上。
  李福雅顺势倚着他回答:“臣妾的心情能好的起来吗?兄弟和儿子都在战场上,这刀箭无眼万一磕着碰着可怎么好?”
  “受伤总是难免的,你多和其她人说说话走动走动少胡思乱想。”雍正叹了口气搂紧李福雅。
  第二日雍正走后李福雅对翠喜说:“这一阵子永寿宫上下得空就做一些棉衣、棉鞋,权当支援前线将士的心意。”
  “奴婢明白。”翠喜没有问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