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5

  没等梁军反应过来转身就走了。第四节课的时候,玥玥就不停的向窗外看去,心里担心着他们是不是走了,怎么没有看见人了。忐忑不安的终于听到了上午放学的铃声。刚刚走出教室就看见梁军朝玥玥走过来,梁军递给她一个纸条什么都没说就走了,玥玥一看,普通的折了一下,整个纸张还是皱皱巴巴的,打开一看:
  你为什么要问我这些。
  什么都没有了?就这个内容呀?太让她失望了。给你写纸条不明白吗?假装糊涂!玥玥以为纸条上会写在哪里何时见面之类的话,没想到是这个东东,看完后当时就给撕了。撕纸的同时,她的心也跟着碎了,她知道她不会再里他了。这不就是显然的拒绝吗?她是绝不会勉强人家的。玥玥从躲在一边偷偷观察的张虎就知道梁军肯定把纸条给他了,而回给她的内容是他们一起商量的结果。玥玥是个特别直爽、自信的孩子。她觉得爱情必要的时候要自己主动抓住机会,但是她决不勉强。接下来的暑假是她过的最不开心的暑假,每天中午母亲让玥玥睡午觉的时候她都会一个人藏在蚊帐里难过半天,有时还会偷偷的流泪,她下决心以后只是把这个人放在心里,就这样整整初中三年她就没有喜欢过别人。
  第七章 大打出手
  初三那年总是很忙碌的。面临着三年的同学就要各奔东西,大家都在忙着整理自己的感情,用非常漂亮的小本都留下离别、祝福的话语,晚自习后三、五个好友在小吃店简单的吃点说着玩笑和伤感的话。几个好友aa制去照相馆里做照相留恋,而这些都需要钱。
  玥玥和哥哥也是。哥哥本来比玥玥大两个年级,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留了一级,初中三年级的时候父亲又让他留了一级,后来初三他和玥玥就在一个班了。家里的经济依然非常窘迫,父亲的工资每月只有一百一十七块,而且有时还不能兑现。两个上初中的孩子,还有正在青春期长身体的时候,记得母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今天的米又放的少了些,看着他们好像吃得不是很饱呀。在玥玥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家里又修了三间房子,是父母咬牙修的,当然免不了又借了一部分钱。所以,玥玥他们兄妹俩不像班里其他的孩子,一点零花钱可能都是自己买文具一点一点的赞下来的。他们也比较懂事,一般不会向父母要钱的,因为知道父母给的可能性较小,如果给他们说是买纪念册或者照相使用,他们会说没这个必要,一群孩子还搞出这么多花样,他们当然知道这只是人生的一个很小的阶段,但是当时的孩子是完全没法理解到这一层的。
  有一天,吃早饭的时候,哥哥鼓足了勇气向父母说:
  “爸爸、妈妈我需要五块零花钱。”说完胆怯的看来他们一眼。
  “要钱干嘛?”这是他们永远询问的话。
  “有用!”
  “有什么用?”母亲接着问。
  “就是有用!”哥哥看来就没打算说。父亲听了后说:
  “给他吧!”母亲非常差异的看了父亲一眼。父亲知道哥哥当时是第二个青春期的年龄,而且本来性格就比较倔强,问的太多免不了会吵起来了。一边吃饭的玥玥听到哥哥又要到了钱于是也说:
  “我也要,哥哥又要钱,前两天刚给了他两块钱。”哥哥瞪了她一眼说:
  “前两天的买了一只墨笔,我又没有乱花。”
  “我不管,我今天也要!”玥玥执意说。
  “这样吧,今天的钱你们两个自己想办法分去。”父亲在一旁说。这时大家都吃完饭了,哥哥拿着钱,马上就走。玥玥见势也立刻追了出去,
  “哥哥,你别走的这么快呀?爸爸说了我们一起分的。”
  “你想的美,本来这钱就是给我一个人的,就是你瞎搅和,看我给不给你。”他们从小就有很多争吵,玥玥每次都不怎么让着哥哥。
  “呵,你想的更美,为什么就不能分给我一些。一个人拿这么多我一分都没有,不行!”哥哥开始不吱声了。
  “你要这么多,干嘛!爸爸说了让我们分的。你长的多漂亮呀(在当地有点骂人的意思了)。”
  “你再骂一句这样的话,看我今天不揍你!”哥哥回身,瞪着玥玥说。
  “我就骂,怎么了,就是你长的多漂亮呀,一个人拿这么多!”他们一边吵着一边走到了爷爷家。上学的路上经常会到爷爷家逗留一下再走的。今天也不例外。玥玥刚刚进了爷爷家门,哥哥就快步走上来,抓住玥玥的胳膊,照着玥玥的屁股就是一巴掌,
  “我让你骂,我说了你再骂一次,我就会揍你的。”玥玥没想到哥哥真的揍她,“哇”的一声就哭了,也跟着扑上去还手,她从小就是个个性较强的孩子,每次和哥哥吵架从来就不会让着的。更何况这次是打她。爷爷和小叔听到赶紧从屋里出来,两个正在火头上的十五、十七的孩子还真一时分不开,分开了又扑上去了,哥哥也是真的生气了,用手往玥玥的脖子上一按,玥玥一躲顺势坐到在地,在地上蹬了两下鞋掉了一只,玥玥想都没想,抓起鞋起来照着一只手用力的打了过去,爷爷大叫了一声:
  “打着我的手了”。小叔一看这架势,大嗓门吼道;
  “我看见今天谁再动一下手!”看见小叔急了,两个孩子停止了打斗。
  “走!都跟我回去,交给你爸爸处理,还了得了,在大街上又打又闹的!”小叔命令道。一边往家走,玥玥一边就想:今天的这顿打是逃不掉了。爸爸肯定会揍他们两个的。希望爸爸已经上班走了。两个家伙哭哭啼啼跟在小叔后面。刚到屋角,小叔就喊:
  “二哥,快出来管管你的孩子。”父亲闻声而出问道:
  “怎么了?”完了,他还没走呀。玥玥心里咯噔一下。小叔简单的说了一下事情发生的经过,父亲就问他们:
  “谁先动的手?”
  “是我,她在后面老是骂我,我实在忍不住了。”哥哥说。
  “是你不给我钱我才那么说的,爸爸本来就说了分给我的。”玥玥争辩道。
  “钱一会儿再说,你们说今天一人挨几下?”父亲生气的说:
  “都不吱之声是吧,秦文挨六个,你是哥哥,而且还先动手;秦玥四个,你骂人,还跟着还手,怎么样你们服不服?”
  “服!”两个哽咽的回答说。父亲从小对他们都是比较讲道理,他的惩罚就是挨打,说好一个挨打的个数后,就让受惩罚的孩子把屁股撅着,双手和双脚都挨着地,大拇指一样粗的木棍比较用力下去,不许哼哼,不许用手触摸疼痛的部位,否则这个不算,还要自己数着个数。母亲一般这时都不吱声,他们的原则是有一方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另一方当时不许插手,有意见事后可以再说。父亲很快就找来了木棍,便说:
  “秦文先来!”父亲命令到。哥哥撅着屁股咬着嘴唇数到:
  “一、二、三、四、五、六。”起来后,慢慢的摸着疼痛的部位。
  “秦玥,该你了!”玥玥也知道这时候多说一句不管是解释还是求情或者知错的话都是多余,没准儿还会增加惩罚的个数。老老实实的让父亲揍了四个后站在一边和哥哥一起哭着。
  “钱,秦文三块五,秦玥一块五,这么分,谁要是再吵闹就接着挨揍。把那个整钱拿出来,孩子他妈,你给他们破开!现在赶紧上学去!”
  到了教室刚好上课的铃声响了,只有几个同学发现他们兄妹眼睛都是肿肿的,问了问怎么回事,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了,他们谁也没有说发生了什么事。第一节课的老师也就是多看了看他们几眼没有多问什么。放学回家后,爷爷中午特意到玥玥家看看情况,看见玥玥说:
  “没想到你这个小姑娘力气还挺大的,瞧,把是我的大拇指都打青了。”玥玥摸着爷爷的大拇指,冲着爷爷笑了笑。接下来连着两三天哥哥都没有和玥玥说话。
  那次是玥玥他们兄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正真的打架,还是父亲最后一次责打他们。
  第八章  艰难的抉择
  对于农村初三的学生们中考是个很大的分水岭。有的成绩较好的家长就在想是让孩子上中专,读后就工作了,当然所谓的工作可能连养活自己都难;还是上高中再挤上考高的独木桥,如果挤下来了三年就白上了,主要的是钱白花了。成绩不好的家长能够让孩子们上完三年初中就不错了,大部分的家长看见孩子的成绩不好慢慢的都放弃了。到大城市里去打工的大潮已经来到了农村,身边总有那个同学走了,哪个又刚刚回来了,消息络绎不绝,每年回来的人都说着挣了多少白花花的钞票;看见多高的楼房;高大的立交桥;身边有无数不知名的小轿车;夜晚是多么的热闹;城里的人男男女女怎样的生活,老头老太太还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怎样的扭着秧歌、舞着剑!让从来都没有见过火车的乡亲们好奇、渴望又充满了向往。
  玥玥大爷家的姐姐秦丽和哥哥秦民就去了一年了,母亲总是听到大婶说他们怎样的好。秦丽和秦民是跟着姑姑家的孩子出去的。姑姑家的二表姐王欣,二表姐夫刘灿扬在北京的一个部队里开了一家饭馆,刘灿扬跟别人到北京做了几天特别辛苦建筑工人后,就去了一家餐厅,从刷碗做起到三年后自己做了云南办事处厨师长的位置,王欣也成了一位出色的凉菜师傅,在一次某部队的总务长到云南办事处就餐之后,萌生了想让二表姐夫去承包他们部队的一个餐厅,双方达成了协议之后就做了下来。去年秦丽和秦民就是因为人手不够,到了北京后一个秦丽做了服务员,秦民在慢慢的学习厨师。由于刘灿扬的生意越来越好,部队又让他承包了一个更大的餐厅,缺人是肯定的。加上姑姑给他们说秦文和秦玥也差不多毕业了。于是好几年没有回家的刘灿扬回了老家,一是看看父母,二是找找合适的人手。
  很快玥玥和哥哥也收到了成绩通知单,五科的考试,哥哥是三百八十六分,玥玥是三百六十四分。是实话这样的成绩就是中下等。玥玥从上了初中后成绩就一直不怎么好了,科目的增多,内容的加深再加上很多时候的精力不集中,成天的胡思乱想就有了三百六十四分的结果。进入暑假后,玥玥的父亲想乘着放假的时间确定好两个孩子的将来怎么办,压力是巨大的,一方面如果两个都继续上学,家里的经济状况是无法承受的,肯定每个学期都要向别人借钱,另外一方面,如果都不上了,那他们可能这辈子都是个农民了,每天也要和他们的母亲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做着永远也做不完的地里的活儿。一辈子劳碌、辛苦是肯定的,倒是可以依赖赖以生存的土地。父亲又不愿意让其中一个孩子读书,另一个放弃,那样太不公平了,他不愿意承受一辈子的心理压力。两个孩子也在想着同样的问题,对于他们,将来的生存压力还无法体会到那么的深刻,青春期的孩子,有的时候父母唠叨的太多了就只想有机会赶快离开他们,只要他们同意不管什么方式。
  有一天晚上,小叔突然来到玥玥家里。玥玥和哥哥在厨房做晚饭,有时候要从他们身边来回经过,所以能大概听到他们在说什么。就听见小叔对着父母亲说:
  “听说刘灿扬回来了,现在在自己家,估计明天就会到我们这边来。好像这次回来要找一批人去,听说他的生意做的不错。”
  “哦,是吗,你听谁说的?”父亲问。
  “姐姐今天来我们家了,到你家里找你们了,你们没在家。”
  “哦,我今天去学校开会了,他们都到地里干活儿去了。”父亲解释说。
  “姐姐前些天不就说了吗,她家老二写信说刘灿扬最近要回来,这不回来了,对了,你考虑的怎么样,打算让他们去吗?”小叔接着问到。两个孩子听见在说自己的事情也就故意老是从他们身边经过,相互还嘀咕着。
  “你们俩也出来听听吧!晚饭等会儿再做了。”母亲知道他们的想法,干脆叫他们一起来听听。
  “我主要看他们自己的决定,要是选择读书我无论如何也会支持,不过几年下来如果成绩还是这样,那我就不答应了,如果想学别人出去打工也行,让他们体会一下生活的艰辛,况且去二表姐那里也没什么不放心的,总比那些去了广州上当受骗的要好。”父亲说。
  “不过,也要看刘灿扬愿不愿意了,他同意了才行呀。”母亲在一旁语重心长的说。
  “他应该没什么问题,他那里的人都是自己的亲戚,而且大家的水平都是差不多一样,我听说他那边的亲戚还有几个初中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