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5

  了酒。我他妈的还是一个作家,落魄,羞耻。
  我想要好的生活。一直都想,只是爱情面前我忘记了。鲜衣怒马,活色生香,酒肉臭。渴望霓虹,,吧台。
  生说:“对,我们也不能一辈子这样地过活,你去考研究生把,我挣钱养你。”
  我竟然喜悦了,心开莲花,灿烂里竟无了悲伤。
  “生,记住:我只是你的一只翅膀,终会回来。”那晚,我对他说,然后不停地。
  在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不假思索地说“生,我们结婚吧。”
  他泪流满面,幸福的,承诺的。我也跟着哭。好像结婚成了生死离别的仪式。
  婚礼那天,下着暴雨。
  “要不改个日子吧?”同一时刻,双方的家长都在征求我们的意见。
  他没有说话,我乖顺地看着他,亦无语。
  十几分钟后,雨越来越嚣张。
  他拽起我,踏入水中,我的脸上成了“涂鸦”,看不清道路,但我依旧跑,跑向我们的永远。
  我们在他哥们的酒店里,临时举行了婚礼,只有少数的亲人参加。
  那一天,我们比谁都幸福。可是,那么累!
  我知道他一分钟都等不得,因为怕失去,即便唇亡就会齿寒,可他真的怕了。
  结婚后的一个星期,我们来到了鼓浪屿。
  “我们将来要在这里定居,我爱这里,行不行啊?……”
  他没有回答,把我吻倒在地上。
  关于那些天,我今日已没了多少记忆,因为都是重复的亲昵,风景都羞红了脸。我们如此狼狈残暴又赏心悦目。
  九月,我踏上了北上的列车。
  “说爱我,一百遍……”我任性地在站台上撒娇。
  “好,我说,我爱池池,我爱池池,我爱池池……”然后我笑着上了火车,而他还在傻傻地说着,真诚得让人心慌。
  由于在名校,各种机会接踵而来,我目不暇接,但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文字在我笔尖开始妖娆曼妙,也只有在这时候我才会感谢自始至终的苦难。于是,各大报刊杂志开始出现我的名字。
  那时我研三。
  “生,我可以自己养活自己,甚至可以养活你了,以后,不要给我钱了……”我兴奋地告诉他。
  电话那头的生也同样兴奋地说“啊?我家出金凤凰了,我的小翅膀硬了。”
  我身心荡漾,满面红光。
  我去银行开了新的账户,看着拔节般增长的收入,琼楼玉宇的生活就在我眼前游荡。
  硕士毕业之后,我已经完全不用担心工作了。生答应让我继续读博。
  于是,我把生接到了北京。我们在租来的公寓里奢侈地生活,太过渴望,所以格外珍惜。
  一年之后,生决定回家乡,因为压力太大。
  “在这里我不是人,我在糟蹋自己。”
  我明白他。从他愁眉紧锁,从他开始吸烟酗酒,我就知道我们有了距离。曾经的相吸是因为贫穷,现在的恋恋不舍是因为物质的诱惑和心灵的挣扎。
  我送他去车站的时候,生没有回头,就执著地坐上了火车。他脑子里定满是痛苦和焦灼。
  生不在的日子,虽然每天我们都要煲电话粥,但是我,卖字为生的我,时刻感受到寂寞,心像游荡的水草,毫无定所,浅薄的让自己想吐。我在聚会上喝着孤独的酒,唱着没有节奏的歌。
  在家乡,每当有人去世的时候,就会在村支部的喇叭里放重复了几十年的老戏。我竟然听得喜悦起来。从《陈三两》《诸葛亮吊孝》到《锁麟囊》,如痴如醉,也会时不时地哼上几句:俱已味尽,参透了辛酸,泪湿衣襟,我只道铁富贵,又谁知祸福事……
  于是,经常自己一个人去国家大剧院听戏。我乐此不疲的全部消遣。
  那是一个疗人的环境。那是一个让苦难心境重生的地方。
  在无数个独自听戏的夜晚之后,我遇到了吉安——同样喜欢京剧的他。白净清秀,温柔蚀骨,我文字中会经常出现的形象。而我,在那一刻遇见了。
  他向我求婚时,我才知道他是老总。年轻有为。腹骚风雅。
  岁月和金钱教给人虚荣,这是真理。
  我接受了,我们住在了一起。
  爱情面前我不会反抗。
  我和生却成了地下情,肮脏地好像不能见天日。
  博士的最后一个春节,我毫无情面地提出了离婚,生30岁,我29岁。
  我一直没有告诉吉安,我结过婚。
  即便他知道我已不是处女,仍然原谅了我。“因为你是作家。”他开玩笑地说。太过体贴。
  我和吉安结婚前,我独自去了一次鼓浪屿。
  一样的沙,一样的海,一样的男男女女,一样的从容不迫。
  在那里,我竟然没有了思绪和回忆。
  半年后,我和吉安结婚了。奢华的排场,我也没有想起那个下着暴雨的黎明。
  只是,两年后,我们依旧没有孩子。
  他的父母不喜欢我,因为我的背景让他们含羞。于是,婆婆让吉安和一个的女人有了孩子,给她大笔的钱之后,把孩子抱到我家,一个男孩。
  那天我回家看到孩子时,疯狂的跑了出来,被迎面而来的出租车撞了。
  而生一直没有结婚。当从朋友那里得知我出车祸时,他来看我,太过匆忙和焦急,出了车祸,没有醒来。
  我和吉安结婚之前,去银行时,不小心拿错了银行卡,我看着余额为5万的数字时,我呆了,仅一会。
  我没有还给金生,因为想寻找合适的机会。但永远不会再有了。
  我和生没有争吵,也不是有了距离,而是,我,一个女人,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其实,我该自杀,为生的义无反顾。但我不会。
  我贪恋世界的繁华。我怕了贫穷。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歌声还给夜晚
  那一年,他告别家乡,独自来到了上海。
  浦东,一块诱惑的土地,像吸纳空气或是尘土一般,以妖娆的模样,吸引着成功的笑声和失败的哭泣。一切的东西在这个没有天空的城市里,看起来都是那样的轻薄,在人群被伤口和寂寞吞噬的时候,孤独和颓废便会轻松地趁机而入,人们便像没有血液的充气娃娃一般在自己的领域里翩翩起舞。
  音乐是他的灵魂。不管在哪里漂泊或是流浪,他都会在黑夜里尽情地咀嚼歌声的味道。他自信的以为在上海也是一样,曾经固执的相信,张爱玲的生活就是自己音乐的流淌,暗暗合拍的节奏里一定有灵魂的共鸣,那是光之所在。无论欢乐和悲喜,在歌声飘过的地方,呆滞就会是一生。
  在走过了无数条街道,踏过了数不清的音乐教室的台阶后,他开始抑郁地想远离这个没有味道的城市。但当霓虹再次闪烁,鸣笛高过一浪,飘泊成性的心就会躁动,逃离在这里是种奢侈。上海是一个会给人很多灵感的城市,如果在艺术的王国里,为音乐批一件华美的外衣,他想,应该是声音碎片的摇滚乐。带有彝族风情的五个人就这样天南海北地在低于生活的优美中卑微而骄傲地小心翼翼地追逐着梦想。在潮湿黑暗的地下室里,他一遍一遍地练习用一双手来完成五个人的工作,《在流逝之外》他沉沉地沉醉,低喃“再多的鸟群也不能在天空里留下痕迹,时光一定会遗忘城市、人群和鲜花。”
  在充裕着人肉片景的地下走廊里,经常会与一些具有马来西亚风味的女人相遇,他有时会学着痞子的神情,含情脉脉的吹着口哨在人群里穿梭。他不希望有艳遇,音乐就是他一生的情人,他只是想在这个压抑的环境里用音乐给人们带去欢乐。即便忙碌的人们根本连眼神也不会施舍给他,夜深人静时他的音乐疯乱的狂叫,那是一种撕心裂肺的呼喊。
  在无数个露天的白昼里,竭斯底里的呐喊只有一个观众在感知音符的魔力。偶尔他会感觉孤寂,一抹淡淡的哀愁,但对于蒲公英式的人物来说,一切只是路过,刚刚好。他习惯于在演奏音乐时,静静地睡去,但指尖的流淌却不会中断,这也就注定了很多时候,他是没有眼睛的。
  直到有一天,一个女人闯入了他的住处。她是喝醉了酒的,全身夹杂着酒精和香水繁复的味道,让人想吐,他仍是沉浸在音乐之中,毫不领会谁曾经来过。还是声音碎片的歌——《不合时宜的忧伤》,女人的眼睛像是夜的猫,闪烁着诱人的光芒,她肯定是懂得旋律的,直起身子便是婀娜的舞蹈,像旷野里迷失的小鹿,疯狂地扭动着身体,摇滚风味的舞姿在乖戾的表情中粗糙而又恰到好处的浓郁着。一首歌的时间,就飘过了一段记忆。他开门,她出去,他关门,仅此而已。他不是个好的情人,永远。
  夜幕降临,忧伤便至,这已是他来到这个城市之后的习惯。那天之后,就会在灯光流泻的时候,另一个“习惯”悄然而至。她会满不在乎的走进他的住处,跟着节拍起舞,每一首声音碎片的舞蹈,都在她那里有了最美的搭配和张扬,但他从不会睁眼去看,或许声音的摩挲传递的感情会比眼神更有魅力。她也只是高昂着头吸完一支烟后,便离开,悄无生机。
  就这样,日子在舞蹈和音乐的交融中逐渐快乐起来。似乎一切会有新的开始,但在“相识”的30天之后,她就从来没有来过了,在她记忆的荒野上,这个住所只是可有可无的一株小草。他在想,我是何等幸运,在用音乐疗伤,也在用音乐坚强。
  没有人会知道,两颗被狰狞的心是否在未来还会有泥巴用水冲过之后再交融的温暖,或许,这已足够。 bookbao8 想看书来
  蓝莲花的哭泣
  你在他的世界里众叛亲离,却最终还要在他的世界里落荒而逃,只因,在爱情的烟花巷里,你失了自我。
  就在刚才,和密友小白sn聊天。语气显得生疏和无味,我问她:你在听什么歌?她打过来:许巍《蓝莲花》,然后接着沉默。我知道我本不应该开启这段对话,只要她那边有音乐响起,我就该厚颜无耻地瑟瑟逃离,而不是死皮赖脸地安慰。《雪莲花》是本不属于小白的音乐,而一年之前,这个音乐却毫不客气地在她的世界里坐稳了属于音乐的全部位置。只是因为他。
  小白,一个淡静如水仙的女子,亦是一个极致的女子。在她生命的二十三个春秋里,她以灰姑娘的姿态呈现白雪公主的优雅和典贵。王菲菲的电子轻音乐是和她生命相挈的音乐形态,这正如小白成长的形态——不做作,却飘渺地让人琢磨不透。当我以密友的身份出现在她的世界里的时候,才发现:所有外表干净的孩子都有着一颗不安的心。
  在我一直朝天吼“我如果在大学谈恋爱就会天打雷劈的”的年代,小白总是在我刚想张开口的时候,用手捂住我的嘴,摇着头,挤着满是褶子的头皮,要我不要自作孽。我当时想:小白同志,你这人不地道,为什么不和我同流合污,在没有男人的世界里逍遥?
  小白,在我心里不应该渴求爱情,她太像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但是我却在她的所有里看到了那份焦灼,甚至于知道了这份期待的心情是可怕的,危险的,甚至恐怖的。
  我们很平静地在一起适应了大学生活,我们与世无争地在属于梦想的圈子里全力以赴。我读我的世界历史,她读她的希腊悲剧;我看我的卡通漫画,她听她的昆曲黄梅。有时候看着她我就会想,我们终于找到了自己存在的状态,并且会幸福一生。我们何其幸运。
  有些人一辈子都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方式,而我们轻而易举地得到了。
  不喧嚣,不热闹,不愤青,不颓废,我们一直在努力。
  大二下学期,爱情和我们打了个照面之后如约而至,而小白却赴汤蹈火地奔赴“鲜血的战场”。
  他是一个满腹才学却郁闷不得志的青年。此刻我这样定位他。我承认他的学识,他的孜孜以求和他的没有方向感。
  小白是因为他的安静而自以为找到了爱情的感觉。他告诉小白他的宏图大志需要一个人的鼓励,需要一个人和他一起在沙滩上堆砌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