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54
他一个地方放的人少,可是有公路连着,你一打,他就来了。一来就是好几千,有坦克有飞机,所以看着他人少,打起来可不少。
我们军长董武穆,他特别会守,傅老总就让他打阻击。
有办法就是有办法,打阻击他先不让我们挖工事,带了一个师急行军直奔乌加河。那边孙兰峰一动手,这边就把日本人架在乌加河上三座桥全给打掉了。已经开了春鬼子渡河增援不能从河面上过来,打掉了桥,我们就好守多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个抗日老兵的回忆2
你说鬼子怎么就那么容易让我们把桥炸掉?因为傅老总的部队有传统的,一有行动所有军官都关禁闭,不让和外边通消息,所以汉奸没法向日本人报告。半夜我们就埋伏好了,电话线拖出去。后半夜傅老总一声令下,就打了。夜袭是35军的老把式,战防炮立起来打,机关枪一扫,守桥的鬼子根本来不及抵抗。工兵把准备好的炸药往桥上一放,轰一响,大桥崩起来一百多尺高,包头来的鬼子援军还没出城呢。
天一亮鬼子援军就来了。隔着河一看,天,坦克铁甲车一大溜,不先把桥炸了这个仗没法打!
就是这样也不好打啊。五原打得一锅粥,鬼子急啦,炮弹打的那叫密,打完了就划着筏子往河这边冲。我们打他的筏子,岸上的鬼子就用机枪压我们。一交手就伤了一个团长,死了一个营长。35军的干部都穿和士兵一样的军服,不然死的还得多。
我们辎重连跟师部走,一个山坡下面挖了几个洞子就是指挥部。炮弹吃了不少。军长的指挥部里面电话不断地响。傅总问能不能顶住,军长说没问题。
其实已经很有问题了,又伤了一个团长,就是后来守新保安的35军军长郭大麻子。郭大麻子抗战是好样的,带了伤也不下来,把军服脱了一个膀子,抡着大刀督战,退后者杀。其实没有退的,都是绥远本地的兵,家都让日本人占了。绥远的兵在老家打仗凶,有名的。一个师一共三个团,一天就伤了两个团长。不是弟兄们不能打,人不熊,枪熊,你一枪过去打不到他,他就给你一炮。本来两边河堤一边高的,打完仗一看这边矮了三尺多。那一仗功是32师的,101师打惨了。天亮了,这边河岸后边倒的一片土黄色,都是咱们的兵(傅作义的部队穿土黄色面军装)。傅总明白,给董军长请奖章。
那也没让他打过河来。
鬼子越打越多,第二天上午安北重炮联队也来了。炮弹炸的不分点,日本工兵在炮弹底下架浮桥。军长出来,说你盯着电话,我也上去了。他带着警卫连就上去了。
这个时候傅总的电话来了。我去接电话,傅总一听就问你们军长(应该是师长)呢?
我说军长上去了。傅总说王团长在不在,我说王团长伤了。郭团长呢?郭团长也伤了。
傅总没再问,把电话放了。
这时候军长派人下来,说如果傅总问他,就说他看弹药去了。
可是傅总再没有电话来。
后来我才知道五原打得很紧,日本兵一个院子一个院子拼着打。袁庆荣师长,跟傅总守涿州的,也挂花了。傅总身边的部队已经全调上去,他三番五次电话打过来,就是看101师能不能顶住,顶不住,五原就不能打了。董军长心里明白,咬着牙也不说自己顶不住,蹲在战壕里顶着打。
军长都顶着打,当兵的还有什么说的,不就是一个死吗。
先是工兵连上去了,到下午我们辎重连也上去了。日本人的三座浮桥让军长指挥战防炮打掉了两座,有一座还是修过来,正顶在右边303团。303团的阵地不好,是个拐弯,两面挨打,日本人把照明弹往河岸上打,沙子地上都是火,人根本呆不住。第一天团长伤了,军长让宋团副代理团长,又负伤了,让武营长代理。师部的辎重兵、勤务兵都上去了,顶这个口子。这一仗,101师三个团伤了四个团长,就是多了一个宋团副。
那也不行,天黑的时候日本人就冲上来了,旁边的阵地让鬼子拿炮挡上,没法过来增援。就在这时候,后面忽然来了大队的骑兵,我想这回完喽,让小鬼子抄后路了。
没想到鬼子也冲骑兵打炮,这才明白是傅总派援军来了!
阵地上一片欢呼。
来的骑兵也真厉害,炮弹里面冲过来,把马卧倒了就顶着打。好多马没等跑到就给炸倒了,后面的接着上。这一阵子好打啊,把浮桥都给打着了,后面的上不来,总算是把鬼子气势压下去。
压下去也不服啊,活着的鬼子趴在河堤下面,往上扔手榴弹,我们就往下扔。我身边也趴了一个骑兵,我扔一个,他也跟着扔一个,可勇敢。断断续续打了一夜。等天亮时候军长召集敢死队上了刺刀干河堤下面的鬼子。他站起来,我一看——唉,原来是个蒙古大脚娘儿们啊!
bookbao8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一个抗日老兵的回忆3
早听说傅总身边有个蒙古骑兵旅,是三个反正的蒙古女王爷带来的,里面有不少女兵,傅总把她们都派上来了,那是真没人了。
咱不能还不如个娘儿们吧,我也端上刺刀就上去了……
赵老人指指胸肋的伤疤——就是这个,鬼子手榴弹崩的,差一点儿啊。杀红眼了,当时都不觉得疼。鬼子最后也有要缴枪的,让跟着过河的伪军给打死了,伪军怕我们杀他。
就那一天,五原打下来了,打死了一千多鬼子,三千多伪蒙军,鬼子俘虏抓了好几十。
姓赵的老者说完了两眼晶晶亮。
老人所说的董军长,就是傅作义部的名将董其武。当时他担任101师师长,此战后才担任暂四军军长。
打死的日本中将,即日本绥西警备队司令官水川一夫。台湾有资料说水川没有死在绥远,但资料不够权威,因为水川在日本是比较多的姓氏。《绥远抗战》的李潇潇导演在日本查到这位死在绥远的水川的有关资料,发现他本来不是军人,而是日本权威矿业专家,当时率领满蒙矿业调查团到绥西考察。在势力范围上,日本将绥远政务划给了伪蒙德王,为了获得他的支持,特别给水川一行临时授予了军衔。还有一个被打死的专家有少将军衔,一个是大佐,也是同理,都是为了便于他们的活动。所以水川死后日本陆军不承认他是自己的中将。从我调查到的情况看,水川一夫是昭和13年日本贵族院的成员,绥远抗战中说他是日本皇族,应该没有错误。
老人大名赵全聚,山西宁武人,平反后得到“按革命退伍军人处理”的待遇,住在北京市女儿家,1992年病逝,葬于北京温泉公墓。他的命运最终迎来了转折,总算让人欣慰。
老人说的鬼子尸体丢在野地里喂狼,应该是指五原的日军和伪军,战斗到最后阶段,日军和伪蒙军,王英伪军纷纷突围逃走,或被傅军击毙,或因道路都被傅军控制,无粮无衣冻饿而毙。1958年大炼钢铁上山找矿,还有当地村民在砂石山洞中发现多具日军尸骸。尸体已经成为白骨,而兵器的零件依然可以动转自如,令人不可思议。
“急火星”孙岚峰1
b 傅部之虎——“急火星”孙岚峰b
历史上的孙岚峰,在傅作义所部,素以“勇冠三军”著称,作战中跛一足,人称“傅作义的两只虎,孙岚峰,董其武”。这两员大将在傅部从长城抗战到最后和解放军的绥远对峙可谓无役不与,配合默契亲如手足。但傅部老人讲其实两个人的气质大有区别。董其武沉默坚韧,足智多谋,善于指挥步兵,有儒将美称,孙岚峰脾气暴躁,作战凶猛,善于指挥骑兵。老部下说起他来有一句顺口溜,叫做“孙岚峰,急火星”,充分显示了他的性格。
傅作义对这两员爱将的使用也很有心得,常常在作战中以董担任正面防御而孙担任强攻反击,长城抗战中如此,绥远抗战中如此,太原守城战中亦如此,往往可收奇效。
有趣的是,对比国民党两大军事集团——傅作义集团和杜聿明集团,高级将领中居然很能找到对应的人物。比如傅有极信任的共产党人乌兰夫,杜有敬重有加的的乡党杜斌丞,傅有个善战的一字并肩王陈长捷,杜也有个只能算半个部下的邱清泉,傅有董其武吃苦耐劳善于正面防御,杜有郑洞国忠厚正直能防守,傅有孙岚峰善于斩关夺隘,杜有戴安澜极富攻击精神。
这样的结果,却有些对董其武不公平。因为防御战是“苦活”,虽然艰苦却难见功勋,而攻击往往令舆论振奋,目为英雄。不过,国军中又有几个能攻、敢攻的将军呢?1936年,上海明星电影制片厂派人到绥远拍摄百灵庙抗战的纪录片,就专门采访了突袭红格尔图和百灵庙的英雄孙岚峰旅长。纪录片放映以后,这位瘸着一条腿的少将旅长,就成了民众的偶像。孙成了傅部第一个上了电影的将军。
关于孙岚峰的善战,可以再找到不少资料,比如他在奉命坚守红格尔图的时候“炮打羊群”——孙岚峰不是善于进攻吗?让他防守他也不好好在阵地里呆着,零下20度带侦察兵出去瞧日伪军的动静。结果果然让他看到了新鲜的——阵地前两公里居然来了一群羊。孙脑子一转,不对,零下20度出来放羊?羊又不是二百五,肯出来吗?肯定是日伪军反穿羊皮大衣爬来偷袭!孙立刻返回阵地,下令炮兵对羊群瞄好了狠打。同时,还命令一队精兵也反穿皮袄爬过去就地反击。
他琢磨对方指挥官看见同样的一群羊可能有两个反应,第一个是立刻明白这是孙瘸子侮辱他,早看明白了他的计谋;第二个是可能要愣一愣,琢磨会不会是自己的部队跑错了方向。事实上被孙瘸子琢磨的这位对方指挥官就是伪蒙军名将,副司令官雷中田。雷被一阵炮火打懵了头,看到迎面也爬来一群羊,就在孙瘸子的选择题第二项上画了钩。这一钩把他自己送上了鬼门关。双方碰面的时候,老行伍的雷司令犹豫了一下,开火的命令晚了一分钟,被35军先打响了。偷袭的35军弟兄都是神枪手,一个齐射就……红格尔图保卫战报告中最大的战果,就是击毙伪蒙军副司令雷中田。
关于孙岚峰,还可以说点儿不太有人知道的轶事。
在傅作义面前,孙岚峰是个炮筒子,而他的当面放炮,往往因为其军事才能大有价值。太原守城战中,孙就和傅有过一次当面对垒,差点儿把傅老总当汉奸抓了。
1937年,日军攻陷娘子关,进逼太原,第二战区兵力捉襟见肘。11月4日夜,撤回省城的阎锡山任命傅作义为太原城防司令,孤军坚守危城。
让傅作义守太原,说起来有点儿名不正言不顺。因为傅在战前本来是绥远省主席,部队都来自绥远,在山西属于客军,对太原的城防根本不熟悉,如果换本地部队防御应该更好些。但要说阎老西有意陷傅作义于死地清除异己也不尽然。傅作义有善于守城的名声固然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原因还不在于此。更重要的原因是,10月27日东线日军迂回进攻,娘子关失守时,晋绥军和中央军主力都在北方的忻口前线和日军对峙,11月2日,阎锡山下令从忻口撤退,前线部队在作战中相当英勇,但撤退却因为军心动摇混乱不堪,第二天大白天依然在行军,遭到日军空袭,大部溃散,前线总指挥卫立煌几乎是赤手空拳回的太原。
txt小说上传分享
“急火星”孙岚峰2
想想辽沈战役,卫也是把部队丢下狼狈撤退,几乎连副官都来不及上飞机,看来这位五虎上将不善于组织退却是有传统的。
这里面只有傅作义的第35军因为训练有素干部团结,基本完整的撤了下来,还带回了其他部队丢弃的兰式高射炮数门,除了傅这支部队,也没人可以守城了。
大概傅也明白阎的苦衷,所以后来并不太记恨,他守卫太原的主力就是孙岚峰的211旅和董其武的218旅,加上其他部队勉强有一万兵力。实际上,傅只有一天的时间进行城防部署,因为5日日军的骑兵侦察部队就已经开始对太原进行试探性攻击了。
好在35军素质不错,依然军心不乱,能够组织防御。傅匆忙间连续下达命令,以孙岚峰、董其武分守东北两面城墙,配属的杨维垣旅只有两千余新兵,防守南城。太原守城炮兵火炮总计约百门,傅将炮兵阵地部署在树木森森的中央公园和其他几处园林,以期隐蔽。此外,城外的太原兵工厂破坏需要时间,傅下令李思温(也是傅部名将,1948年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