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第九回

  唐哲生果然是在家中住下了。当夜,娘将我叫到她房中问话。我和她坐在榻上,她特意遣走了下人,只留下我们娘儿俩。
  握着我的手,她含笑问:“佳儿,你觉得唐公子怎么样?”
  我点头,说:“人不错,不像前些日子的钱公子、林公子。”我虽对他无意,但是实话还是要说的。
  娘满意地笑着说:“他家是南方的大户,虽不比杜家,但也算殷实。他父亲是我旧识,父子二人都是极踏实的人,你也看到了。所以,你可有意?”
  我踩脚道:“娘,这意,不是说来就来的。唐公子虽好,但我怎么……怎么可能看一眼就钟情于他?”
  娘听完沉下脸,深吸一口气问:“所以,你是不希望嫁给他?”
  “我不愿意。”我不愿意,即使娘希望我寻个好人家,我也不愿意就这么听人安排。这是关乎我一生的事情,一步错,满盘皆输。
  我以为娘是会听的。但是她生着气,头一次对我发脾气道:“这事情由不得你。我已经决定,明日就派人南下提亲。”
  我霍地站起来,问道:“娘,假若当年外公让你嫁人,你会答应吗?你不会的,既然你都做不到,为什么要我也听你的?”
  “放肆!”娘果然是生气了,她拍起榻上的桌子,站了起来,说,“有你这么说话的吗?你不愿意嫁,难道是心里有了人?”
  “我只是不想就这么安排了我的人生,我不想,我不愿意。”
  “你!”娘指着我,说不出话来。
  原来,除了慕容少秋,让娘说不出话的,我也算一个。我看着她,心里开始担心,这么让她不高兴,实在不孝。我心里矛盾,又不想让她生气,也不想让步。只好委屈地牵起她的手,绵绵道:“娘,佳儿还想再陪您几年,别这么早把我嫁出去。”在我的时代,剩女成风,为何古代十八岁不嫁人,之后就是老姑娘了?我承认是我固执,不愿意去理解。
  娘看我这样,缓了一口气,和声道:“你既然想孝敬我,就好好听话。”
  我松开了她的手。不,待在这大院之内,我只是为了娘,然而为了一个不熟悉的男人,要进另外一个大院。我不愿意。我不是认命的人。我坚决地看着娘,缓缓摇头。
  娘气得只是喘气,我和她对视着,心里开始软了起来。好一会儿,她眼中渐渐透出冷淡,似有一种决绝,她终于开口说道:“我养你这么多年,你以为是为什么?你若不是你爹的女儿,我连看你都不会。别以为我不说,我就不恨,你毕竟不是我亲生的,难道把你嫁出去,还得求着你不成?”
  她说的是假话!我在心里叫着。然而,周身还是如同掉进了冰窟一般,由外而内,全身发冷。我鼻子发酸,只希望她下一句便会跟我说,佳儿,娘说的不是真心的。
  然而,她背过身,继续说道:“现在我烦了,厌了,一想到你是别的女人生的,我就觉得恶心!就算今天没有唐哲生,明天我还是会找一个把你嫁了!”
  烦了、厌了、恶心了,我脑袋中转着她这几个字眼,感觉心窝渐渐生疼,泪一刻不停地往下掉。然后喉咙被堵住了,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娘转过身,阴沉的脸上依旧美丽焕发,让我更加刺眼难受。随后李管家被叫了进来,将我带了出去。
  回到房中,李管家安慰了我一句:“夫人那是气过头了,说了重话,小姐宽心些,过几天就好了。”然后又急急地走了出去。
  张嬷嬷闻讯赶来,见我坐在床上,满脸是泪,替我擦着眼泪问:“小姑奶奶,这是怎么回事?是夫人责骂你了吗?莫哭了,传到唐公子那里,还不是给杜家丢脸?”
  我一听唐公子三个字,甩开了张嬷嬷的手,边哭边撒气道:“都说不要我了,丢的也是我的脸!”
  张嬷嬷没有办法,让丫环都出去,只留她一人陪我说话。
  她坐在我身边,继续替我拭泪,柔声道:“这都是什么事情,你不说我也知道,你不喜欢夫人给你指配婚事。只是这婚事,向来都是父母之命,你现在哭着闹着,将来还不是得嫁人?”
  我侧过头,实在不喜欢她的说法。
  张嬷嬷不以为然道:“只要你还待在杜家,就得听夫人的。现今儿,你就是闹闹气,赶明儿,还不是得乖乖出嫁?”
  我听着越来越不舒服,忙打断她说:“嬷嬷,你先去休息吧。我想一个人待会儿。”
  张嬷嬷叹着气走了,房间立马安静下来。然而,我的脑袋里,轰隆隆的只响着娘的那句话。眼泪抹了又流,终于还是趴在床上痛哭起来。即使唐哲生不愿意娶我,娘总会找到一个人,然后将我嫁出去。是我被她保护得□□心了吗,竟然忘记了古代这礼俗。娘毕竟是这里的人,我说的,她定是不能完全接受的。原来,我几年的乖巧懂事,到最后还是逃不了被指婚的命运。
  终于哭累了,我麻木地躺下睡觉。翻来覆去,睡意全无。好不容易眯上了眼睛,朦胧中,我见到贴着喜字的大堂,我穿着嫁衣,周围的宾客在笑,高堂上,娘也盈盈笑着。我猛然掀开盖头,我对面站着,是一个陌生的猥琐男子……
  梦醒,魂惊。我立起身,窗外已经有了微光,天快亮了。我很久没有做过梦了,我知我命来之不易,不顺心的事情时常能不想就不想,随遇而安。恍恍惚,居然已经过了快十年,我来到这里,快十年了。
  转眼间,十年。于是,我是戴佳儿,还是古兰萱?我起身站在房间的花窗前,窗外有花香传来,花树在微薄的晨雾里,显出若隐若无的枝干。好似一幅未干的水墨画,朦胧了我的思绪,我茫然。
  我是戴佳儿,然而,我还是古兰萱。戴佳儿必须接受住进高阁的命运,但古兰萱向往的是山水田园的自由。然而,我有多久没有接触到更辽阔的天空?我抬起手,仿佛看见了曾经乡间经常玩耍的秋千,听见了耳边潺潺的水声。我在杜家住了六年,我不去想曾经的生活,只是怕,一冲动,便离开了。疼爱我的娘和张嬷嬷怎么办呢?
  虽然知道娘说的不过是气话,但是想起来,胸口还是隐隐作痛。我想离开,离开这里,想回乡下,想看河边的芦苇,听林子里最纯粹的蝉鸣。
  逃跑?脑子里跑出这两个字。我随即摇摇头,我不能这么自私。杜家虽然平静,但是仇家可能早埋伏在暗中。加上他们处在高位,一句话就可以让我们死无全尸。我一个人是改变不了的。可是,娘怎么办?
  我摇头苦笑。看来几年的养尊处优,果然让我变得更加懒惰自私。就算不能保护杜家全身而退,至少,我要保护她可以安身立命。我决定,逃出杜家几天,出了杜家,很多事情,就不会有人阻挠我知道了……
  这是我几年来做的第一个大决定。几年后,我时常回想起这个夜晚,叹息地想着,若是我没有突然冒出这个想法,那么后来的故事,会不会不一样呢?人总会在事后后悔,即使时间给历史盖上尘埃,我们总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忏悔如果当初。
  我还是随着心意做了。因为这个决定,我和慕容少秋从此扯上了千丝万缕、再也斩不断的关系。
  当夜,我带上了一些银两,猫着腰偷偷溜出了房间。我知道,这个时候,有些下人已醒了,后门也一定开着。到了后院,护院突然跳到了我面前,吓了我一跳。他定睛看是我,问我怎么回事。我紧张,又不会说话,后门就在他身后不远,不想回头放弃。我支吾了一会儿,终于想到了一个好的理由:“那个……我刚才被一个小东西吓到了,你帮……帮我看看去。”
  护院半信半疑地看了我,但小姐的命令,他总不会违抗的。在他转身找东西时,我立马冲出了后门。
  由于昨夜睡得极少,当我跑出杜家的大巷口时,便开始觉得头晕目眩。而我眼前的,是一个刚开始摆摊的市集,男女老少,各自忙着自己的营生。突然有那么一瞬间,我感觉我在这里的十年,都只是恍惚间的一梦,杜家的衰亡,恶人的算计,或者是所有人和我想法上的冲突,在此时此刻,变得那么模糊。
  天空开始明朗,集市也开始热闹起来。越发熙攘的人群,没有人注意到我。我不过是沧海一粟,我的所有念想,在生死或民生面前,不足为谈。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我的脚步也开始慢了起来。我苦笑,这条大街,在看不到的时间的尽头,会有高楼耸立,街上的人,没有人会被历史长河留住。那么,我们苦苦经营的事情,究竟是为了什么?
  为什么?
  我心中念叨着这三个字。集市两边的人,在阳光射进大街时,稀稀落落地响起了叫卖声。我回过神,原来我竟陷入了顽固的思索中。许久没有出来,我对这个世界感到陌生。应该说,我不曾熟悉过。这么多年,我究竟过了什么?
  心有戚戚然,毫无目的地走过大街。我看前方围着一群人,走过去一看,是一堵告示栏,贴着几张皇榜。人们站在下面议论纷纷,我稍稍听了几句,竟是皇帝驾崩,发丧三日。我心底一惊,想起杜家和朝廷的牵连,发生这样的大事,一定会影响到杜家的。我似乎选了一个不太好的时候离家出走。有一种想要回家的冲动,但是自问,我回家能解决什么呢?
  皇帝发丧,民间不得挂红,穿着鲜艳。我特地寻了一家裁缝店,买了一件男子素色长褂换上。以前一直以为电视上的人女扮男装,没有人认出,那都是瞎了眼的。现在才知道,所有人都忙着自己的事情,谁有工夫去管你是男是女。
  我决定,离家两天。现在娘一定很生气,又遇上这么不好的时候,杜家此时应该混乱了。我想,有李管家在,他一定会打理得井井有序。明天傍晚,我一定回去。我心里自信地想,经过这次,她应该不会强迫我嫁人了。
  茶楼是闲人墨客聚集的地方,南国正立新皇,茶楼也一定热闹。我走进一家茶楼时,虽然是早上,但是已经没剩下几个位置了。找了个靠边的地方坐下,叫上一壶茶,我开始细细地听他们的谈话。
  隔壁桌的,是两个书生模样的人,穿着一白一黑,旁若无人地讨论起当今的局势,声音虽然刻意压低了,然而我还是听得清的。
  白书生道:“先皇驾崩,新皇登基,几家欢喜几家愁。新皇还是太子之时,皇叔明王爷曾出言废太子,颇有动静。可是,昨日已有讯,明王爷的世子荣升为郡王,坐管西郡一带。而昔日对新皇赞赏有佳的海大人,昨儿同时被降职,从一品的相爷降为三品的文官。这唱的是什么戏?”
  黑书生冷笑一声道:“这风云变幻,暗潮汹涌,哪是你我凡人能猜得透?我倒是知道,这大臣升降,和现如今的慕容贵妃颇有关系。慕容贵妃在为太子侧妃之时,就经常为太子出谋划策,而其侄慕容将军又是西北大将军,中有兵权,权衡利弊,自然由他们操控。”
  白书生叹气道:“看来,这慕容将来也会分得一半天下。”
  黑书生摇头道:“非也,慕容一族虽然鼎盛,但慕容贵妃膝下并无子嗣。慕容家男丁稀少。最多不过风光几年罢了。”
  黑白书生又叹气又摇头地说了几件慕容姑侄的丰功伟绩,其中不无赞赏嫉妒担忧。我听完,却有自己的想法。慕容贵妃虽多才智,毕竟是一介女流,慕容少秋又掌握兵权。帝王之心,必定出于利用和防范的矛盾之间。慕容贵妃无所出必定也不是偶然。自古盛极必衰,慕容少秋此刻风光,将来就不见得会如意一世了。想到这里,我深深叹气,将脑中出现的那个似笑非笑的人挥去。
  我正想着法子想要了解关于杜家的事情,又一个书生坐在了我身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