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村长看了看户凭,放下心来,高兴的说:“娴儿姑娘,走,我带你去看看村里的祠堂,如果可以的话就用来做学堂!”
  考查完毕教室,村长又让全村的人集合开会,介绍了娴儿姑娘免费开学堂的事,鼓励大家报名。这等好事哪用动员,全村人报名踊跃。村子不大,但是家家的孩子却不少。
  文玉把五十多个孩子按照年龄分成两个班,六至十岁一个班,十一岁到十五岁的孩子一个班,山村人淳朴,没有男女大防这些穷讲究,于是文玉的班里男孩、女孩都有。
  文玉出钱置办了笔墨纸砚、书本教具、桌椅板凳、取暖火炉,原本闲置的祠堂每天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和现代的学校没什么两样!
  因为正是冬季的农闲季节,不少求知若渴的成年人也来听课,文玉又只好加了一个成人班,于是三个班轮流教,每六天休息一天。文玉每天备课、上课,完全把心思放到了自己的学生身上,每天忙得团团转,自己的所有不快和心事全忘到了脑后。
  文玉住到了丫头的家里,村里每个月给他们家一袋面、一袋米,算是补偿。张大叔因为女先生住在自己家里,光彩的不得了,说啥不要,看村长发了火才满面羞愧的收下。
  文玉看着这些淳朴善良的村民,又一次感动的差点掉泪!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这个“希望工程”坚持下去!
  文玉按照现代教育的管理模式和学习内容给大家教学,自然成效非凡。很快,岸上村有个好学堂的事慢慢传开了,吸引着远处村子的孩子们也来就学。文玉的成就感日益增长!
  忙碌又愉快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一眨眼一个月过去了。眼看着没几天就要过年了,考虑到一开春农民们就要忙起来了,所以寒假就只放了十天。
  村民们听说娴儿姑娘要回家过年,纷纷送来一些山村野味,说带回去让丰城的家人尝尝鲜,文玉暗中苦笑,丰城哪来的家人哟!
  不过是自己不回去过年,怕这些村民疑心,瞎说的罢了!
  这可是自己穿越到这里的第一个新年呀!该如何过呢?明天自己要到哪里去?爸爸妈妈他们不知道在干什么?没有了自己,他们的新年又该如何过呢?
  夜里躺在床上,文玉翻来覆去睡不着,想到了柳飞、韩子度、离文、离灿、赵大夫一家、还有那个人……他们把自己忘了吧?
  怪不得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里,谁是亲人?
  如果说有一个可以去找的人,可能就只有柳飞了吧?一时间心潮起伏,默默的滴下泪来!
  第二日昏昏沉沉的醒来,竟然已经到了巳时(北京时间09点至11点),出了房门来到院子里,一眼看到柳飞正和张大叔在一起劈柴火,院门外停了一辆马车!
  “柳大哥!”文玉不知道怎么了,看到柳飞就想哭,是太久没有见到朋友了吗?
  文玉跑上去一头扑进柳飞的怀里,眼泪不听话的就留下来了。
  柳飞很高兴文玉的态度,毫不客气的把文玉紧紧的搂在怀里!
  当然柳飞对文玉的见面礼已经见怪不怪了,丫头和小宝倒有点害羞,平时严厉的女先生也会撒娇么?
  张大叔看娴儿姑娘起身了,赶紧指挥着两个孩子往马车上放东西,看文玉阻拦,张大叔说:“娴儿姑娘,这可是大家的一片心意。你就全部带走吧!”
  柳飞爱怜的揉揉文玉的头发,赞赏的说:“你呀,到哪儿都能让人喜欢!”低下头在文玉耳边小声的说:“刚好够咱俩过年了!”然后看着文玉坏坏的笑了。
  柳飞呼出的热气拂过文玉的耳垂,看着柳飞坏坏的样子,文玉心中一跳,可是马上脑子里苏离净的俊脸一闪,文玉无奈的苦笑了一下。
  两人坐上马车,文玉问道:“你怎么知道我今日要走?”
  “我前几日来过一次,问了你的那些学童就知道了。看你很忙,就没打扰,今日突然见到,不是更惊喜么?”想到文玉一头扑进自己怀里的情形,柳飞笑得合不拢嘴。
  文玉很感动,说:“还是柳大哥对我最好,我们要去哪里?”
  “柳屯,我家。就在我家过年吧?”柳飞看着文玉迟疑的样子,又补了一句:“要不,你说。”
  文玉有点犹豫,和柳飞两个人孤男寡女的总觉得不大好,自己虽然心中清明,只怕柳飞有所误解,误了他,倒是自己的错了。
  更何况这是自己最为伤感的新年了,更需要一个热闹喜庆的气氛来冲淡悲戚。心中突然后悔,真不应该离开,就留在张大叔的家里过年,村里那么多人该有多热闹!
  可是看着柳飞热切的眼神,又不好拂了他的意,笑着说:“好,就去你家过年!”
  夜里,天空飘飘洒洒的下起雪来,第二日早晨,文玉起身来到院中,看到柳飞已经把院子扫的干干净净,远处的房顶、树木都披上了一层银装,大地银装素裹,静谧中透露出苍茫和萧条来。
  文玉的心情并不好,这要是在以往,寒假里下了雪,正是自己和刘萌萌她们疯狂玩雪的时候,到公园打雪仗、去溜冰场溜冰、到河边凿开冰窟窿和爸爸一块钓鱼、和放了寒假的妈妈到海南旅游……
  可是自己现在在这里能干什么呢?
  只能苦苦的思念她们吧?
  第三十六章 玉镯
  第三十六章玉镯
  听着柳飞在小厨房里叮叮咣咣的做饭,看着烟囱里冒出的浓浓的白烟,文玉的心不知道是什么滋味。穿越到这里半年了,今天是难得的清闲和安静,可是为什么自己的心里却乱糟糟的呢?
  这样安静的生活不好吗?就像岸上村的那些女人一样,找一个会疼自己的男人嫁了,生儿育女、男耕女织,没有羞辱杖刑、没有妻妾争宠、没有胆战心惊……一辈子过着贫穷但快乐的生活,从此远离官府、大盗、富豪、王府、王爷……
  可是自己的心为何会这么痛!为何只要想到他,自己的心就会痛?
  现在他在干什么?锦衣玉食?珠环翠绕?文玉突然想起温柔的灵心和妖娆的香云,嘴角不由得出现了一个讽刺的笑,他有时间想自己吗?他会想自己吗?既然已经彻底放开了,还在想什么?自己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优柔寡断、多愁善感了?
  柳飞站在厨房门口,看着院中呆呆站立的文玉,乌黑的青丝长及腰间,一身锦缎棉袍难掩窈窕的身姿,那样的遗世独立、惹人怜惜。慢慢的走上前去,悄悄的搂住纤腰,轻轻的在女人耳边哈着热气,低低的说道:“吃早饭了。”
  文玉闻言一震,耳边的热气让人心慌,文玉不着痕迹的转过身来,压抑着心中的不安,笑颜如花的看着微笑着的英俊男人,故作轻松的说:“我来看看柳大侠做了什么满汉全席。”疾步走向室内,留下柳飞一个人疑惑的想着:什么是满汉全席?
  席间文玉的沉默寡言让柳飞感觉到一丝不安,她好像变了,自从说要离开京城,柳飞就隐隐约约的感觉到文玉有点和以前不同,好像有心事了。是什么呢?
  静安王府。
  年节将至,王府里比往日更为忙碌、喜庆,整个王府布置一新,各处的大红灯笼透出节日的气氛,里里外外打扫的干干净净,小径上连一片落叶也见不到。来来往往的下人、侍卫们都换上了新衣,今年的新衣是王爷特别吩咐的,专门请了人来府里为大家量身定做的,那可是京城里有名的锦绣布庄。
  不仅大家奇怪,就连王妃都有点不解,这些事王爷从来都不管的,今年怎么有心管起王府置装的事了?不过心中高兴,自己的儿子不再冷冰冰的了,总归是件好事。
  只有离文心中暗喜,这是大哥在帮韩家吧?虽然大哥没再提自己和韩子度的事,可是大哥总是最疼自己的,对韩子度也从没有刁难过。可是又想到文玉姐姐,哎,大哥这么帮自己,自己如何才能帮到大哥呢?
  王妃正在兰溪院和刘侧妃商议给官家太太们回礼的事,突然管家来报,说丰城铺子的掌柜来了,正在院外等候。王妃说:“快请。”
  一会,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手拿拜帖和一篇账目,快步走进大堂,深施一礼:“主子们纳福。”
  王妃示意掌柜起身,坐下说话,微笑着问道:“老掌柜的身子还硬朗?”
  掌柜笑着回道:“托主子们的福,还能走得动。一年未见,小主子们都长大了吧?”
  刘侧妃笑道:“他们都好,劳你惦记。”
  王妃关心道:“今年你来的最早,别处铺子的掌柜都还没来呢。这两日雪大,路上辛苦了。明年让你的儿子来吧。”
  掌柜又施了一礼,说:“谢王妃,一年上京一次,小的还走得动。就是惦记主子们,不来还舍不得,也要来祭拜老王爷。我那儿子到底年轻,怕路上有闪失,再过几年就可以放心了。”
  说完掌柜递上账目,回道:“这是今年铺子的账册,请主子过目。”
  王妃略翻看了几页,随手交给了刘侧妃,说:“留下慢慢看吧。”正要招呼掌柜喝茶,掌柜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布包来,递给王妃,说道:“主子,这里有一个玉镯,请您过目。”
  “哦?”王妃略有惊诧,接过布包,打开层层包裹,看到一个晶莹翠绿、小巧精致的玉镯,“这镯子是?”
  王妃疑惑的看向掌柜,王府中珍奇无数,王妃见过的比这珍奇的宝贝多了去了,此玉镯虽然成色很好,倒也算不上极品,今年老掌柜这么巴巴的捎一个玉镯过来,有什么说道不成?
  老掌柜从怀里掏出一个放大镜来,交到王妃手中,指着镯子的内圈,激动的说道:“主子,您再用这个镜子好好看看。”
  王妃看着玉镯,忽然惊诧的睁大了眼睛,手竟然都有点哆嗦了,惊奇的看着老掌柜:“老人家,这是哪里得来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