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黄管家抱歉的说道:“回少奶奶,主子走的时候没有给小人交待,”看着文玉阴沉下来的脸,又补了一句:“主子交待了,他不在,您就是主子,丰城的一切都听您的。”
  文玉心情很好,微笑着说:“都听我的?”
  黄管家看文玉笑了,心里松弛下来,回道:“是。今日天晚了,主子您先休息吧。明日我让府中账房、当铺掌柜、田庄庄头都来给您见礼,顺便把所有的账目都拿来。您看怎么样?”
  文玉虽然聪明伶俐,对理财可是一窍不通,也没有什么兴趣,一听到这么多地方的账目,就头大,只好说:“那些以后再说,你先给我准备马车。”
  黄管家吃了一惊,疑惑的问道:“少奶奶,您这个时辰要马车……”
  文玉好整以暇的问道:“怎么,黄管家,不行么?”黄管家哪敢说不行,只得出去准备。
  打发走了几人,文玉喊了一声“柳飞!”
  话音刚落,柳飞就打开窗户外跳了进来,看着文玉问道:“你现在要走?”
  柳飞躲在窗户外面,把里面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
  文玉坚定的说:“是,你来驾车,我们连夜赶回岸上村!”
  为了自己清白的名声,可不能在苏府过夜!否则以后大家还不都把自己当做已婚的妇人了?
  “你先在前面路上等着,我们一起回岸上村!”文玉看着柳飞说。
  柳飞摇摇头,含情脉脉的看着文玉,温柔的说道:“文玉,跟我走吧,不要回岸上村了!”
  “柳大哥,文玉要辜负你的好意了。我一直把你当做大哥,这份心意从来没有变过,”文玉看着柳飞,很认真的说:“就像韩子度一样,我把他当做弟弟来看待的。”
  故作轻松的笑了一下,文玉笑着说:“要不要像韩子度一样,让我帮你撮合一下。回春堂赵家的三小姐很不错呢。”
  柳飞看着文玉顾左右而言它的样子,心中非常失落,看来她对自己……柳飞无奈的揉了揉文玉的头发,说:“我先在前面等你。”
  说完,不等文玉答话,依然从窗户出去了。
  黄管家备好马车,来请文玉。文玉出了房门,直接上了马车,看着紧张不安的黄管家,说:“一定把我的话告诉你家少爷。”然后放下帘子,让车夫赶车。
  出了府门不远,文玉就看到柳飞在前面等着,就让车夫下车,说:“你回去吧?”
  车夫愣了,担心的问道:“主子您一个人……”
  文玉不耐烦的挥挥手,“你回去吧。”等车夫走远了,招手让柳飞过来赶车,二人快马加鞭的向岸上村赶去。苏府的马车不错,前有车灯,内有被褥,文玉在摇摇晃晃的马车里睡了一觉,等柳飞喊她起身的时候,居然已经到了岸上村了。
  刚刚从苏府回来不久的张大叔看到女先生竟然深更半夜的又回来了,吓得不轻。这个时候不应该是洞房时刻么,怎么会回到自己家里呢?
  文玉简单的说了句:“相公去京城办事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然后让张大叔安排柳飞住下。
  张大叔心中疑惑,也没敢多问,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见了面,柳飞脸色有些尴尬,想想哪个人求爱被拒绝了,见到当事人能无动于衷的。
  文玉心中毫无芥蒂,直接问柳飞:“柳大哥,你要回柳屯吗?”
  柳飞说:“你这里都安顿下来了,我要到京城去,原来我一直关照的几十个孤儿不知道怎么样了。”一个寒冷的冬天他们都住在破庙里,不知道他们过得还好么?
  文玉一惊:“京城的官府要画像捉拿你,你又不是不知道。”
  柳飞笑着说:“他们要捉拿的是脸生黑痣的夜影,和我柳飞有什么关系。”想到这个丫头的调皮和精灵古怪,柳飞又忍不住揉了揉文玉的头发,脸上洋溢着宠溺的笑容。
  看着柳飞的包容和疼爱,文玉歉疚的说:“柳大哥,对不起!”感情的事真的是不能勉强。
  “可能是我做的还不够好!”柳飞说着,然后看向那辆马车,“既然文玉已经那么富了,就把这匹马送给我吧。”
  文玉恋恋不舍的说:“大哥,你自己一个人一定要小心!我会到京城去找你的。”想到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见,文玉离愁别绪涌上心头,自己的朋友都离开了。
  柳飞调侃道:“既然舍不得我离开,就和我一起走吧。”
  想到京城的那些事、那些人,文玉摇摇头,“柳大哥,你保重,不要忘了我呀!”
  村民和学童们第二日见到女先生居然在村里,异常吃惊当然也非常高兴,女先生嫁到了大户人家,还没忘了这些孩子们。原来还担心文玉夫家不会让新娘子在抛头露面了,但是看到学堂又可以继续办下去,大家还是非常开心的,一传十、十传百,于是越来越多的外村的孩子都来岸上村求学。祠堂就不太够用了,再说文玉一个人连轴转也有点受不了了。怎么办呢?
  要不要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呢?
  那就要招老师、盖校舍,事情搞大了,自己一个人肯定不行,那就需要钱、需要人。
  文玉想到那个苏家,既然他把家产都给了自己,自己取用就是天经地义了吧?
  主意一定,文玉和村长商量,村长考虑的更为周全,以岸上村为圆心,把周围七个村的村长都找了来,文玉主持竟然开了一次大会。
  各村纷纷同意建设一个公用的学堂,于是议定了地点,就在各村连接之处,新均出五十亩土地,二十亩用来建校,剩下的三十亩每年的收入用来做学校的各项花销,由岸上村出人负责劳作。剩下所需由文玉出资。
  没有贡献土地的村子负责出人工盖房子,除了教室以外,文玉还考虑到柳飞一直提到的那些孤儿,想把他们都带来学堂,这样就需要盖一些宿舍,包括这些招考的教师、杂役等人也需要在此吃住,建筑投资所需较大。不行就先来个分期建设,先把一期工程做好。
  文玉想到苏府的家产,咬咬牙承担下来。
  第二天,文玉让张大叔借了牲口,套上苏府的那辆车,又赶回苏家,黄管家居然不在。
  丫鬟说:“少奶奶,昨日黄管家上京了,不知道何时回来。”
  文玉想:肯定是去找那个苏少爷去了。
  备好笔墨,文玉写了一张招聘广告:
  纳贤告示
  兹有丰城郡岸上村学堂,因学童人数众多,需新增先生十名,特此纳贤。
  或秀才或举人、身体康健、十八岁至三十岁、每月薪俸纹银十两;另尚需账房、厨师、杂役若干,每月薪俸六两;以上诸员六日休沐一日,事病可休、寒暑有假。
  有意者,须前往丰城风和街苏府当面较考。
  写完了,让账房过来,在账上支了五千两银子,又让丫鬟把府里认字的人都找来写告示,在丰城大张旗鼓的招教书先生。
  此榜一出,大家口口相传,因为待遇算是比较优厚,每天来报名的人很多,苏府里整天人来人往,丫鬟、仆从负责接待,文玉面试了两天,累得够呛。其他人好说,可是符合条件的教师才找了两个人。
  文玉问账房道:“吴先生,本郡年轻的秀才和举人不多吧?”来的很多人都超过了三十岁,而且认为文玉的年龄定的太低了。
  吴账房说:“少奶奶何不将年龄放宽呢?”
  文玉说:“年龄过大,可能就不会接受我定的教学规程,另外我也担心这些人会倚老卖老的不服气我的命令。”
  吴账房说:“少奶奶何不到衙门拜见知府?丰城郡的文人名录都在衙门归档。”
  文玉恍然大悟,是啊,这些高级人才在政府肯定有登记,自己一查不就知道了么?然后看符合条件的上门请来,要比在这里守株待兔快捷的多!
  再说,这些人还可能有点迂腐,不是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穷儒吗?这些死要面子的人见有人来请,可能就痛快多了!
  文玉顺利拜见知府,说明了来意,知府很高兴:多好啊,不用政府投一分钱,既安置了几十人就业,还把偏远农村的教育也搞得红红火火!这不也是自己的政绩么?!
  要不是看文玉是女人,知府恨不得来个拥抱!所以知府不仅大力支持,还想着如何给文玉发一个牌匾,或者将事情上报皇上,给丰城郡来个嘉奖什么的,对自己的仕途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呀!
  有了政府宽容的政策支持、有了苏府雄厚的财力支持、有了村民高昂的热情支持,从此文玉在丰城安下心来,红红火火的搞起了现代教育。
  第四十三章 休书
  第四十三章休书
  静安王府。
  黄管家看着静安王府的黑漆大门,心中忐忑:难道主子住在王府不成?要不,为何他留的地址竟然是静安王府?
  王府侍卫看着黄管家犹豫不决的样子,呵斥一声:“什么人?”
  黄管家走上前来,向着侍卫拱了拱手,说:“侍卫大哥,小人是从丰城来的,请问王府中有没有一位名叫苏离净的青年公子。”
  黄管家话刚一说完,两个侍卫同时大声呵斥道:“大胆!”其中一个用手中长枪指着黄管家,“哪里来的大胆狂徒,竟敢在王府门口直呼王爷名讳,你不想活了么?”
  黄管家吓得腿都软了,什么?自己的主子竟然是王爷?
  他可没有和自己说请,不过,这也算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会打自家人的,想到这里,神情倒镇定下来了。
  整了整衣衫,黄管家重新向侍卫行了礼,说:“麻烦侍卫禀告王爷一声,我是丰城苏府黄管家,有事情向王爷禀报。”
  侍卫半信半疑,不过还是进到净明院,向小厮禀明有人来找王爷。
  此时的苏离净正脚步沉重的朝着兰溪院走去,如何向母亲说呢?
  王妃看到自己的儿子来了,高兴的迎上前来,满面含笑的问道:“净儿,你来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