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书快书快,看书最快!书快电子书论坛:
----------------------------------------------------------
======================================================================
《半世浮生》偷得浮生半日闲
世人说,大陈有良相,面若冠玉发如泼墨,不及弱冠之年便位列三公。
世人又说,有良相又如何,大陈亡在大祈手里,他还不是转眼便降了大祈。
向来冷漠的祈王从未想过,有一日自己会如此沉沦。
向来淡然的祈相亦是没有想过,自己选择的,是怎样的一场爱恨离合。
人的一生能有多久?
便用我的半世浮生,换你今生傲视天下!
亲们,欢迎来看我的新文!
这个是bg向的啊!亲们自己找女猪~
争取日更,应该不坑!
基本每日上午10点准时更新!
======================================================================
文章类型:原创-言情-架空历史-传奇
作品风格:正剧
所属系列:无从属系列
文章进度:已完成
文章字数:267492字
第1章 1
大陈破国的时候,年轻的祈王骑在马上,遥望着那扇缓缓倒下的朱红色城门,悠然得好似在看一曲于己无关的戏剧。
大陈的国君固然算不得昏庸,却也与圣明无关。拼尽三十年的修为,也只是勉强维系着二十余万民众的生计而已。
大陈太小,疆土只有大祈的三分之一;更不要说是人口,全国的男丁加起来,也只不过是大祈的一支军队。
有的人天生不适合做国君,弹丸之地也只是治理得仅此而已。
祈王原本没有必要亲征,只是为了亲眼见一见大陈的那个丞相。
洛月,字寒之。
年仅十九。
祈王看着对面几近溃散的大陈守军,愈发地好奇起来。
这么一支破败的军队,究竟凭什么抵挡了卫国连续两年的进攻?
世人皆称大陈出了一位百年难得的丞相,未及弱冠便已位列三公,文韬武略,硬是带着风雨飘摇的大陈挺过了数次亡国之险。
可惜终究是强弩之末,背负着大陈上百年的腐朽,就算扛得住卫国三番五次的侵扰,面对国力鼎盛的大祈,不愿称臣便只能破国。
倘若早出生几年,或许便能扭转大陈亡国的命运也说不定吧。
祈王慢慢地踱过狼藉的大街,两旁的禁军神色肃然地警惕着可能出现的刺客。跪在路边的大陈国民一片肃穆,虽面露菜色却未必见得有多么惶恐。
威武而不屈,看来那位丞相多少有些本事。
大陈的国君以及几十位臣工安静地立于金銮殿中,祈王抬头看了看顶上不复艳丽的雕栏画栋,汉白玉的阶梯被岁月磨平了篆刻,大殿里灰蒙蒙的没有一丝的生气。
亏得撑了这么久才亡国。
“不知贵国丞相何在?”
祈王环视一周,除了一群面色晦败形容枯槁的老头之外,并没有发现传说中面如冠玉的那位丞相。
“洛相。。。已于昨日辞官。”陈王的面容有些惨淡。
“哦?”祈王心中一笑,面上愈发的清冷起来。
原来是个懦夫。
可笑的是自己的期望才是。
“听闻陈王四子二女?”
接过大陈玉玺的时候,随行的威远将军尉迟兰若看了看立于一边的大陈皇子们,发现少了一人。
祈王斜眼看向陈王,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孤。。。已将末子托付给一位故人抚养,并未暗藏祸心。”陈王的面色愈发晦暗,退后一步扶住身旁的龙椅,似乎有些力不从心。
“故人?”祈王抚摸着手中的玉玺,清凉润泽,是上等的玉料制成,盘踞的龙纹傲然而立,诉说着这个王朝曾经的辉煌。
“啪!”玉玺掉在地上摔成了几块。
殿下的朝臣颤抖着跪倒了一地。
尉迟兰若暗自叹了一口气,上前一步立于祈王身侧,
“陛下,听闻大陈的后花园别致典雅,珍奇众多。”
“后花园?”祈王眯着眼看向尉迟兰若,清冽的光从狭长的眼眸中倾泻而出。
“是。”尉迟兰若退后一步,让出道来。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陛下这是怒了。
“哼。。。那就去看看吧。”祈王跨过玉玺的碎渣出了殿门,阔袖拂过的刹那掀起一股冷嗖嗖的风来,徒留一群亡国之臣噤若寒蝉。
山石嶙峋溪水潺潺,碎石铺就的小径两边奇花异木婷婷而立。
祈王临水而立,正午的阳光被粼粼的湖水折射成万千光束,斑驳的树影摇曳生姿,偶尔飞过一两只水鸟,倒也满是闲情逸致。
祈王看着眼前的美景,什么也没有想。
二十一岁,对于王座来说,祈王年轻得可怕。
大祈国土辽阔兵强马壮,满朝文武不乏治国之能人。自登基以来,一度倾斜的朝臣党羽势力日渐均衡,国力蒸蒸日上,处处歌舞升平,年轻的祈王以为,剩下的日子或许是单调重复的。
直到有一日,逍遥散漫的太傅忽然进宫,推荐了一个人。
老头子捏着胡子说,“老夫听闻大陈的丞相下得一手好棋,陛下不妨为老夫讨了来,以解平日之寂寥。”
于是祈王来了,带着一个可有可无的借口以及满腔的期望,攻陷了大陈的疆土。
然而他却逃了。
终究是个徒有虚名的懦夫。
“陛下。。。”
寂寞还是孤独?
祈王望着粼粼水光上的几缕垂柳,兀自沉浸在愈发低落的心情之中,忽然被尉迟兰若打断,猛然回头怒火中烧。
“你!。。。”
尉迟兰若早已做好了当出气筒的准备,不想祈王怒气冲冲地回头,只吐了一个字便倏地止住,俊美的侧脸愣在面前,有一瞬间惊愕得忘记了呼吸。
尉迟兰若疑惑地顺着祈王的目光看去,粼粼的湖光几近晃瞎了他的眼。
不远处的湖心浮着一座小亭,青色的屋瓦朱红的廊柱,青红之间,一抹略显瘦削的淡水色身影斜靠在栏边,墨色的长发宣泄而下,几缕发丝和着衣摆,随着湖风轻曳。
好似一汪清泉,将正午的燥热连同人心的烦扰,一并洗净。
“那是谁?”尉迟兰若先一步回过神来,看了眼依旧有些出神的祈王,偏过头去询问大陈的宦官。
“是洛相。”
祈王猛然回头,凛冽的气势吓得那名宦官连退几步跌坐在地上。
“陛下,不妨去看看。”
祈王沉默片刻复又望了望湖心那抹水色的侧影,点了点头。
“阿月,我写好了。”
祈王停在离小亭不远的九曲回廊之上,这个角度只能看见栏边垂下来的衣摆。小亭的中央有一张圆形的石桌,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小孩子正坐在桌边临帖,认真的神情完全看不出亡国的悲哀。
“是小皇子。”先前被吓得两腿瑟瑟的宦官先一步开口,道明了小鬼的身份。
想来陈王口中的故人,便是这位辞官的丞相。
“嗯,那就先歇歇吧。”
祈王缓步向前的时候,忽然听见亭中传来的声音,清澈得好似水溅玉石一般,心下当即一颤。
“阿月,有好多人。”小皇子率先发现不远处的祈王一行,稚嫩的脸上多少有些担心,小步地向栏边的水色人影挪了挪。
“嗯,不怕。”栏边那人伸出一只手来抚了抚小皇子的脑袋,淡淡的语气里有一丝的笑意,以及意料之外的了然。
祈王眯起眼举步向前,跨进亭中的时候,倚靠在栏边的人影理了理衣襟起身。
“你便是洛月?”祈王看着面前清秀瘦削的男子,有些失望。
既然传说文韬武略,那至少也该是英姿勃发的翩然公子。
面前这人却是俊秀有余英气不足。
娘娘腔。
看来传说多半是夸大其辞道听途说之流。
牙雕般的面色柳叶形的细眉,一双杏仁目略微弯成向下的弧度,噙着一丝浅浅的笑意,一双薄唇更是淡成粉色,衬着白皙的皮肤,纯净得几乎透明。
祈王愈发地觉得不悦。
竟然无视了我刚刚的问话。
“不是陈王的男宠吗?”
尉迟兰若闻言浑身一颤,抿着嘴角看向祈王,满眼的难以置信。
“公子何出此言?”洛月并未生气,面色仅仅是一诧,随即恢复成片刻前的神色,依旧噙着一丝浅笑。
那眉眼虽柔却深不见底,嘴角的浅笑或许只是一种习惯。
尉迟兰若看在眼里,心下不禁拢了拢神。
或许没有那么简单。
“世人传言,”祈王眯着眼看向洛月,眼神中有一丝不耐,顷刻前平复下来的心情复又有些烦躁,“洛相文韬武略,现在看来,或许是谬传。”
“嗯。”洛月微微点头,脸上的笑意加深了三分,下一刻忽然眼中精光一闪。
尉迟兰若心下一惊,伸手便去摸剑。
“噌!”那张笑靥的残影还停留在眼前,下一刻祈王只觉得一道白光迎面而来,一阵疾风擦过鬓角,金属撞击之声随即在水面上弥漫开来。
“护驾!”身后的禁军后知后觉地纷纷拔剑,祈王下意识地抬手摸了摸脸颊,有一丝粘腻沾到了指尖上。
回头看见尉迟兰若持剑的右手依旧在微微地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