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第一章 跳神
还有几天就是藏历新年了,在这之前要先过个驱鬼节。这个奇特的节日就在藏历的年二九,过了这天就算正式拉开了新年的序幕,所以说这天是藏族人一年当中最忙碌最隆重的一天。
驱鬼节在藏语里叫作“古突”,藏民们认为新的一年来临之前必须驱鬼消灾,以祈祷来年的吉祥如意。在这一天,各地的寺庙都会举行盛大的跳神活动,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
藏族的跳神也叫“芭羌”,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跳大神,也不是一般娱乐性质的舞蹈,而是一种独特的宗教仪式,目的是向人们宣扬藏传佛教教义。表演者均为寺院里的僧人,这些僧人除了学研读佛经外,还要专门学习跳神的舞步和唱腔,因为其步伐和唱腔都是按照密宗教义而设计的,每一步每一句都有其表达的特殊含义,所以表演者必须严格按照仪式的程序,否则会被视为亵渎神灵而受到惩罚。
跟邻居家的顿珠约好了一起去看跳神舞,于是这天早早地起床梳洗。顿珠非要帮我扎辫子,她说这样的盛会一定要盛装出场。“会有很多小伙儿哦”,她伏在我耳边悄悄地说。藏族姑娘早当家,她们家务农活非常繁琐,平日里少有机会和年轻男子交流认识,所以利用赶集和节日盛会来寻找心仪的对象就成了她们彼此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
那些小伙儿在我家那两口“人”面前还不都得黯然失色,我暗想。
宏瑞说我暴殄天物,这么两个帅哥放着都不会好好利用一下。可要是她知道了他们的原型是什么,估计她会立刻收回那些话。
在顿珠的坚持下,我顶着一头小辫子和五彩串珠出门了。
第一次梳藏式的发型,感觉挺新鲜的,和穿得花花绿绿的顿珠一起在路上走,颇高的回头率极大地满足了我平日里被墨墨打击得落花流水的可怜的虚荣心。
我边走边想,要是那家伙看见的话,肯定要笑死我了。可惜他不在,这又未免让我有些难过,因为我连给他笑话的机会都没有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时候觉得烦,见不着的时候又会怀念。人为什么总是生活在这样的后悔中呢?我困惑。
“快看!我们到啦!”顿珠指着前面,兴奋得脸红扑扑的。
寺庙门口的场地上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很多都是扶老携幼全家出动来看。演员们已经到位了,正整理着服饰和道具。顿珠拉着我在人群里钻来钻去,终于找到了个视线还算宽敞的空隙,伸长了脖子看。
来藏区,跳神舞是一定要看的。虽然对于我这些外行来说,主要是图个新鲜和热闹。但是不得不说,跳神是一场及其华丽和震撼的视觉盛会,因为你能想到到色彩几乎都能在演员的身上找到。在这里,我才知道如此多的色彩组合在一起非但不觉得花里胡哨,反而更加深了神秘的意味。
我个人觉得跳神最独特的看点在于——面具,和其他戏种的面具不同,跳神的面具一般是立体雕刻,色彩绚丽,并且涂饰纯金细粉。除了比较常见的善面菩萨佛僧和人物动物形象外,还有许多青面獠牙的鬼怪和护法神,或平和,或威猛,或丑恶,或狰狞,给人印象强烈而又深刻。
等了一会儿,场上鼓钹长号齐鸣,红衣高冠的喇嘛仪仗队出场了,后面跟着牛头马面造型迥异的群神乱魔,他们边走边舞,绕场一周,表示净化场地,祈请诸神入位。
开场完毕,仪式正式开始了。扮演各种角色的演员们头戴面具,身着色彩华丽的服饰依次入场,在舞钹、唢呐和长号的伴奏下舞蹈起来,用各种手势步法,或用刀盾等道具来表达佛教寓意,每段舞蹈之间还会穿插着用哑剧的方式讲述的一些佛经本生故事。
踮着脚伸长了脖子看得很费力,顿珠问我要不要再往前一点儿,我欣然同意。
往前挤了没几步,顿珠就被淹没在人群里了,“顿珠!泽仁顿珠!”,我提高叫了几声,引得周围几双陌生的眼睛看了过来,窘得我连忙闭了嘴。在密度如此之高的人群里找人谈何容易,我只好弓着背低了头朝着她过去的方向奋力挤了过去。
突然前面一空,之前的压迫感消失了。
我纳闷着一抬头,发现自己居然挤过了头,已经挤出了人群,进入了表演场地。
惨了惨了,又出洋相了!
瞅瞅周围似乎没什么人注意到我,迅速拿手遮了脸往回钻。忽地感到手腕上一紧,我惊得一回头。
一个人站在我面前,装扮上看应该是跳神的舞者。脸上是骷髅头的面具,头戴五个小骷髅头做成的花冠,耳边插着风翅,上衣上绘着瘆人的白色人体经络,下穿五彩的小腿裤,腰里系着条彩绸的围裙,手上还戴着装着假指甲的手套,脚踝拴着的铃铛随着他的动作叮铃铃地响了起来,很清脆。
“你干嘛”,我下意识地收手,却发现被抓得很紧。
他竖起一根手指,放在嘴巴前面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然后拉着我从旁边绕出人群,一直到了人群后面的空地。
“你是谁?”一停下来,我问他。
他不出声,也不动。
我想他可能是不懂汉语,于是指指他,再指指我自己,然后看着他戴着面具的脸。
见他还是没有反应,我很有揭开他的面具的冲动,可是不敢。
这时人群里开始沸腾起来,应该是最精彩的压轴戏开场了,我不愿跟他耗在这儿了,就想过去看看,却被他拉住不放。“你干嘛啊?”我有些急了。
他冲我摆摆手,然后松开手转身往回走去。
我傻眼了,摆手是什么意思?是叫我不要过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