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第五章 柳暗花明(中)
顺着高墙找到了月洞大门,上面的牌匾用金字写着“濯童山庄”,两侧的对联上书“春阳潜沮洳,濯濯吐深秀。”我认得这是韩愈诗作《南山》里面的句子,这么看来这设计者也是个风雅之人。
门口没有人看守,甚至连个门栏都没有,看来这院落是开放的,我放心地走了进来。庭院深深,随处可见小桥流水,青竹幽兰,布置得相当雅致,真就是古装剧里大户人家才能拥有的园林。
这会儿的我已经彻底放松了,带着欣赏游玩的心情边走边看,整个人都愉快了许多。路过一处幽池时,我发现里面养着几尾神奇的鱼,长得似鲤非鲤,浑身雪白,眼珠赤红似血,游曳在碧色莲叶之间,很是醒目。我在岸边饶有兴趣地看了一会儿,想起自己进来的目的,便继续往里走。
绕过了一座假山,眼前豁然开朗,同时一阵浓郁沁人的花香扑鼻而来。
庭院最深处,一颗高大挺拔、树冠茂盛似云盖的古树紧贴着一栋木楼生长着,开满了一大串一大串的紫色花朵,在明亮的月光下艳丽惊人。我第一次见到这么美丽的树,跟童话里的插画一样。
望着发了一会儿惊叹,我转去看那木楼。木楼同样高大,上面的牌匾样式跟月洞门上的一样,上书“柳暗花明”四个大字。那一直在我耳边萦绕不已的乐曲声,正是从这楼上传出来的。一个女声在随着乐曲吟唱,听不清楚歌词,但那歌喉宛若黄鹂,甚是动听。要想找人问路,看来非这楼不上了,我这么想着,脚已经往楼梯上踏了上去。
这木楼的二楼装修得古香古色、十分豪华,中央是个舞榭歌台,台下的雅座几乎是座无虚席,几位跑堂的小二穿梭其中,不时为客人们斟茶端果子。所有人都身着古装,没有电灯,照明是点着的罩纱烛台和红娟绘彩宫灯,看上去就像古装剧的拍摄片场。可是没有看到摄制组和后勤人员啊?我心生奇怪。
人们或听曲,或低声谈话,没有人注意到我。我不敢贸然走进去,就站在一根廊柱旁边,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尴尬不已,只好等有人经过时,逮着谁就问谁了。
乘着等待的当口,我把四周打量了一下。
那舞榭歌台正中央的天花板上是鸾凤鸣歌的立体浮雕,众鸟们围着一朵莲花且歌且舞。鸟儿的羽毛鎏金彩绘,眼珠子应该是镶嵌了琉璃之类的珠子,被烛光一照,眼波流转、栩栩如生。更巧妙的是,占据核心位置的那三只鸾凤,口中衔着粉色轻纱,垂下来刚好罩住歌台。里面一位身着红色宽袖长裙的年轻女子,正在抚琴吟唱。
远远地隔着薄纱我看不清女子的脸庞,不过想来,拥有如此动人歌喉的,必是位气质超然的惊鸿美人吧。
弹拨间,只听得她唱道:
“缥缈尘世桃坞乡,碎烟花,醉流年。
冥海茫茫方寻去,山里蜃影,云中烛火,顾盼稀如昨。
千夜孤魂梦离索,半盏韶华,岁岁年年,杯中解心愁。
灯影丝竹火依旧,万山过客何处留。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尽,飘然何处,谁人话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