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第六十三章 归故里情怯竹溪阁
到桐庐县的时候已是晌午,众人便先找了家好些的客栈歇脚。
将车马行李安顿好,顾子曦便以地主的身份,邀众人去桐庐县最好的“醉仙楼”吃午饭。
不料一进“醉仙楼”,就有人奔过来,惊喜地大叫一声:“三公子,你居然也来了?”
倒把四人吓了一跳,定睛看时,那人打扮得不僧不俗,秃头溜光,红脸浓须,铜铃大眼,塌鼻阔口。
慕晓净不由微微蹙眉,想不到会在此地遇到这个癞□□一样讨厌的赖如愿。
季少为却立即微笑道:“赖兄?好久不见。”
赖如愿飞快地瞟了一眼他身旁两个女子,就连忙收摄眼神,对季少为咧开大嘴哈哈笑道:“是啊是啊,当真好久不见。”
季少为一如既往温文有礼地微笑道:“相请不如偶遇,请赖兄移步一起小酌两杯,如何?”
赖如愿又看了他身旁两个女子一眼,终于还是咽了口唾沫,挠了挠自己的秃头,嘿嘿一笑道:“那个,就算了吧,在下那边还有几个朋友要招呼,改日再与公子相叙便是。”
季少为顺着他的眼光往窗户边瞧去,只见那里坐了一桌子江湖中人。
“哦,既然赖兄与朋友小聚,那少为就不打扰了。”季少为于是收回目光,对赖如愿微笑着点点头道,“我们住在‘顺发客栈’,不知赖兄在哪里歇息?”
赖如愿忙道:“在下住在‘如意客栈’,两家离得不大远的。那个,三公子请便,在下就先失陪了。”
“好。”季少为便微一颔首道,“那咱们改日再聚。”
众人上了楼,拣个干净临街的雅阁坐下,点了菜。
等着上菜的功夫,顾子曦随意地问道:“方才那位,可是‘千手佛’赖如愿?”
季少为微笑道:“可不就是他。”
慕晓净想起执玉那件事,忍不住就冷冷地哼了一声。
顾子曦有些好奇地看她一眼:“怎么,师妹与此人有何过节不成?”
慕晓净淡淡地道:“我同这种浑人能有何过节?”
季少为显然也知道她想起那件事了,便道:“顾兄有所不知,晓净曾在少为家里见过此人一次。那人确如晓净所言,是个浑人,吃了两杯酒,居然对执玉动手动脚的。”
顾子曦了然,点头“哦”了一声。
慕晓净则斜了季少为一眼道:“人家都调戏你贴身侍候的丫头了,亏你还跟他称兄道弟的!”
季少为“噗哧”一笑,却只是轻轻摇了摇头,方道:“这姓赖的,除了看见女人就迈不动脚步之外,其实倒也没有别的恶行,而且还甚是仗义。晓净,你看人,也不要只看人家的缺点。”
慕晓净冷哼一声道:“俗话说,物以类聚。”
季少为便低下了头,但笑不语,只轻轻揉了揉自己的眉心。
顾子曦和秦若左右看看两人,不由对视一眼,一时间,四个人的神情都颇有些微妙。
吃过午饭回到客栈,秦若便由执玉服侍着去小睡片刻了。
顾子曦则来向季少为辞行:“季公子,在下要回去见家师了,就此告辞。”
季少为看看跟在他身后的慕晓净,略一迟疑,方道:“其实少为也很想去拜会一下尊师,不如——”
不想慕晓净却打断他道:“家师素喜清静,不愿生人入阁打扰,你还是不要去了。”
季少为看着她,似乎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
顾子曦看看两人的神情,很识趣地道:“师妹,我再去房里看看,可还有何遗漏之物。你动身的时候,去叫我就是了。”
季少为看他出了门,方一脸笑容地对慕晓净道:“晓净,我等你好消息。”
慕晓净白了他一眼道:“我哪里有什么好消息给你?”
季少为笑道:“你就别装了,自己心里盼着这一日都不知道有多久了吧?”
慕晓净斜他一眼,扬起下颌道:“此话倒也不假,马上就能见到我大半年都不曾见到的师父,自然盼了不少日子了。”
季少为侧目望着她,嗤道:“口是心非!”
慕晓净哼了一声,转身便走。
季少为却追上一步,一把拽住她胳臂,将她拉得转过身来,然后拉起她双手握在自己手里,满面期许地盯着她眼睛问道:“晓净,你多久才能回来?”
慕晓净抽出自己的手推开他,蹙眉道:“你不要再这么婆婆妈妈的,我就能早些上山了。我若现在上山的话,今晚便可回来了。”
想了想,又叮嘱道:“不过半日的功夫,我很快就回来了。你在这店里乖乖等我,不要乱跑,若遇到危险,就像上次那样发求助信号,我一定赶回来救你。”
季少为看着她,唇角上扬,颊边酒涡儿漾开,却只点点头道:“好。”
慕晓净看他一眼,终于对他微微一笑,转身走了。
师兄妹二人,并肩走在人迹罕至的山道上。
顾子曦斟酌许久,方开口道:“师妹,有句话说出来,望你不要多心。”
慕晓净有些诧异地看他一眼,道:“师兄,你我一起长大,情同兄妹,有话但说无妨。”
顾子曦点点头,还是微一迟疑,方道:“见了师父,你只说不想跟我成亲就是,最好,最好不要提起季公子。”
慕晓净不由又看了他一眼,顿了一时方道:“好。”
顾子曦也回头看了她一眼,又迟疑一下,道:“你怎么说我都不要紧,只是,最好不要牵扯别人。”
慕晓净顿住了脚步,看着他道:“师兄,你是不是把师父想得太——”
顾子曦亦驻足停步,回看着她道:“但愿是我误解了师父。不过,你对季公子若是真心相待,必不希望他会受到丝毫伤害吧?因此,还是谨慎些好。”
慕晓净点点头道:“我明白,多谢你了,师兄。”
顾子曦摇摇头,没有再说什么,径自迈步往前走了。
竹溪阁跟离开的时候并没有太多变化,唯一不同的只是季节换了。
慕晓净看着自己从小熟悉的一草一木,心里备感亲切。离开的时候正是隆冬,林木之间寒气森森,冰封雪盖;而今回来却已时近仲秋,层林尽染,别有一番风味。
“师兄?师姐?”竹林后突然传来一阵窸窣的脚步声,随即闪出一抹绿色的身影,一个俏生生的少女一见二人,立即瞪大了双眼惊喜地飞奔过来,“你们两个居然一起回来了!”
顾子曦微笑着微一颔首道:“碧笙师妹,好久不见。”
慕晓净也点点头,问道:“碧笙,你没有出门么?”
“是啊。”碧笙灵动的大眼在二人脸上扫过,点点头道,“你们都不回来,我再出门,师父岂不寂寞之极?”
慕晓净便笑道:“不枉了师父疼你,你果然最孝顺了。”
碧笙撇嘴道:“师姐,你就欺负我,师父明明最偏心你。”
“瞎说!”慕晓净捏捏她粉嘟嘟的小脸蛋儿,笑道,“你最小,师父明明最偏心你!”
碧笙推开她的手,却又反手拉住她的手,对顾子曦撒娇地笑道:“师兄,你来说句公道话。”
顾子曦却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开口。
碧笙便叹一口气道:“我怎地就忘了,你肯定也同师父一样,是偏向着师姐的。”
顾子曦却岔开话题问道:“碧笙,师父在哪里?”
“师父还能去哪里?”碧笙抱着慕晓净的胳臂,腻在她身上,懒懒地答道,“不就在‘清心阁’么?”
慕晓净轻轻推开她道:“你这爱腻在人身上的毛病几时才能改掉?好了,去忙你的吧,我们先去见过师父,完了再去找你。”
“哼!”碧笙冲她皱皱鼻子,“才回来就嫌我烦啊?我走了,你跟师兄去看师父吧!”
慕晓净对她笑笑,看她径自穿过竹林走了,便与顾子曦一同往师父的居所“清心阁”而去。
远远地,就先听到一缕琴声,萧索孤寂,一如既往。
顾子曦与慕晓净不约而同放慢了脚步,静静听着师父的琴声,看着满目萧瑟的秋景,面上不觉都隐隐泛起凄然之色。
琴声如泣如诉,幽咽低回,百般离索,万种伤怀,和着竹林间飒飒的秋风,叫人喉头梗阻滞涩,从身上直冷到心怀。
二人不知不觉都停下了脚步。
顾子曦想起最后一次看到柳如眉时,她抱着孩子,倚着那锦衣华服的男子,满脸幸福甜蜜之色。而自己却为了不叫她看到行迹,悄悄地闪身躲进岸边柳树后的阴影里,靠着柳树粗糙的树干,紧紧闭上了眼睛,一遍遍地跟自己说:也许这才是她最幸福的归宿!顾子曦,你该为她高兴的,不是么?
慕晓净想起的却是竹溪阁那些猜猜疑疑的日子,不知为何师兄被师父打了一顿后,见了她的神色就再也不是从前那样的轻松,而是说不出的冰冷。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那冷意似乎终于渐渐淡了,但同时淡去的还有他看她的眼神,不痛不痒得仿佛她从来就是个不相干的陌路人。再后来,他下山不归的日子就越来越多,一年难得见他几次。她一赌气,索性也下山以后不再常常回来了。江湖之中若有相遇,顾子曦有多冷淡她就有多冷淡,绝不会比他热情一分。
也许是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顾子曦再见她时,终于又难得地能跟她说几句话了。可是彼此之间,却再也不可能回到从前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那些一起练功比剑吵架斗嘴的情形,从此只剩了些模糊的记忆。慕晓净有时也会又沮丧又悲哀地想,在别人眼里这个几乎称得上完美的师兄,倘若就这样跟她过一辈子,闷也把她闷死了。
直到遇见那个人。
想起他颊边那个俏皮的小酒涡儿,慕晓净的嘴角不知不觉就上扬起来,仿佛春日的暖阳蓦然照耀心房,心中的萧索之意一扫而空,竟然都没有注意到师父的琴声不知何时早已停歇。
直到那熟悉的声音蓦然传入耳中:“是子曦与晓净回来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