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间(1840-1860),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其标志之一:曲调板式完备丰富,超越了徽、秦、汉三剧中的任何一种。唱腔由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组成。
  鹅蛋脸,丹凤眼,朱唇一点;三千青丝,银泡头面;青褶素衣,红马褂。
  苏三,原名周玉洁,明代山西大同府周家庄人。五岁时父母双亡,后被拐卖到北京苏淮妓院,遂改姓为苏,其时妓院已有两妓女,她排行第三,遂改名为苏三,“玉堂春”是她的花名,苏三天生丽质,聪慧好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官宦子弟王景隆相遇苏三,一见钟情,过往甚密,并立下山盟海誓。在那里不到一年,王景隆床头金尽,被老鸨赶了出门。苏三要王景隆发奋上进,誓言不再从人。王景隆发奋读书,二次进京应试,考中第八名进士。老鸨偷偷以1,200两银子为身价把苏三卖给山西马贩子沈洪为妾。沈洪就准备带苏三回故里。沈洪长期经商在外,其妻皮氏与邻里赵昂私通,与赵昂合谋毒死沈洪,诬陷苏三。并以一千两银子行贿,知县贪赃枉法,对苏三严刑逼供,苏三受刑不过,只得屈忍画押,被判死刑,禁于死牢之中,适值王景隆出任山西巡按,得知苏三已犯死罪,便密访洪洞县,探知苏三冤情,即令火速押解苏三案全部人员到太原。王景隆为避嫌疑,遂托刘推官代为审理。刘氏公正判决,苏三奇冤得以昭雪,真正罪犯伏法,贪官知县被撤职查办,苏三和王景隆终成眷属。苏三有幸,传奇般地同王景隆团聚。
  “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我心内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言说苏三把命断,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人言洛阳花似锦,偏奴行来不是春。低头离了洪洞县境。”曼琪丰富的面部表情,极好的粉饰了唱功的略欠火候。台上演唱《玉堂春——女起解》的曼琪凄美的神情及到位的动作,感染了台下的观众,纷纷掏出帕子抹上一抹。班主看着众人的反应很是开心,心里盘算着多给婉茹点机会,她可是可塑之才啊!
  后台,曼琪看着自己脸上的油墨泛起了嘀咕。一向不习惯化妆的她,可是被这厚厚的妆容折腾惨了,不洗上半天绝对洗不干净的。而且天气那么凉,更加难洗了。不过想起刚刚台下的掌声雷动,曼琪也是乐开了花。粉嫩的小嘴,很是笑了会儿。想起家里生病的锦绣,曼琪自然加快的手里的动作。
  “婉茹姑娘今天的气势,一点不输给瑶儿姑娘啊,大伙说是不是啊,哈哈……”赶车的车夫兼道具师王小二大声的吆喝着。
  “哎,我说小二啊,你小声点,要是被人知道咱们偷梁换柱了,大家都没好果子吃。”班主赶忙制止王小二的大喊大叫。
  “王大哥夸奖了,婉茹可不能和瑶儿姑娘相比,人家才是正经的‘当家花旦’呢……”曼琪怕人误会赶紧解释道。不料坐在她一旁的班主不乐意了,:“当家花旦不当家花旦的,还是看客们说了算。往后,婉茹姑娘若是愿意,就多演出几场吧,学学经验也是好的。”
  “多谢班主替婉茹着想,婉茹需要学的还很多。……”曼琪也不骄傲,淡淡地说着。
  曼琪回到房间时,锦绣已经起身了,看着她神采奕奕的笑脸,曼琪也放下了心。
  “小姐,听他们说你今天登台了啊?我就知道我们小姐最棒了。夫人要是看见……小姐,对不起。”锦绣似乎意识到曼琪的表情不对,立马住口。
  “你个小丫头,病刚好就来说我了,看我怎么收拾你,(*^__^*)嘻嘻”曼琪说着挠向曼琪。
  “啊,小姐我错了,不过人家真的很开心……哈哈……”锦绣欢腾的蹦达着。
  用过晚膳,曼琪起身来到班主的房间,她有一个主意。
  “班主,我设计了一处戏,请您看看……”曼琪把现代的一些电视剧,白蛇传、西游记、红楼和聊斋上的一些经典题材罗列了一番。最后挑了一出白蛇传交给了班主。
  “婉茹姑娘,真是好才华啊,能写出这么精彩的故事来,等过阵子,咱们召集大家一起演出怎样?”“那就甚好了,班主待婉茹这么好,这算是婉茹的一点心意吧。班主您先忙,婉茹要去教小煜功夫了……”曼琪轻声带过门,班主看似平静的注视下,是一颗雀跃的心,果然是大家闺秀啊,自己可算是得到宝了,哈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