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逸读阁小说>书库>都市青春>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211章 袁绍:汉之善于兵者,无过于李翊

第211章 袁绍:汉之善于兵者,无过于李翊

  第211章 袁绍:汉之善于兵者,无过于李翊
  却说李翊领兵至仓亭,与袁绍决战。
  李翊共将兵四万人,俱是劲卒,可战之士。
  其中步兵有三万人,骑兵有一万人。
  然李翊只将骑兵置于中军处,并不打算直接派上场。
  他将望远镜取出,遥遥眺望袁绍军阵。
  只见人山人海,旌旗蔽日,少说十五万众。
  方知袁绍所言非虚,其能动员之兵力,实属可怕。
  两军对峙,都等着对方先出招。
  袁绍知道河南军士单兵战力强,所以并不着急派出军团进攻。
  李翊率先出牌,下令道:
  “张儁乂听令!”
  张郃披坚执锐,大声应道:
  “末将在!”
  “汝即率麾下八百儿郎,出阵挑战!”
  “喏!”
  在接到军令之后,张郃即率本部大戟士兵,摆出方阵,阔步走了出去。
  “高顺听令!汝即率陷阵营,亦布下阵势。”
  “协助张将军守御!”
  “得令!”
  高顺领命,即率陷阵营一千八百人,同样摆出方阵。
  与张郃的大戟士布下阵势军,共计两千六百人。
  阵势的变化,早已惊动了远处的袁军主将。
  传令兵飞马报给袁绍,言说李翊军已经派出一队方阵了。
  袁绍即站在牦盖战车上,举目眺望。
  “好雄壮的军士!”
  袁绍啧啧感慨,心中已经笃定这支方阵就是李翊军最精锐的步兵部队。
  因为这种披甲率,是不可能大规模组建的。
  那么李翊既然摆出来了,袁绍说什么也得将它吃掉。
  只是如何吃,却是袁绍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也许有人会问,这支部队不就两千多人吗。
  袁绍十多万人,对上这两千多人至于这么谨慎吗?
  其实这还是游戏思维作祟。
  觉得自己只要有部队,直接平a上去就可以了。
  我们说过,一支部队的士兵也是要分三六九等的。
  通常披甲率最高的部队,就是战力最强的部队。
  而这支战力最强部队往往是全军的主心骨。
  一旦它被歼灭了,剩下的部队士气就很容易崩溃。
  这就是李靖说的:
  “譬如弈棋,两敌均焉。”
  “一着或失,竟莫能救。”
  现在李翊既是派出了最精锐的部队,也是把自己的“破绽”给暴露在了袁军面前。
  袁绍眯起眼眸,沉吟了半晌,并未着急应对。
  众将虽然无话,却也十分紧张,都在等待袁绍下达命令。
  李翊也阖着双眸,不发一言。
  两人虽隔着数里,但都在揣摩对方的心思。
  “马延、张顗听令。”
  袁绍终于还是忍不住了。
  这支精锐部曲,说什么也得将它吃下来。
  “汝二人各领一队骑兵,前去挑战!”
  “得令!”
  马延、张顗即率本部骑兵出阵。
  袁绍又对乌维说道:
  “请将军率本部勇士,掩护我军冲阵。”
  由于土山一战先登营死伤殆尽,袁绍已经没有大规模的远程部队了。
  所以袁绍请出了这队匈奴骑兵,以游牧之骑射,拉扯贼军。
  “愿为袁公效劳。”
  乌维手提长矛,马背游击弓,将矛冲身后一招,大喊一声:
  “Дaвan!(冲啊)”
  众匈奴骑兵齐齐发出阵阵呜哇的吼叫声。
  命令一经下达,即分作左右两队,势如羽翼。
  “大都督!袁军进攻了!”
  探马慌不迭地冲到李翊面前。
  “……嗯。”
  李翊紧皱着眉头,对陈王刘宠吩咐道:
  “大王,就请您率本部蹶张士,分作两队。”
  “各引一千五百人,伏于步兵方阵之后。”
  刘宠一拱手,朗声道:
  “乐意效劳。”
  一顿,又道,“更乞借黄忠、蒋钦一用。”
  黄忠、蒋钦皆是射箭好手。
  此次决战,李翊也是从各部郡县征召回来了不少优质将领。
  李翊欣然从之,命黄忠、蒋钦俱听候刘宠吩咐调遣。
  二将领命,取来箭袋、长弓,下马入队。
  刘宠命黄忠、蒋钦各领一队蹶张士,伏于门旗之下。
  虽然人数庞大,很难完全隐藏。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尤其骑兵已经冲起来了,是不可能中途停止的。
  现在李翊与袁绍都各自打出了自己的优势牌。
  接下来,就要看看谁的点数大,谁的牌品好了。
  乌维将匈奴骑分作两队,待掐好距离之后,即命儿郎弯弓搭箭,朝着张郃的步兵方阵猛射。
  右队骑兵射左队步兵,左队骑兵射右队步兵。
  这也是游射的传统战法,即“左射右,右射左。”
  之所以这样射,是因为正面好防御。
  左边射右边,右边射左边,可以让正面、左面、右面、上面全部被箭雨包围。
  大戟士军、陷阵营士齐齐举盾,上下左右无死角覆盖住全身。
  砰砰砰!
  箭矢如雨点般打在盾牌上。
  虽然盾面宽厚,然仍有不少箭矢自夹缝中伸进去,正中士兵的眉心。
  不少士兵倒在了地上。
  不过靠着出色的防御,一轮箭雨下来,死伤算是极少的。
  而当看着一轮箭雨下去,这队步兵方阵仍在前线坚挺之时。
  乌维的脸色已经不大好看了。
  事实上,
  面对人家的全副武装,他们的骑兵想纯靠武力将之全部歼灭是非常困难的。
  不论是近战骑兵还是游骑兵,真正的作用是士气打击。
  骑兵之所以可怕,是因为他们速度快、力量大、震撼性强。
  如果亲临战场,看到一大队骑兵排山倒海地向你冲来。
  那个视觉效果将无比震撼。
  所以许多步兵见着骑兵冲来,就容易心中生怯。
  还没开打,就怂了打算跑。
  但你越是想跑,就越能让骑兵发挥出自身的优势。
  毕竟两条腿是跑不过四条腿的。
  人家还没开打,你就崩溃了。
  不仅后面的骑兵要追着你砍,你自己人还得帮着踩你。
  这就是骑兵打步兵能打出屠杀性效果的原因。
  事实上,步兵摆下阵势之后,对上骑兵的劣势并不大。
  但前提就是他们不能怂,必须得是训练有素,久经沙场的老兵。
  所以李翊在纠结了很久,才选出了高顺训练多年的陷阵营,以及随张郃征战多年的大戟士兵。
  对于李翊来讲,最悲壮的角度,张郃、高顺将会成为他的“弃子”。
  这些步兵敢死队,只能举着盾牌奋力向前。
  只要他们能把袁绍最精锐的骑兵部队吸引出来,那他们的战略任务就已经完成了。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一场战役,骑兵部队是只能用一次的。
  因为不止步兵有方阵,骑兵其实也有方阵。
  一旦他们冲了,就失去了速度和阵型。
  就会变成漫山遍野,参差不齐的骑兵单体。
  这种骑兵单体威胁是非常小的,再多的骑兵也将变成一盘散沙。
  其整体的杀伤效果也将大幅下降。
  再把骑兵整合起来组在一起,会非常麻烦费时间。
  所以骑兵的效果往往是省着用的。
  在与步兵的对战中,恰恰是能尽量不用就尽量不用。
  因为骑兵珍贵,最大的效果就是将对方的阵型冲散。
  步兵没了阵型,单兵战力就更弱了。
  所以在使用次数有限的前提下,好钢一定要用在刀刃上。
  李翊通过这个布阵,就是打算诱出袁绍最强的那张优势牌。
  即便你的王牌,把我这两千多精锐全部打死了。
  但你的骑兵阵型也冲散了,你已经失去了你最大的那张优势牌。
  但我的最强牌——凉、幽、并三州铁骑还没有打出去。
  我只须指挥我的步兵贴过去,再让骑兵部队冲散你的阵型。
  你被冲散的步兵,如何跟我的步兵方阵打?
  “不许退!务必顶住!!”
  李翊掣剑在手,厉声大喝。
  眼见对面的骑兵齐出,李翊定下的第一个战略目标已经完成。
  即诱使你打出王牌。
  第二步,就是顶住这张王牌的进攻。
  他下令让步兵排下阵势,抵在张郃部曲的身后,帮他分担压力。
  一面又催促张郃军举盾向前。
  只有向前推,他们才有机会反击。
  但这也意味着,张郃军的“被射面积”也将增大。
  “全军向前!进!”
  军人骨子里便是服从,张郃也不例外。
  他踏上战场的那一刻,就没有想过更多。
  只知道李翊下令让他向前,他便向前。
  “进!进!”
  众军口中喊声不断,挡在前方,阔步向前。
  他们身穿大铠,持盾一口,人如顽铁,往前撞去。
  哒哒哒!
  许多箭矢落山,打在盾山,声音沉闷。
  噗噗噗!
  不少步兵被箭矢射死,血流滚滚,倒在地上。
  身后之人,便踩踏着战友的尸体,继续前进。
  场面正显悲壮。
  身后望见的士兵,无不心潮澎湃。
  而伏在旗下的刘宠,更是出汗如浆。
  他伸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望一眼前方已经排列好的蹶张士。
  暗想李翊为何还不下令放箭,敌军明明已经进入到了射程范围之内。
  李翊等了片刻,见袁军骑兵又拉近了不少距离,直到距离只剩数十步的时候。
  这才果断下令道:
  “放箭!”
  “放箭!!”
  一声令下,三千张强弩同时发射。
  棒棒棒……
  弩矢瞬发,鼓号齐响。
  数不清的弩矢如雨点,遮天蔽日地飞向袁军骑士。
  噗噗噗……
  还在冲锋的骑兵躲避不及,纷纷中招。
  脖颈之上,被弩矢一击洞穿。
  “啊啊啊……”
  惨叫声不断自风中传来,放眼望去,无数人落马。
  大量的匈奴骑士,更是被连人带马一起射落。
  这便是弩兵的强大之处。
  他比之弓箭手,缺点在于射速慢。
  射一发弩,已足够弓箭手射四支箭了。
  但弩的力度更大,威力更强。
  并且可以无限时的瞄准。
  而弓箭却往往是拉开就要射,一直拉着,力气再大的人都受不了。
  但是弩却可以像手枪一样,端着一直瞄准。
  这也就意味着,杀伤力大的弩兵,在瞄准一个目标后。
  一旦对方走进射程,就很有可能一击毙命。
  而弓箭手是很难达到这个效果的。
  这也是为什么李翊要找刘宠借蹶张士的原因。
  除了袁绍的先登营外,全天下已经找不出比刘宠麾下更好的弩兵了。
  一轮弩矢下来,袁军骑兵立时毙命千余人!
  众军士无不惊骇!
  当此之时,原本伏于盾下的张郃,飞身而出。
  大叫一声:“杀贼!”
  众敢死步兵,齐齐放下盾,持戈砍人。
  “什么!?”
  袁绍见着前部骑兵大量落马,心下已知这些骑兵回不来了。
  骑兵冲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当第一股气没能够将对方冲垮时,短时间内就已无法再形成一股新的力量了。
  “破了!破了!”
  “贼军骑兵破了!”
  有人遥指前方,传播着喜讯。
  不管怎么讲,骑兵永远是各个兵种力的最强。
  而此次巅峰对决,一上来李翊便打掉了袁绍的优势牌。
  那此战胜负的天平,无疑已向李翊军方向倾斜。
  众河南军士无不士气大振。
  “全军向前推进!”
  李翊抓准战机,下令步兵在前,弓弩兵在后。
  骑兵分作两翼,掩护弓弩兵射手。
  众军士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四万人滚滚向前。
  脚步声和杀气震天慑地!
  万军之中,李翊拔出天子剑来:
  “赵云、吕布、张绣!”
  “在!”
  三名大将应声出列。
  “尔等各率本部骑兵,向前破阵!”
  “遵命!”
  天下间名列前茅的骑兵将领,分兵率领幽州骑、并州骑、凉州骑出阵破敌。
  李翊又传唤徐州本土营中将领。
  “张飞!”
  “张辽!”
  “高览!”
  “徐晃!”
  “在!”
  四将奔马而来,待命在侧。
  李翊又下来,传唤曹营将领。
  “夏侯渊!”
  “曹仁!”
  “乐进!”
  “李典!”
  曹营诸将,在出征前早已被曹操三令五申。
  此战,要服从李翊的指挥。
  违命者,李翊可持倚天剑立斩之。
  曹营四将飞马而至,向李翊拜道:
  “参见大都督!我等随时候命!”
  李翊大声对众人说道:
  “今日一战,必破袁军。”
  “我已遣赵云、张绣、吕布领本部骑前去破阵。”
  “尔等各领百骑,分八队而击之。”
  “不避箭矢,直冲袁绍中军阵!”
  喏!!
  张飞、张辽、高览、徐晃、曹仁、夏侯渊、李典、乐进总共八名悍将。
  各领百骑,共计八百骑,号八百勇士,直奔袁绍中军处而去。
  “随我来!”
  张辽跃马而出,取盾一口,挡在胸前。
  众骑士直随张辽步伐,蹄声如雷,滚滚向前。
  那边张绣的西凉骑先至,正撞入步、弓兵混队中。
  众骑士抡起盾、绰起马刀,居高临下,照着下面便砍。
  刀光冲一颗颗人头径直扫过。
  噗噗噗!
  血流滚滚。
  “吕布在此!谁敢与吾一战!”
  吕布身骑赤兔,手舞方天画戟,更是一马当先。
  方天戟强力出招,空中罡风呼呼作响,耳旁寒光闪烁。
  袁军将士大声惨叫,人头嗖的一声便落了地。
  生生的被吕布一戟砸落。
  “是、是吕布!”
  “真是吕布!”
  袁军将士见着吕布,无不胆寒。
  他们曾经是与吕布共事过的,见识过吕布“驰突阵中,斩首而还”的本领。
  当年吕布与袁绍决裂时,他们还曾被袁绍派去追杀过吕布。
  不过彼时袁军将士都只是跟在吕布军身后,并不敢接战。
  没想到多年已后,该来的还是要来。
  这一战终究是避免不了。
  “啊啊啊……”
  未等众军士接战吕布。
  只听得左翼部队兄弟,忽然发出阵阵惨叫。
  众即视之,见着一个又一个袁兵被冲倒在地惨死。
  而乱兵之中,飞来一匹雪白如暇的白龙马,白龙马浑身雪白,无半根杂毛。
  如同雪白的缎子一般。
  白玉晶莹,透亮闪烁,浑身上下散发着惊人的气势。
  白马踏雨驰突,马背上端坐着一员悍将,白袍银甲,极其雄壮。
  一人一骑,宛如一体。
  “来者何人!?”
  吕翔催刀,领军接战。
  “常山赵子龙在此!还不闪开!”
  赵云暴喝一声,飞马冲入敌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身后幽州骑士在后,随着赵云不断向前冲锋。
  直杀得袁兵人仰马翻,人头割尽。
  “给我上,顶住!”
  袁绍双目血红,嘶声大吼。
  见着李翊军开始反攻,当即催促步兵向前。
  你能用血肉之躯,挡住我的骑兵冲势。
  我也可以!
  虽然我的步兵不如你的悍勇,但我们人多。
  有的是人来抵消你的冲锋!
  “冲啊!”
  最勇敢的人,勇于冲在最前头。
  无数受过袁氏恩惠的将士,奋力向前,挡住李翊军的骑兵攻势。
  噗嗤!
  撞过来的人,立马血肉飞溅。
  两军碰撞在一处,交战激烈,寸步不让。
  一波又一波的冲锋发起,一波又一波的人倒下。
  血战多时,战场交界点反复争夺,已被血肉模糊了脚下。
  马蹄落下,不见泥尘。
  唯有血流成河,尸堆成山!
  战局顿时陷入了僵持阶段。
  李翊军这边攻势迅猛,不断向前冲杀。
  袁军这边失了锐气,但仍有不少忠勇之士,不断往上填。
  “全军顶住!”
  “我军人数众多,李翊必不能胜!”
  “顶住!”
  袁绍嘶声大吼,拼命的鼓舞士气。
  十五万大军,纵是每人伸长脖子给李翊军砍,那刀也得砍卷。
  “——报!”
  “禀袁公,张顗战死!”
  “——报!”
  “禀袁公,吕翔战死!”
  “——报!”
  “……”
  一封又一封败报,不断向袁绍呈上来。
  这些都是他麾下的大将。
  他们的能力如何姑且不论,但他们起到的是稳定军心的作用。
  只要战死一个,他所在的部曲,就成了无头苍蝇,无人指挥。
  这就需要袁绍马上派遣一员新的将领,去接管他的部曲。
  袁绍草草地任命了新的将领前去接管。
  但一个又一个将领战死的悲报传来,令袁绍直忙得焦头烂额。
  “全军跟我冲!”
  风中,袁绍似乎听到了李翊的喊声。
  睁大眼睛看时,遥遥望见李翊的军旗在寒风中掣曳摇摆。
  它的出现,已经意味着袁军的败军已定。
  “袁公!快撤!”
  “我军败了!我军败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拉着袁绍便要往回跑。
  袁绍大是不甘,口吐鲜血。
  “吾自历战数十场,不意今日狼狈至此!”
  “此天丧吾也!”
  这一战是它的全力一搏,输了可不单单是意味着这一战输了。
  “……撤。”
  袁绍用尽全身最后一丝力气,下令撤军。
  而当撤兵的命令一下,袁军士兵阵型离散。
  最后能拖慢李翊军行军速度的部队也没了。
  一个个丢盔弃甲,倒戈便逃。
  然李翊军并未停手的意思,大军部队向前推进。
  骑兵更是紧追在身后,见人便砍,见人便杀。
  袁绍聚合心腹文武,死冲血路奔走。
  行无一箭之地,左边乐进、右边于禁杀出。
  直杀得袁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又行不到数里,迎面正撞上吕布军。
  吕布见着袁绍,亦是大喜过望:
  “擒得袁绍,便得巨亿!”
  吕布并未意识到袁绍身上的政治价值。
  他如果将之擒住,可以从曹刘那里得到远超过一亿钱的东西。
  但吕布只关心袁绍的人头值钱,并未想太多。
  “婢养小儿,吕布在此!”
  吕布大喝一声,拍马舞戟,直取袁绍。
  袁绍见是吕布,唬得肝胆俱裂。
  袁军将士亦是望风披靡,四散奔走。
  袁绍高声大呼:
  “今若不决死战,必为所擒矣!”
  “尔等欲为阶下囚乎?”
  袁绍亲自上阵督战,袁军士气稍振,奋力向前,挡住了吕布军的攻势。
  袁绍趁势指挥士兵们向北冲突,两军混杀一场。
  总算得脱重围。
  袁绍麾下大小将士,皆被箭矢、刀兵所伤。
  少者,伤势四、五处。
  大者,伤势十五、六处。
  至河边时,大量袁兵被逼向绝路。
  不少士兵还没来得及投降,便被李翊军驱赶至河里。
  袁军连人带马,俱下河吃水。
  哀嚎声,痛哭声,响彻黄河!
  十五万大军伤亡殆尽。
  李翊军从早上,一直杀到夜晚天黑、
  喊叫声已从绵绵不断,变为间或耳闻。
  厮杀一日,李翊这才下令全军休整。
  但仍是命少股骑兵部队,出去捕捉漏网之鱼。
  将士们开始打扫战场。
  约过一个时辰,行军主簿拿着一封竹简,来向李翊汇报。
  “大都督!”
  “据粗略统计,此战我等斩敌足足斩敌有七、八万余人。”
  这是明文统计到的,还没有算上其他被杀散的。
  也就是说这个战果,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李翊出征前的战略目标。
  即摧毁袁绍的生力军!
  李翊打这一仗,不单单是为了保卫河南,更是为了摧毁河北再度南下的可能。
  毫不夸张的说,两场大战下来。
  河北的一代人都死在了这里面。
  袁氏在三到五年之内,不可能再有任何南下的想法。
  虽然如此,却还有一个更恐怖的现实。
  此战战果已是超然。
  但也仅仅只是抹平了河南、河北的战力优势。
  如果接下来想要河北,你依然得一战一战打。
  因为人家守御本土的士兵,依然存在。
  但那是后话,眼下享受当下的战果才是正经。
  “……善。”
  “可将军报书作两份。”
  “一份如实汇报,传回曹司空、刘将军处。”
  李翊下令道。
  那主簿又问:
  “那另一份军报呢?”
  李翊嘴角微微翘起,笑道:
  “另一封军报,就写我军此战,斩敌八十万人。”
  “传回河南,想必河南军民在看到此封军报之后,必然士气大振。”
  那主簿先是一愣,旋即正色应道:
  “下官明白了!”
  随后,张飞大大咧咧地走过来,笑道:
  “痛快!此战杀得痛快!”
  “军师真是用兵如神呐!”
  呵呵……
  李翊面上一如往常从容。
  没有人知道,今日临阵指挥之时,他是顶着多么大的压力。
  此战之所以能胜,还是得多亏了二凤那句话:
  “朕观千章万军,不出乎多方以误之一句而已。”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当枪兵、弓兵、弩兵、骑兵等一大堆兵种合在一起。
  如何搭配,如何使用,都要根据战场形势来进行变化。
  今天对袁绍,
  李翊用先登军在前,弩兵在后面放黑枪,步兵阵在后面掩护应对。
  待消耗掉袁绍的优势之后,再派出骑兵出来收割。
  怎么设计让对方钻入你的圈套里,怎么能让你能克制对手的兵种和阵型,而不至于被对方克制。
  这就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李翊经过此战,其实也得到了淬炼。
  他有了更加丰富的临阵指挥经验。
  今日这一战,以少胜多,他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骗袁绍打出自己的优势牌。
  最后袁绍果然没有忍住,率先用出了骑兵。
  “古今胜败,率由一误而已,况多失者乎?”
  李翊背着手,向张飞总结自己获取的经验。
  “事败勿馁,胜或亦因侥幸。”
  “后事如何,尚未可知。”
  “你我都当时时砥砺,不可松散懈怠。”
  张飞悻悻地耸了耸鼻子,旋即哈哈笑道:
  “俺已知矣。”
  “军师样样皆好,独爱紧绷。”
  “咱打了胜仗,岂能不乐?待到何时方乐?”
  李翊无奈地笑笑,“益德说的有理,今日就让将士们好生庆祝。”
  后面一句,迟疑一下还是没有说。
  他想说,如今击败袁绍了,就应该马不停蹄地进军河北。
  趁你病,要你命!
  ……
  (本章完)
  “张飞!”
  “张辽!”
  “高览!”
  “徐晃!”
  “在!”
  四将奔马而来,待命在侧。
  李翊又下来,传唤曹营将领。
  “夏侯渊!”
  “曹仁!”
  “乐进!”
  “李典!”
  曹营诸将,在出征前早已被曹操三令五申。
  此战,要服从李翊的指挥。
  违命者,李翊可持倚天剑立斩之。
  曹营四将飞马而至,向李翊拜道:
  “参见大都督!我等随时候命!”
  李翊大声对众人说道:
  “今日一战,必破袁军。”
  “我已遣赵云、张绣、吕布领本部骑前去破阵。”
  “尔等各领百骑,分八队而击之。”
  “不避箭矢,直冲袁绍中军阵!”
  喏!!
  张飞、张辽、高览、徐晃、曹仁、夏侯渊、李典、乐进总共八名悍将。
  各领百骑,共计八百骑,号八百勇士,直奔袁绍中军处而去。
  “随我来!”
  张辽跃马而出,取盾一口,挡在胸前。
  众骑士直随张辽步伐,蹄声如雷,滚滚向前。
  那边张绣的西凉骑先至,正撞入步、弓兵混队中。
  众骑士抡起盾、绰起马刀,居高临下,照着下面便砍。
  刀光冲一颗颗人头径直扫过。
  噗噗噗!
  血流滚滚。
  “吕布在此!谁敢与吾一战!”
  吕布身骑赤兔,手舞方天画戟,更是一马当先。
  方天戟强力出招,空中罡风呼呼作响,耳旁寒光闪烁。
  袁军将士大声惨叫,人头嗖的一声便落了地。
  生生的被吕布一戟砸落。
  “是、是吕布!”
  “真是吕布!”
  袁军将士见着吕布,无不胆寒。
  他们曾经是与吕布共事过的,见识过吕布“驰突阵中,斩首而还”的本领。
  当年吕布与袁绍决裂时,他们还曾被袁绍派去追杀过吕布。
  不过彼时袁军将士都只是跟在吕布军身后,并不敢接战。
  没想到多年已后,该来的还是要来。
  这一战终究是避免不了。
  “啊啊啊……”
  未等众军士接战吕布。
  只听得左翼部队兄弟,忽然发出阵阵惨叫。
  众即视之,见着一个又一个袁兵被冲倒在地惨死。
  而乱兵之中,飞来一匹雪白如暇的白龙马,白龙马浑身雪白,无半根杂毛。
  如同雪白的缎子一般。
  白玉晶莹,透亮闪烁,浑身上下散发着惊人的气势。
  白马踏雨驰突,马背上端坐着一员悍将,白袍银甲,极其雄壮。
  一人一骑,宛如一体。
  “来者何人!?”
  吕翔催刀,领军接战。
  “常山赵子龙在此!还不闪开!”
  赵云暴喝一声,飞马冲入敌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身后幽州骑士在后,随着赵云不断向前冲锋。
  直杀得袁兵人仰马翻,人头割尽。
  “给我上,顶住!”
  袁绍双目血红,嘶声大吼。
  见着李翊军开始反攻,当即催促步兵向前。
  你能用血肉之躯,挡住我的骑兵冲势。
  我也可以!
  虽然我的步兵不如你的悍勇,但我们人多。
  有的是人来抵消你的冲锋!
  “冲啊!”
  最勇敢的人,勇于冲在最前头。
  无数受过袁氏恩惠的将士,奋力向前,挡住李翊军的骑兵攻势。
  噗嗤!
  撞过来的人,立马血肉飞溅。
  两军碰撞在一处,交战激烈,寸步不让。
  一波又一波的冲锋发起,一波又一波的人倒下。
  血战多时,战场交界点反复争夺,已被血肉模糊了脚下。
  马蹄落下,不见泥尘。
  唯有血流成河,尸堆成山!
  战局顿时陷入了僵持阶段。
  李翊军这边攻势迅猛,不断向前冲杀。
  袁军这边失了锐气,但仍有不少忠勇之士,不断往上填。
  “全军顶住!”
  “我军人数众多,李翊必不能胜!”
  “顶住!”
  袁绍嘶声大吼,拼命的鼓舞士气。
  十五万大军,纵是每人伸长脖子给李翊军砍,那刀也得砍卷。
  “——报!”
  “禀袁公,张顗战死!”
  “——报!”
  “禀袁公,吕翔战死!”
  “——报!”
  “……”
  一封又一封败报,不断向袁绍呈上来。
  这些都是他麾下的大将。
  他们的能力如何姑且不论,但他们起到的是稳定军心的作用。
  只要战死一个,他所在的部曲,就成了无头苍蝇,无人指挥。
  这就需要袁绍马上派遣一员新的将领,去接管他的部曲。
  袁绍草草地任命了新的将领前去接管。
  但一个又一个将领战死的悲报传来,令袁绍直忙得焦头烂额。
  “全军跟我冲!”
  风中,袁绍似乎听到了李翊的喊声。
  睁大眼睛看时,遥遥望见李翊的军旗在寒风中掣曳摇摆。
  它的出现,已经意味着袁军的败军已定。
  “袁公!快撤!”
  “我军败了!我军败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拉着袁绍便要往回跑。
  袁绍大是不甘,口吐鲜血。
  “吾自历战数十场,不意今日狼狈至此!”
  “此天丧吾也!”
  这一战是它的全力一搏,输了可不单单是意味着这一战输了。
  “……撤。”
  袁绍用尽全身最后一丝力气,下令撤军。
  而当撤兵的命令一下,袁军士兵阵型离散。
  最后能拖慢李翊军行军速度的部队也没了。
  一个个丢盔弃甲,倒戈便逃。
  然李翊军并未停手的意思,大军部队向前推进。
  骑兵更是紧追在身后,见人便砍,见人便杀。
  袁绍聚合心腹文武,死冲血路奔走。
  行无一箭之地,左边乐进、右边于禁杀出。
  直杀得袁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又行不到数里,迎面正撞上吕布军。
  吕布见着袁绍,亦是大喜过望:
  “擒得袁绍,便得巨亿!”
  吕布并未意识到袁绍身上的政治价值。
  他如果将之擒住,可以从曹刘那里得到远超过一亿钱的东西。
  但吕布只关心袁绍的人头值钱,并未想太多。
  “婢养小儿,吕布在此!”
  吕布大喝一声,拍马舞戟,直取袁绍。
  袁绍见是吕布,唬得肝胆俱裂。
  袁军将士亦是望风披靡,四散奔走。
  袁绍高声大呼:
  “今若不决死战,必为所擒矣!”
  “尔等欲为阶下囚乎?”
  袁绍亲自上阵督战,袁军士气稍振,奋力向前,挡住了吕布军的攻势。
  袁绍趁势指挥士兵们向北冲突,两军混杀一场。
  总算得脱重围。
  袁绍麾下大小将士,皆被箭矢、刀兵所伤。
  少者,伤势四、五处。
  大者,伤势十五、六处。
  至河边时,大量袁兵被逼向绝路。
  不少士兵还没来得及投降,便被李翊军驱赶至河里。
  袁军连人带马,俱下河吃水。
  哀嚎声,痛哭声,响彻黄河!
  十五万大军伤亡殆尽。
  李翊军从早上,一直杀到夜晚天黑、
  喊叫声已从绵绵不断,变为间或耳闻。
  厮杀一日,李翊这才下令全军休整。
  但仍是命少股骑兵部队,出去捕捉漏网之鱼。
  将士们开始打扫战场。
  约过一个时辰,行军主簿拿着一封竹简,来向李翊汇报。
  “大都督!”
  “据粗略统计,此战我等斩敌足足斩敌有七、八万余人。”
  这是明文统计到的,还没有算上其他被杀散的。
  也就是说这个战果,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李翊出征前的战略目标。
  即摧毁袁绍的生力军!
  李翊打这一仗,不单单是为了保卫河南,更是为了摧毁河北再度南下的可能。
  毫不夸张的说,两场大战下来。
  河北的一代人都死在了这里面。
  袁氏在三到五年之内,不可能再有任何南下的想法。
  虽然如此,却还有一个更恐怖的现实。
  此战战果已是超然。
  但也仅仅只是抹平了河南、河北的战力优势。
  如果接下来想要河北,你依然得一战一战打。
  因为人家守御本土的士兵,依然存在。
  但那是后话,眼下享受当下的战果才是正经。
  “……善。”
  “可将军报书作两份。”
  “一份如实汇报,传回曹司空、刘将军处。”
  李翊下令道。
  那主簿又问:
  “那另一份军报呢?”
  李翊嘴角微微翘起,笑道:
  “另一封军报,就写我军此战,斩敌八十万人。”
  “传回河南,想必河南军民在看到此封军报之后,必然士气大振。”
  那主簿先是一愣,旋即正色应道:
  “下官明白了!”
  随后,张飞大大咧咧地走过来,笑道:
  “痛快!此战杀得痛快!”
  “军师真是用兵如神呐!”
  呵呵……
  李翊面上一如往常从容。
  没有人知道,今日临阵指挥之时,他是顶着多么大的压力。
  此战之所以能胜,还是得多亏了二凤那句话:
  “朕观千章万军,不出乎多方以误之一句而已。”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当枪兵、弓兵、弩兵、骑兵等一大堆兵种合在一起。
  如何搭配,如何使用,都要根据战场形势来进行变化。
  今天对袁绍,
  李翊用先登军在前,弩兵在后面放黑枪,步兵阵在后面掩护应对。
  待消耗掉袁绍的优势之后,再派出骑兵出来收割。
  怎么设计让对方钻入你的圈套里,怎么能让你能克制对手的兵种和阵型,而不至于被对方克制。
  这就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李翊经过此战,其实也得到了淬炼。
  他有了更加丰富的临阵指挥经验。
  今日这一战,以少胜多,他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骗袁绍打出自己的优势牌。
  最后袁绍果然没有忍住,率先用出了骑兵。
  “古今胜败,率由一误而已,况多失者乎?”
  李翊背着手,向张飞总结自己获取的经验。
  “事败勿馁,胜或亦因侥幸。”
  “后事如何,尚未可知。”
  “你我都当时时砥砺,不可松散懈怠。”
  张飞悻悻地耸了耸鼻子,旋即哈哈笑道:
  “俺已知矣。”
  “军师样样皆好,独爱紧绷。”
  “咱打了胜仗,岂能不乐?待到何时方乐?”
  李翊无奈地笑笑,“益德说的有理,今日就让将士们好生庆祝。”
  后面一句,迟疑一下还是没有说。
  他想说,如今击败袁绍了,就应该马不停蹄地进军河北。
  趁你病,要你命!
  ……
  (本章完)
  “张飞!”
  “张辽!”
  “高览!”
  “徐晃!”
  “在!”
  四将奔马而来,待命在侧。
  李翊又下来,传唤曹营将领。
  “夏侯渊!”
  “曹仁!”
  “乐进!”
  “李典!”
  曹营诸将,在出征前早已被曹操三令五申。
  此战,要服从李翊的指挥。
  违命者,李翊可持倚天剑立斩之。
  曹营四将飞马而至,向李翊拜道:
  “参见大都督!我等随时候命!”
  李翊大声对众人说道:
  “今日一战,必破袁军。”
  “我已遣赵云、张绣、吕布领本部骑前去破阵。”
  “尔等各领百骑,分八队而击之。”
  “不避箭矢,直冲袁绍中军阵!”
  喏!!
  张飞、张辽、高览、徐晃、曹仁、夏侯渊、李典、乐进总共八名悍将。
  各领百骑,共计八百骑,号八百勇士,直奔袁绍中军处而去。
  “随我来!”
  张辽跃马而出,取盾一口,挡在胸前。
  众骑士直随张辽步伐,蹄声如雷,滚滚向前。
  那边张绣的西凉骑先至,正撞入步、弓兵混队中。
  众骑士抡起盾、绰起马刀,居高临下,照着下面便砍。
  刀光冲一颗颗人头径直扫过。
  噗噗噗!
  血流滚滚。
  “吕布在此!谁敢与吾一战!”
  吕布身骑赤兔,手舞方天画戟,更是一马当先。
  方天戟强力出招,空中罡风呼呼作响,耳旁寒光闪烁。
  袁军将士大声惨叫,人头嗖的一声便落了地。
  生生的被吕布一戟砸落。
  “是、是吕布!”
  “真是吕布!”
  袁军将士见着吕布,无不胆寒。
  他们曾经是与吕布共事过的,见识过吕布“驰突阵中,斩首而还”的本领。
  当年吕布与袁绍决裂时,他们还曾被袁绍派去追杀过吕布。
  不过彼时袁军将士都只是跟在吕布军身后,并不敢接战。
  没想到多年已后,该来的还是要来。
  这一战终究是避免不了。
  “啊啊啊……”
  未等众军士接战吕布。
  只听得左翼部队兄弟,忽然发出阵阵惨叫。
  众即视之,见着一个又一个袁兵被冲倒在地惨死。
  而乱兵之中,飞来一匹雪白如暇的白龙马,白龙马浑身雪白,无半根杂毛。
  如同雪白的缎子一般。
  白玉晶莹,透亮闪烁,浑身上下散发着惊人的气势。
  白马踏雨驰突,马背上端坐着一员悍将,白袍银甲,极其雄壮。
  一人一骑,宛如一体。
  “来者何人!?”
  吕翔催刀,领军接战。
  “常山赵子龙在此!还不闪开!”
  赵云暴喝一声,飞马冲入敌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身后幽州骑士在后,随着赵云不断向前冲锋。
  直杀得袁兵人仰马翻,人头割尽。
  “给我上,顶住!”
  袁绍双目血红,嘶声大吼。
  见着李翊军开始反攻,当即催促步兵向前。
  你能用血肉之躯,挡住我的骑兵冲势。
  我也可以!
  虽然我的步兵不如你的悍勇,但我们人多。
  有的是人来抵消你的冲锋!
  “冲啊!”
  最勇敢的人,勇于冲在最前头。
  无数受过袁氏恩惠的将士,奋力向前,挡住李翊军的骑兵攻势。
  噗嗤!
  撞过来的人,立马血肉飞溅。
  两军碰撞在一处,交战激烈,寸步不让。
  一波又一波的冲锋发起,一波又一波的人倒下。
  血战多时,战场交界点反复争夺,已被血肉模糊了脚下。
  马蹄落下,不见泥尘。
  唯有血流成河,尸堆成山!
  战局顿时陷入了僵持阶段。
  李翊军这边攻势迅猛,不断向前冲杀。
  袁军这边失了锐气,但仍有不少忠勇之士,不断往上填。
  “全军顶住!”
  “我军人数众多,李翊必不能胜!”
  “顶住!”
  袁绍嘶声大吼,拼命的鼓舞士气。
  十五万大军,纵是每人伸长脖子给李翊军砍,那刀也得砍卷。
  “——报!”
  “禀袁公,张顗战死!”
  “——报!”
  “禀袁公,吕翔战死!”
  “——报!”
  “……”
  一封又一封败报,不断向袁绍呈上来。
  这些都是他麾下的大将。
  他们的能力如何姑且不论,但他们起到的是稳定军心的作用。
  只要战死一个,他所在的部曲,就成了无头苍蝇,无人指挥。
  这就需要袁绍马上派遣一员新的将领,去接管他的部曲。
  袁绍草草地任命了新的将领前去接管。
  但一个又一个将领战死的悲报传来,令袁绍直忙得焦头烂额。
  “全军跟我冲!”
  风中,袁绍似乎听到了李翊的喊声。
  睁大眼睛看时,遥遥望见李翊的军旗在寒风中掣曳摇摆。
  它的出现,已经意味着袁军的败军已定。
  “袁公!快撤!”
  “我军败了!我军败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拉着袁绍便要往回跑。
  袁绍大是不甘,口吐鲜血。
  “吾自历战数十场,不意今日狼狈至此!”
  “此天丧吾也!”
  这一战是它的全力一搏,输了可不单单是意味着这一战输了。
  “……撤。”
  袁绍用尽全身最后一丝力气,下令撤军。
  而当撤兵的命令一下,袁军士兵阵型离散。
  最后能拖慢李翊军行军速度的部队也没了。
  一个个丢盔弃甲,倒戈便逃。
  然李翊军并未停手的意思,大军部队向前推进。
  骑兵更是紧追在身后,见人便砍,见人便杀。
  袁绍聚合心腹文武,死冲血路奔走。
  行无一箭之地,左边乐进、右边于禁杀出。
  直杀得袁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又行不到数里,迎面正撞上吕布军。
  吕布见着袁绍,亦是大喜过望:
  “擒得袁绍,便得巨亿!”
  吕布并未意识到袁绍身上的政治价值。
  他如果将之擒住,可以从曹刘那里得到远超过一亿钱的东西。
  但吕布只关心袁绍的人头值钱,并未想太多。
  “婢养小儿,吕布在此!”
  吕布大喝一声,拍马舞戟,直取袁绍。
  袁绍见是吕布,唬得肝胆俱裂。
  袁军将士亦是望风披靡,四散奔走。
  袁绍高声大呼:
  “今若不决死战,必为所擒矣!”
  “尔等欲为阶下囚乎?”
  袁绍亲自上阵督战,袁军士气稍振,奋力向前,挡住了吕布军的攻势。
  袁绍趁势指挥士兵们向北冲突,两军混杀一场。
  总算得脱重围。
  袁绍麾下大小将士,皆被箭矢、刀兵所伤。
  少者,伤势四、五处。
  大者,伤势十五、六处。
  至河边时,大量袁兵被逼向绝路。
  不少士兵还没来得及投降,便被李翊军驱赶至河里。
  袁军连人带马,俱下河吃水。
  哀嚎声,痛哭声,响彻黄河!
  十五万大军伤亡殆尽。
  李翊军从早上,一直杀到夜晚天黑、
  喊叫声已从绵绵不断,变为间或耳闻。
  厮杀一日,李翊这才下令全军休整。
  但仍是命少股骑兵部队,出去捕捉漏网之鱼。
  将士们开始打扫战场。
  约过一个时辰,行军主簿拿着一封竹简,来向李翊汇报。
  “大都督!”
  “据粗略统计,此战我等斩敌足足斩敌有七、八万余人。”
  这是明文统计到的,还没有算上其他被杀散的。
  也就是说这个战果,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李翊出征前的战略目标。
  即摧毁袁绍的生力军!
  李翊打这一仗,不单单是为了保卫河南,更是为了摧毁河北再度南下的可能。
  毫不夸张的说,两场大战下来。
  河北的一代人都死在了这里面。
  袁氏在三到五年之内,不可能再有任何南下的想法。
  虽然如此,却还有一个更恐怖的现实。
  此战战果已是超然。
  但也仅仅只是抹平了河南、河北的战力优势。
  如果接下来想要河北,你依然得一战一战打。
  因为人家守御本土的士兵,依然存在。
  但那是后话,眼下享受当下的战果才是正经。
  “……善。”
  “可将军报书作两份。”
  “一份如实汇报,传回曹司空、刘将军处。”
  李翊下令道。
  那主簿又问:
  “那另一份军报呢?”
  李翊嘴角微微翘起,笑道:
  “另一封军报,就写我军此战,斩敌八十万人。”
  “传回河南,想必河南军民在看到此封军报之后,必然士气大振。”
  那主簿先是一愣,旋即正色应道:
  “下官明白了!”
  随后,张飞大大咧咧地走过来,笑道:
  “痛快!此战杀得痛快!”
  “军师真是用兵如神呐!”
  呵呵……
  李翊面上一如往常从容。
  没有人知道,今日临阵指挥之时,他是顶着多么大的压力。
  此战之所以能胜,还是得多亏了二凤那句话:
  “朕观千章万军,不出乎多方以误之一句而已。”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当枪兵、弓兵、弩兵、骑兵等一大堆兵种合在一起。
  如何搭配,如何使用,都要根据战场形势来进行变化。
  今天对袁绍,
  李翊用先登军在前,弩兵在后面放黑枪,步兵阵在后面掩护应对。
  待消耗掉袁绍的优势之后,再派出骑兵出来收割。
  怎么设计让对方钻入你的圈套里,怎么能让你能克制对手的兵种和阵型,而不至于被对方克制。
  这就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李翊经过此战,其实也得到了淬炼。
  他有了更加丰富的临阵指挥经验。
  今日这一战,以少胜多,他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骗袁绍打出自己的优势牌。
  最后袁绍果然没有忍住,率先用出了骑兵。
  “古今胜败,率由一误而已,况多失者乎?”
  李翊背着手,向张飞总结自己获取的经验。
  “事败勿馁,胜或亦因侥幸。”
  “后事如何,尚未可知。”
  “你我都当时时砥砺,不可松散懈怠。”
  张飞悻悻地耸了耸鼻子,旋即哈哈笑道:
  “俺已知矣。”
  “军师样样皆好,独爱紧绷。”
  “咱打了胜仗,岂能不乐?待到何时方乐?”
  李翊无奈地笑笑,“益德说的有理,今日就让将士们好生庆祝。”
  后面一句,迟疑一下还是没有说。
  他想说,如今击败袁绍了,就应该马不停蹄地进军河北。
  趁你病,要你命!
  ……
  (本章完)
  “张飞!”
  “张辽!”
  “高览!”
  “徐晃!”
  “在!”
  四将奔马而来,待命在侧。
  李翊又下来,传唤曹营将领。
  “夏侯渊!”
  “曹仁!”
  “乐进!”
  “李典!”
  曹营诸将,在出征前早已被曹操三令五申。
  此战,要服从李翊的指挥。
  违命者,李翊可持倚天剑立斩之。
  曹营四将飞马而至,向李翊拜道:
  “参见大都督!我等随时候命!”
  李翊大声对众人说道:
  “今日一战,必破袁军。”
  “我已遣赵云、张绣、吕布领本部骑前去破阵。”
  “尔等各领百骑,分八队而击之。”
  “不避箭矢,直冲袁绍中军阵!”
  喏!!
  张飞、张辽、高览、徐晃、曹仁、夏侯渊、李典、乐进总共八名悍将。
  各领百骑,共计八百骑,号八百勇士,直奔袁绍中军处而去。
  “随我来!”
  张辽跃马而出,取盾一口,挡在胸前。
  众骑士直随张辽步伐,蹄声如雷,滚滚向前。
  那边张绣的西凉骑先至,正撞入步、弓兵混队中。
  众骑士抡起盾、绰起马刀,居高临下,照着下面便砍。
  刀光冲一颗颗人头径直扫过。
  噗噗噗!
  血流滚滚。
  “吕布在此!谁敢与吾一战!”
  吕布身骑赤兔,手舞方天画戟,更是一马当先。
  方天戟强力出招,空中罡风呼呼作响,耳旁寒光闪烁。
  袁军将士大声惨叫,人头嗖的一声便落了地。
  生生的被吕布一戟砸落。
  “是、是吕布!”
  “真是吕布!”
  袁军将士见着吕布,无不胆寒。
  他们曾经是与吕布共事过的,见识过吕布“驰突阵中,斩首而还”的本领。
  当年吕布与袁绍决裂时,他们还曾被袁绍派去追杀过吕布。
  不过彼时袁军将士都只是跟在吕布军身后,并不敢接战。
  没想到多年已后,该来的还是要来。
  这一战终究是避免不了。
  “啊啊啊……”
  未等众军士接战吕布。
  只听得左翼部队兄弟,忽然发出阵阵惨叫。
  众即视之,见着一个又一个袁兵被冲倒在地惨死。
  而乱兵之中,飞来一匹雪白如暇的白龙马,白龙马浑身雪白,无半根杂毛。
  如同雪白的缎子一般。
  白玉晶莹,透亮闪烁,浑身上下散发着惊人的气势。
  白马踏雨驰突,马背上端坐着一员悍将,白袍银甲,极其雄壮。
  一人一骑,宛如一体。
  “来者何人!?”
  吕翔催刀,领军接战。
  “常山赵子龙在此!还不闪开!”
  赵云暴喝一声,飞马冲入敌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身后幽州骑士在后,随着赵云不断向前冲锋。
  直杀得袁兵人仰马翻,人头割尽。
  “给我上,顶住!”
  袁绍双目血红,嘶声大吼。
  见着李翊军开始反攻,当即催促步兵向前。
  你能用血肉之躯,挡住我的骑兵冲势。
  我也可以!
  虽然我的步兵不如你的悍勇,但我们人多。
  有的是人来抵消你的冲锋!
  “冲啊!”
  最勇敢的人,勇于冲在最前头。
  无数受过袁氏恩惠的将士,奋力向前,挡住李翊军的骑兵攻势。
  噗嗤!
  撞过来的人,立马血肉飞溅。
  两军碰撞在一处,交战激烈,寸步不让。
  一波又一波的冲锋发起,一波又一波的人倒下。
  血战多时,战场交界点反复争夺,已被血肉模糊了脚下。
  马蹄落下,不见泥尘。
  唯有血流成河,尸堆成山!
  战局顿时陷入了僵持阶段。
  李翊军这边攻势迅猛,不断向前冲杀。
  袁军这边失了锐气,但仍有不少忠勇之士,不断往上填。
  “全军顶住!”
  “我军人数众多,李翊必不能胜!”
  “顶住!”
  袁绍嘶声大吼,拼命的鼓舞士气。
  十五万大军,纵是每人伸长脖子给李翊军砍,那刀也得砍卷。
  “——报!”
  “禀袁公,张顗战死!”
  “——报!”
  “禀袁公,吕翔战死!”
  “——报!”
  “……”
  一封又一封败报,不断向袁绍呈上来。
  这些都是他麾下的大将。
  他们的能力如何姑且不论,但他们起到的是稳定军心的作用。
  只要战死一个,他所在的部曲,就成了无头苍蝇,无人指挥。
  这就需要袁绍马上派遣一员新的将领,去接管他的部曲。
  袁绍草草地任命了新的将领前去接管。
  但一个又一个将领战死的悲报传来,令袁绍直忙得焦头烂额。
  “全军跟我冲!”
  风中,袁绍似乎听到了李翊的喊声。
  睁大眼睛看时,遥遥望见李翊的军旗在寒风中掣曳摇摆。
  它的出现,已经意味着袁军的败军已定。
  “袁公!快撤!”
  “我军败了!我军败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拉着袁绍便要往回跑。
  袁绍大是不甘,口吐鲜血。
  “吾自历战数十场,不意今日狼狈至此!”
  “此天丧吾也!”
  这一战是它的全力一搏,输了可不单单是意味着这一战输了。
  “……撤。”
  袁绍用尽全身最后一丝力气,下令撤军。
  而当撤兵的命令一下,袁军士兵阵型离散。
  最后能拖慢李翊军行军速度的部队也没了。
  一个个丢盔弃甲,倒戈便逃。
  然李翊军并未停手的意思,大军部队向前推进。
  骑兵更是紧追在身后,见人便砍,见人便杀。
  袁绍聚合心腹文武,死冲血路奔走。
  行无一箭之地,左边乐进、右边于禁杀出。
  直杀得袁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又行不到数里,迎面正撞上吕布军。
  吕布见着袁绍,亦是大喜过望:
  “擒得袁绍,便得巨亿!”
  吕布并未意识到袁绍身上的政治价值。
  他如果将之擒住,可以从曹刘那里得到远超过一亿钱的东西。
  但吕布只关心袁绍的人头值钱,并未想太多。
  “婢养小儿,吕布在此!”
  吕布大喝一声,拍马舞戟,直取袁绍。
  袁绍见是吕布,唬得肝胆俱裂。
  袁军将士亦是望风披靡,四散奔走。
  袁绍高声大呼:
  “今若不决死战,必为所擒矣!”
  “尔等欲为阶下囚乎?”
  袁绍亲自上阵督战,袁军士气稍振,奋力向前,挡住了吕布军的攻势。
  袁绍趁势指挥士兵们向北冲突,两军混杀一场。
  总算得脱重围。
  袁绍麾下大小将士,皆被箭矢、刀兵所伤。
  少者,伤势四、五处。
  大者,伤势十五、六处。
  至河边时,大量袁兵被逼向绝路。
  不少士兵还没来得及投降,便被李翊军驱赶至河里。
  袁军连人带马,俱下河吃水。
  哀嚎声,痛哭声,响彻黄河!
  十五万大军伤亡殆尽。
  李翊军从早上,一直杀到夜晚天黑、
  喊叫声已从绵绵不断,变为间或耳闻。
  厮杀一日,李翊这才下令全军休整。
  但仍是命少股骑兵部队,出去捕捉漏网之鱼。
  将士们开始打扫战场。
  约过一个时辰,行军主簿拿着一封竹简,来向李翊汇报。
  “大都督!”
  “据粗略统计,此战我等斩敌足足斩敌有七、八万余人。”
  这是明文统计到的,还没有算上其他被杀散的。
  也就是说这个战果,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李翊出征前的战略目标。
  即摧毁袁绍的生力军!
  李翊打这一仗,不单单是为了保卫河南,更是为了摧毁河北再度南下的可能。
  毫不夸张的说,两场大战下来。
  河北的一代人都死在了这里面。
  袁氏在三到五年之内,不可能再有任何南下的想法。
  虽然如此,却还有一个更恐怖的现实。
  此战战果已是超然。
  但也仅仅只是抹平了河南、河北的战力优势。
  如果接下来想要河北,你依然得一战一战打。
  因为人家守御本土的士兵,依然存在。
  但那是后话,眼下享受当下的战果才是正经。
  “……善。”
  “可将军报书作两份。”
  “一份如实汇报,传回曹司空、刘将军处。”
  李翊下令道。
  那主簿又问:
  “那另一份军报呢?”
  李翊嘴角微微翘起,笑道:
  “另一封军报,就写我军此战,斩敌八十万人。”
  “传回河南,想必河南军民在看到此封军报之后,必然士气大振。”
  那主簿先是一愣,旋即正色应道:
  “下官明白了!”
  随后,张飞大大咧咧地走过来,笑道:
  “痛快!此战杀得痛快!”
  “军师真是用兵如神呐!”
  呵呵……
  李翊面上一如往常从容。
  没有人知道,今日临阵指挥之时,他是顶着多么大的压力。
  此战之所以能胜,还是得多亏了二凤那句话:
  “朕观千章万军,不出乎多方以误之一句而已。”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当枪兵、弓兵、弩兵、骑兵等一大堆兵种合在一起。
  如何搭配,如何使用,都要根据战场形势来进行变化。
  今天对袁绍,
  李翊用先登军在前,弩兵在后面放黑枪,步兵阵在后面掩护应对。
  待消耗掉袁绍的优势之后,再派出骑兵出来收割。
  怎么设计让对方钻入你的圈套里,怎么能让你能克制对手的兵种和阵型,而不至于被对方克制。
  这就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李翊经过此战,其实也得到了淬炼。
  他有了更加丰富的临阵指挥经验。
  今日这一战,以少胜多,他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骗袁绍打出自己的优势牌。
  最后袁绍果然没有忍住,率先用出了骑兵。
  “古今胜败,率由一误而已,况多失者乎?”
  李翊背着手,向张飞总结自己获取的经验。
  “事败勿馁,胜或亦因侥幸。”
  “后事如何,尚未可知。”
  “你我都当时时砥砺,不可松散懈怠。”
  张飞悻悻地耸了耸鼻子,旋即哈哈笑道:
  “俺已知矣。”
  “军师样样皆好,独爱紧绷。”
  “咱打了胜仗,岂能不乐?待到何时方乐?”
  李翊无奈地笑笑,“益德说的有理,今日就让将士们好生庆祝。”
  后面一句,迟疑一下还是没有说。
  他想说,如今击败袁绍了,就应该马不停蹄地进军河北。
  趁你病,要你命!
  ……
  (本章完)
  “张飞!”
  “张辽!”
  “高览!”
  “徐晃!”
  “在!”
  四将奔马而来,待命在侧。
  李翊又下来,传唤曹营将领。
  “夏侯渊!”
  “曹仁!”
  “乐进!”
  “李典!”
  曹营诸将,在出征前早已被曹操三令五申。
  此战,要服从李翊的指挥。
  违命者,李翊可持倚天剑立斩之。
  曹营四将飞马而至,向李翊拜道:
  “参见大都督!我等随时候命!”
  李翊大声对众人说道:
  “今日一战,必破袁军。”
  “我已遣赵云、张绣、吕布领本部骑前去破阵。”
  “尔等各领百骑,分八队而击之。”
  “不避箭矢,直冲袁绍中军阵!”
  喏!!
  张飞、张辽、高览、徐晃、曹仁、夏侯渊、李典、乐进总共八名悍将。
  各领百骑,共计八百骑,号八百勇士,直奔袁绍中军处而去。
  “随我来!”
  张辽跃马而出,取盾一口,挡在胸前。
  众骑士直随张辽步伐,蹄声如雷,滚滚向前。
  那边张绣的西凉骑先至,正撞入步、弓兵混队中。
  众骑士抡起盾、绰起马刀,居高临下,照着下面便砍。
  刀光冲一颗颗人头径直扫过。
  噗噗噗!
  血流滚滚。
  “吕布在此!谁敢与吾一战!”
  吕布身骑赤兔,手舞方天画戟,更是一马当先。
  方天戟强力出招,空中罡风呼呼作响,耳旁寒光闪烁。
  袁军将士大声惨叫,人头嗖的一声便落了地。
  生生的被吕布一戟砸落。
  “是、是吕布!”
  “真是吕布!”
  袁军将士见着吕布,无不胆寒。
  他们曾经是与吕布共事过的,见识过吕布“驰突阵中,斩首而还”的本领。
  当年吕布与袁绍决裂时,他们还曾被袁绍派去追杀过吕布。
  不过彼时袁军将士都只是跟在吕布军身后,并不敢接战。
  没想到多年已后,该来的还是要来。
  这一战终究是避免不了。
  “啊啊啊……”
  未等众军士接战吕布。
  只听得左翼部队兄弟,忽然发出阵阵惨叫。
  众即视之,见着一个又一个袁兵被冲倒在地惨死。
  而乱兵之中,飞来一匹雪白如暇的白龙马,白龙马浑身雪白,无半根杂毛。
  如同雪白的缎子一般。
  白玉晶莹,透亮闪烁,浑身上下散发着惊人的气势。
  白马踏雨驰突,马背上端坐着一员悍将,白袍银甲,极其雄壮。
  一人一骑,宛如一体。
  “来者何人!?”
  吕翔催刀,领军接战。
  “常山赵子龙在此!还不闪开!”
  赵云暴喝一声,飞马冲入敌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身后幽州骑士在后,随着赵云不断向前冲锋。
  直杀得袁兵人仰马翻,人头割尽。
  “给我上,顶住!”
  袁绍双目血红,嘶声大吼。
  见着李翊军开始反攻,当即催促步兵向前。
  你能用血肉之躯,挡住我的骑兵冲势。
  我也可以!
  虽然我的步兵不如你的悍勇,但我们人多。
  有的是人来抵消你的冲锋!
  “冲啊!”
  最勇敢的人,勇于冲在最前头。
  无数受过袁氏恩惠的将士,奋力向前,挡住李翊军的骑兵攻势。
  噗嗤!
  撞过来的人,立马血肉飞溅。
  两军碰撞在一处,交战激烈,寸步不让。
  一波又一波的冲锋发起,一波又一波的人倒下。
  血战多时,战场交界点反复争夺,已被血肉模糊了脚下。
  马蹄落下,不见泥尘。
  唯有血流成河,尸堆成山!
  战局顿时陷入了僵持阶段。
  李翊军这边攻势迅猛,不断向前冲杀。
  袁军这边失了锐气,但仍有不少忠勇之士,不断往上填。
  “全军顶住!”
  “我军人数众多,李翊必不能胜!”
  “顶住!”
  袁绍嘶声大吼,拼命的鼓舞士气。
  十五万大军,纵是每人伸长脖子给李翊军砍,那刀也得砍卷。
  “——报!”
  “禀袁公,张顗战死!”
  “——报!”
  “禀袁公,吕翔战死!”
  “——报!”
  “……”
  一封又一封败报,不断向袁绍呈上来。
  这些都是他麾下的大将。
  他们的能力如何姑且不论,但他们起到的是稳定军心的作用。
  只要战死一个,他所在的部曲,就成了无头苍蝇,无人指挥。
  这就需要袁绍马上派遣一员新的将领,去接管他的部曲。
  袁绍草草地任命了新的将领前去接管。
  但一个又一个将领战死的悲报传来,令袁绍直忙得焦头烂额。
  “全军跟我冲!”
  风中,袁绍似乎听到了李翊的喊声。
  睁大眼睛看时,遥遥望见李翊的军旗在寒风中掣曳摇摆。
  它的出现,已经意味着袁军的败军已定。
  “袁公!快撤!”
  “我军败了!我军败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拉着袁绍便要往回跑。
  袁绍大是不甘,口吐鲜血。
  “吾自历战数十场,不意今日狼狈至此!”
  “此天丧吾也!”
  这一战是它的全力一搏,输了可不单单是意味着这一战输了。
  “……撤。”
  袁绍用尽全身最后一丝力气,下令撤军。
  而当撤兵的命令一下,袁军士兵阵型离散。
  最后能拖慢李翊军行军速度的部队也没了。
  一个个丢盔弃甲,倒戈便逃。
  然李翊军并未停手的意思,大军部队向前推进。
  骑兵更是紧追在身后,见人便砍,见人便杀。
  袁绍聚合心腹文武,死冲血路奔走。
  行无一箭之地,左边乐进、右边于禁杀出。
  直杀得袁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又行不到数里,迎面正撞上吕布军。
  吕布见着袁绍,亦是大喜过望:
  “擒得袁绍,便得巨亿!”
  吕布并未意识到袁绍身上的政治价值。
  他如果将之擒住,可以从曹刘那里得到远超过一亿钱的东西。
  但吕布只关心袁绍的人头值钱,并未想太多。
  “婢养小儿,吕布在此!”
  吕布大喝一声,拍马舞戟,直取袁绍。
  袁绍见是吕布,唬得肝胆俱裂。
  袁军将士亦是望风披靡,四散奔走。
  袁绍高声大呼:
  “今若不决死战,必为所擒矣!”
  “尔等欲为阶下囚乎?”
  袁绍亲自上阵督战,袁军士气稍振,奋力向前,挡住了吕布军的攻势。
  袁绍趁势指挥士兵们向北冲突,两军混杀一场。
  总算得脱重围。
  袁绍麾下大小将士,皆被箭矢、刀兵所伤。
  少者,伤势四、五处。
  大者,伤势十五、六处。
  至河边时,大量袁兵被逼向绝路。
  不少士兵还没来得及投降,便被李翊军驱赶至河里。
  袁军连人带马,俱下河吃水。
  哀嚎声,痛哭声,响彻黄河!
  十五万大军伤亡殆尽。
  李翊军从早上,一直杀到夜晚天黑、
  喊叫声已从绵绵不断,变为间或耳闻。
  厮杀一日,李翊这才下令全军休整。
  但仍是命少股骑兵部队,出去捕捉漏网之鱼。
  将士们开始打扫战场。
  约过一个时辰,行军主簿拿着一封竹简,来向李翊汇报。
  “大都督!”
  “据粗略统计,此战我等斩敌足足斩敌有七、八万余人。”
  这是明文统计到的,还没有算上其他被杀散的。
  也就是说这个战果,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李翊出征前的战略目标。
  即摧毁袁绍的生力军!
  李翊打这一仗,不单单是为了保卫河南,更是为了摧毁河北再度南下的可能。
  毫不夸张的说,两场大战下来。
  河北的一代人都死在了这里面。
  袁氏在三到五年之内,不可能再有任何南下的想法。
  虽然如此,却还有一个更恐怖的现实。
  此战战果已是超然。
  但也仅仅只是抹平了河南、河北的战力优势。
  如果接下来想要河北,你依然得一战一战打。
  因为人家守御本土的士兵,依然存在。
  但那是后话,眼下享受当下的战果才是正经。
  “……善。”
  “可将军报书作两份。”
  “一份如实汇报,传回曹司空、刘将军处。”
  李翊下令道。
  那主簿又问:
  “那另一份军报呢?”
  李翊嘴角微微翘起,笑道:
  “另一封军报,就写我军此战,斩敌八十万人。”
  “传回河南,想必河南军民在看到此封军报之后,必然士气大振。”
  那主簿先是一愣,旋即正色应道:
  “下官明白了!”
  随后,张飞大大咧咧地走过来,笑道:
  “痛快!此战杀得痛快!”
  “军师真是用兵如神呐!”
  呵呵……
  李翊面上一如往常从容。
  没有人知道,今日临阵指挥之时,他是顶着多么大的压力。
  此战之所以能胜,还是得多亏了二凤那句话:
  “朕观千章万军,不出乎多方以误之一句而已。”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当枪兵、弓兵、弩兵、骑兵等一大堆兵种合在一起。
  如何搭配,如何使用,都要根据战场形势来进行变化。
  今天对袁绍,
  李翊用先登军在前,弩兵在后面放黑枪,步兵阵在后面掩护应对。
  待消耗掉袁绍的优势之后,再派出骑兵出来收割。
  怎么设计让对方钻入你的圈套里,怎么能让你能克制对手的兵种和阵型,而不至于被对方克制。
  这就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李翊经过此战,其实也得到了淬炼。
  他有了更加丰富的临阵指挥经验。
  今日这一战,以少胜多,他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骗袁绍打出自己的优势牌。
  最后袁绍果然没有忍住,率先用出了骑兵。
  “古今胜败,率由一误而已,况多失者乎?”
  李翊背着手,向张飞总结自己获取的经验。
  “事败勿馁,胜或亦因侥幸。”
  “后事如何,尚未可知。”
  “你我都当时时砥砺,不可松散懈怠。”
  张飞悻悻地耸了耸鼻子,旋即哈哈笑道:
  “俺已知矣。”
  “军师样样皆好,独爱紧绷。”
  “咱打了胜仗,岂能不乐?待到何时方乐?”
  李翊无奈地笑笑,“益德说的有理,今日就让将士们好生庆祝。”
  后面一句,迟疑一下还是没有说。
  他想说,如今击败袁绍了,就应该马不停蹄地进军河北。
  趁你病,要你命!
  ……
  (本章完)
  “张飞!”
  “张辽!”
  “高览!”
  “徐晃!”
  “在!”
  四将奔马而来,待命在侧。
  李翊又下来,传唤曹营将领。
  “夏侯渊!”
  “曹仁!”
  “乐进!”
  “李典!”
  曹营诸将,在出征前早已被曹操三令五申。
  此战,要服从李翊的指挥。
  违命者,李翊可持倚天剑立斩之。
  曹营四将飞马而至,向李翊拜道:
  “参见大都督!我等随时候命!”
  李翊大声对众人说道:
  “今日一战,必破袁军。”
  “我已遣赵云、张绣、吕布领本部骑前去破阵。”
  “尔等各领百骑,分八队而击之。”
  “不避箭矢,直冲袁绍中军阵!”
  喏!!
  张飞、张辽、高览、徐晃、曹仁、夏侯渊、李典、乐进总共八名悍将。
  各领百骑,共计八百骑,号八百勇士,直奔袁绍中军处而去。
  “随我来!”
  张辽跃马而出,取盾一口,挡在胸前。
  众骑士直随张辽步伐,蹄声如雷,滚滚向前。
  那边张绣的西凉骑先至,正撞入步、弓兵混队中。
  众骑士抡起盾、绰起马刀,居高临下,照着下面便砍。
  刀光冲一颗颗人头径直扫过。
  噗噗噗!
  血流滚滚。
  “吕布在此!谁敢与吾一战!”
  吕布身骑赤兔,手舞方天画戟,更是一马当先。
  方天戟强力出招,空中罡风呼呼作响,耳旁寒光闪烁。
  袁军将士大声惨叫,人头嗖的一声便落了地。
  生生的被吕布一戟砸落。
  “是、是吕布!”
  “真是吕布!”
  袁军将士见着吕布,无不胆寒。
  他们曾经是与吕布共事过的,见识过吕布“驰突阵中,斩首而还”的本领。
  当年吕布与袁绍决裂时,他们还曾被袁绍派去追杀过吕布。
  不过彼时袁军将士都只是跟在吕布军身后,并不敢接战。
  没想到多年已后,该来的还是要来。
  这一战终究是避免不了。
  “啊啊啊……”
  未等众军士接战吕布。
  只听得左翼部队兄弟,忽然发出阵阵惨叫。
  众即视之,见着一个又一个袁兵被冲倒在地惨死。
  而乱兵之中,飞来一匹雪白如暇的白龙马,白龙马浑身雪白,无半根杂毛。
  如同雪白的缎子一般。
  白玉晶莹,透亮闪烁,浑身上下散发着惊人的气势。
  白马踏雨驰突,马背上端坐着一员悍将,白袍银甲,极其雄壮。
  一人一骑,宛如一体。
  “来者何人!?”
  吕翔催刀,领军接战。
  “常山赵子龙在此!还不闪开!”
  赵云暴喝一声,飞马冲入敌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身后幽州骑士在后,随着赵云不断向前冲锋。
  直杀得袁兵人仰马翻,人头割尽。
  “给我上,顶住!”
  袁绍双目血红,嘶声大吼。
  见着李翊军开始反攻,当即催促步兵向前。
  你能用血肉之躯,挡住我的骑兵冲势。
  我也可以!
  虽然我的步兵不如你的悍勇,但我们人多。
  有的是人来抵消你的冲锋!
  “冲啊!”
  最勇敢的人,勇于冲在最前头。
  无数受过袁氏恩惠的将士,奋力向前,挡住李翊军的骑兵攻势。
  噗嗤!
  撞过来的人,立马血肉飞溅。
  两军碰撞在一处,交战激烈,寸步不让。
  一波又一波的冲锋发起,一波又一波的人倒下。
  血战多时,战场交界点反复争夺,已被血肉模糊了脚下。
  马蹄落下,不见泥尘。
  唯有血流成河,尸堆成山!
  战局顿时陷入了僵持阶段。
  李翊军这边攻势迅猛,不断向前冲杀。
  袁军这边失了锐气,但仍有不少忠勇之士,不断往上填。
  “全军顶住!”
  “我军人数众多,李翊必不能胜!”
  “顶住!”
  袁绍嘶声大吼,拼命的鼓舞士气。
  十五万大军,纵是每人伸长脖子给李翊军砍,那刀也得砍卷。
  “——报!”
  “禀袁公,张顗战死!”
  “——报!”
  “禀袁公,吕翔战死!”
  “——报!”
  “……”
  一封又一封败报,不断向袁绍呈上来。
  这些都是他麾下的大将。
  他们的能力如何姑且不论,但他们起到的是稳定军心的作用。
  只要战死一个,他所在的部曲,就成了无头苍蝇,无人指挥。
  这就需要袁绍马上派遣一员新的将领,去接管他的部曲。
  袁绍草草地任命了新的将领前去接管。
  但一个又一个将领战死的悲报传来,令袁绍直忙得焦头烂额。
  “全军跟我冲!”
  风中,袁绍似乎听到了李翊的喊声。
  睁大眼睛看时,遥遥望见李翊的军旗在寒风中掣曳摇摆。
  它的出现,已经意味着袁军的败军已定。
  “袁公!快撤!”
  “我军败了!我军败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拉着袁绍便要往回跑。
  袁绍大是不甘,口吐鲜血。
  “吾自历战数十场,不意今日狼狈至此!”
  “此天丧吾也!”
  这一战是它的全力一搏,输了可不单单是意味着这一战输了。
  “……撤。”
  袁绍用尽全身最后一丝力气,下令撤军。
  而当撤兵的命令一下,袁军士兵阵型离散。
  最后能拖慢李翊军行军速度的部队也没了。
  一个个丢盔弃甲,倒戈便逃。
  然李翊军并未停手的意思,大军部队向前推进。
  骑兵更是紧追在身后,见人便砍,见人便杀。
  袁绍聚合心腹文武,死冲血路奔走。
  行无一箭之地,左边乐进、右边于禁杀出。
  直杀得袁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又行不到数里,迎面正撞上吕布军。
  吕布见着袁绍,亦是大喜过望:
  “擒得袁绍,便得巨亿!”
  吕布并未意识到袁绍身上的政治价值。
  他如果将之擒住,可以从曹刘那里得到远超过一亿钱的东西。
  但吕布只关心袁绍的人头值钱,并未想太多。
  “婢养小儿,吕布在此!”
  吕布大喝一声,拍马舞戟,直取袁绍。
  袁绍见是吕布,唬得肝胆俱裂。
  袁军将士亦是望风披靡,四散奔走。
  袁绍高声大呼:
  “今若不决死战,必为所擒矣!”
  “尔等欲为阶下囚乎?”
  袁绍亲自上阵督战,袁军士气稍振,奋力向前,挡住了吕布军的攻势。
  袁绍趁势指挥士兵们向北冲突,两军混杀一场。
  总算得脱重围。
  袁绍麾下大小将士,皆被箭矢、刀兵所伤。
  少者,伤势四、五处。
  大者,伤势十五、六处。
  至河边时,大量袁兵被逼向绝路。
  不少士兵还没来得及投降,便被李翊军驱赶至河里。
  袁军连人带马,俱下河吃水。
  哀嚎声,痛哭声,响彻黄河!
  十五万大军伤亡殆尽。
  李翊军从早上,一直杀到夜晚天黑、
  喊叫声已从绵绵不断,变为间或耳闻。
  厮杀一日,李翊这才下令全军休整。
  但仍是命少股骑兵部队,出去捕捉漏网之鱼。
  将士们开始打扫战场。
  约过一个时辰,行军主簿拿着一封竹简,来向李翊汇报。
  “大都督!”
  “据粗略统计,此战我等斩敌足足斩敌有七、八万余人。”
  这是明文统计到的,还没有算上其他被杀散的。
  也就是说这个战果,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李翊出征前的战略目标。
  即摧毁袁绍的生力军!
  李翊打这一仗,不单单是为了保卫河南,更是为了摧毁河北再度南下的可能。
  毫不夸张的说,两场大战下来。
  河北的一代人都死在了这里面。
  袁氏在三到五年之内,不可能再有任何南下的想法。
  虽然如此,却还有一个更恐怖的现实。
  此战战果已是超然。
  但也仅仅只是抹平了河南、河北的战力优势。
  如果接下来想要河北,你依然得一战一战打。
  因为人家守御本土的士兵,依然存在。
  但那是后话,眼下享受当下的战果才是正经。
  “……善。”
  “可将军报书作两份。”
  “一份如实汇报,传回曹司空、刘将军处。”
  李翊下令道。
  那主簿又问:
  “那另一份军报呢?”
  李翊嘴角微微翘起,笑道:
  “另一封军报,就写我军此战,斩敌八十万人。”
  “传回河南,想必河南军民在看到此封军报之后,必然士气大振。”
  那主簿先是一愣,旋即正色应道:
  “下官明白了!”
  随后,张飞大大咧咧地走过来,笑道:
  “痛快!此战杀得痛快!”
  “军师真是用兵如神呐!”
  呵呵……
  李翊面上一如往常从容。
  没有人知道,今日临阵指挥之时,他是顶着多么大的压力。
  此战之所以能胜,还是得多亏了二凤那句话:
  “朕观千章万军,不出乎多方以误之一句而已。”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当枪兵、弓兵、弩兵、骑兵等一大堆兵种合在一起。
  如何搭配,如何使用,都要根据战场形势来进行变化。
  今天对袁绍,
  李翊用先登军在前,弩兵在后面放黑枪,步兵阵在后面掩护应对。
  待消耗掉袁绍的优势之后,再派出骑兵出来收割。
  怎么设计让对方钻入你的圈套里,怎么能让你能克制对手的兵种和阵型,而不至于被对方克制。
  这就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李翊经过此战,其实也得到了淬炼。
  他有了更加丰富的临阵指挥经验。
  今日这一战,以少胜多,他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骗袁绍打出自己的优势牌。
  最后袁绍果然没有忍住,率先用出了骑兵。
  “古今胜败,率由一误而已,况多失者乎?”
  李翊背着手,向张飞总结自己获取的经验。
  “事败勿馁,胜或亦因侥幸。”
  “后事如何,尚未可知。”
  “你我都当时时砥砺,不可松散懈怠。”
  张飞悻悻地耸了耸鼻子,旋即哈哈笑道:
  “俺已知矣。”
  “军师样样皆好,独爱紧绷。”
  “咱打了胜仗,岂能不乐?待到何时方乐?”
  李翊无奈地笑笑,“益德说的有理,今日就让将士们好生庆祝。”
  后面一句,迟疑一下还是没有说。
  他想说,如今击败袁绍了,就应该马不停蹄地进军河北。
  趁你病,要你命!
  ……
  (本章完)
  “张飞!”
  “张辽!”
  “高览!”
  “徐晃!”
  “在!”
  四将奔马而来,待命在侧。
  李翊又下来,传唤曹营将领。
  “夏侯渊!”
  “曹仁!”
  “乐进!”
  “李典!”
  曹营诸将,在出征前早已被曹操三令五申。
  此战,要服从李翊的指挥。
  违命者,李翊可持倚天剑立斩之。
  曹营四将飞马而至,向李翊拜道:
  “参见大都督!我等随时候命!”
  李翊大声对众人说道:
  “今日一战,必破袁军。”
  “我已遣赵云、张绣、吕布领本部骑前去破阵。”
  “尔等各领百骑,分八队而击之。”
  “不避箭矢,直冲袁绍中军阵!”
  喏!!
  张飞、张辽、高览、徐晃、曹仁、夏侯渊、李典、乐进总共八名悍将。
  各领百骑,共计八百骑,号八百勇士,直奔袁绍中军处而去。
  “随我来!”
  张辽跃马而出,取盾一口,挡在胸前。
  众骑士直随张辽步伐,蹄声如雷,滚滚向前。
  那边张绣的西凉骑先至,正撞入步、弓兵混队中。
  众骑士抡起盾、绰起马刀,居高临下,照着下面便砍。
  刀光冲一颗颗人头径直扫过。
  噗噗噗!
  血流滚滚。
  “吕布在此!谁敢与吾一战!”
  吕布身骑赤兔,手舞方天画戟,更是一马当先。
  方天戟强力出招,空中罡风呼呼作响,耳旁寒光闪烁。
  袁军将士大声惨叫,人头嗖的一声便落了地。
  生生的被吕布一戟砸落。
  “是、是吕布!”
  “真是吕布!”
  袁军将士见着吕布,无不胆寒。
  他们曾经是与吕布共事过的,见识过吕布“驰突阵中,斩首而还”的本领。
  当年吕布与袁绍决裂时,他们还曾被袁绍派去追杀过吕布。
  不过彼时袁军将士都只是跟在吕布军身后,并不敢接战。
  没想到多年已后,该来的还是要来。
  这一战终究是避免不了。
  “啊啊啊……”
  未等众军士接战吕布。
  只听得左翼部队兄弟,忽然发出阵阵惨叫。
  众即视之,见着一个又一个袁兵被冲倒在地惨死。
  而乱兵之中,飞来一匹雪白如暇的白龙马,白龙马浑身雪白,无半根杂毛。
  如同雪白的缎子一般。
  白玉晶莹,透亮闪烁,浑身上下散发着惊人的气势。
  白马踏雨驰突,马背上端坐着一员悍将,白袍银甲,极其雄壮。
  一人一骑,宛如一体。
  “来者何人!?”
  吕翔催刀,领军接战。
  “常山赵子龙在此!还不闪开!”
  赵云暴喝一声,飞马冲入敌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身后幽州骑士在后,随着赵云不断向前冲锋。
  直杀得袁兵人仰马翻,人头割尽。
  “给我上,顶住!”
  袁绍双目血红,嘶声大吼。
  见着李翊军开始反攻,当即催促步兵向前。
  你能用血肉之躯,挡住我的骑兵冲势。
  我也可以!
  虽然我的步兵不如你的悍勇,但我们人多。
  有的是人来抵消你的冲锋!
  “冲啊!”
  最勇敢的人,勇于冲在最前头。
  无数受过袁氏恩惠的将士,奋力向前,挡住李翊军的骑兵攻势。
  噗嗤!
  撞过来的人,立马血肉飞溅。
  两军碰撞在一处,交战激烈,寸步不让。
  一波又一波的冲锋发起,一波又一波的人倒下。
  血战多时,战场交界点反复争夺,已被血肉模糊了脚下。
  马蹄落下,不见泥尘。
  唯有血流成河,尸堆成山!
  战局顿时陷入了僵持阶段。
  李翊军这边攻势迅猛,不断向前冲杀。
  袁军这边失了锐气,但仍有不少忠勇之士,不断往上填。
  “全军顶住!”
  “我军人数众多,李翊必不能胜!”
  “顶住!”
  袁绍嘶声大吼,拼命的鼓舞士气。
  十五万大军,纵是每人伸长脖子给李翊军砍,那刀也得砍卷。
  “——报!”
  “禀袁公,张顗战死!”
  “——报!”
  “禀袁公,吕翔战死!”
  “——报!”
  “……”
  一封又一封败报,不断向袁绍呈上来。
  这些都是他麾下的大将。
  他们的能力如何姑且不论,但他们起到的是稳定军心的作用。
  只要战死一个,他所在的部曲,就成了无头苍蝇,无人指挥。
  这就需要袁绍马上派遣一员新的将领,去接管他的部曲。
  袁绍草草地任命了新的将领前去接管。
  但一个又一个将领战死的悲报传来,令袁绍直忙得焦头烂额。
  “全军跟我冲!”
  风中,袁绍似乎听到了李翊的喊声。
  睁大眼睛看时,遥遥望见李翊的军旗在寒风中掣曳摇摆。
  它的出现,已经意味着袁军的败军已定。
  “袁公!快撤!”
  “我军败了!我军败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拉着袁绍便要往回跑。
  袁绍大是不甘,口吐鲜血。
  “吾自历战数十场,不意今日狼狈至此!”
  “此天丧吾也!”
  这一战是它的全力一搏,输了可不单单是意味着这一战输了。
  “……撤。”
  袁绍用尽全身最后一丝力气,下令撤军。
  而当撤兵的命令一下,袁军士兵阵型离散。
  最后能拖慢李翊军行军速度的部队也没了。
  一个个丢盔弃甲,倒戈便逃。
  然李翊军并未停手的意思,大军部队向前推进。
  骑兵更是紧追在身后,见人便砍,见人便杀。
  袁绍聚合心腹文武,死冲血路奔走。
  行无一箭之地,左边乐进、右边于禁杀出。
  直杀得袁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又行不到数里,迎面正撞上吕布军。
  吕布见着袁绍,亦是大喜过望:
  “擒得袁绍,便得巨亿!”
  吕布并未意识到袁绍身上的政治价值。
  他如果将之擒住,可以从曹刘那里得到远超过一亿钱的东西。
  但吕布只关心袁绍的人头值钱,并未想太多。
  “婢养小儿,吕布在此!”
  吕布大喝一声,拍马舞戟,直取袁绍。
  袁绍见是吕布,唬得肝胆俱裂。
  袁军将士亦是望风披靡,四散奔走。
  袁绍高声大呼:
  “今若不决死战,必为所擒矣!”
  “尔等欲为阶下囚乎?”
  袁绍亲自上阵督战,袁军士气稍振,奋力向前,挡住了吕布军的攻势。
  袁绍趁势指挥士兵们向北冲突,两军混杀一场。
  总算得脱重围。
  袁绍麾下大小将士,皆被箭矢、刀兵所伤。
  少者,伤势四、五处。
  大者,伤势十五、六处。
  至河边时,大量袁兵被逼向绝路。
  不少士兵还没来得及投降,便被李翊军驱赶至河里。
  袁军连人带马,俱下河吃水。
  哀嚎声,痛哭声,响彻黄河!
  十五万大军伤亡殆尽。
  李翊军从早上,一直杀到夜晚天黑、
  喊叫声已从绵绵不断,变为间或耳闻。
  厮杀一日,李翊这才下令全军休整。
  但仍是命少股骑兵部队,出去捕捉漏网之鱼。
  将士们开始打扫战场。
  约过一个时辰,行军主簿拿着一封竹简,来向李翊汇报。
  “大都督!”
  “据粗略统计,此战我等斩敌足足斩敌有七、八万余人。”
  这是明文统计到的,还没有算上其他被杀散的。
  也就是说这个战果,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李翊出征前的战略目标。
  即摧毁袁绍的生力军!
  李翊打这一仗,不单单是为了保卫河南,更是为了摧毁河北再度南下的可能。
  毫不夸张的说,两场大战下来。
  河北的一代人都死在了这里面。
  袁氏在三到五年之内,不可能再有任何南下的想法。
  虽然如此,却还有一个更恐怖的现实。
  此战战果已是超然。
  但也仅仅只是抹平了河南、河北的战力优势。
  如果接下来想要河北,你依然得一战一战打。
  因为人家守御本土的士兵,依然存在。
  但那是后话,眼下享受当下的战果才是正经。
  “……善。”
  “可将军报书作两份。”
  “一份如实汇报,传回曹司空、刘将军处。”
  李翊下令道。
  那主簿又问:
  “那另一份军报呢?”
  李翊嘴角微微翘起,笑道:
  “另一封军报,就写我军此战,斩敌八十万人。”
  “传回河南,想必河南军民在看到此封军报之后,必然士气大振。”
  那主簿先是一愣,旋即正色应道:
  “下官明白了!”
  随后,张飞大大咧咧地走过来,笑道:
  “痛快!此战杀得痛快!”
  “军师真是用兵如神呐!”
  呵呵……
  李翊面上一如往常从容。
  没有人知道,今日临阵指挥之时,他是顶着多么大的压力。
  此战之所以能胜,还是得多亏了二凤那句话:
  “朕观千章万军,不出乎多方以误之一句而已。”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当枪兵、弓兵、弩兵、骑兵等一大堆兵种合在一起。
  如何搭配,如何使用,都要根据战场形势来进行变化。
  今天对袁绍,
  李翊用先登军在前,弩兵在后面放黑枪,步兵阵在后面掩护应对。
  待消耗掉袁绍的优势之后,再派出骑兵出来收割。
  怎么设计让对方钻入你的圈套里,怎么能让你能克制对手的兵种和阵型,而不至于被对方克制。
  这就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李翊经过此战,其实也得到了淬炼。
  他有了更加丰富的临阵指挥经验。
  今日这一战,以少胜多,他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骗袁绍打出自己的优势牌。
  最后袁绍果然没有忍住,率先用出了骑兵。
  “古今胜败,率由一误而已,况多失者乎?”
  李翊背着手,向张飞总结自己获取的经验。
  “事败勿馁,胜或亦因侥幸。”
  “后事如何,尚未可知。”
  “你我都当时时砥砺,不可松散懈怠。”
  张飞悻悻地耸了耸鼻子,旋即哈哈笑道:
  “俺已知矣。”
  “军师样样皆好,独爱紧绷。”
  “咱打了胜仗,岂能不乐?待到何时方乐?”
  李翊无奈地笑笑,“益德说的有理,今日就让将士们好生庆祝。”
  后面一句,迟疑一下还是没有说。
  他想说,如今击败袁绍了,就应该马不停蹄地进军河北。
  趁你病,要你命!
  ……
  (本章完)
  “张飞!”
  “张辽!”
  “高览!”
  “徐晃!”
  “在!”
  四将奔马而来,待命在侧。
  李翊又下来,传唤曹营将领。
  “夏侯渊!”
  “曹仁!”
  “乐进!”
  “李典!”
  曹营诸将,在出征前早已被曹操三令五申。
  此战,要服从李翊的指挥。
  违命者,李翊可持倚天剑立斩之。
  曹营四将飞马而至,向李翊拜道:
  “参见大都督!我等随时候命!”
  李翊大声对众人说道:
  “今日一战,必破袁军。”
  “我已遣赵云、张绣、吕布领本部骑前去破阵。”
  “尔等各领百骑,分八队而击之。”
  “不避箭矢,直冲袁绍中军阵!”
  喏!!
  张飞、张辽、高览、徐晃、曹仁、夏侯渊、李典、乐进总共八名悍将。
  各领百骑,共计八百骑,号八百勇士,直奔袁绍中军处而去。
  “随我来!”
  张辽跃马而出,取盾一口,挡在胸前。
  众骑士直随张辽步伐,蹄声如雷,滚滚向前。
  那边张绣的西凉骑先至,正撞入步、弓兵混队中。
  众骑士抡起盾、绰起马刀,居高临下,照着下面便砍。
  刀光冲一颗颗人头径直扫过。
  噗噗噗!
  血流滚滚。
  “吕布在此!谁敢与吾一战!”
  吕布身骑赤兔,手舞方天画戟,更是一马当先。
  方天戟强力出招,空中罡风呼呼作响,耳旁寒光闪烁。
  袁军将士大声惨叫,人头嗖的一声便落了地。
  生生的被吕布一戟砸落。
  “是、是吕布!”
  “真是吕布!”
  袁军将士见着吕布,无不胆寒。
  他们曾经是与吕布共事过的,见识过吕布“驰突阵中,斩首而还”的本领。
  当年吕布与袁绍决裂时,他们还曾被袁绍派去追杀过吕布。
  不过彼时袁军将士都只是跟在吕布军身后,并不敢接战。
  没想到多年已后,该来的还是要来。
  这一战终究是避免不了。
  “啊啊啊……”
  未等众军士接战吕布。
  只听得左翼部队兄弟,忽然发出阵阵惨叫。
  众即视之,见着一个又一个袁兵被冲倒在地惨死。
  而乱兵之中,飞来一匹雪白如暇的白龙马,白龙马浑身雪白,无半根杂毛。
  如同雪白的缎子一般。
  白玉晶莹,透亮闪烁,浑身上下散发着惊人的气势。
  白马踏雨驰突,马背上端坐着一员悍将,白袍银甲,极其雄壮。
  一人一骑,宛如一体。
  “来者何人!?”
  吕翔催刀,领军接战。
  “常山赵子龙在此!还不闪开!”
  赵云暴喝一声,飞马冲入敌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身后幽州骑士在后,随着赵云不断向前冲锋。
  直杀得袁兵人仰马翻,人头割尽。
  “给我上,顶住!”
  袁绍双目血红,嘶声大吼。
  见着李翊军开始反攻,当即催促步兵向前。
  你能用血肉之躯,挡住我的骑兵冲势。
  我也可以!
  虽然我的步兵不如你的悍勇,但我们人多。
  有的是人来抵消你的冲锋!
  “冲啊!”
  最勇敢的人,勇于冲在最前头。
  无数受过袁氏恩惠的将士,奋力向前,挡住李翊军的骑兵攻势。
  噗嗤!
  撞过来的人,立马血肉飞溅。
  两军碰撞在一处,交战激烈,寸步不让。
  一波又一波的冲锋发起,一波又一波的人倒下。
  血战多时,战场交界点反复争夺,已被血肉模糊了脚下。
  马蹄落下,不见泥尘。
  唯有血流成河,尸堆成山!
  战局顿时陷入了僵持阶段。
  李翊军这边攻势迅猛,不断向前冲杀。
  袁军这边失了锐气,但仍有不少忠勇之士,不断往上填。
  “全军顶住!”
  “我军人数众多,李翊必不能胜!”
  “顶住!”
  袁绍嘶声大吼,拼命的鼓舞士气。
  十五万大军,纵是每人伸长脖子给李翊军砍,那刀也得砍卷。
  “——报!”
  “禀袁公,张顗战死!”
  “——报!”
  “禀袁公,吕翔战死!”
  “——报!”
  “……”
  一封又一封败报,不断向袁绍呈上来。
  这些都是他麾下的大将。
  他们的能力如何姑且不论,但他们起到的是稳定军心的作用。
  只要战死一个,他所在的部曲,就成了无头苍蝇,无人指挥。
  这就需要袁绍马上派遣一员新的将领,去接管他的部曲。
  袁绍草草地任命了新的将领前去接管。
  但一个又一个将领战死的悲报传来,令袁绍直忙得焦头烂额。
  “全军跟我冲!”
  风中,袁绍似乎听到了李翊的喊声。
  睁大眼睛看时,遥遥望见李翊的军旗在寒风中掣曳摇摆。
  它的出现,已经意味着袁军的败军已定。
  “袁公!快撤!”
  “我军败了!我军败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拉着袁绍便要往回跑。
  袁绍大是不甘,口吐鲜血。
  “吾自历战数十场,不意今日狼狈至此!”
  “此天丧吾也!”
  这一战是它的全力一搏,输了可不单单是意味着这一战输了。
  “……撤。”
  袁绍用尽全身最后一丝力气,下令撤军。
  而当撤兵的命令一下,袁军士兵阵型离散。
  最后能拖慢李翊军行军速度的部队也没了。
  一个个丢盔弃甲,倒戈便逃。
  然李翊军并未停手的意思,大军部队向前推进。
  骑兵更是紧追在身后,见人便砍,见人便杀。
  袁绍聚合心腹文武,死冲血路奔走。
  行无一箭之地,左边乐进、右边于禁杀出。
  直杀得袁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又行不到数里,迎面正撞上吕布军。
  吕布见着袁绍,亦是大喜过望:
  “擒得袁绍,便得巨亿!”
  吕布并未意识到袁绍身上的政治价值。
  他如果将之擒住,可以从曹刘那里得到远超过一亿钱的东西。
  但吕布只关心袁绍的人头值钱,并未想太多。
  “婢养小儿,吕布在此!”
  吕布大喝一声,拍马舞戟,直取袁绍。
  袁绍见是吕布,唬得肝胆俱裂。
  袁军将士亦是望风披靡,四散奔走。
  袁绍高声大呼:
  “今若不决死战,必为所擒矣!”
  “尔等欲为阶下囚乎?”
  袁绍亲自上阵督战,袁军士气稍振,奋力向前,挡住了吕布军的攻势。
  袁绍趁势指挥士兵们向北冲突,两军混杀一场。
  总算得脱重围。
  袁绍麾下大小将士,皆被箭矢、刀兵所伤。
  少者,伤势四、五处。
  大者,伤势十五、六处。
  至河边时,大量袁兵被逼向绝路。
  不少士兵还没来得及投降,便被李翊军驱赶至河里。
  袁军连人带马,俱下河吃水。
  哀嚎声,痛哭声,响彻黄河!
  十五万大军伤亡殆尽。
  李翊军从早上,一直杀到夜晚天黑、
  喊叫声已从绵绵不断,变为间或耳闻。
  厮杀一日,李翊这才下令全军休整。
  但仍是命少股骑兵部队,出去捕捉漏网之鱼。
  将士们开始打扫战场。
  约过一个时辰,行军主簿拿着一封竹简,来向李翊汇报。
  “大都督!”
  “据粗略统计,此战我等斩敌足足斩敌有七、八万余人。”
  这是明文统计到的,还没有算上其他被杀散的。
  也就是说这个战果,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李翊出征前的战略目标。
  即摧毁袁绍的生力军!
  李翊打这一仗,不单单是为了保卫河南,更是为了摧毁河北再度南下的可能。
  毫不夸张的说,两场大战下来。
  河北的一代人都死在了这里面。
  袁氏在三到五年之内,不可能再有任何南下的想法。
  虽然如此,却还有一个更恐怖的现实。
  此战战果已是超然。
  但也仅仅只是抹平了河南、河北的战力优势。
  如果接下来想要河北,你依然得一战一战打。
  因为人家守御本土的士兵,依然存在。
  但那是后话,眼下享受当下的战果才是正经。
  “……善。”
  “可将军报书作两份。”
  “一份如实汇报,传回曹司空、刘将军处。”
  李翊下令道。
  那主簿又问:
  “那另一份军报呢?”
  李翊嘴角微微翘起,笑道:
  “另一封军报,就写我军此战,斩敌八十万人。”
  “传回河南,想必河南军民在看到此封军报之后,必然士气大振。”
  那主簿先是一愣,旋即正色应道:
  “下官明白了!”
  随后,张飞大大咧咧地走过来,笑道:
  “痛快!此战杀得痛快!”
  “军师真是用兵如神呐!”
  呵呵……
  李翊面上一如往常从容。
  没有人知道,今日临阵指挥之时,他是顶着多么大的压力。
  此战之所以能胜,还是得多亏了二凤那句话:
  “朕观千章万军,不出乎多方以误之一句而已。”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当枪兵、弓兵、弩兵、骑兵等一大堆兵种合在一起。
  如何搭配,如何使用,都要根据战场形势来进行变化。
  今天对袁绍,
  李翊用先登军在前,弩兵在后面放黑枪,步兵阵在后面掩护应对。
  待消耗掉袁绍的优势之后,再派出骑兵出来收割。
  怎么设计让对方钻入你的圈套里,怎么能让你能克制对手的兵种和阵型,而不至于被对方克制。
  这就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李翊经过此战,其实也得到了淬炼。
  他有了更加丰富的临阵指挥经验。
  今日这一战,以少胜多,他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骗袁绍打出自己的优势牌。
  最后袁绍果然没有忍住,率先用出了骑兵。
  “古今胜败,率由一误而已,况多失者乎?”
  李翊背着手,向张飞总结自己获取的经验。
  “事败勿馁,胜或亦因侥幸。”
  “后事如何,尚未可知。”
  “你我都当时时砥砺,不可松散懈怠。”
  张飞悻悻地耸了耸鼻子,旋即哈哈笑道:
  “俺已知矣。”
  “军师样样皆好,独爱紧绷。”
  “咱打了胜仗,岂能不乐?待到何时方乐?”
  李翊无奈地笑笑,“益德说的有理,今日就让将士们好生庆祝。”
  后面一句,迟疑一下还是没有说。
  他想说,如今击败袁绍了,就应该马不停蹄地进军河北。
  趁你病,要你命!
  ……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