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逸读阁小说>书库>都市青春>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411章 合作项目,省城的小院子

第411章 合作项目,省城的小院子

  第411章 合作项目,省城的小院子
  夏收紧接着夏种,整个公司上下都很忙活,终于度过了这一段繁忙的时光。
  除了育种中心需要培育4万亩的南光四号稻种,以及新林农场需要培育4万亩农优82稻种之外,公司还培育了14万亩的南光五号稻种。
  这一次的放量过后,估计市场上的南光五号稻种就会饱和,从明年开始又要就能行减产。
  稻种的市场容量就这么大,在占据了市场主流之后,维持一定程度的供应即可。
  另外,公司还在继续培育玉香083玉米种子,而培育的经济作物种子倒是很丰富,除了生、大豆、黄豆之外,还包括一些高产蔬菜瓜果。
  上午。
  方唯正在办公室处理公务,工作人员将夏收的统计报表送了过来。
  这一季,一共收获了12800万斤南光四号稻种、5600万斤农优82稻种、8080万斤南光五号稻种以及12120万斤南光五号稻谷。
  其中,南光五号稻种大风亩产达到了2020斤。
  不过这已经达到了此品种稻种的产量极限,完全可以定型。
  这些稻种和稻谷的产值加起来,差不多有9个亿,的确是一次大丰收。
  “支书,有农科院作物所的同志来找你。”
  方唯研究了一会统计报表,工作人员敲门进来,告诉他有客人找。
  他赶紧起身去了接待室,只见里面坐着三男一女四个人。他们都是作物所的研究人员,此次来社里是受领导派遣,和公司下属育种研究所,共同完成生物基因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这个课题。
  现在世界上的农业技术发展很快,尤其是生物基因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拉动了世界巨头的技术优势。
  改开之后国门打开,国外的优质种子源源不断的进入了国内市场。
  传统种子在这些优质种子面前不堪一击,作为国内农业研究方面的翘楚,作物所希望能迎头赶上。
  “大家好!我是瑶岭农业的方唯,欢迎你们来到瑶岭乡。”
  方唯走进来,几个便赶紧起身,方唯和他们一一握了手。
  对方几人也做了自己我介绍,方唯陪他们喝了几杯茶,便亲自带着几人去了研究所。
  研究所在生物基因技术方面比较弱,但实践经验丰富,而且在传统育种领域拥有很强的实力。作物所对基因技术有所涉猎,但需要依托生产展开研究,所以二者一拍即合。
  这还是方唯和孙士礼之前谈好的事情,现在只是落实而已。
  “方支书,我们带了一些设备过来,目前还在运输途中。”
  知道方唯这边缺少设备,孙士礼很贴心的将作物所部分先进设备,打包运来过来。这个项目需要进行长期研究,没有设备可不行。
  “太谢谢你们孙所长了,不过,咱们的合作研究还需要什么设备,你们可以通过研究所递交申请,我会酌情审批的。”
  肯定不能都让别人出设备,方唯打算给研究所也添置一些设备。
  不过他不知道对方都需要什么,所以才让他们自己写申请。
  “谢谢方支书!”
  对方入乡随俗,也是称呼方唯为支书。
  这都是小事,方唯让研究所这边安排好几人的食宿,便返回了办公室。
  研究是很钱的,不过他愿意补上这块短板。
  作物所几人的效率很高,没过两天就通过研究所提交了申请报告,将需要购买的设备清单一并附上。
  申请报告先到了蔡桐的手里,管理层开会研究予以了批准。
  因为购买设备的整体资金数额比较大,申请报告最后到了方唯的手里。他打电话和各位董事通了气,然后就在报告上签了字。
  申请报告转到财务部,财务部将购买设备的资金转到了研究所,让他们自行采购。
  方唯随即就把这事儿抛在了脑后,这个合作研究项目需要的时间很长,短期内是见不到成果的,无需太关注。
  他这个公司董事长,在省城呆的日子不多,日常经营管理都交给了管理层。
  经过上一季的磨合,公司的运作走上了正轨,需要他管的事情越来越少。除了比较重大的事情,一般的事情管理层就能处理好。
  “支书,有你的电话。”
  上午他去五金厂转了一圈,还没离开,方平就把电话打到了厂里。
  厂办的人过来喊他,他便急匆匆的去接听。
  “我刚打到社里说你来了这边,你上次让我问的房子有消息了,你什么时候有空来看看?”
  “好,我这两天就过去。”
  两人说了几句话就挂了机,方唯随后便离开了五金厂。
  到了晚上,他给盘莲说了这事儿。
  “正好,我也需要去一趟公司,那咱们一起去省城看看吧。”
  盘莲对于买房子的事情很上心,算算日子,小洁也应该放暑假了,正好顺便把女儿接回来。
  隔了一天,方唯和盘莲便驾车去了省城。
  “老三,我一共找到了三套不错的院子,明天带你们去看看。”
  当晚,方唯两口子和方平两口子一起吃饭,方平便简单的介绍了他看中的房子。
  光是听介绍是无法做决定的,所以第二天方平专门抽了一天的时间,陪着方唯和盘莲去看房。
  “三哥,这套院子挺不错,距离小洁的学校只有三站路,而且周边的环境也不错。只是价格稍高了一些,别的院子也就两三千块钱,这套院子居然要5000块钱。”
  盘莲这么说,实际上就等于告诉方唯,她看上了这套院子。
  这套院子挺大,正房三间、厢房两间,有上下水,厨房洗手间一应俱全。房子不算老,结构没问题,真要买下来的话需要重新收拾一下。
  就是价格有点贵。
  “贵有贵的道理,我再和房主讲讲价,看对方能让多少。”
  方唯并不在意价格的高低,关键是房子要好,他对这套院子也很满意。
  经过协商,最终以4880元的价格拿下了这个院子,房主咬牙让了120块钱,他也就不再啰嗦。
  “大哥,后续的事情你派人帮我搞好,特别是家具,就从公司订购一套,多少钱回头我让莲打给公司。”
  方唯没时间盯着收拾,他说了一下自己的要求,便把此事交给了大哥。
  “没问题,公司有这方面能人,回头的装修以及家具的挑选,都让他来办。”
  方平也不可能时时盯着,他知道公司有这样的人才,到时候派人过来负责就行。
  他这可不是以权谋私,给总公司的董事长服务,别人也没话说。
  忙活了几天的房子的事情,盘莲就去家具公司进行述职。方唯则去了瑶岭大厦视察,查看了大厦这半年的业绩以及管理情况。
  像这种物业收入一般都很稳定,利润不高但胜在细水长流。
  大厦的出租率一直很高,家具公司以及瑶岭农业都在这栋楼上办公。这其实也是公司实力的体现,在这年月拥有自有房产的公司,总是被人高看一眼的。
  视察完大厦,方唯便去了自己的办公室。
  “董事长好!”
  方唯走进公司,一路上都是问好的人。
  他一一作了回应,然后走进办公室坐下,马上就有人送来了茶水。
  蔡桐很快走了进来,向方唯做了工作汇报。
  “支书,本来应该开个高层会议的,不过这段时间大家都忙,起码有一半人不在公司。你看,要不单独谈话算了?”
  汇报完工作,蔡桐有点为难。
  董事长驾临公司,结果有一多半的高层都不在,开会都凑不齐人数。
  “不必了,我去各部门转转,碰上谁就和谁聊聊,不用专门安排谈话。”
  方唯摆了摆手,让蔡桐去忙自己的事情。
  他在办公室坐了一会,然后去各部门转了转。想了解情况不一定非要和高管们谈话,和普通的员工聊一聊,其实也会很多收获。
  实际上公司的运行情况他很清楚,他自己就是从基层一步一步走上来的,对于农业生产非常熟悉。
  总的来说,他对于蔡桐等人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整个管理团队很高效,各项工作都成的很好。
  他和盘莲在省城呆了4天,等到小洁放假离校,一家三口便返回了村里。
  “爸,妈,你们真在省城买房了呀?”
  这年月买房可不容易,如今还是实行福利分房制度,大多数人都是住在单位分的房子里。
  自建房和自有房屋也有,数量不是太多,流通的更少。
  所以小洁才会觉得很惊讶。
  “是啊,我和你爸在省城买了一个小院子,等收拾好之后,去了省城就有住的地方。”
  盘莲耐心的回答了女儿的问题,小洁露齿一笑,突然就感觉自己在省城有了根。
  她在学校里没几个朋友,整个班里从农村来的孩子就只有她一个,她觉得自己融入不了城里同学的小圈子。
  现在自己家里也在省城买了房,以后有机会就可以请几个好朋友到家里玩了。
  “小洁,在学校有什么不开心的吗?”
  方唯察觉到了女儿微妙的心理变化,便笑着问了一句。
  “没什么不开心的,我去省城主要是为了学习,也不会在乎别人喜不喜欢我。不过,我有两个要好的同学,有时候周末她们会邀请我去家里玩,可我却没办法邀请她们。”
  小洁和父母的关系还是很好的,几乎无话不说。
  她在路上说了自己在学校的一些事情,虽然没有人欺负她,但很多同学也和她保持了距离。
  在她单纯的世界里,只是觉得自己和周围格格不入,直到听说父母在省城买了房,心里才有所触动。
  “我们的女儿学习这么好,又长得漂亮,等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朋友。到了开学的时候,咱们的房子就收拾好了,你可以请同学到家里做客,妈妈给你们做好吃的。”
  盘莲和小洁坐在汽车的后排,她搂着女儿,满眼都是心疼的。
  方唯倒觉得正常,只要不是当面欺负,这种划分圈子的行为也没什么好说的。其实别说现在,就是未来几十年也没有彻底城乡差别。
  他和婆娘都对女儿管得严,就算是在省城读书平时的开销也卡的很紧。
  现在他稍微有些后悔,打算从下个学期开始多给孩子一些零用钱,别得被同学们看低了。
  回到家,阿姐给他们做了一桌子菜,都是小洁平时爱吃的。
  “莲,省城的房子怎么样?”
  阿姐和盘莲随意的聊着,然后就说到了房子的事情。
  盘莲给对方详细的表述了房子的情况,还说等有时间了带阿姐和孙道人去省城看看。
  孙道人吃完饭,随即放下了碗筷。
  “老三,孩子一个人在省城读书挺不容易,要不然还是回到县里读书吧。”
  孙道人也很心疼小洁,本来挺活泼的一个小姑娘,在省城读了一年书,话都少了。
  “孙爷爷,我不想回来,坚持两年就毕业了,不碍事的。”
  小洁听到孙道人的话,抢先表明了态度,倒是让方唯松了一口气。
  现在转学有诸多的不利,能在省城读完高中再回来参加高考就是了。这么算的话,小洁在省城最多再呆一年半的时间,最后一个学期肯定要提前回来的。
  “不能让孩子一个人在省城受苦,莲,要不然等下学期我去省城陪着小洁?免得她周末都没人陪。”
  这时,阿姐说话了,她也一样很心疼小洁。
  家里的两个孩子都是她一手带大的,早就有了感情,当然不愿意孩子吃苦受累。
  “阿姐,这事回头再说吧,先吃饭。”
  方唯不想当着孩子的面说这些事情,但其实心里也动了一下。
  阿姐便不在吱声。
  过了几天,斌斌也从京城回到了家里,家里顿时热闹了起来。孙道人和阿姐整天乐呵呵的,比他们当父母的还开心。
  斌斌回来后,孙道人几乎每天都带着他出诊,很多时候就让斌斌给人看病,他在一旁把关。
  小洁偶尔回去找初中同学完,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不是看书就是做习题。
  方唯也没有去远的地方,只是在两个农场和县里各处转转,等待着下一次的收获。
  (本章完)
  “没问题,公司有这方面能人,回头的装修以及家具的挑选,都让他来办。”
  方平也不可能时时盯着,他知道公司有这样的人才,到时候派人过来负责就行。
  他这可不是以权谋私,给总公司的董事长服务,别人也没话说。
  忙活了几天的房子的事情,盘莲就去家具公司进行述职。方唯则去了瑶岭大厦视察,查看了大厦这半年的业绩以及管理情况。
  像这种物业收入一般都很稳定,利润不高但胜在细水长流。
  大厦的出租率一直很高,家具公司以及瑶岭农业都在这栋楼上办公。这其实也是公司实力的体现,在这年月拥有自有房产的公司,总是被人高看一眼的。
  视察完大厦,方唯便去了自己的办公室。
  “董事长好!”
  方唯走进公司,一路上都是问好的人。
  他一一作了回应,然后走进办公室坐下,马上就有人送来了茶水。
  蔡桐很快走了进来,向方唯做了工作汇报。
  “支书,本来应该开个高层会议的,不过这段时间大家都忙,起码有一半人不在公司。你看,要不单独谈话算了?”
  汇报完工作,蔡桐有点为难。
  董事长驾临公司,结果有一多半的高层都不在,开会都凑不齐人数。
  “不必了,我去各部门转转,碰上谁就和谁聊聊,不用专门安排谈话。”
  方唯摆了摆手,让蔡桐去忙自己的事情。
  他在办公室坐了一会,然后去各部门转了转。想了解情况不一定非要和高管们谈话,和普通的员工聊一聊,其实也会很多收获。
  实际上公司的运行情况他很清楚,他自己就是从基层一步一步走上来的,对于农业生产非常熟悉。
  总的来说,他对于蔡桐等人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整个管理团队很高效,各项工作都成的很好。
  他和盘莲在省城呆了4天,等到小洁放假离校,一家三口便返回了村里。
  “爸,妈,你们真在省城买房了呀?”
  这年月买房可不容易,如今还是实行福利分房制度,大多数人都是住在单位分的房子里。
  自建房和自有房屋也有,数量不是太多,流通的更少。
  所以小洁才会觉得很惊讶。
  “是啊,我和你爸在省城买了一个小院子,等收拾好之后,去了省城就有住的地方。”
  盘莲耐心的回答了女儿的问题,小洁露齿一笑,突然就感觉自己在省城有了根。
  她在学校里没几个朋友,整个班里从农村来的孩子就只有她一个,她觉得自己融入不了城里同学的小圈子。
  现在自己家里也在省城买了房,以后有机会就可以请几个好朋友到家里玩了。
  “小洁,在学校有什么不开心的吗?”
  方唯察觉到了女儿微妙的心理变化,便笑着问了一句。
  “没什么不开心的,我去省城主要是为了学习,也不会在乎别人喜不喜欢我。不过,我有两个要好的同学,有时候周末她们会邀请我去家里玩,可我却没办法邀请她们。”
  小洁和父母的关系还是很好的,几乎无话不说。
  她在路上说了自己在学校的一些事情,虽然没有人欺负她,但很多同学也和她保持了距离。
  在她单纯的世界里,只是觉得自己和周围格格不入,直到听说父母在省城买了房,心里才有所触动。
  “我们的女儿学习这么好,又长得漂亮,等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朋友。到了开学的时候,咱们的房子就收拾好了,你可以请同学到家里做客,妈妈给你们做好吃的。”
  盘莲和小洁坐在汽车的后排,她搂着女儿,满眼都是心疼的。
  方唯倒觉得正常,只要不是当面欺负,这种划分圈子的行为也没什么好说的。其实别说现在,就是未来几十年也没有彻底城乡差别。
  他和婆娘都对女儿管得严,就算是在省城读书平时的开销也卡的很紧。
  现在他稍微有些后悔,打算从下个学期开始多给孩子一些零用钱,别得被同学们看低了。
  回到家,阿姐给他们做了一桌子菜,都是小洁平时爱吃的。
  “莲,省城的房子怎么样?”
  阿姐和盘莲随意的聊着,然后就说到了房子的事情。
  盘莲给对方详细的表述了房子的情况,还说等有时间了带阿姐和孙道人去省城看看。
  孙道人吃完饭,随即放下了碗筷。
  “老三,孩子一个人在省城读书挺不容易,要不然还是回到县里读书吧。”
  孙道人也很心疼小洁,本来挺活泼的一个小姑娘,在省城读了一年书,话都少了。
  “孙爷爷,我不想回来,坚持两年就毕业了,不碍事的。”
  小洁听到孙道人的话,抢先表明了态度,倒是让方唯松了一口气。
  现在转学有诸多的不利,能在省城读完高中再回来参加高考就是了。这么算的话,小洁在省城最多再呆一年半的时间,最后一个学期肯定要提前回来的。
  “不能让孩子一个人在省城受苦,莲,要不然等下学期我去省城陪着小洁?免得她周末都没人陪。”
  这时,阿姐说话了,她也一样很心疼小洁。
  家里的两个孩子都是她一手带大的,早就有了感情,当然不愿意孩子吃苦受累。
  “阿姐,这事回头再说吧,先吃饭。”
  方唯不想当着孩子的面说这些事情,但其实心里也动了一下。
  阿姐便不在吱声。
  过了几天,斌斌也从京城回到了家里,家里顿时热闹了起来。孙道人和阿姐整天乐呵呵的,比他们当父母的还开心。
  斌斌回来后,孙道人几乎每天都带着他出诊,很多时候就让斌斌给人看病,他在一旁把关。
  小洁偶尔回去找初中同学完,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不是看书就是做习题。
  方唯也没有去远的地方,只是在两个农场和县里各处转转,等待着下一次的收获。
  (本章完)
  “没问题,公司有这方面能人,回头的装修以及家具的挑选,都让他来办。”
  方平也不可能时时盯着,他知道公司有这样的人才,到时候派人过来负责就行。
  他这可不是以权谋私,给总公司的董事长服务,别人也没话说。
  忙活了几天的房子的事情,盘莲就去家具公司进行述职。方唯则去了瑶岭大厦视察,查看了大厦这半年的业绩以及管理情况。
  像这种物业收入一般都很稳定,利润不高但胜在细水长流。
  大厦的出租率一直很高,家具公司以及瑶岭农业都在这栋楼上办公。这其实也是公司实力的体现,在这年月拥有自有房产的公司,总是被人高看一眼的。
  视察完大厦,方唯便去了自己的办公室。
  “董事长好!”
  方唯走进公司,一路上都是问好的人。
  他一一作了回应,然后走进办公室坐下,马上就有人送来了茶水。
  蔡桐很快走了进来,向方唯做了工作汇报。
  “支书,本来应该开个高层会议的,不过这段时间大家都忙,起码有一半人不在公司。你看,要不单独谈话算了?”
  汇报完工作,蔡桐有点为难。
  董事长驾临公司,结果有一多半的高层都不在,开会都凑不齐人数。
  “不必了,我去各部门转转,碰上谁就和谁聊聊,不用专门安排谈话。”
  方唯摆了摆手,让蔡桐去忙自己的事情。
  他在办公室坐了一会,然后去各部门转了转。想了解情况不一定非要和高管们谈话,和普通的员工聊一聊,其实也会很多收获。
  实际上公司的运行情况他很清楚,他自己就是从基层一步一步走上来的,对于农业生产非常熟悉。
  总的来说,他对于蔡桐等人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整个管理团队很高效,各项工作都成的很好。
  他和盘莲在省城呆了4天,等到小洁放假离校,一家三口便返回了村里。
  “爸,妈,你们真在省城买房了呀?”
  这年月买房可不容易,如今还是实行福利分房制度,大多数人都是住在单位分的房子里。
  自建房和自有房屋也有,数量不是太多,流通的更少。
  所以小洁才会觉得很惊讶。
  “是啊,我和你爸在省城买了一个小院子,等收拾好之后,去了省城就有住的地方。”
  盘莲耐心的回答了女儿的问题,小洁露齿一笑,突然就感觉自己在省城有了根。
  她在学校里没几个朋友,整个班里从农村来的孩子就只有她一个,她觉得自己融入不了城里同学的小圈子。
  现在自己家里也在省城买了房,以后有机会就可以请几个好朋友到家里玩了。
  “小洁,在学校有什么不开心的吗?”
  方唯察觉到了女儿微妙的心理变化,便笑着问了一句。
  “没什么不开心的,我去省城主要是为了学习,也不会在乎别人喜不喜欢我。不过,我有两个要好的同学,有时候周末她们会邀请我去家里玩,可我却没办法邀请她们。”
  小洁和父母的关系还是很好的,几乎无话不说。
  她在路上说了自己在学校的一些事情,虽然没有人欺负她,但很多同学也和她保持了距离。
  在她单纯的世界里,只是觉得自己和周围格格不入,直到听说父母在省城买了房,心里才有所触动。
  “我们的女儿学习这么好,又长得漂亮,等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朋友。到了开学的时候,咱们的房子就收拾好了,你可以请同学到家里做客,妈妈给你们做好吃的。”
  盘莲和小洁坐在汽车的后排,她搂着女儿,满眼都是心疼的。
  方唯倒觉得正常,只要不是当面欺负,这种划分圈子的行为也没什么好说的。其实别说现在,就是未来几十年也没有彻底城乡差别。
  他和婆娘都对女儿管得严,就算是在省城读书平时的开销也卡的很紧。
  现在他稍微有些后悔,打算从下个学期开始多给孩子一些零用钱,别得被同学们看低了。
  回到家,阿姐给他们做了一桌子菜,都是小洁平时爱吃的。
  “莲,省城的房子怎么样?”
  阿姐和盘莲随意的聊着,然后就说到了房子的事情。
  盘莲给对方详细的表述了房子的情况,还说等有时间了带阿姐和孙道人去省城看看。
  孙道人吃完饭,随即放下了碗筷。
  “老三,孩子一个人在省城读书挺不容易,要不然还是回到县里读书吧。”
  孙道人也很心疼小洁,本来挺活泼的一个小姑娘,在省城读了一年书,话都少了。
  “孙爷爷,我不想回来,坚持两年就毕业了,不碍事的。”
  小洁听到孙道人的话,抢先表明了态度,倒是让方唯松了一口气。
  现在转学有诸多的不利,能在省城读完高中再回来参加高考就是了。这么算的话,小洁在省城最多再呆一年半的时间,最后一个学期肯定要提前回来的。
  “不能让孩子一个人在省城受苦,莲,要不然等下学期我去省城陪着小洁?免得她周末都没人陪。”
  这时,阿姐说话了,她也一样很心疼小洁。
  家里的两个孩子都是她一手带大的,早就有了感情,当然不愿意孩子吃苦受累。
  “阿姐,这事回头再说吧,先吃饭。”
  方唯不想当着孩子的面说这些事情,但其实心里也动了一下。
  阿姐便不在吱声。
  过了几天,斌斌也从京城回到了家里,家里顿时热闹了起来。孙道人和阿姐整天乐呵呵的,比他们当父母的还开心。
  斌斌回来后,孙道人几乎每天都带着他出诊,很多时候就让斌斌给人看病,他在一旁把关。
  小洁偶尔回去找初中同学完,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不是看书就是做习题。
  方唯也没有去远的地方,只是在两个农场和县里各处转转,等待着下一次的收获。
  (本章完)
  “没问题,公司有这方面能人,回头的装修以及家具的挑选,都让他来办。”
  方平也不可能时时盯着,他知道公司有这样的人才,到时候派人过来负责就行。
  他这可不是以权谋私,给总公司的董事长服务,别人也没话说。
  忙活了几天的房子的事情,盘莲就去家具公司进行述职。方唯则去了瑶岭大厦视察,查看了大厦这半年的业绩以及管理情况。
  像这种物业收入一般都很稳定,利润不高但胜在细水长流。
  大厦的出租率一直很高,家具公司以及瑶岭农业都在这栋楼上办公。这其实也是公司实力的体现,在这年月拥有自有房产的公司,总是被人高看一眼的。
  视察完大厦,方唯便去了自己的办公室。
  “董事长好!”
  方唯走进公司,一路上都是问好的人。
  他一一作了回应,然后走进办公室坐下,马上就有人送来了茶水。
  蔡桐很快走了进来,向方唯做了工作汇报。
  “支书,本来应该开个高层会议的,不过这段时间大家都忙,起码有一半人不在公司。你看,要不单独谈话算了?”
  汇报完工作,蔡桐有点为难。
  董事长驾临公司,结果有一多半的高层都不在,开会都凑不齐人数。
  “不必了,我去各部门转转,碰上谁就和谁聊聊,不用专门安排谈话。”
  方唯摆了摆手,让蔡桐去忙自己的事情。
  他在办公室坐了一会,然后去各部门转了转。想了解情况不一定非要和高管们谈话,和普通的员工聊一聊,其实也会很多收获。
  实际上公司的运行情况他很清楚,他自己就是从基层一步一步走上来的,对于农业生产非常熟悉。
  总的来说,他对于蔡桐等人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整个管理团队很高效,各项工作都成的很好。
  他和盘莲在省城呆了4天,等到小洁放假离校,一家三口便返回了村里。
  “爸,妈,你们真在省城买房了呀?”
  这年月买房可不容易,如今还是实行福利分房制度,大多数人都是住在单位分的房子里。
  自建房和自有房屋也有,数量不是太多,流通的更少。
  所以小洁才会觉得很惊讶。
  “是啊,我和你爸在省城买了一个小院子,等收拾好之后,去了省城就有住的地方。”
  盘莲耐心的回答了女儿的问题,小洁露齿一笑,突然就感觉自己在省城有了根。
  她在学校里没几个朋友,整个班里从农村来的孩子就只有她一个,她觉得自己融入不了城里同学的小圈子。
  现在自己家里也在省城买了房,以后有机会就可以请几个好朋友到家里玩了。
  “小洁,在学校有什么不开心的吗?”
  方唯察觉到了女儿微妙的心理变化,便笑着问了一句。
  “没什么不开心的,我去省城主要是为了学习,也不会在乎别人喜不喜欢我。不过,我有两个要好的同学,有时候周末她们会邀请我去家里玩,可我却没办法邀请她们。”
  小洁和父母的关系还是很好的,几乎无话不说。
  她在路上说了自己在学校的一些事情,虽然没有人欺负她,但很多同学也和她保持了距离。
  在她单纯的世界里,只是觉得自己和周围格格不入,直到听说父母在省城买了房,心里才有所触动。
  “我们的女儿学习这么好,又长得漂亮,等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朋友。到了开学的时候,咱们的房子就收拾好了,你可以请同学到家里做客,妈妈给你们做好吃的。”
  盘莲和小洁坐在汽车的后排,她搂着女儿,满眼都是心疼的。
  方唯倒觉得正常,只要不是当面欺负,这种划分圈子的行为也没什么好说的。其实别说现在,就是未来几十年也没有彻底城乡差别。
  他和婆娘都对女儿管得严,就算是在省城读书平时的开销也卡的很紧。
  现在他稍微有些后悔,打算从下个学期开始多给孩子一些零用钱,别得被同学们看低了。
  回到家,阿姐给他们做了一桌子菜,都是小洁平时爱吃的。
  “莲,省城的房子怎么样?”
  阿姐和盘莲随意的聊着,然后就说到了房子的事情。
  盘莲给对方详细的表述了房子的情况,还说等有时间了带阿姐和孙道人去省城看看。
  孙道人吃完饭,随即放下了碗筷。
  “老三,孩子一个人在省城读书挺不容易,要不然还是回到县里读书吧。”
  孙道人也很心疼小洁,本来挺活泼的一个小姑娘,在省城读了一年书,话都少了。
  “孙爷爷,我不想回来,坚持两年就毕业了,不碍事的。”
  小洁听到孙道人的话,抢先表明了态度,倒是让方唯松了一口气。
  现在转学有诸多的不利,能在省城读完高中再回来参加高考就是了。这么算的话,小洁在省城最多再呆一年半的时间,最后一个学期肯定要提前回来的。
  “不能让孩子一个人在省城受苦,莲,要不然等下学期我去省城陪着小洁?免得她周末都没人陪。”
  这时,阿姐说话了,她也一样很心疼小洁。
  家里的两个孩子都是她一手带大的,早就有了感情,当然不愿意孩子吃苦受累。
  “阿姐,这事回头再说吧,先吃饭。”
  方唯不想当着孩子的面说这些事情,但其实心里也动了一下。
  阿姐便不在吱声。
  过了几天,斌斌也从京城回到了家里,家里顿时热闹了起来。孙道人和阿姐整天乐呵呵的,比他们当父母的还开心。
  斌斌回来后,孙道人几乎每天都带着他出诊,很多时候就让斌斌给人看病,他在一旁把关。
  小洁偶尔回去找初中同学完,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不是看书就是做习题。
  方唯也没有去远的地方,只是在两个农场和县里各处转转,等待着下一次的收获。
  (本章完)
  “没问题,公司有这方面能人,回头的装修以及家具的挑选,都让他来办。”
  方平也不可能时时盯着,他知道公司有这样的人才,到时候派人过来负责就行。
  他这可不是以权谋私,给总公司的董事长服务,别人也没话说。
  忙活了几天的房子的事情,盘莲就去家具公司进行述职。方唯则去了瑶岭大厦视察,查看了大厦这半年的业绩以及管理情况。
  像这种物业收入一般都很稳定,利润不高但胜在细水长流。
  大厦的出租率一直很高,家具公司以及瑶岭农业都在这栋楼上办公。这其实也是公司实力的体现,在这年月拥有自有房产的公司,总是被人高看一眼的。
  视察完大厦,方唯便去了自己的办公室。
  “董事长好!”
  方唯走进公司,一路上都是问好的人。
  他一一作了回应,然后走进办公室坐下,马上就有人送来了茶水。
  蔡桐很快走了进来,向方唯做了工作汇报。
  “支书,本来应该开个高层会议的,不过这段时间大家都忙,起码有一半人不在公司。你看,要不单独谈话算了?”
  汇报完工作,蔡桐有点为难。
  董事长驾临公司,结果有一多半的高层都不在,开会都凑不齐人数。
  “不必了,我去各部门转转,碰上谁就和谁聊聊,不用专门安排谈话。”
  方唯摆了摆手,让蔡桐去忙自己的事情。
  他在办公室坐了一会,然后去各部门转了转。想了解情况不一定非要和高管们谈话,和普通的员工聊一聊,其实也会很多收获。
  实际上公司的运行情况他很清楚,他自己就是从基层一步一步走上来的,对于农业生产非常熟悉。
  总的来说,他对于蔡桐等人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整个管理团队很高效,各项工作都成的很好。
  他和盘莲在省城呆了4天,等到小洁放假离校,一家三口便返回了村里。
  “爸,妈,你们真在省城买房了呀?”
  这年月买房可不容易,如今还是实行福利分房制度,大多数人都是住在单位分的房子里。
  自建房和自有房屋也有,数量不是太多,流通的更少。
  所以小洁才会觉得很惊讶。
  “是啊,我和你爸在省城买了一个小院子,等收拾好之后,去了省城就有住的地方。”
  盘莲耐心的回答了女儿的问题,小洁露齿一笑,突然就感觉自己在省城有了根。
  她在学校里没几个朋友,整个班里从农村来的孩子就只有她一个,她觉得自己融入不了城里同学的小圈子。
  现在自己家里也在省城买了房,以后有机会就可以请几个好朋友到家里玩了。
  “小洁,在学校有什么不开心的吗?”
  方唯察觉到了女儿微妙的心理变化,便笑着问了一句。
  “没什么不开心的,我去省城主要是为了学习,也不会在乎别人喜不喜欢我。不过,我有两个要好的同学,有时候周末她们会邀请我去家里玩,可我却没办法邀请她们。”
  小洁和父母的关系还是很好的,几乎无话不说。
  她在路上说了自己在学校的一些事情,虽然没有人欺负她,但很多同学也和她保持了距离。
  在她单纯的世界里,只是觉得自己和周围格格不入,直到听说父母在省城买了房,心里才有所触动。
  “我们的女儿学习这么好,又长得漂亮,等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朋友。到了开学的时候,咱们的房子就收拾好了,你可以请同学到家里做客,妈妈给你们做好吃的。”
  盘莲和小洁坐在汽车的后排,她搂着女儿,满眼都是心疼的。
  方唯倒觉得正常,只要不是当面欺负,这种划分圈子的行为也没什么好说的。其实别说现在,就是未来几十年也没有彻底城乡差别。
  他和婆娘都对女儿管得严,就算是在省城读书平时的开销也卡的很紧。
  现在他稍微有些后悔,打算从下个学期开始多给孩子一些零用钱,别得被同学们看低了。
  回到家,阿姐给他们做了一桌子菜,都是小洁平时爱吃的。
  “莲,省城的房子怎么样?”
  阿姐和盘莲随意的聊着,然后就说到了房子的事情。
  盘莲给对方详细的表述了房子的情况,还说等有时间了带阿姐和孙道人去省城看看。
  孙道人吃完饭,随即放下了碗筷。
  “老三,孩子一个人在省城读书挺不容易,要不然还是回到县里读书吧。”
  孙道人也很心疼小洁,本来挺活泼的一个小姑娘,在省城读了一年书,话都少了。
  “孙爷爷,我不想回来,坚持两年就毕业了,不碍事的。”
  小洁听到孙道人的话,抢先表明了态度,倒是让方唯松了一口气。
  现在转学有诸多的不利,能在省城读完高中再回来参加高考就是了。这么算的话,小洁在省城最多再呆一年半的时间,最后一个学期肯定要提前回来的。
  “不能让孩子一个人在省城受苦,莲,要不然等下学期我去省城陪着小洁?免得她周末都没人陪。”
  这时,阿姐说话了,她也一样很心疼小洁。
  家里的两个孩子都是她一手带大的,早就有了感情,当然不愿意孩子吃苦受累。
  “阿姐,这事回头再说吧,先吃饭。”
  方唯不想当着孩子的面说这些事情,但其实心里也动了一下。
  阿姐便不在吱声。
  过了几天,斌斌也从京城回到了家里,家里顿时热闹了起来。孙道人和阿姐整天乐呵呵的,比他们当父母的还开心。
  斌斌回来后,孙道人几乎每天都带着他出诊,很多时候就让斌斌给人看病,他在一旁把关。
  小洁偶尔回去找初中同学完,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不是看书就是做习题。
  方唯也没有去远的地方,只是在两个农场和县里各处转转,等待着下一次的收获。
  (本章完)
  “没问题,公司有这方面能人,回头的装修以及家具的挑选,都让他来办。”
  方平也不可能时时盯着,他知道公司有这样的人才,到时候派人过来负责就行。
  他这可不是以权谋私,给总公司的董事长服务,别人也没话说。
  忙活了几天的房子的事情,盘莲就去家具公司进行述职。方唯则去了瑶岭大厦视察,查看了大厦这半年的业绩以及管理情况。
  像这种物业收入一般都很稳定,利润不高但胜在细水长流。
  大厦的出租率一直很高,家具公司以及瑶岭农业都在这栋楼上办公。这其实也是公司实力的体现,在这年月拥有自有房产的公司,总是被人高看一眼的。
  视察完大厦,方唯便去了自己的办公室。
  “董事长好!”
  方唯走进公司,一路上都是问好的人。
  他一一作了回应,然后走进办公室坐下,马上就有人送来了茶水。
  蔡桐很快走了进来,向方唯做了工作汇报。
  “支书,本来应该开个高层会议的,不过这段时间大家都忙,起码有一半人不在公司。你看,要不单独谈话算了?”
  汇报完工作,蔡桐有点为难。
  董事长驾临公司,结果有一多半的高层都不在,开会都凑不齐人数。
  “不必了,我去各部门转转,碰上谁就和谁聊聊,不用专门安排谈话。”
  方唯摆了摆手,让蔡桐去忙自己的事情。
  他在办公室坐了一会,然后去各部门转了转。想了解情况不一定非要和高管们谈话,和普通的员工聊一聊,其实也会很多收获。
  实际上公司的运行情况他很清楚,他自己就是从基层一步一步走上来的,对于农业生产非常熟悉。
  总的来说,他对于蔡桐等人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整个管理团队很高效,各项工作都成的很好。
  他和盘莲在省城呆了4天,等到小洁放假离校,一家三口便返回了村里。
  “爸,妈,你们真在省城买房了呀?”
  这年月买房可不容易,如今还是实行福利分房制度,大多数人都是住在单位分的房子里。
  自建房和自有房屋也有,数量不是太多,流通的更少。
  所以小洁才会觉得很惊讶。
  “是啊,我和你爸在省城买了一个小院子,等收拾好之后,去了省城就有住的地方。”
  盘莲耐心的回答了女儿的问题,小洁露齿一笑,突然就感觉自己在省城有了根。
  她在学校里没几个朋友,整个班里从农村来的孩子就只有她一个,她觉得自己融入不了城里同学的小圈子。
  现在自己家里也在省城买了房,以后有机会就可以请几个好朋友到家里玩了。
  “小洁,在学校有什么不开心的吗?”
  方唯察觉到了女儿微妙的心理变化,便笑着问了一句。
  “没什么不开心的,我去省城主要是为了学习,也不会在乎别人喜不喜欢我。不过,我有两个要好的同学,有时候周末她们会邀请我去家里玩,可我却没办法邀请她们。”
  小洁和父母的关系还是很好的,几乎无话不说。
  她在路上说了自己在学校的一些事情,虽然没有人欺负她,但很多同学也和她保持了距离。
  在她单纯的世界里,只是觉得自己和周围格格不入,直到听说父母在省城买了房,心里才有所触动。
  “我们的女儿学习这么好,又长得漂亮,等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朋友。到了开学的时候,咱们的房子就收拾好了,你可以请同学到家里做客,妈妈给你们做好吃的。”
  盘莲和小洁坐在汽车的后排,她搂着女儿,满眼都是心疼的。
  方唯倒觉得正常,只要不是当面欺负,这种划分圈子的行为也没什么好说的。其实别说现在,就是未来几十年也没有彻底城乡差别。
  他和婆娘都对女儿管得严,就算是在省城读书平时的开销也卡的很紧。
  现在他稍微有些后悔,打算从下个学期开始多给孩子一些零用钱,别得被同学们看低了。
  回到家,阿姐给他们做了一桌子菜,都是小洁平时爱吃的。
  “莲,省城的房子怎么样?”
  阿姐和盘莲随意的聊着,然后就说到了房子的事情。
  盘莲给对方详细的表述了房子的情况,还说等有时间了带阿姐和孙道人去省城看看。
  孙道人吃完饭,随即放下了碗筷。
  “老三,孩子一个人在省城读书挺不容易,要不然还是回到县里读书吧。”
  孙道人也很心疼小洁,本来挺活泼的一个小姑娘,在省城读了一年书,话都少了。
  “孙爷爷,我不想回来,坚持两年就毕业了,不碍事的。”
  小洁听到孙道人的话,抢先表明了态度,倒是让方唯松了一口气。
  现在转学有诸多的不利,能在省城读完高中再回来参加高考就是了。这么算的话,小洁在省城最多再呆一年半的时间,最后一个学期肯定要提前回来的。
  “不能让孩子一个人在省城受苦,莲,要不然等下学期我去省城陪着小洁?免得她周末都没人陪。”
  这时,阿姐说话了,她也一样很心疼小洁。
  家里的两个孩子都是她一手带大的,早就有了感情,当然不愿意孩子吃苦受累。
  “阿姐,这事回头再说吧,先吃饭。”
  方唯不想当着孩子的面说这些事情,但其实心里也动了一下。
  阿姐便不在吱声。
  过了几天,斌斌也从京城回到了家里,家里顿时热闹了起来。孙道人和阿姐整天乐呵呵的,比他们当父母的还开心。
  斌斌回来后,孙道人几乎每天都带着他出诊,很多时候就让斌斌给人看病,他在一旁把关。
  小洁偶尔回去找初中同学完,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不是看书就是做习题。
  方唯也没有去远的地方,只是在两个农场和县里各处转转,等待着下一次的收获。
  (本章完)
  “没问题,公司有这方面能人,回头的装修以及家具的挑选,都让他来办。”
  方平也不可能时时盯着,他知道公司有这样的人才,到时候派人过来负责就行。
  他这可不是以权谋私,给总公司的董事长服务,别人也没话说。
  忙活了几天的房子的事情,盘莲就去家具公司进行述职。方唯则去了瑶岭大厦视察,查看了大厦这半年的业绩以及管理情况。
  像这种物业收入一般都很稳定,利润不高但胜在细水长流。
  大厦的出租率一直很高,家具公司以及瑶岭农业都在这栋楼上办公。这其实也是公司实力的体现,在这年月拥有自有房产的公司,总是被人高看一眼的。
  视察完大厦,方唯便去了自己的办公室。
  “董事长好!”
  方唯走进公司,一路上都是问好的人。
  他一一作了回应,然后走进办公室坐下,马上就有人送来了茶水。
  蔡桐很快走了进来,向方唯做了工作汇报。
  “支书,本来应该开个高层会议的,不过这段时间大家都忙,起码有一半人不在公司。你看,要不单独谈话算了?”
  汇报完工作,蔡桐有点为难。
  董事长驾临公司,结果有一多半的高层都不在,开会都凑不齐人数。
  “不必了,我去各部门转转,碰上谁就和谁聊聊,不用专门安排谈话。”
  方唯摆了摆手,让蔡桐去忙自己的事情。
  他在办公室坐了一会,然后去各部门转了转。想了解情况不一定非要和高管们谈话,和普通的员工聊一聊,其实也会很多收获。
  实际上公司的运行情况他很清楚,他自己就是从基层一步一步走上来的,对于农业生产非常熟悉。
  总的来说,他对于蔡桐等人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整个管理团队很高效,各项工作都成的很好。
  他和盘莲在省城呆了4天,等到小洁放假离校,一家三口便返回了村里。
  “爸,妈,你们真在省城买房了呀?”
  这年月买房可不容易,如今还是实行福利分房制度,大多数人都是住在单位分的房子里。
  自建房和自有房屋也有,数量不是太多,流通的更少。
  所以小洁才会觉得很惊讶。
  “是啊,我和你爸在省城买了一个小院子,等收拾好之后,去了省城就有住的地方。”
  盘莲耐心的回答了女儿的问题,小洁露齿一笑,突然就感觉自己在省城有了根。
  她在学校里没几个朋友,整个班里从农村来的孩子就只有她一个,她觉得自己融入不了城里同学的小圈子。
  现在自己家里也在省城买了房,以后有机会就可以请几个好朋友到家里玩了。
  “小洁,在学校有什么不开心的吗?”
  方唯察觉到了女儿微妙的心理变化,便笑着问了一句。
  “没什么不开心的,我去省城主要是为了学习,也不会在乎别人喜不喜欢我。不过,我有两个要好的同学,有时候周末她们会邀请我去家里玩,可我却没办法邀请她们。”
  小洁和父母的关系还是很好的,几乎无话不说。
  她在路上说了自己在学校的一些事情,虽然没有人欺负她,但很多同学也和她保持了距离。
  在她单纯的世界里,只是觉得自己和周围格格不入,直到听说父母在省城买了房,心里才有所触动。
  “我们的女儿学习这么好,又长得漂亮,等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朋友。到了开学的时候,咱们的房子就收拾好了,你可以请同学到家里做客,妈妈给你们做好吃的。”
  盘莲和小洁坐在汽车的后排,她搂着女儿,满眼都是心疼的。
  方唯倒觉得正常,只要不是当面欺负,这种划分圈子的行为也没什么好说的。其实别说现在,就是未来几十年也没有彻底城乡差别。
  他和婆娘都对女儿管得严,就算是在省城读书平时的开销也卡的很紧。
  现在他稍微有些后悔,打算从下个学期开始多给孩子一些零用钱,别得被同学们看低了。
  回到家,阿姐给他们做了一桌子菜,都是小洁平时爱吃的。
  “莲,省城的房子怎么样?”
  阿姐和盘莲随意的聊着,然后就说到了房子的事情。
  盘莲给对方详细的表述了房子的情况,还说等有时间了带阿姐和孙道人去省城看看。
  孙道人吃完饭,随即放下了碗筷。
  “老三,孩子一个人在省城读书挺不容易,要不然还是回到县里读书吧。”
  孙道人也很心疼小洁,本来挺活泼的一个小姑娘,在省城读了一年书,话都少了。
  “孙爷爷,我不想回来,坚持两年就毕业了,不碍事的。”
  小洁听到孙道人的话,抢先表明了态度,倒是让方唯松了一口气。
  现在转学有诸多的不利,能在省城读完高中再回来参加高考就是了。这么算的话,小洁在省城最多再呆一年半的时间,最后一个学期肯定要提前回来的。
  “不能让孩子一个人在省城受苦,莲,要不然等下学期我去省城陪着小洁?免得她周末都没人陪。”
  这时,阿姐说话了,她也一样很心疼小洁。
  家里的两个孩子都是她一手带大的,早就有了感情,当然不愿意孩子吃苦受累。
  “阿姐,这事回头再说吧,先吃饭。”
  方唯不想当着孩子的面说这些事情,但其实心里也动了一下。
  阿姐便不在吱声。
  过了几天,斌斌也从京城回到了家里,家里顿时热闹了起来。孙道人和阿姐整天乐呵呵的,比他们当父母的还开心。
  斌斌回来后,孙道人几乎每天都带着他出诊,很多时候就让斌斌给人看病,他在一旁把关。
  小洁偶尔回去找初中同学完,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不是看书就是做习题。
  方唯也没有去远的地方,只是在两个农场和县里各处转转,等待着下一次的收获。
  (本章完)
  “没问题,公司有这方面能人,回头的装修以及家具的挑选,都让他来办。”
  方平也不可能时时盯着,他知道公司有这样的人才,到时候派人过来负责就行。
  他这可不是以权谋私,给总公司的董事长服务,别人也没话说。
  忙活了几天的房子的事情,盘莲就去家具公司进行述职。方唯则去了瑶岭大厦视察,查看了大厦这半年的业绩以及管理情况。
  像这种物业收入一般都很稳定,利润不高但胜在细水长流。
  大厦的出租率一直很高,家具公司以及瑶岭农业都在这栋楼上办公。这其实也是公司实力的体现,在这年月拥有自有房产的公司,总是被人高看一眼的。
  视察完大厦,方唯便去了自己的办公室。
  “董事长好!”
  方唯走进公司,一路上都是问好的人。
  他一一作了回应,然后走进办公室坐下,马上就有人送来了茶水。
  蔡桐很快走了进来,向方唯做了工作汇报。
  “支书,本来应该开个高层会议的,不过这段时间大家都忙,起码有一半人不在公司。你看,要不单独谈话算了?”
  汇报完工作,蔡桐有点为难。
  董事长驾临公司,结果有一多半的高层都不在,开会都凑不齐人数。
  “不必了,我去各部门转转,碰上谁就和谁聊聊,不用专门安排谈话。”
  方唯摆了摆手,让蔡桐去忙自己的事情。
  他在办公室坐了一会,然后去各部门转了转。想了解情况不一定非要和高管们谈话,和普通的员工聊一聊,其实也会很多收获。
  实际上公司的运行情况他很清楚,他自己就是从基层一步一步走上来的,对于农业生产非常熟悉。
  总的来说,他对于蔡桐等人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整个管理团队很高效,各项工作都成的很好。
  他和盘莲在省城呆了4天,等到小洁放假离校,一家三口便返回了村里。
  “爸,妈,你们真在省城买房了呀?”
  这年月买房可不容易,如今还是实行福利分房制度,大多数人都是住在单位分的房子里。
  自建房和自有房屋也有,数量不是太多,流通的更少。
  所以小洁才会觉得很惊讶。
  “是啊,我和你爸在省城买了一个小院子,等收拾好之后,去了省城就有住的地方。”
  盘莲耐心的回答了女儿的问题,小洁露齿一笑,突然就感觉自己在省城有了根。
  她在学校里没几个朋友,整个班里从农村来的孩子就只有她一个,她觉得自己融入不了城里同学的小圈子。
  现在自己家里也在省城买了房,以后有机会就可以请几个好朋友到家里玩了。
  “小洁,在学校有什么不开心的吗?”
  方唯察觉到了女儿微妙的心理变化,便笑着问了一句。
  “没什么不开心的,我去省城主要是为了学习,也不会在乎别人喜不喜欢我。不过,我有两个要好的同学,有时候周末她们会邀请我去家里玩,可我却没办法邀请她们。”
  小洁和父母的关系还是很好的,几乎无话不说。
  她在路上说了自己在学校的一些事情,虽然没有人欺负她,但很多同学也和她保持了距离。
  在她单纯的世界里,只是觉得自己和周围格格不入,直到听说父母在省城买了房,心里才有所触动。
  “我们的女儿学习这么好,又长得漂亮,等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朋友。到了开学的时候,咱们的房子就收拾好了,你可以请同学到家里做客,妈妈给你们做好吃的。”
  盘莲和小洁坐在汽车的后排,她搂着女儿,满眼都是心疼的。
  方唯倒觉得正常,只要不是当面欺负,这种划分圈子的行为也没什么好说的。其实别说现在,就是未来几十年也没有彻底城乡差别。
  他和婆娘都对女儿管得严,就算是在省城读书平时的开销也卡的很紧。
  现在他稍微有些后悔,打算从下个学期开始多给孩子一些零用钱,别得被同学们看低了。
  回到家,阿姐给他们做了一桌子菜,都是小洁平时爱吃的。
  “莲,省城的房子怎么样?”
  阿姐和盘莲随意的聊着,然后就说到了房子的事情。
  盘莲给对方详细的表述了房子的情况,还说等有时间了带阿姐和孙道人去省城看看。
  孙道人吃完饭,随即放下了碗筷。
  “老三,孩子一个人在省城读书挺不容易,要不然还是回到县里读书吧。”
  孙道人也很心疼小洁,本来挺活泼的一个小姑娘,在省城读了一年书,话都少了。
  “孙爷爷,我不想回来,坚持两年就毕业了,不碍事的。”
  小洁听到孙道人的话,抢先表明了态度,倒是让方唯松了一口气。
  现在转学有诸多的不利,能在省城读完高中再回来参加高考就是了。这么算的话,小洁在省城最多再呆一年半的时间,最后一个学期肯定要提前回来的。
  “不能让孩子一个人在省城受苦,莲,要不然等下学期我去省城陪着小洁?免得她周末都没人陪。”
  这时,阿姐说话了,她也一样很心疼小洁。
  家里的两个孩子都是她一手带大的,早就有了感情,当然不愿意孩子吃苦受累。
  “阿姐,这事回头再说吧,先吃饭。”
  方唯不想当着孩子的面说这些事情,但其实心里也动了一下。
  阿姐便不在吱声。
  过了几天,斌斌也从京城回到了家里,家里顿时热闹了起来。孙道人和阿姐整天乐呵呵的,比他们当父母的还开心。
  斌斌回来后,孙道人几乎每天都带着他出诊,很多时候就让斌斌给人看病,他在一旁把关。
  小洁偶尔回去找初中同学完,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不是看书就是做习题。
  方唯也没有去远的地方,只是在两个农场和县里各处转转,等待着下一次的收获。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