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第18章
清明节过后,宁府的新媳妇就进门了。婚礼那天卓氏红光满面的在里头招待女客,大家都以为她大好了。可第二天喝了媳妇茶不久就倒下了,没几天便去了。
贾珍当时正在外头,骤听此信,直接晕了过去,让人给抬回了宁府,请医调治不提。
这会子宁府顶事的都出不了面,贾敬在道观里不愿出来,蓉儿又小,撑不住场面。贾珍脸色灰败,强撑着挣扎了起来,要给亡妻办这最后一场,好好送她上路。贾赦兄弟看不过去了,往衙门里请了好几日的假,带着小一辈能干事的子侄都过去帮忙了。
不提宁府那儿有多少伤心事儿,这里贾环也一岁多了,开始了简单的走路说话的练习。其实他主要学得是走路,话他是早就会说了,只不过咬字还不甚清晰。
等贾政把宁府的事儿都忙完了,才有空回头来看环儿,他刚把环儿抱起来,就听到环儿糯糯粘粘地声音叫了声:“爹”。
贾政心里着实欣慰,这些日子糟心事一件接着一件,总算是来件让人高兴地事儿缓缓了。这样想着,贾政更不耐烦应酬俗务了,见贾环如今也开始学着说话,索性每日有空都过来赵姨娘这儿教导他说话认字。自从做了师傅,他那张脸也渐渐回归了正规,表情一天天向严父的方向靠拢了,再也不会在贾环面前做鬼脸,逗他玩了,贾环为此心里很是失落了一阵。有一次贾环故意学得慢逗他,贾政就立马板起脸来,跟鬼一样,很恐怕,吓得他跟倒豆子一样什么都倒出来了,以后在贾政教导他的时候,别说像这样玩了,连笑他都不敢笑了。以前和老爹嘻嘻哈哈地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好遗憾啊!不过即使如此,他还是很快就调整了过来,由老爹亲自教导他,这是他哥哥都没有的待遇,听说连他大哥哥都只被父亲教导过半年,算起来他都不知道被教多久了,每天跟他老子腻在一起,虽然严肃点儿,但是有什么好东西都能揽过来霸占,有什么不好的?再加上他娘因为他父亲常常过来,一天比一天耀眼安分,这样的日子用什么都不换,太划算了,就是老爹变成冰块脸也没关系啊!只要我表现好一点儿,他面上虽不会有表示,可是心里一定会高兴的,只要自己从他那张僵硬地表情出读出相应的情绪就可以了,爱在心中口难开啊,何必一定要说出来呢?我都懂的,爹!
贾政刚开始教得东西贾环早已偷学过了,现在真正的从基础再来一遍,他仍觉得大有收获。他很清楚,不能被人发现自己早已认字,不能被人当作是妖怪,所以故意学得无比缓慢,但这缓慢也不过是他自己看来的,孰不知贾政心里早已大呼儿子天才了。
贾政现在是真把教导贾环当成了头等大事儿,每天想着的就是怎么教对孩子才是最好的,别的一概都不理会了。
两年过去了,贾环早已背熟了百家姓、三字经等启蒙读物,还背会了好几首诗,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贾政瞧着贾环聪明伶俐,心内自豪,碰到个关系好的人,一个忍不住就要说上一说。现在人们听到他说儿子都很自觉的知道得跟着他夸上一夸,否则他会说个两三句话又提到他儿子,那其它话题就甭想说下去了。
贾环现在能跑能跳的,每天都精力充沛的。他爹一不在,他就往他三姐姐那儿跑,整天像只小尾巴似的跟他三姐姐后头。一开始的时候,因为有着他娘那些不好的事迹的影响,而他又是他娘亲自养育的,大家都有些拘束,丫鬟们也不太理睬他。不过他天性开朗,爱玩爱闹,基本上几个姐姐们在一起时,都是他起头引导着玩游戏的,他说玩什么往往大家就能玩起来,又跑又笑,看起来竟是比他三姐姐还耀眼,大家伙儿乐得跟他一块儿玩闹。赵姨娘知道贾环跟着那几个一块儿玩,又时常跟着她们往王夫人那里跑,本是不高兴的。探春不养在她身边,跟她也不亲,如今贾环又爱往外头跑,跟探春凑到一起,保不齐什么时候就被那只小白眼狼影响了。她怎能不多想,怎能不气?可是看着他们姐弟间亲热,她眼珠子一转,又不知想到了什么,反倒不拦着了。不仅不拦着,甚至还天天撺掇着他跟着他姐姐。
贾环时常和姐姐们在一块儿,偶尔也能见到宝玉。几次相处下来,兄弟俩也渐渐熟起来。贾环也想多去找宝玉玩,但宝玉一直呆在贾母那儿,贾母那儿人多,又多是用鼻孔看人的,没人叫他去,轻易他也是不去的。也只有等宝玉到王夫人处请安了,他们才能见上一面,玩上一会儿。
宝玉已经五岁了,那副好容貌也越发的显现出来了。他不像贾环,每日都像一只小猴子似的皮皮实实的闹腾。他和姐妹们坐在一块儿,软语温柔的,看上去俨然又是个漂亮姐姐。他最爱做的事,便是帮着丫鬟姐姐们调制好看又好用的胭脂。这一点贾环是无法理解的,他自己就做不来这种调花弄粉的精细伙计儿,但在一旁看着他哥哥一点一点的拨弄这些花粉玉器,恍若在进行什么神圣的仪式,虽然不懂,可是还是能体会到那份澄净美好的。
他喜欢着哥哥,如同那些每日里围绕在哥哥身边打转儿的丫鬟们一样喜欢着他。哥哥对谁都很温柔。这两年,贾环也渐渐察觉到了周围的人对他不都是友好的,都带着点若有似无的轻视。只有他哥哥,一如既往的对他温柔以待,别无二致。他有时觉得他哥哥不像凡人,就像是上天派下来拯救世人的仙子,似乎他生来就是为了能让人感受到他的那份温柔的。不管什么人,遭遇了多大困苦,只要看到他就都能化解似的。也许是这个世上的女子承受了太多的苦难,哥哥的眼眸大部分时候都集中在女性身上,广大的男性同胞是很难得到他的青睐的。贾环猜测能够让他哥哥看得上眼的男人,必定都是人中极品,有着龙凤之姿的顶尖存在。这样想来,他就会小小的高兴一下,他也是被他哥哥另眼相看的男人呐!(孩子,你多想了,一开始你也是被嫌弃的。)
贾环每天跟在哥哥姐姐们身后还有一个好处,几个姐姐就住在王夫人院子后头,环儿时常跟他们在一块到王夫人处请安。王夫人总是对他很好,有什么好东西也会分他一份,他在外头玩得脏兮兮地经过,王夫人也不会像他母亲那样嫌弃他,还会亲自拿帕子给他擦脸。贾环有时候都会忍不住想,如果他娘也想太太这样温柔该有多好啊。有好几次他都有些控制不住,想问问,他出生时听到的那段古语是不是太太对他说得?只是每次他都忍住了,好好地问这种话太失礼了,如果不是,让太太怎样回答,而且母亲也会生气的。想到这,也就只能按捺下来,就当作是自己的小秘密吧,反正他的秘密已经够多的了,多得自己都闹不清楚那些是那些了。
这日下了衙门,贾政就直接到了王夫人院子。几个孩子刚出去,王夫人正坐在里间看这个月她娘家派人送来的东西。听闻贾政来了,忙带了丫鬟迎出去。进了屋子,便立即帮着贾政退下补服,换上家常衣裳。
待二人忙完坐定,贾政直接开口道:“子娴,环儿也快到年纪了,过几日你安排一下,让环儿和宝玉一道跟着先生念书吧!”
王夫人听了,心中吃了一惊,悄悄的抓紧了锦帕,面露迟疑到:“老爷,环儿才三岁多,怎的这么早就要请先生教着念书了?宝玉是从小跟着大姑娘读书习字的,饶是这样也是年前才正式拜的先生读书,先生还抱怨说宝玉太小了点。如今环儿比宝玉还小几岁,宝玉回来都说师傅太严了。环儿如今要去了,跟不跟得上还两说,就怕孩子吃不消。再把先生惹恼了,说咱们家糊弄他,把个奶娃娃扔给他带!”
贾政听了略带自得的笑笑:“这你不用担心,环儿也不是什么都不会的。这些日子都是我在教他,三字经、百家姓这些东西都是念熟了的。如今也只是让先生给孩子启蒙,也不是正式的念书,教的还不都是这些东西。环儿这孩子机灵着呢,不怕跟不上!”
贾政这样说不过是因为环儿是他亲自教出来的,就像那些大师看到自己引以为傲的作品,忍不住想拿出来给别人炫耀炫耀的一样。他倒没有贬低宝玉,偏向环儿的意思。他一直都很清楚,最后能继承家业的人自始自终都只有宝玉一个,但环儿也是他的孩子,他也不想亏待了。他就想把环儿教好了,将来让孩子走科举之路,博个功名,出去自立门户,就像他年青时的志向一样。可以说环儿跟宝玉最大的不同是在出身,也正是由于出身,注定环儿得不到这份家业,贾政才能够放心把他当做自己理想的寄托。再有,贾府自从敬大哥和珠儿相继离开,本身已在仕途上失了臂膀。贾府在官场上虽有姻亲,但到底是姻亲,不是姓贾的。十年之内,贾府怕是再难有人能有封阁拜相的机会了。可环儿不一样,这孩子他可以感觉的出来,在读书这方面确是块材料,灵气甚至盖过了他哥哥珠儿。宝玉是向来最厌仕途经济的,将来怎样也看不出来。若是环儿将来能一举得中,定会成为对贾家对宝玉的莫大助力。
这贾政所想的王夫人是不知道的。她所关注的是原来老爷这些日子一直往赵氏哪里跑竟是为了他,这样看来,她的宝玉在老爷心里算个什么?现在那孩子还小,老爷就如此偏向与他,若是等他大了,哪里还有我母子的容身之地?她这会子她早忘了自己平时对贾环是如何喜爱夸赞的了。也忘了贾环平日里是怎样一口一个对她叫着太太叫得亲热的。一条帕子在桌子低下都给她抠破了,心内火辣辣的烧得生疼,面上稳了又稳,才开口笑道:“老爷既是这么说,我就去跟先生好好说说。毕竟是我哥哥请过来的人,咱们也不好怠慢了。老爷等我去跟先生求求情,过几日再把环儿带去给先生瞧瞧。若是先生同意了,我就备好束脩让环儿正式拜师。”
贾政听王夫人安排妥当了,也不甚在意细节,对王夫人道:“这些你自己看着办吧!”
事情完了,贾政也不耐烦再回外院用膳,想起很久没到王夫人这儿了,干脆留在王夫人院里跟她一块儿用了。
几日之后,环儿跟着王夫人到外院见先生。屋里放下隔帘,王夫人就坐在帘子里,听着环儿在外头和先生一问一答,口齿伶俐,条理分明,的确很机灵。
不久先生问完了,同意收下这个小弟子。王夫人笑着着人补送了一份束脩到先生府上,让环儿正式拜了师傅。临走了又把环儿叫过去吩咐他要好好跟着先生念书,不许淘气等语就带着人回去了。
环儿从此每天早起了就到外院读书。先生是个已告老的老进士,又有他哥哥陪着。虽然他哥哥一说到读书就像焉了的白菜,但真正坐在课堂里时看起来倒还是挺有精气神的,偶尔回答先生的问题也是妙语连珠的。环儿本就喜好学习,如今有人陪着,更是觉得做学问是件能够让人产生百倍快乐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