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空空的酒杯,不知藏尽了多少豪言壮语,不知吞没了多少年青的梦想。
  “我现在的生活很宁静”他一字一字地说。
  我不能否认他所说的宁静,他无须太多的的忧虑。无数的打工者已为他造就了一条古老的生活模式。
  当我再想说什么,我住口了。我不想打破他用牺牲梦想换来的宁静。我知道他的梦想已经破碎,但我还是不希望亲眼看到那些生活的碎片。
  我走的时候,他要送我,我说不用了。
  但我还是忍不住回头,见他站在路口望着我走的方向。如站在岁月的风口,看尽潮起潮落,无奈地撒下那些生活的碎片,飘落在梦与梦的交界处。
  我从他的脸上找到一个可怕的名词:苍老。不是身体,是心。
  故事,发生过,又被人们忘记。小镇依然安详。就像没有故事发生过。我才发玑,故乡的路太软,也不好走,一不小心就会陷了下去。
  而在梦与梦的边缘,散落了的那些生活的碎片,我已无法拾起,再来为他织成一全飘渺的梦。
  为心灵留一份净土
  走在路上,似乎四处都是匆匆者的身影,匆匆的步伐,匆匆的对话,匆匆的背影下仿佛留下的是一目十行的浅尝辄止,是对返璞归真的一笑了之;是对于功名利禄的四处奔波。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是否又能多一些“坐看云起时”的恬淡,多一份“留醉与山翁”的闲适,多一份心灵中的净土。
  想着,忽被一君拉住。“来来来,且至屋下一叙。”定睛一看,却是老子。一切清茶过后,圣人向我吐出六字:“五色令人目盲。”“敢问何为五色令人目盲?”“五色者,青黄赤黑白也。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总叫人欲罢不能,跃跃欲试。人置身其中,若无法自控,多方营求,难免乱花迷眼,以致向为身死而不受,今却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失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最终丧其心志,忘其本心。为宫室之美者有如管仲,孔子鄙其小器;为妻妾之奉者有如吕布,终未到下冤魂;为平步青云者有如商鞅,终受车裂之辱。——终功败垂成。天下欲为善者实繁,克终者盖寡。缘何,目盲也。孺子识之乎?”
  “然则,何以去之?”我问。羽扇轻摇,老君娓娓道来:“得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山得一以盈,神得一以灵”“何谓得一?”“一者道也,道者,尚柔,尚下,尚退,尚卑。以一而为之,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当自定。”“吾知之,即是要人用道的处下,来压制自己对于金钱权利的欲望,做到少欲甚至是不欲,由此才能心平气和,处变不惊,不至目盲,从而在安然处世中修齐治平,大癖天下寒士俱欢颜。”“不然,还需‘自富’”谈笑间,孔子缓缓走来,“饭疏食,屈肱而枕之,乐亦无穷也,何则,知足也,吾虽知物不足,却之有所足,故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甚善,知足者富也。”老子拍案道。
  我略有所悟,走出小屋,漫步大街。忽然望见了余秋雨先生正从我身边走过,机不可失,走上前去,又略问一二。先生二话没说,带我长途跋涉,行至岳王庙前。要知远处,但见一人双腿跪席,神情惘然,此人便是秦桧。“功名利禄的追求,不仅会毁了其自身,更会毁了一个民族一个文明。”的确,秦桧便是一个范例。遗臭万年倒也不算,一己私欲经阻挠了南宋的光复,更令汉族文明在百余年遭遇外族铁蹄的蹂躏,“南人”“汉人”的羞辱。悲哉。其实文明之所以成为文明,正在于它与平庸的格格不入,这已势必意味着与时代的冲突,冲突就有荆棘,就有牺牲。倘如人人仅为功名利禄而孜孜不倦,又谈何有文明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只有在清心治本,直道身谋中才有“宁静以致远”。
  我又从回到大道上,看着眼前依旧是匆匆而过的身影,轻轻一笑。我们都在海中,面临海啸,最好的办法就是沉下去,海中色彩斑斓,我不愿捉鱼,只愿从水中抬头仰望天空。
  天很阔,心也很静。
  千年的寂寞
  嫦娥,这位超凡脱俗的仙子,多少年来一直深处于人们的内心之中。提起她,有的人痛恨,有的人遗憾;有的人厌恶,有的人感叹。对于她,人们充满了太多的好奇和疑问,人们无法得知她为何要放弃与后羿的那份曾许下海誓山盟的爱情神话,为何要甘于独守那冰冷的广寒宫。有人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她默默地承受着世人对她的讽刺和偏见,月亮是她唯一的依靠。长风流火灼痛了千年的情殇,她心爱的人儿现今幽身在何方?谁等谁等了一千年只等来一个错?无上的佛,轮回路口走过。谁等谁等了一千年只等来一场寂寞?许下的诺,森罗殿里的焚火。
  抹杀了时光,祭奠了悲凉,将前世今生的歌唱过了整个洪荒。轻抚瑶琴,抚一曲生死茫茫的惆怅,求上苍,寄梦相望,只怕梦碎了现在追不上。
  嫦娥说:“我真的错了吗?”
  的确,她的确错了,错在了对爱情的理解之上。也许她太在乎自己的容貌,太害怕自己娇美的容颜终有一天会消逝,会衰老;同时也正是由于她太在乎与后羿的这段感情,她害怕后羿在看到自己已是衰老不堪之时不会再像当初那样深爱着自己。但是,爱情凭的岂止是容貌的优劣?既是情,就是心与心的沟通,是心灵的对视;若是真爱,就不会随着流水年华的逝去而淡化一丝一毫,真正的爱情是精神上的,所以才有了永恒之说。若相爱凭的单单是相貌,那么长相稍逊一筹的人是不是就找不到自己的真爱呢?所以,嫦娥在对爱情的理解上的确是错了。
  许多人都在骂我嫦娥,骂她太自私,太愚蠢,可是谁又真正地为她着想过?是,她不该为了容貌就放弃了与后羿的那段感情,但她是否也有苦衷呢?若她视容貌极为珍贵,甚至可比于生命,那么她这样做是否就情有可原了呢?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对于许多人许多事我们都需要进行“换位思考,”身临其境地去思考去评论,也更需要全面地审时度势,注入历史应有的理智去评论其大是大非,换个角度,也许会别有一番收获。
  其实让我们来仔细想想,与其让嫦娥呆在凡间日日少言寡语,愁眉不展,为自己的容貌忧心忡忡,倒不如让她在广寒宫中独自品味独自思考,回忆当初刻骨铭心的点点滴滴,重温当初相遇的第一个眼神,每一次执著,使她能够懂得爱情的意义及其真正内涵,并且保持了自己的朱颜,岂不更好?况且,若不是这样,而今为什么一提到嫦娥,人们就会同“美”联系起来呢?
  我们都知道,对于历史上的人物,他们的是非成败功过得失我们不能单用“好”与“坏”来区分。
  说曹操,他虽“屠城报父仇,”惹起了阵阵血雨腥风,但若不是他领导了魏国群雄披荆斩棘,有怎会使得天下三分,从而促进了历史的前进?
  说嬴政,他虽“焚书坑儒,”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遭到了空前的破坏,但若不是他金戈铁马征战沙场,又哪会有六国的统一?
  嫦娥说:“什么是爱情,我懂了;爱情有多么地珍贵,我也懂了。如果有来生,我不会再作那样荒唐的选择,但愿来世能够无怨无悔。”
  穿越了时光,穿过了檐廊,将生命的绝唱留在了世间的某个地方;看过了沧桑,经历了悲凉,只愿今生的错别再造就后世的果。
  证明存在
  秋日的清晨一边的清凉,舍弃小路,在满是荒草的荒地中行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荒草上结了一层晶莹剔透的霜,像碎的钻石,阳光不是很强烈,是红色的,照在“水钻”上。呈现出蓝色,紫色,粉色的光。晃着我的眼,使我的视线再也不想离开半刻。一会儿,随着太阳的升起,霜渐渐消失了,我只得惋惜着离开。
  回到家,想到清晨消失的霜,除了可惜,似乎还感悟到了什么,它也许明知道吸收太阳的光会使自己蒸发,它也许明知道太阳一出来它就会魂飞烟灭,但是它却还是努力的吸收阳光,迎来太阳升起的时刻。霜吸收阳光反射出五彩的光线,使别人能够注意到它,哪怕会消失也在所不惜,因为它向世界证明它曾经存在过。
  忽然想起曾在电视上看到的一种马哈鱼,它们成群结队的往上游游,不畏惧河岸上的它们虎视眈眈的动物,不在乎逆流的河水,一心只想到上游去,为了到那里产出自己后代,但是繁殖出后代后,等待它们的就是死亡,然后它们的后代也循环着它们上一辈的生命规律——繁殖后代然后死亡。
  记得当时看这个的时候,我还满脑子想的都是它们悲惨的命运和愚蠢的生活方式,但现在我想到的是它证明自己存在的方式,马哈鱼费尽千辛万苦产出后代,要后代一直繁衍下去,永不停息,这不是就是它在向世界表示它的存在吗,方法也许愚蠢,但它至少说明它在这个世界存在着。
  在人类的世界中,证明存在的方法有很多,科学家的研究创造,医生的救死扶伤,工程师的奇妙建筑,都证明着他们的存在,也许有卑微,有的伟大,但是各行各业都有证明它存在的方式。
  我用什么来证明我的存在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